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的遗憾估计是在于善始却未能善终。
程诺落地的时候有些感慨,朋友们都来接他,时隔多年,大家都不再是原先少年的模样。
岑宁的身边有了林景,段野的头发染黑了,不再是那时般不羁,身边挽着黄桃子,周朗还是孑然一身,梁寅寅身上多了一些颓废。而自己,也多了一些沧桑。
“你怎么还是那么瘦?”段野拍了拍他的肩膀,岑宁抹了抹眼泪。周朗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多年前的那场分别像是让他们突然长大了,哪怕彼时的他们只是20出头。如今再见,程诺哑了声。
“走,给你接风洗尘去。”梁寅寅打断了大家的伤感。
程诺坐在车上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段野敲定了在程诺家里庆祝一番。
说是程诺的房子,但从买到装修程诺只负责掏钱了,老房子的东西岑宁和姑姑都已经全部都帮他归置到新房里。买联排的主意是岑宁出的,南城东郊新出的楼盘,他们5人买到了一起,概率这么低的事皆因为房地产商是梁寅寅的父亲,所以便宜了不少钱。
程诺远在澳洲,岑宁专门请了一个中介代理帮程诺办理的。装修是周朗装自己房子的时候顺手一块儿装修的。程诺看着车窗外车水马龙,竟红了眼眶。
时间总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呈现着其变化,时光里的我们像是被命运齿轮推动,一步一步往前。
秋夜的雨声总是格外催眠,陈念念却被噩梦惊醒,一看时间已经凌晨5点多了,变得毫无睡意,因为发烧,陈念念昨天和今天都请了假。
干脆起床煮了个意面,房间内的暖黄色灯光让陈念念安心。
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陈念念在谭女士的资助下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位处南城的大学城里,交通便利,离她工作的南城大学很近,平常上班步行都完全没有问题。
陈兴军有时候会过来给她的冰箱补货,所以哪怕陈念念忘记买东西了,冰箱里的东西也完全够她吃上一个星期了。
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更长一些,陈念念感冒的时间也更长了一些。陈念念这些年身体不太好,小病不断,谭医生带她去看了中医,也坚持在吃药。中医馆里的老中医总是会说她的阳气不足,阴气过重。谭医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陈兴军也会过来监督她正常吃药。
27岁的第一天陈念念仍在发烧,她有些难受。吃完意面,她不急着收拾,靠在黑色皮质沙发上打来了投影仪,客厅的灯光调暗,想好好享受这电影时光。
电影有一个很好听的译名《她比烟花寂寞》,电影从不同视角展开,陈念念正看得认真的时候,门铃响了起来。拿起手机一看,已经是早上7点了,这么一大早会有谁来找,陈念念有些警惕。
齐司礼的大脸赫然出现在门口监控仪上,好家伙,还穿着睡衣。
“干什么?”
齐司礼提着一袋子早餐走进屋里,陈念念皱了皱眉,“你怎么知道我在家?”
齐司礼笑了笑不说话。
“你把早餐放下就走吧。”
“这就赶人了?”
陈念念指了指齐司礼身上的睡衣努了努嘴,“别人看到不好。”
陈念念买了房之后才发现齐司礼的房子就和自己在同一个单元,而且还是同一层楼。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大多皆是事在人为,齐司礼深知这一点。
“好吧。”
陆慈一大早给陈念念打了电话,黎巧儿定居北京,难得回来一趟,几人打算一块儿去医院看看胡晓惠。
胡晓惠今年春节过后因为心脏问题一直需要待在医院里治疗,陈念念当初和她父母也聊过,估计能熬到今年冬天就不错了。
陈念念和陆慈抱头痛哭,哪怕医学发展到现如今的样子,也仍有无法治愈的疾病。
胡晓惠知道自己的身体,走一步算一步,陈念念和陆慈每个周都会去医院三四次看看她,几人每次有说有笑的。今天正好黎巧儿从北京休假回来,几人打算在病房里给胡晓惠过个生日。
陈念念开着车到飞机场接到了黎巧儿,黎巧儿本硕博都在北京,陈念念当初避开了北京,最终还是决定去了厦门,胡晓惠因为心脏问题,家里人让她留在了南城大学,陆慈去了哈工大。分开的那几年,距离和时间没有让几人的感情淡化,相反的是几人的联系更密了,陆慈的狗血爱情史,黎巧儿一路天才打怪之旅,陈念念不愿提及的过去大家都知根知底。
“听说齐司礼在追你?”黎巧儿一上车就开始八卦。
陈念念没忍住翻了个白眼,“陆慈又和你八卦什么了?”
“你就说是不是就行了!”
“没有的事儿!”陈念念不想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凡事儿都要有个结果,结果就是陈念念不喜欢齐司礼,哪怕知道齐司礼是个很好的人,但两人绝对走不到一起。
医院病房里,大家尽量地压低声音,害怕吵到隔壁病房的病人。
“你许个愿吧!”陈念念说到。
胡晓惠沉默了一会儿,“我希望我的朋友们在我走后,也要狠狠幸福。”
几人的眼泪”唰”一下流了下来。
“我许愿巧儿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发光发热,许愿陆慈能够碰到一个真正爱她懂她的人,许愿陈念念不要停留在过去,走出来。”
人生多的是遗憾,多的是不寻常,陈念念在胡晓惠18岁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曾坚定地认为他们能走得很远。
程诺大抵是很累了,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傍晚。
梦里尽是小时候在大院里玩耍的场景,岑宁有一次在程家摔疼了,苏倪赶忙跑出来抱着她,拿着碘伏给她小心地擦,程诺鼓起腮帮子吹着。听到远处的脚步声,程诺跑过去,大喊着“爸爸!”,爸爸在光里抱起小程诺转了一个大圈,大院里传荡的是他们的笑声,夕阳打在脸上,提醒着那时候有多幸福。
程家人丁少,程老爷子膝下一儿一女,儿子英年早逝,只剩下孙子,女儿嫁的一个好人家,这么多年两人生了一个儿子,逢年过节,或者日常生活,女儿女婿时常过来探望帮衬,老年生活过得倒也没有多孤独。
今天程诺回来,自然要过去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个团圆饭,四年来第一顿程家团圆饭自然要重视。程诺一进屋,饭菜都已经端上桌。程爷爷从高台旁拿出香,“阿诺,给你爸爸妈妈上柱香吧,终于回来了。”
程诺接住香,在高台旁竟也落下眼泪,“爸妈,我回来了。儿子过得很好,会保重自己,爸妈你们安好。”
一家几口红着眼睛,直到姑父喊了一声,“吃饭吧。阿诺这两天肯定累了,也饿了,咱们吃饭吧。”
饭桌上其乐融融,老爷子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竟提议着喝点,奶奶和姑姑都拦着,还在姑父附议,“妈,程佩,难得爸想喝,这么好的日子,我和阿诺也陪着喝点,绝不多喝好吧?”
老爷子喜笑颜开,但毕竟都80了,自然也喝不了多少,也是为了热闹。一屋子的欢声笑语,竟也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夜晚程诺坐在客厅里和姑父聊着天,这么多年,程诺跟在爷爷奶奶身旁长大,但两人年纪大了,很多学校的事情姑姑姑父都会代劳,说他是最好的姑父也不为过了。
两人有一句说一句的聊着,姑姑和阿望在厨房里收拾,连沛文的电话响起,“嗯?”
程诺自然是知道连沛文多忙,连沛文年轻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海创业,在姑姑很多追求者中独树一帜,有想法,有魄力,爷爷奶奶很是欣赏,姑姑出嫁的时候程诺爸妈还在世,程诺爸爸很喜欢这个妹夫,两人总是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人偶尔约着喝酒回来,酩酊大醉,便被程诺妈妈和姑姑骂,两人直呼“难兄难弟”。
现如今公司也是南城里的数一数二的代表性企业,自然忙的不可开交,但在这样忙碌的时间里,每个周还是会回来两三次给老两口聊天,买这买那儿。
大院里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谁不说一句,老程家这个女婿找的真好。
冬天的夜很长,程诺不舍得睡去,姑姑和表弟今晚留在这儿,连沛文因为公司有事儿,连夜回去加班了。
“叮~”
微信提示音在这沉默的夜晚显得尤为刺耳。程诺拿起手机才看到岑宁发过来的信息。“明天早上9点在北京路那家婚纱店试伴郎服,别忘了。”
“收到指示。”程诺想起小时候的玩笑话。
“德行!”
程诺落地的时候有些感慨,朋友们都来接他,时隔多年,大家都不再是原先少年的模样。
岑宁的身边有了林景,段野的头发染黑了,不再是那时般不羁,身边挽着黄桃子,周朗还是孑然一身,梁寅寅身上多了一些颓废。而自己,也多了一些沧桑。
“你怎么还是那么瘦?”段野拍了拍他的肩膀,岑宁抹了抹眼泪。周朗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多年前的那场分别像是让他们突然长大了,哪怕彼时的他们只是20出头。如今再见,程诺哑了声。
“走,给你接风洗尘去。”梁寅寅打断了大家的伤感。
程诺坐在车上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段野敲定了在程诺家里庆祝一番。
说是程诺的房子,但从买到装修程诺只负责掏钱了,老房子的东西岑宁和姑姑都已经全部都帮他归置到新房里。买联排的主意是岑宁出的,南城东郊新出的楼盘,他们5人买到了一起,概率这么低的事皆因为房地产商是梁寅寅的父亲,所以便宜了不少钱。
程诺远在澳洲,岑宁专门请了一个中介代理帮程诺办理的。装修是周朗装自己房子的时候顺手一块儿装修的。程诺看着车窗外车水马龙,竟红了眼眶。
时间总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呈现着其变化,时光里的我们像是被命运齿轮推动,一步一步往前。
秋夜的雨声总是格外催眠,陈念念却被噩梦惊醒,一看时间已经凌晨5点多了,变得毫无睡意,因为发烧,陈念念昨天和今天都请了假。
干脆起床煮了个意面,房间内的暖黄色灯光让陈念念安心。
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陈念念在谭女士的资助下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位处南城的大学城里,交通便利,离她工作的南城大学很近,平常上班步行都完全没有问题。
陈兴军有时候会过来给她的冰箱补货,所以哪怕陈念念忘记买东西了,冰箱里的东西也完全够她吃上一个星期了。
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更长一些,陈念念感冒的时间也更长了一些。陈念念这些年身体不太好,小病不断,谭医生带她去看了中医,也坚持在吃药。中医馆里的老中医总是会说她的阳气不足,阴气过重。谭医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陈兴军也会过来监督她正常吃药。
27岁的第一天陈念念仍在发烧,她有些难受。吃完意面,她不急着收拾,靠在黑色皮质沙发上打来了投影仪,客厅的灯光调暗,想好好享受这电影时光。
电影有一个很好听的译名《她比烟花寂寞》,电影从不同视角展开,陈念念正看得认真的时候,门铃响了起来。拿起手机一看,已经是早上7点了,这么一大早会有谁来找,陈念念有些警惕。
齐司礼的大脸赫然出现在门口监控仪上,好家伙,还穿着睡衣。
“干什么?”
齐司礼提着一袋子早餐走进屋里,陈念念皱了皱眉,“你怎么知道我在家?”
齐司礼笑了笑不说话。
“你把早餐放下就走吧。”
“这就赶人了?”
陈念念指了指齐司礼身上的睡衣努了努嘴,“别人看到不好。”
陈念念买了房之后才发现齐司礼的房子就和自己在同一个单元,而且还是同一层楼。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大多皆是事在人为,齐司礼深知这一点。
“好吧。”
陆慈一大早给陈念念打了电话,黎巧儿定居北京,难得回来一趟,几人打算一块儿去医院看看胡晓惠。
胡晓惠今年春节过后因为心脏问题一直需要待在医院里治疗,陈念念当初和她父母也聊过,估计能熬到今年冬天就不错了。
陈念念和陆慈抱头痛哭,哪怕医学发展到现如今的样子,也仍有无法治愈的疾病。
胡晓惠知道自己的身体,走一步算一步,陈念念和陆慈每个周都会去医院三四次看看她,几人每次有说有笑的。今天正好黎巧儿从北京休假回来,几人打算在病房里给胡晓惠过个生日。
陈念念开着车到飞机场接到了黎巧儿,黎巧儿本硕博都在北京,陈念念当初避开了北京,最终还是决定去了厦门,胡晓惠因为心脏问题,家里人让她留在了南城大学,陆慈去了哈工大。分开的那几年,距离和时间没有让几人的感情淡化,相反的是几人的联系更密了,陆慈的狗血爱情史,黎巧儿一路天才打怪之旅,陈念念不愿提及的过去大家都知根知底。
“听说齐司礼在追你?”黎巧儿一上车就开始八卦。
陈念念没忍住翻了个白眼,“陆慈又和你八卦什么了?”
“你就说是不是就行了!”
“没有的事儿!”陈念念不想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凡事儿都要有个结果,结果就是陈念念不喜欢齐司礼,哪怕知道齐司礼是个很好的人,但两人绝对走不到一起。
医院病房里,大家尽量地压低声音,害怕吵到隔壁病房的病人。
“你许个愿吧!”陈念念说到。
胡晓惠沉默了一会儿,“我希望我的朋友们在我走后,也要狠狠幸福。”
几人的眼泪”唰”一下流了下来。
“我许愿巧儿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发光发热,许愿陆慈能够碰到一个真正爱她懂她的人,许愿陈念念不要停留在过去,走出来。”
人生多的是遗憾,多的是不寻常,陈念念在胡晓惠18岁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曾坚定地认为他们能走得很远。
程诺大抵是很累了,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傍晚。
梦里尽是小时候在大院里玩耍的场景,岑宁有一次在程家摔疼了,苏倪赶忙跑出来抱着她,拿着碘伏给她小心地擦,程诺鼓起腮帮子吹着。听到远处的脚步声,程诺跑过去,大喊着“爸爸!”,爸爸在光里抱起小程诺转了一个大圈,大院里传荡的是他们的笑声,夕阳打在脸上,提醒着那时候有多幸福。
程家人丁少,程老爷子膝下一儿一女,儿子英年早逝,只剩下孙子,女儿嫁的一个好人家,这么多年两人生了一个儿子,逢年过节,或者日常生活,女儿女婿时常过来探望帮衬,老年生活过得倒也没有多孤独。
今天程诺回来,自然要过去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个团圆饭,四年来第一顿程家团圆饭自然要重视。程诺一进屋,饭菜都已经端上桌。程爷爷从高台旁拿出香,“阿诺,给你爸爸妈妈上柱香吧,终于回来了。”
程诺接住香,在高台旁竟也落下眼泪,“爸妈,我回来了。儿子过得很好,会保重自己,爸妈你们安好。”
一家几口红着眼睛,直到姑父喊了一声,“吃饭吧。阿诺这两天肯定累了,也饿了,咱们吃饭吧。”
饭桌上其乐融融,老爷子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竟提议着喝点,奶奶和姑姑都拦着,还在姑父附议,“妈,程佩,难得爸想喝,这么好的日子,我和阿诺也陪着喝点,绝不多喝好吧?”
老爷子喜笑颜开,但毕竟都80了,自然也喝不了多少,也是为了热闹。一屋子的欢声笑语,竟也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夜晚程诺坐在客厅里和姑父聊着天,这么多年,程诺跟在爷爷奶奶身旁长大,但两人年纪大了,很多学校的事情姑姑姑父都会代劳,说他是最好的姑父也不为过了。
两人有一句说一句的聊着,姑姑和阿望在厨房里收拾,连沛文的电话响起,“嗯?”
程诺自然是知道连沛文多忙,连沛文年轻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海创业,在姑姑很多追求者中独树一帜,有想法,有魄力,爷爷奶奶很是欣赏,姑姑出嫁的时候程诺爸妈还在世,程诺爸爸很喜欢这个妹夫,两人总是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人偶尔约着喝酒回来,酩酊大醉,便被程诺妈妈和姑姑骂,两人直呼“难兄难弟”。
现如今公司也是南城里的数一数二的代表性企业,自然忙的不可开交,但在这样忙碌的时间里,每个周还是会回来两三次给老两口聊天,买这买那儿。
大院里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谁不说一句,老程家这个女婿找的真好。
冬天的夜很长,程诺不舍得睡去,姑姑和表弟今晚留在这儿,连沛文因为公司有事儿,连夜回去加班了。
“叮~”
微信提示音在这沉默的夜晚显得尤为刺耳。程诺拿起手机才看到岑宁发过来的信息。“明天早上9点在北京路那家婚纱店试伴郎服,别忘了。”
“收到指示。”程诺想起小时候的玩笑话。
“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