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深夜人心浮动不安,又许是上半夜杨灵允已经打破了他们之间那份难以言说的屏障,林魏然沉默片刻,轻声开口唤了八年前熟悉的名字——
“宣和?”
杨灵允转头看了眼他,又转回头,继续盯着地面发呆。
她似乎有些累,也没对林魏然这亲近却犯上的称呼有什么反应,声音中还带着几分倦怠:“你怎么来了?”
今夜风大雨大,连厅内的地面都沾着雨水。
林魏然慢慢上前,靠近杨灵允,轻声道:“打雷了,我出来看看。”
看什么,他没有说。但两人心知肚明。
杨灵允喉间挤出一声短促的笑,“你还记得?”
说话间,林魏然已经站在了杨灵允身侧。
如今走近了,他才发现,杨灵允并没有坐在厅堂之上的软椅,只是坐在堂下的阶上,裙角都被雨水打湿了。
“地上凉,”他伸手想拉起杨灵允,“公主,起来吧。”
他又喊她公主了,大约是被风雨吹得彻底清醒。
杨灵允坐在阶上,抬头看着他。
不过她没有伸手,神色无动于衷,“你没必要来。都过去这么多年,我早不怕雷声了。”
林魏然伸出的右手指尖微蜷。
见杨灵允没有起来的意思,他沉默片刻,索性也坐在了阶下,背对着门,替杨灵允挡住了些风,轻声问道:“我听小安子说你咳疾加重,睡得不好。太医如何说?”
“旧疾罢了,”杨灵允平静又疲倦地开口,“开春就好了。”
“安神茶不管用吗?”林魏然坐得比她低些,微微抬头看着她。
他眼睛透亮,黑发垂散,当真是一派少年风流。其实也是,如今他也不过二十出头。
“喝多就没用了。”杨灵允收回眼神,像是突然对自己的手心很感兴趣,指尖缓缓划过掌纹。
风雨之下,很多东西只会出现片刻,便又被吹散消失——比如他们如今的身份。
幽暗的夜色遮住了人影,却放大了人心深处的妄念。
林魏然指尖微蜷,动了动喉结,忽然就看着杨灵允,清亮的声音中染着几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冀:“永平坊的松涧楼有一种新制的安神香,效果不错……过几日,公主想去看看吗?”
话音刚落,他便下意识地滚动喉咙,又在心底说服自己——只是帮公主睡得好些,不算越界。
但过几日,就是上元节了。
杨灵允抬眼看着林魏然,平淡地反问道,“你是想问我上元节那天去不去吗?”
林魏然没想到杨灵允这般直白,一时顿住,过了片刻,才闷声应下。
偏殿内烛火黯淡,外面又是风雨交加,雨声风声呼啸而来。
杨灵允其实没太听清他的低声应答。
但她听清了林魏然接下来的碎碎念——“四年没回京,也不知道李家的花灯铺子还在不在,他家的花灯是全长安最好看的了……”
“也不知道西市还燃不燃焰火……”杨灵允思绪有片刻的恍惚,几乎是下意识地顺口道。
只是她话语未落,两人的目光陡然相撞。
“西市的焰火?”
“李家的花灯?”
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同时开口,又在片刻之后,很轻地笑出了声。
暴雨之夜,偏殿之中,久违的平稳温和之意慢慢卷上,悄无声息地笼罩住他们,为他们隔开了一方小小的、只属于他们的天地。
在这片短暂的天地之间,他只是林容时,她也只是杨宣和。
林魏然定定地看着杨灵允,喉结微动,又轻声问道:“去吗,宣和?”
——八年前,他也是这样问她:“宣和,去看花灯吗?”
只是那时他笑得张扬恣意,意气风发。
如今,他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翼翼。
杨灵允眨了眨眼,八年前的林容时与八年后的林魏然在这一刻交错在眼底——她一时有些恍惚。
可无论如何……八年前她想去,八年后她还是想去。
窗外的雨声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铺天盖地的雨打声中,杨灵允却觉得今夜好像没有那么冷了,浅淡却难以忽视的暖意缓慢地蔓延至她的四肢百骸。
片刻之后,她到底还是弯起唇角,缓慢地点了点头。
林魏然眼睛瞬间亮了不少,他试探性地伸出手,小心地轻声道:“那说好了?”
这次,杨灵允终于把手放在他手上,轻轻笑了声:“嗯,说好了。”
林魏然握住杨灵允的手,像是计谋得逞一般,嘴角露出一个狡黠的笑。
在杨灵允还未反应过来时,他手臂骤然发力,在起身的同时将杨灵允也从阶上拉了起来。
杨灵允猝不及防地被拉起来,没站稳,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揽住了林魏然的脖颈。
本就裂痕丛生的分寸瞬间被打碎。两人在这一瞬间靠得极近,极暧昧。
林魏然身子一僵,没想到会变成这样——他真的只是想将她拉起来。
杨灵允的指尖冰凉,还沾着些雨水,刺激得他后颈处不断战栗,细密的战栗又从后颈缓缓蔓延而下。
林魏然动了动喉咙,开口时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在努力克制着什么情绪。
他说,“今夜风大,你咳疾未愈不宜吹风。”
但攥着杨灵允的那只手却一直没松开。
杨灵允站稳了身子,慢慢收回搂住他脖颈的那只手。
她下意识地垂眼看了看两人相交的手心——她的手被林魏然牢牢握着,他手心的热意似乎能从自己的指尖蔓延至全身。
他身体很好,向来不畏寒——就算被贬去苦寒之地三年,依旧如此。
“我送你回去。”他又低声道。
杨灵允阖了阖眼,到底也没有收回手,只是又看了眼濡湿的裙角,然后轻声道:“走吧。”
林魏然送杨灵允到了栖暖殿——是她在太极宫的住处。
栖暖殿外也没有侍卫。
“都在正殿那边候着,有事喊一声就行了。”见林魏然眉头微皱,杨灵允解释了一句。
林魏然在殿门口停下了脚步。
两人相握的手也就此松开。
林魏然对着她弯唇笑了:“宣和,去睡一觉吧。”
杨灵允站在原地,她没有再继续往前走,四目相对之下,暗潮流淌,暧昧的热意汹涌而来。
但片刻之后,她忽然阖上眼,避开他眼底的笑意,喉咙微动,犹豫了片刻,才轻声开口:“我知道你不想做这个帝师。”
年少相识,她何尝不了解他?
他骄傲自负,过去不想借着宁安侯的名头升官,如今自然更不想因此而坐上这个帝师之位。
他想靠自己。
而当年的他也确实做到了。若没有四年前的废太子一事,他应当还能安安稳稳地在雍州做司马,而不是在这个被所有人盯着的地方,饱受非议。
“我只是……”杨灵允又缓慢地开了口,可后半句话,却好像怎么也说不出来。
——别无选择。
林魏然在几步之外看着她,片刻后又慢慢走近了些,抬手替她将沾在脸上的几缕湿发拉到耳后。
然后他轻声笑了笑,说夜深了,去休息吧。
其实林魏然早已认清现实——官场利益交错,关系盘根复杂。
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脱离过父亲的影子。
因为他是宁安侯之子,所以他才能从那偏远之地再次回京;因为他是宁安侯之子,所以他才能坐这个帝师之位。
只是他始终没明白,表哥离世,林家与皇室的最后一丝血脉渊源也就此消散。父亲和表哥的旧臣为何会拥护七皇子上位?甚至对临安公主摄政一事毫无异议?
他被下放的三年间,宣和与林家,与那些旧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杨灵允关上了栖暖殿正殿内的窗子。今夜殿内空无一人,靠近窗子的地方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檀木桌上的白玉酒樽碎落在地上。整个正殿看起来狼狈不堪。
她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头疼地捏了捏眉心,却没有叫人来收拾,只是长叹一声,便挽起衣袖,蹲下来开始收拾满地狼藉。
幼荷悄无声息地从屏风后走出来。她的衣裙像是新换过的,干净整洁。但她也径直蹲下来,一言不发地帮杨灵允一起收拾。
只是她似乎腿脚受了伤,蹲下时有微不可察的停滞。
风雨声被隔绝在正殿之外,但寒气依旧顽强地从缝隙中钻进来。
杨灵允掩嘴咳了几声,一时不查,指尖被碎片割破了。
鲜血染红了地,还有瓷白的碎片。
幼荷脸色微变,还没说什么,杨灵允先开口了:“没事。”
“先收拾吧,倒是忘了这桌上还放着酒樽,今晚得把这收拾干净。”
说话间,几滴血水缓缓淌过。
杨灵允的裙角上,慢慢绽开簇簇血色的花。
——
翌日,正月十二。
宫内的清晨始于一声惊恐的尖叫声。
“出事了!出事了!云贵太妃……”
杨言见后宫中的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皱眉拦下,“出什么事了?好好说话!”
小太监面色惊恐,喘着粗气惊慌失措道:“云贵太妃自缢了!”
——
昨夜刚下了场大雨,到处湿漉漉的,连风中都带着浓浓的湿意
杨灵允披着大氅,和林魏然站在长兴宫外。
“陛下年岁尚小,便开恩让先帝的妃子仍住在原宫内,只是没想到,还能闹出这样的事……”
守宫的侍卫正将长兴宫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控制起来,林魏然脸色微沉地看着,捏了捏眉心想让自己再清醒些:“云贵太妃出身云氏。更最重要的是,她是安王生母。”
安王被先帝封为冀州王,前些年便长居冀州,不曾参与京中事务,也算安分守己。
但最近一年,京中巨变,他母族又是高门世族,他真的还能继续安分地做这个冀州王吗?
“我知道,”杨灵允看着侍卫抬着蒙上白布的担架快步而出,轻轻叹口气,“此事得慎重。”
在两人说话间,许是侍卫粗心,又许是惊吓过度,担架抬到两人面前时,一只手露在了白布外边。
林魏然下意识地垂眸看了一眼,却发现露出的这只手细长白皙,指尖发紫!
他眉头一跳,下意识地掀开了白布。
侍卫甚至来不及阻拦。
躺在担架上的女人衣冠整齐,生得极美,就算双目紧闭,五官中也能看出婉约温柔之色。眉如漆描,唇如朱点,神色安详得仿佛只是睡着了。
“你刚刚说,她是自缢?”林魏然盯着担架上的人,犹疑地开口问道。
抬担架的侍卫看了眼杨灵允,才小心地点头称是:“云贵太妃是悬梁自尽,小的进去的时候她还挂在梁上。”
此时杨灵允也上前来,眉头微皱:“怎么了?”
林魏然转头看她:“我能看看她的脖颈处吗?”
杨灵允看着他慎重的脸色,沉吟片刻,便吩咐其余侍卫封锁长兴宫,然后亲手上前拉开了云贵太妃的领子。
细白的脖颈上有一道暗红色的勒痕。
林魏然沉默许久,才转过头,脸色难看地压低了声音:“这不是自缢而亡,是死后悬尸。”
“宣和?”
杨灵允转头看了眼他,又转回头,继续盯着地面发呆。
她似乎有些累,也没对林魏然这亲近却犯上的称呼有什么反应,声音中还带着几分倦怠:“你怎么来了?”
今夜风大雨大,连厅内的地面都沾着雨水。
林魏然慢慢上前,靠近杨灵允,轻声道:“打雷了,我出来看看。”
看什么,他没有说。但两人心知肚明。
杨灵允喉间挤出一声短促的笑,“你还记得?”
说话间,林魏然已经站在了杨灵允身侧。
如今走近了,他才发现,杨灵允并没有坐在厅堂之上的软椅,只是坐在堂下的阶上,裙角都被雨水打湿了。
“地上凉,”他伸手想拉起杨灵允,“公主,起来吧。”
他又喊她公主了,大约是被风雨吹得彻底清醒。
杨灵允坐在阶上,抬头看着他。
不过她没有伸手,神色无动于衷,“你没必要来。都过去这么多年,我早不怕雷声了。”
林魏然伸出的右手指尖微蜷。
见杨灵允没有起来的意思,他沉默片刻,索性也坐在了阶下,背对着门,替杨灵允挡住了些风,轻声问道:“我听小安子说你咳疾加重,睡得不好。太医如何说?”
“旧疾罢了,”杨灵允平静又疲倦地开口,“开春就好了。”
“安神茶不管用吗?”林魏然坐得比她低些,微微抬头看着她。
他眼睛透亮,黑发垂散,当真是一派少年风流。其实也是,如今他也不过二十出头。
“喝多就没用了。”杨灵允收回眼神,像是突然对自己的手心很感兴趣,指尖缓缓划过掌纹。
风雨之下,很多东西只会出现片刻,便又被吹散消失——比如他们如今的身份。
幽暗的夜色遮住了人影,却放大了人心深处的妄念。
林魏然指尖微蜷,动了动喉结,忽然就看着杨灵允,清亮的声音中染着几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冀:“永平坊的松涧楼有一种新制的安神香,效果不错……过几日,公主想去看看吗?”
话音刚落,他便下意识地滚动喉咙,又在心底说服自己——只是帮公主睡得好些,不算越界。
但过几日,就是上元节了。
杨灵允抬眼看着林魏然,平淡地反问道,“你是想问我上元节那天去不去吗?”
林魏然没想到杨灵允这般直白,一时顿住,过了片刻,才闷声应下。
偏殿内烛火黯淡,外面又是风雨交加,雨声风声呼啸而来。
杨灵允其实没太听清他的低声应答。
但她听清了林魏然接下来的碎碎念——“四年没回京,也不知道李家的花灯铺子还在不在,他家的花灯是全长安最好看的了……”
“也不知道西市还燃不燃焰火……”杨灵允思绪有片刻的恍惚,几乎是下意识地顺口道。
只是她话语未落,两人的目光陡然相撞。
“西市的焰火?”
“李家的花灯?”
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同时开口,又在片刻之后,很轻地笑出了声。
暴雨之夜,偏殿之中,久违的平稳温和之意慢慢卷上,悄无声息地笼罩住他们,为他们隔开了一方小小的、只属于他们的天地。
在这片短暂的天地之间,他只是林容时,她也只是杨宣和。
林魏然定定地看着杨灵允,喉结微动,又轻声问道:“去吗,宣和?”
——八年前,他也是这样问她:“宣和,去看花灯吗?”
只是那时他笑得张扬恣意,意气风发。
如今,他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翼翼。
杨灵允眨了眨眼,八年前的林容时与八年后的林魏然在这一刻交错在眼底——她一时有些恍惚。
可无论如何……八年前她想去,八年后她还是想去。
窗外的雨声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铺天盖地的雨打声中,杨灵允却觉得今夜好像没有那么冷了,浅淡却难以忽视的暖意缓慢地蔓延至她的四肢百骸。
片刻之后,她到底还是弯起唇角,缓慢地点了点头。
林魏然眼睛瞬间亮了不少,他试探性地伸出手,小心地轻声道:“那说好了?”
这次,杨灵允终于把手放在他手上,轻轻笑了声:“嗯,说好了。”
林魏然握住杨灵允的手,像是计谋得逞一般,嘴角露出一个狡黠的笑。
在杨灵允还未反应过来时,他手臂骤然发力,在起身的同时将杨灵允也从阶上拉了起来。
杨灵允猝不及防地被拉起来,没站稳,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揽住了林魏然的脖颈。
本就裂痕丛生的分寸瞬间被打碎。两人在这一瞬间靠得极近,极暧昧。
林魏然身子一僵,没想到会变成这样——他真的只是想将她拉起来。
杨灵允的指尖冰凉,还沾着些雨水,刺激得他后颈处不断战栗,细密的战栗又从后颈缓缓蔓延而下。
林魏然动了动喉咙,开口时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在努力克制着什么情绪。
他说,“今夜风大,你咳疾未愈不宜吹风。”
但攥着杨灵允的那只手却一直没松开。
杨灵允站稳了身子,慢慢收回搂住他脖颈的那只手。
她下意识地垂眼看了看两人相交的手心——她的手被林魏然牢牢握着,他手心的热意似乎能从自己的指尖蔓延至全身。
他身体很好,向来不畏寒——就算被贬去苦寒之地三年,依旧如此。
“我送你回去。”他又低声道。
杨灵允阖了阖眼,到底也没有收回手,只是又看了眼濡湿的裙角,然后轻声道:“走吧。”
林魏然送杨灵允到了栖暖殿——是她在太极宫的住处。
栖暖殿外也没有侍卫。
“都在正殿那边候着,有事喊一声就行了。”见林魏然眉头微皱,杨灵允解释了一句。
林魏然在殿门口停下了脚步。
两人相握的手也就此松开。
林魏然对着她弯唇笑了:“宣和,去睡一觉吧。”
杨灵允站在原地,她没有再继续往前走,四目相对之下,暗潮流淌,暧昧的热意汹涌而来。
但片刻之后,她忽然阖上眼,避开他眼底的笑意,喉咙微动,犹豫了片刻,才轻声开口:“我知道你不想做这个帝师。”
年少相识,她何尝不了解他?
他骄傲自负,过去不想借着宁安侯的名头升官,如今自然更不想因此而坐上这个帝师之位。
他想靠自己。
而当年的他也确实做到了。若没有四年前的废太子一事,他应当还能安安稳稳地在雍州做司马,而不是在这个被所有人盯着的地方,饱受非议。
“我只是……”杨灵允又缓慢地开了口,可后半句话,却好像怎么也说不出来。
——别无选择。
林魏然在几步之外看着她,片刻后又慢慢走近了些,抬手替她将沾在脸上的几缕湿发拉到耳后。
然后他轻声笑了笑,说夜深了,去休息吧。
其实林魏然早已认清现实——官场利益交错,关系盘根复杂。
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脱离过父亲的影子。
因为他是宁安侯之子,所以他才能从那偏远之地再次回京;因为他是宁安侯之子,所以他才能坐这个帝师之位。
只是他始终没明白,表哥离世,林家与皇室的最后一丝血脉渊源也就此消散。父亲和表哥的旧臣为何会拥护七皇子上位?甚至对临安公主摄政一事毫无异议?
他被下放的三年间,宣和与林家,与那些旧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杨灵允关上了栖暖殿正殿内的窗子。今夜殿内空无一人,靠近窗子的地方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檀木桌上的白玉酒樽碎落在地上。整个正殿看起来狼狈不堪。
她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头疼地捏了捏眉心,却没有叫人来收拾,只是长叹一声,便挽起衣袖,蹲下来开始收拾满地狼藉。
幼荷悄无声息地从屏风后走出来。她的衣裙像是新换过的,干净整洁。但她也径直蹲下来,一言不发地帮杨灵允一起收拾。
只是她似乎腿脚受了伤,蹲下时有微不可察的停滞。
风雨声被隔绝在正殿之外,但寒气依旧顽强地从缝隙中钻进来。
杨灵允掩嘴咳了几声,一时不查,指尖被碎片割破了。
鲜血染红了地,还有瓷白的碎片。
幼荷脸色微变,还没说什么,杨灵允先开口了:“没事。”
“先收拾吧,倒是忘了这桌上还放着酒樽,今晚得把这收拾干净。”
说话间,几滴血水缓缓淌过。
杨灵允的裙角上,慢慢绽开簇簇血色的花。
——
翌日,正月十二。
宫内的清晨始于一声惊恐的尖叫声。
“出事了!出事了!云贵太妃……”
杨言见后宫中的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皱眉拦下,“出什么事了?好好说话!”
小太监面色惊恐,喘着粗气惊慌失措道:“云贵太妃自缢了!”
——
昨夜刚下了场大雨,到处湿漉漉的,连风中都带着浓浓的湿意
杨灵允披着大氅,和林魏然站在长兴宫外。
“陛下年岁尚小,便开恩让先帝的妃子仍住在原宫内,只是没想到,还能闹出这样的事……”
守宫的侍卫正将长兴宫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控制起来,林魏然脸色微沉地看着,捏了捏眉心想让自己再清醒些:“云贵太妃出身云氏。更最重要的是,她是安王生母。”
安王被先帝封为冀州王,前些年便长居冀州,不曾参与京中事务,也算安分守己。
但最近一年,京中巨变,他母族又是高门世族,他真的还能继续安分地做这个冀州王吗?
“我知道,”杨灵允看着侍卫抬着蒙上白布的担架快步而出,轻轻叹口气,“此事得慎重。”
在两人说话间,许是侍卫粗心,又许是惊吓过度,担架抬到两人面前时,一只手露在了白布外边。
林魏然下意识地垂眸看了一眼,却发现露出的这只手细长白皙,指尖发紫!
他眉头一跳,下意识地掀开了白布。
侍卫甚至来不及阻拦。
躺在担架上的女人衣冠整齐,生得极美,就算双目紧闭,五官中也能看出婉约温柔之色。眉如漆描,唇如朱点,神色安详得仿佛只是睡着了。
“你刚刚说,她是自缢?”林魏然盯着担架上的人,犹疑地开口问道。
抬担架的侍卫看了眼杨灵允,才小心地点头称是:“云贵太妃是悬梁自尽,小的进去的时候她还挂在梁上。”
此时杨灵允也上前来,眉头微皱:“怎么了?”
林魏然转头看她:“我能看看她的脖颈处吗?”
杨灵允看着他慎重的脸色,沉吟片刻,便吩咐其余侍卫封锁长兴宫,然后亲手上前拉开了云贵太妃的领子。
细白的脖颈上有一道暗红色的勒痕。
林魏然沉默许久,才转过头,脸色难看地压低了声音:“这不是自缢而亡,是死后悬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