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地大物博,资源良好,东绫虽也是大国,但他们的资源远不如南。

    东凌皇帝是个有野心的,收复了几个周边的小国家,最后将注意打到了南齐;而那时南齐的皇帝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不理朝事,朝堂由太后和国师掌控,东绫兵临边关打了南齐一个措手不及,国师怪边关的守城将领办事不利,派人去将那里的将领以军法处置的理由活活处死,安插自己的人去顶替;可顶替的人就是个草包,根本不懂如何带兵打仗,要不是身边跟了一个及懂谋略的人,边关早就失守了。

    两国可能早已经有了收复对方的想法,这一战就是个导火索,两个国家足足打了两年,南齐被夺了七城,将士死伤无数,虽然有物资但已经没多少兵力可用,而东绫近几年来都在收复周边小国,兵力上不容小觑;国师向皇帝进言招兵,凡是满20岁的都得参军,每家二百两补贴,皇帝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刚开始为了钱,很多人家都愿意;可这战打了几年,失去的城池被夺回,又失去又夺回,两国都损失不小,可就是没有一方愿意停手,当时的轩辕先祖轩辕骁多次想求见皇帝,都被国师的人拦着,根本见不到皇帝。

    他被国师派去边关做前锋营小将,摆明就是想要了轩辕骁的命,可轩辕骁凭本事活了下来,还夺回了两个城池;后来凡是满18岁的男孩都得参军,否则每家罚款五百两,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有些反抗的人家被国师当众处死杀鸡儆猴,没有人再敢违抗。

    两大国一直处于交战争夺中,打了足足四年;有一天晚上,轩辕骁带着一个小队巡查周边,看见士兵在强制抓人,那个男孩才15岁,哥哥18岁,父亲和哥哥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母亲一直苦苦哀求,其中一人一脚把母亲踢开,母亲撞到大门的铁环上当场死亡,他们要强行将男孩带走,被轩辕骁拦了下来,他把那些人都杀了;这事要是被国师知道,他一家人必死无疑,他冒出了起义的想法。

    这个念头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战中,看见自己的同胞和十几岁的少年一个又一个死去时,怎么都压不住了。

    他召了自己信任的几个部下,开始暗中除掉国师的人,渐渐的有人加入他们,当国师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占领了两个城池,明目张胆的竖起了他们的旗号,起义军;凡是不想处于战火的人,不管东绫还是南齐的人,只要愿意跟着他们,他们都愿意接纳,轩辕骁和他的几个部下一路带领他们杀了不少国师的人和东绫的人;有一天,同时来了几个人,而这几个人的到来,使他们更加强大。

    一个是游历天下的侠士,方远玺;一个是书香世家的蒲隽,一个自称是广芸寺的了净大师,还有一对富可敌国的夫妇,白晓志和他的妻子余漫;有了他们的加入,轩辕骁他们的势力不断扩大。

    他们收留百姓,照顾老人孩子;白晓志夫妇二人负责出钱,方侠士出力负责前线,蒲隽负责出谋划策,广芸寺的了净大师负责后勤和安葬逝世的人;轩辕骁和他的部下负责迁入两个国家进行暗杀那些主事的人;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两国也不敢小觑他们。

    轩辕骁也担心他们两国会联合;蒲隽便出了一计,派人透出消息给南齐,起义军打算和东绫合作;南齐的国师多次派人打探消息真假,每次得到的消息都是看见起义军的人大摇大摆进入东绫的城池;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那座城早已经是起义军的,为了让国师上当,他们的人穿着东绫人的服饰守城,轩辕骁他们大摇大摆进去,安然无恙出来;国师生怕他们真的联合起来灭了自己,就派使臣前往提出议和;在南齐使臣前往东绫的途中,轩辕骁他们半路围了使臣团的人,给他们一人吃了一颗毒药,不想死就按他们说的做,要是配合,事成之后绕他们不死,还可以继续维持如今的身份和生活,可要是有一个人不配合,所有人都一起死;如此威逼利诱之下,使团的人敢怒不敢言,轩辕骁对他们说,不管东绫开出什么条件他们都得同意;然后回来时,轩辕霁他们半路把使团的人揍了一顿,使团的人回去后就对国师哭诉东绫太过分,不仅狮子大开口,还动手打人;国师那样野心大的人,虽说愿意谈和,可要是真的想啃他一大口肉他是不会同意的;就如此,在东绫使团带着合约前往南齐时,国师竟将东绫使团的人杀了,脑袋明晃晃的派人送去东绫边关;这做法东绫皇帝怎么能忍,召集举国之力非要灭了南齐不可;两国交战时,轩辕骁的起义军分成两拨人,方远玺带一拨偷袭东绫,轩辕骁带一拨绕后偷袭南齐皇城,生擒了皇帝,杀了国师。

    最后起义军同南齐剩余的兵力一起围剿了东绫,仅此一战,东绫死伤惨重,愿意谈和;而此时的南齐已经是轩辕骁的起义军掌控,轩辕骁杀了南齐皇帝,很多人都推荐他称帝,改朝换代;跟着轩辕骁的部下也是对他忠心不二,所有人都拥戴他。

    轩辕骁成立了荣国,登基称帝后,改年号为永安,因为战乱时期,很多小国都被牵连没了国家,荣国成立后全都归属荣国,加上东绫谈和时的割城赔款,荣国成了九州第第一大国。

    南齐的皇室中人全被贬为庶民,不管男女全部发配边疆,在他们身上留下烙印,一辈子不得回城。

    轩辕骁没有赶尽杀绝,是因为有很多人是无辜的,可他们也因为这个身份得到了别人一辈子得不到的。

    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病的病死,饿的饿死,可他们已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流的是南齐皇室的血,就这一点,轩辕骁都不会让他们留在皇城,没有赶尽杀绝已是仁慈。

    荣国稳定下来后,方远玺拒绝封赏,离开都城继续去做他的游侠;白晓志夫妇也拒绝封赏,只要了一个山头作为定居之所;蒲隽虽接受了封赏,却没有入朝为官,而是选择去偏远的汕城做一个教书先生,继续弘扬蒲家的书香传世;广芸寺的了净大师无处可去,因为战乱时招兵,寺里的人都被强行抓去了,只有他一把年纪躲过一劫,听说有起义军他才来投靠的;轩辕骁给他重新修缮了一个寺庙,封他为国师,亲手题字芸福寺;从此芸福寺就成了荣国第一大寺。

    荣国安定几十年,了净大师算出荣国以后会有一劫;轩辕骁虽然是为了平定战乱,但属实杀孽太重,更何况还杀了一代皇帝;这是轩辕皇室的劫,若破了就是太平盛世,若破不了,战乱再起,民不聊生;要想破此劫,必得早做准备。

    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不知是因为了净大师年事已高,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不久便圆寂了;轩辕骁不想悲剧重演,自己平定的战乱,打下的江山,其中的艰辛和危险,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以后也处于这样的境地;更不想刚过上安慰生活的百姓再次流离失所。

    大师丧期过后,他开始着手秘密安排破劫之事;这也算是为后代子孙留一份后手吧!

    轩辕骁的副将徐范,忠厚老实,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才,有勇有谋,轩辕骁在战场上救过他,所以他对轩辕骁,可以说是十分信服,对这个君主忠心耿耿。

    永安37年,徐范因旧疾发作,时日无多,领死前的心愿就是想看看荣国的大好河山,辞官之后,带着一家老小去云游四方,算是最后享点清福。

    可一家人在游历途中遭遇天灾,不幸殒命,皇上派人搜查了一遍又一遍,只找到几具已经腐烂的尸体,从此都城,再无徐将军府。

    时间过得很快,渐渐的,也没人再想起,曾经都成的徐将军府公子,个个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乃是一代天骄。

章节目录

弑劫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五行缺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缺鑫并收藏弑劫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