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新嫁娘,穿金戴银坐花轿。坐花轿,泪汪汪,哭爹哭娘哭伊家。”
四五稚童绕着一个拿着木桶的女子嬉笑唱闹,女子进退两难,挥起拳头作势要打,孩童们哄笑地做鸟兽散。女子这才迈开脚步,走在街道旁沿途挑拣着货物。
“阿仁,明天就要嫁人啦,恭喜恭喜。”“早生贵子,百年好合!”“嫁出去了也别忘了你爹娘,要时常回来看看啊。”“作人妇可不能再这般任性了,要好好照顾公婆男人。”走过路过的,摆摊开店的,都伸长脖子来打个招呼。
阿仁面无表情,放下手中的小锥子:“八字没一撇的事儿,你们别乱说。”
“什么八字没一撇!明天就要成亲了你还说这话。”卖白菜的大娘笑骂道。临西镇不大,走几步都是熟人。自从男方登门后,她要嫁人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镇。那个男人在路途中救了掉下山崖的她,她送了答谢之礼,那男人便自顾自跟了过来,追到她家中,向她爹娘讨要她。阿仁清晰记得她爹娘兄弟那样子,又窘迫又激动对那男人道:“阿仁,阿仁年纪大了点,可是她能干活,力气大,照顾家里没一样出错,要说这十里八乡谁最贤惠,阿仁真真能排上前三,你娶了她那是走大运了!”
于是婚礼很快就定下来了。在阿仁的反对声中,家里人迅速和男人商量好了各项事宜,准备在明天,二月初五,将她抬出家门。
她心里没有那一撇,所有人都帮她画好了。
阿仁提着木桶一路来到河边,几个才及笄的女孩子见了她,都放了衣服挤过来。
“阿仁姐姐,你明天要出嫁了,怎么还来洗衣服?你怎么不高兴?人家说女人找到如意郎君,是一辈子的大事,该开心才是。”一个满脸红光圆润的女孩儿眯着笑眼挽起阿仁的胳膊,另一个黑瘦的女孩接话道:“不对,我舅舅说,女人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孝敬爹娘舅兄,要哭孝,这段日子是不能让人听到笑声的。”
几人争辩一番,又将目光落在阿仁身上:“阿仁姐姐,你现在是什么感受?开心还是难过呀?”“你男人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好吗?”“他是哪里人?若是附近村里的,兴许我们以后还能再见到。”
阿仁叹了口气,不想跟这几个比自己小一轮的黄毛丫头掰扯,便道:“你们听过死人塘吗?”
女孩子们齐齐发了抖,摇了摇头。
阿仁看向溪流来处,那是一片山林,郁郁葱葱,上方蓝天中浮着几朵白云。“女子一旦犯男人的忌讳,会被沉塘。有一个女中豪杰,将这些女子救下,隐姓埋名,遁入山林。这些人在人间失了踪迹,再无音讯,如同死人一般,便称死人塘。”
黑瘦女孩道:“这跟说书人口中的江湖侠客一样。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吗?”
阿仁出神地望着远方,喃喃道:“我也不知道……”
圆脸女孩睁着圆眼睛:“可是这跟你嫁人有什么关系呢?”
阿仁苦笑着回神,叹了口气,拿起木桶里的脏衣服开始往水里漂,突然瞪大了眼睛——水里有人!
尖叫声在她的耳朵边炸了开来,姑娘们立刻逃了开去,阿仁二话不说跳下水将人捞了起来,解开对方湿衣开始救人。待落水之人将肚中之水呛出,惨白的脸慢慢有了血色,阿仁才擦擦汗坐了下来。
“你是谁?这是哪儿?”落水之人虚弱地睁开眼睛,哑着嗓子道。
“我叫阿仁,这是临西镇西山脚下,你又是谁?怎么落入了水中?”
那人缓了一会儿,“噌”地一下起身,看了看四周:“我叫阿秋,请问此地离钱唐还有多远?”
“钱唐?”阿仁疑惑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钱唐离这里远着呢,你要一直往东走,走个四五天,过了大江就到钱唐城了。那边正在举办试剑大会,你是去看热闹的?”
阿秋笑了笑:“我去试剑。”
试剑?剑都没有,试的哪门子剑?
阿仁腹诽着,看着阿秋狼吞虎咽把一大碗面条吃地干干净净,满足地打了个嗝,露出一张人畜无害的笑:“我小娘说,心中有剑,万物皆可杀敌。”
阿仁吓了一跳,尴尬地掩饰自己说漏的嘴,皱了一下鼻子:“哼,你能杀人于无形,怎么还能溺水?”
“天地水火,人力总有不尽之处嘛。”
“讲话还文绉绉的。”阿仁麻利地收拾碗筷放入竹篮,“屋子我已经收拾过了,今晚你就住在这儿,明早自行离开便是。”说是屋子,其实就是在大树上搭起来的简易小木屋,里面就放了一床薄薄的被褥,再无其他。“这儿虽然简陋,但是安全,你就凑合住一晚吧。”
阿秋好奇地东敲西拍:“这是你做的?”
“嗯。”
“这楔钉榫用得相当好!”阿秋摸着梁上一角,赞叹道:“你懂木道?”
“看过木匠的活儿,照着学的。你懂这个?”
“大娘教过,可惜我不大听得懂。”
“你大娘懂这个?”
“大娘什么都懂。”
阿仁听得此话,眼睛亮了一下,很快又暗了下去:“女子懂地再多,也不及男子。”
阿秋生气:“我大娘是这世间最聪明的人!我就没见过比她更聪明的人!”
阿仁忙道歉:“我无意冒犯你大娘,我只是想说,女子哪怕满腹经纶,这世间也无用她之地。男子便不同了,若懂些木工活,就能磨炼成木匠,会些手脚功夫,就能成为大英雄,哪怕只有一张嘴,也还能行商做买卖。而女子,无论想做木工农工,想读书治世,最终都只能成为妻子,成为母亲……”
“也可以不成为妻子母亲吧?”
“可以吗?我们有的选吗?”
阿秋抿着嘴想了想,问:“那你想做什么?”
阿仁楞了一下,似乎从来没人问过她这个问题,她却脱口而出:“我想给自己盖一座屋子,只属于我的,真正的屋子。”
阿秋道:“你会有的。你会造房子。”
阿仁苦笑了一声,问她:“那你呢?你想做什么?”
阿秋倒是想了许久:“目前吧,我想成为试剑大会第一。”
继而,两人笑做一团。阿仁笑她自不量力,阿秋笑,则纯粹是讲完豪言后的开心和激动。小木屋里笑闹声不断,直到树影从门边来到了屋角,阿仁才猛拍脑袋:“已经未时了,我要回家烧饭了!”
阿仁轻快地走在乡间小道上。意外救起的阿秋带给了她新奇的体验,也带来了许多她从未听过的见闻,她这么多年来的烦闷短暂地被抛到了脑后,整个人轻飘飘地忘乎所以。直到走到村口,她看到许多人拿着农具三两成群行色匆匆,便过去问:“村里发生何事了?”
那女子一见到她,便尖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阿仁在这里!!”
原来她与河边几个浣衣女子作别,将阿秋带到她的私人树屋这段时间,已经有人传她遇到了一个外人,便趁机与那外人离村,逃婚了!她父母兄弟闻言,立刻拿了锄头菜刀追出门去,不多时,全村合力把村里村外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找到阿仁的踪迹。
我倒是想。阿仁心里嘟囔着,嘴上却问:“那我爹娘呢?”
七大姑八大姨陪着她坐在堂屋,外间守着几个叔伯,俨然一副看押的阵势。一个红脸妇女笑道:“你爹娘都冲到镇上去了,放心,我们已经托人带话过去,他们很快便回。”
“那我得准备晚饭了,婶,叔,你们要在我家吃吗?”
几人摇头道:“不了不了,你忙你的,我们坐会儿就走。”
阿仁钻进厨房开始生火煮饭,可是菜刀不见了,她里里外外找了一圈,问其中一人:“婶,我家菜刀不见了,你家的能借我用一用不?”
日头落下,阿仁做好饭菜,闷在锅中等着家里人回来。院外传来一阵骚动,随后一句尖锐的哭腔划破余晖:“囡啊——”
阿仁连忙跑了出去,才到门口——“啪!”——迎接她的,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周围窃窃私语议论纷纷。阿仁一阵长长的耳鸣结束,才发现周围人早已散去,只有大哥站在她面前,扯着嗓子对她嚎骂:“明天就要出嫁了还不知道安分一点!全家上上下下为你操了多少心,你还玩失踪,你对得起爹娘吗!”
小弟拉了拉大哥,娘走过来劝:“好啦,人找到就好啦,阿囡明天就要嫁人了,你还是少骂她几句吧。”
阿仁利落地将碗筷摆放好,请爹娘兄弟上桌吃饭,而后端了副碗筷,坐在厨房门内。方才被打的地方还是一阵火辣辣的疼,似乎肿起来一大块——幸亏明天不会再见到她了——脑中想起这个念头时,阿仁自己都吓了一跳。我这个样子,本来也是没脸见人的,又不单单只不好面对她。阿仁撇了撇嘴,又被痛得皱起了脸。话说回来,这个阿秋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她家里人居然让她单独出来。武林中人是不是都是这般洒脱随性,来去自由啊……
“阿囡啊——”
阿仁抬起头,望向堂屋,花白着头发的母亲朝她招招手,她犹豫了一下,过去了。
“来——”母亲将她拉入旁边的座位。父亲和兄弟三人都已经吃完,此刻坐在一边沉默地盯着她。母亲夹了一块萝卜放入她碗中,又夹了一块土豆给她,“阿囡,我知道,在这个家里,你受累了——”
阿仁没由来的鼻头一酸,豆大的眼泪滚出了眼眶。
什么啊……刚刚在那么多人面前被大哥打,她都没哭,现在有什么好哭的呢?
可是眼泪一旦落了,就再也止不住,尤其是母亲抚了抚她的背,将她抱入怀中。她默默地淌着泪,深深地吸着母亲身上的尘土棉麻的味道,感受着那只苍老的手在她背上一下一下抚过。
“娘知道,娘都知道,我们阿囡啊,最有良心,这么多年来一直顾着家里,洗衣烧饭样样没落下过。这样把你许出去,娘也万般舍不得啊。”母亲抹了抹阿仁的眼泪,“是娘没本事,不能让你当个大小姐,但是娘也把你当手心的肉,只希望将来你能好好相夫教子,一生多子多福,平安顺遂。”阿仁听得心里更加酸涩,哽咽起来。“囡啊,哭出来就好了,哭出来就好了。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嗓门喊得,村口都能听到。当时产婆就说了,这姑娘啊,将来不得了,这身板这嗓门,将来没人欺负地了。”
阿仁哭了出来。她伸出手圈住母亲的腰,脸埋在母亲的胸前,哽咽了一会儿,慢慢大声哭了出来。
“阿囡,当年你姐姐死,让我们家在整个镇上都抬不起头来,连阿大阿二讨老婆的钱都没了,还耽误你到这么大年纪。去年你爹请了一个游方道士来作法,那道士说,我们家有邪祟作妖,他便设了坛施了法,将那祟物除去了。这道士真灵啊!你看这不,今年你立刻就说了人家,还直接拿了三两银子的聘礼,这姑爷,不是普通人啊阿囡!这天大的福气,是老天给你的,你可要好好珍惜,哪怕不为你自己,也为你大哥阿弟考虑考虑,可别做傻事,不然娘真的活不下去了……”
阿仁越听心越冷,慢慢止住了眼泪。她从母亲怀里起来,看那一桌残羹冷饭。仅有的鱼肉都被挑拣完了,剩下来都是一些自家地里的萝卜土豆。豆大的火苗在桌子中间跳动,照着昏暗堂屋里大红的喜字,照着角落贴着喜字的嫁妆。她狠狠擦了擦脸,看着坐在一边沉默的三个男人,收拾起碗筷。
“阿囡,明天你就要出嫁了,今日便睡在阿大房里吧,阿大去同阿二一起睡。”
阿仁沉默不语,她不想进别人的屋子,她宁可睡她的柴房。
大哥看出了她抗拒的神色,没好气地开口了:“把你的被子搬过来,难道你出嫁要从柴房出嫁吗?也不怕丢人。”
阿仁的脸又开始火辣辣地疼了起来,她沉默地端着碗筷走入厨房,听到身后传来大哥愤怒的骂声和娘的劝慰。她不在乎,不在乎这里除了娘以外的任何人。他们只是将她当做换取银两的物件,可以让他们去换来其他物件。他们沉默着躲在娘的背后,就能毫不费力地拿到一切,还能高高在上的指责一切,阿仁瞧不起他们。可是娘亲呢?只有我出嫁,娘亲才会开心?娘的开心重要,还是我自己重要?她就这么想着,睁眼到了天亮。
锣鼓宣天,迎亲的队伍一大早就从镇上出发,停在了阿仁家门口。小地方的人出嫁没有那么多讲究,但阿仁还是被披上了一块红盖头,穿上了红嫁衣,被大哥背着上了轿。在鞭炮锣鼓声中,在语笑喧哗中,在轿子的颠簸中,她感觉自己整个人魂灵出窍了一般,再没见过一张脸。娘,爹,叔婶,邻里,小伙伴,甚至那可恶的大哥小弟,她就这么离开他们了,都没能再见他们一面,没能好好道一声别。她就这样嫁人了?她掀起红盖头,透过帘子看着窗外。队伍沿着河岸走,她脑子里飞快地想着,她能不能从这窗子逃出去,跳入河中。
可惜还没等她有所行动,迎亲的队伍停了下来。
阿仁猛地被拉出了轿外,才发现他们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野地。那些迎亲的人扔了大红的装束,换上灰棕色短打的衣衫,腰佩长剑,十足江湖人的样子。阿仁心道:“不好,有诈!”还来不及反应,就被五花大绑捆上了马。
她的“新郎”,那个救了她性命的男人,满意地看了看她:“这次的人料好,师父定然喜欢。”
“什么人料!”阿仁惊恐地喊,“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要做什么!”
“别吵,别吵,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你安分一点。”男人俯下身,摸上她的脸,“你已经嫁给了我,生死都是我的人。往后我说什么,你便做什么,不会亏待你的。”说着,便在阿仁口中塞了一团布,跨上马,将阿仁牢牢圈在自己身前。
阿仁死命瞪着他,挣扎不脱,只能发出呜咽的声音。
一行人拐了个方向,纵马疾驰。
阿仁在这颠簸中脑子发懵,努力保持一丝清明,不住地想:为什么抓我?为什么如此费尽心思大办婚礼,就为了抓我?抓了我是要做什么去?阿仁想不通,也问不出,只感觉自己的胃被马颠的难受,几欲呕吐,迷迷糊糊间听到一声高亢的呵斥,马队停了下来。阿仁如蒙大赦一般,晕了过去。
阿秋一个人,背着一柄竹剑,抱着手臂,站在路中间。
路不宽,堪堪过两匹马的距离,阿秋站在那里,是刻意挡着他们。众人看出了她的意图,面色不善。
绑着阿仁的男人道:“小姑娘,你这行为,危险的很啊。”
阿秋直视他:“你是人贩子吗?”
男人嗤笑:“什么人贩子,这是我刚过门的新娘子,懂了吗?”
“既是新娘,为何绑着她?”
“我的人,我就算杀了她,又与你何干?”
“这么说,你并不爱她?”
男人像是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与众人对视,随即爆发出一阵猛烈的笑声。阿秋在这嘲笑声中,沉身,起手。
男人们看她的姿势,冷笑道:“我们做事,讲究你情我愿,有来有往,断不做欺凌弱小滥杀无辜,有违江湖道义之事。你若识相,赶快让开,不然……”
众人拔剑。
阿秋高声道:“放了她,我让你们走。”
“敬酒不吃吃罚酒!”一人飞身下马,挥剑刺向阿秋。
“咣当——”剑身落地。
为首的男人沉下脸,侧边又有三人,齐齐冲向阿秋。未几,惨叫声传来。
“一起上!”他叫,飞身出去,对上阿秋。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而已,他可以先快剑划破她的衣服,再在她脸上虚晃几下,还不吓地她涕泪涟涟。若不是师父有令不做强取豪夺之事,不然将她一同带走做人料也是不错的。他心内暗暗惋惜了一下,随即感觉手腕处传来一阵钝痛,手一麻,剑飞了出去。下一刻,一股力量击在他的胸口,他的人也飞了出去!
男人捂着胸口痛苦嚎叫。那柄竹剑只有剑身没有剑尖,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伤口,可是这人招式如此迅猛,只是被那竹剑击到,就绵延出让人难以忍受的刺痛。男人惊恐地瞪着她:“你到底是何人!哪位高人座下!”
“我叫阿秋,我大娘小娘座下。”
阿仁昏沉着醒转过来,便看到一张熟悉的脸,洋溢着笑对她说:“新嫁娘,走不走?”
阿仁用劲全力,点了点头。
一马两人,飞驰在辽阔的河岸边。
走过落日,迎来日出。
“你真的要自己走了?”
“我总要自己走的,你还要去参加试剑大会,不必为了我的事分神。”
“你可以陪我去钱唐试剑,结束之后,我陪你去找那死人塘。何况,钱唐人多,说不定能问到死人塘的消息!”
“死人塘隐于世间,远遁江湖,人越多的地方越不可能打听到。再说,你又不入塘,死人塘是不会让一个不入塘的人找到的。”
“万一你一个人,又遇到那男人……万一被你家里人找到……”
“我总要一个人,面对我会遇到的困难的。”
“可是,可是……我担心你啊!”
阿仁笑着摸了摸阿秋的脑袋,抱住她:“阿秋妹妹,你这么小,都这么勇敢能干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她捏着她的脸:“祝你成为江湖第一少侠!”
阿秋望着阿仁牵着马远去的背影,朝霞照地她浑身发光,整个世界都明亮,迎接着她。阿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大叫:“祝你找到死人塘!”远去的背影挥了挥手,阿秋张开双臂,转身迎向太阳,深吸了一口气,再睁眼,大步迈去。
初升丽日照着河面,洒满世间一片红霞。
四五稚童绕着一个拿着木桶的女子嬉笑唱闹,女子进退两难,挥起拳头作势要打,孩童们哄笑地做鸟兽散。女子这才迈开脚步,走在街道旁沿途挑拣着货物。
“阿仁,明天就要嫁人啦,恭喜恭喜。”“早生贵子,百年好合!”“嫁出去了也别忘了你爹娘,要时常回来看看啊。”“作人妇可不能再这般任性了,要好好照顾公婆男人。”走过路过的,摆摊开店的,都伸长脖子来打个招呼。
阿仁面无表情,放下手中的小锥子:“八字没一撇的事儿,你们别乱说。”
“什么八字没一撇!明天就要成亲了你还说这话。”卖白菜的大娘笑骂道。临西镇不大,走几步都是熟人。自从男方登门后,她要嫁人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镇。那个男人在路途中救了掉下山崖的她,她送了答谢之礼,那男人便自顾自跟了过来,追到她家中,向她爹娘讨要她。阿仁清晰记得她爹娘兄弟那样子,又窘迫又激动对那男人道:“阿仁,阿仁年纪大了点,可是她能干活,力气大,照顾家里没一样出错,要说这十里八乡谁最贤惠,阿仁真真能排上前三,你娶了她那是走大运了!”
于是婚礼很快就定下来了。在阿仁的反对声中,家里人迅速和男人商量好了各项事宜,准备在明天,二月初五,将她抬出家门。
她心里没有那一撇,所有人都帮她画好了。
阿仁提着木桶一路来到河边,几个才及笄的女孩子见了她,都放了衣服挤过来。
“阿仁姐姐,你明天要出嫁了,怎么还来洗衣服?你怎么不高兴?人家说女人找到如意郎君,是一辈子的大事,该开心才是。”一个满脸红光圆润的女孩儿眯着笑眼挽起阿仁的胳膊,另一个黑瘦的女孩接话道:“不对,我舅舅说,女人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孝敬爹娘舅兄,要哭孝,这段日子是不能让人听到笑声的。”
几人争辩一番,又将目光落在阿仁身上:“阿仁姐姐,你现在是什么感受?开心还是难过呀?”“你男人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好吗?”“他是哪里人?若是附近村里的,兴许我们以后还能再见到。”
阿仁叹了口气,不想跟这几个比自己小一轮的黄毛丫头掰扯,便道:“你们听过死人塘吗?”
女孩子们齐齐发了抖,摇了摇头。
阿仁看向溪流来处,那是一片山林,郁郁葱葱,上方蓝天中浮着几朵白云。“女子一旦犯男人的忌讳,会被沉塘。有一个女中豪杰,将这些女子救下,隐姓埋名,遁入山林。这些人在人间失了踪迹,再无音讯,如同死人一般,便称死人塘。”
黑瘦女孩道:“这跟说书人口中的江湖侠客一样。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吗?”
阿仁出神地望着远方,喃喃道:“我也不知道……”
圆脸女孩睁着圆眼睛:“可是这跟你嫁人有什么关系呢?”
阿仁苦笑着回神,叹了口气,拿起木桶里的脏衣服开始往水里漂,突然瞪大了眼睛——水里有人!
尖叫声在她的耳朵边炸了开来,姑娘们立刻逃了开去,阿仁二话不说跳下水将人捞了起来,解开对方湿衣开始救人。待落水之人将肚中之水呛出,惨白的脸慢慢有了血色,阿仁才擦擦汗坐了下来。
“你是谁?这是哪儿?”落水之人虚弱地睁开眼睛,哑着嗓子道。
“我叫阿仁,这是临西镇西山脚下,你又是谁?怎么落入了水中?”
那人缓了一会儿,“噌”地一下起身,看了看四周:“我叫阿秋,请问此地离钱唐还有多远?”
“钱唐?”阿仁疑惑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钱唐离这里远着呢,你要一直往东走,走个四五天,过了大江就到钱唐城了。那边正在举办试剑大会,你是去看热闹的?”
阿秋笑了笑:“我去试剑。”
试剑?剑都没有,试的哪门子剑?
阿仁腹诽着,看着阿秋狼吞虎咽把一大碗面条吃地干干净净,满足地打了个嗝,露出一张人畜无害的笑:“我小娘说,心中有剑,万物皆可杀敌。”
阿仁吓了一跳,尴尬地掩饰自己说漏的嘴,皱了一下鼻子:“哼,你能杀人于无形,怎么还能溺水?”
“天地水火,人力总有不尽之处嘛。”
“讲话还文绉绉的。”阿仁麻利地收拾碗筷放入竹篮,“屋子我已经收拾过了,今晚你就住在这儿,明早自行离开便是。”说是屋子,其实就是在大树上搭起来的简易小木屋,里面就放了一床薄薄的被褥,再无其他。“这儿虽然简陋,但是安全,你就凑合住一晚吧。”
阿秋好奇地东敲西拍:“这是你做的?”
“嗯。”
“这楔钉榫用得相当好!”阿秋摸着梁上一角,赞叹道:“你懂木道?”
“看过木匠的活儿,照着学的。你懂这个?”
“大娘教过,可惜我不大听得懂。”
“你大娘懂这个?”
“大娘什么都懂。”
阿仁听得此话,眼睛亮了一下,很快又暗了下去:“女子懂地再多,也不及男子。”
阿秋生气:“我大娘是这世间最聪明的人!我就没见过比她更聪明的人!”
阿仁忙道歉:“我无意冒犯你大娘,我只是想说,女子哪怕满腹经纶,这世间也无用她之地。男子便不同了,若懂些木工活,就能磨炼成木匠,会些手脚功夫,就能成为大英雄,哪怕只有一张嘴,也还能行商做买卖。而女子,无论想做木工农工,想读书治世,最终都只能成为妻子,成为母亲……”
“也可以不成为妻子母亲吧?”
“可以吗?我们有的选吗?”
阿秋抿着嘴想了想,问:“那你想做什么?”
阿仁楞了一下,似乎从来没人问过她这个问题,她却脱口而出:“我想给自己盖一座屋子,只属于我的,真正的屋子。”
阿秋道:“你会有的。你会造房子。”
阿仁苦笑了一声,问她:“那你呢?你想做什么?”
阿秋倒是想了许久:“目前吧,我想成为试剑大会第一。”
继而,两人笑做一团。阿仁笑她自不量力,阿秋笑,则纯粹是讲完豪言后的开心和激动。小木屋里笑闹声不断,直到树影从门边来到了屋角,阿仁才猛拍脑袋:“已经未时了,我要回家烧饭了!”
阿仁轻快地走在乡间小道上。意外救起的阿秋带给了她新奇的体验,也带来了许多她从未听过的见闻,她这么多年来的烦闷短暂地被抛到了脑后,整个人轻飘飘地忘乎所以。直到走到村口,她看到许多人拿着农具三两成群行色匆匆,便过去问:“村里发生何事了?”
那女子一见到她,便尖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阿仁在这里!!”
原来她与河边几个浣衣女子作别,将阿秋带到她的私人树屋这段时间,已经有人传她遇到了一个外人,便趁机与那外人离村,逃婚了!她父母兄弟闻言,立刻拿了锄头菜刀追出门去,不多时,全村合力把村里村外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找到阿仁的踪迹。
我倒是想。阿仁心里嘟囔着,嘴上却问:“那我爹娘呢?”
七大姑八大姨陪着她坐在堂屋,外间守着几个叔伯,俨然一副看押的阵势。一个红脸妇女笑道:“你爹娘都冲到镇上去了,放心,我们已经托人带话过去,他们很快便回。”
“那我得准备晚饭了,婶,叔,你们要在我家吃吗?”
几人摇头道:“不了不了,你忙你的,我们坐会儿就走。”
阿仁钻进厨房开始生火煮饭,可是菜刀不见了,她里里外外找了一圈,问其中一人:“婶,我家菜刀不见了,你家的能借我用一用不?”
日头落下,阿仁做好饭菜,闷在锅中等着家里人回来。院外传来一阵骚动,随后一句尖锐的哭腔划破余晖:“囡啊——”
阿仁连忙跑了出去,才到门口——“啪!”——迎接她的,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周围窃窃私语议论纷纷。阿仁一阵长长的耳鸣结束,才发现周围人早已散去,只有大哥站在她面前,扯着嗓子对她嚎骂:“明天就要出嫁了还不知道安分一点!全家上上下下为你操了多少心,你还玩失踪,你对得起爹娘吗!”
小弟拉了拉大哥,娘走过来劝:“好啦,人找到就好啦,阿囡明天就要嫁人了,你还是少骂她几句吧。”
阿仁利落地将碗筷摆放好,请爹娘兄弟上桌吃饭,而后端了副碗筷,坐在厨房门内。方才被打的地方还是一阵火辣辣的疼,似乎肿起来一大块——幸亏明天不会再见到她了——脑中想起这个念头时,阿仁自己都吓了一跳。我这个样子,本来也是没脸见人的,又不单单只不好面对她。阿仁撇了撇嘴,又被痛得皱起了脸。话说回来,这个阿秋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她家里人居然让她单独出来。武林中人是不是都是这般洒脱随性,来去自由啊……
“阿囡啊——”
阿仁抬起头,望向堂屋,花白着头发的母亲朝她招招手,她犹豫了一下,过去了。
“来——”母亲将她拉入旁边的座位。父亲和兄弟三人都已经吃完,此刻坐在一边沉默地盯着她。母亲夹了一块萝卜放入她碗中,又夹了一块土豆给她,“阿囡,我知道,在这个家里,你受累了——”
阿仁没由来的鼻头一酸,豆大的眼泪滚出了眼眶。
什么啊……刚刚在那么多人面前被大哥打,她都没哭,现在有什么好哭的呢?
可是眼泪一旦落了,就再也止不住,尤其是母亲抚了抚她的背,将她抱入怀中。她默默地淌着泪,深深地吸着母亲身上的尘土棉麻的味道,感受着那只苍老的手在她背上一下一下抚过。
“娘知道,娘都知道,我们阿囡啊,最有良心,这么多年来一直顾着家里,洗衣烧饭样样没落下过。这样把你许出去,娘也万般舍不得啊。”母亲抹了抹阿仁的眼泪,“是娘没本事,不能让你当个大小姐,但是娘也把你当手心的肉,只希望将来你能好好相夫教子,一生多子多福,平安顺遂。”阿仁听得心里更加酸涩,哽咽起来。“囡啊,哭出来就好了,哭出来就好了。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嗓门喊得,村口都能听到。当时产婆就说了,这姑娘啊,将来不得了,这身板这嗓门,将来没人欺负地了。”
阿仁哭了出来。她伸出手圈住母亲的腰,脸埋在母亲的胸前,哽咽了一会儿,慢慢大声哭了出来。
“阿囡,当年你姐姐死,让我们家在整个镇上都抬不起头来,连阿大阿二讨老婆的钱都没了,还耽误你到这么大年纪。去年你爹请了一个游方道士来作法,那道士说,我们家有邪祟作妖,他便设了坛施了法,将那祟物除去了。这道士真灵啊!你看这不,今年你立刻就说了人家,还直接拿了三两银子的聘礼,这姑爷,不是普通人啊阿囡!这天大的福气,是老天给你的,你可要好好珍惜,哪怕不为你自己,也为你大哥阿弟考虑考虑,可别做傻事,不然娘真的活不下去了……”
阿仁越听心越冷,慢慢止住了眼泪。她从母亲怀里起来,看那一桌残羹冷饭。仅有的鱼肉都被挑拣完了,剩下来都是一些自家地里的萝卜土豆。豆大的火苗在桌子中间跳动,照着昏暗堂屋里大红的喜字,照着角落贴着喜字的嫁妆。她狠狠擦了擦脸,看着坐在一边沉默的三个男人,收拾起碗筷。
“阿囡,明天你就要出嫁了,今日便睡在阿大房里吧,阿大去同阿二一起睡。”
阿仁沉默不语,她不想进别人的屋子,她宁可睡她的柴房。
大哥看出了她抗拒的神色,没好气地开口了:“把你的被子搬过来,难道你出嫁要从柴房出嫁吗?也不怕丢人。”
阿仁的脸又开始火辣辣地疼了起来,她沉默地端着碗筷走入厨房,听到身后传来大哥愤怒的骂声和娘的劝慰。她不在乎,不在乎这里除了娘以外的任何人。他们只是将她当做换取银两的物件,可以让他们去换来其他物件。他们沉默着躲在娘的背后,就能毫不费力地拿到一切,还能高高在上的指责一切,阿仁瞧不起他们。可是娘亲呢?只有我出嫁,娘亲才会开心?娘的开心重要,还是我自己重要?她就这么想着,睁眼到了天亮。
锣鼓宣天,迎亲的队伍一大早就从镇上出发,停在了阿仁家门口。小地方的人出嫁没有那么多讲究,但阿仁还是被披上了一块红盖头,穿上了红嫁衣,被大哥背着上了轿。在鞭炮锣鼓声中,在语笑喧哗中,在轿子的颠簸中,她感觉自己整个人魂灵出窍了一般,再没见过一张脸。娘,爹,叔婶,邻里,小伙伴,甚至那可恶的大哥小弟,她就这么离开他们了,都没能再见他们一面,没能好好道一声别。她就这样嫁人了?她掀起红盖头,透过帘子看着窗外。队伍沿着河岸走,她脑子里飞快地想着,她能不能从这窗子逃出去,跳入河中。
可惜还没等她有所行动,迎亲的队伍停了下来。
阿仁猛地被拉出了轿外,才发现他们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野地。那些迎亲的人扔了大红的装束,换上灰棕色短打的衣衫,腰佩长剑,十足江湖人的样子。阿仁心道:“不好,有诈!”还来不及反应,就被五花大绑捆上了马。
她的“新郎”,那个救了她性命的男人,满意地看了看她:“这次的人料好,师父定然喜欢。”
“什么人料!”阿仁惊恐地喊,“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要做什么!”
“别吵,别吵,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你安分一点。”男人俯下身,摸上她的脸,“你已经嫁给了我,生死都是我的人。往后我说什么,你便做什么,不会亏待你的。”说着,便在阿仁口中塞了一团布,跨上马,将阿仁牢牢圈在自己身前。
阿仁死命瞪着他,挣扎不脱,只能发出呜咽的声音。
一行人拐了个方向,纵马疾驰。
阿仁在这颠簸中脑子发懵,努力保持一丝清明,不住地想:为什么抓我?为什么如此费尽心思大办婚礼,就为了抓我?抓了我是要做什么去?阿仁想不通,也问不出,只感觉自己的胃被马颠的难受,几欲呕吐,迷迷糊糊间听到一声高亢的呵斥,马队停了下来。阿仁如蒙大赦一般,晕了过去。
阿秋一个人,背着一柄竹剑,抱着手臂,站在路中间。
路不宽,堪堪过两匹马的距离,阿秋站在那里,是刻意挡着他们。众人看出了她的意图,面色不善。
绑着阿仁的男人道:“小姑娘,你这行为,危险的很啊。”
阿秋直视他:“你是人贩子吗?”
男人嗤笑:“什么人贩子,这是我刚过门的新娘子,懂了吗?”
“既是新娘,为何绑着她?”
“我的人,我就算杀了她,又与你何干?”
“这么说,你并不爱她?”
男人像是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与众人对视,随即爆发出一阵猛烈的笑声。阿秋在这嘲笑声中,沉身,起手。
男人们看她的姿势,冷笑道:“我们做事,讲究你情我愿,有来有往,断不做欺凌弱小滥杀无辜,有违江湖道义之事。你若识相,赶快让开,不然……”
众人拔剑。
阿秋高声道:“放了她,我让你们走。”
“敬酒不吃吃罚酒!”一人飞身下马,挥剑刺向阿秋。
“咣当——”剑身落地。
为首的男人沉下脸,侧边又有三人,齐齐冲向阿秋。未几,惨叫声传来。
“一起上!”他叫,飞身出去,对上阿秋。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而已,他可以先快剑划破她的衣服,再在她脸上虚晃几下,还不吓地她涕泪涟涟。若不是师父有令不做强取豪夺之事,不然将她一同带走做人料也是不错的。他心内暗暗惋惜了一下,随即感觉手腕处传来一阵钝痛,手一麻,剑飞了出去。下一刻,一股力量击在他的胸口,他的人也飞了出去!
男人捂着胸口痛苦嚎叫。那柄竹剑只有剑身没有剑尖,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伤口,可是这人招式如此迅猛,只是被那竹剑击到,就绵延出让人难以忍受的刺痛。男人惊恐地瞪着她:“你到底是何人!哪位高人座下!”
“我叫阿秋,我大娘小娘座下。”
阿仁昏沉着醒转过来,便看到一张熟悉的脸,洋溢着笑对她说:“新嫁娘,走不走?”
阿仁用劲全力,点了点头。
一马两人,飞驰在辽阔的河岸边。
走过落日,迎来日出。
“你真的要自己走了?”
“我总要自己走的,你还要去参加试剑大会,不必为了我的事分神。”
“你可以陪我去钱唐试剑,结束之后,我陪你去找那死人塘。何况,钱唐人多,说不定能问到死人塘的消息!”
“死人塘隐于世间,远遁江湖,人越多的地方越不可能打听到。再说,你又不入塘,死人塘是不会让一个不入塘的人找到的。”
“万一你一个人,又遇到那男人……万一被你家里人找到……”
“我总要一个人,面对我会遇到的困难的。”
“可是,可是……我担心你啊!”
阿仁笑着摸了摸阿秋的脑袋,抱住她:“阿秋妹妹,你这么小,都这么勇敢能干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她捏着她的脸:“祝你成为江湖第一少侠!”
阿秋望着阿仁牵着马远去的背影,朝霞照地她浑身发光,整个世界都明亮,迎接着她。阿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大叫:“祝你找到死人塘!”远去的背影挥了挥手,阿秋张开双臂,转身迎向太阳,深吸了一口气,再睁眼,大步迈去。
初升丽日照着河面,洒满世间一片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