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无处寻(一)
“驾,驾!”
“轱辘轱辘轱辘……”
谢云间缓缓睁开了眼睛。
昏暗狭窄的马车里,除了她,还有一男一女。
“吁——”
马车忽然停下了。
谢云间觉得胃里一阵翻涌,头脑昏聩,不由得用手撑住了额头。
“小师妹当真身子骨孱弱,不过是两个时辰马车,就晕成这副样子。”身着竹月云裳的女修叹息一声,说道。
“要吐到外面吐去!”身着竹月长袍的男修双手抱胸,说道。
“三师兄,这话过分了。”女修皱眉道。
“四师妹,距离栖棠村,还有一个时辰车程,她吐在马车里,难不成要我们下车走过去?”三师兄扬起下巴,斜觑着谢云间,满脸嫌恶地说道。
谢云间抬眼扫了三师兄一眼,没有说话。
她堂堂医仙,天下第一门派杏林门的创始人,不仅医术独步天下,身子骨也是一等一的好,“孱弱”二字,是与她绝不沾边的。
可是这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莫不是中了毒?
“喂!”三师兄一把拉开帘子,冲车夫吼道,“怎么突然停下了!若是耽误了掌门的大事,小心掌门取你小命!”
车夫吓了一跳,急忙转头,恭恭敬敬地回道,“仙修大人,不是小人故意为之,着实是刚才天空忽然劈下一道闪电,晃了小人的眼,小人才……”
“青天白日,哪来的闪电!睁眼说瞎话,小心闪了舌头!”三师兄怒喝一声,说道。
车夫吓得脑袋一缩,唯唯诺诺,不敢应声了。三师兄抬头,瞅了眼万里晴空,愤愤地呸了一口,“唰”的一声,拉上了帘子。
谢云间冷眼看着三师兄,心中愈发疑惑起来。
女修竹月云裳,男修竹月长袍,的确是她一手创立的杏林门。
不过杏林门怎么会混入这种人?
符佰烟在干什么?
她明明交代清楚了后事,杏林门由他接掌,她本来很放心的。
等一下,现在是什么情况。
他们对她毫不尊重,还叫她小师妹,莫非她不是没有死,而是……
借尸还魂了?
谢云间思及此间,立即运转灵力探查体内,然而甫一探查,差点没背过气去。
灵力极其微薄不说,这副身子明明是天生有疾,哪怕谢云间医仙再世,也没法让她活过二十岁!
谢云间几乎要气笑了,上天让她借尸还魂罢了,宗门混入三师兄这种混账也罢了,可是如今这具身体,竟然只有不到两年可活!
借尸还魂,借“尸”还魂。
这副身子,不会是刚刚晕车晕死的吧……
谢云间的脸唰地黑了下去。
*
“小师妹,你还好吧?”四师姐柔声问道。
三师兄见状,“啧”了一声,不耐地撇过了头。
谢云间略一思忖,决定开门见山,直接问道,“四师姐,我想知道,医仙谢云间,仙逝多久了?”
四师姐怔了一下,点了点额头,苦思冥想半晌,才开口说道,“应是有一千年了。小师妹,你可莫要向掌门告状,掌门编纂杏林手册,特意把医仙的生卒年月写在首页,若被他知晓了,责骂一顿都是轻的。”
一千年?
她死了一千年了?
谢云间心中微微迷茫,一种虚无缥缈的孤独感,薄雾一般笼罩了她。
他的徒儿,那个执拗的少年,一双眸子如同漆墨一般,总是认真地看着她,记下她的每一句话,然后将其奉为圭臬。
肯定早已死了吧。
而她一手创立的杏林门,历经千年风霜,只怕也不再是之前那副样子了。
“所谓医者,救死扶伤,济世安人。”
“杏林门人,务必恪守医德,慎思谨学,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谢云间耳边恍惚间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曾经那个少年,抱着竹简,一字一句地诵读她立下的杏林门规。
直至她寿终正寝,卧榻之前,早已长开的男人跪在地上,捧着她的手,漆墨眼眸中含着极痛的泪水。
“徒儿符佰烟,谨遵师尊教诲。”
“救死扶伤,济世安人……”
*
颠簸的马车令谢云间头昏脑涨,胃部的不适拉回了她的思绪。
谢云间微蹙着眉,趁三师兄和四师姐不注意,悄悄将灵力汇聚于指尖,出手如电,“嗒嗒”两声轻响,四师姐的余光只瞄到一抹残影,谢云间已经悄悄点了自己两耳之后的翳风穴。
清润的灵力顺着经脉流淌,谢云间顿觉灵台清明,晕眩之感消失,胃部的翻涌也渐渐平息下来。
活不到两年也罢,反正她早已入土了。
许是天可怜见,不忍看她一手创立的杏林门乌烟瘴气,才让她这个老祖宗重新归来,整顿宗门。
那她便好好修理一下这群后辈。
尤其是那个收徒不慎的掌门。
谢云间合上眼睛,暗暗心道。
*
马车一路颠簸,终于停下,谢云间掀开车帘,跳了下去。
正午日头正盛,赤日炎炎,焦金砾石。谢云间把手放在额前,眯着眼睛望去,只见一个孤零零的石碑立在村口,上书“栖棠村”三个大字,由于年久失修,石刻已被侵蚀得七七八八,透出一股荒凉的气息。
谢云间忽然想起三师兄所说“掌门的大事”,此行想必是杏林门掌门所派,只是不知所为何事。
谢云间并没有原身的记忆,不过她并不打算询问,而是佯装无事,默默地跟着三师兄和四师姐往村里走去。村中有上百户人家,烟囱冒着炊烟,明显有人居住,田中却无人耕耘,家家关门闭户,蹊跷古怪至极。
三师兄“砰砰砰”敲了沿途几户人家的门,无人应声,恼羞成怒,骂道,“混账!都哑巴了吗?杏林门大驾光临,再不开门,小心老子砸了你们的破屋子!”
谢云间闻言,气得眼前一黑,差点一巴掌打过去。打着杏林门的旗号横行霸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杏林门不是救死扶伤的医者门派,而是什么邪魔外道!
“三师兄,低调行事。若是引来了义宗的人,单凭我们三人,怕是讨不到好处。”四师姐低声说道。
“义宗那群游侠,天天吃饱了没事干,我们杏林门哪里招他惹他了!”三师兄愤然说道。
谢云间听着听着,心中浮起了浓浓的疑窦。
义宗,游侠,听起来并不像坏人。
杏林门以济世安人为宗旨,怎会与他们结仇?
三师兄的叫嚷起了作用,“吱嘎”一声,门开了一条缝。
一个老汉探出头来,脸上挂着畏畏缩缩的笑,弓腰说道,“原来是杏林门的大……大王们,村里近来不太平,小的没敢开门,还请各位大王恕罪。”
谢云间差点呛到,那句“大王”像一道天雷,雷得她外焦里嫩,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位女大王,敢问小的哪里……”老汉见谢云间面色古怪,诚惶诚恐地问道。
谢云间打断老汉的话,一言难尽地摇了摇头。三师兄一把推开老汉,几步跨进院中,不耐烦地叫了起来,“老头!我们奉掌门之令前来查探,你说近来村里不太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谢云间莫名松了口气,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虽然飞扬跋扈,至少还干人事。
老汉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青天白日,压低声音说道,“村里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不出两天便会气息全无,我们以为这些人已经死了,谁知停棺之时,他们又会活过来,脸皮又肿又绿,无差别攻击活人!被攻击的人,又会得这种怪病,因此村里家家关门闭户,足不出户……”
活人诈死,是活死人?
还是行尸,死后尸体诈尸?
谢云间暗暗思忖,正想深入询问症状,三师兄已经咋咋呼呼,威胁老汉带他们去找得病之人了。
老汉吓得面无人色,连连摇头,三师兄神色一厉,“唰”的一声抽出长剑,剑尖直指老汉咽喉。
“你带是不带?”
谢云间眉头一皱,忍无可忍,刚想出言制止,老汉忽然指着几人背后,怪叫一声,面如土色,站立不稳,“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
“活……活死人!”
老汉双腿猛蹬,向后蹭去,忽然想起了什么,双目圆睁,回头大声吼道,“老婆子!快带孙女从后门跑!快啊!”
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草垛里忽然钻出一个老妪,怀中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娃儿,连滚带爬,往后门跑去。
老汉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跌跌撞撞地爬起身来,挡在了老妪和女娃儿前面。
三师兄和四师姐严阵以待,只见一个摇摇晃晃的活死人,跳过门槛,晃入了院中。
只见他的脑袋油绿发亮,肿得如同箩筐,紧绷的皮肤几乎撑破,双臂同样肿胀发绿,而下半身却格外伶仃,双脚并得极拢,几乎缩成一点,走路一蹦一跃,迅速向几人接近。
谢云间上下一扫,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明了。
不是活死人,是行尸!
人死之后,尸体被一种名叫“寄尸草”的植物寄生,寄尸草的根茎极小极细,叶片宽大肥厚,因是中寄尸草之人,双脚伶仃,头脸却肿胀异常。
可是寄尸草只寄生死人,老汉之前所说的怪病,又是怎么回事?
谢云间思索之间,行尸已经跳到了三人面前。四师姐长剑出鞘,挽一个剑花,用力一推剑柄,长剑便呼啸一声,裹挟着灵力,向行尸的头部飞去。
“对对,头部肿绿,症结一定在头上!四师妹,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三师兄大声呼喝道,却站得远远的,眼神一转,忽然抓住了老汉的衣襟。
“别跑,你还有用。”三师兄冷笑一声,钳住老汉的脖颈,说道。
四师姐的长剑“嚓”的一声,削掉了行尸的半片脑袋。四师姐心中一喜,然而行尸动作却丝毫不见迟缓,双膝一曲,弹射而出,猛地向四师姐攻来。
“三师兄,救我!”四师姐来不及躲避,大惊失色,呼喊道。
三师兄神情狠厉,一掌推在老汉后心,老汉登时如腾云驾雾一般飞起,直直撞向行尸。行尸只剩半边的油绿脸庞近在咫尺,老汉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嚎,死死闭上了眼睛。
下一刹那,老汉“砰”的一声,重重摔在了地上。
尘土飞扬,溅进眼睛,老汉只觉双眼剧痛,口鼻之中全身尘土,不由得捂着胸口呛咳起来。
“去洗洗眼睛。”一股柔和的灵力忽然将老汉托举而起,老汉不由自主地向水缸走去,回头看时,泪眼朦胧中,只见那个看似柔柔弱弱的杏林门小师妹单手持剑,站在行尸旁边,虽然单薄孱弱,却身姿挺拔,像一株劲松。
“小师妹,你没事吧!”四师姐抢上前来,急声道。
“人肉靶子,如今的杏林门,呵。”谢云间冷冷一笑,低声自语道。
“小师妹,这是……”四师姐看着倒在地上的行尸,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说道,“你斩断了他的双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表面,不追病根。”谢云间收起长剑,说道,“上肢肿绿,下肢伶仃,死人变行尸,如此明显的症状,寄尸草,你们竟然看不出来吗?”
“寄尸草?”四师姐一怔,“所以你斩断他的双腿,便是断了寄尸草的根,对么?”
谢云间点了点头,取出怀中的隔离医袋,将行尸的双脚装了进去,“寄尸草传染性极强,需要九窍真火焚烧,才能彻底根除。我们灵力不足,无法使出九窍真火,暂且把村里的行尸斩断双脚,带回门里处理吧。”
四师姐闻言,表情微妙,还未开口,三师兄就走了过来,嗤笑一声,说道,“小师妹,你莫不是撞坏了脑子。将这双脚带回门内,献给掌门,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这里的百姓是死是活,关我们杏林门屁事!”
谢云间脸色一变,抬头看向三师兄,四师姐也拍了拍谢云间的肩膀,说道,“小师妹,三师兄说得对,掌门不需要那么多寄尸草,带一株回去就好。”
谢云间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谬之感,还未说些什么,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砰砰咚咚”连绵不断的撞击声。
谢云间神情一变,猛地回头,只见狭窄的门中,无数油绿肿胀的脑袋密密麻麻,挤了进来。
寄尸草喜光,正午骄阳,正是行尸活跃的时候。
他们动静太大,村里的行尸,竟然都被吸引了过来。
后门传来一阵喧闹,老妪抱着女娃儿,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三五只行尸,追着她们跳到了院中。
根本来不及反应,不过眨眼之间,杏林门和老汉一家,便被蹦跳的行尸们包围了。
“符小云!看你干的好事!”三师兄暴喝一声,长剑出鞘,斩下了一排行尸的双脚。
符小云?
谢云间一怔。
她叫符小云?
她的徒儿……符佰烟的后人?
*
一道明亮的剑光乍然亮起,从天边飞来,带着炽烈的火光横扫而过。
“九窍真火!掌门,是掌门到了!”三师兄和四师姐大喜过望,同时喜形于色,抬头向天边望去。
谢云间怔怔地看着这明亮的火光,九窍真火灼热炽烈,足以焚尽万物。
根本不用斩断双脚,触到火光的行尸,无一例外瞬间湮灭,连飞灰都不留分毫。
九窍真火是她亲手发明,但能把此火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除她之外,唯有一人。
谢云间若有所觉,仰头看去。
只见一道人影,裹挟着猎猎风声,落在屋脊之上,衣袂飞扬。
谢云间不经意间与那人视线相接,猝不及防撞进了那双漆墨般的眼眸之中。
恍惚间,谢云间耳边响起了那人低沉而恭敬的呼唤。
“师尊……”
“徒儿符佰烟,祗叩教安。”
*
“一群废物。”
那人负手立于屋脊之上,发出了一声轻蔑至极的冷笑。
“轱辘轱辘轱辘……”
谢云间缓缓睁开了眼睛。
昏暗狭窄的马车里,除了她,还有一男一女。
“吁——”
马车忽然停下了。
谢云间觉得胃里一阵翻涌,头脑昏聩,不由得用手撑住了额头。
“小师妹当真身子骨孱弱,不过是两个时辰马车,就晕成这副样子。”身着竹月云裳的女修叹息一声,说道。
“要吐到外面吐去!”身着竹月长袍的男修双手抱胸,说道。
“三师兄,这话过分了。”女修皱眉道。
“四师妹,距离栖棠村,还有一个时辰车程,她吐在马车里,难不成要我们下车走过去?”三师兄扬起下巴,斜觑着谢云间,满脸嫌恶地说道。
谢云间抬眼扫了三师兄一眼,没有说话。
她堂堂医仙,天下第一门派杏林门的创始人,不仅医术独步天下,身子骨也是一等一的好,“孱弱”二字,是与她绝不沾边的。
可是这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莫不是中了毒?
“喂!”三师兄一把拉开帘子,冲车夫吼道,“怎么突然停下了!若是耽误了掌门的大事,小心掌门取你小命!”
车夫吓了一跳,急忙转头,恭恭敬敬地回道,“仙修大人,不是小人故意为之,着实是刚才天空忽然劈下一道闪电,晃了小人的眼,小人才……”
“青天白日,哪来的闪电!睁眼说瞎话,小心闪了舌头!”三师兄怒喝一声,说道。
车夫吓得脑袋一缩,唯唯诺诺,不敢应声了。三师兄抬头,瞅了眼万里晴空,愤愤地呸了一口,“唰”的一声,拉上了帘子。
谢云间冷眼看着三师兄,心中愈发疑惑起来。
女修竹月云裳,男修竹月长袍,的确是她一手创立的杏林门。
不过杏林门怎么会混入这种人?
符佰烟在干什么?
她明明交代清楚了后事,杏林门由他接掌,她本来很放心的。
等一下,现在是什么情况。
他们对她毫不尊重,还叫她小师妹,莫非她不是没有死,而是……
借尸还魂了?
谢云间思及此间,立即运转灵力探查体内,然而甫一探查,差点没背过气去。
灵力极其微薄不说,这副身子明明是天生有疾,哪怕谢云间医仙再世,也没法让她活过二十岁!
谢云间几乎要气笑了,上天让她借尸还魂罢了,宗门混入三师兄这种混账也罢了,可是如今这具身体,竟然只有不到两年可活!
借尸还魂,借“尸”还魂。
这副身子,不会是刚刚晕车晕死的吧……
谢云间的脸唰地黑了下去。
*
“小师妹,你还好吧?”四师姐柔声问道。
三师兄见状,“啧”了一声,不耐地撇过了头。
谢云间略一思忖,决定开门见山,直接问道,“四师姐,我想知道,医仙谢云间,仙逝多久了?”
四师姐怔了一下,点了点额头,苦思冥想半晌,才开口说道,“应是有一千年了。小师妹,你可莫要向掌门告状,掌门编纂杏林手册,特意把医仙的生卒年月写在首页,若被他知晓了,责骂一顿都是轻的。”
一千年?
她死了一千年了?
谢云间心中微微迷茫,一种虚无缥缈的孤独感,薄雾一般笼罩了她。
他的徒儿,那个执拗的少年,一双眸子如同漆墨一般,总是认真地看着她,记下她的每一句话,然后将其奉为圭臬。
肯定早已死了吧。
而她一手创立的杏林门,历经千年风霜,只怕也不再是之前那副样子了。
“所谓医者,救死扶伤,济世安人。”
“杏林门人,务必恪守医德,慎思谨学,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谢云间耳边恍惚间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曾经那个少年,抱着竹简,一字一句地诵读她立下的杏林门规。
直至她寿终正寝,卧榻之前,早已长开的男人跪在地上,捧着她的手,漆墨眼眸中含着极痛的泪水。
“徒儿符佰烟,谨遵师尊教诲。”
“救死扶伤,济世安人……”
*
颠簸的马车令谢云间头昏脑涨,胃部的不适拉回了她的思绪。
谢云间微蹙着眉,趁三师兄和四师姐不注意,悄悄将灵力汇聚于指尖,出手如电,“嗒嗒”两声轻响,四师姐的余光只瞄到一抹残影,谢云间已经悄悄点了自己两耳之后的翳风穴。
清润的灵力顺着经脉流淌,谢云间顿觉灵台清明,晕眩之感消失,胃部的翻涌也渐渐平息下来。
活不到两年也罢,反正她早已入土了。
许是天可怜见,不忍看她一手创立的杏林门乌烟瘴气,才让她这个老祖宗重新归来,整顿宗门。
那她便好好修理一下这群后辈。
尤其是那个收徒不慎的掌门。
谢云间合上眼睛,暗暗心道。
*
马车一路颠簸,终于停下,谢云间掀开车帘,跳了下去。
正午日头正盛,赤日炎炎,焦金砾石。谢云间把手放在额前,眯着眼睛望去,只见一个孤零零的石碑立在村口,上书“栖棠村”三个大字,由于年久失修,石刻已被侵蚀得七七八八,透出一股荒凉的气息。
谢云间忽然想起三师兄所说“掌门的大事”,此行想必是杏林门掌门所派,只是不知所为何事。
谢云间并没有原身的记忆,不过她并不打算询问,而是佯装无事,默默地跟着三师兄和四师姐往村里走去。村中有上百户人家,烟囱冒着炊烟,明显有人居住,田中却无人耕耘,家家关门闭户,蹊跷古怪至极。
三师兄“砰砰砰”敲了沿途几户人家的门,无人应声,恼羞成怒,骂道,“混账!都哑巴了吗?杏林门大驾光临,再不开门,小心老子砸了你们的破屋子!”
谢云间闻言,气得眼前一黑,差点一巴掌打过去。打着杏林门的旗号横行霸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杏林门不是救死扶伤的医者门派,而是什么邪魔外道!
“三师兄,低调行事。若是引来了义宗的人,单凭我们三人,怕是讨不到好处。”四师姐低声说道。
“义宗那群游侠,天天吃饱了没事干,我们杏林门哪里招他惹他了!”三师兄愤然说道。
谢云间听着听着,心中浮起了浓浓的疑窦。
义宗,游侠,听起来并不像坏人。
杏林门以济世安人为宗旨,怎会与他们结仇?
三师兄的叫嚷起了作用,“吱嘎”一声,门开了一条缝。
一个老汉探出头来,脸上挂着畏畏缩缩的笑,弓腰说道,“原来是杏林门的大……大王们,村里近来不太平,小的没敢开门,还请各位大王恕罪。”
谢云间差点呛到,那句“大王”像一道天雷,雷得她外焦里嫩,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位女大王,敢问小的哪里……”老汉见谢云间面色古怪,诚惶诚恐地问道。
谢云间打断老汉的话,一言难尽地摇了摇头。三师兄一把推开老汉,几步跨进院中,不耐烦地叫了起来,“老头!我们奉掌门之令前来查探,你说近来村里不太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谢云间莫名松了口气,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虽然飞扬跋扈,至少还干人事。
老汉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青天白日,压低声音说道,“村里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不出两天便会气息全无,我们以为这些人已经死了,谁知停棺之时,他们又会活过来,脸皮又肿又绿,无差别攻击活人!被攻击的人,又会得这种怪病,因此村里家家关门闭户,足不出户……”
活人诈死,是活死人?
还是行尸,死后尸体诈尸?
谢云间暗暗思忖,正想深入询问症状,三师兄已经咋咋呼呼,威胁老汉带他们去找得病之人了。
老汉吓得面无人色,连连摇头,三师兄神色一厉,“唰”的一声抽出长剑,剑尖直指老汉咽喉。
“你带是不带?”
谢云间眉头一皱,忍无可忍,刚想出言制止,老汉忽然指着几人背后,怪叫一声,面如土色,站立不稳,“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
“活……活死人!”
老汉双腿猛蹬,向后蹭去,忽然想起了什么,双目圆睁,回头大声吼道,“老婆子!快带孙女从后门跑!快啊!”
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草垛里忽然钻出一个老妪,怀中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娃儿,连滚带爬,往后门跑去。
老汉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跌跌撞撞地爬起身来,挡在了老妪和女娃儿前面。
三师兄和四师姐严阵以待,只见一个摇摇晃晃的活死人,跳过门槛,晃入了院中。
只见他的脑袋油绿发亮,肿得如同箩筐,紧绷的皮肤几乎撑破,双臂同样肿胀发绿,而下半身却格外伶仃,双脚并得极拢,几乎缩成一点,走路一蹦一跃,迅速向几人接近。
谢云间上下一扫,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明了。
不是活死人,是行尸!
人死之后,尸体被一种名叫“寄尸草”的植物寄生,寄尸草的根茎极小极细,叶片宽大肥厚,因是中寄尸草之人,双脚伶仃,头脸却肿胀异常。
可是寄尸草只寄生死人,老汉之前所说的怪病,又是怎么回事?
谢云间思索之间,行尸已经跳到了三人面前。四师姐长剑出鞘,挽一个剑花,用力一推剑柄,长剑便呼啸一声,裹挟着灵力,向行尸的头部飞去。
“对对,头部肿绿,症结一定在头上!四师妹,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三师兄大声呼喝道,却站得远远的,眼神一转,忽然抓住了老汉的衣襟。
“别跑,你还有用。”三师兄冷笑一声,钳住老汉的脖颈,说道。
四师姐的长剑“嚓”的一声,削掉了行尸的半片脑袋。四师姐心中一喜,然而行尸动作却丝毫不见迟缓,双膝一曲,弹射而出,猛地向四师姐攻来。
“三师兄,救我!”四师姐来不及躲避,大惊失色,呼喊道。
三师兄神情狠厉,一掌推在老汉后心,老汉登时如腾云驾雾一般飞起,直直撞向行尸。行尸只剩半边的油绿脸庞近在咫尺,老汉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嚎,死死闭上了眼睛。
下一刹那,老汉“砰”的一声,重重摔在了地上。
尘土飞扬,溅进眼睛,老汉只觉双眼剧痛,口鼻之中全身尘土,不由得捂着胸口呛咳起来。
“去洗洗眼睛。”一股柔和的灵力忽然将老汉托举而起,老汉不由自主地向水缸走去,回头看时,泪眼朦胧中,只见那个看似柔柔弱弱的杏林门小师妹单手持剑,站在行尸旁边,虽然单薄孱弱,却身姿挺拔,像一株劲松。
“小师妹,你没事吧!”四师姐抢上前来,急声道。
“人肉靶子,如今的杏林门,呵。”谢云间冷冷一笑,低声自语道。
“小师妹,这是……”四师姐看着倒在地上的行尸,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说道,“你斩断了他的双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表面,不追病根。”谢云间收起长剑,说道,“上肢肿绿,下肢伶仃,死人变行尸,如此明显的症状,寄尸草,你们竟然看不出来吗?”
“寄尸草?”四师姐一怔,“所以你斩断他的双腿,便是断了寄尸草的根,对么?”
谢云间点了点头,取出怀中的隔离医袋,将行尸的双脚装了进去,“寄尸草传染性极强,需要九窍真火焚烧,才能彻底根除。我们灵力不足,无法使出九窍真火,暂且把村里的行尸斩断双脚,带回门里处理吧。”
四师姐闻言,表情微妙,还未开口,三师兄就走了过来,嗤笑一声,说道,“小师妹,你莫不是撞坏了脑子。将这双脚带回门内,献给掌门,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这里的百姓是死是活,关我们杏林门屁事!”
谢云间脸色一变,抬头看向三师兄,四师姐也拍了拍谢云间的肩膀,说道,“小师妹,三师兄说得对,掌门不需要那么多寄尸草,带一株回去就好。”
谢云间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谬之感,还未说些什么,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砰砰咚咚”连绵不断的撞击声。
谢云间神情一变,猛地回头,只见狭窄的门中,无数油绿肿胀的脑袋密密麻麻,挤了进来。
寄尸草喜光,正午骄阳,正是行尸活跃的时候。
他们动静太大,村里的行尸,竟然都被吸引了过来。
后门传来一阵喧闹,老妪抱着女娃儿,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三五只行尸,追着她们跳到了院中。
根本来不及反应,不过眨眼之间,杏林门和老汉一家,便被蹦跳的行尸们包围了。
“符小云!看你干的好事!”三师兄暴喝一声,长剑出鞘,斩下了一排行尸的双脚。
符小云?
谢云间一怔。
她叫符小云?
她的徒儿……符佰烟的后人?
*
一道明亮的剑光乍然亮起,从天边飞来,带着炽烈的火光横扫而过。
“九窍真火!掌门,是掌门到了!”三师兄和四师姐大喜过望,同时喜形于色,抬头向天边望去。
谢云间怔怔地看着这明亮的火光,九窍真火灼热炽烈,足以焚尽万物。
根本不用斩断双脚,触到火光的行尸,无一例外瞬间湮灭,连飞灰都不留分毫。
九窍真火是她亲手发明,但能把此火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除她之外,唯有一人。
谢云间若有所觉,仰头看去。
只见一道人影,裹挟着猎猎风声,落在屋脊之上,衣袂飞扬。
谢云间不经意间与那人视线相接,猝不及防撞进了那双漆墨般的眼眸之中。
恍惚间,谢云间耳边响起了那人低沉而恭敬的呼唤。
“师尊……”
“徒儿符佰烟,祗叩教安。”
*
“一群废物。”
那人负手立于屋脊之上,发出了一声轻蔑至极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