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鲁斯闻言,颇为赞同的点头。

    “应当就是如此。”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俄国人只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我联军如今攻势正猛,进展顺利,怎么可能因为唐国的出面就停火?”

    柏尔德密闻言,也是点头道。

    “此言不错。”

    “愿上帝永远保佑我们联军!”

    说话间,红酒醒好了。

    柏尔德密亲自动手为两人一人倒了一杯。

    然后,两人共同举杯,啪嗒一声随着酒杯碰撞,高脚杯中猩红的酒液摇曳。

    “敬胜利!”

    “愿联军战无不胜!”

    “……”

    ……

    六月初十,唐军自天津港出发。

    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

    仅仅只是六月十六,唐军舰队便抵达了大辽河出海口。

    陈国泰站在船只甲板上,向一旁的李以文,杨辅清介绍着大辽河口的水文情况。

    “大帅,杨师长,前方不远就是大辽河口。”

    “大辽河口处,是一片面积不小的冲击平原,海面下,沉积着不少泥沙。”

    “入海口处有不少暗礁,且水深较低。”

    “我军的大船很难接近。”

    “并且,大辽河的宽度和深度都不算宽,此战,我军大船恐怕无法进入大辽河河道……”

    李以文闻言,下意识蹙眉,但还是说道。

    “也就是说,此次我军便只能依靠小船来转运物资和兵员了?”

    陈国泰闻言,点头道。

    “确实如此。”

    “我军的蒸汽铁甲船吃水较深,若是贸然接近辽河口,恐有搁浅和触礁的风险。”

    稍稍沉吟一阵,李以文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以小船来转运吧!”

    “蒸汽铁甲船待在出海口,保证我军后路安全就是。”

    陈国泰闻言,当即说道。

    “大帅英明!”

    李以文说道。

    “传令下去,准备展开攻势吧。”

    “大辽河入海口处,乃为田台庄。”

    “此战,便先取下田台庄,为我大军在路上拿下一处据点,再说其他。”

    此时,天边太阳升起,鱼肚白出现。

    黎明前的黑暗终将褪去……

    ……

    大辽河作为整个辽东最为重要的水源之一。

    甚至能够通过浑河,直接连通盛京与外海。

    入海口,自然不会无人驻守。

    清军在田台庄处,布置了哨所炮台,并派遣了一支部队驻守。

    阿吉蜷缩在炮台内,抬头望天,眼瞅着天色将放亮,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

    肚子饿的咕咕叫!

    不同于盛京那边局势波云诡谲,他们田台庄这边日子还算安稳。

    虽然经常饿肚子,但总好过去盛京掺和那些政治倾轧,甚至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

    黄河决战后,满清退出关外。

    虽奕已经提前派遣桂良出关开垦辽东,但时间毕竟还是太短了。

    仓促之下,辽东的开发程度依旧有限。

    即便满清高层将粮食收集起来,优先供给军队,但军中依旧吃不饱饭,经常要饿肚子。

    这还是他们田台庄距离大海不远,闲暇时可以偶尔出海捕鱼,补贴一下。

    内陆的那些清军,日子过的更惨!

    一天两顿稀的,都能算是顶好的待遇……

    打了个哈欠,从地上爬起,阿吉准备要去叫人来和自己换班。

    只是,他才刚从地上爬起来,远远的便望到被朝霞染成一片金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堆密密麻麻的黑点。

    阿吉神色一凝,瞳孔瞬间紧缩。

    “敌袭!敌袭!!”

    “唐贼从海上杀来了!”

    “……”

    海上黑点逐渐迫近,阿吉终于得以看清那是什么东西。

    一条条大小船只在海面上一字排开,迅速向着辽河口的方向杀来。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田台庄炮台。

    炮台内驻守的清军反应了过来,开始做起了迎击来犯唐军的准备。

    炮手们迅速装填火炮,调整炮口角度,做着开火前的准备工作。

    “瞄准!”

    “点火!”

    呼喊声中,轰轰的炮击声响起。

    一发发炮弹向着海面上正在向田台庄方向杀来的唐军船队射去。

    炮弹呼啸,砸在海面上,一根根水柱被激射而起。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海腥味不断扩散。

    唐军船只穿越水雾,继续向前冲来。

    轰!轰轰!

    唐军舰队的侧舷火炮也开始倾泻火力。

    一发发炮弹同样向着滩头的清军炮台射去。

    轰鸣声中,清军炮台四周炸开一团团硝烟,爆炸此起彼伏。

    成功压制住了炮台的火力!

    唐军的蒸汽铁甲船虽然无法靠近辽河口岸,但这并不代表唐军舰队中的其余小船就没有战斗力。

    那些小船上,也是装备有火炮的。

    且还大部分都是后装火炮!

    多了不敢说,但火力压制清军炮台肯定不成问题。

    轰隆隆的炮击声中,唐军舰队开始抢滩登陆。

    几艘小艇打头,直接冲到了沙滩上。

    而在这几条小艇上,则是搭载着转管机枪。

    刚刚完成登陆,便枪管转动,瞄准向了炮台方向。

    哒!哒哒!

    哒哒哒!

    机枪的射击声响起,弹雨倾泻。

    有清军士卒眼见唐军登陆,从炮台中冲出准备阻击。

    但才刚冒头,便被一片泼洒而至的金属弹雨给成了筛子,死的不能再死。

    在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唐军士卒成功完成登陆,并向着炮台方向冲去。

    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进攻部队,清军守军一触即溃。

    要么跪地投降,要么转身逃跑。

    唐军在冲进炮台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清军,早已被唐军给没了心气。

    离远了,他们或许敢和唐军枪炮对射。

    但真当双方近距离交兵之时,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一触即溃。

    不多时,炮台上的清军旗帜被降下。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面迎风猎猎的唐字大旗。

    在攻克田台庄之后,唐军并没有多做休整。

    第一时间便马不停蹄的继续沿着大辽河北上。

    六月十六,唐军破田台庄。

    六月十七,破东昌堡,太平堡。

    六月十九,破古城子,并在古城子转入浑河,沿着浑河,向盛京方向杀去。

    ……

    盛京,皇宫!

    皇宫内外,一阵纷纷扰扰。

    手持刀枪的军队将整个皇宫层层包围。

    忠于桂良的清军被清算,杀死。

    奕活着时的亲信王勉成功控制住了整个盛京城的局面。

    在做完这些之后,王勉走进皇宫。

    他手中提着刀,迈步走上御阶,经过通报之后,进入了延寿宫。

    “奴才王勉,参见太后娘娘!”

    王勉来到博尔济吉特氏面前,噗通一声下跪行礼道。

    他在成为奕的亲信前,便曾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包衣奴才。

    虽然奕死了,但他和博尔吉特氏之间的关系并不会改变,他依旧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奴才。

    而这,也是为什么王勉会支持博尔济吉特氏和杏贞搞政变的原因。

    博尔济吉特氏闻言,笑笑说道。

    “幸苦了。”

    “此次我大清能够拨乱反正,全赖有你。”

    “待此次事情过后,哀家定有重赏。”

    王勉闻言,再次下拜道。

    “奴才,谢主子恩典!”

    ……

    另一边,杏贞则是带人来到了瓜尔佳氏的寝宫。

    几名兵士上前,推开宫门。

    杏贞带人耀武扬威的走了进去。

    走进宫门,杏贞抬眼便见四周尸横遍地。

    宫中内侍大多都被乱兵无情砍杀。

    而那些宫女更是凄惨,衣衫凌乱的倒在地上,下身一片狼藉。

    一看死前便曾受过凌辱!

    但杏贞对这些却并不在乎,她迈步走进大殿,来到了瓜尔佳氏面前。

    此时的瓜尔佳氏怀中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身体因为恐惧而颤抖。

    但她还是强装镇定,怒视杏贞。

    “杏贞,你……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瓜尔佳氏不明白,她爹只是出征了,而非死了。

    杏贞怎么就敢在这时候发动政变呢?

    难道不怕桂良率军回师和他们算后账?

    杏贞闻言,居高临下的看着瓜尔佳氏,冷笑一声说道。

    “我想要做什么?”

    “呵呵,我还能想要做什么?”

    “无非也就是把被你这贱人夺走的,本该属于我儿子的东西,拿回来罢了!”

    瓜尔佳氏深吸一口气,仍旧有些不敢置信的询问道。

    “你们怎么敢在这时候发起政叛乱的?就不怕我父亲率军回师报复吗?!”

    杏贞闻言继续冷笑着说道。

    “你以为想拨乱反正,拿回本该属于我儿子的东西的,只有我一个吗?”

    “不妨告诉你,太后也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博尔济吉特氏之所以站杏贞,便是因为杏贞有个儿子,而瓜尔佳氏却只有一个女儿。

    女儿继承皇位,则有正统旁落的风险。

    这是博尔济吉特氏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杏贞继续说道。

    “至于说桂良?”

    “呵呵,他现在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岂能顾得上你?”

    瓜尔佳氏闻言,彻底慌了,声音明显有些颤抖的追问。

    “你……你们究竟做了什么?”

    杏贞只是冷笑,不做回答。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现在的桂良或许已经授首。

    因为,在盛京展开政变的同时,博尔济吉特氏也向前线军中她的亲信传达了谕旨,要求前线将领诛杀桂良,率军回师。

章节目录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听风煮雨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听风煮雨夜并收藏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