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下的宅邸远在偏郊,车马入宫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这会儿非但日头起来了,连唐静溪的瞌睡都跑得无影无踪。
马车行到一处宫门前,忽地停了下来。夏桃疑惑问道:“到了么?”
说着掀开车帘看去。
只见宽阔平坦的宫道上,堵住了好几辆马车。
唐静溪也挑了旁边的帘子,放眼望去,宫门处站着几人。其中一名锦衣女子,拦住最前头那辆马车,和里面的人争吵着什么,声音大得她在车里都听得见。
唐静溪心下乏味,本欲放下帘子,察觉到什么似的,又看向那辆被拦住的马车。
尽管样式普通,在一众堵在此处的车马中甚至称得上是朴素,但有心观察依然可以认出它的来路。
夏桃同样敏锐地意识到:“小姐,那不是宣王府的马车么!”
这下唐静溪来了几分兴致。再往前不远处便不可以行车了,她干脆下车步行,让人将马车牵了去。
等到主仆二人走到宫门前,堵在那儿的人还未停止争吵。
拦在马车旁的女子身后跟着几名丫鬟,众星捧月般,紫红色的织金外衫上绣满了牡丹,往日头下一站,倒确是足够夺目。
染了丹蔻的手指向车内,咄咄逼人道:“虞二小姐不是还病着吗,如何还上得了这春学?”
唐静溪便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车内端坐着位清秀女子,生着一双丹凤眼,修得纤细的眉也掩不住骨子里透着的股英气。不过面色稍显苍白,让人瞧出来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这位传闻中性情大变的虞二小姐,静静地用那双黑沉的眼看着说话的人。
陶天娇被盯得心下一怵,转念一想,自己和虞姐姐前几日约她喝茶,被她以抱恙回绝。虽然自己确实存了敲打她的心思,但是她一个不受宠的小姐凭什么拒绝自己?
再加上今日在宫门处撞见她就算了,她如何敢装作没看见,都不来打声招呼的?
简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因着姑母是荣宠的陶贵妃,陶天娇向来都是被奉承的那个。猛地在虞月堂这儿碰了个钉子,一下子气昏了头,连淑女形象顾不得了,非要在此处发作她。
这虞月堂说来也怪,自从上次被她们欺弄着落了回水,整个人便被夺了舍般,不再是以前百般顺从的好欺负样。
之后每每和她对上眼睛,陶天娇都觉得心底一激灵。
而现在,尽管她觉得自己理直气壮,面对如今的虞月堂,内心破天荒地头一次生出些怯意来。
陶天娇拨了拨鬓发,为了不露怯也只得恶狠狠地瞪回去。
谁知马车里的虞二小姐先开口认错道:“是我未曾向陶姐姐知会,如今身体已无大恙。”
清冷冷的声音继续道:“至于春学一事,册子里写着我的名姓,月堂莫敢不从。”
唐静溪便觉得这个虞二小姐实在是有意思。虽然对这个宣王府里落魄的嫡小姐了解甚少,不知道她所谓的“性情大变”前是怎样的性格,但如今的虞月堂可不是什么善茬。
看起来似乎向这位陶小姐低了头、服了软,但二人对峙这般久,虞月堂却分毫未动,半点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陶天娇自觉吃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幸好有别的小姐也从车上下来探究竟,那小姐应当同她关系不错,出来打了个圆场,挽着陶天娇离开了。
没有了一群人遮挡,从还未放下的车帘里,虞月堂望见了不远处的唐静溪。
两人的目光短暂地撞了一下,唐静溪没有错过对方眼中转瞬即逝的好奇,弯弯眼睛回应。
帘子很快被放下来,堵着的车马继续向前缓缓行进。
学堂内。
“我该和那个虞小姐一样,坐完最后一段马车的。”唐静溪向夏桃抱怨。
她后悔了。估摸着不远,走起来却可是实打实的脚程。
“小姐,”夏桃捂着嘴笑,“公子说要让你多走走的。”
唐静溪不爱运动的毛病从上辈子延续到了这辈子,能不动就坚决不动弹,唐怀陇因此耳提面命过许多次要监督她多多活动。
主仆俩还没耳语几句,便有小姐围上来同她打招呼。
是了,这所谓的女学,“学”的部分倒还是其次,世家小姐们更是将其当作一个交往的场合。
对此唐静溪来之前就心知肚明,紧急做了些功课,眼下对着诸位面生的小姐,勉强能对上号。
众位姐姐妹妹亲亲热热地打了会招呼,还有人热情地捧着唐静溪的手,问她初来京城吃得住得可还习惯?
唐静溪一一应付过去,文静地抿着嘴笑。她向来扮得好一副乖巧相。
她和哥哥初来乍到,又身世伶仃,照理来说会被贵女们瞧不起,甚至遭到排挤。可当下的情形似乎全然不是如此。
这些世家小姐们虽不知唐家落魄表象下的底细,但唐怀陇的出众却是实打实的。加之一副顶好的相貌,使得京城多少姑娘芳心暗许,连带着对同样好颜色的唐静溪也优待几分。
众人又说笑一会,授课先生来了便各自回了座位。
等到放课,唐静溪连打几个呵欠。尽管别有缘由,假模假样开设的女学课程倒是安排得有模有样。
只是这些她早就在山上学过一番,如今自然怎么听怎么无聊。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悄悄伸了伸懒腰,唐静溪感觉自己骨头都要散架了。
明日好想旷课,她在心底抱怨着,夏桃拎着书箱跟在旁边。
“……我那日远远瞧见了唐怀陇,他站在竹林下,真像个玉做的人一样…”
两人的耳力都极好,听到熟悉的名字,顺势转头看去。
是同样刚放课的几位姑娘围在一起讲小话,其中一位穿着青色衣服的小姐,正是早上替陶天娇解围的那个。
唐静溪脚下一顿,夏桃便跟着默默放慢了步子。
“我听说,临北王世子也要来上春学,今日怎么没看见他,你们有谁瞧见了么?”
几人都说未曾碰见过,猜着他可能才被召进京,头一日大概是没来。
这时又有一人笑着问道:“坊间传言临北王世子貌若好女,真的假的,比之那唐家哥哥如何?”
此处见过百里诩的人屈指可数,倒还真有位姑娘答得上来:
“我兄长曾见过的,那位世子男生女相,据说一般女子见到了都要自惭形秽…要我说,当是不如唐家那位的。”
说着,众人笑作一团。
那位青色衣服的小姐开口道:“听我家中父兄道,圣上有意选他做状元呢。”
“状元?”一道熟悉的嗓音冷笑道,“有我兄长在,他哪里拿得了状元。”
随着两人的经过,身位变换后,密密织着的金线一晃眼,唐静溪看见了被围在中间的陶天娇。而那青衣小姐被她反驳了也不生气,只抿着嘴笑。
唐静溪收回视线,偏头问向夏桃:“这位陶小姐的兄长,就是陶冕么?”
夏桃应道:“正是。陶冕是陶家这一脉上最有天分的小辈,加上陶贵妃受宠,皇帝确实有意他为状元人选。”
踢走路上一颗碍事的小石子,唐静溪冷哼一声:“祖坟想要冒青烟,也得看看有没有这个能耐才行。”
不远处的拐角。
一个作丫鬟打扮的女子跪伏在地上,双手抓着对面人的衣摆,哀求着什么。
而站在她面前的人,一身素丽的衣衫,头发利落地盘束着,面无表情地低头看着自己被拽着的衣角。
因为哀求之人的恳切,天青色的外衫被攥得皱了起来,就如同回忆般徒生了波澜。
虞月堂垂眼看着地上向她哭求的人,回想起重生前的事情来。
生母去世得早,在虞月堂的记忆中,没多久父亲就娶了续弦。自己的那位继母年轻貌美,却一直不曾有孕,便将庶姐抱养了去。
庶姐虞月心摇身一变,成了宣王府的大小姐。
等到二人都长大些,前尘旧事都模糊不清了,仿佛虞月心生来便是继母的女儿,是有母亲撑腰的嫡小姐。而虞月堂不争不抢的内敛性格,让她更像是一个失去依仗的可怜人。
继母和长姐的不喜,使得虞月堂在王府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她的母亲是定国将军的独女,旁人又不得不给她几分薄面。
可外人越将她高看于虞月心一眼,虞月心心中的忌恨便越滋长一分,对她的折磨也就更变本加厉。到后来,虞月心甚至阻拦她和定国将军府的往来。
终日郁郁寡欢之下,虞月堂对逃离宣王府这件事的渴望愈发强烈。而在她当时的认知里,离开宣王府的唯一途径,不过是嫁出去。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虞月堂许下的心愿都有关于姻缘。
嫁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彻底地离开这里,对她来说都算作是好姻缘。
可惜虞月心没打算放过她。她早知道自己这个妹妹生得清丽不俗,却依旧无法控制自己在心悦之人对妹妹投以赞赏目光时,狰狞了脸庞。
剑走偏锋,鬼迷心窍的虞月心给虞月堂下了药。
不幸中的万幸,虞月堂走失多年的好运气突然显了灵。她并没有像长姐谋划的那样失了身子,反而因缘巧合被二皇子救下。
在长姐的咬牙愤恨中,她嫁进了皇家,成了二皇子妃。
像她少女时期许下的愿望那般,彻底地摆脱了宣王府的控制,去到继母和长姐的手伸不到的地方。
虞月堂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她便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
她自以为的好姻缘,不过是从一个勾心斗角的压抑之地,跳去了另一个勾心斗角的压抑之地。
皇族内部的阴谋诡计更甚,被裹挟在其中的虞月堂,处处步步身不由己。
到了后来,整个皇城风雨飘摇,二皇子在争权的路上仍不忘记往府里纳进一个又一个美妾。
虞月堂身心俱疲,那种深入灵魂的疲惫感在她和他的第一个孩子小产后达到了顶峰。
不是意外。
他们都心知肚明。
终于,虞月堂做了这辈子以来最大胆的决定。
她诈死离开京城,去投奔了远在边关征战的外祖父。
定国将军看到枯萎的花一样快要凋零的外孙女时,糊满风沙的脸上老泪纵横。
在沙场上,虞月堂找到了久违的自由。她用破败的身子重新捡起儿时舞过的红缨枪,仿佛回到了父亲刚续弦,外祖母和外祖父心疼她,将她接回将军府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外祖父教她枪法,夸她是自己教过的最有天赋的小孩。
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的痛苦太漫长,她都快忘记这些事了,虞月堂抚摸着缨穗想。
最后的日子里,和军营内的每个将士一样,虞月堂已经可以将内务完成得很出色。
外祖父像从前一样夸她,说她是自己见过最厉害的娘子军。
虞月堂听了呲着牙笑。
笑着笑着泪就流了满脸,年迈的定国将军满身是血地躺在简陋的床上,粗砺的大手紧握着她生了茧的手掌。
王朝的命运前途未卜,他还未曾给自己的乖阿棠找一个好去处就要离开了,要他如何放心得下呢?
老将军那双包容宽厚的眼盯着虞月堂看了又看,渐渐含了泪。
他最后对虞月堂说,我后悔将你母亲嫁进宣王府了。
虞月堂强忍着哀恸处理了后事,多重折磨下,很快她的身体也走向了油尽灯枯。
站在一生的末尾,虞月堂回首看去,才发现自己竟从来没有跳出过那个火坑。
马车行到一处宫门前,忽地停了下来。夏桃疑惑问道:“到了么?”
说着掀开车帘看去。
只见宽阔平坦的宫道上,堵住了好几辆马车。
唐静溪也挑了旁边的帘子,放眼望去,宫门处站着几人。其中一名锦衣女子,拦住最前头那辆马车,和里面的人争吵着什么,声音大得她在车里都听得见。
唐静溪心下乏味,本欲放下帘子,察觉到什么似的,又看向那辆被拦住的马车。
尽管样式普通,在一众堵在此处的车马中甚至称得上是朴素,但有心观察依然可以认出它的来路。
夏桃同样敏锐地意识到:“小姐,那不是宣王府的马车么!”
这下唐静溪来了几分兴致。再往前不远处便不可以行车了,她干脆下车步行,让人将马车牵了去。
等到主仆二人走到宫门前,堵在那儿的人还未停止争吵。
拦在马车旁的女子身后跟着几名丫鬟,众星捧月般,紫红色的织金外衫上绣满了牡丹,往日头下一站,倒确是足够夺目。
染了丹蔻的手指向车内,咄咄逼人道:“虞二小姐不是还病着吗,如何还上得了这春学?”
唐静溪便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车内端坐着位清秀女子,生着一双丹凤眼,修得纤细的眉也掩不住骨子里透着的股英气。不过面色稍显苍白,让人瞧出来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这位传闻中性情大变的虞二小姐,静静地用那双黑沉的眼看着说话的人。
陶天娇被盯得心下一怵,转念一想,自己和虞姐姐前几日约她喝茶,被她以抱恙回绝。虽然自己确实存了敲打她的心思,但是她一个不受宠的小姐凭什么拒绝自己?
再加上今日在宫门处撞见她就算了,她如何敢装作没看见,都不来打声招呼的?
简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因着姑母是荣宠的陶贵妃,陶天娇向来都是被奉承的那个。猛地在虞月堂这儿碰了个钉子,一下子气昏了头,连淑女形象顾不得了,非要在此处发作她。
这虞月堂说来也怪,自从上次被她们欺弄着落了回水,整个人便被夺了舍般,不再是以前百般顺从的好欺负样。
之后每每和她对上眼睛,陶天娇都觉得心底一激灵。
而现在,尽管她觉得自己理直气壮,面对如今的虞月堂,内心破天荒地头一次生出些怯意来。
陶天娇拨了拨鬓发,为了不露怯也只得恶狠狠地瞪回去。
谁知马车里的虞二小姐先开口认错道:“是我未曾向陶姐姐知会,如今身体已无大恙。”
清冷冷的声音继续道:“至于春学一事,册子里写着我的名姓,月堂莫敢不从。”
唐静溪便觉得这个虞二小姐实在是有意思。虽然对这个宣王府里落魄的嫡小姐了解甚少,不知道她所谓的“性情大变”前是怎样的性格,但如今的虞月堂可不是什么善茬。
看起来似乎向这位陶小姐低了头、服了软,但二人对峙这般久,虞月堂却分毫未动,半点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陶天娇自觉吃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幸好有别的小姐也从车上下来探究竟,那小姐应当同她关系不错,出来打了个圆场,挽着陶天娇离开了。
没有了一群人遮挡,从还未放下的车帘里,虞月堂望见了不远处的唐静溪。
两人的目光短暂地撞了一下,唐静溪没有错过对方眼中转瞬即逝的好奇,弯弯眼睛回应。
帘子很快被放下来,堵着的车马继续向前缓缓行进。
学堂内。
“我该和那个虞小姐一样,坐完最后一段马车的。”唐静溪向夏桃抱怨。
她后悔了。估摸着不远,走起来却可是实打实的脚程。
“小姐,”夏桃捂着嘴笑,“公子说要让你多走走的。”
唐静溪不爱运动的毛病从上辈子延续到了这辈子,能不动就坚决不动弹,唐怀陇因此耳提面命过许多次要监督她多多活动。
主仆俩还没耳语几句,便有小姐围上来同她打招呼。
是了,这所谓的女学,“学”的部分倒还是其次,世家小姐们更是将其当作一个交往的场合。
对此唐静溪来之前就心知肚明,紧急做了些功课,眼下对着诸位面生的小姐,勉强能对上号。
众位姐姐妹妹亲亲热热地打了会招呼,还有人热情地捧着唐静溪的手,问她初来京城吃得住得可还习惯?
唐静溪一一应付过去,文静地抿着嘴笑。她向来扮得好一副乖巧相。
她和哥哥初来乍到,又身世伶仃,照理来说会被贵女们瞧不起,甚至遭到排挤。可当下的情形似乎全然不是如此。
这些世家小姐们虽不知唐家落魄表象下的底细,但唐怀陇的出众却是实打实的。加之一副顶好的相貌,使得京城多少姑娘芳心暗许,连带着对同样好颜色的唐静溪也优待几分。
众人又说笑一会,授课先生来了便各自回了座位。
等到放课,唐静溪连打几个呵欠。尽管别有缘由,假模假样开设的女学课程倒是安排得有模有样。
只是这些她早就在山上学过一番,如今自然怎么听怎么无聊。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悄悄伸了伸懒腰,唐静溪感觉自己骨头都要散架了。
明日好想旷课,她在心底抱怨着,夏桃拎着书箱跟在旁边。
“……我那日远远瞧见了唐怀陇,他站在竹林下,真像个玉做的人一样…”
两人的耳力都极好,听到熟悉的名字,顺势转头看去。
是同样刚放课的几位姑娘围在一起讲小话,其中一位穿着青色衣服的小姐,正是早上替陶天娇解围的那个。
唐静溪脚下一顿,夏桃便跟着默默放慢了步子。
“我听说,临北王世子也要来上春学,今日怎么没看见他,你们有谁瞧见了么?”
几人都说未曾碰见过,猜着他可能才被召进京,头一日大概是没来。
这时又有一人笑着问道:“坊间传言临北王世子貌若好女,真的假的,比之那唐家哥哥如何?”
此处见过百里诩的人屈指可数,倒还真有位姑娘答得上来:
“我兄长曾见过的,那位世子男生女相,据说一般女子见到了都要自惭形秽…要我说,当是不如唐家那位的。”
说着,众人笑作一团。
那位青色衣服的小姐开口道:“听我家中父兄道,圣上有意选他做状元呢。”
“状元?”一道熟悉的嗓音冷笑道,“有我兄长在,他哪里拿得了状元。”
随着两人的经过,身位变换后,密密织着的金线一晃眼,唐静溪看见了被围在中间的陶天娇。而那青衣小姐被她反驳了也不生气,只抿着嘴笑。
唐静溪收回视线,偏头问向夏桃:“这位陶小姐的兄长,就是陶冕么?”
夏桃应道:“正是。陶冕是陶家这一脉上最有天分的小辈,加上陶贵妃受宠,皇帝确实有意他为状元人选。”
踢走路上一颗碍事的小石子,唐静溪冷哼一声:“祖坟想要冒青烟,也得看看有没有这个能耐才行。”
不远处的拐角。
一个作丫鬟打扮的女子跪伏在地上,双手抓着对面人的衣摆,哀求着什么。
而站在她面前的人,一身素丽的衣衫,头发利落地盘束着,面无表情地低头看着自己被拽着的衣角。
因为哀求之人的恳切,天青色的外衫被攥得皱了起来,就如同回忆般徒生了波澜。
虞月堂垂眼看着地上向她哭求的人,回想起重生前的事情来。
生母去世得早,在虞月堂的记忆中,没多久父亲就娶了续弦。自己的那位继母年轻貌美,却一直不曾有孕,便将庶姐抱养了去。
庶姐虞月心摇身一变,成了宣王府的大小姐。
等到二人都长大些,前尘旧事都模糊不清了,仿佛虞月心生来便是继母的女儿,是有母亲撑腰的嫡小姐。而虞月堂不争不抢的内敛性格,让她更像是一个失去依仗的可怜人。
继母和长姐的不喜,使得虞月堂在王府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她的母亲是定国将军的独女,旁人又不得不给她几分薄面。
可外人越将她高看于虞月心一眼,虞月心心中的忌恨便越滋长一分,对她的折磨也就更变本加厉。到后来,虞月心甚至阻拦她和定国将军府的往来。
终日郁郁寡欢之下,虞月堂对逃离宣王府这件事的渴望愈发强烈。而在她当时的认知里,离开宣王府的唯一途径,不过是嫁出去。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虞月堂许下的心愿都有关于姻缘。
嫁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彻底地离开这里,对她来说都算作是好姻缘。
可惜虞月心没打算放过她。她早知道自己这个妹妹生得清丽不俗,却依旧无法控制自己在心悦之人对妹妹投以赞赏目光时,狰狞了脸庞。
剑走偏锋,鬼迷心窍的虞月心给虞月堂下了药。
不幸中的万幸,虞月堂走失多年的好运气突然显了灵。她并没有像长姐谋划的那样失了身子,反而因缘巧合被二皇子救下。
在长姐的咬牙愤恨中,她嫁进了皇家,成了二皇子妃。
像她少女时期许下的愿望那般,彻底地摆脱了宣王府的控制,去到继母和长姐的手伸不到的地方。
虞月堂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她便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
她自以为的好姻缘,不过是从一个勾心斗角的压抑之地,跳去了另一个勾心斗角的压抑之地。
皇族内部的阴谋诡计更甚,被裹挟在其中的虞月堂,处处步步身不由己。
到了后来,整个皇城风雨飘摇,二皇子在争权的路上仍不忘记往府里纳进一个又一个美妾。
虞月堂身心俱疲,那种深入灵魂的疲惫感在她和他的第一个孩子小产后达到了顶峰。
不是意外。
他们都心知肚明。
终于,虞月堂做了这辈子以来最大胆的决定。
她诈死离开京城,去投奔了远在边关征战的外祖父。
定国将军看到枯萎的花一样快要凋零的外孙女时,糊满风沙的脸上老泪纵横。
在沙场上,虞月堂找到了久违的自由。她用破败的身子重新捡起儿时舞过的红缨枪,仿佛回到了父亲刚续弦,外祖母和外祖父心疼她,将她接回将军府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外祖父教她枪法,夸她是自己教过的最有天赋的小孩。
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的痛苦太漫长,她都快忘记这些事了,虞月堂抚摸着缨穗想。
最后的日子里,和军营内的每个将士一样,虞月堂已经可以将内务完成得很出色。
外祖父像从前一样夸她,说她是自己见过最厉害的娘子军。
虞月堂听了呲着牙笑。
笑着笑着泪就流了满脸,年迈的定国将军满身是血地躺在简陋的床上,粗砺的大手紧握着她生了茧的手掌。
王朝的命运前途未卜,他还未曾给自己的乖阿棠找一个好去处就要离开了,要他如何放心得下呢?
老将军那双包容宽厚的眼盯着虞月堂看了又看,渐渐含了泪。
他最后对虞月堂说,我后悔将你母亲嫁进宣王府了。
虞月堂强忍着哀恸处理了后事,多重折磨下,很快她的身体也走向了油尽灯枯。
站在一生的末尾,虞月堂回首看去,才发现自己竟从来没有跳出过那个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