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机关
来人一席绛红色的金银双丝绞卷云暗纹锦衣,身姿挺拔,暗金色的腰带勒着腰肢,宽肩窄腰,样貌更是俊美逼人,此时眼里如一汪寒潭,气势强大。
宁穆梅被眼前男子镇住,也被男子口中的话吓住,她醒过神,心里一阵后怕,可不敢对陛下不敬,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虽然觊觎将军府的财富,但也要有命享。
宁千暮眨着秋瞳,看向冷峻的男人几句话便把几位不速之客送走。
甚至之后宁千暮才知晓,宁穆梅被吓得回去便收拾东西拉着女儿逃离连忙逃离将军府,就怕被秋后算账,赵桃儿还拿着宁千暮的锦衣华服摆弄就被母亲拉走,满脸恋恋不舍。
“顾令舟,你为何来此?”宁千暮把人请进正堂。
顾令舟看着那几人离开的背影,回过神,挑起剑眉,“陛下命我与你一同前往玉门关。”
男人附和着宁千暮的步伐,慢悠悠的走着。
宁千暮知道皇帝的意思,便不再多问。
顾令舟是南安王世子,南安王是异姓王爷,亦是当年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兄弟。
“保家卫国,我们男子也不能输不是。”声音郎朗,有着不易察觉的干涩。
带着些许安慰的话传来。
宁千暮眨了眨清澈的眼睛,她没想到和她没什么交情的南安王世子会和她一同前往玉门关,更没想到不熟的南安王世子会出声安慰她。
京城中贵人多,她平日里只喜欢摆弄机关木头,不喜与人过多交流,没有所谓的闺中密友,只有点头之交,所以她不只是对南安王世子不熟,其实她对整个京城的同龄人都不太熟。
顾令舟似乎只是来告之她明日将与她同行,顺便随手赶走不速之客,完成这些使命便施施然离开,连一盏热茶都没喝上。
知书端着茶水和世子爷擦肩而过。
宁千暮看着顾令舟的背影失神。
如今她也算是有同龄好友了,父亲可以放心了吧。
她没见男子感受到注视而越发僵直的脊背。
翌日,晨光熹微,旭日东升。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春雨,路上些许黏腻。
“宁千暮。”
顾令舟端坐马背,穿着一件玄色祥云纹的窄身锦衣。右手懒散的把玩着手中的马鞭,剑眉星目,五官极其俊俏。此时嘴角微微勾着,似笑非笑,眼睛幽深落不到实处,眼神淡漠的很。
见到少女驾马而来,眼神开始聚焦,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宁千暮听见叫声,慢条斯理的抬眸看去。
少女身着同色系锦袍,墨色金边腰带勒着纤细的腰肢,束起长发,英姿飒爽。
她回头看向身后庄严的城门,敛起眼中复杂的情绪,回过头一脸坚毅,带着人马奔向玉门关。
宁千暮此行带着三个丫鬟,四个随从,顾令舟也带着七八随从,皆有一番好武艺。
一群人浩浩荡荡策马扬鞭。
从京城到边关骑马要一个月的路程。
宁千暮虽然会骑马却不曾多骑,不过三五天,大腿内侧便被磨出血痕。
半个月后,宁千暮的腿已经麻木,赶路时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
顾令舟每每紧跟在宁千暮的身侧,见此吓了一跳,见宁千暮勒马稳住身形,收回探出去的手,皱眉提议休息,正巧前方不远处是一方驿站。
“马儿需要休息,前方我们整休片刻。”
宁千暮点头,这才有了赶路边关的第一次休息。
然而没曾想刚到驿站就收到了边关加急的传报。
一位身穿染血盔甲,灰头土脸,目带绝望恐惧神色的将士跌跌撞撞的行至驿站,恰巧昏倒在宁千暮的腿边。
见到如出一撤的衣衫,仿佛时间回溯到半月之前,让知琴把人唤醒,那人见到宁千暮展露出的手令,眉眼一喜,把急报递给宁千暮。
“末将参见将军。”
此时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将军为何是女子,只满心焦灼玉门关快要失守。
宁千暮一目三行,看完了急报,轻松的神色一敛。
信函上说,炎国与姜国联合,一同攻城,玉门关抵不住人海战术,马上就将城门失守,希望京城派兵支援。
宁千暮看完递给顾令舟,顾令舟看完让将士带着急报赶去京城。
另一边宁千暮早已贯甲跃马,昂首挥鞭,俊马发出一阵高亢的嘶鸣,高高的扬起马蹄,朝前飞奔而去,身后激起一片飞扬的尘土。
几人纷纷跟上。
宁千暮心急如焚,然路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匆忙赶路,只听嗖的一声破空之音响起,一道利箭裹挟着一股冷风,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尖锐的寒光,在树林间电闪般穿梭而过。
直直的冲着宁千暮的面门飞来,宁千暮捕捉到呼啸的风声,下意识勒住马鞍,侧头一躲,暗器深深插入树里,箭尾发颤。
几人警戒起来,马匹踱着步伐围在一起。
顾令舟冷眼看去。
只见十多名名黑衣人出现。
各个身强体壮,手握长剑。
宁千暮来不及思索是谁想要她的命。
抬起手给了身后人一个手势。
举起的右手腕衣襟滑落,露出金属质感的机关。
小指微动,一道比刚才暗器更快的小型箭矢迸射出去。
一切都发生在刹那间,武器剑芒纵横交错,左右嗖急,时快时慢,教人眼花缭乱。
顾令舟见到飞向宁千暮的暗器,心头一紧,瞳孔微缩,却是身形一慢,差点被围攻的三名黑衣人之一砍中。
所幸宁千暮身姿灵敏轻快,面对暗器依旧应对自如,他敛起眼底的暗沉,长剑拔出剑鞘发出“铮”的一声,望向敌人的眼里说不出的冷漠,沉下心着手于眼前。
宁千暮被几个婢女与侍卫围住保护起来,因此长剑还挂在腰间,只手中不停的发射袖箭。
前往边关的路上,她早就做了准备,袖箭便是因此而来。
黑衣人并不好对付,宁千暮眯着眼睛时不时放冷箭,发现黑衣人都格外的强壮且大力,武功路数不似死侍,也不似匪寇,看起来倒有些像军营里的路数。
黑衣人没想到这从京城而来的几人会有武功且带着奇怪的武器,藏于袖中,不见其样。
眼见不敌,便想退走。
宁千暮看着受伤的婢女知书,眼里升腾起怒意,婢女三人虽会武功,但并不精通,若没有她给的机关恐怕不敌。
“他们想跑。”
宁千暮提前点出黑衣人的意图,黑衣人眼神变得狠厉,直冲宁千暮飞身而去。
目的明确,情绪不明显,却依旧被宁千暮察觉到一丝意图,原来这伙人的目标是她。
只见黑衣人一剑刺向自己眉心,宁千暮神色淡然的看了眼那剑锋,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之意,她何时有了仇家,一丝想法从脑海间溜走,手上不动声色,身体却往旁边一侧,就轻易避过这致命一击。
“小心!”
黑衣人没想到她会躲得如此轻易,当即脚下用力,又是一剑劈来。
但她脚尖轻点,腰间一扭,弯出一抹惊人的弧度,纤细的腰肢仿若要折断一般,同时右手抽出长剑,在黑衣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手腕翻转,剑就已经划破对方脖颈。
黑衣人双目大睁,似乎还有些无法相信自己
竟死于她手里。
暗地里有黑衣人偷袭。
顾令舟听到宁千暮提醒早做准备,只见刹那,他腾空而起,在空中飞快旋身,挥出一剑,他长剑挥洒,利落的把黑衣人斩于剑下。
“如何。”
“无事。”
两人之间多了一丝意外的默契。
一句话后便开始查看尸体。
果然看不出什么,而她们还有要务,便将此时放于一边,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十天的路程,硬是让一行人三天感到。
宁千暮脸色带着长久奔波的疲态与苍白。
...
玉门关境内。
“报将军,炎国又来攻城了。”
很久没有休息的侦察兵眼底青黑,此时恐慌的奔向将军营帐。
薛仁德脸色黑沉,这已经是炎国第四次攻城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耗他们的体力与精神。
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的大地都在轻轻的颤抖。风沙四起,举目望去,黑压压的士兵从迷雾中好像潮水一般迅速涌来,让人一眼便心生寒凉。
“啊——”
“嗡——”
伴随着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与号角声,一支支利箭从耳畔呼啸而过,时不时传出没入皮肉的“噗嗤”声,惨叫声四起,满目血肉横飞。
一双双仇视的双眼,血液喷洒,众人皆杀红了眼,不顾旁人倒下,不顾自己被刺中。
战场一望无际,空气中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硝烟弥漫,满身血污的士兵们拼死做着最后一搏。嘶吼声不绝如缕。
城内的城墙上。
“副将,我们撑不住了,请指示!”一位将士捂着受伤的右臂满脸哀意。
若是城门被攻破,那他们就没有活路可走了。
薛仁德看着满目苍夷的边境,目光沉沉的落在那些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却终倒在战长上的士兵。
宁兄若是你还在,你会如何做呢?
将士看着士兵越死越多,敌军奋勇上前,脸上开始焦急起来,他不知道副将到底在想些什么。
薛仁德闭了闭眼,心中意味复杂。
“报——”
薛仁德以为又是敌报,没成想将士开心的跑来。
一盏茶的功夫,他已经停了三两遍。
“副将,是将军大人来支援了。”
将士惊喜的声音震耳欲聋。
薛仁德倏然睁开眼睛,将军,宁穆山一死,还有谁能被称为将军。
小将士被看的心头一紧,以为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妥。
可是他翻来想去,他只说了一句话,还是喜报。
再抬头看去,副将眼里已经一片喜意。
小将士松了一口气,误以为自己看错了。
宁千暮等人大踏步子被人领上城墙。
一席盔甲衬托得薛仁德普通的长相多了几丝英武的身姿,此时他虎目炯炯有神的盯着前来的宁千暮等人,国字脸上的是点点皱纹以及头上不知何时生出的丝丝华发。
看到宁千暮亮出的令牌,向前几步迎接宁千暮等人。
“这就是千暮侄女和世子吧,终于等到你们。”
宁千暮点了点头,便走到墙边看向战场。
顾令舟反倒是多看了几眼副将,眼神思索不知想些什么。
宁千暮看着楼下的厮杀,仿佛一道英勇无畏的身影正在御敌。
“知书,知琴,知画立刻下去拼接转射击,替换武器。”
宁穆梅被眼前男子镇住,也被男子口中的话吓住,她醒过神,心里一阵后怕,可不敢对陛下不敬,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虽然觊觎将军府的财富,但也要有命享。
宁千暮眨着秋瞳,看向冷峻的男人几句话便把几位不速之客送走。
甚至之后宁千暮才知晓,宁穆梅被吓得回去便收拾东西拉着女儿逃离连忙逃离将军府,就怕被秋后算账,赵桃儿还拿着宁千暮的锦衣华服摆弄就被母亲拉走,满脸恋恋不舍。
“顾令舟,你为何来此?”宁千暮把人请进正堂。
顾令舟看着那几人离开的背影,回过神,挑起剑眉,“陛下命我与你一同前往玉门关。”
男人附和着宁千暮的步伐,慢悠悠的走着。
宁千暮知道皇帝的意思,便不再多问。
顾令舟是南安王世子,南安王是异姓王爷,亦是当年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兄弟。
“保家卫国,我们男子也不能输不是。”声音郎朗,有着不易察觉的干涩。
带着些许安慰的话传来。
宁千暮眨了眨清澈的眼睛,她没想到和她没什么交情的南安王世子会和她一同前往玉门关,更没想到不熟的南安王世子会出声安慰她。
京城中贵人多,她平日里只喜欢摆弄机关木头,不喜与人过多交流,没有所谓的闺中密友,只有点头之交,所以她不只是对南安王世子不熟,其实她对整个京城的同龄人都不太熟。
顾令舟似乎只是来告之她明日将与她同行,顺便随手赶走不速之客,完成这些使命便施施然离开,连一盏热茶都没喝上。
知书端着茶水和世子爷擦肩而过。
宁千暮看着顾令舟的背影失神。
如今她也算是有同龄好友了,父亲可以放心了吧。
她没见男子感受到注视而越发僵直的脊背。
翌日,晨光熹微,旭日东升。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春雨,路上些许黏腻。
“宁千暮。”
顾令舟端坐马背,穿着一件玄色祥云纹的窄身锦衣。右手懒散的把玩着手中的马鞭,剑眉星目,五官极其俊俏。此时嘴角微微勾着,似笑非笑,眼睛幽深落不到实处,眼神淡漠的很。
见到少女驾马而来,眼神开始聚焦,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宁千暮听见叫声,慢条斯理的抬眸看去。
少女身着同色系锦袍,墨色金边腰带勒着纤细的腰肢,束起长发,英姿飒爽。
她回头看向身后庄严的城门,敛起眼中复杂的情绪,回过头一脸坚毅,带着人马奔向玉门关。
宁千暮此行带着三个丫鬟,四个随从,顾令舟也带着七八随从,皆有一番好武艺。
一群人浩浩荡荡策马扬鞭。
从京城到边关骑马要一个月的路程。
宁千暮虽然会骑马却不曾多骑,不过三五天,大腿内侧便被磨出血痕。
半个月后,宁千暮的腿已经麻木,赶路时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
顾令舟每每紧跟在宁千暮的身侧,见此吓了一跳,见宁千暮勒马稳住身形,收回探出去的手,皱眉提议休息,正巧前方不远处是一方驿站。
“马儿需要休息,前方我们整休片刻。”
宁千暮点头,这才有了赶路边关的第一次休息。
然而没曾想刚到驿站就收到了边关加急的传报。
一位身穿染血盔甲,灰头土脸,目带绝望恐惧神色的将士跌跌撞撞的行至驿站,恰巧昏倒在宁千暮的腿边。
见到如出一撤的衣衫,仿佛时间回溯到半月之前,让知琴把人唤醒,那人见到宁千暮展露出的手令,眉眼一喜,把急报递给宁千暮。
“末将参见将军。”
此时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将军为何是女子,只满心焦灼玉门关快要失守。
宁千暮一目三行,看完了急报,轻松的神色一敛。
信函上说,炎国与姜国联合,一同攻城,玉门关抵不住人海战术,马上就将城门失守,希望京城派兵支援。
宁千暮看完递给顾令舟,顾令舟看完让将士带着急报赶去京城。
另一边宁千暮早已贯甲跃马,昂首挥鞭,俊马发出一阵高亢的嘶鸣,高高的扬起马蹄,朝前飞奔而去,身后激起一片飞扬的尘土。
几人纷纷跟上。
宁千暮心急如焚,然路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匆忙赶路,只听嗖的一声破空之音响起,一道利箭裹挟着一股冷风,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尖锐的寒光,在树林间电闪般穿梭而过。
直直的冲着宁千暮的面门飞来,宁千暮捕捉到呼啸的风声,下意识勒住马鞍,侧头一躲,暗器深深插入树里,箭尾发颤。
几人警戒起来,马匹踱着步伐围在一起。
顾令舟冷眼看去。
只见十多名名黑衣人出现。
各个身强体壮,手握长剑。
宁千暮来不及思索是谁想要她的命。
抬起手给了身后人一个手势。
举起的右手腕衣襟滑落,露出金属质感的机关。
小指微动,一道比刚才暗器更快的小型箭矢迸射出去。
一切都发生在刹那间,武器剑芒纵横交错,左右嗖急,时快时慢,教人眼花缭乱。
顾令舟见到飞向宁千暮的暗器,心头一紧,瞳孔微缩,却是身形一慢,差点被围攻的三名黑衣人之一砍中。
所幸宁千暮身姿灵敏轻快,面对暗器依旧应对自如,他敛起眼底的暗沉,长剑拔出剑鞘发出“铮”的一声,望向敌人的眼里说不出的冷漠,沉下心着手于眼前。
宁千暮被几个婢女与侍卫围住保护起来,因此长剑还挂在腰间,只手中不停的发射袖箭。
前往边关的路上,她早就做了准备,袖箭便是因此而来。
黑衣人并不好对付,宁千暮眯着眼睛时不时放冷箭,发现黑衣人都格外的强壮且大力,武功路数不似死侍,也不似匪寇,看起来倒有些像军营里的路数。
黑衣人没想到这从京城而来的几人会有武功且带着奇怪的武器,藏于袖中,不见其样。
眼见不敌,便想退走。
宁千暮看着受伤的婢女知书,眼里升腾起怒意,婢女三人虽会武功,但并不精通,若没有她给的机关恐怕不敌。
“他们想跑。”
宁千暮提前点出黑衣人的意图,黑衣人眼神变得狠厉,直冲宁千暮飞身而去。
目的明确,情绪不明显,却依旧被宁千暮察觉到一丝意图,原来这伙人的目标是她。
只见黑衣人一剑刺向自己眉心,宁千暮神色淡然的看了眼那剑锋,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之意,她何时有了仇家,一丝想法从脑海间溜走,手上不动声色,身体却往旁边一侧,就轻易避过这致命一击。
“小心!”
黑衣人没想到她会躲得如此轻易,当即脚下用力,又是一剑劈来。
但她脚尖轻点,腰间一扭,弯出一抹惊人的弧度,纤细的腰肢仿若要折断一般,同时右手抽出长剑,在黑衣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手腕翻转,剑就已经划破对方脖颈。
黑衣人双目大睁,似乎还有些无法相信自己
竟死于她手里。
暗地里有黑衣人偷袭。
顾令舟听到宁千暮提醒早做准备,只见刹那,他腾空而起,在空中飞快旋身,挥出一剑,他长剑挥洒,利落的把黑衣人斩于剑下。
“如何。”
“无事。”
两人之间多了一丝意外的默契。
一句话后便开始查看尸体。
果然看不出什么,而她们还有要务,便将此时放于一边,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十天的路程,硬是让一行人三天感到。
宁千暮脸色带着长久奔波的疲态与苍白。
...
玉门关境内。
“报将军,炎国又来攻城了。”
很久没有休息的侦察兵眼底青黑,此时恐慌的奔向将军营帐。
薛仁德脸色黑沉,这已经是炎国第四次攻城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耗他们的体力与精神。
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的大地都在轻轻的颤抖。风沙四起,举目望去,黑压压的士兵从迷雾中好像潮水一般迅速涌来,让人一眼便心生寒凉。
“啊——”
“嗡——”
伴随着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与号角声,一支支利箭从耳畔呼啸而过,时不时传出没入皮肉的“噗嗤”声,惨叫声四起,满目血肉横飞。
一双双仇视的双眼,血液喷洒,众人皆杀红了眼,不顾旁人倒下,不顾自己被刺中。
战场一望无际,空气中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硝烟弥漫,满身血污的士兵们拼死做着最后一搏。嘶吼声不绝如缕。
城内的城墙上。
“副将,我们撑不住了,请指示!”一位将士捂着受伤的右臂满脸哀意。
若是城门被攻破,那他们就没有活路可走了。
薛仁德看着满目苍夷的边境,目光沉沉的落在那些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却终倒在战长上的士兵。
宁兄若是你还在,你会如何做呢?
将士看着士兵越死越多,敌军奋勇上前,脸上开始焦急起来,他不知道副将到底在想些什么。
薛仁德闭了闭眼,心中意味复杂。
“报——”
薛仁德以为又是敌报,没成想将士开心的跑来。
一盏茶的功夫,他已经停了三两遍。
“副将,是将军大人来支援了。”
将士惊喜的声音震耳欲聋。
薛仁德倏然睁开眼睛,将军,宁穆山一死,还有谁能被称为将军。
小将士被看的心头一紧,以为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妥。
可是他翻来想去,他只说了一句话,还是喜报。
再抬头看去,副将眼里已经一片喜意。
小将士松了一口气,误以为自己看错了。
宁千暮等人大踏步子被人领上城墙。
一席盔甲衬托得薛仁德普通的长相多了几丝英武的身姿,此时他虎目炯炯有神的盯着前来的宁千暮等人,国字脸上的是点点皱纹以及头上不知何时生出的丝丝华发。
看到宁千暮亮出的令牌,向前几步迎接宁千暮等人。
“这就是千暮侄女和世子吧,终于等到你们。”
宁千暮点了点头,便走到墙边看向战场。
顾令舟反倒是多看了几眼副将,眼神思索不知想些什么。
宁千暮看着楼下的厮杀,仿佛一道英勇无畏的身影正在御敌。
“知书,知琴,知画立刻下去拼接转射击,替换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