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第一线
不知不觉,搬到岚山本部的写字楼已经一个多星期了。
虽然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团队,但兴许是曾经打过交道的缘故,韩之遥并未感到陌生。
不过,作为一个劳动关系还绑在律所的临时外来人员,她只需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即可,对早就习惯单打独斗的人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
工作内容和原先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转变之一大概就是顶头上司从胡主任变成了原斐然。
按照岚山的公司结构,法务人员似乎该由法务部门的吴经理进行管理,但作为独立的外聘律师,和公司内部人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很难明确划分。
为了防止她因职权重叠而成为三不管人员,公司方面最终决定由拍板决定聘用她的原斐然来担任她的顶头上司,在配合法务部工作的同时直接向原斐然负责。因此,新工位也就近安排在了距离原斐然的办公室门口的区域。
对于职衔等级的设定,韩之遥并不在乎。都是为资本家打工,没什么高低之分。只是,没能顺利入驻角落的工位,难免感到可惜。
久违地回归朝九晚六的正常生活,短暂的幸福来得太突然。不过坐在这么显眼的位置,完全无法堂而皇之地自由摸鱼。
初来乍到的第一周,以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为主。除了发了一大堆律师函之外,韩之遥并没有接到需要额外加班的任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娱乐圈里就流行起了这样的风气。
遇事不决,声明来凑。不管大事小事,统统都把律师函当作鸡毛令箭。
明星艺人普遍不愿意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言论,统统由律师们代劳。
说实话,对大家这种趋之若鹜的态度,韩之遥并不十分理解,但她并不讨厌接这样的活儿。
就跟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似的,工作量不大,也没什么挑战性。既有了现成的模板,只需将不同的当事人和案件情况安插进去,最后再加盖律师印章和律所公章就大功告成了。
重点不在于内容真伪,而在于那几枚红章。
其实,究其本质,律师函并没有法律效力,充其量不过是一篇篇加盖了公章的书面小作文罢了。
多出来的几个公章既不是免死金牌,也不能证明所陈述内容的真伪,顶多也就是给不明真相的粉丝们和知根知底的明星本人买一份没什么大用的心理安慰。
懂的都懂,不懂的兴许还真能被糊弄过去。
不管有用没用吧,既然客户认为律师的名头和律所的金字招牌所带来的信用度能让他们更加理直气壮地辩白,律所这边自然也不会轻易地拒绝送上门来的生意。
根据爆料对明星艺人的影响大小以及有待澄清情况的严重程度,每份律师函收费几百块到几千块不等,积少成多,也就渐渐成了新人律师的保底业绩之一。
起初,出于责任心,韩之遥还会顺着客户的话题深挖下去,以期厘清事实、还原真相,从而给出一份最为稳妥的声明。但有几次不小心挖得过深,反而惹得经纪人颇为不满,直接向胡主任投诉,要求换一名有眼力价儿的律师。
经胡主任提点,韩之遥才醒悟过来,自己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多管闲事。
既然胡主任都点头同意了,她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老老实实地完形填空,就完事儿了。
时间长了,见得多了,她也就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双方友好合作,各取所需。无论对方给出怎样拙劣的狡辩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掩饰,她都可以面带微笑地认真听完一长串逻辑不通、难以自圆其说的假话或废话。
至于其他的,少问、少说、少关心,明哲保身。
如今通过岚山娱乐,韩之遥作为驻场律师,虽是乙方身份,却坐拥甲方的天时地利,终于走到了瓜田的第一线。
正如韩之遥先前预想过的,连她都能刺探到的消息,迟早会被曝光在大众面前。
本以为在帮客户筛选产品代言人之际已经成功避雷了雷世文,没想到兜兜转转之后,自己还是绕不开这桩麻烦事儿。
狗仔也挺能耐,经过长达两个月的不懈跟拍,先是拍到了雷世文藏起来的金屋阿娇,后脚又顺藤摸瓜扒拉出了人家的非婚生子。
“抱歉,我不能出这份律师函。”韩之遥从会议一开始就想好了答案。
“现在网上不是律师函满天飞么,谁会把内容当真?”角落里有人反问。
韩之遥瞅了那人一眼,看着面熟,但是不是本部门的人,她一时有点儿对不上脸和人名。
“我并不反对妥善的危机公关手段,但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发律师函。”韩之遥保持着平和的语气。
对于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传闻,什么素人时期谈了个女朋友呀、上学期间和室友闹过不和呀,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那么要紧。即使事后被挖出真相和律师函不符,也不至于滤镜一地稀碎。
可是面对这种踩雷的大瓜,一纸律师声明不仅起不到任何安抚粉丝、平息争议的作用,弄不好还会对公司造成反噬。
转战新赛道才一两个星期,她可不想这么快就翻车。
“那法务部还能做些什么?”对方的语气十分不满,却是将矛头从韩之遥直接转向了法务部的吴经理。
“法务部目前正在审查和雷世文的合同。”吴经理回答道。
这话在对方的怒火中又添了一把柴火。
“什么?”那人的嗓门登时变大,“你的意思是要解约?”
“我暂时没法给出准确答案,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我认为,这次问题的根源在演员本人,在考量公司应当承当的责任之前,还是得先给演员本人的行为定性。”
英雄所见略同,韩之遥在一旁默默点头。
“我们前脚刚把李婉婷这个烂摊子收拾好,后脚还要再来这么一出?”
听到前客户的名字忽然被提价,却加上了一个“烂摊子”的后缀,韩之遥顿觉心里不太舒服。
同时,她想起来了,质问的人应该是分管经纪人的部门经理,也是李婉婷的前经纪人闵组长的顶头上司。
以前处理李婉婷的案子时,在视频会议里见过。
如果对方还记得自己的脸,刚才冷冰冰的态度也就不难解释了。
“李婉婷解约时的情况和这次问题本质上不太一样。”
李婉婷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恋爱脑上头而被小三,虽然并不占多少理儿,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谎言的受害者。
而金屋藏娇的雷世文显然是自作孽,不可活。不过,韩之遥并没有资格对他的私人生活指手画脚,也不想轻易论断。
只不过,作为为岚山提供法律服务的乙方,站在专业角度,她的答案就是如此。
李婉婷和岚山提出解约时双方并没有什么过错,谈得拢谈不拢是后话,大前提并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解约过程中爆出的丑闻,岚山确实有权追究,但当时岚山选择了谅解。
而眼下,雷世文则是违约行为在先,才触发了公司单方面解约的权利。
韩之遥不过是提醒众人岚山有这么一项可以自保的权利罢了。至于要不要行使这样的权利,是岚山的自由选择。
“原总监,你怎么看?”
韩之遥看了看手表,从进会议室到现在已经接近两个小时。
剑拔弩张之间,各部门轮流发表了一圈意见。该吵闹的都吵闹过了,该争取的也都争取了。
此刻,大家像是吵累了似的,似乎不约而同地泄了气,只等着原斐然做最后的定夺,甚至连韩之遥都忍不住向他投去了希冀的目光。
再熬下去,她就要饿得头晕眼花了。在一片肃静之中,她实在不好意思从口袋里掏出充饥的零食。
原斐然沉吟片刻,郑重其事地开口道,“我同意法务部的意见。”
会议室内立刻乱哄哄地起了议论的声音。
“我们暂时不用出具律师函,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公开表态。”原斐然将面前的固定话筒微微抬高,音量随之变高,“请公关部在法务部的协作之下,尽快准备一份公开的情况声明。”
“全部内容都公开?!”从另一边的话筒里传来的人声略微颤抖。
“我想,公开内容的范围,应该由你们来决定。哪些内容该公开,哪些内容属于机密,这个问题,不该由我来回答。”
问话人先是怔了一下,隔了几秒才收起发愣的表情,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另外,麻烦王经理联系一下雷世文。”前半程没有过多发言的原斐然像是忽然开了闸,一口气交代下去。
“要安排他做什么?”王经理被点名之后,原本软塌塌倚在靠背上的身子立刻就坐直了。
原来负责经纪这块儿的部门经理姓王,看来他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凶神恶煞。比如面对原斐然,他的态度还不错。
这次,韩之遥记住了。
“接下来应该会召开记者会,具体的部署请和公关部的外联组联系。”
“让他亲自上场?”
“要不然呢?他的事情,只有他本人最清楚了。”
“可是,”王经理迟疑了一下,“可是,有必要这么正式吗?”
“这是他本人向我提出来的。”
“不需要向林总请示一下吗?”王经理试图做最后的挽回。
“林总还在国外出差,这件事我已经向他汇报过了,他没意见。”
“怎么会?”王经理大吃一惊。
“怎么,二位很意外?”原斐然抬眉看了王经理一眼,以及王经理旁边的另一人。
韩之遥顺着他的目光瞄了一眼,是先前就着话筒询问是否需要全部公开信息的人。
虽然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团队,但兴许是曾经打过交道的缘故,韩之遥并未感到陌生。
不过,作为一个劳动关系还绑在律所的临时外来人员,她只需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即可,对早就习惯单打独斗的人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
工作内容和原先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转变之一大概就是顶头上司从胡主任变成了原斐然。
按照岚山的公司结构,法务人员似乎该由法务部门的吴经理进行管理,但作为独立的外聘律师,和公司内部人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很难明确划分。
为了防止她因职权重叠而成为三不管人员,公司方面最终决定由拍板决定聘用她的原斐然来担任她的顶头上司,在配合法务部工作的同时直接向原斐然负责。因此,新工位也就近安排在了距离原斐然的办公室门口的区域。
对于职衔等级的设定,韩之遥并不在乎。都是为资本家打工,没什么高低之分。只是,没能顺利入驻角落的工位,难免感到可惜。
久违地回归朝九晚六的正常生活,短暂的幸福来得太突然。不过坐在这么显眼的位置,完全无法堂而皇之地自由摸鱼。
初来乍到的第一周,以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为主。除了发了一大堆律师函之外,韩之遥并没有接到需要额外加班的任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娱乐圈里就流行起了这样的风气。
遇事不决,声明来凑。不管大事小事,统统都把律师函当作鸡毛令箭。
明星艺人普遍不愿意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言论,统统由律师们代劳。
说实话,对大家这种趋之若鹜的态度,韩之遥并不十分理解,但她并不讨厌接这样的活儿。
就跟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似的,工作量不大,也没什么挑战性。既有了现成的模板,只需将不同的当事人和案件情况安插进去,最后再加盖律师印章和律所公章就大功告成了。
重点不在于内容真伪,而在于那几枚红章。
其实,究其本质,律师函并没有法律效力,充其量不过是一篇篇加盖了公章的书面小作文罢了。
多出来的几个公章既不是免死金牌,也不能证明所陈述内容的真伪,顶多也就是给不明真相的粉丝们和知根知底的明星本人买一份没什么大用的心理安慰。
懂的都懂,不懂的兴许还真能被糊弄过去。
不管有用没用吧,既然客户认为律师的名头和律所的金字招牌所带来的信用度能让他们更加理直气壮地辩白,律所这边自然也不会轻易地拒绝送上门来的生意。
根据爆料对明星艺人的影响大小以及有待澄清情况的严重程度,每份律师函收费几百块到几千块不等,积少成多,也就渐渐成了新人律师的保底业绩之一。
起初,出于责任心,韩之遥还会顺着客户的话题深挖下去,以期厘清事实、还原真相,从而给出一份最为稳妥的声明。但有几次不小心挖得过深,反而惹得经纪人颇为不满,直接向胡主任投诉,要求换一名有眼力价儿的律师。
经胡主任提点,韩之遥才醒悟过来,自己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多管闲事。
既然胡主任都点头同意了,她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老老实实地完形填空,就完事儿了。
时间长了,见得多了,她也就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双方友好合作,各取所需。无论对方给出怎样拙劣的狡辩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掩饰,她都可以面带微笑地认真听完一长串逻辑不通、难以自圆其说的假话或废话。
至于其他的,少问、少说、少关心,明哲保身。
如今通过岚山娱乐,韩之遥作为驻场律师,虽是乙方身份,却坐拥甲方的天时地利,终于走到了瓜田的第一线。
正如韩之遥先前预想过的,连她都能刺探到的消息,迟早会被曝光在大众面前。
本以为在帮客户筛选产品代言人之际已经成功避雷了雷世文,没想到兜兜转转之后,自己还是绕不开这桩麻烦事儿。
狗仔也挺能耐,经过长达两个月的不懈跟拍,先是拍到了雷世文藏起来的金屋阿娇,后脚又顺藤摸瓜扒拉出了人家的非婚生子。
“抱歉,我不能出这份律师函。”韩之遥从会议一开始就想好了答案。
“现在网上不是律师函满天飞么,谁会把内容当真?”角落里有人反问。
韩之遥瞅了那人一眼,看着面熟,但是不是本部门的人,她一时有点儿对不上脸和人名。
“我并不反对妥善的危机公关手段,但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发律师函。”韩之遥保持着平和的语气。
对于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传闻,什么素人时期谈了个女朋友呀、上学期间和室友闹过不和呀,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那么要紧。即使事后被挖出真相和律师函不符,也不至于滤镜一地稀碎。
可是面对这种踩雷的大瓜,一纸律师声明不仅起不到任何安抚粉丝、平息争议的作用,弄不好还会对公司造成反噬。
转战新赛道才一两个星期,她可不想这么快就翻车。
“那法务部还能做些什么?”对方的语气十分不满,却是将矛头从韩之遥直接转向了法务部的吴经理。
“法务部目前正在审查和雷世文的合同。”吴经理回答道。
这话在对方的怒火中又添了一把柴火。
“什么?”那人的嗓门登时变大,“你的意思是要解约?”
“我暂时没法给出准确答案,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我认为,这次问题的根源在演员本人,在考量公司应当承当的责任之前,还是得先给演员本人的行为定性。”
英雄所见略同,韩之遥在一旁默默点头。
“我们前脚刚把李婉婷这个烂摊子收拾好,后脚还要再来这么一出?”
听到前客户的名字忽然被提价,却加上了一个“烂摊子”的后缀,韩之遥顿觉心里不太舒服。
同时,她想起来了,质问的人应该是分管经纪人的部门经理,也是李婉婷的前经纪人闵组长的顶头上司。
以前处理李婉婷的案子时,在视频会议里见过。
如果对方还记得自己的脸,刚才冷冰冰的态度也就不难解释了。
“李婉婷解约时的情况和这次问题本质上不太一样。”
李婉婷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恋爱脑上头而被小三,虽然并不占多少理儿,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谎言的受害者。
而金屋藏娇的雷世文显然是自作孽,不可活。不过,韩之遥并没有资格对他的私人生活指手画脚,也不想轻易论断。
只不过,作为为岚山提供法律服务的乙方,站在专业角度,她的答案就是如此。
李婉婷和岚山提出解约时双方并没有什么过错,谈得拢谈不拢是后话,大前提并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解约过程中爆出的丑闻,岚山确实有权追究,但当时岚山选择了谅解。
而眼下,雷世文则是违约行为在先,才触发了公司单方面解约的权利。
韩之遥不过是提醒众人岚山有这么一项可以自保的权利罢了。至于要不要行使这样的权利,是岚山的自由选择。
“原总监,你怎么看?”
韩之遥看了看手表,从进会议室到现在已经接近两个小时。
剑拔弩张之间,各部门轮流发表了一圈意见。该吵闹的都吵闹过了,该争取的也都争取了。
此刻,大家像是吵累了似的,似乎不约而同地泄了气,只等着原斐然做最后的定夺,甚至连韩之遥都忍不住向他投去了希冀的目光。
再熬下去,她就要饿得头晕眼花了。在一片肃静之中,她实在不好意思从口袋里掏出充饥的零食。
原斐然沉吟片刻,郑重其事地开口道,“我同意法务部的意见。”
会议室内立刻乱哄哄地起了议论的声音。
“我们暂时不用出具律师函,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公开表态。”原斐然将面前的固定话筒微微抬高,音量随之变高,“请公关部在法务部的协作之下,尽快准备一份公开的情况声明。”
“全部内容都公开?!”从另一边的话筒里传来的人声略微颤抖。
“我想,公开内容的范围,应该由你们来决定。哪些内容该公开,哪些内容属于机密,这个问题,不该由我来回答。”
问话人先是怔了一下,隔了几秒才收起发愣的表情,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另外,麻烦王经理联系一下雷世文。”前半程没有过多发言的原斐然像是忽然开了闸,一口气交代下去。
“要安排他做什么?”王经理被点名之后,原本软塌塌倚在靠背上的身子立刻就坐直了。
原来负责经纪这块儿的部门经理姓王,看来他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凶神恶煞。比如面对原斐然,他的态度还不错。
这次,韩之遥记住了。
“接下来应该会召开记者会,具体的部署请和公关部的外联组联系。”
“让他亲自上场?”
“要不然呢?他的事情,只有他本人最清楚了。”
“可是,”王经理迟疑了一下,“可是,有必要这么正式吗?”
“这是他本人向我提出来的。”
“不需要向林总请示一下吗?”王经理试图做最后的挽回。
“林总还在国外出差,这件事我已经向他汇报过了,他没意见。”
“怎么会?”王经理大吃一惊。
“怎么,二位很意外?”原斐然抬眉看了王经理一眼,以及王经理旁边的另一人。
韩之遥顺着他的目光瞄了一眼,是先前就着话筒询问是否需要全部公开信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