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日子愈渐平静起来,恐怕最大的波澜便是九公主吵闹,和嫔常带着她和颖妃的七公主一起玩,不想两个公主脾气不对,一言不合便要打起来。和嫔隔三差五便要来如懿这里力表招架不住,奈何如懿每回总是笑说,这才刚刚开始,公主不适应也是有的,慢慢就好了。和嫔深知如懿这是为她着想,她已决意绝了恩宠,一来有个公主是个依傍,二来日子也有趣些。见她不应,只好作罢,每日同九公主斗法。
不过有一点如懿说错了,并非只是公主不适应,更多是和嫔自己不适应。毕竟过了一阵子,九公主还是爱闹,见了七公主还是要打架,但是和嫔好似慢慢习惯了,也渐渐的比从前多了些笑意。
这一年入了冬,如懿总是懒在翊坤宫,和弘历一起读书烹茶,看永璂写字;和海兰一起闲话家常,商量着永琪的婚事,两人都很喜欢知画,盘算着什么时候落实了永琪和知画口风,便说与弘历,让他指婚。冬天落了第一场雪的时候,翊坤宫出了两件喜事,一件,弘历送如懿的那盆绿梅在沉寂了两年后,终于又开出了第一朵花。另一件,如懿又有了身孕。
太意外了,弘历从没想到,他与如懿居然还会再有孩子!这个孩子是那一世不曾有的。又惊又喜,两人开心的不知所措,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最幸福的时光,他们刚刚期待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两人小心翼翼的,一边开心一边担心,生怕再失去这个孩子。不过太医每回都说胎像很好,“娘娘曾经伤心过度确实伤了身子,只是这半年娘娘心宽体盘,身体早已恢复,这一胎来的刚刚好,母体与胎儿都很稳健”。
“当真吗?朕再宣赵太医来。”
“皇上,不必了,太医已经看过多次啦。”如懿拦住他,实是不止一位太医来过了。
“以后后宫的事,全部交给愉妃打理,你就专心养着,什么都别管。。”
如懿并不搭理他,自顾自的欣赏新开的绿梅,心想着是不是快开第二朵儿了呢。
//
今年的除夕夜宴,因着如懿有身孕,合宫喜气洋洋,孩子辈的晴儿回来了,比往年又多了知画和苏肯,自是分为热闹。晴儿与知画为大家表演弹琴作画,永璋、永琪与苏肯为大家舞剑,连永璂也诵了诗贺岁。
“永琪、知画,今日朕高兴,你们有没有什么愿望,尽管说出来,朕今日就许了!”自从如懿与弘历说了永琪和知画的事,弘历才算放心下来,想着那一世永琪中意胡氏,这一世既有知画,想必不会再有祸端。
话一出口,两个年轻人登时红了脸,“皇阿玛,儿臣。。。”
“你若不开口,朕可不会擅自做主”,引得大家满堂哄笑。
“儿臣。。。儿臣想请皇阿玛指婚!”
“你可想清楚了?”
“儿臣想的很清楚,儿臣只求知画一人!”
“好!”弘历转而望向知画,“荣格格,你可愿意?你若不允,朕亦替你做主!”知画早已飞红了脸,低着头,轻轻的点了点头。
“哈哈--好!今日朕就为你们赐婚!”那边如懿与愉妃含笑对视,终于落地了。永琪与知画自是喜不自禁,原先所有的担心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了。
“如今宫里双喜临门,各宫同喜,统统有赏!”
“皇阿玛好生偏心,怎得只赏五哥,不赏儿臣!”众人讶异,循着声音望去,只见璟妍离席走上前来。
“皇阿玛偏心!儿臣也要请赏!”众人面面相觑,弘历和如懿也满脸狐疑,纯贵人连忙起身,意欲阻拦“璟妍--”。
“你要朕许你什么呢?说来听听”
这时璟妍望向苏肯“苏肯哥哥,你可愿娶我?”
“什么?”什么?众人一脸讶异。璟妍年纪小些,本想着过个一两年才留意驸马,没想到她自己竟早早有了主意,此事竟连纯贵人也是不知道的。她只当璟妍是喜欢与知画一起玩,每每回来都喜不自胜的,没成想。。。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那个沉静的少年,苏肯虽然年纪比永琪小,但内敛的性格,让他看起来沉稳许多。也难怪瞒过了所有人,这个少年怕是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
苏肯起身作揖,“能得公主青睐,是臣的福气。。。”
“你若是不愿,也不必因着我是公主有所踌躇,我既心悦于你,自然要为自己争上一争,你若不愿,我也必不勉强,总归咱们还做好兄妹罢了!”
苏肯有些怔怔的望着璟妍,“我。。我自是。。”
“皇阿玛,他这是答应了!”璟妍了解他,他是不会宣之于口的。不过她也知道,他是有意自己的,只是若是依着他得步调,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去了。若是皇后娘娘或是家中很快为他谋划亲事呢?她可不想节外生枝。
弘历望向如懿,如懿问向苏肯“苏肯,你可愿意吗?”,少年颔首,“自然,臣也很欣赏三公主”,语气一本正经的,含蓄却坚定。
“好!那今日就三喜临门了!”太后不由的朝着晴儿望去,“晴儿,说起来,你比璟妍还大些。。。”
“太后娘娘,晴儿可是要一辈子赖着您的---”这几年,太后和如懿都早已看出晴儿的心思不在这上头,也只好由着她了。
//
次年夏天,御花园里的并蒂莲再次盛开的时候,如懿诞下十公主璟宁,封号和安。往后的日子,安宁里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七公主和九公主还是会打架,但是每每颖妃和和嫔带着两个公主一起来和璟宁的时候,竟然出奇的和谐。弘历亦是爱极了这个新得的女儿,掌上明珠般捧着护着。
“等宁儿大些了,咱们便带她去江南,去杭州,去吃条头糕。。。”
如懿听着弘历一边拿着虎头鼓哄璟宁一边满脸兴奋的说着,自己也神往起来,“臣妾还记得第一次与皇上去杭州,一起吃条头糕的时候,真好”
“会一直这么好下去的,越来越好,等咱们老了,孩子们再大了,咱们还要再去,买桂花载酒,胜少年游。”
岁月静且好。
乾元三十六年,荣亲王永琪的一双儿女也已经会吟诗诵词了。弘历生了一场大病,身子便不如从前健朗,便把朝政交于荣亲王,自己与如懿于圆明园修养,三十七年,弘历与如懿再下江南,最后一次去杭州,二人在杭州逗留半年之久,如寻常夫妻般过着民间生活。果不其然,更胜少年游。
乾元三十八年,弘历薨逝,临终前再三叮嘱永琪“照顾好你皇额娘。。”
没有遗憾了,那一世付了如懿十余年,如今能有十余年的机会弥补,已经很满足了。世间最难得,莫过于有机会失而复得了。
皇五子永琪继位,尊如懿为母后皇太后,海兰为圣母皇太后,知画为皇后。
“海兰,还好还有你,真好,我总是有你在身边--”
“姐姐——咱们还要一起看着永琪永璂的孩子长大成人,还要一起送璟宁出嫁,咱们,还有很多很多日子——”
(全文完)
不过有一点如懿说错了,并非只是公主不适应,更多是和嫔自己不适应。毕竟过了一阵子,九公主还是爱闹,见了七公主还是要打架,但是和嫔好似慢慢习惯了,也渐渐的比从前多了些笑意。
这一年入了冬,如懿总是懒在翊坤宫,和弘历一起读书烹茶,看永璂写字;和海兰一起闲话家常,商量着永琪的婚事,两人都很喜欢知画,盘算着什么时候落实了永琪和知画口风,便说与弘历,让他指婚。冬天落了第一场雪的时候,翊坤宫出了两件喜事,一件,弘历送如懿的那盆绿梅在沉寂了两年后,终于又开出了第一朵花。另一件,如懿又有了身孕。
太意外了,弘历从没想到,他与如懿居然还会再有孩子!这个孩子是那一世不曾有的。又惊又喜,两人开心的不知所措,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最幸福的时光,他们刚刚期待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两人小心翼翼的,一边开心一边担心,生怕再失去这个孩子。不过太医每回都说胎像很好,“娘娘曾经伤心过度确实伤了身子,只是这半年娘娘心宽体盘,身体早已恢复,这一胎来的刚刚好,母体与胎儿都很稳健”。
“当真吗?朕再宣赵太医来。”
“皇上,不必了,太医已经看过多次啦。”如懿拦住他,实是不止一位太医来过了。
“以后后宫的事,全部交给愉妃打理,你就专心养着,什么都别管。。”
如懿并不搭理他,自顾自的欣赏新开的绿梅,心想着是不是快开第二朵儿了呢。
//
今年的除夕夜宴,因着如懿有身孕,合宫喜气洋洋,孩子辈的晴儿回来了,比往年又多了知画和苏肯,自是分为热闹。晴儿与知画为大家表演弹琴作画,永璋、永琪与苏肯为大家舞剑,连永璂也诵了诗贺岁。
“永琪、知画,今日朕高兴,你们有没有什么愿望,尽管说出来,朕今日就许了!”自从如懿与弘历说了永琪和知画的事,弘历才算放心下来,想着那一世永琪中意胡氏,这一世既有知画,想必不会再有祸端。
话一出口,两个年轻人登时红了脸,“皇阿玛,儿臣。。。”
“你若不开口,朕可不会擅自做主”,引得大家满堂哄笑。
“儿臣。。。儿臣想请皇阿玛指婚!”
“你可想清楚了?”
“儿臣想的很清楚,儿臣只求知画一人!”
“好!”弘历转而望向知画,“荣格格,你可愿意?你若不允,朕亦替你做主!”知画早已飞红了脸,低着头,轻轻的点了点头。
“哈哈--好!今日朕就为你们赐婚!”那边如懿与愉妃含笑对视,终于落地了。永琪与知画自是喜不自禁,原先所有的担心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了。
“如今宫里双喜临门,各宫同喜,统统有赏!”
“皇阿玛好生偏心,怎得只赏五哥,不赏儿臣!”众人讶异,循着声音望去,只见璟妍离席走上前来。
“皇阿玛偏心!儿臣也要请赏!”众人面面相觑,弘历和如懿也满脸狐疑,纯贵人连忙起身,意欲阻拦“璟妍--”。
“你要朕许你什么呢?说来听听”
这时璟妍望向苏肯“苏肯哥哥,你可愿娶我?”
“什么?”什么?众人一脸讶异。璟妍年纪小些,本想着过个一两年才留意驸马,没想到她自己竟早早有了主意,此事竟连纯贵人也是不知道的。她只当璟妍是喜欢与知画一起玩,每每回来都喜不自胜的,没成想。。。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那个沉静的少年,苏肯虽然年纪比永琪小,但内敛的性格,让他看起来沉稳许多。也难怪瞒过了所有人,这个少年怕是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
苏肯起身作揖,“能得公主青睐,是臣的福气。。。”
“你若是不愿,也不必因着我是公主有所踌躇,我既心悦于你,自然要为自己争上一争,你若不愿,我也必不勉强,总归咱们还做好兄妹罢了!”
苏肯有些怔怔的望着璟妍,“我。。我自是。。”
“皇阿玛,他这是答应了!”璟妍了解他,他是不会宣之于口的。不过她也知道,他是有意自己的,只是若是依着他得步调,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去了。若是皇后娘娘或是家中很快为他谋划亲事呢?她可不想节外生枝。
弘历望向如懿,如懿问向苏肯“苏肯,你可愿意吗?”,少年颔首,“自然,臣也很欣赏三公主”,语气一本正经的,含蓄却坚定。
“好!那今日就三喜临门了!”太后不由的朝着晴儿望去,“晴儿,说起来,你比璟妍还大些。。。”
“太后娘娘,晴儿可是要一辈子赖着您的---”这几年,太后和如懿都早已看出晴儿的心思不在这上头,也只好由着她了。
//
次年夏天,御花园里的并蒂莲再次盛开的时候,如懿诞下十公主璟宁,封号和安。往后的日子,安宁里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七公主和九公主还是会打架,但是每每颖妃和和嫔带着两个公主一起来和璟宁的时候,竟然出奇的和谐。弘历亦是爱极了这个新得的女儿,掌上明珠般捧着护着。
“等宁儿大些了,咱们便带她去江南,去杭州,去吃条头糕。。。”
如懿听着弘历一边拿着虎头鼓哄璟宁一边满脸兴奋的说着,自己也神往起来,“臣妾还记得第一次与皇上去杭州,一起吃条头糕的时候,真好”
“会一直这么好下去的,越来越好,等咱们老了,孩子们再大了,咱们还要再去,买桂花载酒,胜少年游。”
岁月静且好。
乾元三十六年,荣亲王永琪的一双儿女也已经会吟诗诵词了。弘历生了一场大病,身子便不如从前健朗,便把朝政交于荣亲王,自己与如懿于圆明园修养,三十七年,弘历与如懿再下江南,最后一次去杭州,二人在杭州逗留半年之久,如寻常夫妻般过着民间生活。果不其然,更胜少年游。
乾元三十八年,弘历薨逝,临终前再三叮嘱永琪“照顾好你皇额娘。。”
没有遗憾了,那一世付了如懿十余年,如今能有十余年的机会弥补,已经很满足了。世间最难得,莫过于有机会失而复得了。
皇五子永琪继位,尊如懿为母后皇太后,海兰为圣母皇太后,知画为皇后。
“海兰,还好还有你,真好,我总是有你在身边--”
“姐姐——咱们还要一起看着永琪永璂的孩子长大成人,还要一起送璟宁出嫁,咱们,还有很多很多日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