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将先生安葬于此处么?”
易觉瑜弯腰派去身上的尘土,从备于置放棺木的深坑中一跃而出。
沈文生心下暗暗服于他的身手,脱口而出赞叹道:
“虽是久居璃山一隅,亦是久仰谷主大名。耳闻不如一见,今日便算是平生有幸。”
易觉瑜笑了笑,拱手道:
“沈大夫抬举了。”
沈文生望向他身后的棺椁,叹了口气:
“是舒姑娘的意思。她昨儿一宿未眠,算了许久,才定了这个时辰,而后此地又与夫人安息之地相应……”
“许是姑娘欲予他们二人未竟之途,倒称不上有何意料之外。”
“姑娘素来重情重义,虽是面上不谈,但心下一直记挂着,这些年与舒老爷,我只是……”
沈文生与天盟谷中人一道,使了些力气,合力将棺椁抬了过来。
他直起身子,擦了擦额间的汗,说道:
“晏姑娘不知如何作想……”
“这些年姑娘支着病体,为镖局的辛劳,她怎会分毫不知?”
易觉瑜笑着摇了摇头,错身过来搭了把手,随口问道:
“晏姑娘其人,你知晓多少?”
沈文生往山路上望去,心不在焉道:
“我并不常与晏姑娘往来,因着她言语不便,故而只是见着面熟罢了。”
“姑娘说是去取了纸符来,怎地如此之久?”
易觉瑜蓦地一怔。
这么些年来,连沈文生这般与舒鹤亲近之人,皆是对晏竹一无所知。
前朝太子,又有如此无孔不入之人,与其联络瓜葛……
他当真无所图谋么?
跳动的烛火映着舒鹤有些苍白的面庞,微微泛红的眼眶中似是又有水意蔓延。
她原是不与何玄有何亲情之感,只是因着娘亲,因着生父……
因着他在漫天大雪中长跪不起的消瘦背影,而对他有所转圜罢了。
可为何她又这般会为他难过?
也许是为他苦心经营半生,却因小人谗言,君主亲信而锒铛入狱;又或是为他隐姓埋名一世,连妻女都不得相认;再言,便是为他安分守己,病体残延,却依旧不得善终……
舒鹤笑了起来,眼泪却是有意同她作对似的,不听使唤地从脸颊滑落。
沈文生蹲下身子,低声道:
“姑娘权且保重身子。”
易觉瑜轻覆上她冰凉的手背:
“阿鹤,人死不能复生,想来先生爱女,亦是希望你好生活着。”
晏竹蹲在墓旁,不知作何感想,心虚至极,连回首望她一眼都不敢。
何玄被贬,落下残身,是因自己的父皇听信佞臣之言,对其百般折辱;何玄被迫流落深山,又是因着前朝连自己的半壁江山都守不住,京城亦是让人屠了干净,横尸遍野,血流漂杵。
而何玄之死,却是暗卫使一手造就,仅因着以绝后患,便将他断然杀害。
他缓缓合上眼眸,直觉自己罪孽深重,无以附加。
老爷如何待舒鹤,旁人或许只知表里,而他却是一概心知肚明——
“晏竹,当初是我救你于水火,为了护你周全,免遭暗杀,费尽心机教你如何男扮女装,你万万不能做了中山之狼,步了忘恩负义之辈的后尘。”
暮色西下,晏竹扶着腰间的长剑,漠然行礼,沉声道:
“老爷要我如何做?”
舒老爷断断续续地笑了几声,拿出手中的物什递给他看。
晏竹面无表情地接过,翻来覆去地看了看:
“老爷这是何意?属下愚钝,不妨明示便是。”
舒老爷呵呵笑了几声:
“文火慢炖,难免夜长梦多。金陵一路飘摇,何不一不做二不休?”
方才在舒老爷肩上停着的家雀被他扼住咽喉,只见他长叹一声:
“效命于人,总有诸多身不由己。”
“晏竹,你与我乃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荣华富贵换个昔日情谊,岂不是十分划得来?”
晏竹低声应下,转而,他却如魔怔一般闯入舒鹤的院子。
背信弃义又如何?
思及此处,他不由得偷偷地望向舒鹤。
舒鹤烧完最后一张符,抬眸看了过来,轻声道:
“如今我算是落了个干净,双亲接是辞之而去,我又当如何?”
沈文生心头一滞,不知如何安慰,只得道:
“姑娘宽心,且还有镖局在呢,夫人留与你,又何尝不是一处念想?”
舒鹤笑了笑,扶着沈文生的手起身,她回眸又望了晏竹一眼,转身离去。
易觉瑜看着火势渐熄,随手拾起一根断枝拨了拨地上的残墟:
“我将那枚暗器,交予阿鹤了。”
晏竹一愣,转而持剑起身。
“你要瞒她到何时?”
易觉瑜低眉看向他的剑尖,笑了笑:
“她的心意,我自当成全。可我见不得你这般将她欺瞒作践。”
“丞相之故……”
他顿了顿,接道:
“太子殿下,诸天神佛在上,你可敢问心无愧,说自己从未有负与她?”
长剑落地,易觉瑜拂袖而去。
空中闪过一道霹雳,转而雷音阵阵,雨丝织如漫过天边的巨网,包罗万象地一泄而下。
晏竹靠在树干上,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贴在耳侧。
脸上的脂粉被雨水冲了个干净,易容散的时效过了,他心中有数。
颓然滑坐在地上,他神智开始逐渐抽离。
他知晓,又该是失心疯症占了上风。
残存一息清明之际,他似是会想起陆闲半跪于地之态:
“殿下,当断则断。”
“这些年的仇怨,何不借机做个了断?”
“柳云添既要美人在侧,何不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他呛咳出一口血来,扶着地面的手不断颤抖。
“千古罪人……”
他似是听见列祖列宗这般责道。
“你有何颜面,为天下储君?”
旧日里父皇便是这般斥责。
“九泉之下,你可对得住京城千户含冤而死的布衣百姓,可对得住埋骨疆场的百军之将,可对得住反贼刀下如牛羊般任人宰割的皇亲国戚?”
“李淮安,你当真十恶不赦。”
他瞧见祖父胸前没入一柄刀,满手鲜血:
“不肖子孙……”
晏竹颤抖着身子,不知在地上磕了多少次头,却仍是有人责他怨他。
他嗫喏着:
“京城之破,我临人世尚未及千秋十载,为何诸般恩怨皆加与我一人……”
额前被石子磨出了鲜血,他抖着手横起长剑,置于颈下。
朦胧雨帘中,似有灯火盈盈。
“既然这般,我便将命还于列祖列宗。”
电光火石之际,铃音悦耳。
似有暖流包裹住雨中恶寒的躯体,将他救于地府重重鬼火之下。
舒鹤摇了摇之间的铃铛,地下身子,伞盖倾泻。
琉璃灯轻轻地撞开他的剑,舒鹤稍一用力,便将长剑夺了下来。
“是陆大师的手笔罢。”
明知失心疯症之下的晏竹如同痴傻,她却仍是固执地自语道:
“难怪先生这般说了去,原是你们早已窥谋已久。”
“易大哥言明你便是皇榜之上的前朝太子,我原是不信,可诸般种种,你为何对我再三欺瞒?”
“你不愿治好这疯症,又是在向谁纳下投名状?”
舒鹤笑了笑,低声道:
“两情相悦又如何?当真是一场笑话。”
“我不可因一时心悦而昧下家仇,你亦是不会因儿女情长而对亡国之恨置之不理。”
舒鹤抚上他的脸颊,雨水打湿了她的袍袖:
“回璃山前,卦上言你我多有一番劫难,我只当是路途凶险,不曾想竟是这般。”
铃铛垂于晏竹鼻端之下,不知怎的,他的神智竟是回了些许。
“如易大哥所言,我不该心软。”
不知不觉间,伞似乎总是倾向晏竹那一侧。
“可我又如何漠视你之生死?”
将铃铛塞入晏竹手中,舒鹤持伞起身,拿起琉璃灯:
“这样物什,虽有舒家族印,可舒家祖上效忠前朝,于你,应是有所助益。”
她盈然福身:
“愿殿下安好。”
晏竹费力地眨去眼睫上的雨滴,睁开酸胀的双眼望过去。
灯火中的舒鹤在雨中独立,稍许轻薄了些的衣裙沾了雨水,便紧密地贴附在身上,依稀能看出其下曼妙的轮廓。
耳边垂下的几缕长发飘落在衣前丝带结扣松散地搭在腰间,似乎一触即溃,看起来仿佛是将被狠狠撕扯过一般。
他张了张嘴,却只字未言。
舒鹤避开地上的水潭,本欲离去,却见眼前落下一团黑影。
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但见易觉瑜拎着一人,气喘吁吁地站在她几步之外。
舒鹤一惊,忙将手中的伞移至那人头上:
“沈大夫……”
沈文生咬牙忍住身上的伤口,只断断续续道:
“镖局……异变……”
易觉瑜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接道:
“阿鹤,你才说了要去沈家医馆自在待些日子养身,我今日本着是同沈兄弟一道,替你回家取些东西,却正巧撞上了柳云添带着数十高手,将元道镖局为了个水泄不通。”
“我引开几名死士,那些人身手不逊于……太子殿下,联起手来,默契异常,恍如连体胞儿一般知心知意,我亦是不敌,只有仓皇逃窜的份。”
舒鹤呆怔在原地,但听得易觉瑜又道:
“落雨之前,他们已将镖局中人,悉数灭口。沈兄弟为护着丹郁姑娘,和一位老爷,被那歹人逼入后院。”
沈文生稍许缓和了些,又断断续续道:
“老爷被那些贼人逮住,砍下项上人头来,悬于镖旗之上。”
“赵伯撑着最后一口气,道与我镖局后院水井之下,有暗道通往山中。我带着丹郁好生狼狈,这才在碰巧遇上了谷主。”
易觉瑜拍了拍他,接话道:
“可沈家兄弟执意镖局中留有贵重之物,待那些人扬长而去后,才在院里捡回一锦囊。”
“谷中擅医理之人,已为丹郁姑娘处置伤口,可沈家兄弟却是万般不肯配合,口口声声要来寻你。”
沈文生似是疼痛难忍,仰起头,艰难地将锦囊递与舒鹤:
“先生遗物……姑娘……收……”
一语未尽,他头一歪,栽倒下去。
易觉瑜弯腰派去身上的尘土,从备于置放棺木的深坑中一跃而出。
沈文生心下暗暗服于他的身手,脱口而出赞叹道:
“虽是久居璃山一隅,亦是久仰谷主大名。耳闻不如一见,今日便算是平生有幸。”
易觉瑜笑了笑,拱手道:
“沈大夫抬举了。”
沈文生望向他身后的棺椁,叹了口气:
“是舒姑娘的意思。她昨儿一宿未眠,算了许久,才定了这个时辰,而后此地又与夫人安息之地相应……”
“许是姑娘欲予他们二人未竟之途,倒称不上有何意料之外。”
“姑娘素来重情重义,虽是面上不谈,但心下一直记挂着,这些年与舒老爷,我只是……”
沈文生与天盟谷中人一道,使了些力气,合力将棺椁抬了过来。
他直起身子,擦了擦额间的汗,说道:
“晏姑娘不知如何作想……”
“这些年姑娘支着病体,为镖局的辛劳,她怎会分毫不知?”
易觉瑜笑着摇了摇头,错身过来搭了把手,随口问道:
“晏姑娘其人,你知晓多少?”
沈文生往山路上望去,心不在焉道:
“我并不常与晏姑娘往来,因着她言语不便,故而只是见着面熟罢了。”
“姑娘说是去取了纸符来,怎地如此之久?”
易觉瑜蓦地一怔。
这么些年来,连沈文生这般与舒鹤亲近之人,皆是对晏竹一无所知。
前朝太子,又有如此无孔不入之人,与其联络瓜葛……
他当真无所图谋么?
跳动的烛火映着舒鹤有些苍白的面庞,微微泛红的眼眶中似是又有水意蔓延。
她原是不与何玄有何亲情之感,只是因着娘亲,因着生父……
因着他在漫天大雪中长跪不起的消瘦背影,而对他有所转圜罢了。
可为何她又这般会为他难过?
也许是为他苦心经营半生,却因小人谗言,君主亲信而锒铛入狱;又或是为他隐姓埋名一世,连妻女都不得相认;再言,便是为他安分守己,病体残延,却依旧不得善终……
舒鹤笑了起来,眼泪却是有意同她作对似的,不听使唤地从脸颊滑落。
沈文生蹲下身子,低声道:
“姑娘权且保重身子。”
易觉瑜轻覆上她冰凉的手背:
“阿鹤,人死不能复生,想来先生爱女,亦是希望你好生活着。”
晏竹蹲在墓旁,不知作何感想,心虚至极,连回首望她一眼都不敢。
何玄被贬,落下残身,是因自己的父皇听信佞臣之言,对其百般折辱;何玄被迫流落深山,又是因着前朝连自己的半壁江山都守不住,京城亦是让人屠了干净,横尸遍野,血流漂杵。
而何玄之死,却是暗卫使一手造就,仅因着以绝后患,便将他断然杀害。
他缓缓合上眼眸,直觉自己罪孽深重,无以附加。
老爷如何待舒鹤,旁人或许只知表里,而他却是一概心知肚明——
“晏竹,当初是我救你于水火,为了护你周全,免遭暗杀,费尽心机教你如何男扮女装,你万万不能做了中山之狼,步了忘恩负义之辈的后尘。”
暮色西下,晏竹扶着腰间的长剑,漠然行礼,沉声道:
“老爷要我如何做?”
舒老爷断断续续地笑了几声,拿出手中的物什递给他看。
晏竹面无表情地接过,翻来覆去地看了看:
“老爷这是何意?属下愚钝,不妨明示便是。”
舒老爷呵呵笑了几声:
“文火慢炖,难免夜长梦多。金陵一路飘摇,何不一不做二不休?”
方才在舒老爷肩上停着的家雀被他扼住咽喉,只见他长叹一声:
“效命于人,总有诸多身不由己。”
“晏竹,你与我乃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荣华富贵换个昔日情谊,岂不是十分划得来?”
晏竹低声应下,转而,他却如魔怔一般闯入舒鹤的院子。
背信弃义又如何?
思及此处,他不由得偷偷地望向舒鹤。
舒鹤烧完最后一张符,抬眸看了过来,轻声道:
“如今我算是落了个干净,双亲接是辞之而去,我又当如何?”
沈文生心头一滞,不知如何安慰,只得道:
“姑娘宽心,且还有镖局在呢,夫人留与你,又何尝不是一处念想?”
舒鹤笑了笑,扶着沈文生的手起身,她回眸又望了晏竹一眼,转身离去。
易觉瑜看着火势渐熄,随手拾起一根断枝拨了拨地上的残墟:
“我将那枚暗器,交予阿鹤了。”
晏竹一愣,转而持剑起身。
“你要瞒她到何时?”
易觉瑜低眉看向他的剑尖,笑了笑:
“她的心意,我自当成全。可我见不得你这般将她欺瞒作践。”
“丞相之故……”
他顿了顿,接道:
“太子殿下,诸天神佛在上,你可敢问心无愧,说自己从未有负与她?”
长剑落地,易觉瑜拂袖而去。
空中闪过一道霹雳,转而雷音阵阵,雨丝织如漫过天边的巨网,包罗万象地一泄而下。
晏竹靠在树干上,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贴在耳侧。
脸上的脂粉被雨水冲了个干净,易容散的时效过了,他心中有数。
颓然滑坐在地上,他神智开始逐渐抽离。
他知晓,又该是失心疯症占了上风。
残存一息清明之际,他似是会想起陆闲半跪于地之态:
“殿下,当断则断。”
“这些年的仇怨,何不借机做个了断?”
“柳云添既要美人在侧,何不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他呛咳出一口血来,扶着地面的手不断颤抖。
“千古罪人……”
他似是听见列祖列宗这般责道。
“你有何颜面,为天下储君?”
旧日里父皇便是这般斥责。
“九泉之下,你可对得住京城千户含冤而死的布衣百姓,可对得住埋骨疆场的百军之将,可对得住反贼刀下如牛羊般任人宰割的皇亲国戚?”
“李淮安,你当真十恶不赦。”
他瞧见祖父胸前没入一柄刀,满手鲜血:
“不肖子孙……”
晏竹颤抖着身子,不知在地上磕了多少次头,却仍是有人责他怨他。
他嗫喏着:
“京城之破,我临人世尚未及千秋十载,为何诸般恩怨皆加与我一人……”
额前被石子磨出了鲜血,他抖着手横起长剑,置于颈下。
朦胧雨帘中,似有灯火盈盈。
“既然这般,我便将命还于列祖列宗。”
电光火石之际,铃音悦耳。
似有暖流包裹住雨中恶寒的躯体,将他救于地府重重鬼火之下。
舒鹤摇了摇之间的铃铛,地下身子,伞盖倾泻。
琉璃灯轻轻地撞开他的剑,舒鹤稍一用力,便将长剑夺了下来。
“是陆大师的手笔罢。”
明知失心疯症之下的晏竹如同痴傻,她却仍是固执地自语道:
“难怪先生这般说了去,原是你们早已窥谋已久。”
“易大哥言明你便是皇榜之上的前朝太子,我原是不信,可诸般种种,你为何对我再三欺瞒?”
“你不愿治好这疯症,又是在向谁纳下投名状?”
舒鹤笑了笑,低声道:
“两情相悦又如何?当真是一场笑话。”
“我不可因一时心悦而昧下家仇,你亦是不会因儿女情长而对亡国之恨置之不理。”
舒鹤抚上他的脸颊,雨水打湿了她的袍袖:
“回璃山前,卦上言你我多有一番劫难,我只当是路途凶险,不曾想竟是这般。”
铃铛垂于晏竹鼻端之下,不知怎的,他的神智竟是回了些许。
“如易大哥所言,我不该心软。”
不知不觉间,伞似乎总是倾向晏竹那一侧。
“可我又如何漠视你之生死?”
将铃铛塞入晏竹手中,舒鹤持伞起身,拿起琉璃灯:
“这样物什,虽有舒家族印,可舒家祖上效忠前朝,于你,应是有所助益。”
她盈然福身:
“愿殿下安好。”
晏竹费力地眨去眼睫上的雨滴,睁开酸胀的双眼望过去。
灯火中的舒鹤在雨中独立,稍许轻薄了些的衣裙沾了雨水,便紧密地贴附在身上,依稀能看出其下曼妙的轮廓。
耳边垂下的几缕长发飘落在衣前丝带结扣松散地搭在腰间,似乎一触即溃,看起来仿佛是将被狠狠撕扯过一般。
他张了张嘴,却只字未言。
舒鹤避开地上的水潭,本欲离去,却见眼前落下一团黑影。
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但见易觉瑜拎着一人,气喘吁吁地站在她几步之外。
舒鹤一惊,忙将手中的伞移至那人头上:
“沈大夫……”
沈文生咬牙忍住身上的伤口,只断断续续道:
“镖局……异变……”
易觉瑜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接道:
“阿鹤,你才说了要去沈家医馆自在待些日子养身,我今日本着是同沈兄弟一道,替你回家取些东西,却正巧撞上了柳云添带着数十高手,将元道镖局为了个水泄不通。”
“我引开几名死士,那些人身手不逊于……太子殿下,联起手来,默契异常,恍如连体胞儿一般知心知意,我亦是不敌,只有仓皇逃窜的份。”
舒鹤呆怔在原地,但听得易觉瑜又道:
“落雨之前,他们已将镖局中人,悉数灭口。沈兄弟为护着丹郁姑娘,和一位老爷,被那歹人逼入后院。”
沈文生稍许缓和了些,又断断续续道:
“老爷被那些贼人逮住,砍下项上人头来,悬于镖旗之上。”
“赵伯撑着最后一口气,道与我镖局后院水井之下,有暗道通往山中。我带着丹郁好生狼狈,这才在碰巧遇上了谷主。”
易觉瑜拍了拍他,接话道:
“可沈家兄弟执意镖局中留有贵重之物,待那些人扬长而去后,才在院里捡回一锦囊。”
“谷中擅医理之人,已为丹郁姑娘处置伤口,可沈家兄弟却是万般不肯配合,口口声声要来寻你。”
沈文生似是疼痛难忍,仰起头,艰难地将锦囊递与舒鹤:
“先生遗物……姑娘……收……”
一语未尽,他头一歪,栽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