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舒,桃花县云水镇人,为人仪表堂堂,小有家底,二十及冠的年纪便已是新晋举人。
起初薛玉棠想过对方或许只是个道貌岸然的读书人,毕竟以风流为借口去楼子里花天酒地的读书人他见得多了。
可仔细查证后却发现林文舒不但从不逛窑子,更没有红颜知己,没有暧昧的表姐表妹,没有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母亲也病故多年,苏含玉进了门就能直接当家做主,不必担心会被婆婆立规矩。
林家也没有性格泼辣可能找嫂子麻烦的小姑子,只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年幼同胞弟弟。
林文舒本人性格温和,左邻右舍和同窗对林文舒的评价都极高,且对方多年前便见过苏含玉并对她一见倾心。
但他没像薛玉棠一样不管不顾地表明心意,而是为了足以匹配苏含玉刻苦读书,终于在今年中了举,这才挺起胸膛到苏家提亲。
这般因由让薛玉棠连挑剔个先来后到都不行。
薛玉棠也想过只是外在条件合适不代表苏含玉本人会喜爱,于是暗中留意了数日,终于蹲到了一同出游的林文舒和苏含玉。
他远远地观察,发现林文舒和查到的一样斯文俊雅,面对苏含玉时也是举止有礼,毫不逾越,脸上还带着温和中带着喜悦腼腆的笑容。
但真正让他感到刺痛的是,苏含玉面对林文舒时的神态是在他面前从未有过的温和,脸上也是除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无意中见过的一次外从未在他面前展露过的笑颜。
薛玉棠原本还想过去会一会林文舒,看到苏含玉的笑容后却一下子卸去了力气,双腿仿佛被钉住,动弹不得。
站在旁边的沈桃花偏头问他:“你不是说要去试试林文舒吗?怎么不过去?”
薛玉棠沉默了片刻才自嘲道:“然后让苏含玉彻底对我生出厌恶之心吗?”
不被喜欢已经令人足够失落,若是这种不喜升级到嫌恶的程度就更让人灰心丧气了。
何况……即使他再如何不甘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站在一起的确郎才女貌,犹如一对璧人。
终究是自己唯一心动过的女子,他并不想去坏了她的姻缘,甚至是名声。
这一刻,薛玉棠才真正彻底死心了。
而在此后不久,苏含玉便嫁到了隔壁镇去,往日里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薛玉棠也很是颓唐了一段时间。
不过还是那句话,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他浑浑噩噩,情场失意的时候,城里却因为即将过年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沈飞白知道谢灼父母早亡,让沈桃花邀请他到沈家来过年。
沈桃花原本就有这个打算,她听谢灼说过谢三叔过年期间会回谢家和妻儿一起过节,县衙只剩下他一个人。
她当然不可能让谢灼独自一个人凄凄惨惨地在县衙里过年,衙门封笔的第二天便把人领回了家。
沈飞白拍着谢灼的肩膀笑道:“在沈家就和在自己家一样,不要拘束,今年是第一次,以后肯定还有第二次,许多次!”
萧青青一边欢迎谢灼,一边提醒沈飞白,“等夭夭出嫁后,过年就是在夫家过了,哪有许多次。”
沈飞白语塞,谢灼却笑着说:“我家中没有其他长辈,婚后过年也可以带着夭夭回沈家一起过年,也更热闹一些。”
沈飞白顿时高兴了,“好!好!”
沈桃花:“……”满肚子槽点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
算了,大过年的,都不容易,就让他们高兴高兴吧,反正又不是现在就马上要她拜堂成亲。
谢灼就此在沈家的客院住下。
之前他只是经常来沈家吃个午饭或者晚饭,如今却三餐都和他们一起吃,沈桃花第一次一大早在餐桌上看到他的时候恍惚间都有一种他们真的成了亲的错觉。
关键是,她对此竟然完全不排斥,还有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二人一起去采买年货,一起在沈家贴年画,谢灼还包揽了沈家所有的对联。
沈飞白高兴得嘴都快合不拢了,让进士及第的县令大人给自家写对联,就问哪个地主家能有这份脸面!
谢灼的字写得还特别好,他都已经打算过完年就把这些对联都留着收藏了。
忙忙碌碌多日后,终于到了除夕夜。
以往沈家的除夕宴都是交给家里的厨娘做,但今年谢灼却自告奋勇结下了这份工作。
沈飞白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让客人做这些不合适,但谢灼一句‘伯父不是让我把沈家当自己家吗’,就让他无话可说了。
至于沈桃花,压根就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她被谢灼投喂了一段时间早就被他的手艺喂服了,大过年能吃到最顺口的饭菜她高兴都来不及呢。
她也没打算让谢灼一个人忙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做菜她收益一般,但洗菜切菜还是没问题的。
吃过年夜饭,又守岁到凌晨,热热闹闹的沈家才安静下来。
初一早上,沈桃花和谢灼给作为长辈的沈飞白和萧青青拜过年,拿了红包,没多久沈家便再次热闹起来,上门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
往年来沈家拜年的人除了和沈家有合作往来的商户,还有得了沈桃花帮助的摊主们,以及一家三口各自的私人朋友等。
今年却又不太一样。
不少人都收到风声知道他们的县令大人就在沈家过年,于是本该去县衙拜会父母官的商户,乡绅,以及其他级别低于谢灼的县丞,捕头等都纷纷来到了沈家,送年礼的车在外面大排长龙。
而谢灼在客院接待访客时,沈桃花也要招待上门的手帕交如张晚,安湘兰,以及其他塑料姐妹们。
这些塑料姐妹们往年来拜年时其他方面比不过沈桃花便翻来覆去念叨她不嫁人这个点,吹嘘自己婚后过得多幸福,孩子多听话来阴阳怪气她。
沈桃花是会让自己受委屈听她们哔哔的人吗?当然不是!
每次都直接根据系统资料里提供的真实情况阴阳回去,把她们气得无话可说。
而今年,她和谢灼在一起了,这些人连阴阳她是个单身狗的机会都没有,想说些不好听的话咒她和谢灼不能长久,又担心她会在谢灼耳边吹枕边风给她们或她们的夫家穿小鞋,只能咬牙祝福祝福再祝福。
沈桃花咧着嘴角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份口是心非的祝福,还特别气人地说:“哎,其实我本来也没想找个进士及第的官员的,可谁让谢灼就是特别喜欢我,还只喜欢我呢,我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当然只能选择接受他的心意了。”
塑料姐妹们:气到暴毙!
她们在心里骂骂咧咧,恼怒怎么什么好事都让沈桃花给摊上了,可面上却还要保持微笑继续捧着沈桃花。
沈桃花: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我还只能追捧我的样子,嘻嘻嘻。
看戏的张晚和安湘兰都在心里笑翻了。
等其他人都来沈家拜过年,后面几天沈家这边也开始去其他家串门,一直忙忙叨叨到初五,沈家人和谢灼才总算能坐下来好好休息一番……顺便吃吃别人家的瓜。
四个人围坐在圆桌上一边嗑着瓜子喝茶一边闲聊
“黄家那边怎么样?还在闹腾吗?”萧青青道。
沈飞白嗐了一声,“怎么可能不闹,姓黄的做事那么离谱,过个年都不让家里消停。我是真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沈桃花接过谢灼帮她剥好的瓜子仁,往嘴里塞了几颗,又给谢灼也喂了几颗,才扭头对沈飞白说道:“爹,不要试图去弄清楚奇葩的脑回路,等你哪天真的明白了,那距离你自己也变成奇葩就不远了。”
沈飞白脸色一僵,眼中瞬间浮现出一抹强烈的抵触,让他变成和姓黄的一样的人?免了吧。
谢灼作为外来人口,对他们口中的姓黄的,黄家并不了解,昨日黄家闹得最厉害的时候衙门刚好临时出了点事他回去处理,也不在场,此时只能问沈桃花具体怎么回事。
沈桃花便先给他普及了一下黄家。
黄家和沈家是同一条街的住户,和他们家只相隔了三户人家。
黄家是开油坊的,生意规模不大,但油这种东西家家户户都需要,炒菜用的油,夜里照明的灯油黄家油坊都卖,好几代传承下来也算是颇有家底。
沈飞白逢年过节时也会和黄家走动一下,但那只是面子功夫,私下里他们家基本不和黄家来往,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黄家如今的当家人黄守仁。
黄守仁其人在他们这条街,乃至整个城东,甚至全城富户人家当中都算得上是一个名人,只不过这个名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沈桃花道:“黄守仁在富户圈子里有个很有名的外号,叫‘黄活佛’。”
谢灼不解,“活佛?这称号应该属于是很高的赞誉吧?”怎么会说不是好名声?
沈桃花轻哼,“那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了。黄守仁以前有个兄弟叫张海,是个跑货的,早些年帮黄家给隔壁县送货的时候遇到了劫匪,当时黄守仁也跟了车,张海在黄守仁受到袭击时为了救他被砍了好几刀,最后没等送回成立救治就断了气。”
也就是说,张海救了黄守仁的命,是他的救命恩人。
黄守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张海死后便全盘接收了照顾张海的遗孀以及一双儿女的责任。
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张海儿子读书的束脩,逢年过节的节礼样样不缺,甚至还出钱让张海的遗孀孙氏开了家杂货铺,不是租门面的那种,而是直接买了个门市给孙氏,包括后面准备货品的投入等等全都包揽了。
后来张海的儿子成亲,女儿嫁人,黄守仁更是出了大头的银子。
可以说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已经做到了许多人能做的极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个‘过’应在哪里呢,在对他自家人的抠门上。
起初薛玉棠想过对方或许只是个道貌岸然的读书人,毕竟以风流为借口去楼子里花天酒地的读书人他见得多了。
可仔细查证后却发现林文舒不但从不逛窑子,更没有红颜知己,没有暧昧的表姐表妹,没有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母亲也病故多年,苏含玉进了门就能直接当家做主,不必担心会被婆婆立规矩。
林家也没有性格泼辣可能找嫂子麻烦的小姑子,只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年幼同胞弟弟。
林文舒本人性格温和,左邻右舍和同窗对林文舒的评价都极高,且对方多年前便见过苏含玉并对她一见倾心。
但他没像薛玉棠一样不管不顾地表明心意,而是为了足以匹配苏含玉刻苦读书,终于在今年中了举,这才挺起胸膛到苏家提亲。
这般因由让薛玉棠连挑剔个先来后到都不行。
薛玉棠也想过只是外在条件合适不代表苏含玉本人会喜爱,于是暗中留意了数日,终于蹲到了一同出游的林文舒和苏含玉。
他远远地观察,发现林文舒和查到的一样斯文俊雅,面对苏含玉时也是举止有礼,毫不逾越,脸上还带着温和中带着喜悦腼腆的笑容。
但真正让他感到刺痛的是,苏含玉面对林文舒时的神态是在他面前从未有过的温和,脸上也是除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无意中见过的一次外从未在他面前展露过的笑颜。
薛玉棠原本还想过去会一会林文舒,看到苏含玉的笑容后却一下子卸去了力气,双腿仿佛被钉住,动弹不得。
站在旁边的沈桃花偏头问他:“你不是说要去试试林文舒吗?怎么不过去?”
薛玉棠沉默了片刻才自嘲道:“然后让苏含玉彻底对我生出厌恶之心吗?”
不被喜欢已经令人足够失落,若是这种不喜升级到嫌恶的程度就更让人灰心丧气了。
何况……即使他再如何不甘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站在一起的确郎才女貌,犹如一对璧人。
终究是自己唯一心动过的女子,他并不想去坏了她的姻缘,甚至是名声。
这一刻,薛玉棠才真正彻底死心了。
而在此后不久,苏含玉便嫁到了隔壁镇去,往日里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薛玉棠也很是颓唐了一段时间。
不过还是那句话,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他浑浑噩噩,情场失意的时候,城里却因为即将过年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沈飞白知道谢灼父母早亡,让沈桃花邀请他到沈家来过年。
沈桃花原本就有这个打算,她听谢灼说过谢三叔过年期间会回谢家和妻儿一起过节,县衙只剩下他一个人。
她当然不可能让谢灼独自一个人凄凄惨惨地在县衙里过年,衙门封笔的第二天便把人领回了家。
沈飞白拍着谢灼的肩膀笑道:“在沈家就和在自己家一样,不要拘束,今年是第一次,以后肯定还有第二次,许多次!”
萧青青一边欢迎谢灼,一边提醒沈飞白,“等夭夭出嫁后,过年就是在夫家过了,哪有许多次。”
沈飞白语塞,谢灼却笑着说:“我家中没有其他长辈,婚后过年也可以带着夭夭回沈家一起过年,也更热闹一些。”
沈飞白顿时高兴了,“好!好!”
沈桃花:“……”满肚子槽点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
算了,大过年的,都不容易,就让他们高兴高兴吧,反正又不是现在就马上要她拜堂成亲。
谢灼就此在沈家的客院住下。
之前他只是经常来沈家吃个午饭或者晚饭,如今却三餐都和他们一起吃,沈桃花第一次一大早在餐桌上看到他的时候恍惚间都有一种他们真的成了亲的错觉。
关键是,她对此竟然完全不排斥,还有种本该如此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二人一起去采买年货,一起在沈家贴年画,谢灼还包揽了沈家所有的对联。
沈飞白高兴得嘴都快合不拢了,让进士及第的县令大人给自家写对联,就问哪个地主家能有这份脸面!
谢灼的字写得还特别好,他都已经打算过完年就把这些对联都留着收藏了。
忙忙碌碌多日后,终于到了除夕夜。
以往沈家的除夕宴都是交给家里的厨娘做,但今年谢灼却自告奋勇结下了这份工作。
沈飞白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让客人做这些不合适,但谢灼一句‘伯父不是让我把沈家当自己家吗’,就让他无话可说了。
至于沈桃花,压根就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她被谢灼投喂了一段时间早就被他的手艺喂服了,大过年能吃到最顺口的饭菜她高兴都来不及呢。
她也没打算让谢灼一个人忙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做菜她收益一般,但洗菜切菜还是没问题的。
吃过年夜饭,又守岁到凌晨,热热闹闹的沈家才安静下来。
初一早上,沈桃花和谢灼给作为长辈的沈飞白和萧青青拜过年,拿了红包,没多久沈家便再次热闹起来,上门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
往年来沈家拜年的人除了和沈家有合作往来的商户,还有得了沈桃花帮助的摊主们,以及一家三口各自的私人朋友等。
今年却又不太一样。
不少人都收到风声知道他们的县令大人就在沈家过年,于是本该去县衙拜会父母官的商户,乡绅,以及其他级别低于谢灼的县丞,捕头等都纷纷来到了沈家,送年礼的车在外面大排长龙。
而谢灼在客院接待访客时,沈桃花也要招待上门的手帕交如张晚,安湘兰,以及其他塑料姐妹们。
这些塑料姐妹们往年来拜年时其他方面比不过沈桃花便翻来覆去念叨她不嫁人这个点,吹嘘自己婚后过得多幸福,孩子多听话来阴阳怪气她。
沈桃花是会让自己受委屈听她们哔哔的人吗?当然不是!
每次都直接根据系统资料里提供的真实情况阴阳回去,把她们气得无话可说。
而今年,她和谢灼在一起了,这些人连阴阳她是个单身狗的机会都没有,想说些不好听的话咒她和谢灼不能长久,又担心她会在谢灼耳边吹枕边风给她们或她们的夫家穿小鞋,只能咬牙祝福祝福再祝福。
沈桃花咧着嘴角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份口是心非的祝福,还特别气人地说:“哎,其实我本来也没想找个进士及第的官员的,可谁让谢灼就是特别喜欢我,还只喜欢我呢,我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当然只能选择接受他的心意了。”
塑料姐妹们:气到暴毙!
她们在心里骂骂咧咧,恼怒怎么什么好事都让沈桃花给摊上了,可面上却还要保持微笑继续捧着沈桃花。
沈桃花: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我还只能追捧我的样子,嘻嘻嘻。
看戏的张晚和安湘兰都在心里笑翻了。
等其他人都来沈家拜过年,后面几天沈家这边也开始去其他家串门,一直忙忙叨叨到初五,沈家人和谢灼才总算能坐下来好好休息一番……顺便吃吃别人家的瓜。
四个人围坐在圆桌上一边嗑着瓜子喝茶一边闲聊
“黄家那边怎么样?还在闹腾吗?”萧青青道。
沈飞白嗐了一声,“怎么可能不闹,姓黄的做事那么离谱,过个年都不让家里消停。我是真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沈桃花接过谢灼帮她剥好的瓜子仁,往嘴里塞了几颗,又给谢灼也喂了几颗,才扭头对沈飞白说道:“爹,不要试图去弄清楚奇葩的脑回路,等你哪天真的明白了,那距离你自己也变成奇葩就不远了。”
沈飞白脸色一僵,眼中瞬间浮现出一抹强烈的抵触,让他变成和姓黄的一样的人?免了吧。
谢灼作为外来人口,对他们口中的姓黄的,黄家并不了解,昨日黄家闹得最厉害的时候衙门刚好临时出了点事他回去处理,也不在场,此时只能问沈桃花具体怎么回事。
沈桃花便先给他普及了一下黄家。
黄家和沈家是同一条街的住户,和他们家只相隔了三户人家。
黄家是开油坊的,生意规模不大,但油这种东西家家户户都需要,炒菜用的油,夜里照明的灯油黄家油坊都卖,好几代传承下来也算是颇有家底。
沈飞白逢年过节时也会和黄家走动一下,但那只是面子功夫,私下里他们家基本不和黄家来往,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黄家如今的当家人黄守仁。
黄守仁其人在他们这条街,乃至整个城东,甚至全城富户人家当中都算得上是一个名人,只不过这个名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沈桃花道:“黄守仁在富户圈子里有个很有名的外号,叫‘黄活佛’。”
谢灼不解,“活佛?这称号应该属于是很高的赞誉吧?”怎么会说不是好名声?
沈桃花轻哼,“那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了。黄守仁以前有个兄弟叫张海,是个跑货的,早些年帮黄家给隔壁县送货的时候遇到了劫匪,当时黄守仁也跟了车,张海在黄守仁受到袭击时为了救他被砍了好几刀,最后没等送回成立救治就断了气。”
也就是说,张海救了黄守仁的命,是他的救命恩人。
黄守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张海死后便全盘接收了照顾张海的遗孀以及一双儿女的责任。
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张海儿子读书的束脩,逢年过节的节礼样样不缺,甚至还出钱让张海的遗孀孙氏开了家杂货铺,不是租门面的那种,而是直接买了个门市给孙氏,包括后面准备货品的投入等等全都包揽了。
后来张海的儿子成亲,女儿嫁人,黄守仁更是出了大头的银子。
可以说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他已经做到了许多人能做的极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个‘过’应在哪里呢,在对他自家人的抠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