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去祭奠邵母时,墓前却已经有了洒扫供奉过的痕迹,纪淮卿有些心虚,胡乱猜想着是不是大姨母家来过,想来如今也只有大姨母会真心来看望母亲了。他自觉无颜面对邵家人,只敢避开了惯常的时辰,做贼似的悄悄地来。
纪淮卿跪在跟前虔诚叩首时,云靖海站他身后两步的距离,他对此倒没感到太过诧异,她是王姬,非亲非故,断没有君跪臣的道理。
“还请殿下回避一二,我有些体己话想同母亲讲。”纪淮卿垂眸,仔细拔除了没处理干净的杂草,语气平淡地同云靖海道。
云靖海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斜睨了一眼后面的一座新坟,应了声好便走开了。
不知纪淮卿都告了些什么状,云靖海在一旁抱臂连打了几个哈欠,困意席卷,几乎要站着睡着过去的时候,纪淮卿终于说够了,低眉顺眼地挪到云靖海跟前,嗫嚅了声谢谢。
谢谢谢谢,除了这个字便再说不出别的来,云靖海听纪淮卿道谢也听得耳朵要起茧子来,有些不高兴地瞥了一眼他又满是泪痕的脸,酸溜溜道:“又哭成小花猫了,从你进我的王府门开始眼泪都要哭一缸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淮王府是什么虎狼窝。”
“外面人怎么胡乱揣测是她们的事,您又堵不住悠悠众口,我心里明白您对我好,这才是紧要的,不是吗?”纪淮卿得偿所愿后心里高兴,也乐意哄着她些,讲话可比平时动听得多。云靖海果然舒展开了眉头,显然很是受用。
“这就对了,本王是你的妻主,你我妻夫一体,我愿意疼你护你,这也是我向你许诺过多次的了,有什么事不能同你妻主直说?……难不成卿卿还是不肯信我?”云靖海本掩不住喜悦之色,表白情话一箩筐张口就来,句句发自肺腑,气氛烘托到位了,她连埋在心底本不愿它见天日的话也说了出去,语气还有些委屈起来,“我从前年轻不知事,是混账了些,可如今不也改过了,难不成你就要因我一时的不是,一辈子看不着我的好吗?”
纪淮卿最是吃软不吃硬,一见人表现出受伤落寞的神色便先自乱了阵脚,忙道自己绝无此意,磕磕绊绊解释了他是自觉自己的要求无理,不合规矩,才不敢说出口。
云靖海反问:“那你偷偷在王府私烧纸钱就合规矩了?”
纪淮卿被问得无言以对,羞惭地低垂着头,漂亮的大眼睛里又蓄满了泪水。云靖海真怀疑他是太明白了自己对什么样的他最没抵抗力,连说出的话都那么恰好衬她心意,分明是故意的。
“我知错了,再不会了。”
自那回无意的谈心后,两人的关系似乎又融洽了几分,待过了万寿节和千秋节后,纪淮卿甚至主动来问云靖海,先前许诺地要带他回江潜母家看望的话还作不作数。
有这样好的表现机会云靖海哪能白白错过,况且她心里也一直盘算着,婚姻大事,自然是要告知过双方母父了才算真正作数了,纪淮卿要答应带她一起去见自己母父了,不就算是变相认可自己了吗。她心里乐开了花,对纪淮卿的话无有不依。
像是生怕纪淮卿会反悔,次日云靖海便陪同纪淮卿启程回到了江潜故里。
纪家在江潜的旧宅还在,只是门楣为掩人耳目,早易了主。当年因怕被纪家那些个贪得无厌的无耻亲戚趁她们远上京城,天高路远管不着时给强占了去,邵母便做主假意卖掉了这座宅邸,实则还是转手到了自己人手上,后面风头过去了才又悄悄转回给了纪淮卿,一直交由了一个信得过的老人在替他照看着。
祭拜过后两人又到家里坐了坐,跟老管事闲聊几句叙叙旧。管事阿嬷也是看着纪淮卿长大的,亲的跟半个儿子一样,从纪淮卿走后时常惦念着。难得人回来一趟,阿嬷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了好些话,问的还是他在京城吃得惯吗,睡得安吗。
她老人家年事已高,有些老糊涂了,年年问的都是一样的话,几句闲话的功夫,也又问回了一样的话。不过纪淮卿知道她是疼爱自己,担心自己离了娘爹,远离家乡会不习惯,也一直耐着性子,笑着乖乖答着一样的话,说自己一切都好,妻家待他也好,叫她放心,阿嬷以后不必太挂念。
虽然她家少爷旁边陪同的妻主这么个大活人只是一年时间里突然变了样,但好在管事阿嬷脑子早就有些糊涂了,其实记不清楚邵珏长什么样子,只当自己老眼昏花,因而并未起疑。
这几个月的事其实也传到了江潜,平常非亲非故的百姓们说起京中贵人们的事只当是多一件茶余饭后的乐子,所以传播得还挺广。只是阿嬷人老了以后腿脚也不如从前利索了,就不爱出门跟人拉闲话了,整日呆在屋里里含饴弄孙,因此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她女儿女婿怕老人家经不住刺激,自然也不会说。她便对纪淮卿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一无所知,真信了纪淮卿口中的这些日子过得好着呢,还笑呵呵地问纪淮卿肚子有没有动静,什么时候能叫她也见见小小姐,她老了下去也好跟他娘爹交代。
云靖海上赶着表现,笑着连连应好,说她俩回去保准更加努力,抓紧下回再来就叫阿嬷亲自抱上小孙女。青天白日说这种话,纪淮卿毕竟还是个年轻小夫郎,闻言臊得脸通红,又不好在阿嬷面前跟云靖海拌嘴,怕引得老人跟着担心,只好稍侧过头背着阿嬷狠狠剜她一眼。
阿嬷被这两个嘴甜的小辈哄地高兴,又拉着她的手慈爱地拍了拍,叮嘱道:“咱家姑娘也是,做官的,可得小心着点,什么大富大贵啊,位极人臣的,也不见得是多好的事。就做个好官,问心无愧,提放着别也遭了小人算计,保得一生平安,小两口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就够了。”
一般人家要出了个做官的,哪个不是指着人做上大官了荣华富贵,最好还能帮扶亲朋的,像管事阿嬷这样想的倒叫人有些意外。不过云靖海和纪淮卿只以为是长辈惯常的关心,毕竟老人眼里,孩子平安健康还是比有出息的重要性要排前面些的,因此也并没多想,顺着老人的意思满口答应了。
已经祭拜过母父,考虑到返程路上还要好几天呢,两人便不打算再多停留,看望过阿嬷,又留下些银钱便要走了。
大昱律法严明王姬不得擅自离开京城或封地,就是外出了,不是女帝安排去处理什么紧要任务,也不宜耽搁太久,御史那群闲着没事的老东西总爱拿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找她不痛快。就算不怕那群老东西的唾沫星子,云靖海也还要顾虑着纪淮卿还有可能仍被那背后谋篇布局的恶徒盯着,这里算是天高皇帝远的,万一也弄出点什么意外,再来一手毁尸灭迹,等皇家的人赶到,黄花菜都凉了。还是在京中更安全些,那幕后的妖物,再胆大包天,想来也不敢在皇城底下造次的。
为隐瞒行踪,云靖海这回还是私底下去找过女帝,明面上又假称告病悄悄出行的。久病不愈,又能给那帮人挑出刺来。
回京路途遥远,路上就要好些时日,云靖海实在无聊得慌,便拉着纪淮卿问东问西闲聊起来:“卿卿,岳母以前是做什么的?”
纪淮卿如实回答:“商户,做些小生意。”
云靖海想了想从邵家搬了好几天的丰厚嫁妆,又找着新角度夸纪淮卿了——她家卿卿真是谦虚。不过也难怪那邵家群人能想出那么阴损的法子,来逼死外嫁的女婿强占人家的家产和嫁妆,那确实是笔可观的财富,搁寻常人家的确叫人眼红。
云靖海很快又想到了另一处上,纪家一远在江潜的商贾之家,是怎么把儿子嫁给京官独女的?在朝为官的想往上爬,裙带关系也是尤为重要的,一般多是选择与同僚结合,以相互扶持,就算真有需要财力支持的,也多是家中次女或幼女娶商户子,断没有叫独女小小年纪便与人定下娃娃亲的理儿。除非是账目出了大窟窿,着急填补了。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测有道理,话里话外都透着拉踩邵家娶他就是图财的意思。
纪淮卿没听出她的弦外之音,还真认真思考起来,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纪母和邵母都曾和他说过,她们是至交,所以才想两家的孩子也能结好,延续这份情谊,而邵珏也只知纪母是对她娘有过救命之情,至于具体是什么情况,她也不清楚。
不过纪淮卿小时候应该是在京城住过一段时间的。他刚到邵家时有点认生,怯生生地,见人就躲,邵珏那会儿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就爱逮着他欺负,仗着比纪淮卿更熟悉这地界,围追堵截把人给抓住了,捏着他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蛋笑话他:“你不认得我了?小时候在这儿我还抱过你呢。”
还大言不惭道,当时她们娘可就说好了,要他给自己当夫郎的。她那时候蔫坏,还骗纪淮卿吓唬说他是来给她做童养夫的,就得乖乖听她的话。最后赔了他自己私藏的一袋麦芽糖和两块蜜饯才把人哄好,没哭到被她爹发现。
后来邵珏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曾带他去一处豪华的宅院前,指着那说以前他家就在那里,不过她们走后,接手的人家在原址上重盖了新的院子,看不出原样来了,没留下什么旧时的痕迹。对于邵珏口中得到这座旧宅,纪淮卿走的时候年纪太小,不记事,确实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在邵家倒还留有一些旧迹——据邵珏自己所说,她书桌上的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的墨印,就是纪淮卿小时候亲手所作。不过关于纪家的过去,邵珏其实同样不大了解,只是记得她小时候两家关系极好,后来有一天她突然同母亲提起想去看弟弟时,才知道纪家已经不在京城了,而纪淮卿也不曾深究过,只以为做生意迁居也是常情。
云靖海听着已经酸的冒泡了,凭什么别人就能跟纪淮卿有那么多青梅竹马的甜蜜过往,她就什么都捞不着。但难得看纪淮卿高兴一会儿,便也没扫兴,老实听他讲着。
恰好正赶上这段官路平坦开阔,马车没那么颠簸,晃晃悠悠,就着纪淮卿温润的嗓音,好像听着睡前故事一样,云靖海竟不知觉间便一头栽倒在他怀里睡着了。纪淮卿同样有些倦意,迷迷糊糊一手扶着,另一只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不知什么时候改哼起了哄孩子的歌儿。两人静静依偎在一起,还真有些像一对爱侣了,双双安然入了恬静的梦乡。
纪淮卿跪在跟前虔诚叩首时,云靖海站他身后两步的距离,他对此倒没感到太过诧异,她是王姬,非亲非故,断没有君跪臣的道理。
“还请殿下回避一二,我有些体己话想同母亲讲。”纪淮卿垂眸,仔细拔除了没处理干净的杂草,语气平淡地同云靖海道。
云靖海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斜睨了一眼后面的一座新坟,应了声好便走开了。
不知纪淮卿都告了些什么状,云靖海在一旁抱臂连打了几个哈欠,困意席卷,几乎要站着睡着过去的时候,纪淮卿终于说够了,低眉顺眼地挪到云靖海跟前,嗫嚅了声谢谢。
谢谢谢谢,除了这个字便再说不出别的来,云靖海听纪淮卿道谢也听得耳朵要起茧子来,有些不高兴地瞥了一眼他又满是泪痕的脸,酸溜溜道:“又哭成小花猫了,从你进我的王府门开始眼泪都要哭一缸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淮王府是什么虎狼窝。”
“外面人怎么胡乱揣测是她们的事,您又堵不住悠悠众口,我心里明白您对我好,这才是紧要的,不是吗?”纪淮卿得偿所愿后心里高兴,也乐意哄着她些,讲话可比平时动听得多。云靖海果然舒展开了眉头,显然很是受用。
“这就对了,本王是你的妻主,你我妻夫一体,我愿意疼你护你,这也是我向你许诺过多次的了,有什么事不能同你妻主直说?……难不成卿卿还是不肯信我?”云靖海本掩不住喜悦之色,表白情话一箩筐张口就来,句句发自肺腑,气氛烘托到位了,她连埋在心底本不愿它见天日的话也说了出去,语气还有些委屈起来,“我从前年轻不知事,是混账了些,可如今不也改过了,难不成你就要因我一时的不是,一辈子看不着我的好吗?”
纪淮卿最是吃软不吃硬,一见人表现出受伤落寞的神色便先自乱了阵脚,忙道自己绝无此意,磕磕绊绊解释了他是自觉自己的要求无理,不合规矩,才不敢说出口。
云靖海反问:“那你偷偷在王府私烧纸钱就合规矩了?”
纪淮卿被问得无言以对,羞惭地低垂着头,漂亮的大眼睛里又蓄满了泪水。云靖海真怀疑他是太明白了自己对什么样的他最没抵抗力,连说出的话都那么恰好衬她心意,分明是故意的。
“我知错了,再不会了。”
自那回无意的谈心后,两人的关系似乎又融洽了几分,待过了万寿节和千秋节后,纪淮卿甚至主动来问云靖海,先前许诺地要带他回江潜母家看望的话还作不作数。
有这样好的表现机会云靖海哪能白白错过,况且她心里也一直盘算着,婚姻大事,自然是要告知过双方母父了才算真正作数了,纪淮卿要答应带她一起去见自己母父了,不就算是变相认可自己了吗。她心里乐开了花,对纪淮卿的话无有不依。
像是生怕纪淮卿会反悔,次日云靖海便陪同纪淮卿启程回到了江潜故里。
纪家在江潜的旧宅还在,只是门楣为掩人耳目,早易了主。当年因怕被纪家那些个贪得无厌的无耻亲戚趁她们远上京城,天高路远管不着时给强占了去,邵母便做主假意卖掉了这座宅邸,实则还是转手到了自己人手上,后面风头过去了才又悄悄转回给了纪淮卿,一直交由了一个信得过的老人在替他照看着。
祭拜过后两人又到家里坐了坐,跟老管事闲聊几句叙叙旧。管事阿嬷也是看着纪淮卿长大的,亲的跟半个儿子一样,从纪淮卿走后时常惦念着。难得人回来一趟,阿嬷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了好些话,问的还是他在京城吃得惯吗,睡得安吗。
她老人家年事已高,有些老糊涂了,年年问的都是一样的话,几句闲话的功夫,也又问回了一样的话。不过纪淮卿知道她是疼爱自己,担心自己离了娘爹,远离家乡会不习惯,也一直耐着性子,笑着乖乖答着一样的话,说自己一切都好,妻家待他也好,叫她放心,阿嬷以后不必太挂念。
虽然她家少爷旁边陪同的妻主这么个大活人只是一年时间里突然变了样,但好在管事阿嬷脑子早就有些糊涂了,其实记不清楚邵珏长什么样子,只当自己老眼昏花,因而并未起疑。
这几个月的事其实也传到了江潜,平常非亲非故的百姓们说起京中贵人们的事只当是多一件茶余饭后的乐子,所以传播得还挺广。只是阿嬷人老了以后腿脚也不如从前利索了,就不爱出门跟人拉闲话了,整日呆在屋里里含饴弄孙,因此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她女儿女婿怕老人家经不住刺激,自然也不会说。她便对纪淮卿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一无所知,真信了纪淮卿口中的这些日子过得好着呢,还笑呵呵地问纪淮卿肚子有没有动静,什么时候能叫她也见见小小姐,她老了下去也好跟他娘爹交代。
云靖海上赶着表现,笑着连连应好,说她俩回去保准更加努力,抓紧下回再来就叫阿嬷亲自抱上小孙女。青天白日说这种话,纪淮卿毕竟还是个年轻小夫郎,闻言臊得脸通红,又不好在阿嬷面前跟云靖海拌嘴,怕引得老人跟着担心,只好稍侧过头背着阿嬷狠狠剜她一眼。
阿嬷被这两个嘴甜的小辈哄地高兴,又拉着她的手慈爱地拍了拍,叮嘱道:“咱家姑娘也是,做官的,可得小心着点,什么大富大贵啊,位极人臣的,也不见得是多好的事。就做个好官,问心无愧,提放着别也遭了小人算计,保得一生平安,小两口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就够了。”
一般人家要出了个做官的,哪个不是指着人做上大官了荣华富贵,最好还能帮扶亲朋的,像管事阿嬷这样想的倒叫人有些意外。不过云靖海和纪淮卿只以为是长辈惯常的关心,毕竟老人眼里,孩子平安健康还是比有出息的重要性要排前面些的,因此也并没多想,顺着老人的意思满口答应了。
已经祭拜过母父,考虑到返程路上还要好几天呢,两人便不打算再多停留,看望过阿嬷,又留下些银钱便要走了。
大昱律法严明王姬不得擅自离开京城或封地,就是外出了,不是女帝安排去处理什么紧要任务,也不宜耽搁太久,御史那群闲着没事的老东西总爱拿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找她不痛快。就算不怕那群老东西的唾沫星子,云靖海也还要顾虑着纪淮卿还有可能仍被那背后谋篇布局的恶徒盯着,这里算是天高皇帝远的,万一也弄出点什么意外,再来一手毁尸灭迹,等皇家的人赶到,黄花菜都凉了。还是在京中更安全些,那幕后的妖物,再胆大包天,想来也不敢在皇城底下造次的。
为隐瞒行踪,云靖海这回还是私底下去找过女帝,明面上又假称告病悄悄出行的。久病不愈,又能给那帮人挑出刺来。
回京路途遥远,路上就要好些时日,云靖海实在无聊得慌,便拉着纪淮卿问东问西闲聊起来:“卿卿,岳母以前是做什么的?”
纪淮卿如实回答:“商户,做些小生意。”
云靖海想了想从邵家搬了好几天的丰厚嫁妆,又找着新角度夸纪淮卿了——她家卿卿真是谦虚。不过也难怪那邵家群人能想出那么阴损的法子,来逼死外嫁的女婿强占人家的家产和嫁妆,那确实是笔可观的财富,搁寻常人家的确叫人眼红。
云靖海很快又想到了另一处上,纪家一远在江潜的商贾之家,是怎么把儿子嫁给京官独女的?在朝为官的想往上爬,裙带关系也是尤为重要的,一般多是选择与同僚结合,以相互扶持,就算真有需要财力支持的,也多是家中次女或幼女娶商户子,断没有叫独女小小年纪便与人定下娃娃亲的理儿。除非是账目出了大窟窿,着急填补了。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测有道理,话里话外都透着拉踩邵家娶他就是图财的意思。
纪淮卿没听出她的弦外之音,还真认真思考起来,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纪母和邵母都曾和他说过,她们是至交,所以才想两家的孩子也能结好,延续这份情谊,而邵珏也只知纪母是对她娘有过救命之情,至于具体是什么情况,她也不清楚。
不过纪淮卿小时候应该是在京城住过一段时间的。他刚到邵家时有点认生,怯生生地,见人就躲,邵珏那会儿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就爱逮着他欺负,仗着比纪淮卿更熟悉这地界,围追堵截把人给抓住了,捏着他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蛋笑话他:“你不认得我了?小时候在这儿我还抱过你呢。”
还大言不惭道,当时她们娘可就说好了,要他给自己当夫郎的。她那时候蔫坏,还骗纪淮卿吓唬说他是来给她做童养夫的,就得乖乖听她的话。最后赔了他自己私藏的一袋麦芽糖和两块蜜饯才把人哄好,没哭到被她爹发现。
后来邵珏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曾带他去一处豪华的宅院前,指着那说以前他家就在那里,不过她们走后,接手的人家在原址上重盖了新的院子,看不出原样来了,没留下什么旧时的痕迹。对于邵珏口中得到这座旧宅,纪淮卿走的时候年纪太小,不记事,确实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在邵家倒还留有一些旧迹——据邵珏自己所说,她书桌上的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的墨印,就是纪淮卿小时候亲手所作。不过关于纪家的过去,邵珏其实同样不大了解,只是记得她小时候两家关系极好,后来有一天她突然同母亲提起想去看弟弟时,才知道纪家已经不在京城了,而纪淮卿也不曾深究过,只以为做生意迁居也是常情。
云靖海听着已经酸的冒泡了,凭什么别人就能跟纪淮卿有那么多青梅竹马的甜蜜过往,她就什么都捞不着。但难得看纪淮卿高兴一会儿,便也没扫兴,老实听他讲着。
恰好正赶上这段官路平坦开阔,马车没那么颠簸,晃晃悠悠,就着纪淮卿温润的嗓音,好像听着睡前故事一样,云靖海竟不知觉间便一头栽倒在他怀里睡着了。纪淮卿同样有些倦意,迷迷糊糊一手扶着,另一只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不知什么时候改哼起了哄孩子的歌儿。两人静静依偎在一起,还真有些像一对爱侣了,双双安然入了恬静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