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弘历的生辰八月十三,临近中秋,所以通常万寿节和中秋接连三天普天同庆。这是弘历重生后的第一个万寿节,过了一世的人,许多事情已经看淡,已不像那一世一样那么在意庆贺,况且那一世的自己颇为铺张,待至晚年永琰登基自己做了太上皇的时候,明显觉察到国力渐衰,只是那时已无力回天,最终还是带着不安和担忧以及些许惭愧撒手人寰。他已然明白,盛世不长在,但需以俭持。这一世他希望尽他所能让盛世绵延,所以如懿来向他请示万寿节和中秋节的事宜时,他再三叮嘱切不可奢靡。
“那么臣妾便吩咐下去,万寿节当天只备家宴,待到中秋那日宴请大臣们。”
“是了,一应开支务必从俭,朕会吩咐下去各地不可为万寿节铺张。只是宴请大臣亦不可怠慢。”
“皇上当真是一代明君无疑了。”如懿带着笑意看着弘历,眼前这个男子愈加有贤帝风范,果然自己不曾错看。
“永琪怕是赶不回来,就由永璋操办吧,你提点着就是。”
“是”,如懿一边应着听到永琪神情更为明朗,“咱们永琪越来越有皇上当年的英姿了,寒部告捷,说是将领败于永琪箭下呢。”
“能文善武,永璂年幼,大些的孩子只有永璋和永琪,永璋平庸,永琪于朕助益不少。”弘历一脸的自豪,想起那一世永琪早逝,复又有些担忧。他太怕了,要说那一世于他而言最可悔是如懿,那最可惜的就是永琪了。“如懿,你可知永琪身边有什么可心的人没有?”弘历想起那一世的胡氏,不禁颤栗。
“皇上可是要与永琪指婚了?”
“福晋自然是要挑好的,但也还是希望永琪可心。如懿,如今永琪大了,他身边伺候的侍女你和愉妃一定要把过关才行。”
如懿觉得有些好笑,不禁打趣,“皇上倒像是位额娘了,福晋自然要好好挑,侍妾么,永琪中意就好。臣妾的手哪里就伸得那样长了?”
“如懿,永琪如今有军功在身,永璋既已封了郡王,永琪没有不封的道理,朕打算封永琪为荣郡王。永璐一事,愉妃被陷害,虽然香儿顶罪,但你我深知,这样的事,少不得有人作祟,只不过无从查起罢了。愉妃本分,不就是冲着永琪么?朕觉得永琪身边的人还是多留意些好。”弘历说着,一副很认真的模样。
如懿眼睛一热,百感交集。现下觉得这一生许是真的可以放下心来。“是,臣妾一定留意。”
“永琪的婚事,不如再等一等,朕还是希望,能像朕与你一样,是两心相知的人。若是咱们指的婚事,点错了鸳鸯也未可知。”弘历想起琅华,本也是个很好的人,终究是误了。
“皇上想的这样周全,臣妾觉得可以什么都不必管了呢。”如懿调笑道,“臣妾觉得呀,想是要年轻好几岁了呢。”
“那怎么行,你原本就比朕年轻,咱们可说好的一起鹤发的呢。”弘历脉脉的眼神望向如懿,这一世要守住这一切才好。
//
中秋夜宴,华灯初上,载歌载舞。寒岐兵败,寒部首领阿里和卓归顺。月圆之夜,宴请傅恒、永琪和弘瞻等人一同欢度以示修好。经此一役,寒部大军严重受挫,加之寒岐死后,可用之将并不多,已无转圜之地。尽管如此,为保万全,傅恒还是留了福康安携军在外把守。
“傅恒将军英勇善战、五皇子气宇非凡、果王爷也是文才武略,大清的确人才济济,本王拜服!”阿里和卓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
“寒王亦是风度超群、爱民仁下,战祸绵延只会苦了百姓,化干戈为玉帛,王之明策、百姓之幸!本王敬寒王!”弘瞻说罢亦饮尽。
“愿我寒部与大清永修为好,再无战事!” 阿里和卓把眼神落到旁边的香见身上,“本王愿将小女香见进献于大清皇帝,以表诚意。”
面如皎月,洁而生辉,天下竟有这样美的女子,尽管此刻面上不带表情,目光亦有些呆滞,仍掩盖不了她的美。众人无不心生惊叹。
永琪见她哀莫之色,不由恻隐。想起当日与寒岐交战,擒之麾下,便是这女子策马奔来,那一幕的惊心动魄,让他亦不禁动容。
“香见,我,再也看不了你跳舞了。是我不好,保护不了寒部,保护不了你。”寒岐被香见抱着,眼目中闪着最后的光芒。
“寒岐——我不要你死,我们说好的同生共死——”,连悲戚之色都那么美,让人怜惜。
“不!香见,答应我,你要替我好好活着。就算是,就算是你去了别处,也要好好活着。”原来寒王早就意欲将香见进献求和,以免将士百姓之苦,可寒岐孤注一掷…
那一日的大漠落日余晖格外的鲜红,香见抱着寒岐,到最后一抹鲜红逝去,到一轮皎冷圆魄升至寒空。
//
几日休整后,镇压大军便准备班师回京。永琪前往果亲王弘瞻帐营辞行,而后便去了果亲王偏营,看到桌上赫然摆着一幅画作,是他们一番血战之后旗开得胜的那天,恢弘气势跃然纸上。
“画的不错,竟然还有我呢。”
“永琪,你来的正好,你把这幅画帮我带回去,送给知画。”
永琪一听是送给知画,面上有些不自然,“晴儿,你真不随我回京吗?”
“阿玛想在这周边转一转,了解了解民风,这样好的机会我自然是要跟着的呀。”晴儿朝永琪挤挤眼。
“晴儿,虽然咱们平时一处玩,可知画姑娘毕竟不是同宗,我与她也不好单独见面啊。”
“永琪,怎么一提起知画姑娘你就傻了呢。你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时候带过去不就行了么?”晴儿说完复而一笑,“是不是觉得这幅画上有你,你不好意思啦。”
永琪本来没觉得什么,被她一说反倒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放心吧,虽然是黑些瘦些,但还是俊朗的。”
“诶,这一幅上面这个不是你吗?不如把这个送给知画姑娘。”永琪拈起桌上另一幅画,画的是女扮男装的晴儿正在寒部街头作画,“画中画,精巧极了,知画姑娘一定喜欢。”
“这一幅不行,这一幅不是出自我手,原是别人赠予我的,我要送知画的当然得是我画的才好。”晴儿说罢从永琪手中拿过画卷,小心收好。
“谁赠的呢?”
“萍水相逢的路人,也爱作画,也爱画民风画江山。”晴儿想起那日同自己说要让这锦绣江山永垂不朽的男子。
“可知道他的名字?”
“不知。”
“茫茫人海,再见无期啊。”
“君子何处不相逢。”晴儿边专注于未完成的画作边回应永琪。君子相逢,不问后会。
“晴儿,你总是这般不羁,叫人羡慕。”
“人生须臾,于我而言,若能看遍四方,也不枉此生了”,晴儿略停一停笔触,凝神说道,“我毕生所愿便是画遍四方各地,或山水或人情,记录这盛世之景。”
永琪看着她,呆呆的想,自己此身为皇子,从出生开始便被以固化的方式教养,修身之道、治国之方,像责任一般早已深入骨髓,已然来不及去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的毕生心愿又是什么呢。”
“永琪,你的任务就是延续这盛世,我才有的盛世可赏可描啊。”晴儿抬眼瞧一瞧他,她心知永琪心怀天下,没有多说,只把那幅画交至他手中,“记得替我向知画问安。”
永琪踱步而出,即便怀揣鸿鹄之志,即便自己现下立了军功,可风云易变幻,前路怎可知。
大军返回京中已是金秋九月,弘历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前来朝拜的阿里和卓。自然,他见到了那一世让他几近疯魔动过心的香见。她的舞姿还是那样动人,只是这次的弘历不像那一世一样动心,有的却是唏嘘和恍然。
那一世是为着什么那样疯魔呢?她的美貌?可那一生他见过的美貌女子太多了,多的自己都记不得了,再美的脸也有衰驰的那天。也是后来才明白,许是为着只有她明目张胆的不爱自己吧,宫里的女人不爱自己的很多,却没有人敢那样张扬,就是为着这得不到,生出多少偏执的不甘和征服的欲望。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天子啊,天下的女子怎会有不顺从自己的?后来才知得不到的终究是得不到,强求亦无用,那一世帝后离心就是因为她吧。为了这个女子他不知伤了多少在意自己的心。越是贪心,越是失心;想要的多了,失去的越多,一生只有一颗心,能拥有和守住一点点,就很不容易了。
弘历的眼神落在如懿身上,心上闪过一丝的笑意夹杂着心酸,原来如懿初见香见是这样的心情,往日里也算稳重,如今按捺不住的讶异,脸上是隐隐的担忧。那一世的确是委屈她了。再看众人,皆惊奇不已,早闻寒部这位公主美貌,也都是盛装打扮来的,此刻都有些自惭形秽,连太后也有些动容,一时间竟无人言语。
弘历恢复以往的平静,想来这些人里面也只有他是见惯了这位美人的,其他人都是头一次见,他倒觉得看这些人的表情还更有趣些。如懿与太后发觉刚才弘历的呆怔,还以为他着了迷,对视一眼,不禁担忧,想说什么,又不知如何开口。
“那么臣妾便吩咐下去,万寿节当天只备家宴,待到中秋那日宴请大臣们。”
“是了,一应开支务必从俭,朕会吩咐下去各地不可为万寿节铺张。只是宴请大臣亦不可怠慢。”
“皇上当真是一代明君无疑了。”如懿带着笑意看着弘历,眼前这个男子愈加有贤帝风范,果然自己不曾错看。
“永琪怕是赶不回来,就由永璋操办吧,你提点着就是。”
“是”,如懿一边应着听到永琪神情更为明朗,“咱们永琪越来越有皇上当年的英姿了,寒部告捷,说是将领败于永琪箭下呢。”
“能文善武,永璂年幼,大些的孩子只有永璋和永琪,永璋平庸,永琪于朕助益不少。”弘历一脸的自豪,想起那一世永琪早逝,复又有些担忧。他太怕了,要说那一世于他而言最可悔是如懿,那最可惜的就是永琪了。“如懿,你可知永琪身边有什么可心的人没有?”弘历想起那一世的胡氏,不禁颤栗。
“皇上可是要与永琪指婚了?”
“福晋自然是要挑好的,但也还是希望永琪可心。如懿,如今永琪大了,他身边伺候的侍女你和愉妃一定要把过关才行。”
如懿觉得有些好笑,不禁打趣,“皇上倒像是位额娘了,福晋自然要好好挑,侍妾么,永琪中意就好。臣妾的手哪里就伸得那样长了?”
“如懿,永琪如今有军功在身,永璋既已封了郡王,永琪没有不封的道理,朕打算封永琪为荣郡王。永璐一事,愉妃被陷害,虽然香儿顶罪,但你我深知,这样的事,少不得有人作祟,只不过无从查起罢了。愉妃本分,不就是冲着永琪么?朕觉得永琪身边的人还是多留意些好。”弘历说着,一副很认真的模样。
如懿眼睛一热,百感交集。现下觉得这一生许是真的可以放下心来。“是,臣妾一定留意。”
“永琪的婚事,不如再等一等,朕还是希望,能像朕与你一样,是两心相知的人。若是咱们指的婚事,点错了鸳鸯也未可知。”弘历想起琅华,本也是个很好的人,终究是误了。
“皇上想的这样周全,臣妾觉得可以什么都不必管了呢。”如懿调笑道,“臣妾觉得呀,想是要年轻好几岁了呢。”
“那怎么行,你原本就比朕年轻,咱们可说好的一起鹤发的呢。”弘历脉脉的眼神望向如懿,这一世要守住这一切才好。
//
中秋夜宴,华灯初上,载歌载舞。寒岐兵败,寒部首领阿里和卓归顺。月圆之夜,宴请傅恒、永琪和弘瞻等人一同欢度以示修好。经此一役,寒部大军严重受挫,加之寒岐死后,可用之将并不多,已无转圜之地。尽管如此,为保万全,傅恒还是留了福康安携军在外把守。
“傅恒将军英勇善战、五皇子气宇非凡、果王爷也是文才武略,大清的确人才济济,本王拜服!”阿里和卓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
“寒王亦是风度超群、爱民仁下,战祸绵延只会苦了百姓,化干戈为玉帛,王之明策、百姓之幸!本王敬寒王!”弘瞻说罢亦饮尽。
“愿我寒部与大清永修为好,再无战事!” 阿里和卓把眼神落到旁边的香见身上,“本王愿将小女香见进献于大清皇帝,以表诚意。”
面如皎月,洁而生辉,天下竟有这样美的女子,尽管此刻面上不带表情,目光亦有些呆滞,仍掩盖不了她的美。众人无不心生惊叹。
永琪见她哀莫之色,不由恻隐。想起当日与寒岐交战,擒之麾下,便是这女子策马奔来,那一幕的惊心动魄,让他亦不禁动容。
“香见,我,再也看不了你跳舞了。是我不好,保护不了寒部,保护不了你。”寒岐被香见抱着,眼目中闪着最后的光芒。
“寒岐——我不要你死,我们说好的同生共死——”,连悲戚之色都那么美,让人怜惜。
“不!香见,答应我,你要替我好好活着。就算是,就算是你去了别处,也要好好活着。”原来寒王早就意欲将香见进献求和,以免将士百姓之苦,可寒岐孤注一掷…
那一日的大漠落日余晖格外的鲜红,香见抱着寒岐,到最后一抹鲜红逝去,到一轮皎冷圆魄升至寒空。
//
几日休整后,镇压大军便准备班师回京。永琪前往果亲王弘瞻帐营辞行,而后便去了果亲王偏营,看到桌上赫然摆着一幅画作,是他们一番血战之后旗开得胜的那天,恢弘气势跃然纸上。
“画的不错,竟然还有我呢。”
“永琪,你来的正好,你把这幅画帮我带回去,送给知画。”
永琪一听是送给知画,面上有些不自然,“晴儿,你真不随我回京吗?”
“阿玛想在这周边转一转,了解了解民风,这样好的机会我自然是要跟着的呀。”晴儿朝永琪挤挤眼。
“晴儿,虽然咱们平时一处玩,可知画姑娘毕竟不是同宗,我与她也不好单独见面啊。”
“永琪,怎么一提起知画姑娘你就傻了呢。你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时候带过去不就行了么?”晴儿说完复而一笑,“是不是觉得这幅画上有你,你不好意思啦。”
永琪本来没觉得什么,被她一说反倒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放心吧,虽然是黑些瘦些,但还是俊朗的。”
“诶,这一幅上面这个不是你吗?不如把这个送给知画姑娘。”永琪拈起桌上另一幅画,画的是女扮男装的晴儿正在寒部街头作画,“画中画,精巧极了,知画姑娘一定喜欢。”
“这一幅不行,这一幅不是出自我手,原是别人赠予我的,我要送知画的当然得是我画的才好。”晴儿说罢从永琪手中拿过画卷,小心收好。
“谁赠的呢?”
“萍水相逢的路人,也爱作画,也爱画民风画江山。”晴儿想起那日同自己说要让这锦绣江山永垂不朽的男子。
“可知道他的名字?”
“不知。”
“茫茫人海,再见无期啊。”
“君子何处不相逢。”晴儿边专注于未完成的画作边回应永琪。君子相逢,不问后会。
“晴儿,你总是这般不羁,叫人羡慕。”
“人生须臾,于我而言,若能看遍四方,也不枉此生了”,晴儿略停一停笔触,凝神说道,“我毕生所愿便是画遍四方各地,或山水或人情,记录这盛世之景。”
永琪看着她,呆呆的想,自己此身为皇子,从出生开始便被以固化的方式教养,修身之道、治国之方,像责任一般早已深入骨髓,已然来不及去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的毕生心愿又是什么呢。”
“永琪,你的任务就是延续这盛世,我才有的盛世可赏可描啊。”晴儿抬眼瞧一瞧他,她心知永琪心怀天下,没有多说,只把那幅画交至他手中,“记得替我向知画问安。”
永琪踱步而出,即便怀揣鸿鹄之志,即便自己现下立了军功,可风云易变幻,前路怎可知。
大军返回京中已是金秋九月,弘历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前来朝拜的阿里和卓。自然,他见到了那一世让他几近疯魔动过心的香见。她的舞姿还是那样动人,只是这次的弘历不像那一世一样动心,有的却是唏嘘和恍然。
那一世是为着什么那样疯魔呢?她的美貌?可那一生他见过的美貌女子太多了,多的自己都记不得了,再美的脸也有衰驰的那天。也是后来才明白,许是为着只有她明目张胆的不爱自己吧,宫里的女人不爱自己的很多,却没有人敢那样张扬,就是为着这得不到,生出多少偏执的不甘和征服的欲望。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天子啊,天下的女子怎会有不顺从自己的?后来才知得不到的终究是得不到,强求亦无用,那一世帝后离心就是因为她吧。为了这个女子他不知伤了多少在意自己的心。越是贪心,越是失心;想要的多了,失去的越多,一生只有一颗心,能拥有和守住一点点,就很不容易了。
弘历的眼神落在如懿身上,心上闪过一丝的笑意夹杂着心酸,原来如懿初见香见是这样的心情,往日里也算稳重,如今按捺不住的讶异,脸上是隐隐的担忧。那一世的确是委屈她了。再看众人,皆惊奇不已,早闻寒部这位公主美貌,也都是盛装打扮来的,此刻都有些自惭形秽,连太后也有些动容,一时间竟无人言语。
弘历恢复以往的平静,想来这些人里面也只有他是见惯了这位美人的,其他人都是头一次见,他倒觉得看这些人的表情还更有趣些。如懿与太后发觉刚才弘历的呆怔,还以为他着了迷,对视一眼,不禁担忧,想说什么,又不知如何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