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西北的刀刃相接,燕京的暗涌来得更为隐晦。
“你终于肯见我了。”宁初看着走进来的徐林雅,幽幽地叹了口气。
徐林雅在宁初的面前落在府,沉默不语。
宁初也不催促,抬手倒了杯温茶推到她手边,自己则是拿起了面前的茶杯,轻轻地吹着热气,抿了口。动作不慌不忙,耐心十足。
“初初,我不是不想见你,我只是不知该如何见你。”徐林雅指尖抚着茶沿,滚烫的茶水却暖和不了她的心,“婚期已经定下了,一个月后就是大婚的日子,初初...你会来吗?”
宁初双眼直视着徐林雅,反问道,“你希望我来吗?”
徐林雅看了看她,忽然轻叹道,“还是别来了!”
宁初无奈地搁下了茶杯,劝解道,“林雅,只要你说一声不愿意,这桩婚事我亲自去求谢家公子退了。”
徐林雅看着语气笃定的宁初,眼眶缓缓地湿润了起来,她小声低哭泣着,仿佛将这些天压抑的情绪一泄而空。
宁初静静地听着她哭,默默地递上了手帕。
大概半盏茶的时间,徐林雅才止住了哭声,通红的双眼里少了忧愁,多了份坚定,“初初,谢谢,谢谢你一如既往的站在我这一边。”
宁初眉头微动,仿佛已经意识到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初初,人总是要长大的,也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徐林雅轻声道,“婚约...徐家不能取消。”
宁初搁在桌面上的手瞬间聚拢了起来,她看着徐林雅平静的面容许久,才缓缓松开了拳头,“林雅,你后悔吗?后悔忙了张弘文吗?”帮了他,却坏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徐林雅摇了摇头,“都过去,弘文哥哥...他也不是有意的。”
宁初闻言沉默了,她不知道该说张弘文混账还是林雅善良,但显然这些已经无济于事了。
徐林雅转而问起了宁初的身体,“你前段时间又病了,大夫怎么说?”
“偶尔的心慌,许是饿的吧。”宁初风轻云淡道,“不是什么大事。”
徐林雅缓了脸色道,“近来为了西北的事情,宁伯父和你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宁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你们也不要太过忧心。”
“借你吉言。”宁初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这其中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林雅不知道的为好。
徐林雅道,“初初,我母亲还在玲珑阁等着,我不便久留。”
宁初理解地点了点头,“好,我让又灵送你出去。”
徐林雅起身,踌躇了片刻道,“待婚事事了,我再与你下帖再聚。”
“好,我等你。”
又灵将徐林雅送出了房门,宁初倚靠着窗沿,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嚷的声音甚至传入了她的耳中。
他们都在讨论着魏王与魏王妃的壮举。
太子运送赈灾粮的途中遭遇截杀,粮食和人皆下落不明,甚至有人猜测着太子身死在西北。而魏王妃筹集的粮食却安然无恙地送往了西北。
有人说魏王妃是天佑神女下凡,是为了救苦救难的百姓而来的。
当今听闻太子出事,当即病倒了,如今是雍国公和魏王主理朝政,六部协助。‘魏王一时之间炙手可热,所到之处无不是众星捧月。
“扣扣。”房门声打断了宁初飘远的思绪,她以为是又灵回来了,也没多想,“进来吧。”
“吱”的一声,房门开了又关。
“宁小姐。”一道低沉的男声响起,惊醒了沉思中的宁初。
宁初微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身着暗红色锦袍的男子,端得一派风流倜傥的气息,片刻后迟疑道,“你是...谢耘?”
“宁小姐好眼力,正是在下。”谢耘动作随意地朝着宁初见礼。
“你为什么找我?”宁初开门见山地问着话。
谢耘径直地走到了宁初对面坐下,他面前摆放的是徐林雅留下的茶杯。
谢耘指尖触碰了下茶沿,毫不见外地举起了茶杯道,“宁小姐不介意我喝杯茶吧。”说罢一饮而尽。
宁初双眸微眯起打量着谢耘,他、似是有备而来,“谢公子...是跟随徐家小姐而来?”这只是宁初的猜测。
“不算跟随。”谢耘毫不避讳地道,“确切地说...是护送。”
“护送?”宁初不解。
谢耘语气平缓地解释,“都怪谢耘的未婚妻美丽动人,总有些不长眼的东西要凑上前,谢耘这不是怕惊扰了徐小姐嘛。”
“你这么做,林雅知道吗?”宁初第一次认真地审视了谢耘,她之前听父亲提及谢家求娶徐林雅,以为仅是政治联姻,可谢耘的表现却出乎宁初的意料。
“自然是不知道的。”谢耘说的风轻云淡,“这点小事又怎么能让她费心呢!”
“呵呵。”厚颜无耻,这是宁初对谢耘的第一印象。
谢耘面对宁初的讥笑面不改色地笑纳了,“谢耘知道宁小姐与徐家小姐是故交手帕,今日贸然来见,是想说...谢耘是真心求娶徐林雅的。”
“只为这个?”宁初重复道。
谢耘点头,“只为这个。”
“为什么要特意找我说这个?”这是宁初不解的地方。
谢耘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因为宁小姐对她来说...很重要。”
“你喜欢林雅?”这是宁初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当然。”谢耘脸上流露出丝自得,“她可是我费尽心机求来的。”
“费尽心机?”宁初双眼紧锁着谢耘脸上的神情,低声问,“让张弘文借粮这个圈套是你设计的?”
“算不上设计,只是顺水推舟而已。”说到这里谢耘脸上多了抹讥笑,“谁知道张家的这位公子,对魏王妃还真是...情深意切。”
“可不是吗?”宁初同样觉得讽刺,为了那么一个已为人妇的女人,不惜算计故交,张弘文真是算得上痴情万分。
张弘文固然可恨,可她面前这位也干净不到哪里去,“你汲汲算计这桩婚事,甚至不惜将徐家拖进两派的旋涡中,谢耘,你就怕我告诉林雅这一切?”
“你不会。”谢耘笃定地说道。
他这理所当然的态度把宁初噎住了,好半响宁初才妥协道,“你说的对,我不会。”
谢耘道,“我跟宁小姐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我对徐小姐是真心真意的,比起那左右摇摆的张弘文,我更匹配她。”
“那就拿出真心,好好待她。”事已至此,宁初选择最大化地利用谢耘这份情感,为徐林雅谋取最大的利益,“林雅素来善良心软,她最受不得旁人待她好,别人给予一分她便会还上三分。”
谢耘朝着宁初再次举起了茶杯,“宁小姐的话谢耘记下,这杯我敬你。”
宁初指尖摩擦了茶沿,她看着谢耘仰头喝下茶水,才缓缓将茶杯举到嘴边。
谢耘看着宁初的动作,眼里荡漾出笑意。
谢耘搁下茶杯,起身朝着宁初道,“今日打扰宁小姐了,谢耘告辞。”
宁初看着谢耘走到门前,突然道,“谢耘,他日你若敢负她,我宁初...绝不放过你。”
“好。”谢耘应了一声,毫不滞留地走了。
宁初摸着茶杯,轻叹道,“林雅,但愿他能给你幸福。”
宁府
“父亲,你唤我来何事?”宁初站在书房中,轻声地唤回了宁致远的思绪。
“初初来了。”宁致远将视线从信中抽离,将信递往宁初,“你看看,这是你大哥寄回来的信件。”
“大哥写信回来了?”宁初欣喜地接了过去,一目十行地浏览着,越往后看,宁初脸上的笑意就越少,到最后已是一片凝固。
“这、这、西北真的爆发疫情了?”仅从信中的只言半语,就能窥见其中的凶险,宁初抓紧了信件,朝着宁致远道,“父亲,疫情的危害古籍早有说明,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初初说的父亲很清楚,可如今朝廷上由魏王一党占据主权,纵使呈上此信,先不说他们是否重视。即便他们意识了事情的严重性,短时间内也难以输送人力物力到西北。”
“这是为何?”宁初道,“进来燕国风调雨顺,总不至于国库告急吧。”
“你这孩子...胡说八道什么呢?”宁致远瞪了眼宁初,随后解释道,“两党争执,六部协商,待得出个决策,西北早就乱套了。况且从半个月前开始,各药铺的药材已经告急了,就连普通的伤寒药也比往常的价格高出数倍。
燕京如此,其他地方更无论是个什么情况了。”
“有人故意哄抬药材的价格!”宁初从宁致远的话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早就知道会爆发疫情,甚至提前囤积药材。”
“正是如此。”宁致远对此也无可奈何,“即便朝廷拨下银两,我们也没有渠道去采购足够的药材支援西北。”
说到这里,宁致远颇为庆幸地看向宁初,“幸而你之前在殿下面前提及了此事,咱们也提前囤积了批药材以做备用。”
“那就先以民间的名义先输送这批药材过去,其余的再想办法。”宁初当机立断提议着。
宁致远点头,“为父也是这么想的,朝廷那边要掰扯出个结果还得等,可西北的灾情、疫情不能等,所以为父打算亲自去护送这批药材。”
“不、父亲不能去。”宁初劝阻着。
宁致远不解,“这是为何?”
宁初解释道,“既然这是以民间的名义运输的药材,父亲身为大理寺卿就不能掺和其中,否则只会引人猜忌,猜忌父亲为何早前就囤积了药材,猜忌父亲有收买民心的嫌疑。
为臣者,尤其是在朝局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父亲不宜风头太盛。”
“你说的也在理。”宁致远沉思片刻道,“那就让你二哥去,他一介白身,他去不显眼。”
“你终于肯见我了。”宁初看着走进来的徐林雅,幽幽地叹了口气。
徐林雅在宁初的面前落在府,沉默不语。
宁初也不催促,抬手倒了杯温茶推到她手边,自己则是拿起了面前的茶杯,轻轻地吹着热气,抿了口。动作不慌不忙,耐心十足。
“初初,我不是不想见你,我只是不知该如何见你。”徐林雅指尖抚着茶沿,滚烫的茶水却暖和不了她的心,“婚期已经定下了,一个月后就是大婚的日子,初初...你会来吗?”
宁初双眼直视着徐林雅,反问道,“你希望我来吗?”
徐林雅看了看她,忽然轻叹道,“还是别来了!”
宁初无奈地搁下了茶杯,劝解道,“林雅,只要你说一声不愿意,这桩婚事我亲自去求谢家公子退了。”
徐林雅看着语气笃定的宁初,眼眶缓缓地湿润了起来,她小声低哭泣着,仿佛将这些天压抑的情绪一泄而空。
宁初静静地听着她哭,默默地递上了手帕。
大概半盏茶的时间,徐林雅才止住了哭声,通红的双眼里少了忧愁,多了份坚定,“初初,谢谢,谢谢你一如既往的站在我这一边。”
宁初眉头微动,仿佛已经意识到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初初,人总是要长大的,也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徐林雅轻声道,“婚约...徐家不能取消。”
宁初搁在桌面上的手瞬间聚拢了起来,她看着徐林雅平静的面容许久,才缓缓松开了拳头,“林雅,你后悔吗?后悔忙了张弘文吗?”帮了他,却坏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徐林雅摇了摇头,“都过去,弘文哥哥...他也不是有意的。”
宁初闻言沉默了,她不知道该说张弘文混账还是林雅善良,但显然这些已经无济于事了。
徐林雅转而问起了宁初的身体,“你前段时间又病了,大夫怎么说?”
“偶尔的心慌,许是饿的吧。”宁初风轻云淡道,“不是什么大事。”
徐林雅缓了脸色道,“近来为了西北的事情,宁伯父和你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宁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你们也不要太过忧心。”
“借你吉言。”宁初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这其中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林雅不知道的为好。
徐林雅道,“初初,我母亲还在玲珑阁等着,我不便久留。”
宁初理解地点了点头,“好,我让又灵送你出去。”
徐林雅起身,踌躇了片刻道,“待婚事事了,我再与你下帖再聚。”
“好,我等你。”
又灵将徐林雅送出了房门,宁初倚靠着窗沿,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嚷的声音甚至传入了她的耳中。
他们都在讨论着魏王与魏王妃的壮举。
太子运送赈灾粮的途中遭遇截杀,粮食和人皆下落不明,甚至有人猜测着太子身死在西北。而魏王妃筹集的粮食却安然无恙地送往了西北。
有人说魏王妃是天佑神女下凡,是为了救苦救难的百姓而来的。
当今听闻太子出事,当即病倒了,如今是雍国公和魏王主理朝政,六部协助。‘魏王一时之间炙手可热,所到之处无不是众星捧月。
“扣扣。”房门声打断了宁初飘远的思绪,她以为是又灵回来了,也没多想,“进来吧。”
“吱”的一声,房门开了又关。
“宁小姐。”一道低沉的男声响起,惊醒了沉思中的宁初。
宁初微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身着暗红色锦袍的男子,端得一派风流倜傥的气息,片刻后迟疑道,“你是...谢耘?”
“宁小姐好眼力,正是在下。”谢耘动作随意地朝着宁初见礼。
“你为什么找我?”宁初开门见山地问着话。
谢耘径直地走到了宁初对面坐下,他面前摆放的是徐林雅留下的茶杯。
谢耘指尖触碰了下茶沿,毫不见外地举起了茶杯道,“宁小姐不介意我喝杯茶吧。”说罢一饮而尽。
宁初双眸微眯起打量着谢耘,他、似是有备而来,“谢公子...是跟随徐家小姐而来?”这只是宁初的猜测。
“不算跟随。”谢耘毫不避讳地道,“确切地说...是护送。”
“护送?”宁初不解。
谢耘语气平缓地解释,“都怪谢耘的未婚妻美丽动人,总有些不长眼的东西要凑上前,谢耘这不是怕惊扰了徐小姐嘛。”
“你这么做,林雅知道吗?”宁初第一次认真地审视了谢耘,她之前听父亲提及谢家求娶徐林雅,以为仅是政治联姻,可谢耘的表现却出乎宁初的意料。
“自然是不知道的。”谢耘说的风轻云淡,“这点小事又怎么能让她费心呢!”
“呵呵。”厚颜无耻,这是宁初对谢耘的第一印象。
谢耘面对宁初的讥笑面不改色地笑纳了,“谢耘知道宁小姐与徐家小姐是故交手帕,今日贸然来见,是想说...谢耘是真心求娶徐林雅的。”
“只为这个?”宁初重复道。
谢耘点头,“只为这个。”
“为什么要特意找我说这个?”这是宁初不解的地方。
谢耘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因为宁小姐对她来说...很重要。”
“你喜欢林雅?”这是宁初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当然。”谢耘脸上流露出丝自得,“她可是我费尽心机求来的。”
“费尽心机?”宁初双眼紧锁着谢耘脸上的神情,低声问,“让张弘文借粮这个圈套是你设计的?”
“算不上设计,只是顺水推舟而已。”说到这里谢耘脸上多了抹讥笑,“谁知道张家的这位公子,对魏王妃还真是...情深意切。”
“可不是吗?”宁初同样觉得讽刺,为了那么一个已为人妇的女人,不惜算计故交,张弘文真是算得上痴情万分。
张弘文固然可恨,可她面前这位也干净不到哪里去,“你汲汲算计这桩婚事,甚至不惜将徐家拖进两派的旋涡中,谢耘,你就怕我告诉林雅这一切?”
“你不会。”谢耘笃定地说道。
他这理所当然的态度把宁初噎住了,好半响宁初才妥协道,“你说的对,我不会。”
谢耘道,“我跟宁小姐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我对徐小姐是真心真意的,比起那左右摇摆的张弘文,我更匹配她。”
“那就拿出真心,好好待她。”事已至此,宁初选择最大化地利用谢耘这份情感,为徐林雅谋取最大的利益,“林雅素来善良心软,她最受不得旁人待她好,别人给予一分她便会还上三分。”
谢耘朝着宁初再次举起了茶杯,“宁小姐的话谢耘记下,这杯我敬你。”
宁初指尖摩擦了茶沿,她看着谢耘仰头喝下茶水,才缓缓将茶杯举到嘴边。
谢耘看着宁初的动作,眼里荡漾出笑意。
谢耘搁下茶杯,起身朝着宁初道,“今日打扰宁小姐了,谢耘告辞。”
宁初看着谢耘走到门前,突然道,“谢耘,他日你若敢负她,我宁初...绝不放过你。”
“好。”谢耘应了一声,毫不滞留地走了。
宁初摸着茶杯,轻叹道,“林雅,但愿他能给你幸福。”
宁府
“父亲,你唤我来何事?”宁初站在书房中,轻声地唤回了宁致远的思绪。
“初初来了。”宁致远将视线从信中抽离,将信递往宁初,“你看看,这是你大哥寄回来的信件。”
“大哥写信回来了?”宁初欣喜地接了过去,一目十行地浏览着,越往后看,宁初脸上的笑意就越少,到最后已是一片凝固。
“这、这、西北真的爆发疫情了?”仅从信中的只言半语,就能窥见其中的凶险,宁初抓紧了信件,朝着宁致远道,“父亲,疫情的危害古籍早有说明,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初初说的父亲很清楚,可如今朝廷上由魏王一党占据主权,纵使呈上此信,先不说他们是否重视。即便他们意识了事情的严重性,短时间内也难以输送人力物力到西北。”
“这是为何?”宁初道,“进来燕国风调雨顺,总不至于国库告急吧。”
“你这孩子...胡说八道什么呢?”宁致远瞪了眼宁初,随后解释道,“两党争执,六部协商,待得出个决策,西北早就乱套了。况且从半个月前开始,各药铺的药材已经告急了,就连普通的伤寒药也比往常的价格高出数倍。
燕京如此,其他地方更无论是个什么情况了。”
“有人故意哄抬药材的价格!”宁初从宁致远的话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早就知道会爆发疫情,甚至提前囤积药材。”
“正是如此。”宁致远对此也无可奈何,“即便朝廷拨下银两,我们也没有渠道去采购足够的药材支援西北。”
说到这里,宁致远颇为庆幸地看向宁初,“幸而你之前在殿下面前提及了此事,咱们也提前囤积了批药材以做备用。”
“那就先以民间的名义先输送这批药材过去,其余的再想办法。”宁初当机立断提议着。
宁致远点头,“为父也是这么想的,朝廷那边要掰扯出个结果还得等,可西北的灾情、疫情不能等,所以为父打算亲自去护送这批药材。”
“不、父亲不能去。”宁初劝阻着。
宁致远不解,“这是为何?”
宁初解释道,“既然这是以民间的名义运输的药材,父亲身为大理寺卿就不能掺和其中,否则只会引人猜忌,猜忌父亲为何早前就囤积了药材,猜忌父亲有收买民心的嫌疑。
为臣者,尤其是在朝局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父亲不宜风头太盛。”
“你说的也在理。”宁致远沉思片刻道,“那就让你二哥去,他一介白身,他去不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