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的鲜血染红了土地,血色霸占了江望舒整个视野。
他的手攥得很紧,指甲刺破了皮肉,血珠滴落,混在红色的土壤中失去了踪迹。
可他感觉不到疼痛。
“望舒?望舒?”
熟悉的声音唤回了他的理智,他摊开手掌,丝丝殷红刺目……
江望舒猛然睁开眼,出神地盯着床幔。
明明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定远侯府被满门抄斩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他清楚地记得父母妹妹死不瞑目的样子。
父亲一生精忠报国,从未有过不臣之心,最后却以谋逆罪论处,除了他与嫁入皇室的清兮和江琋悦,其他人一个都不曾逃过。
舅舅为了保全王氏一族,不得已跟母亲断绝了关系。
江望舒捂住脸,溢出几声呜咽。
江琋悦心里不是滋味,她何尝不难过,何尝不愤恨,但下旨的人是顺帝,宋颜翎和宋云翊羽翼未丰,她但凡流露出一点怨忿,等待他们的就是万劫不复。
“望舒,振作起来。”
十几年的时间让她收起了作为现代人的傲气,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她无权无势就什么都做不了。
她凑到江望舒耳畔,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们不能倒下,我们还要替父亲报仇。”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顺帝明知事有蹊跷,却连查证都没有就直接下旨。他知道这样做会招来江望舒江琋悦等人的恨,可他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他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一个手中无权的臣子,两个失去家族庇护的江家女儿,翻不起什么浪花。
“报仇……”江望舒喃喃自语,眼神褪去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刻骨的怨恨。
他慢慢坐起来,呼出一口气,看向江琋悦身后站着的宋云翊。
“臣如今无处可去,多谢殿下收留。”
浑浑噩噩一月,该干点正事了。
定远侯府被抄一事在前朝掀起了轩然大波,文武百官人人自危,生怕惹怒天子落得个全家惨死的下场。
令人意外的是,江望舒并没有因此被顺帝罢官或者流放贬谪,反而加以重用。
先前与江望舒交好的三皇子今时却与之反目,二人你断我一臂我砍你一刀,谁都认为他们已是不死不休。
江望舒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回到昔日的侯府,院落布局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然而已物是人非,处处透着衰败。
“主上,查出来了。”
定远侯死后,江氏暗卫便听命于江望舒了。
“说。”
“侯爷那些‘罪证’是蒋家少爷随蒋尚书拜访侯爷时放进来的。”
蒋尚书与定远侯平日里走得很近,确实有机会这么做,但没有动机。他的独子蒋中铭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不像能策划这件事的人。
不过他们怕是也脱不了干系。
江望舒嘴角泛着冷笑:“蒋尚书害我家破人亡,我定要他血债血偿。”
他知道蒋尚书不是主谋,只是个推到明面上的替死鬼,可那又如何?
真正的主谋舍弃蒋尚书来供他发泄怒火,一个尚书说弃就弃,或许那人早就想除了蒋尚书,只需要一把刀。
而江望舒便是借刀杀人的那把刀。
他明白,却不能反抗。
那人是谁他尚且无法确定,但必定位高权重。
他能查到蒋尚书只怕也是故意让他查到的,警告他事情到此为止。
他闭了闭眼:“都杀了吧。”
语气平淡的像在说今天吃了什么。
会不会牵扯无辜的人,他已经不在乎了。父母死的那一刻,曾经的他也消失了。
“属下明白了。”
暗卫离去,江望舒摩挲着扳指,按下心里对蒋家其他人的歉疚。
今年的春闱,他为主考官。
宋佑安举荐的。
江望舒恍然想起,去年春天,宋佑安曾说过会举荐他当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本以为是随口一提,没想到他真的……
可那又怎么样呢?
回不去了。
他落寞转身,桌上蜡烛未灭,摇曳的烛火照亮了偏殿一隅,直至灯芯燃尽。
室内归于黑暗。
——
昌平王府,灯火通明。
烛火曳动,照亮了两张相似的面孔。
昌平王年近不惑,相貌却仿佛停留在青年时代,玉树临风,风采依旧,唯有眼角的少许细纹证明了岁月沧桑。
“江望舒和三皇子反目了?”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没有任何意外,倒不如说,这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是,想必是因为我之前和他说的那些话。”宋子谦微叹,“父王,江望舒根本查不出来幕后之人是谁,为什么还要告诉他这些?为什么要让他和三殿下反目?”
为什么?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活。”昌平王盘着一串佛珠,脸上神情似追忆似叹惋,还夹带了一点儿怜悯,“他向来心狠,从未变过。可怜了那几个孩子。”
他的怜悯淡若云烟,只一瞬便消散无痕,仿佛从未存在过。
“他”是谁?
宋子谦没听懂。
昌平王也不需要他现在懂。
慧极必伤,太子是,三皇子亦是。
就连江望舒,最终也不曾逃过。
他们都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只能沿着执棋者给他们设定好的路走下去,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而江望舒,是最有可能跳出这盘棋局的人。
“谦儿,朝堂之上多帮衬着点三皇子,但明面上不能与他太过亲近,和江望舒也不要交恶,必要时,帮他一把。”
宋子谦不解为何父王如此重视江望舒,但他没有多问,只是沉默着点点头。
“去吧,早些歇息。”
“孩儿告退。”
待他离开,昌平王挺得笔直的腰杆才弯了下来,无端多出几分苍老。
他摸了摸书架旁的花瓶,是江南有名的江心青瓷。手腕一动,瓶身略偏离了原来的位置。
墙壁向两边打开,一条暗道展露。
昌平王端着一支蜡烛,踏上了通往暗室的阶梯。
里面东西不多,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的一幅丹青。
女子笑靥如花,明眸皓齿,从骨子里透出温柔。她的怀里抱着个小婴儿,小小一只,可爱极了。
昌平王的手指抚过右下角三个隽秀的小字,烛光映着眼角的泪。
江怜云。
“云儿……”
我们的谦儿长大了。
“对不起……”
当初没能护你,如今……
他仰头让泪水流回眼眶,也盖住灼灼的恨意。
不等了。
不想等了。
也等不了了。
他的手攥得很紧,指甲刺破了皮肉,血珠滴落,混在红色的土壤中失去了踪迹。
可他感觉不到疼痛。
“望舒?望舒?”
熟悉的声音唤回了他的理智,他摊开手掌,丝丝殷红刺目……
江望舒猛然睁开眼,出神地盯着床幔。
明明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定远侯府被满门抄斩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他清楚地记得父母妹妹死不瞑目的样子。
父亲一生精忠报国,从未有过不臣之心,最后却以谋逆罪论处,除了他与嫁入皇室的清兮和江琋悦,其他人一个都不曾逃过。
舅舅为了保全王氏一族,不得已跟母亲断绝了关系。
江望舒捂住脸,溢出几声呜咽。
江琋悦心里不是滋味,她何尝不难过,何尝不愤恨,但下旨的人是顺帝,宋颜翎和宋云翊羽翼未丰,她但凡流露出一点怨忿,等待他们的就是万劫不复。
“望舒,振作起来。”
十几年的时间让她收起了作为现代人的傲气,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她无权无势就什么都做不了。
她凑到江望舒耳畔,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们不能倒下,我们还要替父亲报仇。”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顺帝明知事有蹊跷,却连查证都没有就直接下旨。他知道这样做会招来江望舒江琋悦等人的恨,可他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他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一个手中无权的臣子,两个失去家族庇护的江家女儿,翻不起什么浪花。
“报仇……”江望舒喃喃自语,眼神褪去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刻骨的怨恨。
他慢慢坐起来,呼出一口气,看向江琋悦身后站着的宋云翊。
“臣如今无处可去,多谢殿下收留。”
浑浑噩噩一月,该干点正事了。
定远侯府被抄一事在前朝掀起了轩然大波,文武百官人人自危,生怕惹怒天子落得个全家惨死的下场。
令人意外的是,江望舒并没有因此被顺帝罢官或者流放贬谪,反而加以重用。
先前与江望舒交好的三皇子今时却与之反目,二人你断我一臂我砍你一刀,谁都认为他们已是不死不休。
江望舒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回到昔日的侯府,院落布局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然而已物是人非,处处透着衰败。
“主上,查出来了。”
定远侯死后,江氏暗卫便听命于江望舒了。
“说。”
“侯爷那些‘罪证’是蒋家少爷随蒋尚书拜访侯爷时放进来的。”
蒋尚书与定远侯平日里走得很近,确实有机会这么做,但没有动机。他的独子蒋中铭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不像能策划这件事的人。
不过他们怕是也脱不了干系。
江望舒嘴角泛着冷笑:“蒋尚书害我家破人亡,我定要他血债血偿。”
他知道蒋尚书不是主谋,只是个推到明面上的替死鬼,可那又如何?
真正的主谋舍弃蒋尚书来供他发泄怒火,一个尚书说弃就弃,或许那人早就想除了蒋尚书,只需要一把刀。
而江望舒便是借刀杀人的那把刀。
他明白,却不能反抗。
那人是谁他尚且无法确定,但必定位高权重。
他能查到蒋尚书只怕也是故意让他查到的,警告他事情到此为止。
他闭了闭眼:“都杀了吧。”
语气平淡的像在说今天吃了什么。
会不会牵扯无辜的人,他已经不在乎了。父母死的那一刻,曾经的他也消失了。
“属下明白了。”
暗卫离去,江望舒摩挲着扳指,按下心里对蒋家其他人的歉疚。
今年的春闱,他为主考官。
宋佑安举荐的。
江望舒恍然想起,去年春天,宋佑安曾说过会举荐他当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本以为是随口一提,没想到他真的……
可那又怎么样呢?
回不去了。
他落寞转身,桌上蜡烛未灭,摇曳的烛火照亮了偏殿一隅,直至灯芯燃尽。
室内归于黑暗。
——
昌平王府,灯火通明。
烛火曳动,照亮了两张相似的面孔。
昌平王年近不惑,相貌却仿佛停留在青年时代,玉树临风,风采依旧,唯有眼角的少许细纹证明了岁月沧桑。
“江望舒和三皇子反目了?”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没有任何意外,倒不如说,这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是,想必是因为我之前和他说的那些话。”宋子谦微叹,“父王,江望舒根本查不出来幕后之人是谁,为什么还要告诉他这些?为什么要让他和三殿下反目?”
为什么?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活。”昌平王盘着一串佛珠,脸上神情似追忆似叹惋,还夹带了一点儿怜悯,“他向来心狠,从未变过。可怜了那几个孩子。”
他的怜悯淡若云烟,只一瞬便消散无痕,仿佛从未存在过。
“他”是谁?
宋子谦没听懂。
昌平王也不需要他现在懂。
慧极必伤,太子是,三皇子亦是。
就连江望舒,最终也不曾逃过。
他们都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只能沿着执棋者给他们设定好的路走下去,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而江望舒,是最有可能跳出这盘棋局的人。
“谦儿,朝堂之上多帮衬着点三皇子,但明面上不能与他太过亲近,和江望舒也不要交恶,必要时,帮他一把。”
宋子谦不解为何父王如此重视江望舒,但他没有多问,只是沉默着点点头。
“去吧,早些歇息。”
“孩儿告退。”
待他离开,昌平王挺得笔直的腰杆才弯了下来,无端多出几分苍老。
他摸了摸书架旁的花瓶,是江南有名的江心青瓷。手腕一动,瓶身略偏离了原来的位置。
墙壁向两边打开,一条暗道展露。
昌平王端着一支蜡烛,踏上了通往暗室的阶梯。
里面东西不多,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的一幅丹青。
女子笑靥如花,明眸皓齿,从骨子里透出温柔。她的怀里抱着个小婴儿,小小一只,可爱极了。
昌平王的手指抚过右下角三个隽秀的小字,烛光映着眼角的泪。
江怜云。
“云儿……”
我们的谦儿长大了。
“对不起……”
当初没能护你,如今……
他仰头让泪水流回眼眶,也盖住灼灼的恨意。
不等了。
不想等了。
也等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