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子扯掉了用来遮挡的披风,怀中内容一览无余,正是已经死去了的刘二郎,刘二郎失去生机的小小身躯上脸色发灰,脖颈断裂,脸上瘀痕明显,显然遭受过虐待。刘婶子看到小儿子的一瞬间人就瘫软下来,一头向后栽倒,刘伯立刻上前扶住她。
玉幺颦看着躺在锦衣卫怀中的小身躯,心里有些发堵,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她站在原地有些抬不动脚。
村民们骤然看见刘二郎的尸体,惊恐不已,刚刚吵着闹着要找人的,都哑了火。还有几个想要出声质问的,也被卢昭闪着寒芒的佩刀吓了回去。
旁边的妇人见刘婶子晕倒,急忙上去帮忙,一个长相憨厚的青年一脸不忍安慰道:“刘伯,你要节哀啊!”刘伯却好像已经听不见了似的没有答话,两眼发直像个失去生机的木偶。
众人七手八脚地扶着刘婶去了屋子休息,目光呆滞的刘伯还愣愣地看着儿子嘴唇微张,想要抚摸儿子的脸庞,手却颤抖得不成样子。那锦衣卫轻轻地把怀中之人放在了地上。
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眼中只剩下空洞和迷茫,看着刘伯跪在地上呆愣地看着孩子,众人都不忍开口。
玉幺颦狠狠心上前去缓缓开口,“刘伯,先把孩子带回家吧,别让他在外面了,二郎若是在天有灵肯定也希望自己的最后一程能跟爹娘待在一块。”
刘伯听见这话才蹒跚地爬了起来,慢慢地抱起刘二郎,他发灰的小脸靠在父亲的肩膀上,脊背佝偻的老人抱着自己儿子一步步向家中走去。就像他还活着一样,只是贪玩累地睡着在父亲的臂弯里。
玉幺颦看着刘伯抱着二郎去屋里,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现在说什么都是徒劳。
玉幺颦抿唇看向李敬惜问道:“刘二郎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方圆十里都找遍了,为何突然出现了?”
李敬惜脸色冷淡地开口道:“五里外的废弃菜棚。”
玉幺颦怔了一下惊异道:“可我才从那个废弃菜棚回来,什么都没有发现。”
李敬惜垂眸道:“那个废弃菜棚就在从后山回来的必经之路上,回来时,我隔着一些距离,看见有一人从菜棚出来,以为是附近跟着搜寻的村民,便让卢昭喊他过来寻问,不想那人一喊就跑,察觉不对追过去之后,人已经跑了。”
玉幺颦眉头紧皱,喃喃道:“可是为什么呢…”
李敬惜语气微冷,“这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少时间了,那些被贬的县官都统一口径说自己是怕圣上怪罪,才有意隐瞒。”
玉幺颦低头不知在想什么,有些沉默,这事情想查没那么简单,已有官员认罪,现在追究茫无头绪。
旁边站着的卢昭抱着手臂淡淡开口,“本来我们大人吩咐,先把刘二郎的尸体悄悄带回去验尸对其面容身体稍作打理后再把人送过来,以免刘家夫妇看见幼子尸身损伤严重又要遭受仵作验尸一时间接受不了。”
玉幺颦低下头有些沉默地抿起嘴唇,想到二郎断裂的脖颈,满身伤痕被刘婶子看见,她不应该拦着李敬惜的。
玉幺颦抬起头看向李敬惜,正想开口还没来得及说,李敬惜便抬脚离开往刘家走去,玉幺颦想说的话也只在嘴唇颤动了一圈收了回去。
李敬惜让人骑了快马,去接仵作过来验尸。几个人也都回到刘家院子等着。仵作来验尸的时候,晕倒的刘婶子在侧面瓦房中休息,只有刘伯眼含热泪地看了儿子一眼,背过身去,出了房门,房中只留仵作一人。
众人都在外面等着结果,或站着或坐着,但没人说话,沉默不语。过了半个时辰,仵作才缓缓推开门,刘伯听见开门的声音,第一个站了起来,没作声颤颤巍巍地走进房里去。
仵作眉头紧皱向李敬惜说道:“大人,这幼童致命伤只一处,就是断裂的脖颈,在左右手腕处以及脚腕处,有利刃割过的痕迹,伤痕较深,看伤口颜色对比,四肢的伤口像人是死后所为。”
李敬惜点头,沉吟几息对身边的卢昭说,“调查与刘家二郎所有有过接触的人,失踪那日又有什么人见过。”说完李敬惜一行人便离开了。
玉幺颦看着李敬惜离开的背影,又回头看了一眼房门口,想了想最终还是没进去。
就在赵南微也安排好事情,准备一起离开时,刘伯走了出来,叫住了玉幺颦,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虽然悲伤但又含着感激。
“孩子,老头子实在没什么能给你的,能帮我和老婆子找二郎,老头子多谢你了。”
玉幺颦回头看着刘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玉幺颦与赵南微告别后便坐上马车回了曲殇阙,回来之后还是有些心神不宁,今日的一切都让自己有些头疼。伍三听了之后也是唏嘘不已,让人做了碗安神汤给玉幺颦,她喝了之后便沉沉睡去。
梦里一会儿是李敬惜看着自己的眼神,一会儿是刘二郎发灰的小脸,实在谈不上睡得安稳。
砰砰砰——,“阿颦!”
玉幺颦半眯着眼,揉着额头有些不清醒地起身去开门,一开门是伍三,玉幺颦有些恍惚地问道:“三哥,你一大早找我有什么事儿。”
“不早了,不是我找你,是大理寺的人找你,说是赵大人派人过来给你传个口信儿。”
玉幺颦一听立刻睁大了眼睛,人都清醒了,许是有凶手的线索了,赶紧让伍三去请人进来。
来的人正是那天给她带路的阿柱,玉幺颦开口问他是不是有线索,可是阿柱说完,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玉娘子,今日锦衣卫去平远村查问,大人也派了两个人一起过去,结果到了之后敲了好久了的门,都没人开,就撞开门进去,发现刘家夫妇二人双双自缢在屋中了,大人说让我来知会一声。”
门口站着地伍三失声道:“什么?”
玉幺颦怔住眼神低垂,轻声说了句自己知道了,待会便过去,让阿柱先走吧。
关了门坐在桌边,其实她也并没有太多惊讶,刘家夫妇已经因为失去大儿子而痛苦不已,也绝望过,好不容易与二郎这孩子有缘分,如今这样,他们已经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了。
玉幺颦缓了缓备了马车便准备去看他们一家三口最后一面,至少出钱找人把丧事办了。
到了刘家家门口,好几个锦衣卫守在门前,玉幺颦走了进去,想进屋子去看看,走到门口,却被卢昭伸手拦住。
“玉娘子,我们大人正在里面,任何人不允许进去。”卢昭看着玉幺颦沉声道。
玉幺颦正要张口说些什么,隔着门里面传来一个微凉低沉的声音,“让她进来!”
卢昭垂眸慢慢放下了拦着玉幺颦的手臂,玉幺颦站在门口,右手不自觉地抓紧衣服,缓了缓才轻轻地推开了门走进去。
她看着背对自己,正拿着桌上瓷碗看的冷峻男人,没说话,走到屋子中央。
她看见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的三具尸体,玉幺颦嗅觉敏感,瞬间便有些喘不过气来,往后退了一步,手掌紧紧抓住桌角,有些气息不稳地问道,“李大人,你们锦衣卫目前有查到什么吗?”
李敬惜捏着瓷碗回头,眸色平静地看着她说:“几个县的县令昨夜都畏罪自杀了。”
如此手笔,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同时自杀,若说背后无人操控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玉幺颦走到二郎身边,慢慢地蹲了下去,把自己的护身符放在了他的里衣里面,这个护身符是小时候偶然遇见的一个大师给的,希望能保佑二郎下一世幸福美满。
放好护身符的玉幺颦替他理了理衣领,二郎断裂的脖颈也已经被缝合了。她突然摸到一个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二郎胸前挂着的一个贝壳项链,而这个贝壳是她一年前送给二郎的。
玉幺颦一下子站了起来,心里像是塞了浸水的棉花一样,手指有些颤抖。
李敬惜看着眼前少女,往日里傲气的,骄横的样子都不见了,鼻尖那颗小红痣此刻衬得她有些脆弱。她低下头没有太多表情,但看得出来她有些难过。
李敬惜面容紧绷,漆黑的眸子看着她的背影,慢慢走了过去,眼神并未看向她,只站在旁边,掏出一个青色的手帕递给她。
玉幺颦吸吸鼻子沉默了一下,伸手接过轻声说了句多谢。
她不想在这待了,想立刻逃出去,路过桌边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二郎尸身找回来之前先找到的那件带血衣服,她眉头一皱,拿起衣服想要盖在二郎身上。正要走过时,闻到一阵有些熟悉的问道,玉幺颦心里一惊,把衣服凑近鼻子。
李敬惜看见她的动作眉头一皱出声道:“我知道你难过,但你……”
玉幺颦根本无暇顾及他的话,她此刻内心已经掀起惊涛骇浪,猛地转过身看着李敬惜,声音轻颤,一字一句地说道:“这衣服上有香味,这味道我有闻到过。”
“香味?”
玉幺颦看着躺在锦衣卫怀中的小身躯,心里有些发堵,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她站在原地有些抬不动脚。
村民们骤然看见刘二郎的尸体,惊恐不已,刚刚吵着闹着要找人的,都哑了火。还有几个想要出声质问的,也被卢昭闪着寒芒的佩刀吓了回去。
旁边的妇人见刘婶子晕倒,急忙上去帮忙,一个长相憨厚的青年一脸不忍安慰道:“刘伯,你要节哀啊!”刘伯却好像已经听不见了似的没有答话,两眼发直像个失去生机的木偶。
众人七手八脚地扶着刘婶去了屋子休息,目光呆滞的刘伯还愣愣地看着儿子嘴唇微张,想要抚摸儿子的脸庞,手却颤抖得不成样子。那锦衣卫轻轻地把怀中之人放在了地上。
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眼中只剩下空洞和迷茫,看着刘伯跪在地上呆愣地看着孩子,众人都不忍开口。
玉幺颦狠狠心上前去缓缓开口,“刘伯,先把孩子带回家吧,别让他在外面了,二郎若是在天有灵肯定也希望自己的最后一程能跟爹娘待在一块。”
刘伯听见这话才蹒跚地爬了起来,慢慢地抱起刘二郎,他发灰的小脸靠在父亲的肩膀上,脊背佝偻的老人抱着自己儿子一步步向家中走去。就像他还活着一样,只是贪玩累地睡着在父亲的臂弯里。
玉幺颦看着刘伯抱着二郎去屋里,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现在说什么都是徒劳。
玉幺颦抿唇看向李敬惜问道:“刘二郎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方圆十里都找遍了,为何突然出现了?”
李敬惜脸色冷淡地开口道:“五里外的废弃菜棚。”
玉幺颦怔了一下惊异道:“可我才从那个废弃菜棚回来,什么都没有发现。”
李敬惜垂眸道:“那个废弃菜棚就在从后山回来的必经之路上,回来时,我隔着一些距离,看见有一人从菜棚出来,以为是附近跟着搜寻的村民,便让卢昭喊他过来寻问,不想那人一喊就跑,察觉不对追过去之后,人已经跑了。”
玉幺颦眉头紧皱,喃喃道:“可是为什么呢…”
李敬惜语气微冷,“这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少时间了,那些被贬的县官都统一口径说自己是怕圣上怪罪,才有意隐瞒。”
玉幺颦低头不知在想什么,有些沉默,这事情想查没那么简单,已有官员认罪,现在追究茫无头绪。
旁边站着的卢昭抱着手臂淡淡开口,“本来我们大人吩咐,先把刘二郎的尸体悄悄带回去验尸对其面容身体稍作打理后再把人送过来,以免刘家夫妇看见幼子尸身损伤严重又要遭受仵作验尸一时间接受不了。”
玉幺颦低下头有些沉默地抿起嘴唇,想到二郎断裂的脖颈,满身伤痕被刘婶子看见,她不应该拦着李敬惜的。
玉幺颦抬起头看向李敬惜,正想开口还没来得及说,李敬惜便抬脚离开往刘家走去,玉幺颦想说的话也只在嘴唇颤动了一圈收了回去。
李敬惜让人骑了快马,去接仵作过来验尸。几个人也都回到刘家院子等着。仵作来验尸的时候,晕倒的刘婶子在侧面瓦房中休息,只有刘伯眼含热泪地看了儿子一眼,背过身去,出了房门,房中只留仵作一人。
众人都在外面等着结果,或站着或坐着,但没人说话,沉默不语。过了半个时辰,仵作才缓缓推开门,刘伯听见开门的声音,第一个站了起来,没作声颤颤巍巍地走进房里去。
仵作眉头紧皱向李敬惜说道:“大人,这幼童致命伤只一处,就是断裂的脖颈,在左右手腕处以及脚腕处,有利刃割过的痕迹,伤痕较深,看伤口颜色对比,四肢的伤口像人是死后所为。”
李敬惜点头,沉吟几息对身边的卢昭说,“调查与刘家二郎所有有过接触的人,失踪那日又有什么人见过。”说完李敬惜一行人便离开了。
玉幺颦看着李敬惜离开的背影,又回头看了一眼房门口,想了想最终还是没进去。
就在赵南微也安排好事情,准备一起离开时,刘伯走了出来,叫住了玉幺颦,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虽然悲伤但又含着感激。
“孩子,老头子实在没什么能给你的,能帮我和老婆子找二郎,老头子多谢你了。”
玉幺颦回头看着刘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玉幺颦与赵南微告别后便坐上马车回了曲殇阙,回来之后还是有些心神不宁,今日的一切都让自己有些头疼。伍三听了之后也是唏嘘不已,让人做了碗安神汤给玉幺颦,她喝了之后便沉沉睡去。
梦里一会儿是李敬惜看着自己的眼神,一会儿是刘二郎发灰的小脸,实在谈不上睡得安稳。
砰砰砰——,“阿颦!”
玉幺颦半眯着眼,揉着额头有些不清醒地起身去开门,一开门是伍三,玉幺颦有些恍惚地问道:“三哥,你一大早找我有什么事儿。”
“不早了,不是我找你,是大理寺的人找你,说是赵大人派人过来给你传个口信儿。”
玉幺颦一听立刻睁大了眼睛,人都清醒了,许是有凶手的线索了,赶紧让伍三去请人进来。
来的人正是那天给她带路的阿柱,玉幺颦开口问他是不是有线索,可是阿柱说完,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玉娘子,今日锦衣卫去平远村查问,大人也派了两个人一起过去,结果到了之后敲了好久了的门,都没人开,就撞开门进去,发现刘家夫妇二人双双自缢在屋中了,大人说让我来知会一声。”
门口站着地伍三失声道:“什么?”
玉幺颦怔住眼神低垂,轻声说了句自己知道了,待会便过去,让阿柱先走吧。
关了门坐在桌边,其实她也并没有太多惊讶,刘家夫妇已经因为失去大儿子而痛苦不已,也绝望过,好不容易与二郎这孩子有缘分,如今这样,他们已经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了。
玉幺颦缓了缓备了马车便准备去看他们一家三口最后一面,至少出钱找人把丧事办了。
到了刘家家门口,好几个锦衣卫守在门前,玉幺颦走了进去,想进屋子去看看,走到门口,却被卢昭伸手拦住。
“玉娘子,我们大人正在里面,任何人不允许进去。”卢昭看着玉幺颦沉声道。
玉幺颦正要张口说些什么,隔着门里面传来一个微凉低沉的声音,“让她进来!”
卢昭垂眸慢慢放下了拦着玉幺颦的手臂,玉幺颦站在门口,右手不自觉地抓紧衣服,缓了缓才轻轻地推开了门走进去。
她看着背对自己,正拿着桌上瓷碗看的冷峻男人,没说话,走到屋子中央。
她看见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的三具尸体,玉幺颦嗅觉敏感,瞬间便有些喘不过气来,往后退了一步,手掌紧紧抓住桌角,有些气息不稳地问道,“李大人,你们锦衣卫目前有查到什么吗?”
李敬惜捏着瓷碗回头,眸色平静地看着她说:“几个县的县令昨夜都畏罪自杀了。”
如此手笔,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同时自杀,若说背后无人操控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玉幺颦走到二郎身边,慢慢地蹲了下去,把自己的护身符放在了他的里衣里面,这个护身符是小时候偶然遇见的一个大师给的,希望能保佑二郎下一世幸福美满。
放好护身符的玉幺颦替他理了理衣领,二郎断裂的脖颈也已经被缝合了。她突然摸到一个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二郎胸前挂着的一个贝壳项链,而这个贝壳是她一年前送给二郎的。
玉幺颦一下子站了起来,心里像是塞了浸水的棉花一样,手指有些颤抖。
李敬惜看着眼前少女,往日里傲气的,骄横的样子都不见了,鼻尖那颗小红痣此刻衬得她有些脆弱。她低下头没有太多表情,但看得出来她有些难过。
李敬惜面容紧绷,漆黑的眸子看着她的背影,慢慢走了过去,眼神并未看向她,只站在旁边,掏出一个青色的手帕递给她。
玉幺颦吸吸鼻子沉默了一下,伸手接过轻声说了句多谢。
她不想在这待了,想立刻逃出去,路过桌边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二郎尸身找回来之前先找到的那件带血衣服,她眉头一皱,拿起衣服想要盖在二郎身上。正要走过时,闻到一阵有些熟悉的问道,玉幺颦心里一惊,把衣服凑近鼻子。
李敬惜看见她的动作眉头一皱出声道:“我知道你难过,但你……”
玉幺颦根本无暇顾及他的话,她此刻内心已经掀起惊涛骇浪,猛地转过身看着李敬惜,声音轻颤,一字一句地说道:“这衣服上有香味,这味道我有闻到过。”
“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