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她看见深红的火焰在神坛上熊熊燃烧,大梁的女王都会想起初次被称呼为女王的日子。
那时候她就隐约知晓,自己注定会走出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从“女王”到女王。
原来,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
——————————
大梁国的王女伫立在寒风之中,等待着她的父亲,大梁国的统治者。
她的唯一所求,就是成为一名公主。
在我们所熟悉的语境里,王女与公主可能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但在大梁这个虚构的国度里,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大相径庭。
原因无他,作为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梁拥有从母制度的上古遗风和贵族集权的累赘。而王女的生母身份卑微,仅仅是一名屠户出生的宫娥,因此王女只可以被称为王女,而非更为尊贵的公主。相比于其他宫廷中生存的女郎,她仅拥有微薄的嫁妆和适龄出嫁的自由。与真正的公主——贵族之女和王生下的女性后裔相比,她的权力少得可怜。
她曾见过父王的另一个女儿,那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她曾躲在花园的角落中看过一眼。她异母姐妹的仪仗尊荣华贵,无与伦比。据说刻有她名字的玉牌在她出生时便由二十四位德高望重的祭祀祝祷,供奉在孟华天女神位的脚下。
而王女甚至不曾拥有过自己的名字。
可是那又能怎样呢?王女并非毫无依仗。
大梁的王室经由多年的近亲婚姻,种子早已孱弱不堪。而宫中暗涌的斗争阴霾则进一步将微弱的芽苗斩杀无几。王女不是王第一个出生的子嗣,却是第一个活过八岁的女儿。哪怕是为了这份不足为奇的坚韧,她也自信有王可看重的价值。
王女因此伫立于神庙外的宫道旁,等待着她的父亲。
她闻到了檀香、松柏、末药等珍贵香料燃烧的气息。她听见了引路宦官驱赶宫人的铃铛声。她看见了层层华盖下掩映着的软轿。
时隔多日,王终于走出了神坛。
而王女拦跪在了他的轿前。
——————————
“放肆。”
一顶巨大的肩舆停在了王女的前方。王的仆从替王说出了他想要说的话。
“我的母亲生病了。我想求大王去看看她。”她的确有一位可以被称呼为“母亲”的女眷。
“放肆。”这次王的仆从没有那样贴心顺意了。王指示一位年幼的宫女掀开轿帘,去查看前方突发事件的缘由。
“我是大王的长女。为翠微阁御女所出,后被翠微阁御女所扶养。”御女是王后宫一类低级妃嫔的称谓。王女用袖子抹了抹脸,眼泪便流了下来。
“为翠微阁御女所出?后来被翠微阁御女所扶养?”王身边的嫔妃,北宫贵妃浮氏疑惑道。
那是一位如同玉山般高大瑰丽的美人,也是宫廷诸女中最为尊荣一位。她拥有高贵的身份:她是大司马浮蛮生的女儿,当今太后的侄女和前王后的姊妹。她还是前任王储,早夭章怀太子的生母。很多人,包括她自己,都认为如果没有这桩不幸意外的发生,她将是当之无愧的下任王后。
“大王女的生母原本是北宫王后小厨房里的宫女,承幸怀孕后被册封到了翠微阁,后来难产殁了。现在住在翠微阁的是另外一名御女姜氏。”小宫女回禀道。
“真是可怜呐。”浮氏听完垂下了眼睛,随即转头看向王,“大王,依我看,不如…”
“那就宣大王女进来罢。“王说。
王女于是被侍从引入王的软轿之中。
这真是件壮美巍丽的造物。
从外观看,王拜神的软轿身长约十尺有余,顶端雕刻着诸梵天神灵奏乐游乐的场景,雕像下安装着活扣机关,因此各类人物形象可以随着软轿的前进而活动。青金石与绿松石等制成的珍贵颜料与其他梁特产的颜料一起,将这些木雕画粉饰得惟妙惟肖,而红宝石、紫水晶、帕托石等则更为轿顶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因为时值冬天,肩舆外厚厚围这厚绒的轿帘,全国各地最好的织娘用金银丝、远东进口的桑蚕丝、美人儿的头发丝搭配在一起,描刻出远古某位做国王的先贤虔诚供神,引导世人的形象,与轿顶的神灵交相辉映。
而轿中设施更是另有乾坤。轿的两侧设置了可供吹风和眺望的凭阑,但王最近没有出远门的打算,所以被拆卸了下来。轿中又用珠帘隔断了一间可做书房与会客室用的居室和一间具备沐浴功能的厕所。墙壁上挂着精美绝伦的琉璃灯,点燃了香料、酥油特制的灯油,周旁用西洋进口的明镜装饰,令灯光折射得有如室外。
大王女被传召而入的,正是王与贵妃同坐的会客间。
王女终于见到了王。
王皮肤青白,身材消瘦,就世俗的观感而言,孱弱得近乎病态。这可能是由于常年服食乌香造成的。他的双手细腻修长,抱着一个铜质的汤婆子,腿则盘在一张黑色羊毛制成的毡垫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肌肉的萎缩,所幸大梁能工巧匠不胜其数,这项略微明显的缺陷被巧妙地隐藏在了长龙袍与特质的靴子下面。
王也看见了大王女,眯起了眼睛,让那个女孩再走近一些。王女大胆地抬起头,她发觉王的眉目的确和她长得有些相像。
“你在看什么?”
王头上的王冠。她想说,为何王不带上他的王冠。但她却为说出这个答案而感到退缩。于是她恭恭敬敬向王磕了个头,说到:““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我害怕我离开这里后再也不能看见我的王父了,所以我要认认真真看个仔细。” 随后她又向王身边的北宫贵妃拜了一拜。
北宫贵妃看了王女一眼,笑说道,“好孩子,为难你那样孝顺。王已经听说了你母妃的事情,他心里也很关切,连忙让人把东西赏下去了。”
王也笑了。
他也很仔细地端详了一遍王女的脸,不幸的是,那是张平庸到让嫁妆涨价的阔脸,幸运的是,那女孩肉眼可见的健硕。
他夭折了那样多的孩子,但只有两个活了下来。另一个精巧可怜,活得勉勉强强,这个粗制滥造,却健康到不像他亲生的。他的双足感到刺痛,他想再抽一管烟了。
“父王因为什么事而感到烦恼呢?”王女忽然出声问到。
烦恼?烦恼的事情可太多了。
在大梁的外围,无数金发碧眼的蛮夷驾驶着巫术驱使的船只远渡重洋,撕开这古老国度的防御,殖民她的□□,吸吮她的血肉。在大梁的邻舍,不安的寇盗掠夺她的财富,贩卖她的子民。在大梁的内部,混血儿,叛国贼,起义的蝼蚁和饿殍前仆后继地撼动着王的统治。哪怕在宫廷之中,王殿之内,僧侣、贵族、王室也各怀鬼胎,暗潮汹涌。他的孩子一批一批地在死去,他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腐朽…
王颤抖着双手,忍住不在王女面前抽出烟管。
“让朕和你说一个故事吧。”他准备说一段复杂的话糊弄这个孩子。
“倘若说有一位长者,他的膝下子孙茂盛,他的家族兴盛阔大。因此,一位魔鬼心生贪婪。他对长者说:令我附身于汝之躯体。供吾吸食尔之子孙。作为回报,如果有任何对你不敬之人,吾自会赶尽诛绝。汝以为如之何?”
王想起了神殿内金发殖民者的邀约。他们希望凭借自己枪支的威慑,令王改信异族的宗教,从而更有效率地控制大梁的领土。
王对他旧有的宗教传统并不虔信,对那些声称只是来“做生意”的蛮族态度也算得上友好,而成为某个强国吸血挖井的钻头对其他类似处境的王族更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任凭那些外国入侵者挥舞着他的名号肆意搜刮,那群贪食的狗自然也会围绕着他的王座旁对任何觊觎者狂吠保卫他的政权。这实在是个好买卖,好生意。
可是...
就像他明明是个天生不幸的跛子,却要装成一个健全的常人,明明是个无可救药的烟鬼,却一定要假装遵守清规戒律一样,他天生的傲慢烧灼着自我,吞吐这不甘。
北宫贵妃好奇地盯着这对父女。她本以为王女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熟知她却开始一板一眼,像个大人似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只听她问:
“那么父王,附身对长者有好处么?”
王默然:“可以驱使魔鬼诛杀不敬之人。”
长女又追问道:“那又有谁对长者不敬?”
大王想起了屡屡骚扰边境的北夷人,想起了对那些年长有力,对自己皇位虎视眈眈的兄弟,叹了口气。
“是嫉妒的邻居么?是不孝的子孙么?”王女继续在发问。
“可以这样说吧”
“如果是邻居不敬,那长者就应当结合自己的族人与之对抗。如果是子孙族人不敬,年幼者自然可以轻易折服,年长者…长者可以用长子的位置为饵,联合幼子制服长子。”
“所以你觉得魔鬼的提议没什么好处。”
“既然您都说他是魔鬼了,那自然没什么好处。”
长女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今日吸食幼子,明日便会吸食长子,后日便要吸食长者,大后日便打起趁机闯入长者田宅进行偷窃的邻居主意了。”
大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但眉眼间有散不尽的忧愁。只听他喃喃道:
“如果他去寻找长者长子那可怎么办?”
如果那些金毛犬类试图从我的族亲里扶持一个新王可该怎么办?
“长子安守本分,自然无事。长子不敬其父,长者就应当废除长子的名份,改立幼子为族长的继承人。”
王想,他的确是这样做的。
近日他册封了一位小贵族的女儿为南宫贵妃,与身边出生高贵的北宫贵妃并立。大梁的臣民私底下以为,这是由于南宫贵妃才貌双全,且生育了国王次女的缘故。
但只有王心里明白,他诚然爱恋南宫的美貌与才能,但他更看重南宫的叔父,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威望的高僧。在十万法寺的颂扬声中,王已然与南宫化身为无上大帝与孟华天女的转世,得到了数万臣民心中的认同与爱戴。
拥有了民心,他也就拥有了征收更多赋税,将罪责推卸给手下官吏的权力,拥有了无论执行何种法令都会得到一片赞颂的豁免。他搜寻各类人才,无论高低贵贱,只要能为他所用,他都会给予官位与重赏。
这些筹码令他兄弟跋克,诸王爷中最年长的一位,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与他站在同一战线,王原本的支持者,已逝的王后,北宫贵妃及太后的娘家,拥有皇室血统且世代公卿的浮氏也并未对他新立贵妃的举动表达出明显的不满。正是这样的团结一致,小小的大梁国度面对异域陌客时才略有抵抗之力,被侵蚀的程度也更轻。
可是他真的能够将这样的平衡维持下去么?
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北宫贵妃以为王女的话触怒了王。她连忙打哈哈道,“大王女还小呢,可是她思念父王的孝心是真的,王何苦和她纠缠呢?”
王摆摆手,露出个笑脸道,“真是个聪明姑娘。我的膝下要是没有儿子,这王位大概可以给你坐。”
王说的当然是玩笑话,大梁的王位上从来没坐过女人屁股。那些心怀鬼胎的臣子卖国贼情愿让洋人屁股坐到王位上,也不愿意让女人屁股坐上去。毕竟,倘若女人都能当大王,那些男人们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当然,那女人是自己的妻子除外。女人毕竟不会管事,女人当大王约等于她的丈夫或者她的儿子当大王。
王女一板一眼地回答说,“做王的人都必须拥有名字…否则他的史官该怎么称呼他呢?”
“哎呀,看来你真的想做大王。”王大笑起来,“王不是那么好当的。”
在这样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王女已经全然把为养母病重而感到焦急地哭腔隐去了,只听她说,
“那我做个‘大人’也无妨。做‘大人’也需要一个名字呀。”
“那么,想要当大王的女孩儿,你从此后就叫做‘女王’吧。”
轿外出现了哒哒的马蹄声,一位内官走入轿内,与王耳语一二。王的脸色立马发生了变化。“我需要去南宫那里一趟。”他说。
“是多令又不好了么?”北宫贵妃问。
王焦急地点头。
“那妾先将大王女和她的养母照料好。晚些时候再为她祈福。”贵妃回答说。
王允了。
贵妃将不知其名的王女,不,如今她有了名为“女王”的名字,领出了王轿。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日。贵妃和女王站在在避风的楼亭中等待着北宫的肩舆。北宫的小宫女正冷得直直往贵妃怀里挤。贵妃任由着她,望向远方出神。
女王忽然问道:“所以,大王口中的多令到底是谁呢?”
回应她的,是浮氏冷艳而绵长的一睹。
那时候她就隐约知晓,自己注定会走出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从“女王”到女王。
原来,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
——————————
大梁国的王女伫立在寒风之中,等待着她的父亲,大梁国的统治者。
她的唯一所求,就是成为一名公主。
在我们所熟悉的语境里,王女与公主可能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但在大梁这个虚构的国度里,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大相径庭。
原因无他,作为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梁拥有从母制度的上古遗风和贵族集权的累赘。而王女的生母身份卑微,仅仅是一名屠户出生的宫娥,因此王女只可以被称为王女,而非更为尊贵的公主。相比于其他宫廷中生存的女郎,她仅拥有微薄的嫁妆和适龄出嫁的自由。与真正的公主——贵族之女和王生下的女性后裔相比,她的权力少得可怜。
她曾见过父王的另一个女儿,那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她曾躲在花园的角落中看过一眼。她异母姐妹的仪仗尊荣华贵,无与伦比。据说刻有她名字的玉牌在她出生时便由二十四位德高望重的祭祀祝祷,供奉在孟华天女神位的脚下。
而王女甚至不曾拥有过自己的名字。
可是那又能怎样呢?王女并非毫无依仗。
大梁的王室经由多年的近亲婚姻,种子早已孱弱不堪。而宫中暗涌的斗争阴霾则进一步将微弱的芽苗斩杀无几。王女不是王第一个出生的子嗣,却是第一个活过八岁的女儿。哪怕是为了这份不足为奇的坚韧,她也自信有王可看重的价值。
王女因此伫立于神庙外的宫道旁,等待着她的父亲。
她闻到了檀香、松柏、末药等珍贵香料燃烧的气息。她听见了引路宦官驱赶宫人的铃铛声。她看见了层层华盖下掩映着的软轿。
时隔多日,王终于走出了神坛。
而王女拦跪在了他的轿前。
——————————
“放肆。”
一顶巨大的肩舆停在了王女的前方。王的仆从替王说出了他想要说的话。
“我的母亲生病了。我想求大王去看看她。”她的确有一位可以被称呼为“母亲”的女眷。
“放肆。”这次王的仆从没有那样贴心顺意了。王指示一位年幼的宫女掀开轿帘,去查看前方突发事件的缘由。
“我是大王的长女。为翠微阁御女所出,后被翠微阁御女所扶养。”御女是王后宫一类低级妃嫔的称谓。王女用袖子抹了抹脸,眼泪便流了下来。
“为翠微阁御女所出?后来被翠微阁御女所扶养?”王身边的嫔妃,北宫贵妃浮氏疑惑道。
那是一位如同玉山般高大瑰丽的美人,也是宫廷诸女中最为尊荣一位。她拥有高贵的身份:她是大司马浮蛮生的女儿,当今太后的侄女和前王后的姊妹。她还是前任王储,早夭章怀太子的生母。很多人,包括她自己,都认为如果没有这桩不幸意外的发生,她将是当之无愧的下任王后。
“大王女的生母原本是北宫王后小厨房里的宫女,承幸怀孕后被册封到了翠微阁,后来难产殁了。现在住在翠微阁的是另外一名御女姜氏。”小宫女回禀道。
“真是可怜呐。”浮氏听完垂下了眼睛,随即转头看向王,“大王,依我看,不如…”
“那就宣大王女进来罢。“王说。
王女于是被侍从引入王的软轿之中。
这真是件壮美巍丽的造物。
从外观看,王拜神的软轿身长约十尺有余,顶端雕刻着诸梵天神灵奏乐游乐的场景,雕像下安装着活扣机关,因此各类人物形象可以随着软轿的前进而活动。青金石与绿松石等制成的珍贵颜料与其他梁特产的颜料一起,将这些木雕画粉饰得惟妙惟肖,而红宝石、紫水晶、帕托石等则更为轿顶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因为时值冬天,肩舆外厚厚围这厚绒的轿帘,全国各地最好的织娘用金银丝、远东进口的桑蚕丝、美人儿的头发丝搭配在一起,描刻出远古某位做国王的先贤虔诚供神,引导世人的形象,与轿顶的神灵交相辉映。
而轿中设施更是另有乾坤。轿的两侧设置了可供吹风和眺望的凭阑,但王最近没有出远门的打算,所以被拆卸了下来。轿中又用珠帘隔断了一间可做书房与会客室用的居室和一间具备沐浴功能的厕所。墙壁上挂着精美绝伦的琉璃灯,点燃了香料、酥油特制的灯油,周旁用西洋进口的明镜装饰,令灯光折射得有如室外。
大王女被传召而入的,正是王与贵妃同坐的会客间。
王女终于见到了王。
王皮肤青白,身材消瘦,就世俗的观感而言,孱弱得近乎病态。这可能是由于常年服食乌香造成的。他的双手细腻修长,抱着一个铜质的汤婆子,腿则盘在一张黑色羊毛制成的毡垫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肌肉的萎缩,所幸大梁能工巧匠不胜其数,这项略微明显的缺陷被巧妙地隐藏在了长龙袍与特质的靴子下面。
王也看见了大王女,眯起了眼睛,让那个女孩再走近一些。王女大胆地抬起头,她发觉王的眉目的确和她长得有些相像。
“你在看什么?”
王头上的王冠。她想说,为何王不带上他的王冠。但她却为说出这个答案而感到退缩。于是她恭恭敬敬向王磕了个头,说到:““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我害怕我离开这里后再也不能看见我的王父了,所以我要认认真真看个仔细。” 随后她又向王身边的北宫贵妃拜了一拜。
北宫贵妃看了王女一眼,笑说道,“好孩子,为难你那样孝顺。王已经听说了你母妃的事情,他心里也很关切,连忙让人把东西赏下去了。”
王也笑了。
他也很仔细地端详了一遍王女的脸,不幸的是,那是张平庸到让嫁妆涨价的阔脸,幸运的是,那女孩肉眼可见的健硕。
他夭折了那样多的孩子,但只有两个活了下来。另一个精巧可怜,活得勉勉强强,这个粗制滥造,却健康到不像他亲生的。他的双足感到刺痛,他想再抽一管烟了。
“父王因为什么事而感到烦恼呢?”王女忽然出声问到。
烦恼?烦恼的事情可太多了。
在大梁的外围,无数金发碧眼的蛮夷驾驶着巫术驱使的船只远渡重洋,撕开这古老国度的防御,殖民她的□□,吸吮她的血肉。在大梁的邻舍,不安的寇盗掠夺她的财富,贩卖她的子民。在大梁的内部,混血儿,叛国贼,起义的蝼蚁和饿殍前仆后继地撼动着王的统治。哪怕在宫廷之中,王殿之内,僧侣、贵族、王室也各怀鬼胎,暗潮汹涌。他的孩子一批一批地在死去,他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腐朽…
王颤抖着双手,忍住不在王女面前抽出烟管。
“让朕和你说一个故事吧。”他准备说一段复杂的话糊弄这个孩子。
“倘若说有一位长者,他的膝下子孙茂盛,他的家族兴盛阔大。因此,一位魔鬼心生贪婪。他对长者说:令我附身于汝之躯体。供吾吸食尔之子孙。作为回报,如果有任何对你不敬之人,吾自会赶尽诛绝。汝以为如之何?”
王想起了神殿内金发殖民者的邀约。他们希望凭借自己枪支的威慑,令王改信异族的宗教,从而更有效率地控制大梁的领土。
王对他旧有的宗教传统并不虔信,对那些声称只是来“做生意”的蛮族态度也算得上友好,而成为某个强国吸血挖井的钻头对其他类似处境的王族更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任凭那些外国入侵者挥舞着他的名号肆意搜刮,那群贪食的狗自然也会围绕着他的王座旁对任何觊觎者狂吠保卫他的政权。这实在是个好买卖,好生意。
可是...
就像他明明是个天生不幸的跛子,却要装成一个健全的常人,明明是个无可救药的烟鬼,却一定要假装遵守清规戒律一样,他天生的傲慢烧灼着自我,吞吐这不甘。
北宫贵妃好奇地盯着这对父女。她本以为王女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熟知她却开始一板一眼,像个大人似地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只听她问:
“那么父王,附身对长者有好处么?”
王默然:“可以驱使魔鬼诛杀不敬之人。”
长女又追问道:“那又有谁对长者不敬?”
大王想起了屡屡骚扰边境的北夷人,想起了对那些年长有力,对自己皇位虎视眈眈的兄弟,叹了口气。
“是嫉妒的邻居么?是不孝的子孙么?”王女继续在发问。
“可以这样说吧”
“如果是邻居不敬,那长者就应当结合自己的族人与之对抗。如果是子孙族人不敬,年幼者自然可以轻易折服,年长者…长者可以用长子的位置为饵,联合幼子制服长子。”
“所以你觉得魔鬼的提议没什么好处。”
“既然您都说他是魔鬼了,那自然没什么好处。”
长女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今日吸食幼子,明日便会吸食长子,后日便要吸食长者,大后日便打起趁机闯入长者田宅进行偷窃的邻居主意了。”
大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但眉眼间有散不尽的忧愁。只听他喃喃道:
“如果他去寻找长者长子那可怎么办?”
如果那些金毛犬类试图从我的族亲里扶持一个新王可该怎么办?
“长子安守本分,自然无事。长子不敬其父,长者就应当废除长子的名份,改立幼子为族长的继承人。”
王想,他的确是这样做的。
近日他册封了一位小贵族的女儿为南宫贵妃,与身边出生高贵的北宫贵妃并立。大梁的臣民私底下以为,这是由于南宫贵妃才貌双全,且生育了国王次女的缘故。
但只有王心里明白,他诚然爱恋南宫的美貌与才能,但他更看重南宫的叔父,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威望的高僧。在十万法寺的颂扬声中,王已然与南宫化身为无上大帝与孟华天女的转世,得到了数万臣民心中的认同与爱戴。
拥有了民心,他也就拥有了征收更多赋税,将罪责推卸给手下官吏的权力,拥有了无论执行何种法令都会得到一片赞颂的豁免。他搜寻各类人才,无论高低贵贱,只要能为他所用,他都会给予官位与重赏。
这些筹码令他兄弟跋克,诸王爷中最年长的一位,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与他站在同一战线,王原本的支持者,已逝的王后,北宫贵妃及太后的娘家,拥有皇室血统且世代公卿的浮氏也并未对他新立贵妃的举动表达出明显的不满。正是这样的团结一致,小小的大梁国度面对异域陌客时才略有抵抗之力,被侵蚀的程度也更轻。
可是他真的能够将这样的平衡维持下去么?
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北宫贵妃以为王女的话触怒了王。她连忙打哈哈道,“大王女还小呢,可是她思念父王的孝心是真的,王何苦和她纠缠呢?”
王摆摆手,露出个笑脸道,“真是个聪明姑娘。我的膝下要是没有儿子,这王位大概可以给你坐。”
王说的当然是玩笑话,大梁的王位上从来没坐过女人屁股。那些心怀鬼胎的臣子卖国贼情愿让洋人屁股坐到王位上,也不愿意让女人屁股坐上去。毕竟,倘若女人都能当大王,那些男人们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当然,那女人是自己的妻子除外。女人毕竟不会管事,女人当大王约等于她的丈夫或者她的儿子当大王。
王女一板一眼地回答说,“做王的人都必须拥有名字…否则他的史官该怎么称呼他呢?”
“哎呀,看来你真的想做大王。”王大笑起来,“王不是那么好当的。”
在这样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王女已经全然把为养母病重而感到焦急地哭腔隐去了,只听她说,
“那我做个‘大人’也无妨。做‘大人’也需要一个名字呀。”
“那么,想要当大王的女孩儿,你从此后就叫做‘女王’吧。”
轿外出现了哒哒的马蹄声,一位内官走入轿内,与王耳语一二。王的脸色立马发生了变化。“我需要去南宫那里一趟。”他说。
“是多令又不好了么?”北宫贵妃问。
王焦急地点头。
“那妾先将大王女和她的养母照料好。晚些时候再为她祈福。”贵妃回答说。
王允了。
贵妃将不知其名的王女,不,如今她有了名为“女王”的名字,领出了王轿。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日。贵妃和女王站在在避风的楼亭中等待着北宫的肩舆。北宫的小宫女正冷得直直往贵妃怀里挤。贵妃任由着她,望向远方出神。
女王忽然问道:“所以,大王口中的多令到底是谁呢?”
回应她的,是浮氏冷艳而绵长的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