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姑娘们陆续回来了,房间里亮起灯,她们摘掉珠钗,互相帮衬着宽衣解带,一同洗漱说话,明黄的烛光柔和地闪烁着,衬得屋内更加温馨。
砰砰,传来两声敲门声。
“姑娘们可方便。”
是银竹的声音,雨薇二人停了玩闹,上前开门。
“各位姑娘好,夫人让我过来瞧瞧杜清萱,你们先去外头候着吧。”
雨薇二人刚出去,银竹就板着脸走过来,气势汹汹地将食盒往旁边一扔:“就伤得连饭也不能下地吃?还是想与老爷卖惨,说我们夫人苛待你?”
杜清萱心知得罪不起,只好摇摇头,低声回答道:“是我自己贪睡误了时辰,辜负了夫人好意。”
银竹眯起眼睛冷哼一声:“你倒是知进退。”
“吃吧!”
银竹打开食盒,将里头的米粥放在杜清萱枕边。
杜清萱不敢推脱,伸手去端,可指尖刚碰到碗檐,就猛地一颤,差点将碗掀翻。
“做什么!”
银竹惊呼出声,一边赶忙扶住剧烈晃动的碗身,一边狠狠瞪着杜清萱:“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刚刚动作牵动了背后的伤口,杜清萱已是疼得冷汗直冒,只好颤着声音解释:“对不住,我实在端不起来。”
银竹上下扫视她一眼,觉得不像装的,只好皱着眉头端起米粥喂她。
杜清萱小心喝着,生怕惹她不快。
一小碗米粥很快见底,银竹又端出一碗药汤开始喂她,语气仍是不耐烦:“喝了药就好好休息,不要乱动,若是误了明日的请安时辰,有你受的。”
银竹走后,雨薇带着另一个女童回来了,她们吹灭蜡烛,借着月光上了床。
身边突然躺了两个陌生人,杜清萱不习惯,她眨巴着眼睛细细琢磨着进入杜宅后的所有事。
“你还疼吗?”雨薇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她旁边。
杜清萱下意识想躲,却又牵动伤口疼得“嘶”了一声。
“上药吗?我小娘备了些伤药,让我带给你。”另一个女童捧着褐色药瓶也围了过来。
杜清萱摇摇头,还是不说话。
“她叫雨苕,是三房的丫头,比我小一岁。”
杜清萱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见二人还围着,小声说道:“很晚了,睡吧。”
身旁很快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可杜清萱睡不着,说不清是害怕还是孤独,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忽而想起什么,她翻出枕头下压的三枚铜钱,还有一枚不知道掉哪里去了,她用手握紧铜钱揣在心口,在这里,它们和自己一样,都是外来者。
出乎意料的,杜清萱的伤好的很快,第二日清晨,她就能起身与雨薇雨苕一起洗漱,跟在她们身后去见了主母。
问安倒是容易,夫人没有刻意为难。
只是接下来的女红让杜清萱吃不消。
“姑娘,穿线呀!”
“你得先拿针!”
“这是往哪儿绣呢?”
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这针总是往她指尖戳,女使教导了没一会儿,杜清萱的指头已经刺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
“咳!”
主母清了清嗓,女使再也不敢喧哗,握着杜清萱的手也柔和了许多,没再戳破她的手指。
“行了,回去歇着吧。”
雨薇雨苕听完,快速收拾好桌上的针线退了出去。
杜清萱也学着她们收拾起来,刚想出门却见夫人放下茶盏,淡淡道:“你留下。”
杜清萱不敢违逆,乖乖低头在原位上坐着。
约莫是午膳时分,杜老爷领着一位僧人进来了。
“大师,烦请您仔细瞧瞧,这孩子命格当真助我?”
杜清萱听得糊里糊涂,就看见僧人朝自己走来,头埋的更低了。
“姑娘是几时生人?”
杜清萱不敢隐瞒,如实答着,却听见杜老爷咂了咂嘴:“不对啊!这孩子怎么才十岁,二娘的孩子应该十五岁了吧?”
吴夫人也是疑惑,倒是银竹上前一步,质问起杜清萱:“你娘叫什么名字?哪里生人?何时去世?”
杜清萱想了想:“我娘叫杜云茗,平江人,五年前去世的。”
杜老爷眉头皱得更紧:“没问题啊!”
倒是吴夫人先琢磨出来了是怎么一回事,罗家十年前被抄家,这丫头刚刚十岁,莫不是抄家时杜云茗刚怀上了她?
“你姐姐呢?”吴夫人突然问道。
杜清萱一惊,不知该不该说。
就在这时,杜老爷烦躁地一抬手:“不重要,大师您就瞧这丫头命格能不能旺我就行!”
僧人碾动着佛珠:“阿弥陀佛,这位姑娘生辰确实与杜老爷相宜,但命理一说,凡人岂可参透,老爷留下她,积些福报也是好的。”
又一年柳絮飞花,杜清萱站在墙角,打量着女使用绣球花盆栽挡上的狗洞。
四下张望了无人,杜清萱悄悄蹲下,望向外头,那是一片肆意生长的狗尾巴草地。
“阿萱。”
是雨薇在叫她。
于是杜清萱从袖口里掏出手绢扔在一旁,慢慢摸索过去。
雨薇过来时正瞧见杜清萱捡了手绢起身,没察觉狗洞的事。
她一把夺过手绢,忍不住赞叹道:“难怪母亲总留你在屋里做针线活,你这玉兰绣得可真好看,像真的一样呢!”
“走吧!夫子在等我们了。”杜清萱收回手绢,拉着雨薇往桂苑去。
夫子正在讲《孝经》,轻缓枯燥的声音如同催眠曲一样,于是雨薇与雨苕二人杵着胳膊用手撑住脸,躲在书后昏昏欲睡。
杜清萱虽是端坐听着,思绪却不宁。
今日是母亲的忌辰,前些年长姐会带着她买纸钱去烧。
去年杜清萱刚进杜府,自是不敢吭声,只绣了几句思亲的诗句,捧着在月下诵读给长姐和母亲祈福。
这一年多来,杜清萱估摸着手里攒的赏钱也够在寺庙里供奉牌位了,于是生了去寺庙上香祈福的念头。
只是现下正犯难该如何出去。
这时,吴夫人由银竹扶着,站到了屏风后头,悄悄观察着几个孩子。
“这雨薇和雨苕还真是不争气!”吴夫人冷了声音,捻着佛珠闭上眼。
银竹也犯难:“杜清萱才来了两年,却偏偏样样出挑,难不成这大好前程要让她争了去?”
吴夫人冷哼一声,不说话了。
用过午膳,杜清萱惦记着出门的事,在墙角盯了那狗洞许久。
奈何总有人从旁边过,只得作罢,硬着头皮去求了吴夫人。
杜清萱低眉顺眼地立于桂苑之外,听见女使的禀报声:“夫人,杜清萱想去寺庙上香。”
杜清萱想,让女使直接说明来意也好,夫人要是不答应,不见我就是了,要真自己进去说,弄不好,还得挨一顿板子。
于是杜清萱就耐心地站在外面等,只是女使去的时间似乎格外长,杜清萱原也不抱希望了。
没成想,却见银竹领了那女使出来,还往自己手里递了袋银钱。
“夫人慈爱,看在你诚心礼佛的份上,允你去了。”
杜清萱听完,朝银竹行了礼:“多谢夫人体恤!多谢银竹姐姐通融!”
银竹打量她一眼,觉得她还算本分,进了杜府和庶出姑娘住到一起,倒也没生非分之想,对自己的身份很拎得清。
“起来吧。”
银竹不自觉柔和了声音,冲外院的女使招了招手:“你,过来,今日便由你领她去城外礼佛,记得早些回来。”
女使不敢怠慢,领着杜清萱出了门。
出了城,杜清萱将银钱袋子打开细细看了看,心头有数后收回怀里。
此时,帘外传来轻快的马蹄声,车夫连忙牵着马车避让。
杜清萱受了颠簸,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边的动静,只见一白衣少年策马而过。
大约是哪个富家公子来这跑马吧,杜清萱放下车帘,不再多想。
不多时,杜清萱便到了寺庙,由女使领着上香诵经点灯,一项也未曾落下。
出来时,太阳已经西斜,杜清萱开始着急,怕误了晚上的请安。
不过女使似乎还没玩够,到了山脚又让车夫停下,去买了几块香糕。
“来,姑娘,您也尝尝,这东西别地儿都没有呢!”
杜清萱摇摇头,将香糕推了回去,眼见那女使脸色黑了,杜清萱只好掏出一枚碎银给她:“姐姐吃吧,我近日牙疼,吃不了甜腻的。”
女使收了银子,脸色却并未好看多少。
“哎!那有花!姑娘我扶您下去摘几朵吧。”
杜清萱侧目看她,觉得这女使好生奇怪,心里开始警惕起来。
“不了,我身体不适,先回去吧。”
杜清萱又朝马夫说道:“烦请您快些赶。”
“停车!”女使掀开车帘,狠狠推了一把车夫。
杜清萱没想到她会突然耍横,竟然喝停马车自己下去采花了。
这要是不等她,万一她到夫人跟前搬弄是非就不妙了。
杜清萱只好掏出钱袋,打算利诱她回去,不成想马车上突然挤上来两个五大三粗的男人。
杜清萱刚想呼救,就发现车夫和女使都跑没影了。
他们是一伙的!
杜清萱想跑,却被男人一把拽住了胳膊,他将杜清萱死死按住,捏着她的脸细细查看。
“大哥,是她不?”
另一人拿着画像点点头:“是她,十两银子买的,果然是好货色!”
忽然耳畔又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杜清萱拼尽全身力气,使劲撞击着马车,嘴里大声呼救:“救命啊!救命啊!有人强抢民女!”
啪的一声,男人重重抽了她一耳光:“小贱蹄子,都被卖了还敢嚷嚷,等回了馆里看我不打死你!”
杜清萱倒在车里,头晕得厉害。
这时,帘子忽然被掀开了,杜清萱瞧见那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她艰难抬头满脸殷切地看着他。
“是你在呼救吗?”白衣少年问她。
杜清萱连连点头:“我随家里女使出来上香祈福,归家路上却遇上贼寇,非要掳了我去。”
“胡说八道什么呢!”气急败坏的男人刚想动手,就被剑抵住了咽喉。
另一个男人连忙掏出字据:“公子您瞧瞧,这白纸黑字写得分明,她是我们买来的呀!”
砰砰,传来两声敲门声。
“姑娘们可方便。”
是银竹的声音,雨薇二人停了玩闹,上前开门。
“各位姑娘好,夫人让我过来瞧瞧杜清萱,你们先去外头候着吧。”
雨薇二人刚出去,银竹就板着脸走过来,气势汹汹地将食盒往旁边一扔:“就伤得连饭也不能下地吃?还是想与老爷卖惨,说我们夫人苛待你?”
杜清萱心知得罪不起,只好摇摇头,低声回答道:“是我自己贪睡误了时辰,辜负了夫人好意。”
银竹眯起眼睛冷哼一声:“你倒是知进退。”
“吃吧!”
银竹打开食盒,将里头的米粥放在杜清萱枕边。
杜清萱不敢推脱,伸手去端,可指尖刚碰到碗檐,就猛地一颤,差点将碗掀翻。
“做什么!”
银竹惊呼出声,一边赶忙扶住剧烈晃动的碗身,一边狠狠瞪着杜清萱:“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刚刚动作牵动了背后的伤口,杜清萱已是疼得冷汗直冒,只好颤着声音解释:“对不住,我实在端不起来。”
银竹上下扫视她一眼,觉得不像装的,只好皱着眉头端起米粥喂她。
杜清萱小心喝着,生怕惹她不快。
一小碗米粥很快见底,银竹又端出一碗药汤开始喂她,语气仍是不耐烦:“喝了药就好好休息,不要乱动,若是误了明日的请安时辰,有你受的。”
银竹走后,雨薇带着另一个女童回来了,她们吹灭蜡烛,借着月光上了床。
身边突然躺了两个陌生人,杜清萱不习惯,她眨巴着眼睛细细琢磨着进入杜宅后的所有事。
“你还疼吗?”雨薇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她旁边。
杜清萱下意识想躲,却又牵动伤口疼得“嘶”了一声。
“上药吗?我小娘备了些伤药,让我带给你。”另一个女童捧着褐色药瓶也围了过来。
杜清萱摇摇头,还是不说话。
“她叫雨苕,是三房的丫头,比我小一岁。”
杜清萱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见二人还围着,小声说道:“很晚了,睡吧。”
身旁很快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可杜清萱睡不着,说不清是害怕还是孤独,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忽而想起什么,她翻出枕头下压的三枚铜钱,还有一枚不知道掉哪里去了,她用手握紧铜钱揣在心口,在这里,它们和自己一样,都是外来者。
出乎意料的,杜清萱的伤好的很快,第二日清晨,她就能起身与雨薇雨苕一起洗漱,跟在她们身后去见了主母。
问安倒是容易,夫人没有刻意为难。
只是接下来的女红让杜清萱吃不消。
“姑娘,穿线呀!”
“你得先拿针!”
“这是往哪儿绣呢?”
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这针总是往她指尖戳,女使教导了没一会儿,杜清萱的指头已经刺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
“咳!”
主母清了清嗓,女使再也不敢喧哗,握着杜清萱的手也柔和了许多,没再戳破她的手指。
“行了,回去歇着吧。”
雨薇雨苕听完,快速收拾好桌上的针线退了出去。
杜清萱也学着她们收拾起来,刚想出门却见夫人放下茶盏,淡淡道:“你留下。”
杜清萱不敢违逆,乖乖低头在原位上坐着。
约莫是午膳时分,杜老爷领着一位僧人进来了。
“大师,烦请您仔细瞧瞧,这孩子命格当真助我?”
杜清萱听得糊里糊涂,就看见僧人朝自己走来,头埋的更低了。
“姑娘是几时生人?”
杜清萱不敢隐瞒,如实答着,却听见杜老爷咂了咂嘴:“不对啊!这孩子怎么才十岁,二娘的孩子应该十五岁了吧?”
吴夫人也是疑惑,倒是银竹上前一步,质问起杜清萱:“你娘叫什么名字?哪里生人?何时去世?”
杜清萱想了想:“我娘叫杜云茗,平江人,五年前去世的。”
杜老爷眉头皱得更紧:“没问题啊!”
倒是吴夫人先琢磨出来了是怎么一回事,罗家十年前被抄家,这丫头刚刚十岁,莫不是抄家时杜云茗刚怀上了她?
“你姐姐呢?”吴夫人突然问道。
杜清萱一惊,不知该不该说。
就在这时,杜老爷烦躁地一抬手:“不重要,大师您就瞧这丫头命格能不能旺我就行!”
僧人碾动着佛珠:“阿弥陀佛,这位姑娘生辰确实与杜老爷相宜,但命理一说,凡人岂可参透,老爷留下她,积些福报也是好的。”
又一年柳絮飞花,杜清萱站在墙角,打量着女使用绣球花盆栽挡上的狗洞。
四下张望了无人,杜清萱悄悄蹲下,望向外头,那是一片肆意生长的狗尾巴草地。
“阿萱。”
是雨薇在叫她。
于是杜清萱从袖口里掏出手绢扔在一旁,慢慢摸索过去。
雨薇过来时正瞧见杜清萱捡了手绢起身,没察觉狗洞的事。
她一把夺过手绢,忍不住赞叹道:“难怪母亲总留你在屋里做针线活,你这玉兰绣得可真好看,像真的一样呢!”
“走吧!夫子在等我们了。”杜清萱收回手绢,拉着雨薇往桂苑去。
夫子正在讲《孝经》,轻缓枯燥的声音如同催眠曲一样,于是雨薇与雨苕二人杵着胳膊用手撑住脸,躲在书后昏昏欲睡。
杜清萱虽是端坐听着,思绪却不宁。
今日是母亲的忌辰,前些年长姐会带着她买纸钱去烧。
去年杜清萱刚进杜府,自是不敢吭声,只绣了几句思亲的诗句,捧着在月下诵读给长姐和母亲祈福。
这一年多来,杜清萱估摸着手里攒的赏钱也够在寺庙里供奉牌位了,于是生了去寺庙上香祈福的念头。
只是现下正犯难该如何出去。
这时,吴夫人由银竹扶着,站到了屏风后头,悄悄观察着几个孩子。
“这雨薇和雨苕还真是不争气!”吴夫人冷了声音,捻着佛珠闭上眼。
银竹也犯难:“杜清萱才来了两年,却偏偏样样出挑,难不成这大好前程要让她争了去?”
吴夫人冷哼一声,不说话了。
用过午膳,杜清萱惦记着出门的事,在墙角盯了那狗洞许久。
奈何总有人从旁边过,只得作罢,硬着头皮去求了吴夫人。
杜清萱低眉顺眼地立于桂苑之外,听见女使的禀报声:“夫人,杜清萱想去寺庙上香。”
杜清萱想,让女使直接说明来意也好,夫人要是不答应,不见我就是了,要真自己进去说,弄不好,还得挨一顿板子。
于是杜清萱就耐心地站在外面等,只是女使去的时间似乎格外长,杜清萱原也不抱希望了。
没成想,却见银竹领了那女使出来,还往自己手里递了袋银钱。
“夫人慈爱,看在你诚心礼佛的份上,允你去了。”
杜清萱听完,朝银竹行了礼:“多谢夫人体恤!多谢银竹姐姐通融!”
银竹打量她一眼,觉得她还算本分,进了杜府和庶出姑娘住到一起,倒也没生非分之想,对自己的身份很拎得清。
“起来吧。”
银竹不自觉柔和了声音,冲外院的女使招了招手:“你,过来,今日便由你领她去城外礼佛,记得早些回来。”
女使不敢怠慢,领着杜清萱出了门。
出了城,杜清萱将银钱袋子打开细细看了看,心头有数后收回怀里。
此时,帘外传来轻快的马蹄声,车夫连忙牵着马车避让。
杜清萱受了颠簸,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边的动静,只见一白衣少年策马而过。
大约是哪个富家公子来这跑马吧,杜清萱放下车帘,不再多想。
不多时,杜清萱便到了寺庙,由女使领着上香诵经点灯,一项也未曾落下。
出来时,太阳已经西斜,杜清萱开始着急,怕误了晚上的请安。
不过女使似乎还没玩够,到了山脚又让车夫停下,去买了几块香糕。
“来,姑娘,您也尝尝,这东西别地儿都没有呢!”
杜清萱摇摇头,将香糕推了回去,眼见那女使脸色黑了,杜清萱只好掏出一枚碎银给她:“姐姐吃吧,我近日牙疼,吃不了甜腻的。”
女使收了银子,脸色却并未好看多少。
“哎!那有花!姑娘我扶您下去摘几朵吧。”
杜清萱侧目看她,觉得这女使好生奇怪,心里开始警惕起来。
“不了,我身体不适,先回去吧。”
杜清萱又朝马夫说道:“烦请您快些赶。”
“停车!”女使掀开车帘,狠狠推了一把车夫。
杜清萱没想到她会突然耍横,竟然喝停马车自己下去采花了。
这要是不等她,万一她到夫人跟前搬弄是非就不妙了。
杜清萱只好掏出钱袋,打算利诱她回去,不成想马车上突然挤上来两个五大三粗的男人。
杜清萱刚想呼救,就发现车夫和女使都跑没影了。
他们是一伙的!
杜清萱想跑,却被男人一把拽住了胳膊,他将杜清萱死死按住,捏着她的脸细细查看。
“大哥,是她不?”
另一人拿着画像点点头:“是她,十两银子买的,果然是好货色!”
忽然耳畔又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杜清萱拼尽全身力气,使劲撞击着马车,嘴里大声呼救:“救命啊!救命啊!有人强抢民女!”
啪的一声,男人重重抽了她一耳光:“小贱蹄子,都被卖了还敢嚷嚷,等回了馆里看我不打死你!”
杜清萱倒在车里,头晕得厉害。
这时,帘子忽然被掀开了,杜清萱瞧见那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她艰难抬头满脸殷切地看着他。
“是你在呼救吗?”白衣少年问她。
杜清萱连连点头:“我随家里女使出来上香祈福,归家路上却遇上贼寇,非要掳了我去。”
“胡说八道什么呢!”气急败坏的男人刚想动手,就被剑抵住了咽喉。
另一个男人连忙掏出字据:“公子您瞧瞧,这白纸黑字写得分明,她是我们买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