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过来的时候边月感觉自己躺在床上都在晃。
她跌跌撞撞地走出厢房,就见自己兄长在和一个年纪差不多的男子在说话,边上站着几个小萝卜头在听素云讲故事。
正听得兴起的苏星河眼睛一撇,发现边月醒了,连忙跑过去抓住她的手,紧紧地握住,眼里满是担忧。
边长晖见妹妹醒了,招呼边月过去:“月儿,这是堂兄边册,他的父亲是我们的亲大伯,大兄,这是月儿。”
边册点点头,向边月握拳道:“六妹妹好。”
边月也回礼道好。
大概是有些尴尬,边册很快便告辞了。
边长晖也不在意,领着妹妹在家里四处介绍。
边家族地被山包围着,看起来像个有点坡度的盆地,村子在坡上,整个村子向外呈扇形辐射出去。
地势平坦的地方都是田地,地里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饲弄庄稼,再陡一些的地方做不了农田,便种植了桃树和梨树。
“哥哥,为什么你们不做梯田啊,这样旁边的坡地不就能用了?你们既然已经把地整平了,为什么要执着是不是平平整整的一大块呢?做成梯田不好么?”
边家的三进院子在半山腰,离村里有点距离,站的高一点,便能俯瞰整个边家村。
原本边长晖是自豪地看着族中的田地,这些都是村里的族人这么多年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来的,这会被妹妹一说,他一拍脑门就风风火火地跑开了。
边月目瞪口呆地看着他跑远了,伸出去挽留的手就放下了。
不是,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走了?
想不通的边月懒得再想,她在家转了一下,发现大家都忙着规整行李,没人注意她,就偷偷从侧门溜了出去。
边月高估了自己,进村里没多久,她就在交错的小路中迷失的方向,转了许久也没遇到一个人,她累得够呛。
人总说望山跑死马,她望着山,拐来拐去都是死胡同。
她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想着有人路过问一下路,看看有没有好心人能把她领回去,这转来转去实在是太累了。
等了许久都没有人路过,只有一个扎着羊角辫,背着大背篓的小女孩经过,她面无表情地看了边月一眼,又一言不发地往前走。
“那小孩,你等等”边月两步跟上前。
小女孩停下脚步,看着她,也不说话。
看着小孩有点不耐烦的样子,边月连忙说道:“我是昨天刚回来的边月,我的兄长叫边长晖。”
“我知道,叔爷说过,有事吗?”
“我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能不能送我回去,我回去了请你吃点心。”
小女孩思考了片刻,点点头:“可以,我先把背篓放回家,再送你。”
边月连忙答应,想要帮她拿背篓,结果小女孩抓紧背篓拒绝了。
小女孩带着边月拐进了一个巷子,在一间茅草屋前,小孩开口道:“等着。”
没一会,她就出来了:“走吧。”
边月跟着这个小女孩七拐八转,一抬头,就看到在自家门口站着东张西望的素云。
她朝素云喊了一声,再一回头,刚刚那个小女孩就不见了。
“小姐,你去哪了,家里都急死了,夫人把少爷骂了一通,又派人出去寻你。”素云眼眶湿润,显然是吓到了。
“我本来想出去转一下的,结果不知怎么的,转来转去都是死胡同,幸亏遇到一个小女孩,她领着我回来的。说好了要谢谢她的,结果一回头就不见人了。”
“没事就好,到时候见吴叔家的吴未去打听一下。”
边月也没纠结,跟着素云进了院子。
边家在村里的宅子,是当年老太爷回来后村里帮着建的,一直都空着,边大伯一家随着老太爷住在以前的老宅那里。
正房里,萧清的几个妯娌正在不时地宽慰她,让她不要心急,村子就这么大,等下孩子就回来了。
正担心着,就见如玉跑着进来回话,说人回来了。
萧清激动地跑了出去,一把把边月拥进了怀里:“你这孩子,出去也不带人,可把娘吓死了。”
边月轻轻拍着她的背:“娘,对不起,我下次不会一个人乱跑了。”
妯娌们看到边月回来也放下了心,纷纷告辞回去了,还叮嘱边月有时间去家里做客。
听闻是一个小女孩领着边月回来的,萧清打发素云去打听是谁家的孩子,给人家送点谢礼。
打发素云出去,萧清拉着边月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月儿,我知道你以前在那方世界日子过得自在随心,不喜欢我们这里的拘束生活,但是你现在还是个孩子,力气也比旁人小,万一遇到个什么拐子可怎么办?”
边月知道她是为自己好,把头靠在萧清的肩膀上:“娘,谢谢你,知道我不是你女儿还这么关心我。”
萧清猜测她以前过得不好,也知道她担心自己只是因为女儿的皮囊才对她好,她轻拂过女儿的头发,思绪飘远了。
其实玄明的说法,她刚开始是不信的,见鬼的双胎论,留个女儿在手里,以后总是能派上用场的,不过一副嫁妆罢了。
但是她离开京城的头一天,梦到了自己死去的公爹。
他牵着引玥的手,告诉她,月儿就是自己的女儿,让自己好好待她。
她才有点相信这个月儿也许真的在她肚子里短暂地待了一段时间。
萧清才开始真心实意地疼爱这个女儿来。
出去找人的边长晖带着老族长回了家,刚刚听到家里下人说找到了妹妹,他又拐到族长家,把他请了过来。
妹妹刚刚说的梯田,他想让她仔细跟族长解释一下。
“小妹,我把族长请来了,你快把刚刚说的梯田再说一遍。”
边月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萧清特地让人做的糕点,听着如心念话本子,不时跟萧清讨论两句故事里的情节合理性。
就见自家兄长拽着老族长进了门,老族长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
“晖儿,你的礼仪呢,还不快找个凳子给族长坐下。”瞪了儿子一眼的萧清,边数落儿子边给族长倒了杯茶。
“不…不妨事,我缓缓就好。”族长给自己灌下一杯茶,轻锤自己胸口说道。
长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不是太激动了么。
如果按照妹妹说的把缓坡都改成荒田,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粮食产量一定能升高不少。
族长把来意一说,边月也尴尬的不行,不是说梯田汉朝就有了吗,怎么好像不是那回事啊。
“这个,我其实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梯田,只知道,在我们那里,南方丘陵地带,依山建的田地都是梯形的,一层一层,有的地势过陡的,就种茶树,有一整座山都是茶树的,也有一整座山都是田地的,两种交错的也有。”
边月思索着上辈子在网上看过的图片和纪录片,是不是还有在梯田里养鱼的?她想着补充了一句:“应该还有在梯田里养鱼的,具体怎么养我也不知道,只听过稻花鱼。”
一边的三人闻言心下一动,互相看了一点,默契点头,不妨一试。
族长发话,村里便组织起数十个身强体壮的好手,去村东边的土坡那里开垦了。
不出三天,那个土坡就呈现出梯田的雏形了。
用竹管引来山中的泉水,放入最上面的田里,等水漫过留下来的缺口往山下的田里流去,围观的族人发出了激动的呼喊声。
太好了,等多开垦几块梯田,就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边月看着激动的族人,拉着长晖小声道:“私自开垦土地,不需要向官府报备吗?”
长晖闻言一笑:“小妹放心,我们这附近的3座山头,都是我边氏一族的,这些我们都能开垦,只要缴税时根据自家实有的土地面积缴税就行了。
经过长晖的介绍,边月才明白,在这个朝代,多的是像边家这种一个家族买地抱团生活的村子,整个村子由乡绅或者族长管事,婚丧嫁娶,只需要族里同意即可,每年年末当地政府便会派出专人去村子里了解情况。
他们会丈量土地,调查人口数量,了解这个家族里今年添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死的人怎么死的,有没有留方子和脉案,一旦发现存在隐户,或者非正常死亡的,那么这个家族就会失去自治的权力。
不允许家族自治,但皇权也不下乡,他们很快就会被周边势大的家族吸收吞并。
等到那些家族胃口养大了,开始伸出爪牙的时候,朝中那些早已等待多时的屠刀便会砍向他们。
听得边月打了个寒战,这不就是养蛊吗!
虽然听起来和华国的民族自治一样,但是这里是奔着养肥了好杀猪的心态来弄的。
不过现在的皇帝也是怕再培养出大大小小的世家,近些年来,慢慢开始瓦解这种宗族管理体系了。
边家族人闻弦知雅意,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向官府报备了应有的土地和人数,族中婚丧嫁娶事宜也去官府办理,族中还专门选了一个对外交流的村长。
土地报备的时候,就是往多了办的,头三年垦出来的荒地不用纳税,等三年后就按实有土地纳税了。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开垦土地,就有这么多弯弯绕。
听得边月头脑发昏。
她上辈子只是一个简单快乐的社畜而已啊,为什么要她来这个满世界都是心眼子的地方啊。
她跌跌撞撞地走出厢房,就见自己兄长在和一个年纪差不多的男子在说话,边上站着几个小萝卜头在听素云讲故事。
正听得兴起的苏星河眼睛一撇,发现边月醒了,连忙跑过去抓住她的手,紧紧地握住,眼里满是担忧。
边长晖见妹妹醒了,招呼边月过去:“月儿,这是堂兄边册,他的父亲是我们的亲大伯,大兄,这是月儿。”
边册点点头,向边月握拳道:“六妹妹好。”
边月也回礼道好。
大概是有些尴尬,边册很快便告辞了。
边长晖也不在意,领着妹妹在家里四处介绍。
边家族地被山包围着,看起来像个有点坡度的盆地,村子在坡上,整个村子向外呈扇形辐射出去。
地势平坦的地方都是田地,地里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饲弄庄稼,再陡一些的地方做不了农田,便种植了桃树和梨树。
“哥哥,为什么你们不做梯田啊,这样旁边的坡地不就能用了?你们既然已经把地整平了,为什么要执着是不是平平整整的一大块呢?做成梯田不好么?”
边家的三进院子在半山腰,离村里有点距离,站的高一点,便能俯瞰整个边家村。
原本边长晖是自豪地看着族中的田地,这些都是村里的族人这么多年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来的,这会被妹妹一说,他一拍脑门就风风火火地跑开了。
边月目瞪口呆地看着他跑远了,伸出去挽留的手就放下了。
不是,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走了?
想不通的边月懒得再想,她在家转了一下,发现大家都忙着规整行李,没人注意她,就偷偷从侧门溜了出去。
边月高估了自己,进村里没多久,她就在交错的小路中迷失的方向,转了许久也没遇到一个人,她累得够呛。
人总说望山跑死马,她望着山,拐来拐去都是死胡同。
她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想着有人路过问一下路,看看有没有好心人能把她领回去,这转来转去实在是太累了。
等了许久都没有人路过,只有一个扎着羊角辫,背着大背篓的小女孩经过,她面无表情地看了边月一眼,又一言不发地往前走。
“那小孩,你等等”边月两步跟上前。
小女孩停下脚步,看着她,也不说话。
看着小孩有点不耐烦的样子,边月连忙说道:“我是昨天刚回来的边月,我的兄长叫边长晖。”
“我知道,叔爷说过,有事吗?”
“我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能不能送我回去,我回去了请你吃点心。”
小女孩思考了片刻,点点头:“可以,我先把背篓放回家,再送你。”
边月连忙答应,想要帮她拿背篓,结果小女孩抓紧背篓拒绝了。
小女孩带着边月拐进了一个巷子,在一间茅草屋前,小孩开口道:“等着。”
没一会,她就出来了:“走吧。”
边月跟着这个小女孩七拐八转,一抬头,就看到在自家门口站着东张西望的素云。
她朝素云喊了一声,再一回头,刚刚那个小女孩就不见了。
“小姐,你去哪了,家里都急死了,夫人把少爷骂了一通,又派人出去寻你。”素云眼眶湿润,显然是吓到了。
“我本来想出去转一下的,结果不知怎么的,转来转去都是死胡同,幸亏遇到一个小女孩,她领着我回来的。说好了要谢谢她的,结果一回头就不见人了。”
“没事就好,到时候见吴叔家的吴未去打听一下。”
边月也没纠结,跟着素云进了院子。
边家在村里的宅子,是当年老太爷回来后村里帮着建的,一直都空着,边大伯一家随着老太爷住在以前的老宅那里。
正房里,萧清的几个妯娌正在不时地宽慰她,让她不要心急,村子就这么大,等下孩子就回来了。
正担心着,就见如玉跑着进来回话,说人回来了。
萧清激动地跑了出去,一把把边月拥进了怀里:“你这孩子,出去也不带人,可把娘吓死了。”
边月轻轻拍着她的背:“娘,对不起,我下次不会一个人乱跑了。”
妯娌们看到边月回来也放下了心,纷纷告辞回去了,还叮嘱边月有时间去家里做客。
听闻是一个小女孩领着边月回来的,萧清打发素云去打听是谁家的孩子,给人家送点谢礼。
打发素云出去,萧清拉着边月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月儿,我知道你以前在那方世界日子过得自在随心,不喜欢我们这里的拘束生活,但是你现在还是个孩子,力气也比旁人小,万一遇到个什么拐子可怎么办?”
边月知道她是为自己好,把头靠在萧清的肩膀上:“娘,谢谢你,知道我不是你女儿还这么关心我。”
萧清猜测她以前过得不好,也知道她担心自己只是因为女儿的皮囊才对她好,她轻拂过女儿的头发,思绪飘远了。
其实玄明的说法,她刚开始是不信的,见鬼的双胎论,留个女儿在手里,以后总是能派上用场的,不过一副嫁妆罢了。
但是她离开京城的头一天,梦到了自己死去的公爹。
他牵着引玥的手,告诉她,月儿就是自己的女儿,让自己好好待她。
她才有点相信这个月儿也许真的在她肚子里短暂地待了一段时间。
萧清才开始真心实意地疼爱这个女儿来。
出去找人的边长晖带着老族长回了家,刚刚听到家里下人说找到了妹妹,他又拐到族长家,把他请了过来。
妹妹刚刚说的梯田,他想让她仔细跟族长解释一下。
“小妹,我把族长请来了,你快把刚刚说的梯田再说一遍。”
边月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萧清特地让人做的糕点,听着如心念话本子,不时跟萧清讨论两句故事里的情节合理性。
就见自家兄长拽着老族长进了门,老族长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
“晖儿,你的礼仪呢,还不快找个凳子给族长坐下。”瞪了儿子一眼的萧清,边数落儿子边给族长倒了杯茶。
“不…不妨事,我缓缓就好。”族长给自己灌下一杯茶,轻锤自己胸口说道。
长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不是太激动了么。
如果按照妹妹说的把缓坡都改成荒田,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粮食产量一定能升高不少。
族长把来意一说,边月也尴尬的不行,不是说梯田汉朝就有了吗,怎么好像不是那回事啊。
“这个,我其实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梯田,只知道,在我们那里,南方丘陵地带,依山建的田地都是梯形的,一层一层,有的地势过陡的,就种茶树,有一整座山都是茶树的,也有一整座山都是田地的,两种交错的也有。”
边月思索着上辈子在网上看过的图片和纪录片,是不是还有在梯田里养鱼的?她想着补充了一句:“应该还有在梯田里养鱼的,具体怎么养我也不知道,只听过稻花鱼。”
一边的三人闻言心下一动,互相看了一点,默契点头,不妨一试。
族长发话,村里便组织起数十个身强体壮的好手,去村东边的土坡那里开垦了。
不出三天,那个土坡就呈现出梯田的雏形了。
用竹管引来山中的泉水,放入最上面的田里,等水漫过留下来的缺口往山下的田里流去,围观的族人发出了激动的呼喊声。
太好了,等多开垦几块梯田,就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边月看着激动的族人,拉着长晖小声道:“私自开垦土地,不需要向官府报备吗?”
长晖闻言一笑:“小妹放心,我们这附近的3座山头,都是我边氏一族的,这些我们都能开垦,只要缴税时根据自家实有的土地面积缴税就行了。
经过长晖的介绍,边月才明白,在这个朝代,多的是像边家这种一个家族买地抱团生活的村子,整个村子由乡绅或者族长管事,婚丧嫁娶,只需要族里同意即可,每年年末当地政府便会派出专人去村子里了解情况。
他们会丈量土地,调查人口数量,了解这个家族里今年添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死的人怎么死的,有没有留方子和脉案,一旦发现存在隐户,或者非正常死亡的,那么这个家族就会失去自治的权力。
不允许家族自治,但皇权也不下乡,他们很快就会被周边势大的家族吸收吞并。
等到那些家族胃口养大了,开始伸出爪牙的时候,朝中那些早已等待多时的屠刀便会砍向他们。
听得边月打了个寒战,这不就是养蛊吗!
虽然听起来和华国的民族自治一样,但是这里是奔着养肥了好杀猪的心态来弄的。
不过现在的皇帝也是怕再培养出大大小小的世家,近些年来,慢慢开始瓦解这种宗族管理体系了。
边家族人闻弦知雅意,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向官府报备了应有的土地和人数,族中婚丧嫁娶事宜也去官府办理,族中还专门选了一个对外交流的村长。
土地报备的时候,就是往多了办的,头三年垦出来的荒地不用纳税,等三年后就按实有土地纳税了。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开垦土地,就有这么多弯弯绕。
听得边月头脑发昏。
她上辈子只是一个简单快乐的社畜而已啊,为什么要她来这个满世界都是心眼子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