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子接下来又说棋盘台,告诉朱文正这地方对于老吴的重要性。
一年来,光是路子从棋盘台运走的砖瓦木料和废旧门窗,就有五卡车,这些东西都被老吴派了大用场。老吴用这些料,给公社的几个领导家里盖起了棚子、厦子、小厨房等,有些材料甚至还给了县里的人。此时,大多数基层干部还都比较廉洁,就连公社主任家,也就只有三间平房,总面积才五十来平米,所以老吴免费赠送的这些“工程”,都很有实用价值,大得他们的好评。另外还有些材料,路子就拉到山外的集市上卖掉,卖的钱他和老吴还有申大有三人平分。“所以”,路子教朱文正说:“你要是肯出力气,也可以弄些大点的东西,自己去南乌素什么地方卖了,然后钱就是你自己的。”
朱文正问:“老吴跟我说,申大有在建筑队挂了名,他是有工资的。我这样干不好吧。”
路子说:“没事儿。申大有属于‘壮工’也就是‘小工’,一个月才16块钱,刚够吃饭的。所以他挖到的一些东西自己也去卖,老吴知道的,没关系。还有我跟你说,北乌素这地儿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这儿没啥规定不规定,合适不合适的,别出大格儿,怎么都行。”他瞅了瞅朱文正,又说:“老弟,我看你是个实诚人,挺不错的,我跟你说个实话吧……”
路子继续往下说,朱文正这才明白了申大有的真正死因。
原来,申大有老想挣大钱,就跟路子商量,说他想“打地道”挖开“勘探队”和道班房的院子。因为他听别人讲,那两个地方都有很多值钱的玩意儿,而且还有不少的汽油。有了汽油,路子可以开车跑到外县去卖东西。不过,这俩地方跟“民房”不同,那里的“遗物”属于国家,倒腾公家的东西有风险,所以,申大有要瞒着老吴,只跟路子一人“搭伙”。他倒不是要“背叛”,是由于老吴是公社革委会的委员,属于半个“公家人”(他不是正式干部)。他要是知情,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所以还不如干脆不告诉他。路子当时还劝过申大有,说挖洞太危险,因为那不是“原生”土质,是滑坡塌下来的土石,不够结实。申大有说,塌方都两年了,那上头什么树啊草啊都长出来了,我再小心点,保证没事儿。
申大有其实还是没经验,不懂得那“坑道”不是随便打的,那里有很多学问。盲目去干,就得用生命去“交学费”。
申大有没有“挖坑道”的经验,但是朱文正有。
路子开车走后,朱文正马上去了申大有的“失事”现场,仔细琢磨了大半天,他就有了办法。
他的办法很简单,先是“从上往下”,然后是“由东向西”,接着是“边掘进,边被覆”。
所谓从上往下,是他从那大坡的顶上,先查明勘探队那院子的位置。这个倒是不难,因为有院子的地方,从大坡顶上能看出痕迹来,就是比别的地方稍微低一些。然后他就开始从上往下挖,挖出一个敞亮的斜坡,估计到了房子的附近,就开始挖洞。
朱文正当兵时,曾经参加过修建简易的战备坑道。为了防止塌方,一般每向里挖进三五米,就用砖和水泥将坑道“被覆”一段,一边被覆,一边往里挖,这样挖再长也不容易塌方。他这里有砖没有水泥,要像挖坑道一样“被覆”有困难。不过他有木料。这段“坑道”按照他的计算,可能也就七八米,最长不会超过十二米。上面的土石层最厚也就两三米,还掺杂了很多树木杂草,不会太重,只要稍加支撑,就能起到“被覆”的作用。于是他来了一个“拆东墙补西墙”,将自己住的那房子拆掉了屋顶,用拆下来的木料当作支撑。
这个活儿相当费力气。开始的两天,尽管朱文正只是半天“工作”,仍然累的腰酸背疼。干了五六天之后,他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劳动强度,便改成了六小时工作制,而且越干越有经验,“掘进”速度也明显加快了。
这天下午,他已经干了六个多小时,该收工了。可他觉得还有力气,便决定“加班”一小时。结果刚过了几分钟,他一镐下去,叮当一声,镐头被什么坚硬的东西给反弹了回来。朱文正下手一摸,心中狂喜,移过煤油灯来细看,镐头砸中的是红砖墙!
朱文正顿时劲头倍增。他将四周的空间扩展了一些,然后扬起大镐一顿猛砸,就听呼通一声,镐头刨了一个空——那简易的砖墙被他砸开了。
半小时后,朱文正在墙上开出了一个洞,他擎着煤油灯钻了进去。
这屋子似乎是个仓库,里面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机油味。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米半高的铁皮柜子。拉开一看,里面分成两格,上面乱七八糟地放着灯具、电线、开关等,还有安全帽、手套和工作服;下面一格是些五金工具,什么扳子、钳子、锯条、螺丝刀、电工笔等应有尽有。柜子往北,地上堆着电机、老虎钳、千斤顶等等。朝东再一迈腿,脚下一绊差点摔倒,举灯一照,发现地上放了很多的胶管,还有五六袋子水泥,水泥的前边排着一大两小三个油桶。他趴上闻了一下,大桶的是汽油,小桶的是机油,但都剩下不多了。大桶内剩有三分之一,小桶里好像也就剩了三五斤的样子。
不过朱文正仍然十分高兴,因为汽油和机油还有水泥都属于紧俏物资,尤其是汽油,在公社这样的基层是很难搞到的。
找到了最有价值的汽油,朱文正对于另外那些墙上挂的,地上扔的,窗边靠着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暂时不想看了。他实在有点太累了,想先回去歇歇,等明天再来拾掇这个“宝库”。
朝回走了两步,他忽然想起路子说过,勘探队的仓库紧挨着伙房,那里是不是应该还有好吃的……不过他马上笑了,笑自己的荒唐。再好吃的东西,过了两三年,闻都不能闻了。不过朱文正还是转身进了里间的伙房。果不其然,里面有一股很难闻的腐臭味道,所以他只待了两分钟就赶紧退了出来。虽然被熏的不轻,但朱文正还是大喜过望,因为那里不仅锅碗瓢盆齐全,而且竟然还有一套液化气灶具。要知道,即便是在县城这样的“城里”,这灶具也是属于稀罕东西。朱文正还试了一下钢瓶的重量,那里还有多半罐的液化气呢!
在朝他那个破“宿舍”走的路上,兴高采烈的朱文正唱起了经过他改造的“部队歌曲”:
日落西山红霞飞,
老朱收工把营归,把营归(原词是,战士打靶把营归),
身后的宝贝一大堆(胸前的红花映彩霞),
从此告别了旧社会(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太阳都落山了,阴暗空旷的山岭间,仍然回荡着他五音不全但却是欢欣鼓舞的歌声。
一年来,光是路子从棋盘台运走的砖瓦木料和废旧门窗,就有五卡车,这些东西都被老吴派了大用场。老吴用这些料,给公社的几个领导家里盖起了棚子、厦子、小厨房等,有些材料甚至还给了县里的人。此时,大多数基层干部还都比较廉洁,就连公社主任家,也就只有三间平房,总面积才五十来平米,所以老吴免费赠送的这些“工程”,都很有实用价值,大得他们的好评。另外还有些材料,路子就拉到山外的集市上卖掉,卖的钱他和老吴还有申大有三人平分。“所以”,路子教朱文正说:“你要是肯出力气,也可以弄些大点的东西,自己去南乌素什么地方卖了,然后钱就是你自己的。”
朱文正问:“老吴跟我说,申大有在建筑队挂了名,他是有工资的。我这样干不好吧。”
路子说:“没事儿。申大有属于‘壮工’也就是‘小工’,一个月才16块钱,刚够吃饭的。所以他挖到的一些东西自己也去卖,老吴知道的,没关系。还有我跟你说,北乌素这地儿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这儿没啥规定不规定,合适不合适的,别出大格儿,怎么都行。”他瞅了瞅朱文正,又说:“老弟,我看你是个实诚人,挺不错的,我跟你说个实话吧……”
路子继续往下说,朱文正这才明白了申大有的真正死因。
原来,申大有老想挣大钱,就跟路子商量,说他想“打地道”挖开“勘探队”和道班房的院子。因为他听别人讲,那两个地方都有很多值钱的玩意儿,而且还有不少的汽油。有了汽油,路子可以开车跑到外县去卖东西。不过,这俩地方跟“民房”不同,那里的“遗物”属于国家,倒腾公家的东西有风险,所以,申大有要瞒着老吴,只跟路子一人“搭伙”。他倒不是要“背叛”,是由于老吴是公社革委会的委员,属于半个“公家人”(他不是正式干部)。他要是知情,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所以还不如干脆不告诉他。路子当时还劝过申大有,说挖洞太危险,因为那不是“原生”土质,是滑坡塌下来的土石,不够结实。申大有说,塌方都两年了,那上头什么树啊草啊都长出来了,我再小心点,保证没事儿。
申大有其实还是没经验,不懂得那“坑道”不是随便打的,那里有很多学问。盲目去干,就得用生命去“交学费”。
申大有没有“挖坑道”的经验,但是朱文正有。
路子开车走后,朱文正马上去了申大有的“失事”现场,仔细琢磨了大半天,他就有了办法。
他的办法很简单,先是“从上往下”,然后是“由东向西”,接着是“边掘进,边被覆”。
所谓从上往下,是他从那大坡的顶上,先查明勘探队那院子的位置。这个倒是不难,因为有院子的地方,从大坡顶上能看出痕迹来,就是比别的地方稍微低一些。然后他就开始从上往下挖,挖出一个敞亮的斜坡,估计到了房子的附近,就开始挖洞。
朱文正当兵时,曾经参加过修建简易的战备坑道。为了防止塌方,一般每向里挖进三五米,就用砖和水泥将坑道“被覆”一段,一边被覆,一边往里挖,这样挖再长也不容易塌方。他这里有砖没有水泥,要像挖坑道一样“被覆”有困难。不过他有木料。这段“坑道”按照他的计算,可能也就七八米,最长不会超过十二米。上面的土石层最厚也就两三米,还掺杂了很多树木杂草,不会太重,只要稍加支撑,就能起到“被覆”的作用。于是他来了一个“拆东墙补西墙”,将自己住的那房子拆掉了屋顶,用拆下来的木料当作支撑。
这个活儿相当费力气。开始的两天,尽管朱文正只是半天“工作”,仍然累的腰酸背疼。干了五六天之后,他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劳动强度,便改成了六小时工作制,而且越干越有经验,“掘进”速度也明显加快了。
这天下午,他已经干了六个多小时,该收工了。可他觉得还有力气,便决定“加班”一小时。结果刚过了几分钟,他一镐下去,叮当一声,镐头被什么坚硬的东西给反弹了回来。朱文正下手一摸,心中狂喜,移过煤油灯来细看,镐头砸中的是红砖墙!
朱文正顿时劲头倍增。他将四周的空间扩展了一些,然后扬起大镐一顿猛砸,就听呼通一声,镐头刨了一个空——那简易的砖墙被他砸开了。
半小时后,朱文正在墙上开出了一个洞,他擎着煤油灯钻了进去。
这屋子似乎是个仓库,里面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机油味。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一米半高的铁皮柜子。拉开一看,里面分成两格,上面乱七八糟地放着灯具、电线、开关等,还有安全帽、手套和工作服;下面一格是些五金工具,什么扳子、钳子、锯条、螺丝刀、电工笔等应有尽有。柜子往北,地上堆着电机、老虎钳、千斤顶等等。朝东再一迈腿,脚下一绊差点摔倒,举灯一照,发现地上放了很多的胶管,还有五六袋子水泥,水泥的前边排着一大两小三个油桶。他趴上闻了一下,大桶的是汽油,小桶的是机油,但都剩下不多了。大桶内剩有三分之一,小桶里好像也就剩了三五斤的样子。
不过朱文正仍然十分高兴,因为汽油和机油还有水泥都属于紧俏物资,尤其是汽油,在公社这样的基层是很难搞到的。
找到了最有价值的汽油,朱文正对于另外那些墙上挂的,地上扔的,窗边靠着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暂时不想看了。他实在有点太累了,想先回去歇歇,等明天再来拾掇这个“宝库”。
朝回走了两步,他忽然想起路子说过,勘探队的仓库紧挨着伙房,那里是不是应该还有好吃的……不过他马上笑了,笑自己的荒唐。再好吃的东西,过了两三年,闻都不能闻了。不过朱文正还是转身进了里间的伙房。果不其然,里面有一股很难闻的腐臭味道,所以他只待了两分钟就赶紧退了出来。虽然被熏的不轻,但朱文正还是大喜过望,因为那里不仅锅碗瓢盆齐全,而且竟然还有一套液化气灶具。要知道,即便是在县城这样的“城里”,这灶具也是属于稀罕东西。朱文正还试了一下钢瓶的重量,那里还有多半罐的液化气呢!
在朝他那个破“宿舍”走的路上,兴高采烈的朱文正唱起了经过他改造的“部队歌曲”:
日落西山红霞飞,
老朱收工把营归,把营归(原词是,战士打靶把营归),
身后的宝贝一大堆(胸前的红花映彩霞),
从此告别了旧社会(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太阳都落山了,阴暗空旷的山岭间,仍然回荡着他五音不全但却是欢欣鼓舞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