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加更求收藏~)
元宵灯节,赵怀释牵着二娘出去长安街看灯火,两人寻常人家的装扮行走其间,就像是一对普通恩爱夫妻。
碰上一个卖滚灯的摊贩,二娘买了一个,内置灯火,滚动间却不会使灯灭。她好奇的转动它,内里的灯芯始终保持平稳。
赵怀释提着一个梨花灯陪在她旁边,笑道,“二娘,前面有杂耍,可要去看看?”
二娘便牵着他的手挤进人群,看到喷火时拍手叫好,一转头,旁边哪有赵怀释的影子,糟糕,两人走丢了。
二娘摸着原路寻回去,到处喊,“怀郎,怀郎。”
施行与赵怀释在暗处看着二娘,施行道,“殿下可放心了?”
这样好的时机,二娘都未跑走,那应该是不会离开了。
赵怀释笑道,“等孩子出生,还得叫你一声表叔。”
施行连忙垂首,“那就预先恭祝殿下。”
赵怀释对二娘的焦急很满意,他走上前握住二娘的手,“娘子,终于找到你了,刚刚被人群冲散了。”
二娘锤他胸口,“吓死我了,我一个人走回府那不是要到半夜。”
赵怀释捂住她的手,“都是我的错。”
两人又是温存一会儿,一直到街上人流渐稀少,才上车回东宫。
宫内当然也是张灯挂彩的,很是隆重,二娘与赵怀释在梅树下接吻,意乱情迷。灯笼微弱的灯火照不亮的角落里,两人神魂颠倒。
赵怀释根本无法把持住主动的二娘,他热切的回应二娘的情意,她要什么就给什么,二娘也不会再提离开的事。
除了孩子,他都与二娘尝试多次,都未得子。
赵怀释心想或许是他命中无子,也罢,以后过继一子即可,不能强求。
二娘将药丸直接嚼碎吞下,用了些水冲淡口腔中的苦意。她去到慈恩堂与纪时恩聊之后的规划,又去与郭简详谈。
名家系列已经将初稿赶出,所有人的精华被提炼出来,凝成一本书,赵怀释翻看时亦是大受震撼,“二娘这书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作。”
二娘在他旁边欣欣自得一笑,她早已将书桌搬到他旁边。
尔雅的名家宝书一上市便被扫荡一空,众人无不感慨,一本书竟包含百家之言,真应了那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就连拿到样书的名家之一,也对尔雅大感佩服,“竟是将我之所言精华提炼,甚至更加升华。”
公子尔雅的名声在文坛炙手可热起来。
编撰教辅只能说是对学子有利,与文坛大家只能说是敬而远之,但这本名家系列,直接证明了公子尔雅的实力。
以前是我能记述你说的,现在是我能听懂你说的还能将你说的准确概括下来并且升华,这就是实力。
名家宝书在京城首售,连南方的学子都写信来问京城友人,可否为他寄上一本。
文渊书坊的运输体系快速建立起来,并为报纸传递打下基础。慈恩堂的女学也开设起来,施行的夫人参与其中。
看到笑颜绽放身体明显更好一些的邵婉,施行是如何也拒绝不了她的请求。
邵婉开始在慈恩堂上课,刚开始老师较少,她一个人得上课许久,慢慢的纪时恩的人脉铺展开,引来不少饱读诗书的世家小姐。
她们哪怕是来讲一段时间也是好的,邵婉毕竟受到的教育不如她们。
女学是未有女德课的,它的宗旨是交给这些可怜女子们安身立命的对世界的认识,多是实用为主。
若是想要来女学宣扬三从四德那一套,可能会被女学的师生一扫帚轰出去,连饭都吃不饱无父无母之人,凭什么听你这狗屁道理,它害惨了她们!
二娘悄悄旁听过一会儿,很是满意,正式将女学事宜从郭简手中移到纪时恩和邵婉手中,并让她们去找楸树胡同的春燕帮忙。
郭简只要管着她的钱就好了。
他的报纸还在实验中,一心扑在里头。连见二娘时亦是神思不属,一副赶着离开的样子。
二娘告诉他,“我准备设立尔雅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尔雅奖学金是资助图书角常来借书的学子,赶考住宿费用,笔墨纸砚费等,你看看还有补充的可以加上。”
“助学贷款是给寒门学子和女学中想要立女户的。”大俞朝立户口需要田地、财产或者是有名望的人作保。
女户要立,家中至少要有五两钱,而就是这五两钱,拦住了多少独立的决心。
郭简震惊的下巴都收不回来,他道,“你疯啦,你有多少钱能够投进去的,这种事沾上会把你钱全部吸走的。”
什么慈善事业不能做,那就是没有回报的。
图书角能够作为文渊书坊的展示窗口扬名,他们又不需要购置书籍,直接制作即可用成本获得一本书,每个图书角也可使用多年。
总之很划算。
提出女学时,郭简就有些莫名,这上下运营的费用可不少,好在二娘也没有贪进,现在也就有几处挂在慈恩堂下的女学,和慈恩堂的徐记生意挂在一起,运营起来并不费力。
但这奖学金和助学贷,郭简摇摇头,“这根本就是砸钱进去,还听不到个响。”
二娘道,“我们慢慢做,不要急于一时。人员的筛选还要多费心呢,务必先给最需要的人,你要想这贷款只要让一个人中龙凤考上,这银子就能收回来不少。”
郭简可不信她忽悠,“三年就考上那么些人,怎么可能那么正好。”
二娘又道,“即使考不上,也能抄书给你还贷嘛,总不会亏太狠。”
郭简一盘算,竟然觉得可行,他啧啧称奇,“怎么什么事情被尔雅一说,都可行了呢,真是神奇。”
二娘一副不愧是我的样子,“还是某些人太蠢笨。”
被郭简追出两条街,躲过他的两只鞋,二娘赶紧跑回府,在赵怀释旁牛饮一壶水,他好笑道,“怎么了,跑得这么急?”
二娘将自己的计划一说,赵怀释感慨道,“竟只有你真心实意为他们考虑啊。”
朝上人算计来算计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有二娘一片赤诚之心,想要让天下万民向往读书之人都有书读。
赵怀释说道,“自从瑾玉皇后改良农事后,已经很少有人会被生生饿死,但遇到天灾人祸的,普通百姓霎时就会家破人亡。”
二娘叹口气,“天时难违,还望朝廷多做准备,为其治下百姓多添些缓冲,直接落地怕是要摔死不少人。”
赵怀释握着毛笔,神情晦暗难辨。
后来二娘才知道,知道许多的人往往会起更多忧思,才会有积忧成疾一说。
去年二娘生辰时,赵怀释在贡院,只为她准备了白玉梨花簪做生辰礼。今年他从库房内翻出一整套头面给她,被她笑盈盈的收下。
还获得香吻一枚。
*
一直进入夏季,连京城都在连绵不绝的下雨,二娘暗道不好,通知郭简和纪时恩做好准备,怕是会有地方受水灾。
果然有多地来报遭到洪水侵袭,民不聊生,尤其是两江流域,月华江和日丰江夹道之处,亦是汪洋一片,那边的两江道刺史睡梦中直接被冲走,下落不明。
无人主持赈灾事宜,朝中议论纷纷,该派谁去。
二娘对照着受灾地点与郭简给的运输中断处,倒是一致。朝中吵架人选的时候,太子赵怀释出列,“父皇,诸位,不如派我去吧。”
吵吵闹闹的朝廷顿时一静,怎么能派太子去,那里洪水还在泛滥,大灾之后又有时疫,大家是都不想管这烂摊子才吵得呀!
出现太子这个搅局者,大家吵不下去了,不能让太子去,那让谁去,谁都不想去啊,场面一时凝滞。
皇帝直接散了朝,让太子跟着自己去到后殿,“为何主动请缨去赈灾,你知道其中凶险吗?”
赵怀释点头,“父皇,大家都吵着不想去,是无利可图,但对于我来说,民心就在那里,我得去啊。”
皇帝欣慰的点点头,“吾儿有担当,你去吧,保重好自身。”
皇帝的圣旨来到东宫的时候,二娘还在写洪水灾害要注意的事项,一听赵怀释要走,焦急道,“怎么回事?朝廷没人了吗?”
气得要骂人。
赵怀释安抚住她,“二娘,我去才能收拢民心,少起纷争。你为我送行即可,我不会带你去的。”
二娘的心思被看穿,气得跺脚。
她取来刚写的事项,“洪水中多有浮尸、排泄物、垃圾,容易传播瘟疫,不能直接饮用,最好去取其他干净水源。还有洪水后,腐烂的尸体也会传播瘟疫,直接焚烧最好。”
“还要支取些药材过去,派太医熬些预防的汤药。”
想了许多,先把给民众的倡议写成一封信,让施行送给郭简,“让他能抄写几份就几份,太子离京时一道带走。”
又跟赵怀释道,“你到时就把这些散发给识字之人,让他们在全城撒播。”
絮絮叨叨的嘱咐许久,她才含着泪捶打他,“为何总让我担心。”
赵怀释抱着她,“有妻如二娘,夫复何求?”
太子赵怀释出京的那天,全城送行他,他们都知道太子要去赈灾,因为当地刺史怕是已死。
他是为救百姓苍生去的,京城的人家多有在两江流域的亲戚,他们抹着眼泪,真诚的爱戴着挺身而出的太子殿下。
赵怀释留下施行保护二娘,他郑重道,“表哥,请像保护我一样保护二娘,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也要护好她。”
就如你在吴山村找到我一样,万死不辞。
施行接下了此任务,此时跟在二娘身后,看着太子殿下的队伍越走越远。二娘抹抹眼泪,在心里默默告别,“再见了,赵怀释。”
碰上一个卖滚灯的摊贩,二娘买了一个,内置灯火,滚动间却不会使灯灭。她好奇的转动它,内里的灯芯始终保持平稳。
赵怀释提着一个梨花灯陪在她旁边,笑道,“二娘,前面有杂耍,可要去看看?”
二娘便牵着他的手挤进人群,看到喷火时拍手叫好,一转头,旁边哪有赵怀释的影子,糟糕,两人走丢了。
二娘摸着原路寻回去,到处喊,“怀郎,怀郎。”
施行与赵怀释在暗处看着二娘,施行道,“殿下可放心了?”
这样好的时机,二娘都未跑走,那应该是不会离开了。
赵怀释笑道,“等孩子出生,还得叫你一声表叔。”
施行连忙垂首,“那就预先恭祝殿下。”
赵怀释对二娘的焦急很满意,他走上前握住二娘的手,“娘子,终于找到你了,刚刚被人群冲散了。”
二娘锤他胸口,“吓死我了,我一个人走回府那不是要到半夜。”
赵怀释捂住她的手,“都是我的错。”
两人又是温存一会儿,一直到街上人流渐稀少,才上车回东宫。
宫内当然也是张灯挂彩的,很是隆重,二娘与赵怀释在梅树下接吻,意乱情迷。灯笼微弱的灯火照不亮的角落里,两人神魂颠倒。
赵怀释根本无法把持住主动的二娘,他热切的回应二娘的情意,她要什么就给什么,二娘也不会再提离开的事。
除了孩子,他都与二娘尝试多次,都未得子。
赵怀释心想或许是他命中无子,也罢,以后过继一子即可,不能强求。
二娘将药丸直接嚼碎吞下,用了些水冲淡口腔中的苦意。她去到慈恩堂与纪时恩聊之后的规划,又去与郭简详谈。
名家系列已经将初稿赶出,所有人的精华被提炼出来,凝成一本书,赵怀释翻看时亦是大受震撼,“二娘这书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作。”
二娘在他旁边欣欣自得一笑,她早已将书桌搬到他旁边。
尔雅的名家宝书一上市便被扫荡一空,众人无不感慨,一本书竟包含百家之言,真应了那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就连拿到样书的名家之一,也对尔雅大感佩服,“竟是将我之所言精华提炼,甚至更加升华。”
公子尔雅的名声在文坛炙手可热起来。
编撰教辅只能说是对学子有利,与文坛大家只能说是敬而远之,但这本名家系列,直接证明了公子尔雅的实力。
以前是我能记述你说的,现在是我能听懂你说的还能将你说的准确概括下来并且升华,这就是实力。
名家宝书在京城首售,连南方的学子都写信来问京城友人,可否为他寄上一本。
文渊书坊的运输体系快速建立起来,并为报纸传递打下基础。慈恩堂的女学也开设起来,施行的夫人参与其中。
看到笑颜绽放身体明显更好一些的邵婉,施行是如何也拒绝不了她的请求。
邵婉开始在慈恩堂上课,刚开始老师较少,她一个人得上课许久,慢慢的纪时恩的人脉铺展开,引来不少饱读诗书的世家小姐。
她们哪怕是来讲一段时间也是好的,邵婉毕竟受到的教育不如她们。
女学是未有女德课的,它的宗旨是交给这些可怜女子们安身立命的对世界的认识,多是实用为主。
若是想要来女学宣扬三从四德那一套,可能会被女学的师生一扫帚轰出去,连饭都吃不饱无父无母之人,凭什么听你这狗屁道理,它害惨了她们!
二娘悄悄旁听过一会儿,很是满意,正式将女学事宜从郭简手中移到纪时恩和邵婉手中,并让她们去找楸树胡同的春燕帮忙。
郭简只要管着她的钱就好了。
他的报纸还在实验中,一心扑在里头。连见二娘时亦是神思不属,一副赶着离开的样子。
二娘告诉他,“我准备设立尔雅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尔雅奖学金是资助图书角常来借书的学子,赶考住宿费用,笔墨纸砚费等,你看看还有补充的可以加上。”
“助学贷款是给寒门学子和女学中想要立女户的。”大俞朝立户口需要田地、财产或者是有名望的人作保。
女户要立,家中至少要有五两钱,而就是这五两钱,拦住了多少独立的决心。
郭简震惊的下巴都收不回来,他道,“你疯啦,你有多少钱能够投进去的,这种事沾上会把你钱全部吸走的。”
什么慈善事业不能做,那就是没有回报的。
图书角能够作为文渊书坊的展示窗口扬名,他们又不需要购置书籍,直接制作即可用成本获得一本书,每个图书角也可使用多年。
总之很划算。
提出女学时,郭简就有些莫名,这上下运营的费用可不少,好在二娘也没有贪进,现在也就有几处挂在慈恩堂下的女学,和慈恩堂的徐记生意挂在一起,运营起来并不费力。
但这奖学金和助学贷,郭简摇摇头,“这根本就是砸钱进去,还听不到个响。”
二娘道,“我们慢慢做,不要急于一时。人员的筛选还要多费心呢,务必先给最需要的人,你要想这贷款只要让一个人中龙凤考上,这银子就能收回来不少。”
郭简可不信她忽悠,“三年就考上那么些人,怎么可能那么正好。”
二娘又道,“即使考不上,也能抄书给你还贷嘛,总不会亏太狠。”
郭简一盘算,竟然觉得可行,他啧啧称奇,“怎么什么事情被尔雅一说,都可行了呢,真是神奇。”
二娘一副不愧是我的样子,“还是某些人太蠢笨。”
被郭简追出两条街,躲过他的两只鞋,二娘赶紧跑回府,在赵怀释旁牛饮一壶水,他好笑道,“怎么了,跑得这么急?”
二娘将自己的计划一说,赵怀释感慨道,“竟只有你真心实意为他们考虑啊。”
朝上人算计来算计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有二娘一片赤诚之心,想要让天下万民向往读书之人都有书读。
赵怀释说道,“自从瑾玉皇后改良农事后,已经很少有人会被生生饿死,但遇到天灾人祸的,普通百姓霎时就会家破人亡。”
二娘叹口气,“天时难违,还望朝廷多做准备,为其治下百姓多添些缓冲,直接落地怕是要摔死不少人。”
赵怀释握着毛笔,神情晦暗难辨。
后来二娘才知道,知道许多的人往往会起更多忧思,才会有积忧成疾一说。
去年二娘生辰时,赵怀释在贡院,只为她准备了白玉梨花簪做生辰礼。今年他从库房内翻出一整套头面给她,被她笑盈盈的收下。
还获得香吻一枚。
*
一直进入夏季,连京城都在连绵不绝的下雨,二娘暗道不好,通知郭简和纪时恩做好准备,怕是会有地方受水灾。
果然有多地来报遭到洪水侵袭,民不聊生,尤其是两江流域,月华江和日丰江夹道之处,亦是汪洋一片,那边的两江道刺史睡梦中直接被冲走,下落不明。
无人主持赈灾事宜,朝中议论纷纷,该派谁去。
二娘对照着受灾地点与郭简给的运输中断处,倒是一致。朝中吵架人选的时候,太子赵怀释出列,“父皇,诸位,不如派我去吧。”
吵吵闹闹的朝廷顿时一静,怎么能派太子去,那里洪水还在泛滥,大灾之后又有时疫,大家是都不想管这烂摊子才吵得呀!
出现太子这个搅局者,大家吵不下去了,不能让太子去,那让谁去,谁都不想去啊,场面一时凝滞。
皇帝直接散了朝,让太子跟着自己去到后殿,“为何主动请缨去赈灾,你知道其中凶险吗?”
赵怀释点头,“父皇,大家都吵着不想去,是无利可图,但对于我来说,民心就在那里,我得去啊。”
皇帝欣慰的点点头,“吾儿有担当,你去吧,保重好自身。”
皇帝的圣旨来到东宫的时候,二娘还在写洪水灾害要注意的事项,一听赵怀释要走,焦急道,“怎么回事?朝廷没人了吗?”
气得要骂人。
赵怀释安抚住她,“二娘,我去才能收拢民心,少起纷争。你为我送行即可,我不会带你去的。”
二娘的心思被看穿,气得跺脚。
她取来刚写的事项,“洪水中多有浮尸、排泄物、垃圾,容易传播瘟疫,不能直接饮用,最好去取其他干净水源。还有洪水后,腐烂的尸体也会传播瘟疫,直接焚烧最好。”
“还要支取些药材过去,派太医熬些预防的汤药。”
想了许多,先把给民众的倡议写成一封信,让施行送给郭简,“让他能抄写几份就几份,太子离京时一道带走。”
又跟赵怀释道,“你到时就把这些散发给识字之人,让他们在全城撒播。”
絮絮叨叨的嘱咐许久,她才含着泪捶打他,“为何总让我担心。”
赵怀释抱着她,“有妻如二娘,夫复何求?”
太子赵怀释出京的那天,全城送行他,他们都知道太子要去赈灾,因为当地刺史怕是已死。
他是为救百姓苍生去的,京城的人家多有在两江流域的亲戚,他们抹着眼泪,真诚的爱戴着挺身而出的太子殿下。
赵怀释留下施行保护二娘,他郑重道,“表哥,请像保护我一样保护二娘,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也要护好她。”
就如你在吴山村找到我一样,万死不辞。
施行接下了此任务,此时跟在二娘身后,看着太子殿下的队伍越走越远。二娘抹抹眼泪,在心里默默告别,“再见了,赵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