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看似繁华,实则暗流涌动。
容蓁走到窗边,推开雕花窗棂,晨风挟着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她心中的烦闷。
楚绍猜忌心重,朝堂之上党派林立,明争暗斗从未停歇。
而她容家,百年世家,功高震主,早已被楚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前世,她天真烂漫,以为只要真心待人,便能换来真心相待,家族平安。
直到容家满门抄斩,她才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帝王最是那无情无心之人,只有无穷无尽的算计。
这一世,她要保护家人,守护容家百年基业。
“绿芜,研墨。”
容蓁走到书桌前,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铺开的宣纸,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前世楚绍与她大婚后七年间发生的一幕幕。
那是容家败落的开端,也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七年里,先是江南水患,容家被诬陷贪污赈灾款,紧接着便是前线告急,二哥被扣上贪功冒进的罪名被逼交出虎符。
一桩桩,一件件,环环相扣,最终将容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那个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的帝王。
彼时她被囚禁冷宫,不曾亲眼目睹父亲如何惨死狱中,兄长如何被押赴刑场。
“皇上,你宁可相信那些片面之词,也不愿信我容家世代忠良吗?!”父亲下狱前的怒吼,至今仍在她耳边回响。
而楚绍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眼中没有半分怜悯,只有冰冷的算计。
容蓁握紧手中的狼毫,指节泛白。
“小姐,您怎么了?”绿芜察觉到容蓁的情绪变化,担忧地问道。
“无事。”容蓁摇摇头,将脑海中的思绪压下,重新拿起毛笔,蘸饱墨汁,在宣纸上写下“七年”二字。
这两个字,笔锋凌厉,杀气腾腾。
写完这两个字,她放下狼毫,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梳理前世楚绍七年间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那些隐藏在暗处,不为人知的细节。
她要利用这七年时间,扭转容家的命运,也要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
盛京另一端,城南别院里。
萧誉一身玄色锦袍,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的仍是前几日容蓁来时瞧见的那卷兵书,俊美如玉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引起他丝毫的兴趣。
紫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里时,萧誉第一时间抓起桌上的狼毫,奋力向其挥去。
功力之深肉眼可见。紫冥躲闪迅速,而那只狼毫却是直直地插/进他身后的那面墙体中。
蒙面的紫冥眼色瞬间深沉,两指夹信将其如飞镖般从手中向萧誉的方向投射出去,下一瞬他便消失在这书房中。
萧誉放下手中的兵书,捡起那封信,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信封上精致的火漆印章,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异色。
他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笺,展开细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娟秀清丽,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凌厉。
然而,真正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信上的内容。
信中详细分析了如今盛京内的局势,指出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她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容家虽然看似置身事外,但实际上却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若南疆世子是真心实意愿意与容家合作,容家将会成为南疆世子在盛京最坚实的后盾。
萧誉看完信,漆黑的眼眸如同潭底越发深沉。
异国他乡,背靠一个世家大族对一名质子来说,的确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这女人,打蛇真会找七寸。
“世子,昨日楚宫里派人去容府行纳采与纳征礼。”一侍卫模样打扮的男子看着萧誉手中的信笺,忍不住开口询问,“您真的打算插手此事吗?”
萧誉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信笺随意地扔在桌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下一下,仿佛敲击在心上。
“易辰你说,这盛京城中,还有比容家更合适的棋子吗?”萧誉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被叫易辰的男子眉心骤紧,他知道,世子并非真的在询问他的意见。
世子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容家,百年世家,根基深厚,却也树大招风。”萧誉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
“如今有他们的皇帝猜忌,朝臣虎视眈眈,容家这棵大树,怕是已经风雨飘摇。”
“世子英明。”易辰心中暗暗惊讶,还有他家世子不知道的情报吗?
竟然对楚燕的朝堂局势都了如指掌,幸好自己不是世子的敌人,实在令人心惊。
“容蓁此女,倒是聪明。”萧誉突然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她知道,想要保住容家,就必须借助外力。”
“只是……”易辰有些犹豫,“世子,您真的相信容蓁吗?”
“女人,是最不可信的。”
-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
龙涎香袅袅升起,楚绍一身明黄色龙袍,端坐在紫檀木龙案前批阅奏折,眉头却微微蹙起。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皇上,该用早膳了。”一旁伺候的太监李公公轻声提醒道。
楚绍头也不抬,只专注着手中批阅的奏折。
李公公见状,也不敢再多言,只好默默地站在一旁伺候着。
突然,楚绍像是想到了什么,放下手中的朱笔,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抬头看向李德福,问道:“容家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身旁伺候笔墨的李德福躬身答道:“回皇上,自昨日纳征之后,容家便一直闭门谢客,并无异常。”
“并无异常?”楚绍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他剑眉微蹙轻哼一声,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抹疑惑。
他原本以为,容蓁只是一个空有美貌,毫无心机的世家小姐,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聪慧敏锐,甚至能够察觉到他的意图。
距离他下旨赐婚,已经过去整整五日了。
五日间,容家上下却毫无动静,仿佛根本没有将这桩婚事放在心上。
这与容玉山一贯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
依着六礼,他昨日才派人去容府行纳采纳征之礼的国书,容家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可偏偏,容家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没有泛起一丝波澜。
这种反常的平静,让楚绍感到不安。
难道是容玉山那个老狐狸在暗中谋划什么?
想到这里,楚绍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他深知容家势大,在朝中根深蒂固,而他更担心的是容家背后可能隐藏的野心。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选择容蓁,来牵制住这个功高震主的臣子。
“李德福。”楚绍唤了一声。
“奴才在。”李公公连忙应道。
“你去一趟昭华殿,让贵妃以她的名义请容家小姐进宫小聚。”楚绍沉声吩咐道。
“是,皇上。”李公公领命退下,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只有那敲击桌面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内,显得格外清晰。
楚绍看着李德福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深思。
容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昭华殿内,珠帘轻垂。
香炉中焚着上好的安神香,贵妃宋冉琴斜倚在软榻上,怀里抱着一只毛色雪白的猫儿,闭着眼睛听着宫女唱着江南小调,神情慵懒而惬意。
“娘娘,李公公求见。”宫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禀报道。
“李德福?”宋冉琴微微蹙眉,“他来做什么?”
“奴婢不知,不过看李公公神色匆匆,似乎有什么要事。”宫女答道。
“宣他进来吧。”她放下裙摆,坐直了身子。
李德福走进殿内,向宋冉琴行礼问安后,便将楚绍的旨意,一五一十地转述了一遍。
她听完,秀眉微蹙,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李德福躬身退下,掩上殿门。
待李德福走后,宋冉琴猛地坐起身,原本慵懒的神情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怒火。
“啪”的一声,她手中的茶盏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陛下竟让本宫做媒!欺人太甚!”贵妃怒不可遏,精致的妆容也掩盖不住她眼中的恨意。
殿内侍奉的宫女瞬间惊恐跪地,求贵妃息怒。
皇后之位她盼了五年,望了五年,竟是让她得了去!
恨意自心底迸发,怀中的猫被她大力的动作弄疼,原本温顺如羔羊的猫儿,发出一声尖锐惊异之鸣,只见它四肢挣扎,狂野地从宋冉琴怀里跳脱出去。
众目睽睽之下,那猫儿锋利爪子刮过她洁白的手背,顷刻间红色液体自雪肤上流淌而出。
闯祸的猫儿早已跑的不知去向。
昭华殿内瞬时乱做一团,幸有冷静的宫女打发了人去传太医,再瞧手背被抓花之人,此时正一瞬不瞬地望着那猫儿跑远的方向,陷入沉思中。
容蓁走到窗边,推开雕花窗棂,晨风挟着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她心中的烦闷。
楚绍猜忌心重,朝堂之上党派林立,明争暗斗从未停歇。
而她容家,百年世家,功高震主,早已被楚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前世,她天真烂漫,以为只要真心待人,便能换来真心相待,家族平安。
直到容家满门抄斩,她才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帝王最是那无情无心之人,只有无穷无尽的算计。
这一世,她要保护家人,守护容家百年基业。
“绿芜,研墨。”
容蓁走到书桌前,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铺开的宣纸,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前世楚绍与她大婚后七年间发生的一幕幕。
那是容家败落的开端,也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七年里,先是江南水患,容家被诬陷贪污赈灾款,紧接着便是前线告急,二哥被扣上贪功冒进的罪名被逼交出虎符。
一桩桩,一件件,环环相扣,最终将容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那个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心狠手辣的帝王。
彼时她被囚禁冷宫,不曾亲眼目睹父亲如何惨死狱中,兄长如何被押赴刑场。
“皇上,你宁可相信那些片面之词,也不愿信我容家世代忠良吗?!”父亲下狱前的怒吼,至今仍在她耳边回响。
而楚绍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眼中没有半分怜悯,只有冰冷的算计。
容蓁握紧手中的狼毫,指节泛白。
“小姐,您怎么了?”绿芜察觉到容蓁的情绪变化,担忧地问道。
“无事。”容蓁摇摇头,将脑海中的思绪压下,重新拿起毛笔,蘸饱墨汁,在宣纸上写下“七年”二字。
这两个字,笔锋凌厉,杀气腾腾。
写完这两个字,她放下狼毫,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梳理前世楚绍七年间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那些隐藏在暗处,不为人知的细节。
她要利用这七年时间,扭转容家的命运,也要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
盛京另一端,城南别院里。
萧誉一身玄色锦袍,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的仍是前几日容蓁来时瞧见的那卷兵书,俊美如玉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引起他丝毫的兴趣。
紫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里时,萧誉第一时间抓起桌上的狼毫,奋力向其挥去。
功力之深肉眼可见。紫冥躲闪迅速,而那只狼毫却是直直地插/进他身后的那面墙体中。
蒙面的紫冥眼色瞬间深沉,两指夹信将其如飞镖般从手中向萧誉的方向投射出去,下一瞬他便消失在这书房中。
萧誉放下手中的兵书,捡起那封信,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信封上精致的火漆印章,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异色。
他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笺,展开细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娟秀清丽,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凌厉。
然而,真正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信上的内容。
信中详细分析了如今盛京内的局势,指出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她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容家虽然看似置身事外,但实际上却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若南疆世子是真心实意愿意与容家合作,容家将会成为南疆世子在盛京最坚实的后盾。
萧誉看完信,漆黑的眼眸如同潭底越发深沉。
异国他乡,背靠一个世家大族对一名质子来说,的确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这女人,打蛇真会找七寸。
“世子,昨日楚宫里派人去容府行纳采与纳征礼。”一侍卫模样打扮的男子看着萧誉手中的信笺,忍不住开口询问,“您真的打算插手此事吗?”
萧誉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信笺随意地扔在桌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下一下,仿佛敲击在心上。
“易辰你说,这盛京城中,还有比容家更合适的棋子吗?”萧誉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被叫易辰的男子眉心骤紧,他知道,世子并非真的在询问他的意见。
世子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容家,百年世家,根基深厚,却也树大招风。”萧誉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
“如今有他们的皇帝猜忌,朝臣虎视眈眈,容家这棵大树,怕是已经风雨飘摇。”
“世子英明。”易辰心中暗暗惊讶,还有他家世子不知道的情报吗?
竟然对楚燕的朝堂局势都了如指掌,幸好自己不是世子的敌人,实在令人心惊。
“容蓁此女,倒是聪明。”萧誉突然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她知道,想要保住容家,就必须借助外力。”
“只是……”易辰有些犹豫,“世子,您真的相信容蓁吗?”
“女人,是最不可信的。”
-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
龙涎香袅袅升起,楚绍一身明黄色龙袍,端坐在紫檀木龙案前批阅奏折,眉头却微微蹙起。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皇上,该用早膳了。”一旁伺候的太监李公公轻声提醒道。
楚绍头也不抬,只专注着手中批阅的奏折。
李公公见状,也不敢再多言,只好默默地站在一旁伺候着。
突然,楚绍像是想到了什么,放下手中的朱笔,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抬头看向李德福,问道:“容家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身旁伺候笔墨的李德福躬身答道:“回皇上,自昨日纳征之后,容家便一直闭门谢客,并无异常。”
“并无异常?”楚绍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他剑眉微蹙轻哼一声,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抹疑惑。
他原本以为,容蓁只是一个空有美貌,毫无心机的世家小姐,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聪慧敏锐,甚至能够察觉到他的意图。
距离他下旨赐婚,已经过去整整五日了。
五日间,容家上下却毫无动静,仿佛根本没有将这桩婚事放在心上。
这与容玉山一贯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
依着六礼,他昨日才派人去容府行纳采纳征之礼的国书,容家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可偏偏,容家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没有泛起一丝波澜。
这种反常的平静,让楚绍感到不安。
难道是容玉山那个老狐狸在暗中谋划什么?
想到这里,楚绍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他深知容家势大,在朝中根深蒂固,而他更担心的是容家背后可能隐藏的野心。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选择容蓁,来牵制住这个功高震主的臣子。
“李德福。”楚绍唤了一声。
“奴才在。”李公公连忙应道。
“你去一趟昭华殿,让贵妃以她的名义请容家小姐进宫小聚。”楚绍沉声吩咐道。
“是,皇上。”李公公领命退下,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只有那敲击桌面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内,显得格外清晰。
楚绍看着李德福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深思。
容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昭华殿内,珠帘轻垂。
香炉中焚着上好的安神香,贵妃宋冉琴斜倚在软榻上,怀里抱着一只毛色雪白的猫儿,闭着眼睛听着宫女唱着江南小调,神情慵懒而惬意。
“娘娘,李公公求见。”宫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禀报道。
“李德福?”宋冉琴微微蹙眉,“他来做什么?”
“奴婢不知,不过看李公公神色匆匆,似乎有什么要事。”宫女答道。
“宣他进来吧。”她放下裙摆,坐直了身子。
李德福走进殿内,向宋冉琴行礼问安后,便将楚绍的旨意,一五一十地转述了一遍。
她听完,秀眉微蹙,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李德福躬身退下,掩上殿门。
待李德福走后,宋冉琴猛地坐起身,原本慵懒的神情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怒火。
“啪”的一声,她手中的茶盏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陛下竟让本宫做媒!欺人太甚!”贵妃怒不可遏,精致的妆容也掩盖不住她眼中的恨意。
殿内侍奉的宫女瞬间惊恐跪地,求贵妃息怒。
皇后之位她盼了五年,望了五年,竟是让她得了去!
恨意自心底迸发,怀中的猫被她大力的动作弄疼,原本温顺如羔羊的猫儿,发出一声尖锐惊异之鸣,只见它四肢挣扎,狂野地从宋冉琴怀里跳脱出去。
众目睽睽之下,那猫儿锋利爪子刮过她洁白的手背,顷刻间红色液体自雪肤上流淌而出。
闯祸的猫儿早已跑的不知去向。
昭华殿内瞬时乱做一团,幸有冷静的宫女打发了人去传太医,再瞧手背被抓花之人,此时正一瞬不瞬地望着那猫儿跑远的方向,陷入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