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许府后,天色已暗,许世辰淡然道:“眼下还有很多公务要忙,就不过去了,你也早点休息。”
“好的,夫君,你也不要忙到太晚,还是身体要紧。”苏婉清懂事地说道。
苏婉清对于他很忙碌这件事差不多已经接受了,虽然心里可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但作为妻子的,她觉得自己必须得给与理解和支持。
次日一早,许世辰还是照样去了翰林院,苏婉清则去给婆婆请安。
才到福和院,就听见婆婆孟氏接连不断的咳嗽声,连忙进去一边帮忙拍其后背,一边让人拿水来,关切道:“母亲,这是怎么了,怎么刻得这么厉害,是昨晚受了凉吗?”
待缓过一阵后,孟氏才慢慢开口道:“本来就是老毛病,只要受凉就会发,没个十天半月好不了。昨晚觉得有些热躁,没盖被子,今早就这样了。”
“那得多难受啊,母亲有找过好的大夫调理过没?”苏婉清关心道。
“哪没有找过,甚至都请医术高明的刘太医看过,但太医说我这还是郁结于心,还是要将心放开,光靠药物是没有无法调好的。
“婉儿,也不要为我担心,也不是要命的病,可能是咳得太累。”孟氏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母亲就放宽心啊,想想满京城,有多少个像母亲这么有福气的,父亲在身处高位,表哥也受皇上器重,后面也是前途无量。”苏婉清安抚道。
“婉儿,你是我亲侄女,有苦我也只能和你说,在外人眼中,我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心中的苦也只有我自己知。”
“你公爹一心扑在朝政上不说,回来后,又总是被后院那狐狸精所蛊惑,大半时间都是歇在那,前些日子还利用职权替那狐狸精的儿子寻了个好差事。”
“就他那儿子,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考了这么多年来才得了个秀才,凭他自个本事,又怎么够得上这么好的差事。”
“现在那狐狸精越发猖狂了,昨儿还在我面前炫耀,我哪里受得了这个。于是晚上老爷下朝回来后,又和老爷抱怨了几句。”
“结果老爷反而不耐烦说了几句重话,一时难过郁结,晚上又着了凉,又引发了咳嗽。还有世辰那孩子也是,对我一直是客气冷淡的。”
“你说我这心能放宽吗?我们妇人的院子就这么大,夫君和孩子。我都不知道这日子每天过得是啥味。”
苏婉清多少还是知道一点姨母的事,姨母在家因为性格直率,又争强好胜,一直不得姑爹喜欢。
后来为姨娘的事,姨母和公爹大吵,一气之下,推了姨母一下,姨母没稳住,重重地摔了下去,当时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孩子也没保住。
这件事发生后,姨母心情忧郁,整日以泪洗面,可能是伤到了身子,后来再也没怀上,一直对公爹也是心存怨气,姑爹也知是自己的问题。
出于内疚,将旁系族亲哥哥的孩子抱了过来,那时孩子已经五岁了。多少也能记得一些事了,知道自己是抱养过来的。
而姨母一心想着自己失去的孩子,对他并没表现出多大的怜爱,都是奶娘在带。
母亲也经常劝姨母,要往前看,这孩子你好好养,总是有恩情在的。可是姨母表面说知道的,实际上并没有改多少。
这样过了十年,表哥也长大成人了,姨母也依然没有再怀上孩子,可能才真正开始接纳这个孩子。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加上姨母本身也不是温柔的性子,所以表哥对姨母表面看是温和有礼的,实则是客气和疏离。
孟氏说着就留下了眼泪,苏婉清连忙拿出手帕替她擦拭,并安慰道:“母亲也不要太难过了。
“不管怎样,您也是主母,公爹和表哥都是有担当、仁义的人。”
“您的苦他们也是理解的,可能也是公务太过繁忙,只想听些温言细语,您也不要太放心上,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来转移一下注意力。”
她当然不敢说让姨母脾气也改改,说话温柔点,只能侧面说一下。
可能是有人听她倾诉了一番,孟氏情绪缓和了一些,然后凑在苏婉清耳边说道:“婉儿,听说世辰那孩子有时直接去书房歇下,不回你房是吧。”
“我跟你说,这男人嘛,还是要投其所好,花些心思的,大家闺秀的端庄典雅是做给外人看的。”
“在闺房中,那不能太端着了,得妩媚点,像那狐狸精柳氏可就是靠这伎俩得宠的。还有,平时没事也可以绣些手帕,香囊啥的。”
苏婉清听着姨母教她如何俘获夫君的心,不禁脸红得跟胭脂似的,羞赧道:“母亲,我知道的!”
“您本来就咳嗽,说了这么久的话,要不要喝点水。”接着用喝水转移了话题。
“你不要不好意思,照着我说的去照,保准有效。行吧,没什么事了,你也回去歇下吧!”孟氏明白小姑娘也是害羞了,就不强留她了。
得了这话,苏婉清温声道:“那姨母好好休息,孩儿先告退了,明日再来看您。”
“去吧!”冯氏说道。
苏婉清回到海棠院,坐在桌前,想到刚才姨母说的话,再联想之前她和夫君在一起的场景,是不是确实与她太过腼腆,矜持有关。
夫君那样清润舒朗之人,欲望肯定都是在克制的。那下次她要不要主动些,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心思,不好意思地躺在榻上,用枕头盖住了脸。
以至于秋橘进来来,看到她家姑娘蒙住脸很是意外:“姑娘,这是在做什么?”
苏婉清怕被丫鬟看到此时她的窘样,连忙道:“没什么,就是有点闲得无聊。你去给我找点布料,我想做点手工打发下时间。”
“好的,姑娘!”说着就去找布料丝线了。
在秋橘找材料的同时,苏婉清又重新坐在桌前,拿出纸笔,一手托着腮想给他做个啥样式的。
夫君清隽舒朗,而兰花被称为“画中君子”,有高洁,清雅,尊贵的意蕴,他应该会喜欢的。
有了想法后,苏婉清就开始描摹了几枝兰花,本就有书画功底,画几朵花并没费多少功夫。
待她画好后,秋橘的材料包也找到拿过来了。苏婉清先在香囊布上绣兰花,想绣得精致点,每一针都小心翼翼。
她绣的专注认真,都没注意到时间,待花样绣好时,太阳已落山,屋内有点暗了,做绣活已经是很吃力了,眼睛也有点累。
秋橘之前就让她们姑娘先休息一下,也不急于这一时,但姑娘却好像沉迷其中了,以往也没见姑娘这般喜欢女红的,看来是给姑爷绣的。
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也该用饭了,于是她再一次劝道:“姑娘,这香囊先放着吧,该吃饭了,况且现在屋子里都看不到了,这样很费眼睛的,到时候眼睛绣坏了,就不再水灵灵了,可难看了。”
听到最后这句,苏婉清才停了下来,她才不要眼睛变成如死鱼眼,没一点生气,于是将未完成的香囊随手放在桌上,起身去吃饭。
许世辰从院殿回来后,看到桌上放着做了一半的香囊,拿起来细细看了一起,绣的是兰花,布料用的是浅棕色锦布,一看就是送给男子的。
意识到这点后,他嘴角勾起了弧度。
苏晚清面对着一桌菜等他回来时,抬眼看见许世辰正好从外面进门,于是连忙起身去走过去,“夫君,回来的正是时候,我还是想着差不多就是这个点了。
这几天秋燥的很,我让厨房炖了银耳莲子汤,要不给夫君盛一碗。”
“都行!”得了这话,苏婉晴拿起碗,怕汤汁流到外面碗沿上,小心地给他盛了半碗递到他面前。
可能是他不爱喝这个,苏婉清看他只喝了两口就不喝了。
出于想了解他的饮食偏好,便尝试问道:“夫君是不喜欢喝银耳汤吗?要是有喜欢喝的,和我说,下次弄给夫君喝。”
许世辰犹豫了一下,像是在思考,片刻说道:“还好,没有特别偏好的,你喜欢喝什么就让厨房弄什么。”
说完后,却还是将银耳汤端起,一饮而尽。
“好吧。”苏婉清应道。
“这几天在家里还习惯吗,最近朝中事务繁多,我也没时间陪你,有什么事就和母亲说,要是觉得无聊也可以约闺中好友出去玩。”许世辰一边夹着菜一边说道。
“好的,夫君。”苏晚清心想这么多天来,今天还是头一次他愿意和她说这么多话,应该是看到桌上给他绣的香囊了,觉得她可能有点无聊,所以才这样说。
再一琢磨,是不是他看到她给他做的香囊后也是欢喜的,所以,姨母说的那些方法是对的,夫君也吃这一套。
想到这,苏婉清觉得自己捡到了一本武功秘籍,只等晚上试试。
“好的,夫君,你也不要忙到太晚,还是身体要紧。”苏婉清懂事地说道。
苏婉清对于他很忙碌这件事差不多已经接受了,虽然心里可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但作为妻子的,她觉得自己必须得给与理解和支持。
次日一早,许世辰还是照样去了翰林院,苏婉清则去给婆婆请安。
才到福和院,就听见婆婆孟氏接连不断的咳嗽声,连忙进去一边帮忙拍其后背,一边让人拿水来,关切道:“母亲,这是怎么了,怎么刻得这么厉害,是昨晚受了凉吗?”
待缓过一阵后,孟氏才慢慢开口道:“本来就是老毛病,只要受凉就会发,没个十天半月好不了。昨晚觉得有些热躁,没盖被子,今早就这样了。”
“那得多难受啊,母亲有找过好的大夫调理过没?”苏婉清关心道。
“哪没有找过,甚至都请医术高明的刘太医看过,但太医说我这还是郁结于心,还是要将心放开,光靠药物是没有无法调好的。
“婉儿,也不要为我担心,也不是要命的病,可能是咳得太累。”孟氏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母亲就放宽心啊,想想满京城,有多少个像母亲这么有福气的,父亲在身处高位,表哥也受皇上器重,后面也是前途无量。”苏婉清安抚道。
“婉儿,你是我亲侄女,有苦我也只能和你说,在外人眼中,我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心中的苦也只有我自己知。”
“你公爹一心扑在朝政上不说,回来后,又总是被后院那狐狸精所蛊惑,大半时间都是歇在那,前些日子还利用职权替那狐狸精的儿子寻了个好差事。”
“就他那儿子,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考了这么多年来才得了个秀才,凭他自个本事,又怎么够得上这么好的差事。”
“现在那狐狸精越发猖狂了,昨儿还在我面前炫耀,我哪里受得了这个。于是晚上老爷下朝回来后,又和老爷抱怨了几句。”
“结果老爷反而不耐烦说了几句重话,一时难过郁结,晚上又着了凉,又引发了咳嗽。还有世辰那孩子也是,对我一直是客气冷淡的。”
“你说我这心能放宽吗?我们妇人的院子就这么大,夫君和孩子。我都不知道这日子每天过得是啥味。”
苏婉清多少还是知道一点姨母的事,姨母在家因为性格直率,又争强好胜,一直不得姑爹喜欢。
后来为姨娘的事,姨母和公爹大吵,一气之下,推了姨母一下,姨母没稳住,重重地摔了下去,当时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孩子也没保住。
这件事发生后,姨母心情忧郁,整日以泪洗面,可能是伤到了身子,后来再也没怀上,一直对公爹也是心存怨气,姑爹也知是自己的问题。
出于内疚,将旁系族亲哥哥的孩子抱了过来,那时孩子已经五岁了。多少也能记得一些事了,知道自己是抱养过来的。
而姨母一心想着自己失去的孩子,对他并没表现出多大的怜爱,都是奶娘在带。
母亲也经常劝姨母,要往前看,这孩子你好好养,总是有恩情在的。可是姨母表面说知道的,实际上并没有改多少。
这样过了十年,表哥也长大成人了,姨母也依然没有再怀上孩子,可能才真正开始接纳这个孩子。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加上姨母本身也不是温柔的性子,所以表哥对姨母表面看是温和有礼的,实则是客气和疏离。
孟氏说着就留下了眼泪,苏婉清连忙拿出手帕替她擦拭,并安慰道:“母亲也不要太难过了。
“不管怎样,您也是主母,公爹和表哥都是有担当、仁义的人。”
“您的苦他们也是理解的,可能也是公务太过繁忙,只想听些温言细语,您也不要太放心上,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来转移一下注意力。”
她当然不敢说让姨母脾气也改改,说话温柔点,只能侧面说一下。
可能是有人听她倾诉了一番,孟氏情绪缓和了一些,然后凑在苏婉清耳边说道:“婉儿,听说世辰那孩子有时直接去书房歇下,不回你房是吧。”
“我跟你说,这男人嘛,还是要投其所好,花些心思的,大家闺秀的端庄典雅是做给外人看的。”
“在闺房中,那不能太端着了,得妩媚点,像那狐狸精柳氏可就是靠这伎俩得宠的。还有,平时没事也可以绣些手帕,香囊啥的。”
苏婉清听着姨母教她如何俘获夫君的心,不禁脸红得跟胭脂似的,羞赧道:“母亲,我知道的!”
“您本来就咳嗽,说了这么久的话,要不要喝点水。”接着用喝水转移了话题。
“你不要不好意思,照着我说的去照,保准有效。行吧,没什么事了,你也回去歇下吧!”孟氏明白小姑娘也是害羞了,就不强留她了。
得了这话,苏婉清温声道:“那姨母好好休息,孩儿先告退了,明日再来看您。”
“去吧!”冯氏说道。
苏婉清回到海棠院,坐在桌前,想到刚才姨母说的话,再联想之前她和夫君在一起的场景,是不是确实与她太过腼腆,矜持有关。
夫君那样清润舒朗之人,欲望肯定都是在克制的。那下次她要不要主动些,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心思,不好意思地躺在榻上,用枕头盖住了脸。
以至于秋橘进来来,看到她家姑娘蒙住脸很是意外:“姑娘,这是在做什么?”
苏婉清怕被丫鬟看到此时她的窘样,连忙道:“没什么,就是有点闲得无聊。你去给我找点布料,我想做点手工打发下时间。”
“好的,姑娘!”说着就去找布料丝线了。
在秋橘找材料的同时,苏婉清又重新坐在桌前,拿出纸笔,一手托着腮想给他做个啥样式的。
夫君清隽舒朗,而兰花被称为“画中君子”,有高洁,清雅,尊贵的意蕴,他应该会喜欢的。
有了想法后,苏婉清就开始描摹了几枝兰花,本就有书画功底,画几朵花并没费多少功夫。
待她画好后,秋橘的材料包也找到拿过来了。苏婉清先在香囊布上绣兰花,想绣得精致点,每一针都小心翼翼。
她绣的专注认真,都没注意到时间,待花样绣好时,太阳已落山,屋内有点暗了,做绣活已经是很吃力了,眼睛也有点累。
秋橘之前就让她们姑娘先休息一下,也不急于这一时,但姑娘却好像沉迷其中了,以往也没见姑娘这般喜欢女红的,看来是给姑爷绣的。
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也该用饭了,于是她再一次劝道:“姑娘,这香囊先放着吧,该吃饭了,况且现在屋子里都看不到了,这样很费眼睛的,到时候眼睛绣坏了,就不再水灵灵了,可难看了。”
听到最后这句,苏婉清才停了下来,她才不要眼睛变成如死鱼眼,没一点生气,于是将未完成的香囊随手放在桌上,起身去吃饭。
许世辰从院殿回来后,看到桌上放着做了一半的香囊,拿起来细细看了一起,绣的是兰花,布料用的是浅棕色锦布,一看就是送给男子的。
意识到这点后,他嘴角勾起了弧度。
苏晚清面对着一桌菜等他回来时,抬眼看见许世辰正好从外面进门,于是连忙起身去走过去,“夫君,回来的正是时候,我还是想着差不多就是这个点了。
这几天秋燥的很,我让厨房炖了银耳莲子汤,要不给夫君盛一碗。”
“都行!”得了这话,苏婉晴拿起碗,怕汤汁流到外面碗沿上,小心地给他盛了半碗递到他面前。
可能是他不爱喝这个,苏婉清看他只喝了两口就不喝了。
出于想了解他的饮食偏好,便尝试问道:“夫君是不喜欢喝银耳汤吗?要是有喜欢喝的,和我说,下次弄给夫君喝。”
许世辰犹豫了一下,像是在思考,片刻说道:“还好,没有特别偏好的,你喜欢喝什么就让厨房弄什么。”
说完后,却还是将银耳汤端起,一饮而尽。
“好吧。”苏婉清应道。
“这几天在家里还习惯吗,最近朝中事务繁多,我也没时间陪你,有什么事就和母亲说,要是觉得无聊也可以约闺中好友出去玩。”许世辰一边夹着菜一边说道。
“好的,夫君。”苏晚清心想这么多天来,今天还是头一次他愿意和她说这么多话,应该是看到桌上给他绣的香囊了,觉得她可能有点无聊,所以才这样说。
再一琢磨,是不是他看到她给他做的香囊后也是欢喜的,所以,姨母说的那些方法是对的,夫君也吃这一套。
想到这,苏婉清觉得自己捡到了一本武功秘籍,只等晚上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