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定下,便是送入书坊印刷。

    慕浅浅选了京城最大的民间书坊——崔氏月桂坊。

    月桂书坊在司朝那可是名声赫赫。除了售卖官府要求的书册外,它更以广纳民间话本、经传闻名。它的存在,养活了不少文人墨客。

    而这月桂坊的崔坊主,是张诚老爷子的至交。两人儿时彼此熟知,少年时志趣相投,共许鸿鹄之志。后一人入仕,一人传承家业。

    张清序提及这档陈年旧事时,慕浅浅可是喜不自胜,拿上张府书证,兴高采烈地去了。

    怕崔坊主不允,慕浅浅整理好了百姓送来的信函,足足一沓,望增添一点说服力。

    谁知,不管是张府书证,还是这一沓子信,一个也没有派上用场。

    来到崔氏月桂坊,慕浅浅拿出手记,自报姓名。

    书坊学徒和杂役们一溜烟地围过来,点头哈腰地贴心接待。

    这时,慕浅浅从一位学徒口中得知。

    原来,崔坊主已在三月前离开京城,游山玩水去了。

    眼下月桂坊所有事务暂时交由崔坊主长子管理,众人纷纷唤他“小崔坊主”。

    慕浅浅和小崔坊主商议。

    她自费承担部分费用。《药食箓》出版完成后,让书商送部分书册至醉食楼。至于送来的书有何用处,已和月桂坊无关了。

    慕浅浅回到醉食楼。

    店里的人忙得脚不沾地,晕头转向。

    醉食楼外,还守候着不少人,店小二一个个招呼入店落座。

    今天晚到一个时辰,店里的情形如同热锅上的跳蚤,人人纷纷扰扰,躁动不安。

    过去,慕浅浅一来醉食楼,便泡在后厨里,拿着锅碗瓢盆,乒乒乓乓完成食客的订单。她深知后厨外的大家也不闲着,但是这股子忙劲,似乎随着公主痊愈的荣耀,抵达顶峰。

    慕浅浅面对眼前的场景,暗自沉思:“看来,我要做出一点实质性的改变。”

    “慕掌柜!”

    一声呼唤从耳边传来,哑而苍老。

    慕浅浅回神,侧目看去。

    来人是一位老官爷,头戴幞头,身着枣红色对襟褙子。他唇两边缀着两绺白胡须,两指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捻着。

    他的红唇略带油光,又站在醉食楼外。

    慕浅浅一下子记不起他是何人,但无论如何,先问好展现礼数,福礼道:

    “官爷好。”

    他回道:“好久不见。”

    官爷边捻胡须,扯谈一二句:“往日我来这醉食楼,总是见不到你。今儿有幸遇见你,必定要叙叙旧,啊哈哈哈。”

    “官爷喜欢便是好事,日后若是想见我,和小二说一声即可。”慕浅浅迎合道,脑海里疯狂思索,眼前这位老爷是谁。

    观其着装,此人官衔不低;观其谈吐言行 ,两人过去定是有交集。可是,慕浅浅以后完全遗忘那段记忆了。

    此时,官老爷摆摆手,笑道:“寻一时欢快来此地,我见你家小二们已经忙手脚不及,怎么好意思叨扰慕掌柜工作?”

    说完,官老爷又没来由地叹了一句:“你家药膳火锅还是如此可口啊!”

    “药膳火锅?”慕浅浅心底默念。混沌裂开一罅隙,看着眼前人的眉眼,她终于响起了这位官老爷的身份。

    慕浅浅激动地敬礼:“能获得宁老爷的赏识,是我醉食楼的荣幸。”

    是了。面前的官老爷正是宁国府的宁老爷,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

    一年前,苏雨宣战慕浅浅,醉食楼对战曦食阁,正是由面前这位老爷一人定夺。苏雨摆出稀世国宴,而慕浅浅则端出药膳火锅。最终,慕浅浅以新鲜感,另辟蹊径获取胜利,成为“花街第一厨”。

    慕浅浅记忆犹新,此事竟已过去一年有余。苏雨后来走了,至此杳无音讯。

    慕浅浅有时止不住会想,苏雨若是能留在花街,两人兴许会结成知己。

    慕浅浅又和宁老爷闲扯一二句,见宁老爷全无离开的意思。慕浅浅敏锐地觉察到了什么,遂问:“宁老爷,可否还有些话想与我说?”

    “哎呀,我就等你这句!哈哈哈。”宁老爷拍拍大肚腩,“醉食楼道道药膳合我心意,我甚是喜爱,所以经常来着用膳。吃遍了你们家的菜,我现在觉得自己口味有点空了,想尝试下新品。”

    慕浅浅郎笑:“满足食客,是我们的责任。开放新菜系的事,我们会尽力做到,还问,宁老爷可有高见?”

    宁老爷捻着白胡,思索了一会儿,突然双眼一亮:“我想吃点开胃菜,口味重一点的,酸甜可口,餐后餐前食用各有风味!哈哈!”

    “开胃菜?”慕浅浅重复,眸子咕噜转了一圈,她笑着朝宁老爷行礼,“我正好有这个想法,多谢宁老爷的意见,放心交给我吧,我一定给您一个惊喜!”

    宁老爷哈哈哈笑着,收了笑,他又道:“还有啊,我听好些人道,来这醉食楼一趟呢,需要等待很久。所以,慕掌柜有没有培养些厨子,或者开分店的想法?”

    慕浅浅闻言一愣。

    宁老爷这话简直戳到她心窝。

    沉默几秒,慕浅浅笑道:“多谢宁老爷提点,我定会好好思索。”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宁老爷便带着仆从们纷纷离开了。

    回到醉食楼,慕浅浅在心里回味宁老爷的话。

    酸甜可口,口味重的开胃药膳……

    环顾后厨的食材,和厨具,慕浅浅的脑中很快有了想法。

    她拿来一颗大白菜,白带叶绿体厚,看着就鲜嫩爽口。接着拿来胡萝卜、韭菜、洋葱。食材准备好后,慕浅浅开始调配配料。

    此药膳需要食材简单,但是配料复杂且极其重要。此需虾酱50克、糯米粉50克、鱼露50克以及适量辣椒粉。至于佐料,则需要蒜泥、姜泥、苹果泥、梨泥、白糖和白芝麻。

    工作之余,杜商注意到了慕浅浅的举动,惊奇道:“慕小姐,这是要出新药膳了?”

    慕浅浅点点头:“不错!”说着,她手拿白菜,细致地剔除白菜外烂黄的叶片。

    “此乃朝鲜族著名药膳,名为‘泡菜’!此菜具有促进营养吸收,改善肠道,抗肿瘤,抗高血压的功效。味道辣而爽口,不咸不腻,膳前食用培养胃口,膳后使用平衡身肠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开胃药膳!”

    “当然,这道药膳还有一个精髓,便是时间的沉淀,今天怕是无法完成了。”慕浅浅耸耸肩。

    杜商似懂非懂地点头,奈何没有时间观看制作过程,便转而接着忙碌去了。

    慕浅浅把洗净的白菜从中间切开,成两半。随后把两瓣的大白菜放入盐水里,等待腌制。腌制的时间很长,长达八个小时。

    慕浅浅遂把盐水白菜放在后厨一个角落,次日前来,才将白菜取出。

    历经一晚的沉淀,白菜腌制完成,慕浅浅冲洗后,倒掉盐水,挤干深入白菜的盐水。

    随后,她把胡萝卜、洋葱洗净,分别切成丝,韭菜则切成段。

    慕浅浅把切好的胡萝卜、洋葱和韭菜放入白糖里,双手不断揉搓,确保食材每一处都沾满白糖。等待腌制。

    于此同时,慕浅浅把把姜、蒜、苹果和梨一起放入磨具中磨成泥,留好汁液。

    生火起锅,朝锅里加入清水和糯米粉,煮开,不断搅拌直到形成粘稠的糯米糊,晾凉备用。

    下一步,慕浅浅把早已准备好的佐料:辣椒粉、蒜泥、姜泥、苹果泥等等加入晾凉的糯米糊中,继续搅拌,直到均匀,获得腌酱。

    接着,慕浅浅把腌好的胡萝卜、韭菜和洋葱丝放入腌酱中,再次拌匀,确保混合均匀。

    戴上手套,慕浅浅手沾一抔辣香的腌料,一层一层地均匀涂抹在腌好的白菜上,确保每一个部分都被腌料覆盖。

    白菜的梆子部位较硬,不易被腌制入味。慕浅浅特意朝那一块多抹了些腌料。

    一位小二找出杂物间中的腌菜坛,把坛子里里外外清洗一遍后,慕浅浅把沾满腌料的白菜放入腌菜坛中,盖上盖子,放在后厨角落,密封腌制。

    泡菜的腌制至少需要七日。

    好巧不巧,月桂坊的书商也恰好是那一日将四十册《浅序药食箓》送到了醉食楼。

    四十册书堆在食铺门口,两垛也有女子膝盖那般高度。

    慕浅浅把醉食楼众伙计唤来,给每人发了一本。

    曾微最聪明,她接过书,只看了眼书封,便笃定道:“慕小姐,这是您和张太医一同编写的吧。”

    慕浅浅挺直腰,抱臂笑道:“正是如此!还是曾微聪慧。”

    曾微谦虚地笑笑:“我看见浅和序二子,便隐隐猜测到了。”

    翻开《浅序药食箓》,都不禁一震。

    上面清晰明了地记载了许多药膳、中药,以及他们都未曾听闻的疾病。不仅如此,书册上竟然详细记载了药膳的制作步骤,和中草药的熬制方法。

    良苦用心,于此可见。

    “这这这……”吴悦惊得口齿模糊,“居然连我的胃病都记载下来了,我夫人得此书,该有多高兴。”他合上书,朝慕浅浅恭敬地一礼。

    朱福来愉悦道:“哈哈哈,我爹的身子老早就出了些问题,有了这书,我就可以帮上一些忙了。”

    杜商喃喃自语道:“把它送给穷人巷那些人家,或许用处会更大。”

    ……

    还剩二十几本《浅序药食箓》没有发出去。

    有人见了,便问:“慕掌柜,剩下这些书,您打算如何处置?”

    慕浅浅瞥了那垛书一眼,莞尔:“放心,我自有打算。”

    慕浅浅回到后厨,找到装着泡菜的腌菜坛子,打开坛子的刹那,酸辣的腌酱香便漂浮在空气中,不一会,后厨充满了泡菜的酸辣香。

    这是一种极其独特的香味。

    慕浅浅习以为常,但醉食楼的那三位厨子就不这么认为了。

    三人扑过来,站在坛子便一个劲的嗅。

    朱福来:“慕掌柜,这新药膳的味道可真是……”他喉结一滚,眼下一口唾沫。

    慕浅浅笑了一下。

    让曾微拿来三个小碗,慕浅浅给他们三人分别装了些泡菜。三人接过小碗,碗中平平无奇,只是白菜叶和梆子,奇的便是覆盖在菜上的酱料,散发着勾人的馨香。

    酱料呈现醒目的鲜红色,一坨坨地扒拉在白菜上,细小如雨点。刷上一层酱料,白菜通体变得红彤彤的,经过七日的密封腌制,想来就入味十足。

    三人吃了一小口,泡菜划过舌尖吞入腹,酸辣味如同决堤的潮水,淌过干涩的味蕾,也打开了人的味觉。

    “我天!好辣!”曾微哈出一口气,放下碗,猛地灌了一大口水。

    “太好吃了!”朱福来一口包下整碗泡菜。

    杜商慢慢咀嚼,咕哝着:“这酱料应该很难调配吧。”

    慕浅浅给朱福来使了个眼色,朱福来心领神会,他抄起小木板离开,赶紧去告诉食客新药膳的消息。

    泡菜上店第一日,食客见了,纷纷嗤之以鼻,无人点单。

    几位食客本着试一试的心情,点了几碟子,谁知吃上一口,便一发不可收拾,连连点了五六碟子。

    其他食客见了,也决心试了试。怎料也中招了。

    一坛子泡菜,不到两个时辰,被食客们抢了个精光。

    宁老爷夜晚前来,他刚离皇宫,一身华服未退。他一赶到醉食楼,听闻泡菜已经买完了,气不打一处使,一连点了十几道药膳。

    为了保证泡菜的量,慕浅浅把制作步骤传授给了醉食楼的三位厨子。在四人的齐心协力下,做出五大坛泡菜。

    接下来的几日,平淡如水。

    慕浅浅在杜商的帮助下,把剩下的《浅序药食箓》赠给了穷人巷的穷苦人家。

    宁老爷那日的一番话,慕浅浅仍然牢记在心。

    醉食楼地处京城北,离皇宫较近,京城大部分穷民百姓落户京城南。正是如此,自开店以来,前来醉食楼的多半是家世不错的人物,少有贫民。

    慕浅浅挑了个好时辰,通过牙人的介绍,在京城南部买下一块地皮,打算在这块地上开分店,拓展业务。

    一年多的积累,慕浅浅现在富得流油,城南地价稍微便宜,所以城南足足比城北宽绰两倍有余。

    **

    夜晚,慕浅浅泡在书屋里,琢磨匠人们送来的房屋草图。

    观摩草图,即可想象出南部分店的气派威武。

    思索了一会儿,慕浅浅还是觉得店门的装饰应该去繁从简。

    正当这时,书屋的门被人扣响。

    “进来!”慕浅浅朝门口喊道。

    “咯吱”一声,槅扇门被人轻轻推开,来人白袍灰氅,他来时,窗外席入一股凉风。

    慕浅浅不觉奇怪,对远方人莞尔:

    “今日府上何等雅兴?张太医竟然不到戌时便回了府。”

    慕浅浅啧啧地打趣连连:“难得啊,难得。我这做夫人怠慢了礼数,夫君可莫要怪责啊。”

    “哈!”

    张清序轻哂一声。

    “夫人何时看重礼数?我从不在乎这些。”

    慕浅浅搁了毛笔,眼神勾勒着面前人清俊的容颜,她笑:

    “你今天回来早了,桑絮还没有煮好茶。喏,坐我对面等一会儿吧。”

    “不必。”张清序回绝,“夫人可愿与我去一个地方?”

    “现在?”

    “嗯。”张清序眯眼笑着。

    慕浅浅站起身,理了理揉满褶皱的裙摆,二话不说跟着张清序走了。

章节目录

浅序药食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北海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海露并收藏浅序药食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