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荞,李成他……脚程是不是太慢了?”杨黛终于忍不住,找机会问了元之荞。
“就猜到你会担心,所以我故意没说,”元之荞放下手上的模型,看向杨黛,“小成哥受伤了,伤到要害,一时半会回不来,但好在那边有孙老师和医术高超的医生,所以他现在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话,杨黛的心揪起又放下,随后还是不安地悬起,两手不断地抚弄搪瓷杯,抠着图案凸起的部分。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六年,元之荞已经能清晰地感受情绪、辨别感情,也能适时地给予回应、直接表达。在这样的学习中,她当然发现了杨黛和李成之间的特殊反应,但不知为何,明明没有障碍的两人,却一直犹豫着,没有进入下一步。
“在意就直说呗,组内同志结合,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元之荞调试着模型,飞是能飞,但太耗能了,要是用这种模型进行画面捕捉,估计只能飞十几分钟。效率过低,也就没什么实用价值,元之荞有些懊恼地叹气,不知是气自己做的模型,还是气杨黛和李成之间拖拖拉拉的感情,“小黛姐,你们是我的警卫员,但这事我不反对,还很支持,所以到底还有什么顾虑的呢?”
“之荞,”咚地一声,杨黛将搪瓷杯结实地放在桌上,眉目中带有一丝少见的羞赧,“小小年纪,说什么呢?这是大人的事,你不懂。”
“是是是,我不懂,”元之荞起身,她想去找华常委,然后申请去前线,她得去“偷”一架侦察机来,这样才知道人家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但我的话,喜欢一定会说出口,万一明天就死了,这辈子的遗憾岂不又多一件?”
元之荞说完就走,没去看身后有些怔住的杨黛。
元之荞最近在研究侦察机,如今电子侦查技术还不成熟,但丑国那边已经出现了侦察飞行机。这个靠战争发财的国家,不仅靠着战争在他国掠夺资源,还将各种战争设备和武器卖给其他侵略国,其中自然也包括海国。
海国人用最新的侦察机,对新军驻地做高空探测,他们不仅找到了多处疑似军粮生产的工厂,也一并拍到了新军的驻地,于是在紧锣密鼓的轰炸追缴下,新军不得不开始转移。
元之荞不是飞行器制造专业的,拉着好几个学者一起研究,才做出了现在这个模型,但以她的眼光来看,该实验模型不仅没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实际效用也差于敌方的侦察机。想要突破,还是得有资料作为基础,但如今他们不仅面临技术封锁,材料等资源也相当匮乏。
办法总比困难多,买一架侦察机不现实,但元之荞觉得,自己搞个雷达干扰器,然后让战士们俘获一架侦察机,再由她拖回去,跟着大伙一块研究,这样的计划还是行得通的。
新军里,没有谁不能上战场的规定,就连华常委也参与过好几次作战,所以他听完元之荞的请求后,并不反对元之荞去前线。
得到允许,元之荞高兴地说出了她的另一个计划,既然敌方已经用上了侦察机,那干扰其工作的电子对抗装备,也得准备起来了。
这项装备也很适合船舰,用于对付敌人的海上侦查。
“科长,要是此行顺利,回来以后,想麻烦你帮我找一个隐蔽的实验室,”元之荞有些不好意思,“还有……国内没有这样的设备工厂,所以研究电子对抗的材料得进口,不知道科长有没有办法……”
“进口吗?”华常委想起孙长明刚刚报备过来的消息,孙长鉴将于一个月后前往英国深造,若白鸽和新军有英国那边的需求,可以经由孙长鉴帮忙,“没问题,”华常委笑了笑,“目前我们能联络苏国和法国,过段时间说不定还能和英国那边的船舰制造业打上关系,你放心去吧,后面的事情,我全力帮你。”
元之荞看着面前尚且年轻,但因操劳操心悄然长出白发的华常委,轻轻点了点头,“谢谢你科长……”她想了想,还是将之前留意的事说了出来,“对了科长,这是我近三年以来的观测数据。”
她从随身携带的包中取出一叠手写资料,上面是时间、气温以及计算的大概雨量。在《绯恋》中,钟平安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热旱造就饥荒,所以才下定决心争夺钟公馆,元之荞觉得气候的变化,无论如何突然,都会有其预兆及演变过程,于是估算着时间,提前做好记录,想要预测它来临的时日。
但不知为何,如今钟公馆事件发生,但书中描写的干旱却还未到来,元之荞不禁想,这是不是意味着重大情节点可以改变,又或者,是剧情在其中做了什么,但不论怎么样,该提防的事情还是得提防,这样也能让她安心离开。
“科长你看,前年和去年,降水时间、雨量、分布,都比较相似,但从去年年末开始,降水明显缩减,并且今年整个春季,雨水竟是去年的一半,”元之荞抽出一张折线图,指着上面的数据,“现下正值春末夏初,但入夏以来,骄阳似火,日日蝉鸣,不像初夏,反而更像盛夏。”
元之荞将三年的对比图均摆在一处,“过不了多久就是梅雨季了,若那时还是像这般少雨高温,我担心会出现蝗灾或干旱。”
华常委一听就知道元之荞在顾忌什么,现在已经入夏,若夏季降水少、气温高,就会导致土壤蒸发加快,发生缺墒,这样的话,秋收作物就难以成活,并且蝗虫喜干燥温暖,少雨环境能加快它们大量繁殖,进一步造成农作物灾害。
这意味着,今年极有可能发生灾荒。
华常委眉头紧锁,不断翻阅着元之荞写出的资料,“之荞,这些数据准确吗?”
元之荞回头看向守在门口的卫同志,卫同志是华常委的交通员,元之荞请他去叫杨黛,然后让杨黛把自己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以及参考书本全都拿来。
之后,元之荞与华常委详细地说了自己的观察方法以及取样地点,由此记录和测算数据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也肯定存在误差,无法代表全国,但这份资料,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之荞,这些数据,我能先拿走吗?”华常委看向元之荞,眼里多了一份忧思,“我需要和气象方面的同志聊聊。”
若真将出现灾荒,那一定得警惕粮食紧缺的饥饿问题,事关民生,也同样影响战局,此事一定要经过仔细确认。
“当然,”元之荞点头,“我带这些来本就是要给科长。”
从华常委那边离开,元之荞回去和父母说了自己需要远行的事,无论经历过多少次,梁桦都不习惯小女儿的离开,而元善知道后,只默默地给元之荞准备紧急药品,就怕路上出现意外。
梁桦还在絮叨,一旁的元知宁鹦鹉学舌,也跟着嘱咐元之荞,“行了行了,你去帮之荞做点糕饼,她爱吃这个。”元善出口,打断了梁桦的话,等梁桦带着元知宁离开,元善从怀里掏出法币,零零散散,却折得整整齐齐,看样子攒很久了。
元善将所有的钱递到元之荞手中,“穷家富路,爸爸虽不知道你要去干什么,但在外面,总是需要钱的,拿着,不要舍不得吃,你还小,还在长个子呢。”
元家刚来北城那会,经济还算宽裕,可仗打了这么些年,工厂、农田、商街……炸了又建,建了又毁,加之外币和外来商品的冲击,本地货币贬值得厉害。五年前租界边的房子还是一百银元一月,如今三万银元都不一定能租得到。
元善虽然有工作,但他还是如以前那样,不仅舍不得在医药费上赚钱,看到穷苦的人家,还会自掏腰包,帮人家买药看病。
家中孩子多,梁桦见状,不得不重新做起了衣服。而元知荷得空,一定都是坐在梁桦身边,帮着母亲缝衣穿线。
身为新军的元之荞自然有工资,但新军手头不宽松,钱还得用在必要的地方,所以发的工资恰好够组员吃住而已。按道理,元之荞也能像从前那样赚外快,但一则,军阀时不时的搜查加大了做“小生意”的难度,二则,元之荞身为组长,平日就忙,而且她也很需要钱去买设备和材料搞研究。
所以元之荞一赚到钱,大头都花在实验上了,只留下小部分交给家里。
整个元家,可以说过得并不富裕,有时他们还需要接济元安一家,故而大多数日子,都是能省则省。
元之荞有些鼻酸,她将钱推了回去,“爸,家里也没多少钱,知宁也还在长个子呢,你放心吧,这次我去的是哥哥的部队,新军不会让我饿肚子,哥哥看到我,也一定不会让我饿肚子,你就不要担心我了。”
“拿着,”元善强硬地把钱又塞了回来,板起脸,语气凶巴巴,可一字一句却是怜惜,“你要去凡市,一路上得走五天,来回就是十天,钱又不多,路上吃住肯定用得上,听爸爸的话,拿着。”
元之荞轻咬下唇,知道自己拗不过元善,于是把钱都放进了口袋,“好吧。”
“一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元善滞了滞,像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改了口,“注意安全,可以的话就报平安,免得你妈担心。”
“知道了,”元之荞的回答比刚才清晰明脆,“等我到了看见哥哥,也一并把他的近况告诉家里。”
“好。”元善笑着,但那笑,却怎么也压不下隐忧。
出发那天,元之荞把元善给的法币放到桌面上,还是当初那副拿到它们时的样子。元之荞知道自己离开后,梁桦一定会回来收拾卧房。她会将床铺、桌椅盖好,免得自己突然回来以后落了尘,无法立刻休息。而那时,母亲一定会发现她留在桌上的钱。
与家人一一告别,元之荞和杨黛坐上了前往火车站的黄包车。
她回头,看见元知宁张着嘴,正在哇哇大哭。梁桦眸中的眼泪要掉不掉,紧紧抿着嘴,依依不舍地看着她。元知荷拼命挥着手,跟着走了几步,“之荞,一定要平安啊,我等你回来。”
元之荞用力地点头,看向站在最旁边的元善。
父亲依旧板着脸,默默地看着她远去,就如他们送别哥哥元知茂的那天一样。元善一向不会直白地表达关怀与爱意,但她知道,父亲在担心她。
“就猜到你会担心,所以我故意没说,”元之荞放下手上的模型,看向杨黛,“小成哥受伤了,伤到要害,一时半会回不来,但好在那边有孙老师和医术高超的医生,所以他现在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话,杨黛的心揪起又放下,随后还是不安地悬起,两手不断地抚弄搪瓷杯,抠着图案凸起的部分。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六年,元之荞已经能清晰地感受情绪、辨别感情,也能适时地给予回应、直接表达。在这样的学习中,她当然发现了杨黛和李成之间的特殊反应,但不知为何,明明没有障碍的两人,却一直犹豫着,没有进入下一步。
“在意就直说呗,组内同志结合,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元之荞调试着模型,飞是能飞,但太耗能了,要是用这种模型进行画面捕捉,估计只能飞十几分钟。效率过低,也就没什么实用价值,元之荞有些懊恼地叹气,不知是气自己做的模型,还是气杨黛和李成之间拖拖拉拉的感情,“小黛姐,你们是我的警卫员,但这事我不反对,还很支持,所以到底还有什么顾虑的呢?”
“之荞,”咚地一声,杨黛将搪瓷杯结实地放在桌上,眉目中带有一丝少见的羞赧,“小小年纪,说什么呢?这是大人的事,你不懂。”
“是是是,我不懂,”元之荞起身,她想去找华常委,然后申请去前线,她得去“偷”一架侦察机来,这样才知道人家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但我的话,喜欢一定会说出口,万一明天就死了,这辈子的遗憾岂不又多一件?”
元之荞说完就走,没去看身后有些怔住的杨黛。
元之荞最近在研究侦察机,如今电子侦查技术还不成熟,但丑国那边已经出现了侦察飞行机。这个靠战争发财的国家,不仅靠着战争在他国掠夺资源,还将各种战争设备和武器卖给其他侵略国,其中自然也包括海国。
海国人用最新的侦察机,对新军驻地做高空探测,他们不仅找到了多处疑似军粮生产的工厂,也一并拍到了新军的驻地,于是在紧锣密鼓的轰炸追缴下,新军不得不开始转移。
元之荞不是飞行器制造专业的,拉着好几个学者一起研究,才做出了现在这个模型,但以她的眼光来看,该实验模型不仅没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实际效用也差于敌方的侦察机。想要突破,还是得有资料作为基础,但如今他们不仅面临技术封锁,材料等资源也相当匮乏。
办法总比困难多,买一架侦察机不现实,但元之荞觉得,自己搞个雷达干扰器,然后让战士们俘获一架侦察机,再由她拖回去,跟着大伙一块研究,这样的计划还是行得通的。
新军里,没有谁不能上战场的规定,就连华常委也参与过好几次作战,所以他听完元之荞的请求后,并不反对元之荞去前线。
得到允许,元之荞高兴地说出了她的另一个计划,既然敌方已经用上了侦察机,那干扰其工作的电子对抗装备,也得准备起来了。
这项装备也很适合船舰,用于对付敌人的海上侦查。
“科长,要是此行顺利,回来以后,想麻烦你帮我找一个隐蔽的实验室,”元之荞有些不好意思,“还有……国内没有这样的设备工厂,所以研究电子对抗的材料得进口,不知道科长有没有办法……”
“进口吗?”华常委想起孙长明刚刚报备过来的消息,孙长鉴将于一个月后前往英国深造,若白鸽和新军有英国那边的需求,可以经由孙长鉴帮忙,“没问题,”华常委笑了笑,“目前我们能联络苏国和法国,过段时间说不定还能和英国那边的船舰制造业打上关系,你放心去吧,后面的事情,我全力帮你。”
元之荞看着面前尚且年轻,但因操劳操心悄然长出白发的华常委,轻轻点了点头,“谢谢你科长……”她想了想,还是将之前留意的事说了出来,“对了科长,这是我近三年以来的观测数据。”
她从随身携带的包中取出一叠手写资料,上面是时间、气温以及计算的大概雨量。在《绯恋》中,钟平安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热旱造就饥荒,所以才下定决心争夺钟公馆,元之荞觉得气候的变化,无论如何突然,都会有其预兆及演变过程,于是估算着时间,提前做好记录,想要预测它来临的时日。
但不知为何,如今钟公馆事件发生,但书中描写的干旱却还未到来,元之荞不禁想,这是不是意味着重大情节点可以改变,又或者,是剧情在其中做了什么,但不论怎么样,该提防的事情还是得提防,这样也能让她安心离开。
“科长你看,前年和去年,降水时间、雨量、分布,都比较相似,但从去年年末开始,降水明显缩减,并且今年整个春季,雨水竟是去年的一半,”元之荞抽出一张折线图,指着上面的数据,“现下正值春末夏初,但入夏以来,骄阳似火,日日蝉鸣,不像初夏,反而更像盛夏。”
元之荞将三年的对比图均摆在一处,“过不了多久就是梅雨季了,若那时还是像这般少雨高温,我担心会出现蝗灾或干旱。”
华常委一听就知道元之荞在顾忌什么,现在已经入夏,若夏季降水少、气温高,就会导致土壤蒸发加快,发生缺墒,这样的话,秋收作物就难以成活,并且蝗虫喜干燥温暖,少雨环境能加快它们大量繁殖,进一步造成农作物灾害。
这意味着,今年极有可能发生灾荒。
华常委眉头紧锁,不断翻阅着元之荞写出的资料,“之荞,这些数据准确吗?”
元之荞回头看向守在门口的卫同志,卫同志是华常委的交通员,元之荞请他去叫杨黛,然后让杨黛把自己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以及参考书本全都拿来。
之后,元之荞与华常委详细地说了自己的观察方法以及取样地点,由此记录和测算数据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也肯定存在误差,无法代表全国,但这份资料,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之荞,这些数据,我能先拿走吗?”华常委看向元之荞,眼里多了一份忧思,“我需要和气象方面的同志聊聊。”
若真将出现灾荒,那一定得警惕粮食紧缺的饥饿问题,事关民生,也同样影响战局,此事一定要经过仔细确认。
“当然,”元之荞点头,“我带这些来本就是要给科长。”
从华常委那边离开,元之荞回去和父母说了自己需要远行的事,无论经历过多少次,梁桦都不习惯小女儿的离开,而元善知道后,只默默地给元之荞准备紧急药品,就怕路上出现意外。
梁桦还在絮叨,一旁的元知宁鹦鹉学舌,也跟着嘱咐元之荞,“行了行了,你去帮之荞做点糕饼,她爱吃这个。”元善出口,打断了梁桦的话,等梁桦带着元知宁离开,元善从怀里掏出法币,零零散散,却折得整整齐齐,看样子攒很久了。
元善将所有的钱递到元之荞手中,“穷家富路,爸爸虽不知道你要去干什么,但在外面,总是需要钱的,拿着,不要舍不得吃,你还小,还在长个子呢。”
元家刚来北城那会,经济还算宽裕,可仗打了这么些年,工厂、农田、商街……炸了又建,建了又毁,加之外币和外来商品的冲击,本地货币贬值得厉害。五年前租界边的房子还是一百银元一月,如今三万银元都不一定能租得到。
元善虽然有工作,但他还是如以前那样,不仅舍不得在医药费上赚钱,看到穷苦的人家,还会自掏腰包,帮人家买药看病。
家中孩子多,梁桦见状,不得不重新做起了衣服。而元知荷得空,一定都是坐在梁桦身边,帮着母亲缝衣穿线。
身为新军的元之荞自然有工资,但新军手头不宽松,钱还得用在必要的地方,所以发的工资恰好够组员吃住而已。按道理,元之荞也能像从前那样赚外快,但一则,军阀时不时的搜查加大了做“小生意”的难度,二则,元之荞身为组长,平日就忙,而且她也很需要钱去买设备和材料搞研究。
所以元之荞一赚到钱,大头都花在实验上了,只留下小部分交给家里。
整个元家,可以说过得并不富裕,有时他们还需要接济元安一家,故而大多数日子,都是能省则省。
元之荞有些鼻酸,她将钱推了回去,“爸,家里也没多少钱,知宁也还在长个子呢,你放心吧,这次我去的是哥哥的部队,新军不会让我饿肚子,哥哥看到我,也一定不会让我饿肚子,你就不要担心我了。”
“拿着,”元善强硬地把钱又塞了回来,板起脸,语气凶巴巴,可一字一句却是怜惜,“你要去凡市,一路上得走五天,来回就是十天,钱又不多,路上吃住肯定用得上,听爸爸的话,拿着。”
元之荞轻咬下唇,知道自己拗不过元善,于是把钱都放进了口袋,“好吧。”
“一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元善滞了滞,像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改了口,“注意安全,可以的话就报平安,免得你妈担心。”
“知道了,”元之荞的回答比刚才清晰明脆,“等我到了看见哥哥,也一并把他的近况告诉家里。”
“好。”元善笑着,但那笑,却怎么也压不下隐忧。
出发那天,元之荞把元善给的法币放到桌面上,还是当初那副拿到它们时的样子。元之荞知道自己离开后,梁桦一定会回来收拾卧房。她会将床铺、桌椅盖好,免得自己突然回来以后落了尘,无法立刻休息。而那时,母亲一定会发现她留在桌上的钱。
与家人一一告别,元之荞和杨黛坐上了前往火车站的黄包车。
她回头,看见元知宁张着嘴,正在哇哇大哭。梁桦眸中的眼泪要掉不掉,紧紧抿着嘴,依依不舍地看着她。元知荷拼命挥着手,跟着走了几步,“之荞,一定要平安啊,我等你回来。”
元之荞用力地点头,看向站在最旁边的元善。
父亲依旧板着脸,默默地看着她远去,就如他们送别哥哥元知茂的那天一样。元善一向不会直白地表达关怀与爱意,但她知道,父亲在担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