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在想着萧六的话。
萧六,单名一个琴字,今年十六岁,她虽也生得极美,但与萧令不同,更显可爱。
萧令一直叫她萧六,也以为她虽平时不显眼,但起码的伦理纲常还在,不过今天看来,堂堂国公府嫡出小姐,竟然在自家花园私会外男,这些年的规矩怕是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她走着走着,迎面就撞上了萧国公。
萧国公刚刚将世子一行人劝说回去,本想去后院嘱咐夫人看好小女儿,却发现萧令在花园中溜达。
他问道:“你为何会在此?”
萧令如实回答,也说起刚刚在假山中,看到萧六与一男子见面的事。
她说着这些面上极为平静,好似这一切与她无关,不过她也只是陈述事实,绝不发表任何意见。
萧国公有些沉不住气,他对使团不甚了解,想着萧令可能还算熟悉,便问她可有对策。
萧令想到刚才萧琴说过自己会去求父亲帮忙,于是让萧国公自己去问女儿,说完后转身去往后院。
且说裴元礼在前厅观察了许久,转身去寻找林相,待相谈一番后,结伴入宫面了圣。
圣上这两日也在思考使团一事要如何处理,皇后这两日也忙于娘家事,但其中缘由也是不甚清楚。
现下裴元礼说起此事,皇帝又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
林相也很是苦恼,他们都已看出,平胡世子显然不想离开这里,所以才以婚娶为由。
“陛下,当下务必要找到真公主,只是无从下手啊。”林相感叹。
“朕何尝不知!”
“或许可以利用哥舒,”裴元礼建议,“端看这几日使团的反应,恐怕他们内部是有矛盾的。若是把使团侍卫支开,世子和李冀无人可用,他们便会重新谋划。”
皇帝与林相觉得可行,于是便让鸿胪寺少卿传旨,大抵意思是,皇后娘娘看公主心情不佳,特地派宜阳郡主陪同公主,前往江南散心,和亲一事可暂且搁置。
如此一来,使团的侍卫包括哥舒在内,一半以上都随公主离开,只留下二十人在京城,负责保护世子。
起初,世子与李冀并未在意,但在公主离开的第三天,使团携带的黄金、马匹等财物遭遇不测,这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彼时,世子和李冀还在烦恼与国公府的婚事。
这半月以来,萧国公以丧事为由,拒绝议亲,期间世子也上表过圣上,但圣上说这是萧国公的家事,即便是天子,也不好插手。
世子没有办法,打算一不做二不休。
他让人给萧六送了一封信,信中满是威胁之语,而萧六自那日见了刘凌风后,便向父亲坦白了一切。
萧国公对着女儿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但到底是亲生的,此事不解决,国公府就没法安静。
眼下,萧六拿着信问向父亲要如何应对,萧国公此刻想到萧令,或许她有办法。
萧令今日不当值,自上次在国公府见过裴元礼后,萧令又见了他几次,大抵是交待这期间该如何应对使团的刁难。
公主此番出行并不需要她亲力亲为,是以萧令仍留在京城。
现下,萧国公叫她进府,说了世子的来信,萧令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于是让萧六按照约定的时间前去会面。
出发前,萧令特地和萧六说过,此事若行事不慎,势必会造成她名节受辱。
但萧六已下定决心,不管结果如何,她都接受。
事已至此,萧令便不再担心,于是扮作寻常妇人,在约定的永安寺前伺机行动。
萧六已来到永安寺内的偏殿,平胡世子早已在此等候,世子直截了当告诉萧六,让她必须嫁给自己,否则就等着给刘凌风收尸。
萧六深知此行的意义,坚持自己不愿嫁与他,又指责世子仗势欺人,目无法度,言语间透露对平胡人的不屑。
世子本就是冲动之人,听到这些自是不会惯着萧六,于是恶狠狠抓着萧六的胳膊表达自己的不满。
萧令远远看到后,让萧敏上前。
萧敏是萧令的四妹妹,性子有些泼辣,萧令担心世子会认出她,所以特地叫了萧敏来。
萧敏上前打掉世子的手,嘴上还不依不饶:“哪里来的泼皮,敢在此撒野。”
世子被打断,更加生气,但看来人相貌不输萧六,于是又压低了声音:“你是何人,这里不关你事,速速离开。”
萧敏说道:“这是我妹子,怎的不关我事?你一堂堂男子,竟当众对女子无礼,真当我们萧家怕了你?”
世子一听眼前这位居然也是国公府小姐,态度明显缓和下来,但心底那股愤怒始终没有消去。
于是在萧敏话里话外说着平胡人不识好歹后,再也按耐不住,左右手同时抓住姐妹俩,似是要把二人同时拉走。
他见两女子奋力反抗,于是叫来护卫帮忙。
眼看两人就快被侍卫拖走,萧敏一声大喊:“裴大人,救命。”
原来,此事乃是萧令与裴元礼谋划后生出的主意。
裴元礼与柳衡身着便装,从偏殿大门进来,见到有人对两女子图谋不轨,遂出手将二人救下。
萧敏趁其他人不注意朝妹妹使了个眼色,于是萧六上前哭诉:“裴大人,小女子今日真是不知如何是好,此人放荡不羁,言语冒犯我们姐妹二人,而后又动手动脚想将我们撸了去,求大人做主,不能放过此等小人。”
萧六说这番话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围聚在此,百姓们听到外邦人在这里不守王法,齐刷刷向世子看去,且带了一丝丝鄙视。
世子显然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裴大人”他曾听李冀提过,在他看来此人甚是厉害,他还庆幸来到都城之后,并没有和此人交手,若不然怕是不好全身而退。
只是现下这个情况,遇到裴元礼,自己恐怕没好果子吃,他也不是莽夫,审时度势他也懂得,当下便立刻赔上笑脸,声称一切都是误会,自己并未对萧家姐妹有非分之想。
裴元礼已然和萧令达成一致意见,此事本就是他们设计好的,断不会葬送这个机会。
于是他丝毫不顾及世子脸面,吩咐手下将几人一并带走。
萧六,单名一个琴字,今年十六岁,她虽也生得极美,但与萧令不同,更显可爱。
萧令一直叫她萧六,也以为她虽平时不显眼,但起码的伦理纲常还在,不过今天看来,堂堂国公府嫡出小姐,竟然在自家花园私会外男,这些年的规矩怕是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她走着走着,迎面就撞上了萧国公。
萧国公刚刚将世子一行人劝说回去,本想去后院嘱咐夫人看好小女儿,却发现萧令在花园中溜达。
他问道:“你为何会在此?”
萧令如实回答,也说起刚刚在假山中,看到萧六与一男子见面的事。
她说着这些面上极为平静,好似这一切与她无关,不过她也只是陈述事实,绝不发表任何意见。
萧国公有些沉不住气,他对使团不甚了解,想着萧令可能还算熟悉,便问她可有对策。
萧令想到刚才萧琴说过自己会去求父亲帮忙,于是让萧国公自己去问女儿,说完后转身去往后院。
且说裴元礼在前厅观察了许久,转身去寻找林相,待相谈一番后,结伴入宫面了圣。
圣上这两日也在思考使团一事要如何处理,皇后这两日也忙于娘家事,但其中缘由也是不甚清楚。
现下裴元礼说起此事,皇帝又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
林相也很是苦恼,他们都已看出,平胡世子显然不想离开这里,所以才以婚娶为由。
“陛下,当下务必要找到真公主,只是无从下手啊。”林相感叹。
“朕何尝不知!”
“或许可以利用哥舒,”裴元礼建议,“端看这几日使团的反应,恐怕他们内部是有矛盾的。若是把使团侍卫支开,世子和李冀无人可用,他们便会重新谋划。”
皇帝与林相觉得可行,于是便让鸿胪寺少卿传旨,大抵意思是,皇后娘娘看公主心情不佳,特地派宜阳郡主陪同公主,前往江南散心,和亲一事可暂且搁置。
如此一来,使团的侍卫包括哥舒在内,一半以上都随公主离开,只留下二十人在京城,负责保护世子。
起初,世子与李冀并未在意,但在公主离开的第三天,使团携带的黄金、马匹等财物遭遇不测,这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彼时,世子和李冀还在烦恼与国公府的婚事。
这半月以来,萧国公以丧事为由,拒绝议亲,期间世子也上表过圣上,但圣上说这是萧国公的家事,即便是天子,也不好插手。
世子没有办法,打算一不做二不休。
他让人给萧六送了一封信,信中满是威胁之语,而萧六自那日见了刘凌风后,便向父亲坦白了一切。
萧国公对着女儿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但到底是亲生的,此事不解决,国公府就没法安静。
眼下,萧六拿着信问向父亲要如何应对,萧国公此刻想到萧令,或许她有办法。
萧令今日不当值,自上次在国公府见过裴元礼后,萧令又见了他几次,大抵是交待这期间该如何应对使团的刁难。
公主此番出行并不需要她亲力亲为,是以萧令仍留在京城。
现下,萧国公叫她进府,说了世子的来信,萧令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于是让萧六按照约定的时间前去会面。
出发前,萧令特地和萧六说过,此事若行事不慎,势必会造成她名节受辱。
但萧六已下定决心,不管结果如何,她都接受。
事已至此,萧令便不再担心,于是扮作寻常妇人,在约定的永安寺前伺机行动。
萧六已来到永安寺内的偏殿,平胡世子早已在此等候,世子直截了当告诉萧六,让她必须嫁给自己,否则就等着给刘凌风收尸。
萧六深知此行的意义,坚持自己不愿嫁与他,又指责世子仗势欺人,目无法度,言语间透露对平胡人的不屑。
世子本就是冲动之人,听到这些自是不会惯着萧六,于是恶狠狠抓着萧六的胳膊表达自己的不满。
萧令远远看到后,让萧敏上前。
萧敏是萧令的四妹妹,性子有些泼辣,萧令担心世子会认出她,所以特地叫了萧敏来。
萧敏上前打掉世子的手,嘴上还不依不饶:“哪里来的泼皮,敢在此撒野。”
世子被打断,更加生气,但看来人相貌不输萧六,于是又压低了声音:“你是何人,这里不关你事,速速离开。”
萧敏说道:“这是我妹子,怎的不关我事?你一堂堂男子,竟当众对女子无礼,真当我们萧家怕了你?”
世子一听眼前这位居然也是国公府小姐,态度明显缓和下来,但心底那股愤怒始终没有消去。
于是在萧敏话里话外说着平胡人不识好歹后,再也按耐不住,左右手同时抓住姐妹俩,似是要把二人同时拉走。
他见两女子奋力反抗,于是叫来护卫帮忙。
眼看两人就快被侍卫拖走,萧敏一声大喊:“裴大人,救命。”
原来,此事乃是萧令与裴元礼谋划后生出的主意。
裴元礼与柳衡身着便装,从偏殿大门进来,见到有人对两女子图谋不轨,遂出手将二人救下。
萧敏趁其他人不注意朝妹妹使了个眼色,于是萧六上前哭诉:“裴大人,小女子今日真是不知如何是好,此人放荡不羁,言语冒犯我们姐妹二人,而后又动手动脚想将我们撸了去,求大人做主,不能放过此等小人。”
萧六说这番话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围聚在此,百姓们听到外邦人在这里不守王法,齐刷刷向世子看去,且带了一丝丝鄙视。
世子显然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个“裴大人”他曾听李冀提过,在他看来此人甚是厉害,他还庆幸来到都城之后,并没有和此人交手,若不然怕是不好全身而退。
只是现下这个情况,遇到裴元礼,自己恐怕没好果子吃,他也不是莽夫,审时度势他也懂得,当下便立刻赔上笑脸,声称一切都是误会,自己并未对萧家姐妹有非分之想。
裴元礼已然和萧令达成一致意见,此事本就是他们设计好的,断不会葬送这个机会。
于是他丝毫不顾及世子脸面,吩咐手下将几人一并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