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听了素云的禀告,边焕对着妻儿叹了口气:“她这性子,以后就算嫁人了怕是也不好过。小花小儿抱金过市惹人眼,她自己何尝不是怀揣重宝不自知。”
萧清也发愁:“宫里还盯着咱们这里呢,梯田就算了,暂时就咱们这一个村子,日子不长,看不出什么来。
就是那火炕,我看了几天也看明白了,是个好东西,就是还不完善,找人再研究研究,成了就连工匠带图纸都献上去。
你明天和晖儿收拾收拾去给老爷子守坟吧,家里有我呢。”
边焕把眉头紧皱的妻子拉进怀里,把头埋进她的颈窝:“夫人,谢谢你。”
萧清抬手抚摸丈夫鬓边的白发:“都是一家人,别说谢这个字,明天我就给月儿找点事做,太惹人眼也不好,今天你处理了如玉,她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出去,他们总归是要再安排个人过来的。”
“我尚在孝期,他要是不怕天下人耻笑,就尽管放马过来。”
听着丈夫这话,萧清笑着捶了他一下。
是啊,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就看谁更不要脸了,那一家敢送人过来,他们就敢敲锣打鼓给他送回去。
“对了,二叔爷家的远贵回了吗?”
“早就回来了,他这回也是心寒了,长晖前日去磕头的时候,看到他老了不少,头发都花白了。”
“他也是不容易,想到这家里的老人都受我们这些孩子拖累,我这心里就难受,你说他以前也不是这样的人啊,这几年是怎么了?”
“你啊,被他骗了,他打小就是这样的人,凉薄自私,不然慕贞阿姐当年也不会……”
萧清话还没说完,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十年前的那一幕它这辈子都忘不了,熊熊的大火,嘶吼的哭骂,冷漠自私的皇帝。
边焕轻轻擦掉她的眼泪:“别哭了,我们会为他们报仇的,这萧家,长久不了。”
第二日一早,长晖便送了5个小孩到边月手里。
“从今天开始我和爹就要去给祖父守坟了,母亲担心你到处乱跑,让我给你找点事做。
我想了许久,也不知道你想做什么。
正巧大兄说族里最近都在开荒,一些太小的孩童无人看管,我便厚着脸皮讨了这个差事,你可要好好照顾他们。”
说完边长晖脚底抹油就溜了。
边月扶额,也就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边长晖这家伙也不过是个15岁不到的少年,跑起来一点都不像平日老气横秋的模样,倒是有些少年意气。
这几个孩子最大的才4岁,最小的刚学会走路,能教什么。
她让仆妇们把小孩带到小厨房去吃点心,转头把目光看向了素云。
素云讨好地笑了笑:“姑娘,您别担心,家里这么多下人呢,小孩子饿了就要吃,吃了就困,好糊弄着呢。”
边月点点头,问道:“苏星河呢?这两天没看到他呢?”
“他跟着少爷搭茅草屋去了,他还怪积极的帮着搬茅草呢。”素云想着那孩子搬草的样子,笑了起来。
“草都比他高,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茅草长了脚呢。”
边月听了也笑开了:“带小孩就得一视同仁,下午你把苏星河跟小花也叫来,孩子多,一起玩的也热闹。”
素云招来一个小丫鬟交代了几句,就跟着边月到了她的小书房里。
这个小书房还是之前鼓捣火炕的时候,萧清派人布置的。
书房虽小但该有的东西都有。
边月之前一直忙着弄火炕,都没有进过书房。
这会仔细一瞧,她有点懵了。
不是,大哥,你们没纸的吗?
这堆起来的书简怎么回事?这摸起来像布和皮的帛书是怎么回事?
靠,这是什么字?
篆书还是甲骨文?
靠!
看着边月惊疑不定的神色,素云忐忑开口:“小姐,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妥?”
“没…没有不妥,就是吧,我可能也许大概还不认识你们这边的字。玄明只教我说话,没教我认字啊。”
“啊?这……”素云也张大了嘴巴。
家人们,谁懂啊,我家姑娘是个文盲?
最终还是边长晖承受了一切,他被父母丢过来教边月认字。
“月儿,专心点,你今天得把这根竹简上的字都认全了才能休息。”边长晖看着妹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感觉自己的发际线开始不断后移。
边月有气无力地出声:“大哥,你们这里不是有隶书嘛,就让我学隶书好不好,隶书我还能凑合。一下,这篆书是真的不行啊。长得七扭八扭的。”
看着她这副无赖的样子,边长晖气不停得揉自己的额头,低声念到:不生气不生气,生气伤身体,生气病倒无人替。
素云在旁边憋笑到肚子痛,咧着嘴出来打圆场:“姑娘,隶书您后面会学的,篆书您也要学,现在虽然隶书是主流了,但是篆书还是很多正式场合上面要使用的。”
“好难啊!”
小书房里顿时笑声一片。
是的一片,边月不是一人在学习,而是和那几个小孩子一起学认字。
“月姑姑,你别太难过,我阿娘说过,人笨没关系,勤奋一点就行了,我相信你一定会学会怎么刻篆书竹简的。”
“是啊,月姑姑你别怕,我们不会找你笨的。”
一群三岁小孩的话语不停地刺痛边月的心。
边月趴在桌案上,心里不停哀嚎。
按华国年份,这时候不应该是南北朝时期么,怎么还要学篆书?王书圣还没出现吗?呜呜呜……好难。
大概是边月痛苦的模样太过于悲伤,边长晖只得说道:“那这样,今日你只需学会4个字,其他的我们明日在学。”
边月听了立马收起自己的苦瓜脸,呲着大牙直乐。
终于认熟并记牢那四个字,初月迎来了自己的下午茶。
她真的爱死厨房的姚嬷嬷了,她做的食物简直比以前在高档餐厅吃的东西味道还要好。
吃得她最近脸都圆了一圈。
边长晖看她吃的那么投入,也有点馋了,拿了一块酥糖糕塞到嘴里。
嘶,太甜了。
看着边月和小孩子们一起吃的开心,他摇摇头,拿起自己的东西吩咐墨书等下把小孩子们都安全送回家。
还得去准备明天上课要用的东西。
看着自己的小同窗们都离开了,边月问素云:“上午让你弄的东西弄好没?”
“准备好了,这是又要做什么吗?”
“做纸啊?你不知道稻草和树皮是做纸的原材料?”
“啊……这就能做纸?您就这么把方子说出来了?哎呀,您可真是的。”
素云赶紧瞪了屋里另外几个丫头:“都把嘴给我闭紧喽,不然老爷夫人饶不了你们。”
又对着边月说:“姑娘,你以后不能这样了,我们府里可还有探子,夫人不是提醒过你的。”
边月这会也反应过来了,恹恹点头:“知道了。”
本来还打算自己做的。
算了,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素云,让老父亲她们想办法去吧。
还是死磕学字吧,毕竟当文盲的感觉不好受。
唉,没想到读了十几年书,归来还是个文盲。
好在只要别人告知这个字的意思,她大概能在篆体的字体里看得出一些后来繁体字的形状,所以她学的也挺快,
不到半月时间,边月已经掌握的差不多,把自己的小同窗们都已经远远甩在身后了。
……
一日,边月正跟着萧清学女红,就见素云一脸喜意地打帘进来了。
萧清笑问:“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素云小声说道:“夫人,公子那边传消息过来,说是纸和炕都做出来了。”
母女二人闻言对视一眼,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身:“走,过去看看。”
还没到小作坊,就见族长被几个人搀着往那边跑。
族长年纪也不小了,这样跑几次怕是也受不住。
边月和素云对视一眼,笑意从眼眶里溢了出来。
萧清瞪了她俩一眼,跟着进去了。
边月站在门口一时有些尴尬,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四五个壮汉对着个土炕发出痴汉的笑声,上下左右地摸来摸去。
边焕清咳一声道:“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看看这个炕,我们找师傅研究了许久才成功地制成如今的模样,大家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可以,就让工匠们尽早赶在入冬前挨家挨户做一个。”
“如果有家中困难且做事麻利的,也可以学着盘炕,以后也是一门营生。”萧清接过话头,看了自家相公一眼:“但是我也把丑话说在前头,盘炕这门手艺也是工匠们辛苦摸索出来的,可别学那些不要脸的,连个拜师礼都不愿意给。”
众人连称不敢不敢,萧清冷哼了一声,没理他们,牵着边月又到炕边。
她用手试了下温度,发现确实是温暖舒适,才朝着边月笑道:“我儿真是上天赐给边家的福星,今年大家可以过个暖和年了。”
边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好奇地打量这个炕。
跟她以前在电视里见过的那种差不多,甚至看起来更精致了些,炕边还用上了装饰。
“爹,有炕的话,其实也可以弄个火墙啊,地龙啊什么的,跟炕的原理一样,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来弄。”
边月一边说,边焕的眼睛就更亮了一分。
“万变不离其宗,秒极妙极。”老族长乐呵呵地捋着他的山羊胡。
萧清也发愁:“宫里还盯着咱们这里呢,梯田就算了,暂时就咱们这一个村子,日子不长,看不出什么来。
就是那火炕,我看了几天也看明白了,是个好东西,就是还不完善,找人再研究研究,成了就连工匠带图纸都献上去。
你明天和晖儿收拾收拾去给老爷子守坟吧,家里有我呢。”
边焕把眉头紧皱的妻子拉进怀里,把头埋进她的颈窝:“夫人,谢谢你。”
萧清抬手抚摸丈夫鬓边的白发:“都是一家人,别说谢这个字,明天我就给月儿找点事做,太惹人眼也不好,今天你处理了如玉,她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出去,他们总归是要再安排个人过来的。”
“我尚在孝期,他要是不怕天下人耻笑,就尽管放马过来。”
听着丈夫这话,萧清笑着捶了他一下。
是啊,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就看谁更不要脸了,那一家敢送人过来,他们就敢敲锣打鼓给他送回去。
“对了,二叔爷家的远贵回了吗?”
“早就回来了,他这回也是心寒了,长晖前日去磕头的时候,看到他老了不少,头发都花白了。”
“他也是不容易,想到这家里的老人都受我们这些孩子拖累,我这心里就难受,你说他以前也不是这样的人啊,这几年是怎么了?”
“你啊,被他骗了,他打小就是这样的人,凉薄自私,不然慕贞阿姐当年也不会……”
萧清话还没说完,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十年前的那一幕它这辈子都忘不了,熊熊的大火,嘶吼的哭骂,冷漠自私的皇帝。
边焕轻轻擦掉她的眼泪:“别哭了,我们会为他们报仇的,这萧家,长久不了。”
第二日一早,长晖便送了5个小孩到边月手里。
“从今天开始我和爹就要去给祖父守坟了,母亲担心你到处乱跑,让我给你找点事做。
我想了许久,也不知道你想做什么。
正巧大兄说族里最近都在开荒,一些太小的孩童无人看管,我便厚着脸皮讨了这个差事,你可要好好照顾他们。”
说完边长晖脚底抹油就溜了。
边月扶额,也就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边长晖这家伙也不过是个15岁不到的少年,跑起来一点都不像平日老气横秋的模样,倒是有些少年意气。
这几个孩子最大的才4岁,最小的刚学会走路,能教什么。
她让仆妇们把小孩带到小厨房去吃点心,转头把目光看向了素云。
素云讨好地笑了笑:“姑娘,您别担心,家里这么多下人呢,小孩子饿了就要吃,吃了就困,好糊弄着呢。”
边月点点头,问道:“苏星河呢?这两天没看到他呢?”
“他跟着少爷搭茅草屋去了,他还怪积极的帮着搬茅草呢。”素云想着那孩子搬草的样子,笑了起来。
“草都比他高,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茅草长了脚呢。”
边月听了也笑开了:“带小孩就得一视同仁,下午你把苏星河跟小花也叫来,孩子多,一起玩的也热闹。”
素云招来一个小丫鬟交代了几句,就跟着边月到了她的小书房里。
这个小书房还是之前鼓捣火炕的时候,萧清派人布置的。
书房虽小但该有的东西都有。
边月之前一直忙着弄火炕,都没有进过书房。
这会仔细一瞧,她有点懵了。
不是,大哥,你们没纸的吗?
这堆起来的书简怎么回事?这摸起来像布和皮的帛书是怎么回事?
靠,这是什么字?
篆书还是甲骨文?
靠!
看着边月惊疑不定的神色,素云忐忑开口:“小姐,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妥?”
“没…没有不妥,就是吧,我可能也许大概还不认识你们这边的字。玄明只教我说话,没教我认字啊。”
“啊?这……”素云也张大了嘴巴。
家人们,谁懂啊,我家姑娘是个文盲?
最终还是边长晖承受了一切,他被父母丢过来教边月认字。
“月儿,专心点,你今天得把这根竹简上的字都认全了才能休息。”边长晖看着妹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感觉自己的发际线开始不断后移。
边月有气无力地出声:“大哥,你们这里不是有隶书嘛,就让我学隶书好不好,隶书我还能凑合。一下,这篆书是真的不行啊。长得七扭八扭的。”
看着她这副无赖的样子,边长晖气不停得揉自己的额头,低声念到:不生气不生气,生气伤身体,生气病倒无人替。
素云在旁边憋笑到肚子痛,咧着嘴出来打圆场:“姑娘,隶书您后面会学的,篆书您也要学,现在虽然隶书是主流了,但是篆书还是很多正式场合上面要使用的。”
“好难啊!”
小书房里顿时笑声一片。
是的一片,边月不是一人在学习,而是和那几个小孩子一起学认字。
“月姑姑,你别太难过,我阿娘说过,人笨没关系,勤奋一点就行了,我相信你一定会学会怎么刻篆书竹简的。”
“是啊,月姑姑你别怕,我们不会找你笨的。”
一群三岁小孩的话语不停地刺痛边月的心。
边月趴在桌案上,心里不停哀嚎。
按华国年份,这时候不应该是南北朝时期么,怎么还要学篆书?王书圣还没出现吗?呜呜呜……好难。
大概是边月痛苦的模样太过于悲伤,边长晖只得说道:“那这样,今日你只需学会4个字,其他的我们明日在学。”
边月听了立马收起自己的苦瓜脸,呲着大牙直乐。
终于认熟并记牢那四个字,初月迎来了自己的下午茶。
她真的爱死厨房的姚嬷嬷了,她做的食物简直比以前在高档餐厅吃的东西味道还要好。
吃得她最近脸都圆了一圈。
边长晖看她吃的那么投入,也有点馋了,拿了一块酥糖糕塞到嘴里。
嘶,太甜了。
看着边月和小孩子们一起吃的开心,他摇摇头,拿起自己的东西吩咐墨书等下把小孩子们都安全送回家。
还得去准备明天上课要用的东西。
看着自己的小同窗们都离开了,边月问素云:“上午让你弄的东西弄好没?”
“准备好了,这是又要做什么吗?”
“做纸啊?你不知道稻草和树皮是做纸的原材料?”
“啊……这就能做纸?您就这么把方子说出来了?哎呀,您可真是的。”
素云赶紧瞪了屋里另外几个丫头:“都把嘴给我闭紧喽,不然老爷夫人饶不了你们。”
又对着边月说:“姑娘,你以后不能这样了,我们府里可还有探子,夫人不是提醒过你的。”
边月这会也反应过来了,恹恹点头:“知道了。”
本来还打算自己做的。
算了,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素云,让老父亲她们想办法去吧。
还是死磕学字吧,毕竟当文盲的感觉不好受。
唉,没想到读了十几年书,归来还是个文盲。
好在只要别人告知这个字的意思,她大概能在篆体的字体里看得出一些后来繁体字的形状,所以她学的也挺快,
不到半月时间,边月已经掌握的差不多,把自己的小同窗们都已经远远甩在身后了。
……
一日,边月正跟着萧清学女红,就见素云一脸喜意地打帘进来了。
萧清笑问:“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素云小声说道:“夫人,公子那边传消息过来,说是纸和炕都做出来了。”
母女二人闻言对视一眼,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站起身:“走,过去看看。”
还没到小作坊,就见族长被几个人搀着往那边跑。
族长年纪也不小了,这样跑几次怕是也受不住。
边月和素云对视一眼,笑意从眼眶里溢了出来。
萧清瞪了她俩一眼,跟着进去了。
边月站在门口一时有些尴尬,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四五个壮汉对着个土炕发出痴汉的笑声,上下左右地摸来摸去。
边焕清咳一声道:“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看看这个炕,我们找师傅研究了许久才成功地制成如今的模样,大家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可以,就让工匠们尽早赶在入冬前挨家挨户做一个。”
“如果有家中困难且做事麻利的,也可以学着盘炕,以后也是一门营生。”萧清接过话头,看了自家相公一眼:“但是我也把丑话说在前头,盘炕这门手艺也是工匠们辛苦摸索出来的,可别学那些不要脸的,连个拜师礼都不愿意给。”
众人连称不敢不敢,萧清冷哼了一声,没理他们,牵着边月又到炕边。
她用手试了下温度,发现确实是温暖舒适,才朝着边月笑道:“我儿真是上天赐给边家的福星,今年大家可以过个暖和年了。”
边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好奇地打量这个炕。
跟她以前在电视里见过的那种差不多,甚至看起来更精致了些,炕边还用上了装饰。
“爹,有炕的话,其实也可以弄个火墙啊,地龙啊什么的,跟炕的原理一样,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来弄。”
边月一边说,边焕的眼睛就更亮了一分。
“万变不离其宗,秒极妙极。”老族长乐呵呵地捋着他的山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