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竹离去后,舒鹤几乎半宿未眠,直至旭日东升,虽一身疲惫,却仍旧毫无睡意。
每每合上眼,她似乎总误觉自己又回到了璃山,彼时无须为金陵母族烦忧,不必过问镖局之事,父母尚在,一切如初。
何玄卸去一身病体,就如同寻常人家那般教她读书念字,而舒夫人在镖局上下打点,走镖回来,总能给她带些新奇的小玩意儿。
可是,舒鹤一睁开眼,京城干燥闷热的气息便如同铺天盖地的巨网,裹挟着冠冕堂皇的皮囊,将她紧紧缠缚。
山野闲鹤,如今不过是笼中残雀而已。
不多时,晏竹推门走了进来,半掀开帘帐,弯腰低声道:
“该起身了。”
舒鹤并未匀出多余的视线给他,只是垂眸将手递了过去。
晏竹自然而然地扶着她,把一旁木架上的衣物取了下来。
碧映托着梳洗之物候在一旁待舒鹤传唤,闲等之际,她望向屏风,二人的身影相互纠葛着着,难舍难分。
知晓的那等人道这是在伺候穿衣,不知晓的,还以为是光天化日之下,何人胆敢行如此迷乱之事?
尽管碧映也曾服侍在舒鹤身侧打点起身,可她总觉着竹雁同夫人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莫非,是自己多心了?
披上外袍,晏竹蹲下身子,牵起她手侧绦带,绕着腰身拢了一圈,轻轻系起。
手指在绦带间缠绕,却不妨被舒鹤一把握住。
晏竹一滞,却面色如常地挣脱开来,有条不紊地将其系好。
趁着错身而过的间隙,她的指尖在他的掌心画了个字符,转而,晏竹便望着舒鹤的背影,若无其事地朝外走去。
良久,掌心收紧,晏竹抬眸,看着碧映给舒鹤递去绢帕擦拭手指间的水渍。
待梳洗完毕,碧映便领着舒鹤的吩咐,去小厨房取些软糯的小点心来,不必另传早饭。
晏竹则趁着四下无人之际,从腰间摸出一纸信笺,放在舒鹤手边。
原是易觉瑜在天机处有所收获,已将柳云添在西北的明线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只是京城与其接头之人,尚不明确。
易觉瑜对三人起了疑心,可这三人无论从官职出身,还是从人物秉性,均是看不出会有何牵连。
因此,他已书信天盟谷,派谷中弟子前往京城调查。
若时机得当,他亦是交代过,这些人均可为舒鹤所用。
不过是查个柳云添的眼线而已,又并非要对其出手,循规蹈矩,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易觉瑜的心意,舒鹤自然知晓。
虽说他从未对自己言明,可行动见,一切又皆在不言而喻之中。
此等重恩,来日必当以命相还。
舒鹤想着。
可按照易觉瑜的意思,其中两人,身侧都有柳云添的死士盯着,极难近身,唯独另一人,官居七品翰林院检讨,柳云添对其几乎可称得上放任。
若非天机叛者招供,还真无从得知这人竟会与柳云添扯上关系。
“柳云添这些日子,将我看得紧,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得个同旁人自在说话的时机。”
舒鹤抬眸,看向晏竹:
“你应当知晓这些人,手上亦有些个更隐蔽的法子,能与易大哥通信,对么?”
晏竹摇了摇头,说道:
“易觉瑜远在西北,行踪不定,只是定了日子王天盟谷写信,交代安危及谷中琐事。祝薇若瞧见他提了这件事,才密信递与我。”
“若非如此,我竟是不知道,他在暗中做了如此周详之策。”
舒鹤点了点头,将信笺还给晏竹:
“依此所见,我上次的信,想来应并未送及易大哥手中。既然如此,定是被柳云添截了下来,所幸,其中并未提及要事。”
舒鹤看了过来,晏竹却是躲闪着,移开视线,莫名不敢与她对视。
“你既是自诩受易大哥之托,往后,便劳烦你往天盟谷传信。京城之中,天盟谷的人,亦要你费心盯着,如有万一,妥善处理了才好。”
“打探不得消息皆是小事,稍有不慎,打草惊蛇,可不就是惹出了大祸?”
晏竹正要应下,却听得舒鹤轻叹了一口气:
“可惜,如今我家破人亡,身无分文。不过是相国府中一仰人鼻息的妾室而已,给不了你什么,亦是谈不上再能与你有何字契之约,着实惭愧。”
“你若是觉着为难,倒不必勉强。”
舒鹤一语未尽,却被晏竹打断:
“阿鹤,上回你并未予我回应,璃山之事,可否再容些时日?”
他不再是站立着,弯腰同舒鹤说话,而是单膝跪于地,手臂轻搭在膝间,平视着舒鹤的眼眸。
“陆闲,还有我所杀之人,乃至前朝暗卫使,我都会给你一个交代。”
“这次,是我甘愿为你要挟。”
“我只求你等上些时日,若届时你仍恨我万分……”
他将舒鹤的手牵至自己颈侧要害:
“听凭姑娘处置。”
舒鹤轻笑一声,抽出自己的手:
“先前你肯为我所用,只不过是因为我手中有你男扮女装之实。若广而告之,柳云添必会向你出手。”
“事到如今,即便我将此事说了出去,非但你有难,连我亦会受其牵连,招致杀身之祸。”
“在京城,你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说出这番话来,我为何要信你?”
“更何况,如今该小心提防的,不是晏姐姐你,分明应当是我。孤身一人,我又不通武艺,你若是想要做些什么,易如反掌。”
“就算有易大哥事后追问,你亦可以将罪责全然尽数推到柳云添头上,反正,我与他本就是世仇。”
舒鹤手指轻敲着桌面,托着脸颊,粲然一笑:
“如此说来,眼下是我受制于你才对。”
“阿鹤,我答应过易谷主,会护你周全。”
晏竹的声音是难得低柔。
“不为其他,只为尚在璃山之时,即便深陷泥沼,我依旧奢求着能同你岁岁年年,常伴身侧。”
晏竹低下头,耳朵红得仿佛要渗出血来,最后一句话,他说得轻之又轻。
莫说是舒鹤,恐怕晏竹自己都未必听得真切。
他偷偷地瞄着舒鹤的神色,可却是波澜不惊,难以从中窥得丝缕端倪。
有些惘然,可晏竹又暗自松了口气。
他早欲如此,只是一直未能逢时,眼下显然亦不是时机。
他想着下次再说,可舒鹤却将他嗫喏之语听了个真切:
“我毕生所求,莫过于此。”
是真心吗?
舒鹤不愿细想,故作不经意地轻咳了几声,将话题拉回正事上来:
“你替我传信出去,只说,既是人手不够,不必逞强。只将这翰林院检讨盯紧了就是。”
晏竹皱起眉,低声道:
“为何?”
他想了许多,但知晓以舒鹤往日之机敏,定然不会轻易在柳云添的圈套中自投罗网。
由此,他未置一词,只当舒鹤之决策,必然有其道理。
晏竹的担忧,舒鹤早有料想。
柳云添不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在官场沉浮了大半生,若是他连此地无银三百两都不知晓,当真不配为何玄之对手。
越是如此,揣摩柳云添其人,越要剑走偏锋。
便赌这一次吧。
舒鹤想着。
她来京城,本就是下下之策,即便是使劲浑身解数步步为营,又怎能与柳云添相抗衡?
何玄都办不成的事情,她比爹爹差得远,与其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倒不如索性破罐子破摔,打柳云添个措手不及。
“对了,你再多提一句。”
晏竹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舒鹤拨弄着案上的珠串,恍若先前在镖局中拨算盘的样子:
“不必让那检讨惊觉,只是要做出一场大戏来,他若当真是柳云添的眼线,不如以假乱真,让其再为天盟谷之眼线。”
晏竹思忖片刻,便明白了舒鹤的意思,转身离去。
舒鹤呼出一口气,看着手中的珠串,摇了摇头。
“今日府中来了一帮戏班子,是黎夫人亲自打发来解闷的。”
碧映一边为舒鹤倒茶,一边说道。
舒鹤翻过一页书,只是点了点头,抬手接茶。
碧映俯下身,低声道:
“相爷本是喜静之人,听闻近些日子,朝堂上风云正起,各方牛鬼蛇神都出来搅局,想来烦忧不少。黎夫人本是想娇纵些,只可惜用错了地方。”
舒鹤抬眸,笑了笑:
“谁教你说这些的?”
碧映怔了一下:
“这府里人尽皆知,只是夫人初来乍到,性子又和气,不明就里,可不知会被如何折腾呢。”
“大夫人不就是黎夫人逼死的么?”
舒鹤蹙起眉头,放下手中的书册:
“我知晓你是府中旧人,因而言语无忌。若是万一隔墙有耳,其中罪责,你我担得起么?”
碧映一顿,连忙跪地:
“夫人息怒。”
舒鹤起身,伸手将碧映扶起来:
“我并非有意如此,只是背后嚼人舌根多为不妥。”
“既然黎姐姐请了戏班子,一人独赏多有没趣,不如,你来领路。”
碧映虽不解,但仍照着吩咐去办。
临走前,趁舒鹤不曾留意,她回首翻看了案上的书册。
竟是《壬归》全本,看来,传言中,这位自璃山而来的新贵,有掐卦占算之能,倒并非虚言。
别处院落中,一名女娘身着橙色纱裙,普通的衣物却被她穿出了另种风韵。
满头的珠翠坠饰虽不逾越礼制,却也讲究至极,一颦一笑间,如有摄心妖狐般勾人的魅惑。
左右各一执扇的侍女侧立,她倚躺在玉石凉榻上,微阖双眸,独留台上伶人唱奏不休。
听闻小厮来报,她懒懒地抬起眼皮,捻了块西域进贡的琼瓜送入口中,不紧不慢地坐起身,任由侍女替自己收拾衣妆。
好一会儿,她似乎才想起小厮来,笑了笑,抬手道:
“传吧。”
树荫下,碧映扯出腰间的帕子,擦了擦汗,小声道:
“夫人可不知,除了相爷,这府中何人未受过她的架子?先前大夫人尚在,她便直接架出正室的派头来,上上下下都闹腾了一番。”
“相爷的乳母不过指摘了几句,她便直接着人将其打了一顿。乳母年事已高,不久便因病而去。”
舒鹤不动声色地瞥了碧映一眼,表面上并不发作,只是在内心暗觉失望。
老人家有这般下场,若非柳云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纵容,黎娘子怎会至此?
共同的过失,坏事倒让黎娘子一人担了去。
同时,她心中又不免泛起疑思:
若她当真娇横,即便有人间绝色,以柳云添其人瑕疵必报的个性,这么些时日便毫无触及他利图的时候?
还是,黎娘子背后另有隐情?
传话的小厮快步过来,躬身道:
“夫人,请吧。”
每每合上眼,她似乎总误觉自己又回到了璃山,彼时无须为金陵母族烦忧,不必过问镖局之事,父母尚在,一切如初。
何玄卸去一身病体,就如同寻常人家那般教她读书念字,而舒夫人在镖局上下打点,走镖回来,总能给她带些新奇的小玩意儿。
可是,舒鹤一睁开眼,京城干燥闷热的气息便如同铺天盖地的巨网,裹挟着冠冕堂皇的皮囊,将她紧紧缠缚。
山野闲鹤,如今不过是笼中残雀而已。
不多时,晏竹推门走了进来,半掀开帘帐,弯腰低声道:
“该起身了。”
舒鹤并未匀出多余的视线给他,只是垂眸将手递了过去。
晏竹自然而然地扶着她,把一旁木架上的衣物取了下来。
碧映托着梳洗之物候在一旁待舒鹤传唤,闲等之际,她望向屏风,二人的身影相互纠葛着着,难舍难分。
知晓的那等人道这是在伺候穿衣,不知晓的,还以为是光天化日之下,何人胆敢行如此迷乱之事?
尽管碧映也曾服侍在舒鹤身侧打点起身,可她总觉着竹雁同夫人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莫非,是自己多心了?
披上外袍,晏竹蹲下身子,牵起她手侧绦带,绕着腰身拢了一圈,轻轻系起。
手指在绦带间缠绕,却不妨被舒鹤一把握住。
晏竹一滞,却面色如常地挣脱开来,有条不紊地将其系好。
趁着错身而过的间隙,她的指尖在他的掌心画了个字符,转而,晏竹便望着舒鹤的背影,若无其事地朝外走去。
良久,掌心收紧,晏竹抬眸,看着碧映给舒鹤递去绢帕擦拭手指间的水渍。
待梳洗完毕,碧映便领着舒鹤的吩咐,去小厨房取些软糯的小点心来,不必另传早饭。
晏竹则趁着四下无人之际,从腰间摸出一纸信笺,放在舒鹤手边。
原是易觉瑜在天机处有所收获,已将柳云添在西北的明线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只是京城与其接头之人,尚不明确。
易觉瑜对三人起了疑心,可这三人无论从官职出身,还是从人物秉性,均是看不出会有何牵连。
因此,他已书信天盟谷,派谷中弟子前往京城调查。
若时机得当,他亦是交代过,这些人均可为舒鹤所用。
不过是查个柳云添的眼线而已,又并非要对其出手,循规蹈矩,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易觉瑜的心意,舒鹤自然知晓。
虽说他从未对自己言明,可行动见,一切又皆在不言而喻之中。
此等重恩,来日必当以命相还。
舒鹤想着。
可按照易觉瑜的意思,其中两人,身侧都有柳云添的死士盯着,极难近身,唯独另一人,官居七品翰林院检讨,柳云添对其几乎可称得上放任。
若非天机叛者招供,还真无从得知这人竟会与柳云添扯上关系。
“柳云添这些日子,将我看得紧,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得个同旁人自在说话的时机。”
舒鹤抬眸,看向晏竹:
“你应当知晓这些人,手上亦有些个更隐蔽的法子,能与易大哥通信,对么?”
晏竹摇了摇头,说道:
“易觉瑜远在西北,行踪不定,只是定了日子王天盟谷写信,交代安危及谷中琐事。祝薇若瞧见他提了这件事,才密信递与我。”
“若非如此,我竟是不知道,他在暗中做了如此周详之策。”
舒鹤点了点头,将信笺还给晏竹:
“依此所见,我上次的信,想来应并未送及易大哥手中。既然如此,定是被柳云添截了下来,所幸,其中并未提及要事。”
舒鹤看了过来,晏竹却是躲闪着,移开视线,莫名不敢与她对视。
“你既是自诩受易大哥之托,往后,便劳烦你往天盟谷传信。京城之中,天盟谷的人,亦要你费心盯着,如有万一,妥善处理了才好。”
“打探不得消息皆是小事,稍有不慎,打草惊蛇,可不就是惹出了大祸?”
晏竹正要应下,却听得舒鹤轻叹了一口气:
“可惜,如今我家破人亡,身无分文。不过是相国府中一仰人鼻息的妾室而已,给不了你什么,亦是谈不上再能与你有何字契之约,着实惭愧。”
“你若是觉着为难,倒不必勉强。”
舒鹤一语未尽,却被晏竹打断:
“阿鹤,上回你并未予我回应,璃山之事,可否再容些时日?”
他不再是站立着,弯腰同舒鹤说话,而是单膝跪于地,手臂轻搭在膝间,平视着舒鹤的眼眸。
“陆闲,还有我所杀之人,乃至前朝暗卫使,我都会给你一个交代。”
“这次,是我甘愿为你要挟。”
“我只求你等上些时日,若届时你仍恨我万分……”
他将舒鹤的手牵至自己颈侧要害:
“听凭姑娘处置。”
舒鹤轻笑一声,抽出自己的手:
“先前你肯为我所用,只不过是因为我手中有你男扮女装之实。若广而告之,柳云添必会向你出手。”
“事到如今,即便我将此事说了出去,非但你有难,连我亦会受其牵连,招致杀身之祸。”
“在京城,你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说出这番话来,我为何要信你?”
“更何况,如今该小心提防的,不是晏姐姐你,分明应当是我。孤身一人,我又不通武艺,你若是想要做些什么,易如反掌。”
“就算有易大哥事后追问,你亦可以将罪责全然尽数推到柳云添头上,反正,我与他本就是世仇。”
舒鹤手指轻敲着桌面,托着脸颊,粲然一笑:
“如此说来,眼下是我受制于你才对。”
“阿鹤,我答应过易谷主,会护你周全。”
晏竹的声音是难得低柔。
“不为其他,只为尚在璃山之时,即便深陷泥沼,我依旧奢求着能同你岁岁年年,常伴身侧。”
晏竹低下头,耳朵红得仿佛要渗出血来,最后一句话,他说得轻之又轻。
莫说是舒鹤,恐怕晏竹自己都未必听得真切。
他偷偷地瞄着舒鹤的神色,可却是波澜不惊,难以从中窥得丝缕端倪。
有些惘然,可晏竹又暗自松了口气。
他早欲如此,只是一直未能逢时,眼下显然亦不是时机。
他想着下次再说,可舒鹤却将他嗫喏之语听了个真切:
“我毕生所求,莫过于此。”
是真心吗?
舒鹤不愿细想,故作不经意地轻咳了几声,将话题拉回正事上来:
“你替我传信出去,只说,既是人手不够,不必逞强。只将这翰林院检讨盯紧了就是。”
晏竹皱起眉,低声道:
“为何?”
他想了许多,但知晓以舒鹤往日之机敏,定然不会轻易在柳云添的圈套中自投罗网。
由此,他未置一词,只当舒鹤之决策,必然有其道理。
晏竹的担忧,舒鹤早有料想。
柳云添不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在官场沉浮了大半生,若是他连此地无银三百两都不知晓,当真不配为何玄之对手。
越是如此,揣摩柳云添其人,越要剑走偏锋。
便赌这一次吧。
舒鹤想着。
她来京城,本就是下下之策,即便是使劲浑身解数步步为营,又怎能与柳云添相抗衡?
何玄都办不成的事情,她比爹爹差得远,与其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倒不如索性破罐子破摔,打柳云添个措手不及。
“对了,你再多提一句。”
晏竹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舒鹤拨弄着案上的珠串,恍若先前在镖局中拨算盘的样子:
“不必让那检讨惊觉,只是要做出一场大戏来,他若当真是柳云添的眼线,不如以假乱真,让其再为天盟谷之眼线。”
晏竹思忖片刻,便明白了舒鹤的意思,转身离去。
舒鹤呼出一口气,看着手中的珠串,摇了摇头。
“今日府中来了一帮戏班子,是黎夫人亲自打发来解闷的。”
碧映一边为舒鹤倒茶,一边说道。
舒鹤翻过一页书,只是点了点头,抬手接茶。
碧映俯下身,低声道:
“相爷本是喜静之人,听闻近些日子,朝堂上风云正起,各方牛鬼蛇神都出来搅局,想来烦忧不少。黎夫人本是想娇纵些,只可惜用错了地方。”
舒鹤抬眸,笑了笑:
“谁教你说这些的?”
碧映怔了一下:
“这府里人尽皆知,只是夫人初来乍到,性子又和气,不明就里,可不知会被如何折腾呢。”
“大夫人不就是黎夫人逼死的么?”
舒鹤蹙起眉头,放下手中的书册:
“我知晓你是府中旧人,因而言语无忌。若是万一隔墙有耳,其中罪责,你我担得起么?”
碧映一顿,连忙跪地:
“夫人息怒。”
舒鹤起身,伸手将碧映扶起来:
“我并非有意如此,只是背后嚼人舌根多为不妥。”
“既然黎姐姐请了戏班子,一人独赏多有没趣,不如,你来领路。”
碧映虽不解,但仍照着吩咐去办。
临走前,趁舒鹤不曾留意,她回首翻看了案上的书册。
竟是《壬归》全本,看来,传言中,这位自璃山而来的新贵,有掐卦占算之能,倒并非虚言。
别处院落中,一名女娘身着橙色纱裙,普通的衣物却被她穿出了另种风韵。
满头的珠翠坠饰虽不逾越礼制,却也讲究至极,一颦一笑间,如有摄心妖狐般勾人的魅惑。
左右各一执扇的侍女侧立,她倚躺在玉石凉榻上,微阖双眸,独留台上伶人唱奏不休。
听闻小厮来报,她懒懒地抬起眼皮,捻了块西域进贡的琼瓜送入口中,不紧不慢地坐起身,任由侍女替自己收拾衣妆。
好一会儿,她似乎才想起小厮来,笑了笑,抬手道:
“传吧。”
树荫下,碧映扯出腰间的帕子,擦了擦汗,小声道:
“夫人可不知,除了相爷,这府中何人未受过她的架子?先前大夫人尚在,她便直接架出正室的派头来,上上下下都闹腾了一番。”
“相爷的乳母不过指摘了几句,她便直接着人将其打了一顿。乳母年事已高,不久便因病而去。”
舒鹤不动声色地瞥了碧映一眼,表面上并不发作,只是在内心暗觉失望。
老人家有这般下场,若非柳云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纵容,黎娘子怎会至此?
共同的过失,坏事倒让黎娘子一人担了去。
同时,她心中又不免泛起疑思:
若她当真娇横,即便有人间绝色,以柳云添其人瑕疵必报的个性,这么些时日便毫无触及他利图的时候?
还是,黎娘子背后另有隐情?
传话的小厮快步过来,躬身道:
“夫人,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