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帐中走出,庆祥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拿帕子擦掉溅在脸上的鲜血,他转头对一旁的亲兵吩咐道。

    “去向众将传令,命他们前来中军议事!”

    既然桂良已死,那么接下来庆祥所需做的,便是将此次政变彻底收尾。

    也就是,需要将军中倾向桂良一派的将领清理掉,扶持倾向自己一派的将领上位,借此来掌握兵权。

    身边的亲兵领命去做,庆祥则是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盛京的方向,眼神幽幽。

    杀了桂良,他这边所需做的事情可以算是搞定了。

    可盛京那边呢?

    太皇太后的政变是否成功?

    盛京局势是否全在掌握之中?

    ……

    攻克承德,平灭西清叛乱的庆功宴刚刚结束。

    东清诸将都是睡的正香。

    被人叫醒之后,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怨气。

    但见来的是庆祥这个太皇太后胞弟的人,最终还是忍住了,三三两两结伴向着中军大帐而去。

    来到中军大帐外,众人脸色纷纷变换。

    因为,此时中军大帐外站着的已经不是桂良的亲兵,而是一些陌生面孔。

    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事情不对!

    但眼见大帐四周,一道道略带冷意的目光看来,他们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往进走。

    来到中军大帐内,一股血腥气扑面而来。

    只见案几上摆着一颗面目狰狞的人头,看那张脸,所有人都是瞬间认出了人头的身份。

    这是桂良!

    是大清摄政王,大军主帅桂良!

    而在这颗人头旁,庆祥负手站立,一脸的冷色。

    见所有人都到齐了,庆祥这才开口说道。

    “传太皇太后谕旨,逆贼桂良犯上做乱,悖逆大清,企图谋反,罪无可恕。”

    “着其自尽!”

    “而由本将接任大军帅位。”

    “如今,桂良已然自尽,诸位将军可有什么想说的?”

    庆祥话音落下,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但就在这时候,一名桂良的亲信从人群中冲出,对着庆祥大喝道。

    “狗贼!!”

    “摄政王哪里有对不起大清的地方?你们凭什么杀害摄政王?”

    “弟兄们,跟我上,为摄政王报仇!”

    说话间,他便赤手空拳的冲向了庆祥。

    而在他的身后,几名桂良亲信也是咬咬牙跟着一起冲了上去。

    桂良在军中经营了这么长时间,有几个死心塌地的亲信,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庆祥见此,面无表情的说道。

    “桂良同党,人人得而诛之!”

    “杀!”

    庆祥的亲兵见此,毫不犹豫,拔刀迎向了几个想要为桂良报仇的清军将领。

    乱刃加身之后,大帐中又多了几具尸体。

    庆祥脸上强行挤出一个笑容,继续询问帐中的其他人道。

    “诸位将军,可还有什么意见?”

    众人闻言,纷纷对视一眼,但也只能下拜道。

    “太皇太后英明!”

    这些人,算是默认了此次政变的结果。

    只是,虽是默认,但不少人心中都是一阵悲凉。

    这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内讧?

    这大清,怕是真的要完了!

    若非他们都是走投无路,只能跟着大清一条道走到黑的八旗,这些人只怕也早已忍不住另寻出路。

    没办法,谁叫现在的大清,一副马上要完的样子呢?

    庆祥见此,这才满意的捋须道。

    “不错!不错!”

    “待本将将今日之事上报朝廷,太皇太后想必一定不会亏待诸位的。”

    众人闻言,一阵面面相觑。

    但最终也只能默认。

    但是,就在这时候,一名传令兵从外边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大帅,大事不好了大帅!”

    庆祥闻言,下意识蹙眉训斥。

    “镇定些,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

    训斥完之后,他才询问道。

    “说吧,出什么事了?”

    传令兵闻言,哭丧着脸开口说道。

    “唐……唐军杀来了!”

    “我军前锋哨骑回报,唐军距承德已不足三十里!”

    庆祥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

    原本满是得意的神色瞬间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乃是发自内心的震怖和惊惧。

    “不!”

    “这不可能!”

    “不是说山海关和永平府方向的唐军都无异动吗?”

    庆祥之所以选择在这时候发动兵变,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是因为清军刚刚打下承德,全军上下都很松懈,这时候他忽然发动政变,成功的几率最大。

    二则是因为清军这边刚刚接到回报,山海关和永平府方向的唐军并无异动。

    然后,他才敢毫无顾忌的发动兵变的。

    可现在的结果却是,他刚兵变完,甚至还没来得及控制住军队,唐军便杀来了。

    这让庆祥如何能不感到绝望?!

    面前的传令兵闻言,当即回道。

    “回大帅的话,唐军不是从山海关和永平府方向来的。”

    “而是,而是从张家口宣化方向来的……”

    庆祥闻言,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呆立原地,脸上的表情是肉眼可见的绝望。

    庆祥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自己完了,大清也要完了!

    如果桂良未死,以他对军队的掌控力,面对忽然来袭的唐军,或许还能支应几下。

    但是,现如今桂良已死,清军上下必然是军心大乱。

    以庆祥的能力和威望,根本不足以指挥清军去同唐军作战。

    一但身处承德的清军被唐军消灭,那么,盛京易手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深吸一口气,庆祥只觉眼前一阵天摇地晃。

    ……

    “弟兄们,加把劲儿啊!”

    “承德就在前面不远了!”

    冯子材骑在马背上,策马奔驰,催促身后的唐军骑兵加速。

    自从上次张家口被关外的苏尼特部突袭之后,李奕先是下令撤了张家口原守将的职务,后又增强了张家口的防务。

    冯子材便是在那时候被调往张家口,负责张家口防务的。

    而这次唐军北伐,李奕不光是调动了水师,自天津出发,经由渤海走水路,趁虚而入北伐辽东。

    陆路这边也做了调动!

    那便是命驻守张家口的冯子材率军出征,绕行草原,直扑承德。

    争取将西清和东清都给一举剿灭!

    当然,也可以说是武装调停!

    大唐此次发兵是支援藩属国西清去的。

    但可惜,西清自己不争气,大唐的增援还没赶到,他们自己先凉了,这能怪谁?

    反正不论怎么说,唐军此战的目标都很明确。

    一战,彻底荡灭清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骑兵呼啸,唐军于黑夜中奔行,直扑承德。

    至天光微亮,唐军骑兵已经能够看到承德的城墙了。

    只是,这时候的承德内外,却是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

    到处都是趁火打劫的乱兵。

    在桂良死后,庆祥仓促间别说组织反击了,连组织撤退都做不到。

    要知道,东清军在打下承德之后,桂良可是下令三日不封刀的。

    也就是说,庆祥下令大军集结,准备抗敌的时候,清军正在承德城中撒欢呢。

    这种情况下,别说下命令的是庆祥,即便桂良复生,也断然难以控制部队。

    在唐军杀至承德城外时,庆祥只汇聚起来不到三千人准备迎敌。

    但当黑压压的唐军骑兵从黑暗中冲出,马蹄践踏大地发出震天轰鸣,肆无忌惮冲杀而来的时候,这三千清军瞬间一触即溃。

    唐军以骑兵正面冲击步兵阵列,眨眼功夫,便杀穿了清军。

    然后,撵着清军溃兵,开始策马狂奔。

    承德内外,喊杀声震天。

    无数清军士卒都倒在了唐军的马蹄之下。

    唐军几乎没受到任何阻碍,直接冲杀进了清军大营内。

    所过之处,一片披靡。

    清军要么跑,要么降,完全不是唐军的对手。

    冯子材骑在马背上,眺望战场,面上仿若平湖,心中却是相当激昂。

    他知道,此战,大局已定!

    且,此战之后,再无满清!

    ……

    盛京!

    崇政殿!

    博尔济吉特氏正在安排朝中的人事任免。

    杏贞在一旁帮着参谋。

    在政变之后,除去兵权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将人事任免权拿在手中。

    说白了,也就是把政敌踢下去,把自己人换上来掌握大权。

    只是就在这时候,殿外忽的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旋即,便见王勉一脸惨白的从外边走了进来。

    “启禀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出大事了。”

    “田台庄方向急报,唐军忽的出现在大辽河口外,并向田台庄发起攻势。”

    “田台庄迅速沦陷,唐军则是沿着大辽河,向盛京杀来!”

    “如今,如今已过辽阳,距盛京不足二百里!”

    王勉话音落下,博尔济吉特氏和杏贞当即脸色大变。

    两张脸上都是明显的紧张失措!

    “这……这,这如何是好?”

    “此言当真?唐军真杀来了?”

    “王将军,可有应对之策?”

    王勉摇摇头,苦笑一声。

    “回二位娘的话。”

    “事到如今,我大清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固守盛京,等候西征大军回援。”

    王勉话音落下,博尔济吉特氏连连点头。

    “此言不错,此言不错。”

    “以当前之局势,我大清所能做的,也只是固守待援了。”

    “待西征大军回师,我大清定可击退唐贼,力保盛京不失!”

章节目录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听风煮雨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听风煮雨夜并收藏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