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次日午时,姜蘅准时被送进林府。
姜蘅顶着梳头女官的称号待在沈懿荷身边,但是她根本不会梳头。
既然李乐嘉全然不在乎这件事,她也就既来之则安之。
宫中的婢女尚且要尊她一声“蘅姑姑”,林府中的下人们自她进来后态度也一向恭敬,唯有林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训导了她几句府中的规矩。
姜蘅的屋子就在沈懿荷的厢房侧间,一个朝东的独立单间,设施一应俱全,只是不如她在京郊宅院的主屋大。
午时一刻,沈懿荷和林靖一同下朝回府,姜蘅站在一众仆从中,看见他们二人出双入对。
当她的面好歹演一演啊,真不怕她是间谍啊。
沈懿荷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见了姜蘅,唇角微微勾起,松开挽着林靖的手。
姜蘅和她对视上,赶紧把头低下。
“蘅姑娘可看过住处了?”
姜蘅答:“看过了,一切皆好,多谢将军打点。”
沈懿荷摇了摇头:“无妨,你在公主身边当差许久,到我身边来,亦不能让你受了委屈。”
【假】
姜蘅心底翻了个白眼,不用系统说她也知道。
沈懿荷身上还穿着朝服,暗红色的织金褙子,袖口荷花不蔓不枝,稍一转身,能闻见淡淡荷香。
她看向林靖,神采中颇为得意:“表哥,公主身边的女官罢了,荷儿是要得的。”
林靖眯着眼眸,将姜蘅周身扫视了遍,才从鼻息中溢出轻蔑一笑:“你开心便好。”
姜蘅跟在沈懿荷身后,亦步亦趋地绕过正厅走进后院的西厢房。
沈懿荷的荀鹤轩装饰淡雅,堂屋中百宝缠枝牡丹嵌柜中摆着琳琅满目的刀剑武器,隔着一扇屏风的珊瑚彩绘漆案上放这两个打开来的妆奁盒子,一应是宝石珠钗,与她平日的穿衣风格并不相似。
沈懿荷的侍女彤儿向姜蘅介绍这些首饰胭脂,姜蘅一一听过,多嘴问了一句:“平西将军平日里不这么打扮,怎么搜罗了这么多首饰,都是圣上的恩典?”
彤儿微微一笑,解释道:“小姐回了京城,自然要与京中小姐们来往,多些首饰珠宝,岂不是同她们更有话可说了?”
【真】
姜蘅捻着手中的珠钗,指腹轻轻在那颗白贝母上摩挲着,注视着彤儿的眼睛:“将军身边唯有你伺候得最亲近?”
彤儿的神色颇显的骄傲:“自然,公子托奴婢伺候小姐。”
“将军从前在军营中,身边竟没有得心的下属吗?”
彤儿张口将要作答,沈懿荷从里屋出来。
她已经褪下官服,换上一身鹅黄色的缦纱襦裙,三千青丝垂落颈后,不施粉黛的一张面孔被明淡的色衬得极为清丽。
彤儿走上前去,搀住她的手臂,笑盈盈地称赞道:“公子眼光独到,这身一群很衬小姐呢。”
“下午向舅妈请安,蘅姑娘替我梳妆吧。”沈懿荷牵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抬头看向姜蘅。
姜蘅点头称是,正要跟进去,彤儿走在她前面,便被沈懿荷制止住:“我如今乏了,身边有蘅姑娘一人伺候便好,你退下吧。”
彤儿仍然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恭恭敬敬:“奴婢担心蘅姑娘不清楚小姐喜恶,恼了小姐。”
【真】
即便这话是真的,姜蘅听起来还是觉得奇怪。
这不符合她对沈懿荷为数不多的刻板印象。
照理来说,她这样性子强硬的人,哪里容得下面人造次,更何况她堂堂平西将军,竟然一个能够贴身伺候的下属都没有吗?
沈懿荷眉稍轻挑,懒懒掀起眼皮,哼出一声笑来,拉住彤儿的手:“知道你关心我,你还能天天跟着我不成?不嫌累得慌?”
“奴婢伺候小姐是本分,怎么敢嫌累。”
“好了好了。”沈懿荷脸上还挂着温柔的笑,神采中锐利的棱角都被这抹笑磨平了,“小厨房做了奶羹,我饿了,你去给我取一些来。”
彤儿这才终于离开,姜蘅跟着沈懿荷进了她的闺房。
鹅黄帷帐,绣的是黄柳丝,婉转柔美,辅以金色的雀鸟纹案,可惜那两只黄鹂没有点睛。
“将军很喜欢黄色?”姜蘅环视了屋子一周,基本都是柔情似水的装饰,与堂屋中的刀剑武器大相径庭。
沈懿荷在梳妆镜前坐下来,透过铜镜去看姜蘅的脸,兀地一笑:“你以为呢?”
姜蘅走近她,拿起妆镜前的篦子,手指勾过她的头发,目光穿越铜镜中稍显扭曲的图像,对上沈懿荷的目光。
撇去了柔情,只有肃穆与凌厉。
姜蘅答:“不喜欢。”
“你会梳什么样的头?”
姜蘅不言不语,凭着记忆中古书里的头发图样,梳了一个简单的灵蛇髻,她取出抽屉中那枚嵌着绿翡翠的凤蝶鎏金银簪,向发丝缠绕着的蛇曲七寸处戳进。
沈懿荷的眉骨挺立,眉尾锋利,上扬似剑,只消稍上螺黛,便自成颜色。
她的袖口拂过案上,一支金镶玛瑙簪不慎落地,暗红色玛瑙从金丝间掉落,露出的纤细银针静静躺在地上,散着微微寒光。
姜蘅看了沈懿荷一眼,默不作声地将簪子捡起来,看见了门外虚晃的人影。
沈懿荷接过她的眼神,朝着门外朗声道:“彤儿,进来吧。”
彤儿拎着食盒进来,将一碗奶羹放到用餐的桌上,走到沈懿荷身边,把一个暗红绒布包裹的盒子打开,里面正有一副耳珰。
“公子同北辰王在清茶轩饮茶,瞧见一副耳珰,特地命常石送回来给小姐。”
“放着吧。”
“奴婢给您带上。”彤儿说着,拿起其中一枚,往沈懿荷的耳垂上钻去。
姜蘅眉宇微皱,上前走了两步,取过彤儿手上的耳珰,放回锦盒中:“这副耳珰,不配将军今日的打扮。”
彤儿脸上的笑意褪去,却不理会姜蘅,直视着沈懿荷的面孔,问道:“小姐不喜欢吗?”
沈懿荷按住她的手:“给舅母请安,何必戴这么招摇的首饰。表哥的心意我领了,你去告诉常石,晚些时候我去清茶轩寻表哥。”
“是。”彤儿终于作罢,将锦盒好好收起来,却睨了一眼姜蘅,吩咐道,“后院浣衣处有小姐的外裳,请蘅姑娘收回来吧。”
“彤儿姑娘在与我说笑吧。”姜蘅沉了一口气,走到彤儿面前,“我是公主赏赐给将军的女官,姑娘哪里来的胆量,如此吩咐我?”
沈懿荷站起来,拉过彤儿的手,将她护在自己身边。
“蘅姑娘在我手下做事,还要拿出在公主身边的气派?”
姜蘅的脸色垮了,看见彤儿露出得意的笑,心不甘情不愿地低头称是,步履匆匆赶到后院。
沈懿荷身边的一切都太蹊跷了。
姜蘅在晾晒的衣裙中间拉了一张小板凳坐下,燥热的风时而掠过空旷的庭院中,将晒着的衣裙吹起一个角,明晃晃的日光便直直地照在姜蘅的脸上,她畏光,不由得眯上眼睛。
却猛然想起什么。
“系统,你出来。”
【宿主有什么吩咐】
“你测谎,测的究竟是与事实相悖的谎言,还是与内心想法相悖的谎言?”
【宿主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姜蘅不耐烦地直了直身子:“你回答我。”
【人最难掩饰的往往是心中的欲望,心口不一才是测谎之所在】
她拨弄手上指甲的动作停住,眼神失焦地望向远处墙根的一株草,沉默了很长时间,回忆起李乐嘉和沈懿荷跟她说过的所有话,还有看似忠心耿耿实则步步紧逼的彤儿,一阵强烈的不安感瞬间涌上心头。
她早有预感,李乐嘉绝不是要她测是林靖与沈懿荷的私情那么简单。
她起先还猜测兴许是二人之间有什么另外的矛盾,如今看来,沈懿荷在林府的日子并没有多自在,那她何不求了陛下自己开府出去?
【宿主的考量可真多】
姜蘅没理它,想到沈懿荷今日的各种反常,人前人后分明是两副面孔。
或许她根本不喜欢林靖,待在林府只是无奈之举?
又或许,她自愿留在林府,是有所图谋?
“蘅姑娘,你好了吗?”彤儿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姜蘅把衣裙收起来,捧到边上一个侍女的手中,快速穿过连廊,走进沈懿荷的荀鹤轩。
她正在书房中写字,姜蘅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案上的瓷砚,跟楚炼当时给她的那一枚一模一样。
“将军寿辰宴,旁人送来的贺礼。将军知道小姐喜欢,特地留给小姐,小姐用着可还顺手?”
沈懿荷将狼毫在砚台中来回划动,满意地点了点头:“舅舅给的,自然是好的。”
难怪姜蘅昨天把瓷砚弄丢了,楚炼一点都不着急,他早就有谋算,不过是再备一份未雨绸缪罢了。
这台瓷砚看上去刚刚开砚不久。
不同于普通的石砚,上好的胶泥烧制而成,釉层薄而透明,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墨汁太容易干,不过两柱香的时间,砚台之上便结了一层薄薄的墨膜。
彤儿领着另一位长相年轻的姑娘过来:“小姐,鬓影阁来的消息,三日后上新秋装,那日您同公子在清茶轩用完晚膳可要去看看?”
沈懿荷方才写完一个“靖”字,她的笔迹苍劲,狼毫之下那抹黑,仿佛是无边大漠中的一缕狼烟,混着夜间营帐中的灯火和金柝声,千钧一发。
“我与表哥回来恐怕太晚,照例由珂儿去选便好。”沈懿荷看向边上名唤珂儿的姑娘,将手上的宣纸递给彤儿,“收好了,等表哥回来给他看看,我的字进步了没有。”
“蘅姑娘如今是我的梳头姑娘,便随着珂儿一同去鬓影阁,看看时兴的衣裙搭什么样的发式。”
姜蘅抬起头来,目光恰好和沈懿荷对上,沈懿荷移开眼神,看向那台瓷砚。
那台瓷砚有蹊跷,姜蘅疑惑,她是在提醒她吗?
姜蘅需要跟楚炼见一面。
姜蘅顶着梳头女官的称号待在沈懿荷身边,但是她根本不会梳头。
既然李乐嘉全然不在乎这件事,她也就既来之则安之。
宫中的婢女尚且要尊她一声“蘅姑姑”,林府中的下人们自她进来后态度也一向恭敬,唯有林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训导了她几句府中的规矩。
姜蘅的屋子就在沈懿荷的厢房侧间,一个朝东的独立单间,设施一应俱全,只是不如她在京郊宅院的主屋大。
午时一刻,沈懿荷和林靖一同下朝回府,姜蘅站在一众仆从中,看见他们二人出双入对。
当她的面好歹演一演啊,真不怕她是间谍啊。
沈懿荷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见了姜蘅,唇角微微勾起,松开挽着林靖的手。
姜蘅和她对视上,赶紧把头低下。
“蘅姑娘可看过住处了?”
姜蘅答:“看过了,一切皆好,多谢将军打点。”
沈懿荷摇了摇头:“无妨,你在公主身边当差许久,到我身边来,亦不能让你受了委屈。”
【假】
姜蘅心底翻了个白眼,不用系统说她也知道。
沈懿荷身上还穿着朝服,暗红色的织金褙子,袖口荷花不蔓不枝,稍一转身,能闻见淡淡荷香。
她看向林靖,神采中颇为得意:“表哥,公主身边的女官罢了,荷儿是要得的。”
林靖眯着眼眸,将姜蘅周身扫视了遍,才从鼻息中溢出轻蔑一笑:“你开心便好。”
姜蘅跟在沈懿荷身后,亦步亦趋地绕过正厅走进后院的西厢房。
沈懿荷的荀鹤轩装饰淡雅,堂屋中百宝缠枝牡丹嵌柜中摆着琳琅满目的刀剑武器,隔着一扇屏风的珊瑚彩绘漆案上放这两个打开来的妆奁盒子,一应是宝石珠钗,与她平日的穿衣风格并不相似。
沈懿荷的侍女彤儿向姜蘅介绍这些首饰胭脂,姜蘅一一听过,多嘴问了一句:“平西将军平日里不这么打扮,怎么搜罗了这么多首饰,都是圣上的恩典?”
彤儿微微一笑,解释道:“小姐回了京城,自然要与京中小姐们来往,多些首饰珠宝,岂不是同她们更有话可说了?”
【真】
姜蘅捻着手中的珠钗,指腹轻轻在那颗白贝母上摩挲着,注视着彤儿的眼睛:“将军身边唯有你伺候得最亲近?”
彤儿的神色颇显的骄傲:“自然,公子托奴婢伺候小姐。”
“将军从前在军营中,身边竟没有得心的下属吗?”
彤儿张口将要作答,沈懿荷从里屋出来。
她已经褪下官服,换上一身鹅黄色的缦纱襦裙,三千青丝垂落颈后,不施粉黛的一张面孔被明淡的色衬得极为清丽。
彤儿走上前去,搀住她的手臂,笑盈盈地称赞道:“公子眼光独到,这身一群很衬小姐呢。”
“下午向舅妈请安,蘅姑娘替我梳妆吧。”沈懿荷牵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抬头看向姜蘅。
姜蘅点头称是,正要跟进去,彤儿走在她前面,便被沈懿荷制止住:“我如今乏了,身边有蘅姑娘一人伺候便好,你退下吧。”
彤儿仍然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恭恭敬敬:“奴婢担心蘅姑娘不清楚小姐喜恶,恼了小姐。”
【真】
即便这话是真的,姜蘅听起来还是觉得奇怪。
这不符合她对沈懿荷为数不多的刻板印象。
照理来说,她这样性子强硬的人,哪里容得下面人造次,更何况她堂堂平西将军,竟然一个能够贴身伺候的下属都没有吗?
沈懿荷眉稍轻挑,懒懒掀起眼皮,哼出一声笑来,拉住彤儿的手:“知道你关心我,你还能天天跟着我不成?不嫌累得慌?”
“奴婢伺候小姐是本分,怎么敢嫌累。”
“好了好了。”沈懿荷脸上还挂着温柔的笑,神采中锐利的棱角都被这抹笑磨平了,“小厨房做了奶羹,我饿了,你去给我取一些来。”
彤儿这才终于离开,姜蘅跟着沈懿荷进了她的闺房。
鹅黄帷帐,绣的是黄柳丝,婉转柔美,辅以金色的雀鸟纹案,可惜那两只黄鹂没有点睛。
“将军很喜欢黄色?”姜蘅环视了屋子一周,基本都是柔情似水的装饰,与堂屋中的刀剑武器大相径庭。
沈懿荷在梳妆镜前坐下来,透过铜镜去看姜蘅的脸,兀地一笑:“你以为呢?”
姜蘅走近她,拿起妆镜前的篦子,手指勾过她的头发,目光穿越铜镜中稍显扭曲的图像,对上沈懿荷的目光。
撇去了柔情,只有肃穆与凌厉。
姜蘅答:“不喜欢。”
“你会梳什么样的头?”
姜蘅不言不语,凭着记忆中古书里的头发图样,梳了一个简单的灵蛇髻,她取出抽屉中那枚嵌着绿翡翠的凤蝶鎏金银簪,向发丝缠绕着的蛇曲七寸处戳进。
沈懿荷的眉骨挺立,眉尾锋利,上扬似剑,只消稍上螺黛,便自成颜色。
她的袖口拂过案上,一支金镶玛瑙簪不慎落地,暗红色玛瑙从金丝间掉落,露出的纤细银针静静躺在地上,散着微微寒光。
姜蘅看了沈懿荷一眼,默不作声地将簪子捡起来,看见了门外虚晃的人影。
沈懿荷接过她的眼神,朝着门外朗声道:“彤儿,进来吧。”
彤儿拎着食盒进来,将一碗奶羹放到用餐的桌上,走到沈懿荷身边,把一个暗红绒布包裹的盒子打开,里面正有一副耳珰。
“公子同北辰王在清茶轩饮茶,瞧见一副耳珰,特地命常石送回来给小姐。”
“放着吧。”
“奴婢给您带上。”彤儿说着,拿起其中一枚,往沈懿荷的耳垂上钻去。
姜蘅眉宇微皱,上前走了两步,取过彤儿手上的耳珰,放回锦盒中:“这副耳珰,不配将军今日的打扮。”
彤儿脸上的笑意褪去,却不理会姜蘅,直视着沈懿荷的面孔,问道:“小姐不喜欢吗?”
沈懿荷按住她的手:“给舅母请安,何必戴这么招摇的首饰。表哥的心意我领了,你去告诉常石,晚些时候我去清茶轩寻表哥。”
“是。”彤儿终于作罢,将锦盒好好收起来,却睨了一眼姜蘅,吩咐道,“后院浣衣处有小姐的外裳,请蘅姑娘收回来吧。”
“彤儿姑娘在与我说笑吧。”姜蘅沉了一口气,走到彤儿面前,“我是公主赏赐给将军的女官,姑娘哪里来的胆量,如此吩咐我?”
沈懿荷站起来,拉过彤儿的手,将她护在自己身边。
“蘅姑娘在我手下做事,还要拿出在公主身边的气派?”
姜蘅的脸色垮了,看见彤儿露出得意的笑,心不甘情不愿地低头称是,步履匆匆赶到后院。
沈懿荷身边的一切都太蹊跷了。
姜蘅在晾晒的衣裙中间拉了一张小板凳坐下,燥热的风时而掠过空旷的庭院中,将晒着的衣裙吹起一个角,明晃晃的日光便直直地照在姜蘅的脸上,她畏光,不由得眯上眼睛。
却猛然想起什么。
“系统,你出来。”
【宿主有什么吩咐】
“你测谎,测的究竟是与事实相悖的谎言,还是与内心想法相悖的谎言?”
【宿主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姜蘅不耐烦地直了直身子:“你回答我。”
【人最难掩饰的往往是心中的欲望,心口不一才是测谎之所在】
她拨弄手上指甲的动作停住,眼神失焦地望向远处墙根的一株草,沉默了很长时间,回忆起李乐嘉和沈懿荷跟她说过的所有话,还有看似忠心耿耿实则步步紧逼的彤儿,一阵强烈的不安感瞬间涌上心头。
她早有预感,李乐嘉绝不是要她测是林靖与沈懿荷的私情那么简单。
她起先还猜测兴许是二人之间有什么另外的矛盾,如今看来,沈懿荷在林府的日子并没有多自在,那她何不求了陛下自己开府出去?
【宿主的考量可真多】
姜蘅没理它,想到沈懿荷今日的各种反常,人前人后分明是两副面孔。
或许她根本不喜欢林靖,待在林府只是无奈之举?
又或许,她自愿留在林府,是有所图谋?
“蘅姑娘,你好了吗?”彤儿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姜蘅把衣裙收起来,捧到边上一个侍女的手中,快速穿过连廊,走进沈懿荷的荀鹤轩。
她正在书房中写字,姜蘅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案上的瓷砚,跟楚炼当时给她的那一枚一模一样。
“将军寿辰宴,旁人送来的贺礼。将军知道小姐喜欢,特地留给小姐,小姐用着可还顺手?”
沈懿荷将狼毫在砚台中来回划动,满意地点了点头:“舅舅给的,自然是好的。”
难怪姜蘅昨天把瓷砚弄丢了,楚炼一点都不着急,他早就有谋算,不过是再备一份未雨绸缪罢了。
这台瓷砚看上去刚刚开砚不久。
不同于普通的石砚,上好的胶泥烧制而成,釉层薄而透明,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墨汁太容易干,不过两柱香的时间,砚台之上便结了一层薄薄的墨膜。
彤儿领着另一位长相年轻的姑娘过来:“小姐,鬓影阁来的消息,三日后上新秋装,那日您同公子在清茶轩用完晚膳可要去看看?”
沈懿荷方才写完一个“靖”字,她的笔迹苍劲,狼毫之下那抹黑,仿佛是无边大漠中的一缕狼烟,混着夜间营帐中的灯火和金柝声,千钧一发。
“我与表哥回来恐怕太晚,照例由珂儿去选便好。”沈懿荷看向边上名唤珂儿的姑娘,将手上的宣纸递给彤儿,“收好了,等表哥回来给他看看,我的字进步了没有。”
“蘅姑娘如今是我的梳头姑娘,便随着珂儿一同去鬓影阁,看看时兴的衣裙搭什么样的发式。”
姜蘅抬起头来,目光恰好和沈懿荷对上,沈懿荷移开眼神,看向那台瓷砚。
那台瓷砚有蹊跷,姜蘅疑惑,她是在提醒她吗?
姜蘅需要跟楚炼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