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风高夜深。
一豆灯火幽幽照亮一室,四处寂静,偶尔能听到烛火细微的滋啦声响,叶挽正在整理衣物和床榻,她拿起一件来,不经意的目光落到了沈慎的身上。
灯下照美人,诚不欺也。
沈慎微闭眸,坐在床榻边,斜斜靠着,身姿修长,朦胧的光打照在他侧脸,半明半暗中,清隽的眉眼如泼墨山水,挥毫处风骨凛然。
“作甚?”
叶挽听到声响,下意识看了看手中拿的衣服,顿时涨红了脸。
竟然是一件碧绿绣荷花的肚兜,她慌乱中塞在了身后,整张脸烧了起来,后知后觉沈慎是看不见东西的,砰砰直跳的心才慢慢缓了下来。
“你莫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胡说!”叶挽声音大了些,火速将衣物叠好放起来,心想沈慎莫不是假盲吧,这都能知道。
似是猜透了她心中所想,沈慎慢悠悠地转身,“四野俱静,你气息不稳。”
“放心,我眼睛还没好。”
叶挽收好了东西,拿起茶杯倒了一杯温水,走到了沈慎面前,扶着他的手递给他,趁他喝水之际,叶挽试探着问:
“夫君,这地下睡着凉,腰都不爽利,是不是……”可以在床上挤一挤。
叶挽话还没说完,手中就被塞进了一个空的杯子,“我的被褥给你。”
沈慎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地躺在了床上,说完这句话就后闭上了眼睛,一幅我要睡了有事憋着的态度。
叶挽捏紧了拳头,她个驴脑子,当初信誓旦旦跟灵素说不出三天一定能搞定沈慎,还让她放心去睡另一间房,现在莫说是三天,半月有余了,她连床榻边都没摸到。
说出去都丢死人了,是以她每天起大早就是为了收拾地上的床铺,装装样子脸上还算过得去。
现在好了,沈慎这样一个软硬不吃的臭石头,就是认准了她心软,不可能让一个受伤的人睡在地上。
叶挽气鼓鼓的,没好气地将整理了一下地上的床铺,拉下被子盖在身上。
“咻——”
一张被子兜头落下,稳稳当当地盖在了叶挽的身上。
万籁寂静,叶挽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她侧目看去,明晃晃的灯火下倒映下沈慎的影子。
“干嘛!”
“冷就盖着。”
叶挽叹了口气,认命似地站起来将被子抱了起来,抖了抖,展开来盖在了沈慎的身上,见他闭眸沉默不语的样子,掖了掖被角,“你病着我不跟你计较,本来就喝着药等等明天着凉了还要照顾你,这赔本的买卖我才不干。”
接着借着烛火看了沈慎几眼,眉目疏朗,仪态庄正,便是闭眼就寝也不失其态。
她瞅了好几眼,嘟囔了一句,“小气鬼。”
而后轻手轻脚地吹灭了一星烛火,风清声慢,霎时间四野无声,静默里仿佛还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叶挽想着事情,不自觉想起离家前最后一次见阿娘,她窝在她怀里,听阿娘絮叨着部族里的事情,从先民建立到后几代首领殚精竭虑,开疆拓土的故事。月焉是流浪的民族,战时全民皆兵,一代一代血战拼杀才有了今日的部落。
她幼时便很少见到阿娘,总听说她去哪里打仗了,回来时总很忙,无暇顾及她。月焉发展到如今,人口繁多,交错复杂,内里有八大姓之间相互制衡,对外有与大魏京都之间的权衡。
一路走来,叶挽和灵素遭遇了几场刺杀,仓皇奔逃,这背后多少有八大家的手笔,而现在销声匿迹,想必是阿娘出手了。
她闭上了眼睛,思索间渐渐呼吸平稳。
沈慎睁开了眼睛,他目前无物,空荡荡的一片,沉寂的屋子压抑着,腿脚不得动弹,经过半月的修养,多少能感受到酸痛和热度,不似初时的麻木无觉。
他的手渐渐收紧,抓着床沿,缓缓吐息,静下来的时候有一种天地之间茫茫无物的虚无感,落水时的窒息漫上心扉,刻意掩埋的记忆被冲刷出来。
今日偶然在外头听到那句“燕王战死沙场”的街头乡议,他坐于车上,下意识抬头望去,顾不得叶挽问的那句怎么了,偶几句的声音继续钻进耳畔——
“这与胡蛮交战不仅输了不说,还搭进去一个皇子皇孙,我听城外的人在传四皇子已经死了,尸骨秘密送进了京都。”
“可惜了,素来听闻燕王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前年南疆叛乱,他身先士卒,入瘴气之地,平定谋反,安抚边地百姓。”
“可惜有个啥子用,这燕王幼时和先太子一同陷入东宫火场中,侥幸逃命,却脸上落上了很大一块疤痕,性情大变,皇子众多,他早与皇位无缘了。”
“我管他死不死的,我只知道老子缴纳的粮食肉包子打狗了,真是废物,大魏疆域广袤,连个能打的将领都找不到吗?几个蛮子都打不过,白吃军粮了。”
“是呀,为了供需军粮,沿途地方都在征粮,现在好了,狗屁用没有,互市还停着,我的货物都卖不到外头去了。”
叶挽侧身过来,见沈慎的脸上有些许深沉,敛眉阴郁,“出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才一会,你怎么看上去蔫了。”
一个“蔫”字成功让沈慎抬眉去看她,他静默了一会,“没事,日头晒,眼有些疼。”
此时无声,白日里听的话却清清楚楚回响在耳畔。
他自嘲一笑,醒来的那一刻,目不视物,双腿不良于行,身残之人,与死何异?
一万五千人遭人暗算,粮草断绝,孤军自难。朝中对这次征战早就争论不休,如今出师不利,更给了景王一党攻讦的铁证。
如今他这个主帅最好的下次就是战死沙场,他身后的永王可以借他之死大做文章,与景王争上一争,若能将其战败归因于对方,便是一次用力的反击。
四野茫茫,如此看来,他的死便是应该的了。
这般想着,沈慎嘴角的嘲意更深,闭上眼眸。
朝堂之上,无数人想他死。边境之地,百姓怨他吃了败仗,甚乎草野之中,他无关紧要,从前征伐的战功便如同停滞的互市一般,随风沙吹散在玉门关外。
天地之大,竟也就只有叶挽一人真心想要他活。
这般想着,沈慎不多一会就沉沉睡去,耳边仿佛还可以响起平日里叶挽唤他的动静。
火焰滔天,灼热的火气一连呼啸了好几个宫殿,漫天的黑烟席卷了夜幕,遮月避云,连绵不断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大喊着“走水了。”
呛人的烟雾从东宫里源源不断地冒出,哭喊声淹没在人海之中,熊熊烈火在房梁上炸开,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巨木坍塌,骤然一地的黑炭和焦尸。
“废后在东宫!”
这个消息如同肆意的火苗瞬间传遍了整个皇宫。
六岁的男孩看着火场里抱琴的素衣女人,吓得说不出话来,他被人贴身太监死死抱着,捂住嘴不让他发出声响,瞪大的眼睛里流出眼泪,火气撩起滔天的热浪,他拼命挣扎着想要挣脱怀抱。
“太子哥哥,你别去,我怕。”四皇子哭花了脸,死命拉着太子的手,巨大的恐惧让他整个人不自觉地往后退缩,但是又不肯放手。
“滚开!你们都滚开!孤要去救母后!”
周身仿佛深陷在火浪之中,皮肤烧焦的味道让人作呕,无边无际的烈火淹没了一切,覆灭了庆元三年的春天。
“别去!”
夜半三更,沈慎猛地惊醒,额头上密布着细碎的汗水,那熊熊火焰仿佛再次萦绕在身旁,他死命抓着床沿,咳出几声。
什么都看不见,白茫茫的一片,如身陷雪地之中,沈慎浑身紧绷成一条线,喉结轻滚,呼吸炙热而滚烫,衣袖下的皮肤似乎再次感受到被灼烧的触感。
“夫君?怎么了?”叶挽迷迷瞪瞪的,眼睛都没睁开,只本能地坐起身来,手胡乱摸着,前些日子沈慎情况危急的时候,半夜时常发热,要人照顾着,几次下来叶挽都有记忆了。
沈慎张开眼睛,空洞而无神,听觉在此刻极为灵敏,他听到有人凑近的声音,辩不得的一瞬便手如利刃,忽而听清是叶挽迷糊的声音,他紧急收回劲道,一只手锢住了叶挽纤细的手腕。
瞬间的疼痛让叶挽惊醒,她吃痛一声,沈慎立刻松了手。
“你做噩梦了吗?”
沈慎呼吸渐平,声音沉而哑:“是。”
叶挽站起身来,点燃了烛火,在水盆里打湿了布,拧干了水,走到沈慎的身旁,微微弯腰替他擦额头上的细汗,见他神情僵硬,当真是稀奇。
往日里那些风轻云淡、矜贵自持全然没有,莫名让人瞧出些可怜来。
“我倒是好奇了,什么梦令你这般。”
沈慎抬起头来,手指略微收缩,“想起幼时的一场大火。”
叶挽了然,递给沈慎一杯水,也不再言语,她看出沈慎此时心情属实不好。
“多谢。”
叶挽眨眨眼,“早些睡,明日带你去钓鱼。”
沈慎一愣,竟几分的恍然。
叶挽又转过身去把烛火灭了,外头盈盈的月光皎洁,透过窗,仿佛能看到树影摇曳月影,斑斑驳驳,交疏掩映。
风穿堂而过,留下簌簌的声响。
一豆灯火幽幽照亮一室,四处寂静,偶尔能听到烛火细微的滋啦声响,叶挽正在整理衣物和床榻,她拿起一件来,不经意的目光落到了沈慎的身上。
灯下照美人,诚不欺也。
沈慎微闭眸,坐在床榻边,斜斜靠着,身姿修长,朦胧的光打照在他侧脸,半明半暗中,清隽的眉眼如泼墨山水,挥毫处风骨凛然。
“作甚?”
叶挽听到声响,下意识看了看手中拿的衣服,顿时涨红了脸。
竟然是一件碧绿绣荷花的肚兜,她慌乱中塞在了身后,整张脸烧了起来,后知后觉沈慎是看不见东西的,砰砰直跳的心才慢慢缓了下来。
“你莫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胡说!”叶挽声音大了些,火速将衣物叠好放起来,心想沈慎莫不是假盲吧,这都能知道。
似是猜透了她心中所想,沈慎慢悠悠地转身,“四野俱静,你气息不稳。”
“放心,我眼睛还没好。”
叶挽收好了东西,拿起茶杯倒了一杯温水,走到了沈慎面前,扶着他的手递给他,趁他喝水之际,叶挽试探着问:
“夫君,这地下睡着凉,腰都不爽利,是不是……”可以在床上挤一挤。
叶挽话还没说完,手中就被塞进了一个空的杯子,“我的被褥给你。”
沈慎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地躺在了床上,说完这句话就后闭上了眼睛,一幅我要睡了有事憋着的态度。
叶挽捏紧了拳头,她个驴脑子,当初信誓旦旦跟灵素说不出三天一定能搞定沈慎,还让她放心去睡另一间房,现在莫说是三天,半月有余了,她连床榻边都没摸到。
说出去都丢死人了,是以她每天起大早就是为了收拾地上的床铺,装装样子脸上还算过得去。
现在好了,沈慎这样一个软硬不吃的臭石头,就是认准了她心软,不可能让一个受伤的人睡在地上。
叶挽气鼓鼓的,没好气地将整理了一下地上的床铺,拉下被子盖在身上。
“咻——”
一张被子兜头落下,稳稳当当地盖在了叶挽的身上。
万籁寂静,叶挽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她侧目看去,明晃晃的灯火下倒映下沈慎的影子。
“干嘛!”
“冷就盖着。”
叶挽叹了口气,认命似地站起来将被子抱了起来,抖了抖,展开来盖在了沈慎的身上,见他闭眸沉默不语的样子,掖了掖被角,“你病着我不跟你计较,本来就喝着药等等明天着凉了还要照顾你,这赔本的买卖我才不干。”
接着借着烛火看了沈慎几眼,眉目疏朗,仪态庄正,便是闭眼就寝也不失其态。
她瞅了好几眼,嘟囔了一句,“小气鬼。”
而后轻手轻脚地吹灭了一星烛火,风清声慢,霎时间四野无声,静默里仿佛还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叶挽想着事情,不自觉想起离家前最后一次见阿娘,她窝在她怀里,听阿娘絮叨着部族里的事情,从先民建立到后几代首领殚精竭虑,开疆拓土的故事。月焉是流浪的民族,战时全民皆兵,一代一代血战拼杀才有了今日的部落。
她幼时便很少见到阿娘,总听说她去哪里打仗了,回来时总很忙,无暇顾及她。月焉发展到如今,人口繁多,交错复杂,内里有八大姓之间相互制衡,对外有与大魏京都之间的权衡。
一路走来,叶挽和灵素遭遇了几场刺杀,仓皇奔逃,这背后多少有八大家的手笔,而现在销声匿迹,想必是阿娘出手了。
她闭上了眼睛,思索间渐渐呼吸平稳。
沈慎睁开了眼睛,他目前无物,空荡荡的一片,沉寂的屋子压抑着,腿脚不得动弹,经过半月的修养,多少能感受到酸痛和热度,不似初时的麻木无觉。
他的手渐渐收紧,抓着床沿,缓缓吐息,静下来的时候有一种天地之间茫茫无物的虚无感,落水时的窒息漫上心扉,刻意掩埋的记忆被冲刷出来。
今日偶然在外头听到那句“燕王战死沙场”的街头乡议,他坐于车上,下意识抬头望去,顾不得叶挽问的那句怎么了,偶几句的声音继续钻进耳畔——
“这与胡蛮交战不仅输了不说,还搭进去一个皇子皇孙,我听城外的人在传四皇子已经死了,尸骨秘密送进了京都。”
“可惜了,素来听闻燕王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前年南疆叛乱,他身先士卒,入瘴气之地,平定谋反,安抚边地百姓。”
“可惜有个啥子用,这燕王幼时和先太子一同陷入东宫火场中,侥幸逃命,却脸上落上了很大一块疤痕,性情大变,皇子众多,他早与皇位无缘了。”
“我管他死不死的,我只知道老子缴纳的粮食肉包子打狗了,真是废物,大魏疆域广袤,连个能打的将领都找不到吗?几个蛮子都打不过,白吃军粮了。”
“是呀,为了供需军粮,沿途地方都在征粮,现在好了,狗屁用没有,互市还停着,我的货物都卖不到外头去了。”
叶挽侧身过来,见沈慎的脸上有些许深沉,敛眉阴郁,“出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才一会,你怎么看上去蔫了。”
一个“蔫”字成功让沈慎抬眉去看她,他静默了一会,“没事,日头晒,眼有些疼。”
此时无声,白日里听的话却清清楚楚回响在耳畔。
他自嘲一笑,醒来的那一刻,目不视物,双腿不良于行,身残之人,与死何异?
一万五千人遭人暗算,粮草断绝,孤军自难。朝中对这次征战早就争论不休,如今出师不利,更给了景王一党攻讦的铁证。
如今他这个主帅最好的下次就是战死沙场,他身后的永王可以借他之死大做文章,与景王争上一争,若能将其战败归因于对方,便是一次用力的反击。
四野茫茫,如此看来,他的死便是应该的了。
这般想着,沈慎嘴角的嘲意更深,闭上眼眸。
朝堂之上,无数人想他死。边境之地,百姓怨他吃了败仗,甚乎草野之中,他无关紧要,从前征伐的战功便如同停滞的互市一般,随风沙吹散在玉门关外。
天地之大,竟也就只有叶挽一人真心想要他活。
这般想着,沈慎不多一会就沉沉睡去,耳边仿佛还可以响起平日里叶挽唤他的动静。
火焰滔天,灼热的火气一连呼啸了好几个宫殿,漫天的黑烟席卷了夜幕,遮月避云,连绵不断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大喊着“走水了。”
呛人的烟雾从东宫里源源不断地冒出,哭喊声淹没在人海之中,熊熊烈火在房梁上炸开,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巨木坍塌,骤然一地的黑炭和焦尸。
“废后在东宫!”
这个消息如同肆意的火苗瞬间传遍了整个皇宫。
六岁的男孩看着火场里抱琴的素衣女人,吓得说不出话来,他被人贴身太监死死抱着,捂住嘴不让他发出声响,瞪大的眼睛里流出眼泪,火气撩起滔天的热浪,他拼命挣扎着想要挣脱怀抱。
“太子哥哥,你别去,我怕。”四皇子哭花了脸,死命拉着太子的手,巨大的恐惧让他整个人不自觉地往后退缩,但是又不肯放手。
“滚开!你们都滚开!孤要去救母后!”
周身仿佛深陷在火浪之中,皮肤烧焦的味道让人作呕,无边无际的烈火淹没了一切,覆灭了庆元三年的春天。
“别去!”
夜半三更,沈慎猛地惊醒,额头上密布着细碎的汗水,那熊熊火焰仿佛再次萦绕在身旁,他死命抓着床沿,咳出几声。
什么都看不见,白茫茫的一片,如身陷雪地之中,沈慎浑身紧绷成一条线,喉结轻滚,呼吸炙热而滚烫,衣袖下的皮肤似乎再次感受到被灼烧的触感。
“夫君?怎么了?”叶挽迷迷瞪瞪的,眼睛都没睁开,只本能地坐起身来,手胡乱摸着,前些日子沈慎情况危急的时候,半夜时常发热,要人照顾着,几次下来叶挽都有记忆了。
沈慎张开眼睛,空洞而无神,听觉在此刻极为灵敏,他听到有人凑近的声音,辩不得的一瞬便手如利刃,忽而听清是叶挽迷糊的声音,他紧急收回劲道,一只手锢住了叶挽纤细的手腕。
瞬间的疼痛让叶挽惊醒,她吃痛一声,沈慎立刻松了手。
“你做噩梦了吗?”
沈慎呼吸渐平,声音沉而哑:“是。”
叶挽站起身来,点燃了烛火,在水盆里打湿了布,拧干了水,走到沈慎的身旁,微微弯腰替他擦额头上的细汗,见他神情僵硬,当真是稀奇。
往日里那些风轻云淡、矜贵自持全然没有,莫名让人瞧出些可怜来。
“我倒是好奇了,什么梦令你这般。”
沈慎抬起头来,手指略微收缩,“想起幼时的一场大火。”
叶挽了然,递给沈慎一杯水,也不再言语,她看出沈慎此时心情属实不好。
“多谢。”
叶挽眨眨眼,“早些睡,明日带你去钓鱼。”
沈慎一愣,竟几分的恍然。
叶挽又转过身去把烛火灭了,外头盈盈的月光皎洁,透过窗,仿佛能看到树影摇曳月影,斑斑驳驳,交疏掩映。
风穿堂而过,留下簌簌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