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礼部尚书黄大人,手持笏板出列,“陛下,臣有本要奏——”
“哦——?爱卿何事上奏啊——”
黄大人沉声道:“回陛下,臣要参忠勇将军纵容其子长街驰马伤人,致数十人受伤,被撞翻的摊铺高达十二家,如此恶行,还请陛下严惩不怠!”
话音刚落,武将那列就站出来一名黑脸汉子,正是刚刚事件的主人公——他爹,忠勇将军。只见他一脸愤懑不平,嚷嚷道:“恁胡说什么,俺儿子什么人俺最清楚,不过就是不小心碰着几个人,都赔了钱,还想咋地。”
打从他一开口,黄大人等一众文臣的脸上就透露出一股隐隐的不耐与嫌弃,
“周将军,跟你说了多少遍,在朝堂上要讲官话,你怎能一口一个‘俺’的,有辱斯文——!”
周达也很不屑,“俺愿意咋说就咋说,陛下都还么吭声,恁一个一个蹦跶的跟野鸡一样,咋啦,欠烧啊,”武将这边哄堂大笑,他们素来也看不惯那帮文臣文绉绉,话里有话的样子,今日周将军此话,说得当真是漂亮!
文臣这边瞬间就怒了,开始集火炮轰——“真是羞于尔等之人为伍”“粗鄙——”“蛮横——!”.......
武将那边却不以为然,这些文臣说来说去就那几句,不痛不痒的,骂人还要七拐八拐,生怕他们听得懂,
他们甚至掏了掏耳朵,“我说你们能不能大点声啊,老子听得都快睡着了。”
果然,文臣那边又炸了,“我*****************”“*************”
“唉,还是这样的话听着熟悉,这你们也是能说人话的嘛——”对于他们这些上阵杀敌的武将来讲,敌方叫阵时再难听的话也听过,有时还要忍着,今天听得这些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下面臣子吵得激烈,上面皇帝看得开心,只恨手里没法变出来把瓜子,还能边磕边看热闹。
“陛下——”皇帝还在看,嗯,这张御史身板挺好呀,
“陛下——!”皇帝终于反应过来有人在叫他,他端坐好身子,轻咳两声,“黄爱卿怎么了?”
黄大人一脸的痛心疾首,“陛下——,请您圣裁——”
皇帝见热闹看不下去了,以拳抵口,“咳咳——”
下面的人依旧吵得激烈,“咳咳——!!”
但下面依然“我告诉你,赵二丫,你别再这惹急老子,老子真急了,把你家门给你掀了****!”“干他娘的,你说谁是赵二丫?!”“就说你呢!干******”........
眼见礼部尚书等一干重臣的脸越来越黑,皇帝终于忍无可忍道:“够了!都给朕住嘴!”
大殿终于安静了,皇帝缓和了声音道,“今日长街纵马一事,忠勇将军罚俸半年,其子好好约束管教,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周达张口还想说些什么,皇帝却快速道:“好了,今日早朝到此为止,镇国公,苏太傅留下,其余人等退下吧。”
镇国公有些呆住,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啊
御书房内,镇国公和苏太傅两相站立,中间犹如隔着一条银河,泾渭分明。
镇国公年约四十,体格壮硕,双手交握于腹部,正在研究御书房的屋顶。
苏太傅看上去五十左右,身形清瘦,端的是一派老神自在,垂眸看地板的纹路,
皇帝被他们两个的样子也整的很无语,沉寂一会儿后,率先开口道:“两位爱卿可知朕为何要留下你们啊——”
苏太傅言简意赅,“臣不知。”
镇国公一脸不耐:“陛下,您有事就直接说,您不说臣怎么知道啊,臣还赶着回去看孙子呢——”
“你又有孙子了!——”皇帝一脸惊讶,随即又有些落寞,“你孙子都好几个了,朕的儿子算上云妃和丽妃肚子里的两个加上太子也不过才三个,女儿更是只有嘉鹤一个,远不如镇国公你啊——”
说起这个,镇国公瞬间就来劲了,毕竟没有那个男人不在意自己的‘播种’能力,他一脸挤眉弄眼道:“陛下,其实这行房姿势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嘿嘿*******,”
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朕....”
话还没说完,却被一脸隐忍的苏太傅给打断了,“陛下——!臣来是听陛下商议国事的,不是来听这些,这些.....”他似乎很耻于说出那个词,
镇国公翻了个白眼,替他说完了那句话,“不就是个夫妻房事,有什么不能说的?老古板——”
苏太傅在他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整个人就像被玷污了一样,下一秒就要昏厥倒地。
镇国公不慌不忙地补刀,跟皇帝八卦道:“陛下,你还不知道吧,”他的眼神往一旁的苏太傅身上一瞟,嘴里接着道,“苏太傅上个月的小妾刚被诊出有孕,陛下可知那小妾已有五十岁了——”
“这可这是老蚌生珠啊,苏太傅宝刀未老,宝刀未老啊,徐某佩服,佩服——”
被人阴阳怪气的挤兑一通,苏太傅这下脸臊的跟什么似的,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过去了。
“这.........”两人面面相觑,镇国公徐彦忍不住道:“要不,国事改日再议?”
皇帝看了看苏太傅,迟疑着道:“也......”,‘好’字没说完,突然有宫人来报,丽妃娘娘心疼陛下国事操劳,特地让人送了一碗参汤过来。
皇帝一拍手道:“参汤好啊,正好苏爱卿啊身体不适,快呈进来——”
“诺。”
被灌了一碗参汤的苏太傅很快悠悠转醒,真是人看上去好像有些呆,愣愣地一动不动,镇国公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我说苏老头,你到底清醒了没有。”
苏太傅一只手轻揉着太阳穴,他还记得陛下单独留下他和镇国公是要......唔,头怎么有些疼
皇帝脸上溢出关心,“苏太傅没事儿吧——”
镇国公一心想要赶紧议完事回家抱孙子,开口催道:“陛下,这苏老头呃不,苏太傅都已经醒了,您要说什么事就赶紧说吧。”
皇帝拍了下脑袋,对啊,要议事。最近记性怎么这么差了,
“朕此次让你们两个留下来是为了滁州干旱一事,昨晚驿站送来急报,说是滁州出事了。”
镇国公不解,这算什么大事?他还以为是哪里有人作乱呢,
但他也了解皇帝,寻常事陛下神色不会这么严肃,“陛下,每个州府都是有粮仓储粮的,就是以防灾情的发生。更何况滁州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就算今年干旱,也不至于让百姓饿肚子啊,陛下,滁州到底发生了何事?”
皇帝声音十分沉重,缓缓道:“滁州,出现了暴民。”
镇国公脸色凝重,灾民一共分三个等级,第一种只是受灾,但没有流离失所,这类人是灾民;第二种是受灾面积太大,受灾程度严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池,这种叫难民;最后一种,便是在前两种的基础上,与官兵,州府发生血光冲突,身上背了人命的,便是暴民。
对待灾民,以赈灾补贴为主
对待难民,以疏散安抚为主
对待暴民,....只能以镇压为主,这也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经验。
“陛下,滁州可是已经........”
皇帝沉默地点了点头,“急报上说,滁州州府粮仓被夺,太守失踪,情势十分严重。”
镇国公此时也肃起了眉头,苏太傅开口道:“陛下,我朝建立距今不过一百余年,根基尚且不稳,此事务必要妥善处理,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皇帝也叹气道:“是啊,要是只一县之乱,直接镇压即可,可这偌大的一个州府,若是武力镇压,难保天下百姓心中不安呐——”,谁能料到一场旱灾就能引起一州之乱,民愤自古难平,一个应对不当,皇权倾覆也是有的。毕竟,燕国,就是这么来的。
苏太傅也想到了这点,“陛下,滁州需要一位身份贵重的皇室子弟前往,意在安抚民心啊。”
镇国公此时也没了和他唱反调的心思,附应道:“是啊,陛下,若是有人在暗处煽风点火,激起民愤,可就........”天下大乱四个字他没说出口,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了他话中的未尽之意。
皇帝心中像压了沉甸甸的一座山,当今皇室子嗣凋零,他能继位也是因为兄弟都...才轮到了他坐这个位子。如今他膝下长大的不过一双儿女,嘉鹤尚且年幼,太子是哥哥,也只能太子前往了。此行怕是危机重重,可再危险,也得面对。
皇帝压下眼眶的湿润,背过身去,“朕明日就下旨,命太子前往滁州赈灾,黄,齐两位大人随行。”
望着皇帝仿佛苍老了十岁的背影,他们二人心中俱是不忍。自古储君身份紧要,都是居于后方,可新朝初立,为了皇家百年基业,太子——不得不去。
镇国公没有说什么劝慰的话,只沉声道,“臣会精心挑选一队虎骁精骑护卫太子殿下周全。”
皇帝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安排吧。”
镇国公单膝下跪,“是——!”
“哦——?爱卿何事上奏啊——”
黄大人沉声道:“回陛下,臣要参忠勇将军纵容其子长街驰马伤人,致数十人受伤,被撞翻的摊铺高达十二家,如此恶行,还请陛下严惩不怠!”
话音刚落,武将那列就站出来一名黑脸汉子,正是刚刚事件的主人公——他爹,忠勇将军。只见他一脸愤懑不平,嚷嚷道:“恁胡说什么,俺儿子什么人俺最清楚,不过就是不小心碰着几个人,都赔了钱,还想咋地。”
打从他一开口,黄大人等一众文臣的脸上就透露出一股隐隐的不耐与嫌弃,
“周将军,跟你说了多少遍,在朝堂上要讲官话,你怎能一口一个‘俺’的,有辱斯文——!”
周达也很不屑,“俺愿意咋说就咋说,陛下都还么吭声,恁一个一个蹦跶的跟野鸡一样,咋啦,欠烧啊,”武将这边哄堂大笑,他们素来也看不惯那帮文臣文绉绉,话里有话的样子,今日周将军此话,说得当真是漂亮!
文臣这边瞬间就怒了,开始集火炮轰——“真是羞于尔等之人为伍”“粗鄙——”“蛮横——!”.......
武将那边却不以为然,这些文臣说来说去就那几句,不痛不痒的,骂人还要七拐八拐,生怕他们听得懂,
他们甚至掏了掏耳朵,“我说你们能不能大点声啊,老子听得都快睡着了。”
果然,文臣那边又炸了,“我*****************”“*************”
“唉,还是这样的话听着熟悉,这你们也是能说人话的嘛——”对于他们这些上阵杀敌的武将来讲,敌方叫阵时再难听的话也听过,有时还要忍着,今天听得这些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下面臣子吵得激烈,上面皇帝看得开心,只恨手里没法变出来把瓜子,还能边磕边看热闹。
“陛下——”皇帝还在看,嗯,这张御史身板挺好呀,
“陛下——!”皇帝终于反应过来有人在叫他,他端坐好身子,轻咳两声,“黄爱卿怎么了?”
黄大人一脸的痛心疾首,“陛下——,请您圣裁——”
皇帝见热闹看不下去了,以拳抵口,“咳咳——”
下面的人依旧吵得激烈,“咳咳——!!”
但下面依然“我告诉你,赵二丫,你别再这惹急老子,老子真急了,把你家门给你掀了****!”“干他娘的,你说谁是赵二丫?!”“就说你呢!干******”........
眼见礼部尚书等一干重臣的脸越来越黑,皇帝终于忍无可忍道:“够了!都给朕住嘴!”
大殿终于安静了,皇帝缓和了声音道,“今日长街纵马一事,忠勇将军罚俸半年,其子好好约束管教,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周达张口还想说些什么,皇帝却快速道:“好了,今日早朝到此为止,镇国公,苏太傅留下,其余人等退下吧。”
镇国公有些呆住,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啊
御书房内,镇国公和苏太傅两相站立,中间犹如隔着一条银河,泾渭分明。
镇国公年约四十,体格壮硕,双手交握于腹部,正在研究御书房的屋顶。
苏太傅看上去五十左右,身形清瘦,端的是一派老神自在,垂眸看地板的纹路,
皇帝被他们两个的样子也整的很无语,沉寂一会儿后,率先开口道:“两位爱卿可知朕为何要留下你们啊——”
苏太傅言简意赅,“臣不知。”
镇国公一脸不耐:“陛下,您有事就直接说,您不说臣怎么知道啊,臣还赶着回去看孙子呢——”
“你又有孙子了!——”皇帝一脸惊讶,随即又有些落寞,“你孙子都好几个了,朕的儿子算上云妃和丽妃肚子里的两个加上太子也不过才三个,女儿更是只有嘉鹤一个,远不如镇国公你啊——”
说起这个,镇国公瞬间就来劲了,毕竟没有那个男人不在意自己的‘播种’能力,他一脸挤眉弄眼道:“陛下,其实这行房姿势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嘿嘿*******,”
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朕....”
话还没说完,却被一脸隐忍的苏太傅给打断了,“陛下——!臣来是听陛下商议国事的,不是来听这些,这些.....”他似乎很耻于说出那个词,
镇国公翻了个白眼,替他说完了那句话,“不就是个夫妻房事,有什么不能说的?老古板——”
苏太傅在他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整个人就像被玷污了一样,下一秒就要昏厥倒地。
镇国公不慌不忙地补刀,跟皇帝八卦道:“陛下,你还不知道吧,”他的眼神往一旁的苏太傅身上一瞟,嘴里接着道,“苏太傅上个月的小妾刚被诊出有孕,陛下可知那小妾已有五十岁了——”
“这可这是老蚌生珠啊,苏太傅宝刀未老,宝刀未老啊,徐某佩服,佩服——”
被人阴阳怪气的挤兑一通,苏太傅这下脸臊的跟什么似的,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过去了。
“这.........”两人面面相觑,镇国公徐彦忍不住道:“要不,国事改日再议?”
皇帝看了看苏太傅,迟疑着道:“也......”,‘好’字没说完,突然有宫人来报,丽妃娘娘心疼陛下国事操劳,特地让人送了一碗参汤过来。
皇帝一拍手道:“参汤好啊,正好苏爱卿啊身体不适,快呈进来——”
“诺。”
被灌了一碗参汤的苏太傅很快悠悠转醒,真是人看上去好像有些呆,愣愣地一动不动,镇国公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我说苏老头,你到底清醒了没有。”
苏太傅一只手轻揉着太阳穴,他还记得陛下单独留下他和镇国公是要......唔,头怎么有些疼
皇帝脸上溢出关心,“苏太傅没事儿吧——”
镇国公一心想要赶紧议完事回家抱孙子,开口催道:“陛下,这苏老头呃不,苏太傅都已经醒了,您要说什么事就赶紧说吧。”
皇帝拍了下脑袋,对啊,要议事。最近记性怎么这么差了,
“朕此次让你们两个留下来是为了滁州干旱一事,昨晚驿站送来急报,说是滁州出事了。”
镇国公不解,这算什么大事?他还以为是哪里有人作乱呢,
但他也了解皇帝,寻常事陛下神色不会这么严肃,“陛下,每个州府都是有粮仓储粮的,就是以防灾情的发生。更何况滁州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就算今年干旱,也不至于让百姓饿肚子啊,陛下,滁州到底发生了何事?”
皇帝声音十分沉重,缓缓道:“滁州,出现了暴民。”
镇国公脸色凝重,灾民一共分三个等级,第一种只是受灾,但没有流离失所,这类人是灾民;第二种是受灾面积太大,受灾程度严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池,这种叫难民;最后一种,便是在前两种的基础上,与官兵,州府发生血光冲突,身上背了人命的,便是暴民。
对待灾民,以赈灾补贴为主
对待难民,以疏散安抚为主
对待暴民,....只能以镇压为主,这也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经验。
“陛下,滁州可是已经........”
皇帝沉默地点了点头,“急报上说,滁州州府粮仓被夺,太守失踪,情势十分严重。”
镇国公此时也肃起了眉头,苏太傅开口道:“陛下,我朝建立距今不过一百余年,根基尚且不稳,此事务必要妥善处理,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皇帝也叹气道:“是啊,要是只一县之乱,直接镇压即可,可这偌大的一个州府,若是武力镇压,难保天下百姓心中不安呐——”,谁能料到一场旱灾就能引起一州之乱,民愤自古难平,一个应对不当,皇权倾覆也是有的。毕竟,燕国,就是这么来的。
苏太傅也想到了这点,“陛下,滁州需要一位身份贵重的皇室子弟前往,意在安抚民心啊。”
镇国公此时也没了和他唱反调的心思,附应道:“是啊,陛下,若是有人在暗处煽风点火,激起民愤,可就........”天下大乱四个字他没说出口,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了他话中的未尽之意。
皇帝心中像压了沉甸甸的一座山,当今皇室子嗣凋零,他能继位也是因为兄弟都...才轮到了他坐这个位子。如今他膝下长大的不过一双儿女,嘉鹤尚且年幼,太子是哥哥,也只能太子前往了。此行怕是危机重重,可再危险,也得面对。
皇帝压下眼眶的湿润,背过身去,“朕明日就下旨,命太子前往滁州赈灾,黄,齐两位大人随行。”
望着皇帝仿佛苍老了十岁的背影,他们二人心中俱是不忍。自古储君身份紧要,都是居于后方,可新朝初立,为了皇家百年基业,太子——不得不去。
镇国公没有说什么劝慰的话,只沉声道,“臣会精心挑选一队虎骁精骑护卫太子殿下周全。”
皇帝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安排吧。”
镇国公单膝下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