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似还残留着昨夜酒香,苏北歌睁开眼,眼前是一片朦胧,头脑里像是被云雾缠绕,她揉了揉太阳穴,以驱散宿醉带来的不适。
“白英,现在是什么时辰了?”苏北歌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她转头看向床边,白英正低头整理着衣物。
“已是辰时了,姑娘。”白英温声回答,随手将一碗热腾腾的醒酒汤端过去给她。
苏北歌接过碗,轻抿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寒意散去的同时,梁骐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她环顾四周,似是在寻找什么,却未直接问出口,只是淡淡地问道:“昨晚,大家都还好吗?”
白英细心地将被角掖好,答道:“燕世子和景大人昨晚都醉得不轻,现在都还在客房休息呢。海恩倒是一早便起了,已经去了学堂。”
苏北歌轻轻点头,昨晚的片段不断浮现,一切又似梦境般模糊,她犹豫片刻,终是问出,“梁骐,他昨晚……是来了的吗?”
白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姑娘您平时酒量虽好,但昨晚也确实是贪杯了。宴会散去后,是君上亲自送您回的房间,他还守了您好一会儿呢,直到天快亮了才走。”
苏北歌哦了一声,声音轻得仿佛风中的柳絮,随即沉默了下来。她与梁骐之间,似乎已经悄然生出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甚清晰,也不甚明朗。
*
中洲459年,北凌与岚州部落缔结了同盟,联手向寒昭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寒昭国君赵集钧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只能向东风国和南璃国求援。然而,南璃国与寒昭国素来无交情,且对北凌国心存忌惮,选择了作壁上观。东风国则念及与寒昭国的同宗之谊,更担心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在丞相齐仲来的提议下,出兵相助,寒昭国这才保住了半壁江山。
天下格局因此发生了巨变。老派诸侯国纷纷走向衰败,北凌国在西边一家独大,边境的岚州胡人部落趁势崛起。
正当众人都在观望谁将成为最终的霸主时,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旧中洲势力在寒昭国内部死灰复燃,一举攻破了王城!寒昭国的残余领土本就是原中洲王朝的核心地带,一夜之间,前朝旧臣和老世族纷纷响应,不到十天,寒昭国便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前朝天子之后,季氏王朝重新崛起。
消息传出,中洲之地尤其是关内地区顿时沸腾起来,“天子归来”的呼声此起彼伏。
邕城国府宫内,气氛异常凝重。梁骐本以为寒昭国已是囊中之物,却不料旧中洲王室突然复辟,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五年来,他励精图治,平定戎狄部族的叛乱,将功勋世族安插进那些被征服的土地,督导着游牧部族尽快融入北凌的文化。如今,西部地区已经彻底归化,正是他全力东出,一统中洲的绝佳时机。
此时,旧中洲王室的遗孤却如同鬼魅般突然现身。北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微妙局面:是抢先将这股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还是继续执行原有的东出计划?
梁骐深知,百姓对于旧中洲王室的态度是他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前车之鉴,中冠国取代东中洲后,引来了三国的围攻。若他贸然对旧中洲出手,恐怕会重蹈中冠国的覆辙。北凌国虽强,但也难以一敌三。
反复权衡利弊,梁骐却始终难以决断。但他并不打算将此事交由朝会议决,一是经国大策骤然众议,容易走漏风声打草惊蛇,二是朝会之上大臣易于受人诱导启发、量势附和,反而难以将事情利害说透。于是,他昨日下诏上大夫陇刚、国尉梁骞、丞相姜奚、长史景蔺、都尉应飞濂这几位股肱大臣于今日卯时在国府宫的政事堂秘密商议。
虽然未曾明说,但景蔺和姜奚却心有灵犀地提前在客卿“孟一”的府中碰了头,将苏北歌‘顺手’带了过去。
三人还未及政事堂的大门,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激昂议论声。
“统一中洲,乃我北凌天命所归!旧中洲王室遗孤,不过蝼蚁之微,怎可阻碍我北凌大军东进之势?斩草除根,方能绝其后患!”陇刚浑厚的声音穿透门缝,字字铿锵。
梁骞也是难得与陇刚相同主张,声音紧随其后,激昂中更添了几分战意:“陇大人所言极是!梁骞虽已年迈,但征战之心未老!若能让老夫领一军首战,便是马革裹尸,也胜过老死家中!”
苏北歌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这两位老臣的忠勇可嘉,但决心也太过决绝,似乎未曾考虑过其中的复杂与变数。她转头看向景蔺与姜奚,二人皆是面色凝重,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梁骐听在耳里,心中叹息,面上却不做表情。
陇刚和梁骞,这两位都是老北凌的元勋。他们性格耿介固执,恩怨分明,一提到关东诸侯就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出关作战,既不想能不能打胜,更不问打得是不是时候。然而,与他们不同,梁骐除了继承祖父的军旅经验外,少年时期还多次游历关东,他能够清楚看到老北凌人的这种盲目好战、不计后果的打法是有问题的。图个小霸业或许还行,但想要图谋天下就远远不够了。
梁骐现阶段需要的,绝不只是“打战”或“战胜”这种表层的东西。
他转头看向站在末尾的应飞濂,只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梁骐心中不禁宽慰了一些,至少在新一代的领军前将中,还有人不盲目跟从喊打。也就在这一瞬,他突然对向来敬佩的叔父有些失望,看来在这类事情上,他永远不可能冷静下来了。
就梁骐本心而论,他是有一股本能的冲动,想要横扫中洲,在壮年之前便成就千古大业的,然而越是这种关头,仔细揣摩,总觉得有些虚处,虽然自祖父起,北凌国国力大增,与关东诸侯决战自然不成问题。但如今面对的是旧天子遗孤,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这可不是单纯的打仗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天下大势、人心向背等复杂因素。
*
政事堂厚重的木门吱呀作响,景蔺、姜奚、苏北歌三人齐步而来。
“少一,你素来多谋,对此事怎么看?”梁骐的目光从苏北歌和姜奚身上掠过,落在了景蔺身上。
景蔺倒也是习惯了国君的这番做派,上前一步,拱手作揖,直言不讳道:“陛下,直取旧中洲,臣扪心静思,以为尚有诸多可商榷之处。旧中洲虽兵力不强,但民心未散,王室遗孤的出现,无疑激起了众多世族与百姓的拥戴之情,其势未衰。兵法有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旧中洲能够迅速崛起,必然背后潜藏着支援力量,虽未见其形,却不可忽视。若我北凌仓促动手,恐难保万全,胜算难料。”
言辞如针,刺破了堂内的燥热气氛,陇刚与梁骞那激昂的战意也平息了半分。
“但,若因此便按兵不动,任由旧中洲坐大,亦非长久之计。”景蔺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旧中洲与我北凌,山水相连,实乃心腹大患。然,如先着手其他诸侯国,那东风国其势虽强,却远隔千山万水,难以即刻图之,非北凌当前之首;南璃国虽乱,但幅员辽阔,南蛮部落更是一块难啃的饼,大战一起,绵绵无期,恐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景蔺微微一顿,笑道:“故,臣当下无成算定策,请君上容我思之而后奏”。
陇刚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若是东、南皆不可取,那我们何不向北?”
梁骞望向陇刚,沉声道:“陇大人所指的,是那盘踞北疆的岚胡?”
陇刚重重点头,“正是。岚胡近年来势头甚猛,寒昭不少疆土已悄然被吃去,如今与我们北凌边境几乎相接,此等威胁,岂可等闲视之?若此时东出有异议,咱们就先稳固北方边境,再图中原。”
姜奚却轻轻摇了摇头,语调中带着几分忧虑:“北凌与燕族刚刚联手几战,正值情谊浓的时候,此刻若对岚胡动武,岂不是在局势尚不稳定之际,又平添一位劲敌?此举,恐怕非智者所为。”
“姜丞相所言极是。在对抗呼韩部落和寒昭军的时候,我曾见识过胡人用兵,他们的战斗力非比寻常,非是轻易可胜之敌。尤其是那燕世子,行事果断,心思缜密,简直就像是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狼。贸然挑起战端,我认为不可。”应飞濂神色凝重,目光不禁扫过众人,似乎在寻找共鸣。
苏北歌眉头轻轻一皱,心中暗自嘀咕:恒升那孩子,何时成狼啦?分明是温顺小犬。
她思绪飘远,却未曾察觉梁骐那隐含深意的目光正悄然落在她身上,见她出神,心中莫名升起一股酸意,嘴角一撇,“小小燕族,竟能让我北凌勇士心生畏惧?诸位是否太过谨慎了些?”
此言一出,政事堂内顿时静了一瞬,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解国君怎会突然冷脸。
唯有景蔺,目光闪烁,心中已然明了几分,他上前一步,语调温和地规劝道:“君上息怒,北凌铁骑威震四方,自是不惧任何挑战。但正如丞相所言,当前之际,我们需谨慎行事,不宜轻易与胡人交恶。毕竟,经过与夷戎、寒昭的数次并肩作战,北凌与胡人之间已建立了难得的默契与信任。若此刻因一时冲动而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恐怕会令我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反而不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应对中洲及其他诸侯的威胁。”
景蔺的话语,缓缓浇灭了政事堂的微妙氛围。众人皆是点头称是,连陇刚与梁骞也收敛了先前的锋芒。
梁骐看着景蔺,胸中的莫名怒火与冲动也渐渐消去,他缓缓点头,目光中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少一说得是。”
说罢,他转首望向苏北歌,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情绪,似是在探寻她心中的想法。苏北歌感受到那抹目光,心中微惊,连忙收敛心神。
*
政事堂陷入了短暂的沉寂,直至姜奚开口打破:“君上,据我所知,眼下中洲势力看似复辟,但其核心乃是季氏宗亲,而非正统王族之后,此中或有可图之机。”
“怕只怕,这只是他们的障眼法。”苏北歌终于开口,她眉头紧锁,担忧地反驳道,“中洲王室既然未曾真正覆灭,谁又能断定,在暗处没有其他的王室遗孤正蓄势待发?”
姜奚微微一笑,显然对苏北歌的谨慎持保留意见,他继续说道:“改朝换代乃历史常态。但世人之心,往往向背分明,因而天命所归,从来不是仅靠血统来决定的。如若现今大多数人已不再认可季氏一族为王,那天命之说在季氏之上的论断,自然也就就过是空谈。我们只需顺应‘民心’,便可成大事。”
“丞相口中的民心,具体所指为何?”梁骞眉头一挑,直接问道。
姜奚正欲开口,政事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七伯的高声禀报,“君上,南璃国使者请求觐见,言要事相商两国合盟之事,现已在宫外候着。”
“白英,现在是什么时辰了?”苏北歌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她转头看向床边,白英正低头整理着衣物。
“已是辰时了,姑娘。”白英温声回答,随手将一碗热腾腾的醒酒汤端过去给她。
苏北歌接过碗,轻抿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寒意散去的同时,梁骐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她环顾四周,似是在寻找什么,却未直接问出口,只是淡淡地问道:“昨晚,大家都还好吗?”
白英细心地将被角掖好,答道:“燕世子和景大人昨晚都醉得不轻,现在都还在客房休息呢。海恩倒是一早便起了,已经去了学堂。”
苏北歌轻轻点头,昨晚的片段不断浮现,一切又似梦境般模糊,她犹豫片刻,终是问出,“梁骐,他昨晚……是来了的吗?”
白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姑娘您平时酒量虽好,但昨晚也确实是贪杯了。宴会散去后,是君上亲自送您回的房间,他还守了您好一会儿呢,直到天快亮了才走。”
苏北歌哦了一声,声音轻得仿佛风中的柳絮,随即沉默了下来。她与梁骐之间,似乎已经悄然生出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甚清晰,也不甚明朗。
*
中洲459年,北凌与岚州部落缔结了同盟,联手向寒昭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寒昭国君赵集钧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只能向东风国和南璃国求援。然而,南璃国与寒昭国素来无交情,且对北凌国心存忌惮,选择了作壁上观。东风国则念及与寒昭国的同宗之谊,更担心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在丞相齐仲来的提议下,出兵相助,寒昭国这才保住了半壁江山。
天下格局因此发生了巨变。老派诸侯国纷纷走向衰败,北凌国在西边一家独大,边境的岚州胡人部落趁势崛起。
正当众人都在观望谁将成为最终的霸主时,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旧中洲势力在寒昭国内部死灰复燃,一举攻破了王城!寒昭国的残余领土本就是原中洲王朝的核心地带,一夜之间,前朝旧臣和老世族纷纷响应,不到十天,寒昭国便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前朝天子之后,季氏王朝重新崛起。
消息传出,中洲之地尤其是关内地区顿时沸腾起来,“天子归来”的呼声此起彼伏。
邕城国府宫内,气氛异常凝重。梁骐本以为寒昭国已是囊中之物,却不料旧中洲王室突然复辟,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五年来,他励精图治,平定戎狄部族的叛乱,将功勋世族安插进那些被征服的土地,督导着游牧部族尽快融入北凌的文化。如今,西部地区已经彻底归化,正是他全力东出,一统中洲的绝佳时机。
此时,旧中洲王室的遗孤却如同鬼魅般突然现身。北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微妙局面:是抢先将这股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还是继续执行原有的东出计划?
梁骐深知,百姓对于旧中洲王室的态度是他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前车之鉴,中冠国取代东中洲后,引来了三国的围攻。若他贸然对旧中洲出手,恐怕会重蹈中冠国的覆辙。北凌国虽强,但也难以一敌三。
反复权衡利弊,梁骐却始终难以决断。但他并不打算将此事交由朝会议决,一是经国大策骤然众议,容易走漏风声打草惊蛇,二是朝会之上大臣易于受人诱导启发、量势附和,反而难以将事情利害说透。于是,他昨日下诏上大夫陇刚、国尉梁骞、丞相姜奚、长史景蔺、都尉应飞濂这几位股肱大臣于今日卯时在国府宫的政事堂秘密商议。
虽然未曾明说,但景蔺和姜奚却心有灵犀地提前在客卿“孟一”的府中碰了头,将苏北歌‘顺手’带了过去。
三人还未及政事堂的大门,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激昂议论声。
“统一中洲,乃我北凌天命所归!旧中洲王室遗孤,不过蝼蚁之微,怎可阻碍我北凌大军东进之势?斩草除根,方能绝其后患!”陇刚浑厚的声音穿透门缝,字字铿锵。
梁骞也是难得与陇刚相同主张,声音紧随其后,激昂中更添了几分战意:“陇大人所言极是!梁骞虽已年迈,但征战之心未老!若能让老夫领一军首战,便是马革裹尸,也胜过老死家中!”
苏北歌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这两位老臣的忠勇可嘉,但决心也太过决绝,似乎未曾考虑过其中的复杂与变数。她转头看向景蔺与姜奚,二人皆是面色凝重,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梁骐听在耳里,心中叹息,面上却不做表情。
陇刚和梁骞,这两位都是老北凌的元勋。他们性格耿介固执,恩怨分明,一提到关东诸侯就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出关作战,既不想能不能打胜,更不问打得是不是时候。然而,与他们不同,梁骐除了继承祖父的军旅经验外,少年时期还多次游历关东,他能够清楚看到老北凌人的这种盲目好战、不计后果的打法是有问题的。图个小霸业或许还行,但想要图谋天下就远远不够了。
梁骐现阶段需要的,绝不只是“打战”或“战胜”这种表层的东西。
他转头看向站在末尾的应飞濂,只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梁骐心中不禁宽慰了一些,至少在新一代的领军前将中,还有人不盲目跟从喊打。也就在这一瞬,他突然对向来敬佩的叔父有些失望,看来在这类事情上,他永远不可能冷静下来了。
就梁骐本心而论,他是有一股本能的冲动,想要横扫中洲,在壮年之前便成就千古大业的,然而越是这种关头,仔细揣摩,总觉得有些虚处,虽然自祖父起,北凌国国力大增,与关东诸侯决战自然不成问题。但如今面对的是旧天子遗孤,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这可不是单纯的打仗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天下大势、人心向背等复杂因素。
*
政事堂厚重的木门吱呀作响,景蔺、姜奚、苏北歌三人齐步而来。
“少一,你素来多谋,对此事怎么看?”梁骐的目光从苏北歌和姜奚身上掠过,落在了景蔺身上。
景蔺倒也是习惯了国君的这番做派,上前一步,拱手作揖,直言不讳道:“陛下,直取旧中洲,臣扪心静思,以为尚有诸多可商榷之处。旧中洲虽兵力不强,但民心未散,王室遗孤的出现,无疑激起了众多世族与百姓的拥戴之情,其势未衰。兵法有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旧中洲能够迅速崛起,必然背后潜藏着支援力量,虽未见其形,却不可忽视。若我北凌仓促动手,恐难保万全,胜算难料。”
言辞如针,刺破了堂内的燥热气氛,陇刚与梁骞那激昂的战意也平息了半分。
“但,若因此便按兵不动,任由旧中洲坐大,亦非长久之计。”景蔺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旧中洲与我北凌,山水相连,实乃心腹大患。然,如先着手其他诸侯国,那东风国其势虽强,却远隔千山万水,难以即刻图之,非北凌当前之首;南璃国虽乱,但幅员辽阔,南蛮部落更是一块难啃的饼,大战一起,绵绵无期,恐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景蔺微微一顿,笑道:“故,臣当下无成算定策,请君上容我思之而后奏”。
陇刚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若是东、南皆不可取,那我们何不向北?”
梁骞望向陇刚,沉声道:“陇大人所指的,是那盘踞北疆的岚胡?”
陇刚重重点头,“正是。岚胡近年来势头甚猛,寒昭不少疆土已悄然被吃去,如今与我们北凌边境几乎相接,此等威胁,岂可等闲视之?若此时东出有异议,咱们就先稳固北方边境,再图中原。”
姜奚却轻轻摇了摇头,语调中带着几分忧虑:“北凌与燕族刚刚联手几战,正值情谊浓的时候,此刻若对岚胡动武,岂不是在局势尚不稳定之际,又平添一位劲敌?此举,恐怕非智者所为。”
“姜丞相所言极是。在对抗呼韩部落和寒昭军的时候,我曾见识过胡人用兵,他们的战斗力非比寻常,非是轻易可胜之敌。尤其是那燕世子,行事果断,心思缜密,简直就像是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狼。贸然挑起战端,我认为不可。”应飞濂神色凝重,目光不禁扫过众人,似乎在寻找共鸣。
苏北歌眉头轻轻一皱,心中暗自嘀咕:恒升那孩子,何时成狼啦?分明是温顺小犬。
她思绪飘远,却未曾察觉梁骐那隐含深意的目光正悄然落在她身上,见她出神,心中莫名升起一股酸意,嘴角一撇,“小小燕族,竟能让我北凌勇士心生畏惧?诸位是否太过谨慎了些?”
此言一出,政事堂内顿时静了一瞬,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解国君怎会突然冷脸。
唯有景蔺,目光闪烁,心中已然明了几分,他上前一步,语调温和地规劝道:“君上息怒,北凌铁骑威震四方,自是不惧任何挑战。但正如丞相所言,当前之际,我们需谨慎行事,不宜轻易与胡人交恶。毕竟,经过与夷戎、寒昭的数次并肩作战,北凌与胡人之间已建立了难得的默契与信任。若此刻因一时冲动而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恐怕会令我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反而不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应对中洲及其他诸侯的威胁。”
景蔺的话语,缓缓浇灭了政事堂的微妙氛围。众人皆是点头称是,连陇刚与梁骞也收敛了先前的锋芒。
梁骐看着景蔺,胸中的莫名怒火与冲动也渐渐消去,他缓缓点头,目光中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少一说得是。”
说罢,他转首望向苏北歌,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情绪,似是在探寻她心中的想法。苏北歌感受到那抹目光,心中微惊,连忙收敛心神。
*
政事堂陷入了短暂的沉寂,直至姜奚开口打破:“君上,据我所知,眼下中洲势力看似复辟,但其核心乃是季氏宗亲,而非正统王族之后,此中或有可图之机。”
“怕只怕,这只是他们的障眼法。”苏北歌终于开口,她眉头紧锁,担忧地反驳道,“中洲王室既然未曾真正覆灭,谁又能断定,在暗处没有其他的王室遗孤正蓄势待发?”
姜奚微微一笑,显然对苏北歌的谨慎持保留意见,他继续说道:“改朝换代乃历史常态。但世人之心,往往向背分明,因而天命所归,从来不是仅靠血统来决定的。如若现今大多数人已不再认可季氏一族为王,那天命之说在季氏之上的论断,自然也就就过是空谈。我们只需顺应‘民心’,便可成大事。”
“丞相口中的民心,具体所指为何?”梁骞眉头一挑,直接问道。
姜奚正欲开口,政事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七伯的高声禀报,“君上,南璃国使者请求觐见,言要事相商两国合盟之事,现已在宫外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