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瑟第一次见哥哥是在六岁,她母亲早逝,父亲又忙,他晚年得子,对陈锦瑟总是溺爱为主。

    无人带她去寻同龄人玩耍,陈锦瑟就只能跟自己玩。

    她喜欢看书,总是买来一堆书,能在家待上许久才出去一次。

    陈府有颗大树,她经常趴在上面看书。

    陈华年第一次见到她,她正翻着书页,红绳绑着的青丝被风吹得乱舞,漫不经心的回着父亲话,“知道了,见过哥哥。”

    陈父说哥哥是他远房亲戚的孩子,父亲死后,母亲带着他来投奔陈父,他就照看着点。

    对外说得是外室之子,接回府中养着。

    多一个哥哥对陈锦瑟来说生活并未又不同,天气好,她在树上看书,天气不好,她就在房中看书。

    结果她大清早就听到练功声,揉着眼睛去练武场。

    据说父亲年轻时在这里练武,陈锦瑟对练武没兴趣,这里就荒废了。

    场中陈华年跟着师傅练拳,口中不断大喝,双拳虎虎生威,陈锦瑟看得起劲,父亲陈峦笑道,“锦瑟,要不要跟哥哥一起练?”

    陈锦瑟这才第一次正脸看陈华年,一张脸因为运动有些燥红,她问,“哥哥下一个练什么?我不喜欢出汗。”

    陈峦捋须,“哪有练武不出汗的?”

    陈锦瑟指指那边摆的箭,“我想练射箭。”

    师傅找来一个小弓,陈锦瑟下巴一抬,将弓拉开,发现自己对不准远处的箭靶,揉揉眼睛,觉得远处的物体都有些模糊。

    她眯起眼,正想着随便乱射一通。

    发现手臂被人握住,陈华年站到她身后,帮她调整位置,“放。”

    一箭射出,没中靶心,但是中了靶子。

    父亲说,哥哥也没了家人,很可怜,让她多找哥哥玩。

    经过射箭一事,陈锦瑟撑着脸,觉得可以。

    晚上,她迈着小短腿去敲开陈华年的门,“哥哥,锦瑟看不见远处的东西,锦瑟是不是要瞎了?”

    陈华年鬓发散乱着,像是从床上爬起来。

    他早就注意到陈锦瑟不正确的用眼,可是碍于身份,他无法提醒。

    陈华年抽开椅子让锦瑟坐在上面,拿着一本书退到远处,打开来问她,“可看得见?”

    陈锦瑟眯起眼,“这是什么字?”

    陈华年翻过一面,“可看得见?”

    “这是‘瑟’字?”

    陈华年摇摇头,锦瑟抱肩,“这么远,没人能看见的。”

    陈华年将书递给她,站到更远处,锦瑟翻开一页,“这是什么字?”

    陈华年:“朝夕的朝。”

    锦瑟瞪眼,又翻一面。

    “得失的得。”

    一连几次,陈华年都答对了,陈锦瑟问道,“哥哥的眼力为何这么好?”

    陈华年给她解释,“一天中眼力有限,不能过度使用,比如你在阳光下看书就不行,你看书过久也不行,要不时眺望远处,放松眼睛。”

    锦瑟忧愁道,“从来没有人说这些,我经常一看就忘了时间。”

    陈华年摸摸她的头,“以后哥哥提醒你。”

    锦瑟抱着书点点头,红色的头绳随着她晃荡。

    两人的关系渐渐好起来,陈华年练武时陈锦瑟总会在旁,等他拿起弓箭,陈锦瑟就会凑上去一起比试。

    因为陈华年在孝中,总是一身素衣,输了的陈锦瑟把自己发带绑在他手腕上,“算是一个好彩头。”

    在射箭一项上勤学苦练,陈锦瑟竟在准头上超过哥哥许多,她得意的叉腰,“哥哥,我赢了,我要谭记糕点铺子的枣糕、黄豆糕……”一口气说了十几样。

    陈华年默默的将发带摘下,“这发带和这糕点……”

    陈锦瑟心虚的别手,小声道,“他们说你来府里是为继承爹爹的香火,以后他的财产都是你的,我就想多换些回来,对不起,哥哥。”

    道完歉,陈锦瑟已经委屈的低下头,泪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

    别人家的争夺家产是你死我活,陈府小姐的争夺家产是用发带换糕点,能吃一点回来就吃一点回来。

    天真的很。

    陈华年有种说不清的酸涩感,他想解释自己没有这样的心思,又愧疚于锦瑟的歉意。

    陈锦瑟低着头,他就蹲下身仰头看她,四目相对,陈华年认真说道,“锦瑟,这里的一切都是你的,我不会抢走你的东西。”

    锦瑟明显没有听懂,水晶鼻涕坠下来,她只关心,“那我的糕点……”

    陈华年拿出帕子给她擦脸,闻言无奈道,“买,哥哥给你都买来!”

    锦瑟立刻转悲为喜,牵着他的衣角转圈圈,“谢谢哥哥。”

    *

    锦瑟小时看的书较为简单,都是些小故事读物,等她年纪渐长自己买书,游记、鬼怪故事类别的书就占大头。

    陈华年替她整理时,这边是个冤死女鬼索命,那边就是一个战死兵魂归家,让他拿着书都害怕有东西钻出来。

    他看的书就多是兵法,陈峦也任他往武将方向发展。

    陈锦瑟手执书册,好奇地问陈华年,“哥哥,书里面说乡间会从别人家接来女儿作为童养媳养大,然后嫁给自己的儿子,这么看来,你是我的童养夫吗?”

    “你是爹爹接回家的,又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是爹爹养大的,这么看很符合童养夫的条件。”

    锦瑟自顾自的答话,没注意陈华年给她收拾的手已经停下,呆滞的站立在窗前。

    外间风雨欲来,一阵大风吹过,窗户发出吱嘎声,召唤回陈华年的意识,他将窗关上,回过头斥道,“你看的什么乱七八糟东西……”

    陈锦瑟却一点一点着头,手撑着脸,在床头的木靠上睡着了。

    陈华年眼疾手快地接住她的书和脸,差点妹妹就要头着地变成小傻子了。

    将人抱回床上平放好,沾上熟悉的枕头,锦瑟拿脸蹭了蹭,陈华年忍不住伸手也在她脸上拂过。

    软香滑嫩,像是刚蒸好的鸡蛋羹。

    让他落荒而逃。

    *

    少年怀春,梦醒之后红着脸将亵裤洗掉,痛斥自己不是人,并更加勇猛的练武,汗水飞溅在练武场上。

    然后在陈锦瑟面前抬不起头,不敢正眼看她,身怕少女夜晚入梦,让他不得安眠。

    陈锦瑟不懂这些,她只是发现缠着哥哥问这问那的时候,哥哥敷衍了很多,给她送糕点时也从不见面。

    收拾她屋子也不碰面,总是她睁眼醒来房间就干净了。

    让陈锦瑟气得一定要抓住他,结果她越追,陈华年就越躲。

    一直等到她葵水初至,留下遗书离家出走,被陈华年连夜追回来,气得狂打她屁股,结果被一手血吓得三魂七魄全掉了。

    而妹妹还在喊,“哥哥,我要死了,呜呜呜。”

    他才找回自己的意识,红着脸带妹妹去寻嬷嬷,站在房间外洗好手等着,陈锦瑟在里面换了衣服,被教导女生月信的知识,闹了个大红脸。

    两人面面相觑,脸一个比一个红。

    并排走回家,陈锦瑟垂着头,偷偷牵上哥哥的手,“对不起,我看的书它没写这些,我不知道原来月信是要流血的。”

    陈华年大手包裹着妹妹的手,“锦瑟,不用抱歉,你身边没有母亲,无人教你这些,是我们疏忽了。”

    “等我娶妻,你和你嫂子可以一起……”

    陈锦瑟猛地甩开他的手,惊讶问道,“你要娶妻?”

    陈华年点头,“父亲已经在替我相看人家。”

    锦瑟眼泪又要掉了,“哥哥,你以后就不是我的哥哥了,呜呜呜。”

    她哭得伤心,扑到陈华年胸口狂哭,泪水把他的衣襟浸湿。

    陈峦确实在替他看人家,不过离他真正成婚还早着呢,陈华年抱着锦瑟,问她,“为什么我成亲就不是你哥哥了?”

    陈锦瑟眼睛红肿,“书上说,男人娶新妇就会建立自己的家庭,你有家人了,妹妹还是你的家人吗?”

    陈华年替她擦眼泪,“妹妹永远是我的家人。”

    陈锦瑟飞快在他脸上亲一口,“妹妹可以是新妇吗?”

    陈华年愣在当场,沉声道,“妹妹可以是新妇,但是不会是哥哥的新妇。”

    他面色铁青,陈锦瑟怀疑自己做错了事,不敢再说话,两人沉默的回到府中。

    那时夜色渐深,明月高悬,陈锦瑟匆匆回到房间假装无事发生,没有看到陈华年眼中的挣扎。

    *

    陈峦第一次问他未来,“华年,以后要做些什么呢?”

    陈峦并不结党营私,连传宗接代的愿望都不强烈,只希望安稳的干到退休,为女儿留下份吃穿不愁的家业。

    陈华年现在走仕途不是不行,只是陈峦年岁渐大,总要退休,无法替他遮风挡雨,而京城局势又不明朗。

    陈峦私心里是希望陈华年在外任上多沉寂几年,等太子地位稳固,去做下一朝股肱之臣。

    陈华年摇摇头,“我现在还不想出仕,我想在京城。”

    陈峦知道他心有城府,便道,“那我在京中给你寻一门亲事,就在京中安定下来。”

    陈华年张张嘴,却找不到理由拒绝。

    陈峦满脑子想着先替陈华年操办婚事,陈锦瑟就能有个嫂子替她多看看人家,总比他看得符合女孩心思一些。

    结果陈华年的母亲因病在临海病故,陈华年千里奔丧,带着一身孝和沉稳回到陈府。他父亲是陈峦的远亲,母亲却是临海顾家的小姐,体弱多病,送他来京城后便回去修养。

    陈华年回顾家奔丧,娘亲随侍的嬷嬷说,“小姐临终留下遗言,让你记得陈相的养育恩情,把他当自己的亲生父亲孝敬,把陈家的锦瑟小姐,当作自己的亲妹妹看待。”

    披麻戴孝跪着的陈华年俯下身,像是要将自己的阴私藏起,他问嬷嬷,“娘亲……她去时,还好吗?”

    嬷嬷红着眼将他扶起,“她久病之躯,去时只觉快意,还起身独自在院中走了一圈。”

    顾家今日一片祥和,只在角门处贴幅挽联,昭示顾诗的死讯,陈华年拉着母亲的棺椁,一路往顾家祖坟走,却被人拦下,“她是外嫁女,怎么能入祖坟?”

    陈华年抬眼看着这个“舅舅”,千里送子只为避祸,而祸乱就出自此人,他讥讽笑道,“母亲说外公只有一女,你这义子也敢在他坟前叫嚷?不怕他老人家爬出来吞了你。”

    顾谭最恨有人道破他的身份,咬牙切齿道,“那又如何,顾诗与人私奔,活活将父亲气死,这样的人怎配为人子女?”

    “放屁!”陈华年觉得胸腔充盈着一股愤怒,叫嚣着撕碎眼前的一切,他怒喝道,“我母亲才没有,不过仗着外公身死,无法与你争辩,妖言惑众罢了。”

    顾谭指向一座坟茔,“要让我退后也可以,你只要说出顾家家符在哪,我就让顾诗葬进顾家祖坟。”

    陈华年眯起眼,顾家家符可以命令顾家部曲,顾谭竟然没有拿到家符,当年外公身死,母亲远走,真相定与顾谭脱不了干系。

    “我不知道。”他摇摇头,“母亲从未和我说过。”

    顾谭指指他身后,“那就滚,这里不让进。”

    陈华年手收紧,“若我偏要我母亲葬在里面呢?”

    顾谭讥笑道,“你要不住在顾诗坟茔旁,不然我就将她挖出来,你埋一次我挖一次,让她不得安生。”

    他说的很有道理,陈华年摸着棺椁,对母亲跪下,“娘,孩儿不孝。”

    陈华年带着棺椁离去,顾谭狐疑的望着他的背影,让人将顾诗死前居所翻得一干二净,找出顾家家符。

    将母亲葬在他刚买的林地,这里有山有水能眺望临海,陈华年叩首,“娘,你让我别恨,让我远走,我都做到了,望您等着我,我一定会让您堂堂正正回到顾家。”

    回到京城,素服戴孝,他憎恨谋害了外公和母亲的顾谭,也憎恨自己在陈府的身份,对陈锦瑟来说,自己不就是顾谭吗?

    顾诗年少时也曾全心全意的信任她的义兄,直到他露出狼子野心。

    陈峦叹口气,把他的议亲之事放下,“我就知道你总要回到临海那个地方,欸——”长叹一声,摇摇头离去。

    京城局势转瞬变化,太子遇袭失踪,皇帝猛然露出爪子,将这京中世家好好敲打一番,连陈相在御前都战战兢兢,生怕被牵连。

    陈峦眉间皱纹愈重,他唤来陈华年,告诉他,“若是太子归来,你的妹妹,怕是要入东宫。”

    他的独女,亦被牵扯到这天下逐鹿之争。

    自此他对陈锦瑟的礼仪更加看重,还请来宫中退休的嬷嬷给她培训,让她知道内宅的阴私,在东宫争取活下去。

    陈华年看着妹妹对着嬷嬷问,“然后呢,那个宫女怎么样了?那个妃子孩子没了吗?”就知道陈锦瑟只是把这一切当故事听。

    他想,有他在,总能护着妹妹一生喜乐,不至于像嬷嬷口中的妃子,无声无息死在那表面花团锦簇的东宫。

    太子还朝,皇帝赐亲,一切都来得迅猛,陈家诚惶诚恐的接下圣旨,宫中直接差人来陈府侍候,保证太子妃的礼仪。

    陈锦瑟重新爬上那棵树,看着周围急得团团转的找她,却不会抬头看看,可能是她们见过的淑女从未有会爬树的。

    眺望远处的城墙和街市,陈锦瑟突然感悟到自由是什么,以前在陈府,她能出去也能不出去,只是喜欢看书便多待在房间,但是以后在东宫,即使喜欢也不能这么做。

    远处焦急的人群终于遇到了陈华年,他一抬头就与陈锦瑟对视上,锦瑟笑着招手,然后竖起食指立于唇中。

    陈华年对人群摇摇头,指着更远处的地方让人去寻,自己踱步到树下,“锦瑟,怎么去了树上?”

    陈锦瑟拍拍旁边的位置,“哥哥,上来呀。”

    陈华年脚尖点地,落在她身旁。

    小时候,他们一起在这里眺望皇城的烟火,后来陈峦得脸,能进皇宫内赏宴,带着两人进宫。

    宫中规矩大,两人都压抑的够呛,只有烟火冲天的那一刻,才有真正值得的感觉。

    他们离得近,烟花炸开后掉下不少碎屑,周围一阵惊呼,陈华年张开衣袖护在她头顶,兜住所有渣滓。

    就在盛大的转瞬即逝的烟火里,才能明白身边的人珍贵,他长久的伴在你身旁,在危机时刻永远挡在你面前。

    烟花炸开的刹那,陈锦瑟偷偷说过,“陈华年,我好喜欢你。”

    所以在这树上,陈锦瑟看着远方,说道,“陈华年,你不是我亲哥哥,你不用承担让我幸福的义务,以后……一定要幸福呀,哥哥。”

    陈华年手轻轻的落在她右肩,打破多年刻意保持的清白距离,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锦瑟,别害怕,哥哥永远是你的后盾。”

    对天家威严不可冒犯、皇室权力至高无上刻在骨子里的畏惧,让陈峦显得不安惶恐,本来无所谓的陈锦瑟也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惧。

    礼部来人后这种恐惧达到巅峰,故事中的主人公变成自己,会死于池塘、深井、毒杀、杖杀……

    那么多死法,陈锦瑟只要遇到一样,小命就难保。

    她垂着头,眼泪落在裙摆上,开出一多深色的花,“哥哥,我整夜整夜睡不着,梦里都是我的死状,我不想死,我一点也不想进东宫,我害怕。”

    陈华年取出手帕给她擦眼泪,听她宣泄自己的恐惧,哭累了,靠着树干昏昏沉沉的睡去,他将人横抱下来放到床上。

    有人兴冲冲的要进来,被他拦下,“锦瑟睡着了,你们别打扰她。”

    此后,出嫁前的每一夜,陈锦瑟都能看到那棵树上的陈华年,然后睡得安稳些。

    *

    陈华年私自打探赵怀释人品,却跟着东宫侍卫统领程崖找到西坊的小娘子,他差点捏碎给妹妹准备的玉饰。

    “赵怀释,实非良人,竟然在西坊养了一个外室。”

    他发现大婚时太子竟然有支开这女子的意思,偏不让太子如意,也为妹妹成亲安排一件大礼,他将二娘身边的人引走,又在路上安排匪徒,让她折返,亲眼看到赵怀释成亲。

    本是要让她知趣不要心生妄念与妹妹相争,结果她第二日就被封为良娣迎入东宫。

    陈华年心想,正好借此让赵怀释给陈锦瑟赔偿,让锦瑟在东宫更自由一些,能够买自己想要的糕点。

    周全完一切,陈华年掏出那块玉佩,这是妹妹送给他的,是她娘亲留给她的一对玉佩,让她遇到心悦之人便送给他。

    他回想陈锦瑟梳妆后与他说得那些话,“哥哥,若有一日,我出了东宫,你愿意……”

    他手轻抚那青丝,似有还无,“哥哥永远在你身后,护着你。”

    陈华年将锦瑟背在身上送她上花轿,终是忍不住捏捏她的手,在这众目睽睽之下,锦瑟回握了他。

    他在心里无数次祈祷,“神明在上,请让我的妹妹陈锦瑟幸福,我愿意背着无间地狱行走人间,只要她能幸福。”

    他总是能锁定她的背影,在宫宴、在店铺、在闹市,在每个可能遇见她的街道。

    婚嫁隔开了两人的距离,却加深彼此的思念,明确彼此的情意。

    他总是不经意喊出锦瑟的名字,“锦瑟,快来,这本书你肯定喜欢。”

    陈府却不再有锦瑟的回应。

    说来大逆不道,他曾因爬东宫的墙被带到赵怀释面前,太子正为那西坊的小娘子神魂颠倒,见他不是贼人,便让他回去,“孤这东宫最近严防,小心误伤到你。”

    “要见锦瑟,走正门来,孤欢迎的很,另外,若是想助锦瑟,不如替孤去临海,平一平那倭寇之乱?”

    大俞根基坚固,邻国不敢挑战大国权威,但这倭国隔海,难以教化,不时就会登陆洗劫临海,顾家部曲就是为此而生。

    陈华年沉寂许久等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单腿下跪,抱拳道,“臣愿前往。”

    赵怀释点头,“不愧是顾将军之后,记得和锦瑟告别。”

    陈华年心中愕然,太子竟知道他是顾家之后,对京中情报如此掌握,实在可怕,怪不得世家对他多有防备,不惜趁他离京时动手。

    可叹顾将军已是多年前的荣光,不然怎会被顾谭那等鼠辈占据。

    他一握拳,觉得心中升起万丈豪情,若是能一刀一刀砍出他与锦瑟的出路,何不与天争上一争?

    与锦瑟告别,他踏上回临海的路。

    那年少时走过无比慌乱狼狈的路,这次他终于能走的有底气了。

    *

    陈华年在临海,是顾家正经的血脉,暗中又有太子支持,干掉顾谭只是时间问题,他找到母亲当年藏匿的家符,召集顾家的部曲重塑临海的防卫。

    顾谭被他赶上船,一辈子不能踏入临海,可他却笑得张狂,大言不惭道,“不愧是我的种,心狠,我死得其所呀!”

    陈华年冷下脸,斥道,“我父亲是我母亲所爱之人,你算什么东西。”

    顾谭立在船头的栏杆上,身上皮开肉绽之处鲜血直流,和破损的外衣粘在一起,他却视若无睹,只盯着那处山头。

    “顾诗,我来寻你,可要好好说说这些年到底谁对谁错。”

    言罢,身体坠入海水,被翻涌的浪花拍下,尸骨无存。

    陈华年没兴趣探究他爹是谁,他只要是顾诗的孩子就行,倭人来犯,他能带领顾家军杀退他们就行。

    来一次,他杀一次。

    将自己绑在刀上,嗜血而活,好在还有锦瑟的信,能让他从杀敌麻木中短暂活过来,一年又一年,困在临海的海岸线上。

    对岸的倭人叫他活阎王,临海的百姓叫他守护,属下按照官职,叫他陈将军。

    他知道太子的徐良娣死在火里,还好锦瑟没事,太子将怒火倾泻在世家头上,各家都在收缩权势,生怕大祸临门。

    他偶有回京述职的时候,陈峦看着他,感慨道,“华年,大变样了,这些年,太幸苦了。”

    友人看着他,大吃一惊,“兄弟,怎么这么想不开,去临海吃那苦头?”友人还是细皮嫩肉,抱着娇妻美妾快活,听说已有子女。

    陈华年只是摇摇头,露出僵硬的笑,“还成,没你们想得那么糟糕。”

    只有见到陈锦瑟,她红着眼扑到他怀里,已是亭亭玉立的淑女时,才觉得错过良多。

    陈锦瑟垂着他胸口,“你怎么能这么久才回来!”

    她絮絮叨叨的给他讲东宫的事,徐二娘、崔娉、纪时恩……她的朋友,这些在信中写过的事,陈华年烂熟于心反复观看的信件,如今它的主人终于能亲口讲述给他了。

    她说东宫对她宽松的过分,“赵怀释说我只要不搞出人尽皆知的大事来,其他的他都能压下来。”

    “只有对二娘,他才事事过目,生怕一个不留神她就跑了。可惜,他看得再严,也关不住一只要飞的燕。”

    相逢短暂,陈华年重回临安,被陈锦瑟堵着看完他身上所有的伤疤,哭着求他,“你要保重身体,在等等我,我终有自由的那日。”和二娘那样。

    陈峦辞官归乡,反复叮嘱陈锦瑟,在东宫好好的,“你哥哥在临海给你撑起一张伞,以后即使赵怀释登基,妃嫔无数,你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锦瑟才明白陈华年拼命是为了什么。

    为了即使锦瑟她没有办法获得自由的未来,为了给妹妹撑起一片天,让她即使无宠也能地位超然。

    陈锦瑟在陈峦面前哭得像个孩子,惹得父亲老泪纵横,“锦瑟呀,你一个人在京照顾好自己。”

    陈峦离去,陈锦瑟在京中的牵绊愈加削弱,偶尔逗逗二娘留下的笑笑,或者去找崔娉。

    直到崔娉说她要和离,寻到二娘坟旁的赵怀释,“我要与你和离,太子殿下。”

    赵怀释看看二娘的墓碑,沉声道,“好。”

    崔娉的孩子也要带走,便整出一场皇孙离世,良娣求离的戏码,两位宝林早就长住慈恩堂,便一起请离。

    只有陈锦瑟,送她们走时,莫名的惆怅。

    赵怀释手执佛珠,他最近觉得佛家转世轮回之说或许能求得他和二娘的来世,一串佛珠盘的冒光,上次他穿着道袍修仙认为长生之道或许能活到二娘那个年代。

    总之他什么样都吓不到陈锦瑟了。

    他道,“还没到你可以走的时候,再等等吧。”

    陈锦瑟失落的回到寝宫,偌大的东宫只剩她这一个宿主了。

    *

    临海总是纷争不断,倭人实在狡猾,这些年又贼心不改,陈华年总是在前线,好在后方安稳,赵怀释即使疯癫也能冷静处理政事。

    倭寇也在变幻战术,陈华年觉得他们聪明了许多,甚至有些学习大俞的意思。

    巡完海岸线,陈华年拿出锦瑟的信,一字一句认真读着。

    *

    赵怀释从阳泉关回来,他竟然从皇陵搬回了东宫,把自己那些道袍佛珠全部藏起来,还难得想起染个头发。

    陈锦瑟看他面色变换,还是放弃了染发这个想法。

    施行说,“太子殿下在阳泉关碰见二娘了。”

    陈锦瑟瞪大眼,“不会是话本里写的替身文学吧,他找了个像二娘的?”

    施行摇摇头,“就是二娘,她在阳泉关开了家烧烤店,哪里看着都是二娘的作风。”

    陈锦瑟眼眶红了,“太不容易了。”

    赵怀释招招手,“锦瑟,你来。”

    陈锦瑟看着鬓发斑白的赵怀释,问他,“找我干嘛?”

    赵怀释问她,“二娘要回来了,锦瑟,你终于要自由了,去找陈华年吧。”

    陈锦瑟泪如雨下,给赵怀释一个拥抱,“太子哥哥,你也要幸福呀。”

    赵怀释摸摸她的头,“放心吧。”

    等他经常带着笑笑去城门等候,陈锦瑟就知道二娘快回来了。

    二娘果然还活着,笑盈盈的看着她,告诉她,“锦瑟,你与太子和离之事,我会帮你的,你放心,你一定会自由。”

    陈锦瑟觉得她好幸运,人生到现在,遇到的总是好人,对她说,“放心。”

    她顺利从太子妃身份脱离,开始收拾行礼去临海追夫。

    与京中朋友告别,她们都说,“锦瑟,勇敢的冲!”

    她带上长串的行李,却在半路一人一车赶去临海,剩下行李车慢慢走,她实在太迫不及待了。

    闻到临海城的海腥味,她知道她到了。

    守门的小将说他媳妇找他,陈华年觉得是不是有人在耍他,小将眼神藏不住的八卦,两眼亮晶晶的送走满头雾水的陈华年。

    然后找到同僚分享,“天呐,陈将军竟然有个媳妇,千里追夫,追到我们临海来了。”

    同僚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哪个陈将军?”

    “还能有哪个,陈华年啊。”

    “那个万年单身汉?!!”

    一传十,十传百,陈华年到门口时已经有不少好奇的目光盯在这。

    他走出去,一个人像炮弹一般飞到他怀里,定睛一看,不正是锦瑟,他惊愕道,“你怎么来了?”

    旁边的小兵打着手势,“果然是陈将军辜负了夫人,常年不归家,她才追到这来了。”

    对面的小兵,“不错不错。”

    陈锦瑟笑道,“哥哥,我自由了,我不是太子妃了,我要做你的新妇,要与你成亲。”

    小兵的手僵硬了,她刚刚说的什么,她不是太子妃了?那她以前是过!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惊讶。

    陈华年热泪盈眶,“好啊,锦瑟,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小兵僵硬的手笔划到,“难道京城沦陷了?太子妃出逃了?陈将军要造反?”

    还没笔划完,陈华年一手对他脑袋拍下,“说什么呢?”

    两人都被陈华年教训一顿,对着锦瑟道,“这里活动少,大家都比较八卦,别介意。”

    锦瑟摇摇头,跟在他旁边好奇的打量周围的人。

    有人会热情的打招呼,“陈将军好。”然后对着她挠挠头,直到陈华年说,“我夫人。”

    那人回道,“夫人好。”

    陈锦瑟小脸通红。

    陈锦瑟并未和陈华年住在一间房,陈华年早出晚归的,她就在家中收拾自己的行李,将自己喜欢的书摆上一排,开心的拍拍手上的灰。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陈华年,她都到这了却不多陪陪她。

    每日都出去,明明不是他巡防的时间。

    直到清晨起时,喜婆进她房间给她梳妆,门外是神采奕奕一身喜服的陈华年,他拿着喜扇等在外面。

    透过门缝,两人对视,陈华年红着脸背过身去。

    喜婆将门关严,还道,“这会儿还不能见面呢。”

    等陈锦瑟装扮完,带上喜冠,走出门,周围一片倒吸声。她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好,对陈华年盈盈一笑,引得他目不转睛。

    陈华年掏出盖头将她盖好,又将喜扇放在她手里,牵着她另一只手上轿子,自己翻身上马,敲锣打鼓,拜过娘娘,昭告百姓和神明。

    陈锦瑟是陈华年之妻。

    府中宴席摆上,请军营休假的兄弟吃喝,陈华年恨不得将人赶走,立刻去看锦瑟。

    与他同龄的将领都早有家室,哪里不懂得他的猴急,纷纷告辞把时间让给这对新婚夫妇,还调笑道,“春宵一刻值千金,陈将军可要好好把握。”

    被陈华年一把轰走。

    龙凤对烛要燃到天明,陈华年掀开锦瑟的盖头,绝色佳人,一笑倾城,他虔诚的吻在自己朝思暮想的锦瑟唇上。

    两人呼吸交缠,头抵着头,陈华年问她,“可饿了?”

    陈锦瑟唇上还有些油亮,“吃过了,不饿。”她将发冠取下,放到一旁,双手搂在陈华年脖颈上,“哥哥,等会儿可要慢一些。”

    陈华年将人打横抱起,欺身而上,“锦瑟,这时候可不准叫我哥哥了。”

    陈锦瑟凑到他耳边,“那叫哥哥叫什么?夫君?相公?”

    陈华年呼吸一滞,手摩挲着陈锦瑟的后颈,“你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他提醒道,“锦瑟,别撩拨我,今日毕竟是第一次,还是慢些来。”

    陈锦瑟学着话本上写的,舔上他的耳垂,心里想,慢什么?她等今日已经等得很久了!然后柔声道,“哥哥,锦瑟想要一个家,你我还有孩子。”

    陈华年冷静的弦哗啦全断了,吻上心心念念的唇瓣,吞吃她的妩媚和娇柔,让她在身下婉转鸣啼。

    一直到天明,陈锦瑟躺到日上三竿,才坐起身勉强喝些粥,“哥哥,你还是禁欲吧,妹妹不行了,来一次要歇三日。”

    陈华年手执调羹喂她,“不是想有个家吗?那哥哥要努力。”

    陈锦瑟:突然不是很想要了。

章节目录

疯批太子妄留她·囚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念起平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念起平生并收藏疯批太子妄留她·囚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