入夜,孙灵泽潜入囚禁曹亭的小屋,将其房门之锁劈开,又将烛火送至她手中,急声催促:“快走。”
曹亭狐疑道:“去哪?”
“去你该去的地方。”孙灵泽压低声音再催促,孙匡是在豫章成婚,她与曹亭未曾见过几面,想是这夜黑风高,曹亭应辨不出她是谁。
曹亭闻言,立即拔出头上木簪,欲刺灵泽:“你究竟是何人!”
灵泽倒不怕她,拔剑出鞘而与之交斗,发现曹亭的武功与飒踏之姿不过伪装,不过三招,便被她伤及肩臂而摔落在地。
恰是时,孙翊似是听闻打斗,率近卫边鸿执火炬来查看情况,当即将孙灵泽拿下,又因拿下孙灵泽时,刻意背对曹亭,未过片刻,又将其押走,倒是丝毫破绽也不露。
孙翊蔑笑而打量曹亭:“别妄想有人来救你。”
曹亭捂住胳膊上的伤口,痴痴而笑:“怎会有人救我?翊兄,别枉费心机派人来此试探。”
孙翊垂眸一思,带亲信先行离开。
此番果然没有诈出曹亭的任何漏洞,孙权与孙翊百思不解,不禁询问孙匡:“确定是她?”
孙匡冷漠地呵了声:“她自与我成婚,每日黄昏夕时,总屏退所有人,于窗边徘徊。且我曾见信鸟盘桓,尽数射之,但未寻获信件。我想,是与练师姐姐传信之法相同。”
孙翊立时瞪大了眼,难怪,寻证据无获,“我这便派人时时盯住她!连睡觉也休想放过。”语罢,孙翊立刻前去派令亲卫边鸿于曹亭屋外监视,一举一动尽数上报。
孙权斟酌道:“先把她羁押回吴。”
吴琼颔首应允,但暗中与徐辛夷嘱咐,传她兄长徐详来见。吴琼知晓自练师离开后,这驭鸟传信之事是何人所为,只是徐详无意功名,常作闲云野鹤,甚难觅之。
辛夷应声而去寻兄长,留有信号,惟愿兄长快快来与她相见。
与此同时,孙权夜难安寝,召陈武来见,邀之对坐,亲自斟酒而以礼待:“子烈,你为兄长亲卫,常出入其左右。我能信的人,不多。我知你是其中之一。”
陈武饮下烈酒,起身拱手而拜:“武定承将军遗愿,护嗣主左右。嗣主,勿忧。”
孙权轻而易举地察觉到陈武的语调声色多了三分冷漠,分明是明显而刻意,想来,陈武并不愿就此归顺他。
孙权亦起身而与陈武相对,“如子烈之虑,此事祸首,或为曹氏。然,今汉室天子被其挟,而兄长亦逝去,仲谋年弱,威信不能服众,不敢与之对峙,甚为悲哀,几欲随兄而去!可,我仍想努力一试,我想要能有实力北攻中原,为兄长复仇。”
见孙权如此坦诚心扉,陈武不禁心下动摇,他随孙策左右已有六年,他知道孙策最关心的便是这位仲弟,本以为孙权阻碍调查,或有端倪,如今方知他的苦心,只恨自己未能一时明白,定惹讨逆泉下伤心!
“嗣主!子烈,愿追随嗣主左右,生死不相负!”陈武单膝而跪,拱手泣泪,将军身死,他难辞其咎,虽然孙策弥留之际下令不追究陈武罪责,可陈武自己心里难过去这个坎,他太想手刃仇人,太想太想
孙权扶陈武起身,可眸光哀怨,苦恨不已:“昔父亲被黄祖所害,兄长组建亲卫以避祸,可仍……父仇未报,而兄仇已至,此生若不复仇,仲谋死不瞑目。由是恳愿子烈组建五校,统帅以为孤之亲卫,唯有活者,堪论复仇。”
“喏!”陈武当即领命并辞去执行。
孙权独留堂内,夜已深禁,他已两日未合眼,可嘴里仍一遍又一遍地喃喃:“阿兄,阿兄……仲谋若失败,你会怪我么。”
两日后,张昭悉心处理完军政事务,便领诸臣于吴琼病榻旁商议来日之事,彼时孙权随陈武操练五校亲兵,未在丹徒县府中。
会中,吴琼欲试探诸臣忠心,捶胸忧心道:“江东可保否?”
程普、韩当、黄盖等人皆拿捏不准,不敢贸然答复。而此试探一事本就是吴琼与张昭密谋而定,张昭自也是保持沉默,不予表态。
徐琨素来心高气傲,可不想愚忠,扶持一个他不服的人,直接点明扼要:“江东可守,可琨亦以为,堪以三弟翊为主君。仲谋性温和,无雄才大略,更无军事智谋,怎堪担此大任?”
“广陵战场上,嗣主之谋,督军是忘了?”孙河当即厉声辩驳,孙权前军大部,便是他和徐琨随征,他因轻视而酿成惨祸,孙策未来得及论他罪,而孙权,亦暂无心降罪,可孙河却牢牢记着,将士们的热血,无不在警醒他。
“可他不似将军威武英姿,恐难服众……”徐琨知自己理弱,只得再寻他法,无论如何在他眼里,孙策的英姿,无人可比,孙翊也一样,只是孙翊比孙权更像些。
孙河再度摇首,摆明立场而坚持:“三公子翊便能与讨逆相比?试问江东,谁堪胜之?既难再进取,便当退而固守,定父兄基业,将军传重任与仲弟权,不正是此番考虑?”
恍惚间,众人竟陷入一片沉默。
是沉默正如孙河所言,如今已再难进取中原,他们同孙策的宏图大志,都将葬在这丹徒一抔黄土中。
是沉默无论是孙权还是孙翊,皆远比不上孙策,少年才俊,平定江东,笑颜飒踏,英姿无双。
是沉默忧思来日之事,待北方、荆州平息战事,这战火,终将引落在江东,他们不知,能否守住讨逆这六郡基业……
良久之后,身长九尺的董袭毅然起身,立于诸端坐的众臣前,那副高大的身躯,好似一面坚固的城墙,为诸臣带来一丝安心。
董袭拱手答吴琼:“讨逆明府,恩德在民,百姓所从。江东有山川之固,长史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乃地利而人和,君臣民下归于一心,堪比金城之固,太夫人无须忧虑。”
董袭话里话外暗示诸臣别勾心斗角,辅佐孙权上下一心才是最重要之事。诸臣如何不明,只是,还是不愿信任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孙权。
昔年孙策数次为诸臣引见孙权时,众人皆当他是个可塑的后生,谁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吴主。
张昭捋须长叹,随即表明立场道:“讨逆亲将重任托付与其仲弟,吾辈自当殚精竭虑,助嗣主固守江东,以慰讨逆之灵。再妄议翊者,休怪昭无情。”
见张昭发话,徐琨赶忙澄清忠心:“讨逆崇武尊勇,琨忠心而随,未曾思虑此番层面,实为惭愧。”
张昭微微颔首,众臣也不敢再有异议。
而今孙策明确指明孙权统业,张昭都不再提出异议,他们何须操这心,万一哪天孙权真的坐稳脚跟,那不得第一个处置自己,想至此处,便再无多言。
堂内寂然之际,孙权满目风霜地入堂来,此前,未得见他双眸的将臣不禁瞠目而惊,当然,特指吕蒙。
吕蒙忍不住与蒋钦交头接耳,低声喃喃:“果然!他原本就不是盲者!”
“嘘。”同为别部司马,坐席相近的蒋钦赶忙打断吕蒙的叨叨。
孙权恰侧眸与吕蒙对视一眼,吕蒙赶忙捂住嘴,埋下头,不敢动半点儿。
虚岁十九的吴主。那稚嫩的面庞与这半数堂中三十往上、四五十岁的诸臣真可谓是泾渭分明。但他不卑不亢,挺身直入正席,抬手请道:“诸公,孤来迟矣。”
语罢,孙权入正席之处,坐于吴琼侧边,昂首挺立,笑与诸臣而视。
但众臣默默相觑不言一语,堂外燕雀扑翅声分外清晰,声声鸟啼清脆又动听。
沉默半晌后,张昭率先打破沉寂的场面,叹息道:“讨逆遇刺一事已得定论,为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昔日旧部皆已指认。”
孙河不置可否:“许贡一事已过去三年,是何人养其门客,致今行此奸计?此事,或有他隐。”
程普捋须道:“前太守许贡曾逃余杭许昭处,或可查一查他。”
张昭颔首道:“嗯。此事我会再查。”
“且不论是谁主谋,故兄当日行迹,是如何泄露?”孙权一语中的,诸臣皆愁思不得解。孙权与张昭本以是曹亭所泄,但未曾寻得确切证据,并不能将罪定死,还需追捉之。
徐琨登时质问:“仲谋之意,是欲罪处讨逆身边近侍?包括——陈武?”
“督军,休得无礼。”孙河赶忙小声斥责,好歹孙权为嗣主,理应称嗣主或将军,怎可直呼其字。
徐琨轻呵一声,不服气地瞥了眼,他身为孙策麾下最早的两位中郎将之一,理应与张昭同掌文武之事,却因外征广陵,孙策托孤之时他未能及时归来,竟由张昭独自掌权,已是久不能平,早憋着一肚子气。
孙权顿时恍然似悟,想起此前张昭嘱咐他的话,深知徐琨拥兵自重,于军威望颇高,又是亲表兄,他必须尽力安抚之,便与以笑意,若云淡风轻,谈笑道:“督军为我表兄,称呼以字,倒是无伤大雅。”
徐琨回眸瞧向孙权,这声表兄唤得倒是不错,既是谈亲情,又是给他台阶下,他倒是爽快而应:“嗣主宽宏,琨心服焉。”
孙权投以笑颜,而徐琨亦笑而回他,只是,二人心知肚明,这笑意究竟有几分真。
曹亭狐疑道:“去哪?”
“去你该去的地方。”孙灵泽压低声音再催促,孙匡是在豫章成婚,她与曹亭未曾见过几面,想是这夜黑风高,曹亭应辨不出她是谁。
曹亭闻言,立即拔出头上木簪,欲刺灵泽:“你究竟是何人!”
灵泽倒不怕她,拔剑出鞘而与之交斗,发现曹亭的武功与飒踏之姿不过伪装,不过三招,便被她伤及肩臂而摔落在地。
恰是时,孙翊似是听闻打斗,率近卫边鸿执火炬来查看情况,当即将孙灵泽拿下,又因拿下孙灵泽时,刻意背对曹亭,未过片刻,又将其押走,倒是丝毫破绽也不露。
孙翊蔑笑而打量曹亭:“别妄想有人来救你。”
曹亭捂住胳膊上的伤口,痴痴而笑:“怎会有人救我?翊兄,别枉费心机派人来此试探。”
孙翊垂眸一思,带亲信先行离开。
此番果然没有诈出曹亭的任何漏洞,孙权与孙翊百思不解,不禁询问孙匡:“确定是她?”
孙匡冷漠地呵了声:“她自与我成婚,每日黄昏夕时,总屏退所有人,于窗边徘徊。且我曾见信鸟盘桓,尽数射之,但未寻获信件。我想,是与练师姐姐传信之法相同。”
孙翊立时瞪大了眼,难怪,寻证据无获,“我这便派人时时盯住她!连睡觉也休想放过。”语罢,孙翊立刻前去派令亲卫边鸿于曹亭屋外监视,一举一动尽数上报。
孙权斟酌道:“先把她羁押回吴。”
吴琼颔首应允,但暗中与徐辛夷嘱咐,传她兄长徐详来见。吴琼知晓自练师离开后,这驭鸟传信之事是何人所为,只是徐详无意功名,常作闲云野鹤,甚难觅之。
辛夷应声而去寻兄长,留有信号,惟愿兄长快快来与她相见。
与此同时,孙权夜难安寝,召陈武来见,邀之对坐,亲自斟酒而以礼待:“子烈,你为兄长亲卫,常出入其左右。我能信的人,不多。我知你是其中之一。”
陈武饮下烈酒,起身拱手而拜:“武定承将军遗愿,护嗣主左右。嗣主,勿忧。”
孙权轻而易举地察觉到陈武的语调声色多了三分冷漠,分明是明显而刻意,想来,陈武并不愿就此归顺他。
孙权亦起身而与陈武相对,“如子烈之虑,此事祸首,或为曹氏。然,今汉室天子被其挟,而兄长亦逝去,仲谋年弱,威信不能服众,不敢与之对峙,甚为悲哀,几欲随兄而去!可,我仍想努力一试,我想要能有实力北攻中原,为兄长复仇。”
见孙权如此坦诚心扉,陈武不禁心下动摇,他随孙策左右已有六年,他知道孙策最关心的便是这位仲弟,本以为孙权阻碍调查,或有端倪,如今方知他的苦心,只恨自己未能一时明白,定惹讨逆泉下伤心!
“嗣主!子烈,愿追随嗣主左右,生死不相负!”陈武单膝而跪,拱手泣泪,将军身死,他难辞其咎,虽然孙策弥留之际下令不追究陈武罪责,可陈武自己心里难过去这个坎,他太想手刃仇人,太想太想
孙权扶陈武起身,可眸光哀怨,苦恨不已:“昔父亲被黄祖所害,兄长组建亲卫以避祸,可仍……父仇未报,而兄仇已至,此生若不复仇,仲谋死不瞑目。由是恳愿子烈组建五校,统帅以为孤之亲卫,唯有活者,堪论复仇。”
“喏!”陈武当即领命并辞去执行。
孙权独留堂内,夜已深禁,他已两日未合眼,可嘴里仍一遍又一遍地喃喃:“阿兄,阿兄……仲谋若失败,你会怪我么。”
两日后,张昭悉心处理完军政事务,便领诸臣于吴琼病榻旁商议来日之事,彼时孙权随陈武操练五校亲兵,未在丹徒县府中。
会中,吴琼欲试探诸臣忠心,捶胸忧心道:“江东可保否?”
程普、韩当、黄盖等人皆拿捏不准,不敢贸然答复。而此试探一事本就是吴琼与张昭密谋而定,张昭自也是保持沉默,不予表态。
徐琨素来心高气傲,可不想愚忠,扶持一个他不服的人,直接点明扼要:“江东可守,可琨亦以为,堪以三弟翊为主君。仲谋性温和,无雄才大略,更无军事智谋,怎堪担此大任?”
“广陵战场上,嗣主之谋,督军是忘了?”孙河当即厉声辩驳,孙权前军大部,便是他和徐琨随征,他因轻视而酿成惨祸,孙策未来得及论他罪,而孙权,亦暂无心降罪,可孙河却牢牢记着,将士们的热血,无不在警醒他。
“可他不似将军威武英姿,恐难服众……”徐琨知自己理弱,只得再寻他法,无论如何在他眼里,孙策的英姿,无人可比,孙翊也一样,只是孙翊比孙权更像些。
孙河再度摇首,摆明立场而坚持:“三公子翊便能与讨逆相比?试问江东,谁堪胜之?既难再进取,便当退而固守,定父兄基业,将军传重任与仲弟权,不正是此番考虑?”
恍惚间,众人竟陷入一片沉默。
是沉默正如孙河所言,如今已再难进取中原,他们同孙策的宏图大志,都将葬在这丹徒一抔黄土中。
是沉默无论是孙权还是孙翊,皆远比不上孙策,少年才俊,平定江东,笑颜飒踏,英姿无双。
是沉默忧思来日之事,待北方、荆州平息战事,这战火,终将引落在江东,他们不知,能否守住讨逆这六郡基业……
良久之后,身长九尺的董袭毅然起身,立于诸端坐的众臣前,那副高大的身躯,好似一面坚固的城墙,为诸臣带来一丝安心。
董袭拱手答吴琼:“讨逆明府,恩德在民,百姓所从。江东有山川之固,长史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乃地利而人和,君臣民下归于一心,堪比金城之固,太夫人无须忧虑。”
董袭话里话外暗示诸臣别勾心斗角,辅佐孙权上下一心才是最重要之事。诸臣如何不明,只是,还是不愿信任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孙权。
昔年孙策数次为诸臣引见孙权时,众人皆当他是个可塑的后生,谁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吴主。
张昭捋须长叹,随即表明立场道:“讨逆亲将重任托付与其仲弟,吾辈自当殚精竭虑,助嗣主固守江东,以慰讨逆之灵。再妄议翊者,休怪昭无情。”
见张昭发话,徐琨赶忙澄清忠心:“讨逆崇武尊勇,琨忠心而随,未曾思虑此番层面,实为惭愧。”
张昭微微颔首,众臣也不敢再有异议。
而今孙策明确指明孙权统业,张昭都不再提出异议,他们何须操这心,万一哪天孙权真的坐稳脚跟,那不得第一个处置自己,想至此处,便再无多言。
堂内寂然之际,孙权满目风霜地入堂来,此前,未得见他双眸的将臣不禁瞠目而惊,当然,特指吕蒙。
吕蒙忍不住与蒋钦交头接耳,低声喃喃:“果然!他原本就不是盲者!”
“嘘。”同为别部司马,坐席相近的蒋钦赶忙打断吕蒙的叨叨。
孙权恰侧眸与吕蒙对视一眼,吕蒙赶忙捂住嘴,埋下头,不敢动半点儿。
虚岁十九的吴主。那稚嫩的面庞与这半数堂中三十往上、四五十岁的诸臣真可谓是泾渭分明。但他不卑不亢,挺身直入正席,抬手请道:“诸公,孤来迟矣。”
语罢,孙权入正席之处,坐于吴琼侧边,昂首挺立,笑与诸臣而视。
但众臣默默相觑不言一语,堂外燕雀扑翅声分外清晰,声声鸟啼清脆又动听。
沉默半晌后,张昭率先打破沉寂的场面,叹息道:“讨逆遇刺一事已得定论,为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昔日旧部皆已指认。”
孙河不置可否:“许贡一事已过去三年,是何人养其门客,致今行此奸计?此事,或有他隐。”
程普捋须道:“前太守许贡曾逃余杭许昭处,或可查一查他。”
张昭颔首道:“嗯。此事我会再查。”
“且不论是谁主谋,故兄当日行迹,是如何泄露?”孙权一语中的,诸臣皆愁思不得解。孙权与张昭本以是曹亭所泄,但未曾寻得确切证据,并不能将罪定死,还需追捉之。
徐琨登时质问:“仲谋之意,是欲罪处讨逆身边近侍?包括——陈武?”
“督军,休得无礼。”孙河赶忙小声斥责,好歹孙权为嗣主,理应称嗣主或将军,怎可直呼其字。
徐琨轻呵一声,不服气地瞥了眼,他身为孙策麾下最早的两位中郎将之一,理应与张昭同掌文武之事,却因外征广陵,孙策托孤之时他未能及时归来,竟由张昭独自掌权,已是久不能平,早憋着一肚子气。
孙权顿时恍然似悟,想起此前张昭嘱咐他的话,深知徐琨拥兵自重,于军威望颇高,又是亲表兄,他必须尽力安抚之,便与以笑意,若云淡风轻,谈笑道:“督军为我表兄,称呼以字,倒是无伤大雅。”
徐琨回眸瞧向孙权,这声表兄唤得倒是不错,既是谈亲情,又是给他台阶下,他倒是爽快而应:“嗣主宽宏,琨心服焉。”
孙权投以笑颜,而徐琨亦笑而回他,只是,二人心知肚明,这笑意究竟有几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