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娘子怎在此处闲逛,诸位姊妹可都在找您呢。”那女子青丝拢作一起,利落的绾在脑后,其身着丹青宫服,应当是内侍宫人。
沈谏书面纱下的唇角一弯,审视一番后,抿唇道:“竟是迷了,可巧遇见姐姐。”
“来,快随我入殿去,下一个便到你们姊妹演十二花神舞了。”
这番李淮朝可未教过她,若执意上场,必出差池。
于是走至拐角处,她轻声告退,“多谢姐姐,到这里我便识得了,就不叨扰姐姐了。”
“无妨,只是来往贵胄,可不是妹妹能攀扯的,还是不要闲逛的好。”宫人眼神闪过一丝凌厉,似乎是在怀疑她的企图。
沈谏书一笑,“姐姐教我,我自是小心。”
宫人先是上下打量她一番,随后附和一笑。
来往芸芸,待她辞去,又从余光中瞥见几名与她类似装扮的女子,其中一位面带嗔色,似是很不满。
沈谏书恐再攀缠,急忙躲于屏后,只闻那几人争论声愈来愈近,“我看牡丹分明是逼着我们将主位让给她,找她作甚?”
她一语毕,其他娘子皆噤声,似是默认她这番言辞,还是一年龄较小的娘子小声嘀咕道:“牡丹姐姐本就位列众花之首……”
“争花斗艳,俗不可耐,咱们本为一体,你既这么为她打抱不平,那你自己去找她吧。”
那芙蓉本就年小,听此一激更是气的娥眉竖起,怒道:“我去就我去。”
待那小娘子走远,又一人说道:“杏花姐姐何必激她呢,她一走,咱们更演不了。”
“咱们排的舞为双数,少她两个又如何?”杏花眉毛一扬,咧嘴笑道。
众人默然,仿佛都不愿在此时惹事,沈谏书站在屏后,听着这些话表情愈加凝重。
既说一体,又何必作此奚落之举。
只是自己扮作牡丹,那真正的牡丹又身在何处……难不成这就是李淮朝所说的铺路?
殿外夜色浓浓,她只觉自己也被人蒙在这黑暗之中,他说的话真假难辨,这真相只能自己去寻。
待众人不备之际,沈谏书便朝着那小娘子去的方向跑去。
“牡丹娘子要去哪?”
她刚踏出殿门,便听身后有人叫住她,她随之一颤,只好转身,正要辩解,却见那人是……
“殿下。”
李淮朝将目光移至她手上的锦匣之上,又问了一遍,“牡丹娘子这是要去哪?”
沈谏书定定的看向他,她想问清他的目的,脱口而出的却是:“她在何处?”
“事毕,她自会出现,牡丹娘子做好该做的事便可。”
闻言,沈谏书只得转回大殿,见台上已演了半出花神舞,便仍立于众人目光所不及之处,时以殿两侧宾客意兴阑珊,却看一身影渐渐站起,往殿侧门走去。
那人白发蓄作一冠,虽年岁将暮,却仍是腰板挺直,不见一丝佝偻之态,她想,这便是先太子太傅张牧了。
于是她便趁诸位不备,跟随至张牧身后。
雕花长廊,观至不及,只听那老者长嗟不已,或许是繁极太盛,盛极必反,反倒勾起了他的伤心事,于是他便躲于此处清净。
“张先生安。”
沈谏书躬身称礼,将手中锦匣奉上,张牧转身看到这副模样的女子忽而一惊,“敢问姑娘是……”
沈谏书不欲交代自己身份,只故意拿话试探其神色,“此为赠予先生之礼。”
张牧打开锦匣,看里面之物,眼神中露出诧异之色,连带着声音都变得颤抖起来,“这……究竟是何人命你送来的?”
对先生来讲,笔砚之物再寻常不过,张牧何故如此激动,沈谏书心中疑云四起,如实回答:“是祁王殿下。”
再观时,张牧面上已无任何血色。
“先生门生频频,奴实钦佩不已,便想请教先生一事……”沈谏书斟酌开口,欲询问关于靖国公府的事,却又碍于身份不知从何说起,踌躇时,又听一声。
“尔是何房宫人,竟敢公然出席?”
那声音她再熟悉不过,她恍若未闻,急忙往前侧跑去,却听撕拉一声,那人将佩剑抽出拦住了她的去路。
“我不会问第二遍。”
她抬头正对上纳兰翡坚毅的目光,连面纱都难掩她慌乱的神色,只一眼,她便匆匆低下头去。
也只一眼,纳兰翡便觉心头被人揪起。
似是要验证他心中猜想,纳兰翡将手伸去,正要将面纱摘起,却听殿内一声尖锐的传报——
“陛下驾到!”
彼时,沈谏书逮到机会离去,忙俯身往殿内赶去,这边纳兰翡收回佩剑,眸中神色愈加深沉。
张牧见他愣神,忙拍了拍他的肩头,“行之,宫中冠礼人多眼杂,岂可随意抽剑,你久处太子身侧何来不懂此理?”
“学生懂得,只是那人处心积虑接近老师……”
张牧一叹,“若是那人有心设计,你只恐早就落入陷阱了。”
“老师此言为何意?”纳兰翡看着他面带伤感,却又欲言又止,急忙问道。
张牧苦笑,旋即摇了摇头,“只是叫你小心行事罢了,行之现在不比以前了。”
纳兰翡还欲问时,张牧却又道:“陛下已至,合该归席才是,走吧。”
月光被黑云遮住,墨色的浓云低沉,仿佛要坠下来一般,殿后一角潮湿逼仄,不见一丝光亮,她脊骨紧贴于冰凉的墙壁,只是比这更压抑的,是身前之人。
“沈姑娘想问先生什么,不妨本王为你解惑。”
或许是夜太黑,看不清他的脸,沈谏书也被壮了胆,压声说道:“殿下曾说过我们各取所需,您既利用我,我以您之便谋私利,也不算什么大事吧。”
那双丹凤眼紧紧盯着她,眼中尚划过一丝阴鸷,他缓缓靠近于沈谏书耳畔,“我利用你?
那声音几近蛊惑着她的神智,有一瞬,她竟觉得自己的心脏快从胸腔中跳出,她故作镇定,继续道,“观张先生神色,那笔砚并非寻常赠礼。”
他后退一步,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神色越发薄凉起来。
“是,明呈太子冠礼时,他也曾收到过一套同样的笔砚,本王不过是想借此点醒那位张太傅。”
“您想对张先生下手?张先生教导淳安皇子不过是临危受命……”
还不等她问,却看那人神色不明转身离去,只留一句:“你最好安稳的等着本王回来。”
沈谏书面纱下的唇角一弯,审视一番后,抿唇道:“竟是迷了,可巧遇见姐姐。”
“来,快随我入殿去,下一个便到你们姊妹演十二花神舞了。”
这番李淮朝可未教过她,若执意上场,必出差池。
于是走至拐角处,她轻声告退,“多谢姐姐,到这里我便识得了,就不叨扰姐姐了。”
“无妨,只是来往贵胄,可不是妹妹能攀扯的,还是不要闲逛的好。”宫人眼神闪过一丝凌厉,似乎是在怀疑她的企图。
沈谏书一笑,“姐姐教我,我自是小心。”
宫人先是上下打量她一番,随后附和一笑。
来往芸芸,待她辞去,又从余光中瞥见几名与她类似装扮的女子,其中一位面带嗔色,似是很不满。
沈谏书恐再攀缠,急忙躲于屏后,只闻那几人争论声愈来愈近,“我看牡丹分明是逼着我们将主位让给她,找她作甚?”
她一语毕,其他娘子皆噤声,似是默认她这番言辞,还是一年龄较小的娘子小声嘀咕道:“牡丹姐姐本就位列众花之首……”
“争花斗艳,俗不可耐,咱们本为一体,你既这么为她打抱不平,那你自己去找她吧。”
那芙蓉本就年小,听此一激更是气的娥眉竖起,怒道:“我去就我去。”
待那小娘子走远,又一人说道:“杏花姐姐何必激她呢,她一走,咱们更演不了。”
“咱们排的舞为双数,少她两个又如何?”杏花眉毛一扬,咧嘴笑道。
众人默然,仿佛都不愿在此时惹事,沈谏书站在屏后,听着这些话表情愈加凝重。
既说一体,又何必作此奚落之举。
只是自己扮作牡丹,那真正的牡丹又身在何处……难不成这就是李淮朝所说的铺路?
殿外夜色浓浓,她只觉自己也被人蒙在这黑暗之中,他说的话真假难辨,这真相只能自己去寻。
待众人不备之际,沈谏书便朝着那小娘子去的方向跑去。
“牡丹娘子要去哪?”
她刚踏出殿门,便听身后有人叫住她,她随之一颤,只好转身,正要辩解,却见那人是……
“殿下。”
李淮朝将目光移至她手上的锦匣之上,又问了一遍,“牡丹娘子这是要去哪?”
沈谏书定定的看向他,她想问清他的目的,脱口而出的却是:“她在何处?”
“事毕,她自会出现,牡丹娘子做好该做的事便可。”
闻言,沈谏书只得转回大殿,见台上已演了半出花神舞,便仍立于众人目光所不及之处,时以殿两侧宾客意兴阑珊,却看一身影渐渐站起,往殿侧门走去。
那人白发蓄作一冠,虽年岁将暮,却仍是腰板挺直,不见一丝佝偻之态,她想,这便是先太子太傅张牧了。
于是她便趁诸位不备,跟随至张牧身后。
雕花长廊,观至不及,只听那老者长嗟不已,或许是繁极太盛,盛极必反,反倒勾起了他的伤心事,于是他便躲于此处清净。
“张先生安。”
沈谏书躬身称礼,将手中锦匣奉上,张牧转身看到这副模样的女子忽而一惊,“敢问姑娘是……”
沈谏书不欲交代自己身份,只故意拿话试探其神色,“此为赠予先生之礼。”
张牧打开锦匣,看里面之物,眼神中露出诧异之色,连带着声音都变得颤抖起来,“这……究竟是何人命你送来的?”
对先生来讲,笔砚之物再寻常不过,张牧何故如此激动,沈谏书心中疑云四起,如实回答:“是祁王殿下。”
再观时,张牧面上已无任何血色。
“先生门生频频,奴实钦佩不已,便想请教先生一事……”沈谏书斟酌开口,欲询问关于靖国公府的事,却又碍于身份不知从何说起,踌躇时,又听一声。
“尔是何房宫人,竟敢公然出席?”
那声音她再熟悉不过,她恍若未闻,急忙往前侧跑去,却听撕拉一声,那人将佩剑抽出拦住了她的去路。
“我不会问第二遍。”
她抬头正对上纳兰翡坚毅的目光,连面纱都难掩她慌乱的神色,只一眼,她便匆匆低下头去。
也只一眼,纳兰翡便觉心头被人揪起。
似是要验证他心中猜想,纳兰翡将手伸去,正要将面纱摘起,却听殿内一声尖锐的传报——
“陛下驾到!”
彼时,沈谏书逮到机会离去,忙俯身往殿内赶去,这边纳兰翡收回佩剑,眸中神色愈加深沉。
张牧见他愣神,忙拍了拍他的肩头,“行之,宫中冠礼人多眼杂,岂可随意抽剑,你久处太子身侧何来不懂此理?”
“学生懂得,只是那人处心积虑接近老师……”
张牧一叹,“若是那人有心设计,你只恐早就落入陷阱了。”
“老师此言为何意?”纳兰翡看着他面带伤感,却又欲言又止,急忙问道。
张牧苦笑,旋即摇了摇头,“只是叫你小心行事罢了,行之现在不比以前了。”
纳兰翡还欲问时,张牧却又道:“陛下已至,合该归席才是,走吧。”
月光被黑云遮住,墨色的浓云低沉,仿佛要坠下来一般,殿后一角潮湿逼仄,不见一丝光亮,她脊骨紧贴于冰凉的墙壁,只是比这更压抑的,是身前之人。
“沈姑娘想问先生什么,不妨本王为你解惑。”
或许是夜太黑,看不清他的脸,沈谏书也被壮了胆,压声说道:“殿下曾说过我们各取所需,您既利用我,我以您之便谋私利,也不算什么大事吧。”
那双丹凤眼紧紧盯着她,眼中尚划过一丝阴鸷,他缓缓靠近于沈谏书耳畔,“我利用你?
那声音几近蛊惑着她的神智,有一瞬,她竟觉得自己的心脏快从胸腔中跳出,她故作镇定,继续道,“观张先生神色,那笔砚并非寻常赠礼。”
他后退一步,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神色越发薄凉起来。
“是,明呈太子冠礼时,他也曾收到过一套同样的笔砚,本王不过是想借此点醒那位张太傅。”
“您想对张先生下手?张先生教导淳安皇子不过是临危受命……”
还不等她问,却看那人神色不明转身离去,只留一句:“你最好安稳的等着本王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