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之上,云楼嵯峨。自西北天门降下三日沛雨甘霖后,终于虹销雨霁,六合清朗。
峰峦之外,不知何时已被西王母布下了一层掩人耳目的仙障。仙障之内却已是满目疮痍,昔日琼台玉阁已然倾陷崩塌,入眼之处尽是残垣碎瓦。
六日前,此处还赫然峭立着半截神剑。
而斩断这柄神剑的罪魁祸首正是如今被三界啧啧称奇的魔刀——“惊蛰”,只是这魔刀连带着它的主人却已不知所踪。
这一夜,正值金乌西沉,玉弓东升。
如此瑰奇旖旎的日月同辉之象现于天幕,任凭大罗神仙也料想不到——就在北溟海底的万丈深渊之下,魔刀“惊蛰”正于一片死寂沉沉的尸山之中浴血长眠。
“惊蛰”三步开外,一名红衣潋滟的仙子正垂目凝神对其施展封印之术。若隐若现的金光浮于刀身之上,生出流金溢彩的脉络。倏然,一根纤细的金针飞附于刀柄之上,转瞬又消失不见。
只听红衣仙子口中幽幽念道:“浮囊渡海,冥冥无间……”
*
一个时辰前,浩渺北溟之上薄雾濛濛,偶有阴风怒号。洪涛浊浪之下的海底龙宫却是明如白昼,仙音袅袅。
明瑟殿内,幽闺画屏簇绮罗,宝篆香风散笙歌。北海三公主静瑶正与一位清丽的红衣仙子推杯问盏,相谈甚欢。
“你可知那日我死之前,阴风四起,江河翻腾。红云遮天蔽日,惊雷震天骇地。万千鱼虾被风卷入苍穹,又如倾盆大雨般坠落在河岸上,只能奄奄待毙——可恨我也身在其中,不幸撞在一处磐石上,最终头破血流而亡……”
红衣仙子眉眼间浮现一抹悲愤之色,话音未落已情不自禁地轻抚额头,仿佛那里至今仍隐隐作痛。
静瑶公主闻言唏嘘不已,不禁啧啧叹息道:“你这……也忒惨了些。只怪那一日魔族突袭西北天门,一场天魔之战险些摧毁了‘天柱’昆仑丘,又牵连三界动荡不已,西北荒更是天降种种异象——话说回来,你这一世的母亲待你如何?”
红衣仙子微微一怔,弯月明眸中忽有愁云一闪而过,举杯小啜了一口龙宫仙酿后才垂眸淡淡道:“她待我极好。此番我也总算是晓得,有娘亲呵护长大到底是何滋味。而且经此一世,我恐水的毛病仿佛好了许多!”
静瑶公主盯着红衣仙子静默了一瞬,转眼便“噗嗤”笑出了声:“我的小祖奶奶,你竟还想瞒我?”
“半月前我曾听到一桩趣事,事关我东海那位婶母。原来婶母提早便得知你要去凡世历练一遭,生怕你有何闪失,隔日便跑去钟山奏禀了龙祖——愿托生去给你做一世慈母,护你周全,也好报偿你昔日大恩。哪承想……”
说到此处,静瑶不禁掩口轻笑起来,手中的金樽也跟着一阵轻颤。
“哪承想,婶母却是骑虎难下!龙祖允准后方才言明:原来你这一世竟要投胎去做一只鸭嘴鱼身的异兽!婶母她放着好好的龙母不做,还以为能跟着你去享一世清福。岂料却是在一个深山野湖里给你当一回倒霉的‘鸭嘴’娘亲!可怜她比你还晚归了一日!呵……”
静瑶已笑得合不拢嘴。
整个北海龙宫上下,已有半月有余未曾见过三公主的一丝笑意。而眼前这位有本事令她开怀大笑的红衣仙子,正是三公主日后的“小姑”——钟山神女,月夕仙子。
月夕仙子的亲哥哥名为花辰,是北极天柜山的山神,亦是北海龙王的日后佳婿。花辰与静瑶公主早在两百年前便有了一堂缔约。而这位指婚之人可谓是尊贵无比,乃是连四海龙王都要尊称一声爷爷的当世龙祖——涯晓上神。
涯晓上神久居钟山,是上古烛九阴一族仅存于世的后裔,也是花辰与月夕的义兄。
当年,花辰、月夕这对兄妹不知是走了什么齐天鸿运,无父无母、无依无靠流浪至钟山时,竟遇见涯晓上神这位上古神祇,恰恰三位又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于是,龙祖便破天荒地将这对兄妹认作了义弟、义妹。兄妹二人也顺理成章地留在钟山,一并混入了钟山的神籍。
故而,整个四海龙族的小辈们若细论起辈分,皆该尊称这二位一声“祖爷爷”、“祖奶奶”。
时过境迁,星移斗转。而今花辰上仙早已拜木公,奉仙禄,位列上仙之位,同义兄涯晓一般担负一山山神之职。可月夕仙子却只乐得做一介逍遥自在的太乙散仙,徒然顶着钟山神女的虚名,却数千年始终无官无禄,一无所求。
而今这唯一一次游历凡间,竟然是为弥补她生来没有母亲的遗憾,顺便治一治自幼就有的恐水毛病。
眼见静瑶心情大好,月夕仙子面上也露出了一丝狡黠明媚的笑意,挑眉打趣道:“好嫂嫂,你果然是生了一双顺风耳。若早知此事就能将你逗笑,我还何须花费这许多心思……”
月夕蓦地从袖中掏出一只晶莹如玉的碧色仙果来。
静瑶默默瞥了一眼,顿时眸光一亮。这“钟山玉果”之稀罕堪比王母的蟠桃,便是四海龙王也是难得一见。
月夕凑过去将仙果递到静瑶手中,笑眯眯地哄逗道:“今宵来北海之前,我那没心肝的兄长还苦苦哀求我,定要我替他好生哄劝嫂嫂,烦请嫂嫂莫要再恼他。为此,他还特意写了几句酸诗叫我念给你听。依我看——那几句酸诗不吟也罢,还没我这果子甜!好嫂嫂,你就此饶了他可好?”
“呦,原来今日……你是来替花辰做说客的?”静瑶暗暗轻嗅了一下面前的仙果,面上虽不置可否,心下却早已满意地喟叹。
早在被龙祖指婚之前,静瑶公主与花辰上仙本就是两情相悦、佳偶天成的一对。美中不足的是,花辰上仙早些年间尚有一些风流秘辛。
秘辛固然难以探究源委。好巧不巧,静瑶在沦为“北海醋坛子”之前还有几个响当当的雅号:三界顺风耳,四海包打听……
随着花辰这些风流秘辛被静瑶一一挖掘出来,拌嘴吃醋也渐渐成了这对仙侣之间独有的情趣。前几日,二人一如既往又闹了别扭。花辰上仙便给静瑶身旁的贴身侍女使眼色,求其从旁帮忙哄劝。谁知这几眼被静瑶公主瞧在眼里,竟成了二人暗通款曲的罪证。
静瑶一时间醋海翻波,终于将情郎也惹恼了,眼见他忿忿拂袖而去,而后半月都不见踪影。
听到月夕是想替兄长求情,静瑶接过仙果兀自把玩起来,盈盈一笑便岔开了话头:“先不提你那没心肝的兄长,其实有一事我还颇为好奇。连我婶母都随你入了凡尘,若依着花辰那风流性子,他又岂能不为你撮合一段夙世姻缘?”
月夕眸光一沉,抿起唇角云淡风轻地一笑:“姻缘么,倒是本该有一段。”
“哦?是哪一位仙君?” 静瑶早已迫不及待想知晓这到底是哪位仙君,竟能与她婶母一般超然豁达,情愿去投胎做一只“鸭嘴兽”。
“提起此事我便气郁难散!去往地府之前二哥他还曾劝过我,这一世定要体会一番坠入爱河的滋味。如此便能明白他每日是如何牵肠挂肚,靡日不思……”月夕瞟了一眼静瑶的脸色,见她瞬间两颊绯红,眼尾一颗泪痣楚楚动人,似嗔似怨,欲怒还羞。
在静瑶发作前,月夕赶忙改口道:“总之,二哥与大哥的确为我密谋了一段姻缘。我只听闻那一位也是神族,虽与我同辈却不曾相识。只可惜我与那位神君还尚未谋面,便落得个头破血流、提早归位的下场,害得人家被我这二位兄长平白拖累了一世……”
静瑶刚要开口追问,月夕却适时打岔道:“其实,管他是谁,总归是看在我大哥的情面。我既不认得他,此事不提也罢。”
静瑶听出月夕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且那位神君既与月夕是同辈,便是自己的长辈。这其中又承了龙祖涯晓上神的情面,她也不好再多问下去,于是只好无奈轻叹一声:“想不到你这久不登天门的散仙,竟也被这天魔之战扰乱了一世命数。”
“倒也无妨,这一世我早已得偿所愿。”月夕仿佛毫不在意,眉开眼笑地将话锋一转,“嫂嫂,其实我今宵来找你,还有另外一事。我元神归位后,却听闻西王母竟已从玉山移居至昆仑丘的阆风苑。你可知这是为何?”
她刚从凡界归位不久,只听说那一日魔尊突然率领四十万大军进犯昆仑丘,意欲从昆仑丘上方的西北天门一举攻上三十六重天界,直抵大罗天界的玄都玉京。【1】而后,玄都玉京内的天帝也调遣诸神众仙,即刻下玉京山去击退魔族。
经一番苦战后,魔族终究还是败于天界所敕封的几位“伏魔神将”雄威之下,尽数被驱逐出三十六重天界。更可喜可贺的是,魔尊魇罗竟终于被天界的战神封印于 “承渊谷”内。
静瑶一听到月夕提起西王母,便先将仙果妥善收入袖中,旋即才正色应道:“昆仑丘乃天地之根纽,上接天界,下通地府,一直以来都为西王母所治。而今,封印魔尊的‘承渊谷’就在昆仑丘西南,王母移居’天柱’既能镇守西北天门,又可将’承渊谷’内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此事有何稀奇?”【2】
月夕晃了晃手中金樽,摇头一笑:“你知道,我要问的不是这一层缘由。连我的侍女都已听闻那玉山自天魔之战后便已一直设有仙障,嫂嫂你会不知道?”
话音未落,她又低眉信手在二人周围打出一道“屏音障”。
静瑶见状,顷刻化身为“三界顺风耳”,直把近日听来的三界秘辛一股脑地抖落出来:“其实,我也是废了好些力气才打探到此事。据说是那日上界天神与魔军争战之时,曾有一神兵利器坠落玉山,不幸损毁了玉山上一大片仙宫云楼。”
月夕恍然道: “原来如此……想必凡间我死那日风云突变、九州震颤也正是这个缘故!可天界中能劈山镇海的神器并不在少数,坠落下界也不算稀奇,玉山何故要遮遮掩掩?”
静瑶闻言却颇为惆怅地叹着气,又故意将声音压低道:“若是这一件兵器便可劈山镇海,倒也不必整个玉山上下如此费力遮掩了。只可惜玉山上那件兵器——却只有半个!”
月夕隐约猜到了什么,惶惶不安地涩声问道:“难不成,是战神的……”
“放心,自然不会是杳冥大元帅……”静瑶将樽中酒一饮而尽,扼腕长叹道,“是天界大殿下的神剑‘赤电’,被那个生死不明的魔王炎朗给一刀劈断了!那半截断剑飞落下界后,不巧就插在了玉山峰顶。此事有损大殿下的颜面,若能瞒住下界自然最好……”
月夕微微颔首,见静瑶又闷闷自斟了一杯,俨然一副切齿痛心的模样。
也难怪静瑶会神色有变,原来罪魁祸首竟是那个有着‘千龙斩’之称的玄天魔王——炎朗。
?
峰峦之外,不知何时已被西王母布下了一层掩人耳目的仙障。仙障之内却已是满目疮痍,昔日琼台玉阁已然倾陷崩塌,入眼之处尽是残垣碎瓦。
六日前,此处还赫然峭立着半截神剑。
而斩断这柄神剑的罪魁祸首正是如今被三界啧啧称奇的魔刀——“惊蛰”,只是这魔刀连带着它的主人却已不知所踪。
这一夜,正值金乌西沉,玉弓东升。
如此瑰奇旖旎的日月同辉之象现于天幕,任凭大罗神仙也料想不到——就在北溟海底的万丈深渊之下,魔刀“惊蛰”正于一片死寂沉沉的尸山之中浴血长眠。
“惊蛰”三步开外,一名红衣潋滟的仙子正垂目凝神对其施展封印之术。若隐若现的金光浮于刀身之上,生出流金溢彩的脉络。倏然,一根纤细的金针飞附于刀柄之上,转瞬又消失不见。
只听红衣仙子口中幽幽念道:“浮囊渡海,冥冥无间……”
*
一个时辰前,浩渺北溟之上薄雾濛濛,偶有阴风怒号。洪涛浊浪之下的海底龙宫却是明如白昼,仙音袅袅。
明瑟殿内,幽闺画屏簇绮罗,宝篆香风散笙歌。北海三公主静瑶正与一位清丽的红衣仙子推杯问盏,相谈甚欢。
“你可知那日我死之前,阴风四起,江河翻腾。红云遮天蔽日,惊雷震天骇地。万千鱼虾被风卷入苍穹,又如倾盆大雨般坠落在河岸上,只能奄奄待毙——可恨我也身在其中,不幸撞在一处磐石上,最终头破血流而亡……”
红衣仙子眉眼间浮现一抹悲愤之色,话音未落已情不自禁地轻抚额头,仿佛那里至今仍隐隐作痛。
静瑶公主闻言唏嘘不已,不禁啧啧叹息道:“你这……也忒惨了些。只怪那一日魔族突袭西北天门,一场天魔之战险些摧毁了‘天柱’昆仑丘,又牵连三界动荡不已,西北荒更是天降种种异象——话说回来,你这一世的母亲待你如何?”
红衣仙子微微一怔,弯月明眸中忽有愁云一闪而过,举杯小啜了一口龙宫仙酿后才垂眸淡淡道:“她待我极好。此番我也总算是晓得,有娘亲呵护长大到底是何滋味。而且经此一世,我恐水的毛病仿佛好了许多!”
静瑶公主盯着红衣仙子静默了一瞬,转眼便“噗嗤”笑出了声:“我的小祖奶奶,你竟还想瞒我?”
“半月前我曾听到一桩趣事,事关我东海那位婶母。原来婶母提早便得知你要去凡世历练一遭,生怕你有何闪失,隔日便跑去钟山奏禀了龙祖——愿托生去给你做一世慈母,护你周全,也好报偿你昔日大恩。哪承想……”
说到此处,静瑶不禁掩口轻笑起来,手中的金樽也跟着一阵轻颤。
“哪承想,婶母却是骑虎难下!龙祖允准后方才言明:原来你这一世竟要投胎去做一只鸭嘴鱼身的异兽!婶母她放着好好的龙母不做,还以为能跟着你去享一世清福。岂料却是在一个深山野湖里给你当一回倒霉的‘鸭嘴’娘亲!可怜她比你还晚归了一日!呵……”
静瑶已笑得合不拢嘴。
整个北海龙宫上下,已有半月有余未曾见过三公主的一丝笑意。而眼前这位有本事令她开怀大笑的红衣仙子,正是三公主日后的“小姑”——钟山神女,月夕仙子。
月夕仙子的亲哥哥名为花辰,是北极天柜山的山神,亦是北海龙王的日后佳婿。花辰与静瑶公主早在两百年前便有了一堂缔约。而这位指婚之人可谓是尊贵无比,乃是连四海龙王都要尊称一声爷爷的当世龙祖——涯晓上神。
涯晓上神久居钟山,是上古烛九阴一族仅存于世的后裔,也是花辰与月夕的义兄。
当年,花辰、月夕这对兄妹不知是走了什么齐天鸿运,无父无母、无依无靠流浪至钟山时,竟遇见涯晓上神这位上古神祇,恰恰三位又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于是,龙祖便破天荒地将这对兄妹认作了义弟、义妹。兄妹二人也顺理成章地留在钟山,一并混入了钟山的神籍。
故而,整个四海龙族的小辈们若细论起辈分,皆该尊称这二位一声“祖爷爷”、“祖奶奶”。
时过境迁,星移斗转。而今花辰上仙早已拜木公,奉仙禄,位列上仙之位,同义兄涯晓一般担负一山山神之职。可月夕仙子却只乐得做一介逍遥自在的太乙散仙,徒然顶着钟山神女的虚名,却数千年始终无官无禄,一无所求。
而今这唯一一次游历凡间,竟然是为弥补她生来没有母亲的遗憾,顺便治一治自幼就有的恐水毛病。
眼见静瑶心情大好,月夕仙子面上也露出了一丝狡黠明媚的笑意,挑眉打趣道:“好嫂嫂,你果然是生了一双顺风耳。若早知此事就能将你逗笑,我还何须花费这许多心思……”
月夕蓦地从袖中掏出一只晶莹如玉的碧色仙果来。
静瑶默默瞥了一眼,顿时眸光一亮。这“钟山玉果”之稀罕堪比王母的蟠桃,便是四海龙王也是难得一见。
月夕凑过去将仙果递到静瑶手中,笑眯眯地哄逗道:“今宵来北海之前,我那没心肝的兄长还苦苦哀求我,定要我替他好生哄劝嫂嫂,烦请嫂嫂莫要再恼他。为此,他还特意写了几句酸诗叫我念给你听。依我看——那几句酸诗不吟也罢,还没我这果子甜!好嫂嫂,你就此饶了他可好?”
“呦,原来今日……你是来替花辰做说客的?”静瑶暗暗轻嗅了一下面前的仙果,面上虽不置可否,心下却早已满意地喟叹。
早在被龙祖指婚之前,静瑶公主与花辰上仙本就是两情相悦、佳偶天成的一对。美中不足的是,花辰上仙早些年间尚有一些风流秘辛。
秘辛固然难以探究源委。好巧不巧,静瑶在沦为“北海醋坛子”之前还有几个响当当的雅号:三界顺风耳,四海包打听……
随着花辰这些风流秘辛被静瑶一一挖掘出来,拌嘴吃醋也渐渐成了这对仙侣之间独有的情趣。前几日,二人一如既往又闹了别扭。花辰上仙便给静瑶身旁的贴身侍女使眼色,求其从旁帮忙哄劝。谁知这几眼被静瑶公主瞧在眼里,竟成了二人暗通款曲的罪证。
静瑶一时间醋海翻波,终于将情郎也惹恼了,眼见他忿忿拂袖而去,而后半月都不见踪影。
听到月夕是想替兄长求情,静瑶接过仙果兀自把玩起来,盈盈一笑便岔开了话头:“先不提你那没心肝的兄长,其实有一事我还颇为好奇。连我婶母都随你入了凡尘,若依着花辰那风流性子,他又岂能不为你撮合一段夙世姻缘?”
月夕眸光一沉,抿起唇角云淡风轻地一笑:“姻缘么,倒是本该有一段。”
“哦?是哪一位仙君?” 静瑶早已迫不及待想知晓这到底是哪位仙君,竟能与她婶母一般超然豁达,情愿去投胎做一只“鸭嘴兽”。
“提起此事我便气郁难散!去往地府之前二哥他还曾劝过我,这一世定要体会一番坠入爱河的滋味。如此便能明白他每日是如何牵肠挂肚,靡日不思……”月夕瞟了一眼静瑶的脸色,见她瞬间两颊绯红,眼尾一颗泪痣楚楚动人,似嗔似怨,欲怒还羞。
在静瑶发作前,月夕赶忙改口道:“总之,二哥与大哥的确为我密谋了一段姻缘。我只听闻那一位也是神族,虽与我同辈却不曾相识。只可惜我与那位神君还尚未谋面,便落得个头破血流、提早归位的下场,害得人家被我这二位兄长平白拖累了一世……”
静瑶刚要开口追问,月夕却适时打岔道:“其实,管他是谁,总归是看在我大哥的情面。我既不认得他,此事不提也罢。”
静瑶听出月夕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且那位神君既与月夕是同辈,便是自己的长辈。这其中又承了龙祖涯晓上神的情面,她也不好再多问下去,于是只好无奈轻叹一声:“想不到你这久不登天门的散仙,竟也被这天魔之战扰乱了一世命数。”
“倒也无妨,这一世我早已得偿所愿。”月夕仿佛毫不在意,眉开眼笑地将话锋一转,“嫂嫂,其实我今宵来找你,还有另外一事。我元神归位后,却听闻西王母竟已从玉山移居至昆仑丘的阆风苑。你可知这是为何?”
她刚从凡界归位不久,只听说那一日魔尊突然率领四十万大军进犯昆仑丘,意欲从昆仑丘上方的西北天门一举攻上三十六重天界,直抵大罗天界的玄都玉京。【1】而后,玄都玉京内的天帝也调遣诸神众仙,即刻下玉京山去击退魔族。
经一番苦战后,魔族终究还是败于天界所敕封的几位“伏魔神将”雄威之下,尽数被驱逐出三十六重天界。更可喜可贺的是,魔尊魇罗竟终于被天界的战神封印于 “承渊谷”内。
静瑶一听到月夕提起西王母,便先将仙果妥善收入袖中,旋即才正色应道:“昆仑丘乃天地之根纽,上接天界,下通地府,一直以来都为西王母所治。而今,封印魔尊的‘承渊谷’就在昆仑丘西南,王母移居’天柱’既能镇守西北天门,又可将’承渊谷’内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此事有何稀奇?”【2】
月夕晃了晃手中金樽,摇头一笑:“你知道,我要问的不是这一层缘由。连我的侍女都已听闻那玉山自天魔之战后便已一直设有仙障,嫂嫂你会不知道?”
话音未落,她又低眉信手在二人周围打出一道“屏音障”。
静瑶见状,顷刻化身为“三界顺风耳”,直把近日听来的三界秘辛一股脑地抖落出来:“其实,我也是废了好些力气才打探到此事。据说是那日上界天神与魔军争战之时,曾有一神兵利器坠落玉山,不幸损毁了玉山上一大片仙宫云楼。”
月夕恍然道: “原来如此……想必凡间我死那日风云突变、九州震颤也正是这个缘故!可天界中能劈山镇海的神器并不在少数,坠落下界也不算稀奇,玉山何故要遮遮掩掩?”
静瑶闻言却颇为惆怅地叹着气,又故意将声音压低道:“若是这一件兵器便可劈山镇海,倒也不必整个玉山上下如此费力遮掩了。只可惜玉山上那件兵器——却只有半个!”
月夕隐约猜到了什么,惶惶不安地涩声问道:“难不成,是战神的……”
“放心,自然不会是杳冥大元帅……”静瑶将樽中酒一饮而尽,扼腕长叹道,“是天界大殿下的神剑‘赤电’,被那个生死不明的魔王炎朗给一刀劈断了!那半截断剑飞落下界后,不巧就插在了玉山峰顶。此事有损大殿下的颜面,若能瞒住下界自然最好……”
月夕微微颔首,见静瑶又闷闷自斟了一杯,俨然一副切齿痛心的模样。
也难怪静瑶会神色有变,原来罪魁祸首竟是那个有着‘千龙斩’之称的玄天魔王——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