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夏天总是湿热难耐,直到夜晚,阵阵晚风终于带来了一丝凉意。

    “喵呜~”丁一凌低头望着在自己脚边蹭来蹭去,浑身雪白的小猫,伸出手摸摸它的脑袋,“饿了吗?”仿佛听懂了似的,小玉喵喵叫个不停。

    真是个小馋猫,丁一凌瞥向电脑旁的时钟,竟然快八点了!她不禁苦笑,下午来了灵感,便忘记了时间一头扎进写作中,现在倒真有些饿了。

    给小玉添了猫粮,套上一件白色棉麻连衣裙,她突然很想吃那家老字号浙菜。

    与此同时,一架航班落地杭州,“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杭州。我们已安全降落,当前地面温度为30摄氏度,夜晚天气状况为多云,湿度为70%......”。

    乘客们有序地走出舱门,人群中有一位格外显眼的身影。高大的身形,小麦色的肌肤,散发出一股玩世不恭的洒脱气质,但一副细框眼镜在他凌厉的五官中增添了几分柔和,让人联想起那些颇有魅力的香港男星。

    自从父辈举家迁至香港,陈灼言就很少回这个“故乡”。他的思绪被一阵铃声打断,是助理Coco打来的:“陈总,您已经落地杭州了吧?司机在出口等您,我也挑了几个合您胃口的餐厅,地址已发送。”

    “好的。”陈灼言低沉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挂掉电话,望着Coco发来的餐厅名单,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陈总,这儿呢!”航站楼出口,一个西装笔挺的司机挥了挥手。陈灼言点了点头,向他走去。

    “这大夏天确实热啊,听说您还没吃饭?”刘师傅热情地说道,通过车内后视镜观察着男人的表情。

    “嗯,去这里吧。”陈灼言举起手机给刘师傅看。

    “您可真会吃,这家老字号是本地人才知道的。”刘师傅笑着说。

    陈灼言笑了笑,不再说话,他确实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车子缓缓驶向市中心,穿过灯火辉煌的街道,很快就到达了一家隐匿在西湖边的餐厅。外观装修低调古朴,却透着浓厚的历史感。门口的牌匾上写着“缘香汇”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气韵非凡。

    店里并不算喧闹,三三两两的食客正安静地享用着美食。一个身穿中式旗袍的服务员走了过来,微笑着问:“先生,请问几位?”

    “一位。”陈灼言目光环视四周,走向一个靠窗的位置。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街景,绿树成荫,小巷深处偶尔传来阵阵蝉鸣声。

    这是儿时母亲经常带他来的餐厅,如今比记忆中明亮宽敞许多。

    目光一转,他的视线落在灯光映照下玻璃窗中一个女孩的身影上。

    黑色长发如海藻般散落在莹白的裙摆上,纤细的手指拖着下巴,似乎在思考什么。

    不知是因为暖黄的灯光,还是皎洁的月光,陈酌言只觉得这个女孩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先生,这是菜单。”服务员打断了他的思绪。

    陈酌言回过神来,看了看菜单:“一份海胆石锅豆腐、油焖笋、清蒸笋壳鱼,谢谢。”

    服务员微微一愣,看向邻桌:“真巧呀,这位小姐十分钟前也点了一样的菜。”

    陈酌言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丁一凌也正抬头,对上一双饶有兴致的眼睛。

    那人身上弥漫着一股庄严的气息,五官俊朗而刚毅,但细框眼镜后的眼神却温润如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她极少见到仅透过眼神就流露出慈悲与仁心的人。

    “看来我们口味很相似。”陈酌言嘴角上扬,越发细致地盯着她看。

    “是啊...”丁一凌收回目光,面对一个陌生男人的搭讪,她有些社恐。

    服务员微笑着退到一旁,给两人留下了私人空间。

    陈酌言试图缓解她的紧张:“你常来这家餐厅吗?”

    “对呀,从小到大都爱吃。”丁一凌拨了拨耳边的碎发。

    话题慢慢延展,从食物聊到城市,随着对话的深入,丁一凌逐渐放下了戒备,发现眼前这个男人竟意外地风趣幽默。

    “哈哈哈...所以你以为是甜点,结果是超辣的咖喱?”丁一凌笑得花枝乱颤。

    “嗯,硬着头皮吞下去了,”陈酌言嘴角轻扬,“从此看到泰国甜点都会点一杯牛奶,避免中招。”他说完,端起桌上的水杯,仿佛那是面前的“救命牛奶”,一饮而尽。

    “泰国我还没有去过诶,你都去过哪些国家呢?”丁一凌微微侧头,表情带着一丝好奇。

    陈酌言笑着说:“你应该问我没去过哪里。”

    男人的眉眼在夜色中显得清晰而温和,他的笑容似乎藏着许多故事,像是一本未完的书。语气轻松幽默,却让人忍不住想要听他讲述更多。

    此时,窗外的夜色渐深,透过餐厅的玻璃窗,街上行人匆匆,灯火阑珊。食客们也逐渐离席。

    “我该回去了。”丁一凌看了看手机,刚好十点整。

    “嗯,我也差不多了。”陈酌言笑着点点头,一旁的街灯投下柔和的光斑,映在他们的脸上。

    两人一同走出餐厅,来到街头。这条街道在夜晚显得格外寂静,远处传来车辆低沉的轰鸣声和行人匆忙的脚步声。

    陈酌言停下脚步:“今天聊得很开心,很高兴认识你,不知道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呢?”

    丁一凌注视着他的眼睛,笑着点了点头:“好呀。”

    交换微信后,丁一凌揉揉眼打了个哈欠。

    陈酌言宠溺地望着她:“困了吗?早点回去休息吧。”

    “嗯...吃饱就想睡觉了。”丁一凌挥挥手:“先走啦,我就住在附近。”

    陈酌言思索片刻,觉得第一次见面就了解对方的住址有些冒昧,于是强忍住送她回家的念头。

    “好的,路上小心。”夜色中,他高大的身影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朦胧而温暖,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目送她离开。

    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回家,路边的树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几只萤火虫在夜色中闪烁。西湖边的别墅区显得格外静谧,一排古铜色的路灯孤独地亮着,投射出温暖而柔和的光晕。

    丁一凌穿过精致的铁艺大门,走在铺满碎石的小径上,别墅的庭院里种满了盛开的栀子花、紫藤和绣球花,淡淡的花香随着晚风飘散开来,沁人心脾。

    她推开家门,打开玄关灯,只见小玉睡眼惺忪地伸着拦懒腰,“喵...”柔软的叫声仿佛在欢迎她回家。

    换上粉色碎花拖鞋,丁一凌俯身轻轻抚摸着小玉柔软的毛发:“刚睡醒呀你。”

    温暖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客厅,柔和的光线在地板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唔...吃得有些太饱了...

    突然,放在桌上的手机震了一下,是一条微信消息:【到家了吗?】

    是今晚遇见的那个男人。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回复:【刚到家,你呢?】

    不一会儿,手机又震动了起来:【我也到酒店了,今晚很愉快,晚安。】

    丁一凌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思索着该如何回复,最终敲下两个字:【晚安】

    放下手机,她仰躺在沙发上,小玉跳上来蹭了蹭她的腿,痒痒的,心仿佛也被羽毛拂过。

    陈酌言站在落地窗前,欣赏着整座城市的夜景。

    窗外,钱塘江周边建筑的灯火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条璀璨的银链镶嵌在杭州的夜色中。

    他手中的威士忌轻轻摇晃,琥珀色的液体在冰块间荡漾出微微的涟漪。

    举杯小酌一口,醇厚的酒香与微酸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他眼神深邃沉静,仿佛这夜晚的繁华与宁静尽收眼底。

    半晌后,门铃响起。是林宇博,这位多年不见的老友。

    两人曾是剑桥大学的校友,毕业后一人留在内地,一人远赴香港,各自在商界享有盛誉,作为行业领军人物,他们的每一步动向都牵动着整个市场的神经。

    “酌言,难得回来一趟,怎么自己喝起酒来了。”林宇博笑着走进屋内,助理跟在身后,提着两瓶上好的红酒和下酒菜,“来,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陈酌言迎向林宇博:“宇博,好久不见。”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像这座城市的夜色,带着丝丝醉人的韵味。

    两人相视一笑,昔日的记忆不禁涌上心头。

    助理很快布置好酒杯,陈酌言接过红酒,轻轻地拔开瓶塞,酒香随即弥漫开来。

    他为两人各倒了一杯,举杯示意:“为了重逢。”

    林宇博碰了碰陈酌言的酒杯:“这次回来,是有大动作吧?你这人,我太了解了。”

    陈酌言低笑:“你猜得没错。”他放下酒杯:“我这次回来,是要跟你合作一个大项目。”

    林宇博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嗯?什么项目能让你这么重视?”

    陈酌言:“我计划在内地和香港之间建立一个智能芯片研发生产基地,不仅是为了商业利益,更是为了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林宇博点了点头:“听起来很有前景。”

    陈酌言继续说:“内地有丰富的人才和科研实力,香港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的市场机制。结合两地优势,打破技术壁垒,推动自主创新。想象一下,我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打出自己的品牌,提升国产芯片的竞争力。”

    林宇博沉思片刻:“酌言,你真是敢想敢做。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上的突破。”

    陈酌言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当前的国际形势,自主可控的高科技产业很重要。这不是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计划。”

    林宇博:“你还是没变。来,我们详谈,有需要协助的地方随时说。”

    这时,桌上手机震动,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陈酌言拿起手机看了看,眉头微皱。

    屏幕上显示一条来自境外的短信:【与张氏集团的联姻已定,婚期为下月初六。】

章节目录

夜色悠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辉夜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辉夜汀并收藏夜色悠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