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是位于延边靠近都城的下方县城,夜市酒楼极繁盛,而车马行人物嘈杂,灯光照天。
经过州桥一路往南走,这算是美食一条街。
阿瑶首次逛夜市,差点被眼前景象震撼,从桥头一直到桥尾皆是各种稀奇小吃糕点,就连平日里的酒楼也是文人雅士齐聚一堂,玩文弄武好生雅兴。
小满将过芒种将至时节,摊位前到处是纳凉的时令食物:麻腐鸡皮、药木瓜、荔枝膏...
阿瑶路上答应许老大上街绝对不随意乱跑,哪怕还有几月便是及笄之日,她也安分守己跟着进入酒楼。
许老大平时便是招待客人,有时酒楼生意太火爆忙不过来也会进后厨打下手,多数食客是因为他手艺极好来的。
店家默认他进后厨干活,月钱提了些。
恰逢今日店中生意极其好,酒楼跑堂人手略有不足,阿瑶满心蹲坐在店门口盘算该如何还上那数量庞大的四十两银子。
头顶传来店家同伙计交待:“最近几日生意极好,人手紧缺,一会儿你去门口张贴招工告示。”
“店家,您看我如何?”阿瑶站起身怕了拍,朝人问道。
店家眼力见极好认得阿瑶刚同许老大一起过来,脸上略有为难:“小丫头,跑堂的活可不是你能干的!”
阿瑶脸颊露出两个深邃酒窝,轻笑道:“您别看我年级轻轻,从小可没少帮家里干农活,何况您眼下急着找人,我可不正好。”
店家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同意阿瑶进店帮忙,只是分配了些简单的活交给她,打发她去应付楼上那些文绉绉的书生们。
从跑堂嘴里得知楼上书生们虽饱读诗书,可有些时候总喜欢装作高雅之士,每隔半月便要举办什么诗会,说是诗会实则内里却可折价购买双方收藏的珍品,此处多是急于用钱之人。
前阵子有位文人卖弄文姿将同伴书画沾染了墨汁,对方向他索要五十两白银,迟迟未能还上,一拖再拖。
正逢半月为期。
那件件昂贵玉器统统摆在木质展架上,墨香书画按照顺序摊开放于八仙桌前,几个文人围聚一堂讨论年代、名人生前是何等高风亮节。
散漫的脚步声传来,摇扇弄衫之人从热闹大厅悠闲而上,身后两名侍童手中各捧了副长有三尺的卷轴。
“如此好兴致,怎可少了我?”
说话人正是半月前毁名画的公子哥梁文宇 ,虽说区区五十两白银对他而言不足为奇,可近几日惹了家中父母双亲不快,断了他用度。
听信好友谗言,假扮与他极为相似的知县舅舅,归期将至他一时被逼急。
出此下策,无意中谋得和知府官服极其相同的竹青戏袍,细作打扮出门去了府衙。
门口侍从见了他瞧不出任何不同,顿时增添了他信心,正要向舅舅身边老仆索要五十两银票时,府衙忽然来了一位姑娘,声称自己是被家人逼迫才签下卖身文书,如今反悔要讨回,愿意归还五十两银票。
他当时一听,是个好法子,收下了银票。
结果因天气炎热,嘴边络腮脱落的毫无知觉,好在并未被发现,潦草许诺了个归还日期,将人打发。
出府时生怕旁人知晓,特意命人提前备好马车细算时辰,他躲过风头寻了机会出来。
耳旁是好友调侃话语,他全然未曾放于心上,从腰间掏出张银票塞入受害者怀中,打开扇子摇起来:“五十两奉上。”
随后大摇大摆走向门口木椅,神色轻挑,一双狭长桃花眼打量起屋内人的面色,淡定坐下。
身后侍童手里抱着三尺长画卷上前,只听他慵懒说着:“打开。”
画卷缓慢打开,里头的丹青仿佛重见天日般,每一处都如干枯多年的树木疯狂张开毛孔呼吸新鲜空气。
夏日清风拂过湖面,有丝凉意透进,画卷中依稀阵阵淡然清香飘出。
阿瑶受召唤上楼为这些文人提供菜品供以选择,此前已熟背店中所有当下时令食物。
她步伐移动缓慢,脚伤敷完药好了许多,并不耽误务工。
立在木门前轻叩:“各位客官,可是要点些什么吃食。”
几人常来,梁文宇知晓大家喜好缓缓说道:“蜜沙水、水晶皂儿、素签...”
阿瑶毕恭毕敬把客人所点食物统统报于后厨,夏季食物无需多加烹饪,再者都是些提前备下稍微配置几下就能上桌。
当她端着木案靠近门边正要敲,门从里头打开,门前站着位身穿锦色白袍的男子,手中捏着把纸扇摇晃。
她并未细看,则是为这些文人布置安放,
众人见上菜的是位姑娘,甚有些意外,牡丹庄历来都是男子跑堂从未出现过女子,其中有人惊呼:“荒唐,真是太荒唐了。”
大概是觉着女子有辱斯文,才会如此。
阿瑶放下纳凉佳品,语气恭敬客气:“请各位慢用。”
反倒是靠在漆柱前的梁文宇来了兴致,用扇面拦住欲要离去的阿瑶,那把黑檀木鎏金纸扇明晃晃出现在她眼中。
他将折扇合拢挑起阿瑶微低垂的脸,未施粉黛的小脸光滑如玉,眉宇带了几分忧愁,难掩貌美如花的姿色。
四目相对,两对眸子中尽是料想不到的震撼,他火速挪开折扇,向后退了步作揖:“在下唐突了,还请姑娘见谅。”
阿瑶别开脸,佯装咳嗽,恢复淡定:“公子无需多礼,只是小女有一事为明还请公子解答!”
梁宇文手执折扇,用力一甩扇子便猛然地张开,犹如雄鹰展翅。手腕强劲有力摆动着,速度略快,刻意压低嗓音:“姑娘且说。”
“今日因为家中事前去衙门报案,公子长相竟同知县大人有几分相似,小女子想问公子是否是知府家的....”阿瑶见了那把扇原先埋在心中的困惑舜时跳了出来。
还未等她说完,对方抢先否认:“非也。”
梁文宇一改适才态度,缓了几分:“姑娘定是见过知府大人的折扇才贸然断定在下,放眼城中商铺何处无相似物件?”
阿瑶来时确实看到集市上大多都在售卖与之相同的折扇,单论做工那些外表于眼前这把毫无区别,想必是忽然流行于文人雅士之间,打消心中疑虑,向他点头:“多谢公子解惑,多有打扰。”
他视线下移,目光定格在阿瑶绑着绷带的右脚踝,拽下腰间玉佩递上:“此物交于你,足够急需,善待自己。”
梁文宇见阿瑶迟迟未收,搁在窗前转身入屋。
阿瑶抿唇收下玉佩,连忙下楼帮忙。
店家对自家伙计很是客气,大伙忙中偷闲会吃店内食客剩下的蜜沙水,阿瑶刚送餐回去,进了后厨看见大伙轮流交接吃冰洽谈甚欢,许老大提前替阿瑶藏了碗好的在边上等她回来。
她手中木案被人抽走换上一碗蜜沙水,碗延冒着水滴,顺掌心滴落,阿瑶捧在手中感到一丝清凉袭来。
小小一碗蜜沙冰,粗中带细,洁白无瑕的堆积成山,碗边撒了几粒蜜豆,上头用蜂蜜细细淋了一圈。
阿瑶端详一眼,挖了勺入口,冰碴融化后是一股淡淡的甜味,确实不错。
或许她可以稍作改变让它成为夏季必不可缺的佳品。
这样便能快速还上手中欠款。
阿瑶回家已是三更天,她简单洗漱好之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屋中闷热难忍,晚间温度降了飘进凉风,才逐渐沉睡过去
翌日。
她一早被腰间硬物搁的疼醒,小手摸出枚玉佩,指尖覆上纹路摩挲,迷糊的睁眼瞧,那是枚成色上好的竹纹佩。
若是拿到当铺典当少则三十两,多则五十两。
她一时泛起难,可再多瞧眼却发现此玉佩如同昨日那男子一般有些熟悉之意。
阿瑶闭眼想了又想,最终记起是她去府衙告状时曾在官老爷身上见过,如此一来她当即想明来龙去脉。
容不得多想,急忙穿上鞋,搭上村中最早进城卖货的驴车赶去府衙。
此次见到的官老爷任然穿着竹青官服,头戴长翘乌纱帽,单坐高堂之上是浑然天成的威严和震慑,炎炎夏日她通身透凉。
仿佛心头滴血,自认倒霉。
明知理亏但还是跪求帮助:“请知县大人,为小女做主。”
“你且说来。”
阿瑶娓娓道出因后果,先是诉说家中长辈逼迫她卖身为奴,后又说出昨日在浩然凛气之下发生骗银一事。
吴知县登时镇怒,嘴角八字胡气的咬牙切齿:“此事本官定然会还你公道。”
昨日隐约听见动静原来是真,差点以为是梦境。
“多谢大人体恤,小女感激不尽。”阿瑶说着掏出玉佩,双手奉上:“小女这有昨日狂妄之徒的贴身物件,请大人定夺,还望大人能及时归还小女卖身文书。”
她今日一来是为了讨回五十两银票,二则是为能提前拿回她卖身文书。
吴知县听了话,抚须思量,面露难色:“小姑娘,本官并未收到你的卖身契。”
阿瑶僵在原地,呆若木鸡,一动也不敢动。
经过州桥一路往南走,这算是美食一条街。
阿瑶首次逛夜市,差点被眼前景象震撼,从桥头一直到桥尾皆是各种稀奇小吃糕点,就连平日里的酒楼也是文人雅士齐聚一堂,玩文弄武好生雅兴。
小满将过芒种将至时节,摊位前到处是纳凉的时令食物:麻腐鸡皮、药木瓜、荔枝膏...
阿瑶路上答应许老大上街绝对不随意乱跑,哪怕还有几月便是及笄之日,她也安分守己跟着进入酒楼。
许老大平时便是招待客人,有时酒楼生意太火爆忙不过来也会进后厨打下手,多数食客是因为他手艺极好来的。
店家默认他进后厨干活,月钱提了些。
恰逢今日店中生意极其好,酒楼跑堂人手略有不足,阿瑶满心蹲坐在店门口盘算该如何还上那数量庞大的四十两银子。
头顶传来店家同伙计交待:“最近几日生意极好,人手紧缺,一会儿你去门口张贴招工告示。”
“店家,您看我如何?”阿瑶站起身怕了拍,朝人问道。
店家眼力见极好认得阿瑶刚同许老大一起过来,脸上略有为难:“小丫头,跑堂的活可不是你能干的!”
阿瑶脸颊露出两个深邃酒窝,轻笑道:“您别看我年级轻轻,从小可没少帮家里干农活,何况您眼下急着找人,我可不正好。”
店家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同意阿瑶进店帮忙,只是分配了些简单的活交给她,打发她去应付楼上那些文绉绉的书生们。
从跑堂嘴里得知楼上书生们虽饱读诗书,可有些时候总喜欢装作高雅之士,每隔半月便要举办什么诗会,说是诗会实则内里却可折价购买双方收藏的珍品,此处多是急于用钱之人。
前阵子有位文人卖弄文姿将同伴书画沾染了墨汁,对方向他索要五十两白银,迟迟未能还上,一拖再拖。
正逢半月为期。
那件件昂贵玉器统统摆在木质展架上,墨香书画按照顺序摊开放于八仙桌前,几个文人围聚一堂讨论年代、名人生前是何等高风亮节。
散漫的脚步声传来,摇扇弄衫之人从热闹大厅悠闲而上,身后两名侍童手中各捧了副长有三尺的卷轴。
“如此好兴致,怎可少了我?”
说话人正是半月前毁名画的公子哥梁文宇 ,虽说区区五十两白银对他而言不足为奇,可近几日惹了家中父母双亲不快,断了他用度。
听信好友谗言,假扮与他极为相似的知县舅舅,归期将至他一时被逼急。
出此下策,无意中谋得和知府官服极其相同的竹青戏袍,细作打扮出门去了府衙。
门口侍从见了他瞧不出任何不同,顿时增添了他信心,正要向舅舅身边老仆索要五十两银票时,府衙忽然来了一位姑娘,声称自己是被家人逼迫才签下卖身文书,如今反悔要讨回,愿意归还五十两银票。
他当时一听,是个好法子,收下了银票。
结果因天气炎热,嘴边络腮脱落的毫无知觉,好在并未被发现,潦草许诺了个归还日期,将人打发。
出府时生怕旁人知晓,特意命人提前备好马车细算时辰,他躲过风头寻了机会出来。
耳旁是好友调侃话语,他全然未曾放于心上,从腰间掏出张银票塞入受害者怀中,打开扇子摇起来:“五十两奉上。”
随后大摇大摆走向门口木椅,神色轻挑,一双狭长桃花眼打量起屋内人的面色,淡定坐下。
身后侍童手里抱着三尺长画卷上前,只听他慵懒说着:“打开。”
画卷缓慢打开,里头的丹青仿佛重见天日般,每一处都如干枯多年的树木疯狂张开毛孔呼吸新鲜空气。
夏日清风拂过湖面,有丝凉意透进,画卷中依稀阵阵淡然清香飘出。
阿瑶受召唤上楼为这些文人提供菜品供以选择,此前已熟背店中所有当下时令食物。
她步伐移动缓慢,脚伤敷完药好了许多,并不耽误务工。
立在木门前轻叩:“各位客官,可是要点些什么吃食。”
几人常来,梁文宇知晓大家喜好缓缓说道:“蜜沙水、水晶皂儿、素签...”
阿瑶毕恭毕敬把客人所点食物统统报于后厨,夏季食物无需多加烹饪,再者都是些提前备下稍微配置几下就能上桌。
当她端着木案靠近门边正要敲,门从里头打开,门前站着位身穿锦色白袍的男子,手中捏着把纸扇摇晃。
她并未细看,则是为这些文人布置安放,
众人见上菜的是位姑娘,甚有些意外,牡丹庄历来都是男子跑堂从未出现过女子,其中有人惊呼:“荒唐,真是太荒唐了。”
大概是觉着女子有辱斯文,才会如此。
阿瑶放下纳凉佳品,语气恭敬客气:“请各位慢用。”
反倒是靠在漆柱前的梁文宇来了兴致,用扇面拦住欲要离去的阿瑶,那把黑檀木鎏金纸扇明晃晃出现在她眼中。
他将折扇合拢挑起阿瑶微低垂的脸,未施粉黛的小脸光滑如玉,眉宇带了几分忧愁,难掩貌美如花的姿色。
四目相对,两对眸子中尽是料想不到的震撼,他火速挪开折扇,向后退了步作揖:“在下唐突了,还请姑娘见谅。”
阿瑶别开脸,佯装咳嗽,恢复淡定:“公子无需多礼,只是小女有一事为明还请公子解答!”
梁宇文手执折扇,用力一甩扇子便猛然地张开,犹如雄鹰展翅。手腕强劲有力摆动着,速度略快,刻意压低嗓音:“姑娘且说。”
“今日因为家中事前去衙门报案,公子长相竟同知县大人有几分相似,小女子想问公子是否是知府家的....”阿瑶见了那把扇原先埋在心中的困惑舜时跳了出来。
还未等她说完,对方抢先否认:“非也。”
梁文宇一改适才态度,缓了几分:“姑娘定是见过知府大人的折扇才贸然断定在下,放眼城中商铺何处无相似物件?”
阿瑶来时确实看到集市上大多都在售卖与之相同的折扇,单论做工那些外表于眼前这把毫无区别,想必是忽然流行于文人雅士之间,打消心中疑虑,向他点头:“多谢公子解惑,多有打扰。”
他视线下移,目光定格在阿瑶绑着绷带的右脚踝,拽下腰间玉佩递上:“此物交于你,足够急需,善待自己。”
梁文宇见阿瑶迟迟未收,搁在窗前转身入屋。
阿瑶抿唇收下玉佩,连忙下楼帮忙。
店家对自家伙计很是客气,大伙忙中偷闲会吃店内食客剩下的蜜沙水,阿瑶刚送餐回去,进了后厨看见大伙轮流交接吃冰洽谈甚欢,许老大提前替阿瑶藏了碗好的在边上等她回来。
她手中木案被人抽走换上一碗蜜沙水,碗延冒着水滴,顺掌心滴落,阿瑶捧在手中感到一丝清凉袭来。
小小一碗蜜沙冰,粗中带细,洁白无瑕的堆积成山,碗边撒了几粒蜜豆,上头用蜂蜜细细淋了一圈。
阿瑶端详一眼,挖了勺入口,冰碴融化后是一股淡淡的甜味,确实不错。
或许她可以稍作改变让它成为夏季必不可缺的佳品。
这样便能快速还上手中欠款。
阿瑶回家已是三更天,她简单洗漱好之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屋中闷热难忍,晚间温度降了飘进凉风,才逐渐沉睡过去
翌日。
她一早被腰间硬物搁的疼醒,小手摸出枚玉佩,指尖覆上纹路摩挲,迷糊的睁眼瞧,那是枚成色上好的竹纹佩。
若是拿到当铺典当少则三十两,多则五十两。
她一时泛起难,可再多瞧眼却发现此玉佩如同昨日那男子一般有些熟悉之意。
阿瑶闭眼想了又想,最终记起是她去府衙告状时曾在官老爷身上见过,如此一来她当即想明来龙去脉。
容不得多想,急忙穿上鞋,搭上村中最早进城卖货的驴车赶去府衙。
此次见到的官老爷任然穿着竹青官服,头戴长翘乌纱帽,单坐高堂之上是浑然天成的威严和震慑,炎炎夏日她通身透凉。
仿佛心头滴血,自认倒霉。
明知理亏但还是跪求帮助:“请知县大人,为小女做主。”
“你且说来。”
阿瑶娓娓道出因后果,先是诉说家中长辈逼迫她卖身为奴,后又说出昨日在浩然凛气之下发生骗银一事。
吴知县登时镇怒,嘴角八字胡气的咬牙切齿:“此事本官定然会还你公道。”
昨日隐约听见动静原来是真,差点以为是梦境。
“多谢大人体恤,小女感激不尽。”阿瑶说着掏出玉佩,双手奉上:“小女这有昨日狂妄之徒的贴身物件,请大人定夺,还望大人能及时归还小女卖身文书。”
她今日一来是为了讨回五十两银票,二则是为能提前拿回她卖身文书。
吴知县听了话,抚须思量,面露难色:“小姑娘,本官并未收到你的卖身契。”
阿瑶僵在原地,呆若木鸡,一动也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