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中天,明钿始终没见到熹宁帝的身影,便知他今夜是真的不会来了。
前去为她探消息的老宫人回来报说:“王美人落了胎,身子大出血,人有些不好了,天家在王美人那儿陪着。”
听及,明钿不觉一喜一伤,但终究是欢喜胜过了熹宁帝今夜不能来的悲伤。
“老天爷还是有眼的,知道她肚里的野种不能留!”
老宫人却并不为此感到欢欣,反而忧心忡忡地道:“贵人还是莫高兴得太早!寿安殿那头皆在传说是贵人害得王美人落了胎,太后要来治你的罪哩!”
明钿蹙眉道:“她落胎与我何干?”
老宫人道:“贵人白日里不是推了她?”
提起这一茬,明钿便一肚子的气:“我是想推她来着,但那贱人自己却先跌到了我身上。不过,还算那贱人有些识好歹,当着徐老妪的面说了是自己不当心跌倒的,与我无关,怎么如今又赖到我头上了?她欺君罔上,与姓张的那邪老道合谋算计天家的子嗣,死到临头,竟还想拉我下水!天家可不糊涂,不会听信她的一面之词!”
老宫人却不似她这般乐观,提醒她:“贵人还是多留些心眼。纵使天家信贵人是无辜的,但若太后不信贵人,天家怕也护不住你。”
听言,明钿的脸色不由凝重了几分。
她须得在徐老妪为难她之前,想法子让天家来此见她一面。只要天家肯来见她,徐老妪也奈何不了她。
入寝前,她切切叮嘱着老宫人:“明日一早,你去寻邓常侍,请他务必在天家面前为我说说好话,定要让他说服天家下朝后见我一见,我定要揭穿那贱人与那邪道暗地里的勾当!”
老宫人应了声诺,便催她早些歇息。
***
王美人小产后大出血,人也因此晕厥了过去。章怀春为她施了一回针,又灌了一碗汤药下去,王美人方始慢慢恢复了一点意识。
因王美人仍是危在旦夕,徐太后又请了太医署的两名老医丞来看视,而后对章怀春道:“夜深了,宫门已下钥了,我早已命人往永和里送了信,说你今晚就留在宫里了。你本还在休养中,不易操劳,今晚便去小驹儿那里歇一歇。”
章怀春没有拒绝太后这番好意,只是若有所思地问了句:“王美人芳名叫‘明月’么?”
“你问她名儿作甚?”徐太后只觉蹊跷,唇边泛出的笑意却带着几分讥诮,“你不问我,我都要忘了她从前是叫这么个名儿,可这后宫里有个霸道无理的贵人,只因她的名字里带了个‘明’字,便说她这名儿犯了忌讳,恁是逼着天家给她改了个名儿。她如今不叫‘明月’了,叫‘婵月’。”
章怀春若有所悟:“原来如此。”
她正欲辞别徐太后,太后却望着她认真问:“这宫里已没人称她为‘明月’了,你是从谁人口中得知她原来叫‘明月’的?”
章怀春如实道:“美人意识不清时,偶有呓语。”
听言,徐太后不禁笑道:“我还当你对皇帝后宫里的女人有了些儿兴趣,特意去打听的,原是我会错了意。”又不无遗憾地感慨道,“当年,我若是态度强硬些,也能少受些明家那女人的气,皇帝也不会被那女人迷得像个昏君。”
章怀春心中警铃大作,唯恐太后再说出令她为难的话来,忙道:“时候不早了,姨母早些歇息,甥女告辞了。”
徐太后一见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微微有了些恼意:“我不过是遗憾惋惜两句而已,瞧把你吓的!”又故意凶巴巴催赶着她,“走吧!走吧!我知你不想见我的面,我见你这副生疏冷淡的模样也挺糟心,赶紧走!”
章怀春敛眉行礼:“甥女告退。”
徐太后遂让宫人领她去偏殿歇息。
***
章怀春出了西配殿,正与前来的熹宁帝和邓石撞了个正着。
熹宁帝这时候在这宫里见到她很是惊讶:“妹妹还未出宫?”
章怀春回道:“王美人小产,太后请臣女来医治,因此留到了这时候。”又道,“天家应是去看望王美人的,臣女便先行一步了。”
“妹妹且等等!”熹宁帝示意邓石先带那宫人退至一旁,这才向章怀春问道,“妹妹觉得‘日月为明’的‘明’指的是宝石明珠,还是天上明月?”
章怀春实不知熹宁帝这番问话的用意,唯恐说出口的话会酿成大祸,不敢信口开河。
“臣女不知天家事,不敢妄言。”她低眉顺眼地道。
熹宁帝却道:“你不敢妄言天家事,却敢借如年之口为那曹方向朕诉冤。若那曹方并不无辜,你不怕自己会受他牵连?”
章怀春神色微顿,认命般地道:“那便是臣女信错了人,也怨不得旁人。”
熹宁帝默默打量了她半晌,还是决定不再试探她了,温声道:“朕今日去过廷尉寺了。曹方虽口不能言,但双手还写得了字,他说除他之外,曹公生前见过的最后一人是那曹武君。而曹公偏在见过曹武君后,拼死留下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明’字,这字应是那曹武君故意透露给曹公的。曹公未能识破她的险恶用心,果真给朕留了个难题。”
章怀春只是静静听着,并未言语。
熹宁帝也不在意,忽问了一句:“王美人小产,妹妹可知是何缘由?”
章怀春忙收敛心神,正色道:“是受了撞击。加之王美人自有孕以来,心脉不平,似有郁症,胎儿坐得不甚稳,受点小磕小碰,也容易小产。”
闻言,熹宁帝不由拧了拧眉,继而笑道:“妹妹辛苦了。”又问,“母后安排你今晚在何处歇息?”
章怀春道:“在三女公子所住的偏殿。”
熹宁帝莞尔:“如此也好。你与叹春妹妹许久未见,也该好好聚一聚,叙一叙姊妹之情,消了彼此间的隔阂误会——你去吧。”
章怀春遂向他行了一礼,便同那宫人离开了。
而她不知,她离开王美人病榻前不过一个时辰,王美人却再次晕厥了过去,再也未能醒过来。
***
翌日一早,明钿尚未梳洗妆扮,温饬殿内便闯进了乌泱泱一群带刀的宫中侍卫。
老宫人见了这般阵仗,心道不好,忙伸臂将一众人拦住,厉声疾呼:“贵人寝宫,岂容尔等擅闯!你们不怕天家问罪么?”
她话音方落,人群后便传来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我等正是奉了天家之命,前来捉拿杀害天家子嗣与后宫妃嫔的凶人!”说着话,那人已自人群后大步流星地迈入了殿中。
明钿在内寝一听外头那些人是奉了天家之命前来捉人的,当下也顾不得衣着妆容,赤着双脚便走了出来。
老宫人见状,忙回身将人往里头推搡,又回头瞪视着几个胆大包天的侍卫,大声斥道:“大胆!贵人面容岂是你们这些鼠辈能窥视的!再看,便治你们个不敬亵慢之罪!”又去劝明钿,“你快些进去,这副尊容怎能让外头这些男人瞧见?”
明钿却好似没听见她的劝说,拨开她的手臂,缓步行至那为首的男子跟前,一双眼只直直盯着他看。
她认得他。
此人正是护卫永安宫的卫尉雷鸣,是太后的人。
“你不过是太后身边一条看门的狗,谁给你的狗胆假传天家旨意来我这里撒野的!”明钿声虽弱,但毕竟在这后宫里受宠了多年,面对眼前这些男人时,自有一股居于上位的气势,“还不快滚!”
自明钿披发跣足、一脸素净地出现在众人眼前,雷鸣便不敢再抬眼,更是被她逼得连连后退。
他虽顾及着她的身份,但毕竟尚有使命在身。退出殿外后,他便不再退让,垂着眼有礼有节地向明钿抱拳行了一礼:“我等奉命办事,还请贵人莫要为难我等,梳洗后,便请移步暴室,太后已在那儿候着了。”
明钿忽笑了:“这么说,那贱人也跟着她的野种一道儿去见阎王了?”
雷鸣只是不答,再次催道:“还请贵人梳洗换装后,随我等去暴室见太后。”又意味深长地提醒了一句,“贵人若不想再添一桩忤逆不敬的罪名,还请莫让我等久等。”
明钿却道:“我要见天家说话!”
雷鸣道:“天家日理万机,已将此事悉数交给太后来处理了。”
明钿不信,坚持要见天家。
两方僵持不下时,却是邓石带了熹宁帝的旨意来催请明钿去见太后说话。
邓石亲自来催,让明钿彻底绝望了。
她不再挣扎反抗,也不梳洗妆扮,面如死灰地看着眼前这乌泱泱一群人,随后便赤着双足踏出了宫殿,径直往暴室的方向去了。
雷鸣见状,忙命一拨人留下来看守这殿中的宫人,又带着另一拨人追上了明钿。
那老宫人见邓石还未走,遂上前拉住他的衣袖,老泪纵横地哭诉道:“贵人是无辜的啊!太后不信贵人,天家莫非也不信么?”
邓石心有戚戚焉,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道:“天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天家虽是君,但身为人子,也不好忤逆太后!当然,明贵人若真是无辜的,太后也不会为难她,自会将她放回来的!”
老宫人却不以为然。
明钿平日里便不得太后欢心,只因太后寻不到她大的错处,除了规诫训斥,也不会拿她如何。
这回让太后拿到了把柄,明钿便是不死,也会脱层皮。
瞧她方才离开时的模样,她好似是去赴死一般。
前去为她探消息的老宫人回来报说:“王美人落了胎,身子大出血,人有些不好了,天家在王美人那儿陪着。”
听及,明钿不觉一喜一伤,但终究是欢喜胜过了熹宁帝今夜不能来的悲伤。
“老天爷还是有眼的,知道她肚里的野种不能留!”
老宫人却并不为此感到欢欣,反而忧心忡忡地道:“贵人还是莫高兴得太早!寿安殿那头皆在传说是贵人害得王美人落了胎,太后要来治你的罪哩!”
明钿蹙眉道:“她落胎与我何干?”
老宫人道:“贵人白日里不是推了她?”
提起这一茬,明钿便一肚子的气:“我是想推她来着,但那贱人自己却先跌到了我身上。不过,还算那贱人有些识好歹,当着徐老妪的面说了是自己不当心跌倒的,与我无关,怎么如今又赖到我头上了?她欺君罔上,与姓张的那邪老道合谋算计天家的子嗣,死到临头,竟还想拉我下水!天家可不糊涂,不会听信她的一面之词!”
老宫人却不似她这般乐观,提醒她:“贵人还是多留些心眼。纵使天家信贵人是无辜的,但若太后不信贵人,天家怕也护不住你。”
听言,明钿的脸色不由凝重了几分。
她须得在徐老妪为难她之前,想法子让天家来此见她一面。只要天家肯来见她,徐老妪也奈何不了她。
入寝前,她切切叮嘱着老宫人:“明日一早,你去寻邓常侍,请他务必在天家面前为我说说好话,定要让他说服天家下朝后见我一见,我定要揭穿那贱人与那邪道暗地里的勾当!”
老宫人应了声诺,便催她早些歇息。
***
王美人小产后大出血,人也因此晕厥了过去。章怀春为她施了一回针,又灌了一碗汤药下去,王美人方始慢慢恢复了一点意识。
因王美人仍是危在旦夕,徐太后又请了太医署的两名老医丞来看视,而后对章怀春道:“夜深了,宫门已下钥了,我早已命人往永和里送了信,说你今晚就留在宫里了。你本还在休养中,不易操劳,今晚便去小驹儿那里歇一歇。”
章怀春没有拒绝太后这番好意,只是若有所思地问了句:“王美人芳名叫‘明月’么?”
“你问她名儿作甚?”徐太后只觉蹊跷,唇边泛出的笑意却带着几分讥诮,“你不问我,我都要忘了她从前是叫这么个名儿,可这后宫里有个霸道无理的贵人,只因她的名字里带了个‘明’字,便说她这名儿犯了忌讳,恁是逼着天家给她改了个名儿。她如今不叫‘明月’了,叫‘婵月’。”
章怀春若有所悟:“原来如此。”
她正欲辞别徐太后,太后却望着她认真问:“这宫里已没人称她为‘明月’了,你是从谁人口中得知她原来叫‘明月’的?”
章怀春如实道:“美人意识不清时,偶有呓语。”
听言,徐太后不禁笑道:“我还当你对皇帝后宫里的女人有了些儿兴趣,特意去打听的,原是我会错了意。”又不无遗憾地感慨道,“当年,我若是态度强硬些,也能少受些明家那女人的气,皇帝也不会被那女人迷得像个昏君。”
章怀春心中警铃大作,唯恐太后再说出令她为难的话来,忙道:“时候不早了,姨母早些歇息,甥女告辞了。”
徐太后一见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微微有了些恼意:“我不过是遗憾惋惜两句而已,瞧把你吓的!”又故意凶巴巴催赶着她,“走吧!走吧!我知你不想见我的面,我见你这副生疏冷淡的模样也挺糟心,赶紧走!”
章怀春敛眉行礼:“甥女告退。”
徐太后遂让宫人领她去偏殿歇息。
***
章怀春出了西配殿,正与前来的熹宁帝和邓石撞了个正着。
熹宁帝这时候在这宫里见到她很是惊讶:“妹妹还未出宫?”
章怀春回道:“王美人小产,太后请臣女来医治,因此留到了这时候。”又道,“天家应是去看望王美人的,臣女便先行一步了。”
“妹妹且等等!”熹宁帝示意邓石先带那宫人退至一旁,这才向章怀春问道,“妹妹觉得‘日月为明’的‘明’指的是宝石明珠,还是天上明月?”
章怀春实不知熹宁帝这番问话的用意,唯恐说出口的话会酿成大祸,不敢信口开河。
“臣女不知天家事,不敢妄言。”她低眉顺眼地道。
熹宁帝却道:“你不敢妄言天家事,却敢借如年之口为那曹方向朕诉冤。若那曹方并不无辜,你不怕自己会受他牵连?”
章怀春神色微顿,认命般地道:“那便是臣女信错了人,也怨不得旁人。”
熹宁帝默默打量了她半晌,还是决定不再试探她了,温声道:“朕今日去过廷尉寺了。曹方虽口不能言,但双手还写得了字,他说除他之外,曹公生前见过的最后一人是那曹武君。而曹公偏在见过曹武君后,拼死留下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明’字,这字应是那曹武君故意透露给曹公的。曹公未能识破她的险恶用心,果真给朕留了个难题。”
章怀春只是静静听着,并未言语。
熹宁帝也不在意,忽问了一句:“王美人小产,妹妹可知是何缘由?”
章怀春忙收敛心神,正色道:“是受了撞击。加之王美人自有孕以来,心脉不平,似有郁症,胎儿坐得不甚稳,受点小磕小碰,也容易小产。”
闻言,熹宁帝不由拧了拧眉,继而笑道:“妹妹辛苦了。”又问,“母后安排你今晚在何处歇息?”
章怀春道:“在三女公子所住的偏殿。”
熹宁帝莞尔:“如此也好。你与叹春妹妹许久未见,也该好好聚一聚,叙一叙姊妹之情,消了彼此间的隔阂误会——你去吧。”
章怀春遂向他行了一礼,便同那宫人离开了。
而她不知,她离开王美人病榻前不过一个时辰,王美人却再次晕厥了过去,再也未能醒过来。
***
翌日一早,明钿尚未梳洗妆扮,温饬殿内便闯进了乌泱泱一群带刀的宫中侍卫。
老宫人见了这般阵仗,心道不好,忙伸臂将一众人拦住,厉声疾呼:“贵人寝宫,岂容尔等擅闯!你们不怕天家问罪么?”
她话音方落,人群后便传来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我等正是奉了天家之命,前来捉拿杀害天家子嗣与后宫妃嫔的凶人!”说着话,那人已自人群后大步流星地迈入了殿中。
明钿在内寝一听外头那些人是奉了天家之命前来捉人的,当下也顾不得衣着妆容,赤着双脚便走了出来。
老宫人见状,忙回身将人往里头推搡,又回头瞪视着几个胆大包天的侍卫,大声斥道:“大胆!贵人面容岂是你们这些鼠辈能窥视的!再看,便治你们个不敬亵慢之罪!”又去劝明钿,“你快些进去,这副尊容怎能让外头这些男人瞧见?”
明钿却好似没听见她的劝说,拨开她的手臂,缓步行至那为首的男子跟前,一双眼只直直盯着他看。
她认得他。
此人正是护卫永安宫的卫尉雷鸣,是太后的人。
“你不过是太后身边一条看门的狗,谁给你的狗胆假传天家旨意来我这里撒野的!”明钿声虽弱,但毕竟在这后宫里受宠了多年,面对眼前这些男人时,自有一股居于上位的气势,“还不快滚!”
自明钿披发跣足、一脸素净地出现在众人眼前,雷鸣便不敢再抬眼,更是被她逼得连连后退。
他虽顾及着她的身份,但毕竟尚有使命在身。退出殿外后,他便不再退让,垂着眼有礼有节地向明钿抱拳行了一礼:“我等奉命办事,还请贵人莫要为难我等,梳洗后,便请移步暴室,太后已在那儿候着了。”
明钿忽笑了:“这么说,那贱人也跟着她的野种一道儿去见阎王了?”
雷鸣只是不答,再次催道:“还请贵人梳洗换装后,随我等去暴室见太后。”又意味深长地提醒了一句,“贵人若不想再添一桩忤逆不敬的罪名,还请莫让我等久等。”
明钿却道:“我要见天家说话!”
雷鸣道:“天家日理万机,已将此事悉数交给太后来处理了。”
明钿不信,坚持要见天家。
两方僵持不下时,却是邓石带了熹宁帝的旨意来催请明钿去见太后说话。
邓石亲自来催,让明钿彻底绝望了。
她不再挣扎反抗,也不梳洗妆扮,面如死灰地看着眼前这乌泱泱一群人,随后便赤着双足踏出了宫殿,径直往暴室的方向去了。
雷鸣见状,忙命一拨人留下来看守这殿中的宫人,又带着另一拨人追上了明钿。
那老宫人见邓石还未走,遂上前拉住他的衣袖,老泪纵横地哭诉道:“贵人是无辜的啊!太后不信贵人,天家莫非也不信么?”
邓石心有戚戚焉,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道:“天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天家虽是君,但身为人子,也不好忤逆太后!当然,明贵人若真是无辜的,太后也不会为难她,自会将她放回来的!”
老宫人却不以为然。
明钿平日里便不得太后欢心,只因太后寻不到她大的错处,除了规诫训斥,也不会拿她如何。
这回让太后拿到了把柄,明钿便是不死,也会脱层皮。
瞧她方才离开时的模样,她好似是去赴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