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报名

    符伊年在给祝镕写的第一封信里曾经同他提到过她的忧虑和烦恼,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她不知道高考志愿要怎么填报。

    毕竟高考停了十年了,之前是有些还在选拔学生的工农兵大学,但是到底和全日制大学不同,而这些大学里又开设了那些专业,现在都是一头雾水。

    后来祝镕给她回信说,因为高考停了十年,所以现在教育部还在统计学校和专业,也许不久之后就发布学校和专业的信息,让她不要着急不要焦虑不要消耗自己,淡然一点、随意一点。

    祝镕还在信里告诉了她选择专业的技巧,不能仅仅从自身爱好出发来选择,更要考虑学校排名和专业前景。

    “但是也不必担忧,经过十年动荡,我国各行各业都处于百废待兴,到时候发布出来的专业肯定都是将来最亟需的,你按照你的想法和热爱选择就好,毕竟是一辈子的职业,如果不喜欢,多折磨。”

    符伊年看到此处时心说:那可未必,以后工作和专业不相关的情况可太多了。

    至于具体报考哪些学校哪些专业,祝镕只说了一句话:千军万马奔北京。

    *

    果不其然,高考报名前几天,各个报名点的外墙都贴出了各个学校各类专业的介绍。而报名当天,报考点甚至还有一位来自各级教育局(处)的老师来帮忙指导考生们如何填报志愿。

    因为有了祝镕的指导,再加上现场的老师帮忙,符伊年结合着自己的喜好,确定了三个志愿: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首都师范学院的商务英语、北京电力学院的化学工程技术专业。

    选择这几个专业是符伊年深思熟虑的。祝镕说的没错:千军万马奔北京。莫说是这个时代,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北京依然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城市,那里是祖国的心脏,是政治中心是经济中心是文化中心。

    北京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这是周所周知的,若是成绩实在太差符伊年也不敢肖想,但是最近两次的习题检测成果还不错,符伊年觉得自己可以努力够一够,说不定“穿书定律”开启,就让她够到了呢。

    今年高考恢复,明年即将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时候提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势在必行,选择经济专业当然是有前途的。包括第二志愿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至于第三志愿,其实这并不是符伊年自己的志愿,而是原主的心愿。前两天符伊年在符家书柜里找书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符志红的一本日记,说是日记,不如说是季记,连月记都算不上。

    这本笔记从五八年开始记录,到今年已经快二十年了,虽然时间跨度长,但其实也就半本多一点,而且内容并不多,也比较杂乱。有关于工作的,比如厂里攻克了什么难题、超额提前完成了什么项目,出国参观看到了什么新的技术,发现我们和外国的巨大差距一面一面下定决心追上去;有关于爱人的,准备了结婚纪念日礼物给爱人却发现她竟然忘记了这个日子,真是又生气又心疼,心疼她忙于工作家庭,却忘记了自己——因为那一天也是她的生日。

    当然,也少不了关于原主的,从她出生开始有趣的、淘气的、可爱的、伤心的,很多事情,竟然占了整本记事本的大半。

    其中有一条就是有一次符志红出国回来后在餐桌上与唐致清说起国内外科技发展差距特别大的事,当时才上小学的原主听了后同符志红说:爸爸放心,等我以后考上大学努力学习知识,一定会追上他们的。

    符志红听了特别欣慰,觉得女儿十分懂事十分有志向。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两年之后,高考就停止了。

    十年后的今天,高考重新恢复,自己从遥远的4202年过来。虽然符伊年本人对化工行业一无所知,但还是写在了志愿表上,就权当了了这对父女十年前的心愿。

    至于中不中的,再说吧。还是那句话:读书时的专业,未必就是毕业后的职业。

    *

    “写完没有?”工作人员见她发起呆来,敲敲桌面提醒她。

    符伊年回神赶紧点头,将表交上前,“写完了,还要什么吗?”

    工作人员:“户口本、介绍信、高中毕业证,没有毕业证同等□□也行。”

    “有的有的,”符伊年把牛皮纸档案袋里的证件一股脑掏了出来,“都在这里了。”

    工作人员挨个核对检查,发现这个姑娘除了必须的户口本、介绍信、高中毕业证之外,还有两本烈士证。难怪户口本上只有她一个人的名字,父母都牺牲了呀。

    “烈士证可以加十分,但是不能叠加。”工作人员把所有的证件资料抄写在表格上,证件原件都还给符伊年,轻声提醒她。

    最后,所有资料表和志愿表被装进一只印有“北江省高考招生委员会(1977)”字样的牛皮纸档案袋后火漆封口,并盖上招生委员会的印章。

    之后符伊年拿到一张和档案袋编号相同编号的纸张,这就是准考证了。

    准考证大概半张A4纸那么大,题头上写着“北江省高考招生委员会(1977)”,底下分了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左侧贴了符伊年的一寸照片,被盖了红色公章,右侧是准考证号码,准考证号码和准考证编号、档案袋标号是一样的;准考证号码下面是,考生姓名、考试类别和考试地点。除了考生姓名是手写的,其他都是印章。

    下面部分是考试时间表,第一天12月16日上午考语文,时间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到三点钟文科考史地,理科考理化,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时间是一样的。

    不过符伊年填报的志愿里有商务英语一项,所以她要在12月18日上午加考一科英语。

    而且,十分巧合的,符伊年考试的地点是安县第一中学,这里正是唐致清生前工作的地方。却并不是符伊年的母校。

    安县一中是安县最好的也是最早的中学,位于安县城南,那里是解放前安县老城区。解放后安县要发展,城南是居民区,城东是商业区,最后就将各个工厂建在了城北,之后配套的家属院、供销社、国营饭店、医院都建设起来了,学校自然不能少。

    等到符伊年可以上中学的时候,她为了贪图早上多睡一会儿,不肯去离家骑车二十分钟分钟路程的母亲的工作单位安县一中,而是选择了离家只需步行十分钟的红星中学。

    如今,符伊年高考的考场地点被分配到了安县一中,却令她发了愁。这考点实在是有些远啊。上午考试结束时间是十一点半,她估摸着得耽误十多分钟才能出考场;下午一点半就要开考,一点钟就要进考场,中间满打满算一个半小时,中间还要吃午饭,按十五分钟算的话,只剩一个小时的空闲了。

    一个小时也太紧张了,从家属院到安县一中光骑单车来回就要四十分钟了,若是路上出点什么事……

    不过当下没功夫多想,符伊年只请了一上午的假,下午还是要上班的。到了单位,发现韩梅梅是报名结束才来上班。

    两人互相交流了几句,说起来考试地点的事,得知韩梅梅的考点就在家附近的小学,走路过去就行了,中午也可以回家吃饭,符伊年别提多羡慕了。

    “你就好了,我这实在是有些远,一个城南一个城北,骑车来回都要四十分钟,时间太紧张了。”符伊年叹气。

    韩梅梅也替她发愁,过了一会儿想到一个主意,“要不你去附近的国营饭店?既能吃午饭,还能顺便看会儿书。”

    “这也是个办法,”符伊年点头,这是她想起了后世考生在宾馆休息的事,“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招待所,实在不行,我去开一间房,好歹能休息一会儿。”

    韩梅梅觉得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太贵了,还要开介绍信。”

    是哦,这个时候不是后世,住宾馆招待所是要开介绍信的。

    符伊年:“我想想办法吧,下班过去看一下,先确定附近有招待所再说。”

    下了班,符伊年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坐上公交去了县一中。附近果然有一间招待所,叫“教育招待所”,离一中步行五六分钟,而且旁边就是国营饭店,简直再好不过了!

    符伊年推开招待所大门,柜台里坐着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性,听说她来问定房间,上下打量了她几眼,“高考生吧,看那里。”说着抬手指向她身后。

    符伊年转头看去,只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应该是才贴上去的,纸张颜色要比旁边的《招待所管理办法》《招待所职工守则》浅多了。

    告示上说,本招待所在高考期间空出大厅供高考考生免费中午休息,但需要提供准考证、介绍信等证件,并要求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遵纪守法。同时,若有需要,可以申请单独房间,所需证件同前,收费1元/小时,3元/天,押金10元。如需预定,可去柜台办理。

    人才啊人才。符伊年在心里为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竖个大拇指。这是个创收好手段啊。就是这收费,对于普通人来说,略贵了。

    符伊年转回身来,果断掏出一张大团结出来,“预定一间高考房,两天,要安静点的。”

    “放心,我们房间都很安静。”中年人边说边照着她给出的证件在登记簿上记录了符伊年的名字,并写了收据给她,“10元。”

    符伊年收好收据和证件,一身轻松地出门了。

章节目录

年年有新生[八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思未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思未岁并收藏年年有新生[八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