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弄人心
唐宜茗眼色晶莹,眼前的男人并不是那样坚不可摧,冷漠无情,他眼里正有某种东西在这样温柔的月光下渐渐崩塌,化为清润的泉水,悄悄地流向她。
“宜茗,”皇上的手比月色还凉,却稳稳地停在她的肩上,“你可知朕心中所想。”
“臣妾知道,臣妾的母家有百般的不是,兄长如今更是触怒君威,臣妾自知罪孽深重,请陛下降罪。”皇后气息虚浮。
“宜茗,朕不愿说你家的事,更不愿说唐兴德,朕想说说我们。”皇帝突然的温柔,似乎让唐宜茗无所适从。
“陛下...”唐宜茗声色颤抖。
“若是没有你兄长,我们会是怎样?”皇上叹了口气,“宜茗,你可知拦在朕和你只见的最大障碍是谁?”
“...”
“早在你入府的几年里,便有人将你和你的子献哥哥的信件递给了朕,起初我并未在意,后来才知道,子献是唐兴德的字!”皇上语调低沉,似乎充满了回忆的痛楚。
唐宜茗的心悬了起来,她努力回想她入太子府前与唐兴德的通信,虽然字字恳切,但并不露骨,未曾有超出兄妹之情的用词,她料想皇上并未全然抓住他们的把柄。
“你唤她子献哥哥,却唤我陛下,”皇上脸上难掩失落,他的手从唐宜茗肩上滑下,唐宜茗只觉得一阵战栗,“皇后,你可知朕的心里有多失望?”
“陛下,都是臣妾的错,请您千万不要降罪兄长,臣妾愿意领死!”唐宜茗哭喊道。
“直到现在,你还在口口声声让朕饶恕唐兴德,你当真愿意为他而死?”
“陛下,都是臣妾的错...”
“是你的错,你错在一开始就拒朕于千里之外,你错在都不曾给过朕靠近你的机会,朕不止一次地想要靠近过你,可你呢,你心里只有你那个唐家领养的兄长!”皇上越说越愤恨,他不禁连连锤桌。
“陛下..从臣妾入太子府的那天起,许宛凝便在您身边了,若不是父亲的缘故,臣妾断然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太子妃,若是没有兄长,臣妾更是成不了皇后,是臣妾抢了许宛凝的位置,惹得圣心不悦,陛下与许贵妃的情谊,臣妾一直看在眼里,断断不敢插足,更不敢贸然与陛下亲近。”
“你没有抢任何人的位置,朕与宛凝的确相识于微时,朕的确宠爱于她,可你总是拒朕于千里之外,将朕推往别处...”皇上又重新牵起她的手,这次他的手竟然有些湿润了。
“宜茗,若是你愿意,我们大可以重新开始。”
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莫应缇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也许今夜便是帝后最好的结局吧,舒景聿没有给唐宜茗的,这一世皇上最终还是给了她。不管这两人之前有什么嫌隙,只需要一句“重新开始”便可以有一段新的篇章,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莫应缇虽然不甚理解此中真意,但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
然而,正在莫应缇准备离开时,屋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陛下,您不留下来吗?”
“宜茗,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在一起,但不是今晚...”皇上的声音比方才要冷绝得多。
“为什么?”
“因为,朕一直在等你,但现在,需要你等等朕。”
“皇上,此去颍州,请一定要保重自己。臣妾,臣妾一直会等着你。”皇后的声音凄婉。
皇上离开很久后,莫应缇都能听到屋内的抽泣声。只有皇后自己知道,为何皇上只需要一句话便能抓住她的心。
嫁给皇上这么多年,说没有一点依恋是不可能的,而更多的时候,子献哥哥只是一个借口,在许贵妃向皇上撒娇,皇上欣然接受的时候,在许贵妃屡次向自己示威,而自己软弱无力的时候,在皇上这么多年,眼里全然没有自己的时候...她想象着自己也能有一个依靠,而那个人,只有子献哥哥,他会像从前那样护着自己,他的一生只有自己。
皇帝还是太子的那一年,含冤入狱,她求子献哥哥为太子说话,子献哥哥只提了一个要求,便是离开太子,回到他身边,然而当她含泪回到他身边之后,他还觉得不够,要让她向外宣称自己和太子府毫无关系。她还记得,在风雨交加的一个晚上,他拿着一个信封,醉醺醺地来到她的房间。子献哥哥告诉她,这信封里装着太子无罪的证据,她开心极了,要去抢那个信封,却被子献哥哥一把揽入怀里。他说反正她的身子已经给了太子,自己想了她这么久,为何不能得到它。
那天晚上的雨很大,有那么一刻还劈下一道闪电。那闪电将一切都照的清清楚楚,但她不敢睁眼,忍受着粗鲁的子献哥哥,而子献哥哥却说她在装,不是第一次还会这样疼?然而当一切凌乱彻底安静下来时,子献哥哥才发现他的衣袍上全被染上了鲜红。
谁人也不知道,她在太子府中受得是怎样的冷落——她贵为太子妃,新婚第一夜的落红,竟然是自己割破手指所染上的。那一夜竟然成了太子在她房间的唯一一夜。她无法怪罪任何人,怪只怪自己根本学不会那套婉转承恩,学不会那幅妩媚眼风。也许她就不配做个女人。
有那么一阵,她恨过子献哥哥,但她又想,这并不是坏事,有人爱她,让她成了真正的女人。
从那以后,子献哥哥便对她加倍的好,他逼着皇帝立她为后,让她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她当然也爱她的子献哥哥,因为,她只能爱他,别无选择。
可就这么一句“重新开始”,那么轻描淡写却温柔无限的一句话,似乎可以将那屈辱一夜的所有血腥味完全洗去,她越发的错乱了。
如今皇上终于看见她了,皇上让她等,她自然愿意等,多久都行。
可这一切在莫应缇眼中又是另外一副情景,一副似曾相识的情景。
就是那种不清不楚的暧昧,蒙着一层薄雾的样子,若即若离,靠近又疏远,游刃有余却从不点破,就那样操纵着最先陷入暧昧的那个人。
一个人只负责摆弄着氛围,另一个人便像提线木偶般,亦步亦趋,乖巧至极。她一步一步陷入那个专门为她编造的陷阱里,如同飞蛾扑火,最后被吃干扒净,落得白骨累累的下场。
虽说莫应缇未曾被人当作提线木偶般对待,但她却能明白在这种人为塑造的暧昧环境中,被动那一方的选择是多么的有限,视野是多么狭窄,仿佛除了对方提供的那一条路,再无别的路可走。
而她身边曾经出现过的,擅长此道的人,只有一人。
上一世的顾太医。
一想到这一点,她轻身一跃,再次上了宫墙。
还好,皇上的仪仗还未曾走远。
她不近不远地跟着,跳过长春宫的曲廊,踩着宫墙上的砖瓦,月光之下万物笼罩了一层薄雾,那样虚无飘渺却一览无余,她眼神犀利,像是夜空中的鹰,这一跃一跳之间,除了她自己的轻如无物的呼吸声,竟然听不到半点声响,那步伐轻盈迅速,非常人所能及,但她依旧能看清脚下发生的一切细节。
皇上的仪仗并未朝着毓秀宫而去,而是拐了个弯儿,朝着珍贵人的景阳宫去了。
就在她即将跟随御驾进入景阳宫时,莫应缇发现了西边长风潭旁有些小动静。
誉河本是沧澜江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支流,千百年来由西向东灌注这京城的一方水土。流经皇城的那一段,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深潭,那便是长风潭了。再往东去便是许宛凝宫中的千鸢池了,而这千鸢池并非天然形成,而是皇太祖为匡夫人所挖建,匡夫人本是丞相匡襄的正室,因美艳绝伦而闻名于世,皇太祖舒弘济一眼倾心,匡襄也乐得成人之美,将匡夫人献于舒弘济。匡夫人素喜荷花,舒弘济便命人挖建这一方池水供美人赏悦。然而就在这池水挖好不到一年的事件,匡夫人便撒手人寰了,皇太祖为了纪念匡夫人,变将此池命名为“千鸢池”,取自匡夫人的乳名“鸢鸢”。
直到现在,千鸢池所在的毓秀宫里住的都默认为皇帝最宠爱的人。与千鸢池的浅而宽大不同,长风潭表面不大,却足足有三丈深,它深植于这座皇城之中,像是看破所有幽暗与鬼魅的一只眼,大梁王朝这几百年来,这小小的潭水里不知掩埋过多少罪恶与秘密。紧挨着长风潭有一片面积不大的密林,是高大的水杉树,层层叠叠的排列着,繁复而细密的叶子成了一切丑陋的天然的保护伞。
而此时,突然有一片杉树晃动,在莫应缇眼中形成了一道浅浅的水波。
莫应缇看了看逐渐远去的皇上仪仗,咬了咬牙,轻轻地落入其中一棵杉树的树枝上。
那树枝轻微晃动,很快又恢复平静。
莫应缇用手轻轻拨开树枝,树下有两个人。
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和一具尸体。
“宜茗,”皇上的手比月色还凉,却稳稳地停在她的肩上,“你可知朕心中所想。”
“臣妾知道,臣妾的母家有百般的不是,兄长如今更是触怒君威,臣妾自知罪孽深重,请陛下降罪。”皇后气息虚浮。
“宜茗,朕不愿说你家的事,更不愿说唐兴德,朕想说说我们。”皇帝突然的温柔,似乎让唐宜茗无所适从。
“陛下...”唐宜茗声色颤抖。
“若是没有你兄长,我们会是怎样?”皇上叹了口气,“宜茗,你可知拦在朕和你只见的最大障碍是谁?”
“...”
“早在你入府的几年里,便有人将你和你的子献哥哥的信件递给了朕,起初我并未在意,后来才知道,子献是唐兴德的字!”皇上语调低沉,似乎充满了回忆的痛楚。
唐宜茗的心悬了起来,她努力回想她入太子府前与唐兴德的通信,虽然字字恳切,但并不露骨,未曾有超出兄妹之情的用词,她料想皇上并未全然抓住他们的把柄。
“你唤她子献哥哥,却唤我陛下,”皇上脸上难掩失落,他的手从唐宜茗肩上滑下,唐宜茗只觉得一阵战栗,“皇后,你可知朕的心里有多失望?”
“陛下,都是臣妾的错,请您千万不要降罪兄长,臣妾愿意领死!”唐宜茗哭喊道。
“直到现在,你还在口口声声让朕饶恕唐兴德,你当真愿意为他而死?”
“陛下,都是臣妾的错...”
“是你的错,你错在一开始就拒朕于千里之外,你错在都不曾给过朕靠近你的机会,朕不止一次地想要靠近过你,可你呢,你心里只有你那个唐家领养的兄长!”皇上越说越愤恨,他不禁连连锤桌。
“陛下..从臣妾入太子府的那天起,许宛凝便在您身边了,若不是父亲的缘故,臣妾断然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太子妃,若是没有兄长,臣妾更是成不了皇后,是臣妾抢了许宛凝的位置,惹得圣心不悦,陛下与许贵妃的情谊,臣妾一直看在眼里,断断不敢插足,更不敢贸然与陛下亲近。”
“你没有抢任何人的位置,朕与宛凝的确相识于微时,朕的确宠爱于她,可你总是拒朕于千里之外,将朕推往别处...”皇上又重新牵起她的手,这次他的手竟然有些湿润了。
“宜茗,若是你愿意,我们大可以重新开始。”
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莫应缇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也许今夜便是帝后最好的结局吧,舒景聿没有给唐宜茗的,这一世皇上最终还是给了她。不管这两人之前有什么嫌隙,只需要一句“重新开始”便可以有一段新的篇章,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莫应缇虽然不甚理解此中真意,但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
然而,正在莫应缇准备离开时,屋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陛下,您不留下来吗?”
“宜茗,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在一起,但不是今晚...”皇上的声音比方才要冷绝得多。
“为什么?”
“因为,朕一直在等你,但现在,需要你等等朕。”
“皇上,此去颍州,请一定要保重自己。臣妾,臣妾一直会等着你。”皇后的声音凄婉。
皇上离开很久后,莫应缇都能听到屋内的抽泣声。只有皇后自己知道,为何皇上只需要一句话便能抓住她的心。
嫁给皇上这么多年,说没有一点依恋是不可能的,而更多的时候,子献哥哥只是一个借口,在许贵妃向皇上撒娇,皇上欣然接受的时候,在许贵妃屡次向自己示威,而自己软弱无力的时候,在皇上这么多年,眼里全然没有自己的时候...她想象着自己也能有一个依靠,而那个人,只有子献哥哥,他会像从前那样护着自己,他的一生只有自己。
皇帝还是太子的那一年,含冤入狱,她求子献哥哥为太子说话,子献哥哥只提了一个要求,便是离开太子,回到他身边,然而当她含泪回到他身边之后,他还觉得不够,要让她向外宣称自己和太子府毫无关系。她还记得,在风雨交加的一个晚上,他拿着一个信封,醉醺醺地来到她的房间。子献哥哥告诉她,这信封里装着太子无罪的证据,她开心极了,要去抢那个信封,却被子献哥哥一把揽入怀里。他说反正她的身子已经给了太子,自己想了她这么久,为何不能得到它。
那天晚上的雨很大,有那么一刻还劈下一道闪电。那闪电将一切都照的清清楚楚,但她不敢睁眼,忍受着粗鲁的子献哥哥,而子献哥哥却说她在装,不是第一次还会这样疼?然而当一切凌乱彻底安静下来时,子献哥哥才发现他的衣袍上全被染上了鲜红。
谁人也不知道,她在太子府中受得是怎样的冷落——她贵为太子妃,新婚第一夜的落红,竟然是自己割破手指所染上的。那一夜竟然成了太子在她房间的唯一一夜。她无法怪罪任何人,怪只怪自己根本学不会那套婉转承恩,学不会那幅妩媚眼风。也许她就不配做个女人。
有那么一阵,她恨过子献哥哥,但她又想,这并不是坏事,有人爱她,让她成了真正的女人。
从那以后,子献哥哥便对她加倍的好,他逼着皇帝立她为后,让她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她当然也爱她的子献哥哥,因为,她只能爱他,别无选择。
可就这么一句“重新开始”,那么轻描淡写却温柔无限的一句话,似乎可以将那屈辱一夜的所有血腥味完全洗去,她越发的错乱了。
如今皇上终于看见她了,皇上让她等,她自然愿意等,多久都行。
可这一切在莫应缇眼中又是另外一副情景,一副似曾相识的情景。
就是那种不清不楚的暧昧,蒙着一层薄雾的样子,若即若离,靠近又疏远,游刃有余却从不点破,就那样操纵着最先陷入暧昧的那个人。
一个人只负责摆弄着氛围,另一个人便像提线木偶般,亦步亦趋,乖巧至极。她一步一步陷入那个专门为她编造的陷阱里,如同飞蛾扑火,最后被吃干扒净,落得白骨累累的下场。
虽说莫应缇未曾被人当作提线木偶般对待,但她却能明白在这种人为塑造的暧昧环境中,被动那一方的选择是多么的有限,视野是多么狭窄,仿佛除了对方提供的那一条路,再无别的路可走。
而她身边曾经出现过的,擅长此道的人,只有一人。
上一世的顾太医。
一想到这一点,她轻身一跃,再次上了宫墙。
还好,皇上的仪仗还未曾走远。
她不近不远地跟着,跳过长春宫的曲廊,踩着宫墙上的砖瓦,月光之下万物笼罩了一层薄雾,那样虚无飘渺却一览无余,她眼神犀利,像是夜空中的鹰,这一跃一跳之间,除了她自己的轻如无物的呼吸声,竟然听不到半点声响,那步伐轻盈迅速,非常人所能及,但她依旧能看清脚下发生的一切细节。
皇上的仪仗并未朝着毓秀宫而去,而是拐了个弯儿,朝着珍贵人的景阳宫去了。
就在她即将跟随御驾进入景阳宫时,莫应缇发现了西边长风潭旁有些小动静。
誉河本是沧澜江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支流,千百年来由西向东灌注这京城的一方水土。流经皇城的那一段,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深潭,那便是长风潭了。再往东去便是许宛凝宫中的千鸢池了,而这千鸢池并非天然形成,而是皇太祖为匡夫人所挖建,匡夫人本是丞相匡襄的正室,因美艳绝伦而闻名于世,皇太祖舒弘济一眼倾心,匡襄也乐得成人之美,将匡夫人献于舒弘济。匡夫人素喜荷花,舒弘济便命人挖建这一方池水供美人赏悦。然而就在这池水挖好不到一年的事件,匡夫人便撒手人寰了,皇太祖为了纪念匡夫人,变将此池命名为“千鸢池”,取自匡夫人的乳名“鸢鸢”。
直到现在,千鸢池所在的毓秀宫里住的都默认为皇帝最宠爱的人。与千鸢池的浅而宽大不同,长风潭表面不大,却足足有三丈深,它深植于这座皇城之中,像是看破所有幽暗与鬼魅的一只眼,大梁王朝这几百年来,这小小的潭水里不知掩埋过多少罪恶与秘密。紧挨着长风潭有一片面积不大的密林,是高大的水杉树,层层叠叠的排列着,繁复而细密的叶子成了一切丑陋的天然的保护伞。
而此时,突然有一片杉树晃动,在莫应缇眼中形成了一道浅浅的水波。
莫应缇看了看逐渐远去的皇上仪仗,咬了咬牙,轻轻地落入其中一棵杉树的树枝上。
那树枝轻微晃动,很快又恢复平静。
莫应缇用手轻轻拨开树枝,树下有两个人。
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和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