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蒋靖云照旧寅正起床,与麾下士兵对练一个时辰,再巡视忻州各处。
不料,他将将热了身,便听卫兵来报:“少将军,大将军唤您去府衙,道是有要事,还让您收拾干净再去。”
蒋靖云骤然被打断有些不悦,听到是他二叔有事才缓和了面色。
他扫了眼衣襟,浑不在意:“能有什么要事,左不过陪着知府演场戏,还换洗什么。”
蒋靖云如此说,动作却不慢,快马加鞭去了府衙。
不知这回知府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蒋靖云漫不经心地进了府衙的正院,却见一个打扮贵气的出众女子安坐于厅堂下首左侧,侧脸颇为眼熟。
他死死盯着这个侧脸,一个名字在嘴边呼之欲出,直到这女子转过身来冲动达到顶峰:“是你?!”
言辞中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苏恒玉莞尔一笑:“这不是蒋少将军吗?果然是少年英才,还真是勤奋,才卯时已练完功夫了。”
蒋靖云还没回话,大将军蒋定安已训斥了他:“靖云,我不是让你打理干净再来?这位是钦差苏大人,你如此失礼该当何罪?”
面向苏恒玉,蒋定安又换了副和善表情:“苏大人,家侄实在失礼,还请大人海涵。”
苏恒玉微笑道:“无妨。本官与蒋少将军也是有缘,正是少将军护送本官到忻州。少将军不过是衣衫不整,有何大碍?”
这话教大将军蒋定安倒吸一口凉气,惊疑不定地扫了苏恒玉与蒋靖云几眼,疑心二人关系。
若说蒋靖云早先有什么旖旎心思,这时也消失得一干二净。
从邬州城门初遇,再到同行至忻州,这些场景在蒋靖云脑海中一一闪过。
他哪能看不出,苏恒玉是在报复他“通缉之仇”,才刻意隐瞒身份?
她居然就是那个主和派的佞臣!
想到自己在苏恒玉面前像跳梁小丑一般,所有针对算计都无所遁形,蒋靖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深吸口气才勉强压下羞惭与怒火。
他恢复常色,冲着苏恒玉一抱拳深深拜下:“蒋某眼拙,昔日不知苏大人身份,多有得罪,还请大人恕罪。”
苏恒玉见识过了蒋靖云的变脸,心情颇好,大度地摆手:“无妨,少将军也让本官一路多了不少乐趣。”
蒋靖云没回话,将自己重重砸到椅子上,惹得蒋定安瞪他好几眼。
苏恒玉却不再关注他,转而与李知府、蒋安邦谈起宣旨事宜。
因要昭示皇恩浩荡,圣上挂心边关将士,故而三人商议在两月一次的演武前进行。
既不负圣命,又提振士气,鼓舞人心。
恰逢明日便是演武。
李知府约莫四十上下,已微微发福,瞧着是个普通中年文士,唯有混浊的眼睛偶尔掠过一抹精光。
他摸着一把胡子笑道:“苏大人,您来了,真是让忻州蓬荜生辉。下官今晚欲为您接风洗尘,还请您赏脸,一定要来啊!”
苏恒玉没犹豫便答应下来。
蒋靖云忆起从前这李知府举办的宴会不乏靡靡之音,常有美人作陪,不由得重重哼了一声,换来蒋大将军的瞪视。
李知府又说:“两位将军也一同参宴吧,这才显得咱们边境官军重视苏大人。”
此话一出,蒋大将军便是想拒绝也不得宜了,只能应下。
蒋靖云不着痕迹地横了李知府好几眼,又盯着苏恒玉不动。
灼热的视线仿若能在她身上烫出洞来,苏恒玉自然无法忽视,明晃晃地看了回去。
蒋靖云这时却转移了视线,偏不愿与她对视。
苏恒玉心下玩味,不知蒋靖云是否会“报复”回来?
……
傍晚时分,落日西沉,金黄的余晖散落下来,照得人心生倦意。
府衙正堂中,苏恒玉坐在知府左下首,执着酒杯,思索眼下这场景是如何出现的。
初时一切正常。
琴音绕梁,舞姬身姿曼妙。
李知府尽地主之谊,两位将军虽话少却一直在听,苏恒玉时不时应和或沉默浅笑,其余府衙大小官员在旁作陪。
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直到酒过三巡,李知府乍然将酒杯重重磕下,对苏恒玉哭诉起他这些年在忻州的不易。
苏恒玉能理解,毕竟李知府籍贯江南,在北地任职八年,不适应风土人情属实平常。
谁料,李知府话音一转:“苏大人,您来的时日尚短,不知大将军对我有多苛刻……”
正堂骤然鸦雀无声,苏恒玉猛地看向了蒋定安,蒋定安却浅笑如故。
“我承认蒋定安行军打仗有一套,可这不应当是他夺权架空我的缘由!”
“去百姓间询问,多少人只知大将军蒋定安与少将军蒋靖云,根本不记得我这个忻州知府!更别说此地天高皇帝远,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是圣上的军队!”
苏恒玉声音骤冷:“李大人,你醉了。”
许是这话激怒了人,李知府腾的站起身,欲冲到苏恒玉身边:“苏大人,下官千杯不醉,此刻清醒得很!不信您仔细瞧瞧?”
说着就要捉住苏恒玉的手往自己脸上放。
苏恒玉眉头皱起,手指飞速翻转,动作间甚至出现了残影。
下一刻,李知府便觉□□凉飕飕的,低头一瞧,就见两腿之间的衣裳破了个大洞,透过去还能望见一柄刀稳稳地插在地板上。
李知府一下子清醒过来,脸色惨白,嘴都在哆嗦,软倒在地:“下官酒后无状,冲撞了苏大人,大人恕罪啊!”
苏恒玉还未出声,蒋靖云已冷笑起来:“李大人喝些花酒,便不知天高地厚了,胆敢挑拨是非,侮辱朝廷命官。若是你道歉请罪有用,还要衙门作何?”
李知府不敢回话,咚咚磕起头来。
苏恒玉轻飘飘瞥了蒋靖云一眼,意味不明。
这时蒋定安开口,他仍笑得温和:“看来李知府对我不满已久,恰好钦差苏大人也在,不如你请苏大人为你上奏,换个人来当忻州知府,到时你无权自然也谈不上蒋某夺权了。你意下如何?”
李知府结巴道:“这、这,怎好劳烦苏大人为我这点小事费心……”
苏恒玉回想昨日铭理禀报的“李知府素来低调,老实听话”,不由叹了口气。
其他人的目光一时都聚集在突然叹气的苏恒玉身上。
苏恒玉作为在场之人中品阶最高、圣上最为亲近的二品参知政事,不得不站出来做和事佬:“卫国大将军一生戎马,满门忠烈,朝野上下与天下百姓都看在眼里,俱是由衷敬佩,绝无半分轻视不满。”
“至于李知府”,她看向地上跪着的人,“下回可千万不要喝醉了,免得认不清自己的身份!”
李知府喏喏应是。
此事一出,众人哪里还有心思继续宴会?
不过一刻钟,除李知府外俱找了借口告辞。
李知府看着空荡荡的正堂却一改方才怯弱表现,得意至极。
忻州通判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是假做酒后失言,挑拨苏恒玉与蒋定安的关系?”
李知府不住抚摸胡子:“自然。我这个空头知府当了八年,手中也该有些权力了。从前是我没法子与蒋定安去争,可如今,苏恒玉来了。”
通判不解。
李知府解释道:“今日我试探了苏恒玉一番,此女不像传闻中那样全靠谄媚圣上才身居高位的人,很有一番见地与本领。至少,”他不自在地瞄了眼衣袍漏风之处,“她身手了得,绝不是任人拿捏之辈。”
“她却力主和谈,与蒋家军站在对立面!圣上难道不知这二人立场不同?可圣上派了个坚定的主和派来了边境忻州!只怕苏蒋二人要起纷争。”
“他们一旦有了嫌隙,那你家大人我的机会不就来了吗?”李知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
苏恒玉可不知晓李知府打的如意算盘,许是巧合,她与蒋靖安顺路一同回府。
两人俱是沉默,仿佛在较劲谁先忍不住开口一般。
最终还是蒋靖云先打破这种氛围:“你来忻州不止为了赏赐与督军吧,一定还有别的任务。”
他看着憨直,倒很是敏锐。
苏恒玉面色不变,没有正面回答:“本官奉圣上之命跋涉千里,一切听从圣上旨意。”
蒋靖云忽然直直盯着她,眼神中带了锋锐:“苏恒玉,来试试吧,看到底你我谁能笑到最后。”
“看看是你这‘佞臣’带领的主和派更胜一筹,还是我蒋家军的铁蹄更硬。”
苏恒玉有些好笑:“就算我名声在外,也不必当面说我是‘佞臣’?”她故作恍然大悟,“也对,你可是不满我到要毁我名声通缉我的地步。”
蒋靖云站定,认真道:“从前我太稚嫩,以为人非好即坏。可你教会我,一个人既可以有趣真诚,也能立场软弱。如今我仍觉得你会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是,”他眼眸漆黑,十分坚定,“我背后是数十万将士与北地百姓,我一分一毫也不能退。”
“邬州城的通缉画像是我对不住你,待收复燕云地区,我再与你请罪。”
说完不待苏恒玉回应,他用刀割断一截前襟,头也不回地离去。
玄色衣襟没了依靠,轻飘飘地落地了。
苏恒玉在原地伫立半晌,忽而笑骂:“笨蛋,割袍断义都是割袖子,哪有割断衣襟的?”
回到新买的宅子后,苏恒玉将铭理山凌唤来书房。
“铭理,你可知今日宴上发生了什么?”
铭理不敢看自家大人似笑非笑的表情,埋着头回道:“属下知错,请大人责罚。属下日后探听消息定然更加仔细小心。”
苏恒玉摆手道:“莫要紧张,只是有个任务交给你。明日宣旨结束后,我带山凌去一趟戎狄,你留守此处。”
铭理山凌皆是震惊。
“大人,明日去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是啊大人,宣旨结束后定有不少人想找您拉关系……”
苏恒玉:“所以才让你留守交由你全权处理。缘由你看着办,不可让人发现我的真实行踪。想来你应当没问题?”
铭理憋屈道:“……是,大人。”
想到蒋少将军似乎颇为关注他家大人,铭理又问:“若是蒋少将军来寻,属下是否据实……?”剩下的话在苏恒玉的目光中消音。
苏恒玉收起笑脸,冷冷道:“我竟不知你如此容易被收买。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清楚我的立场?”
“本官,乃二品参知政事,听从皇命!”
“他蒋靖云是个武官,主战派中除了他二叔外最厉害的武将!”
“而本朝,重文抑武!”
不料,他将将热了身,便听卫兵来报:“少将军,大将军唤您去府衙,道是有要事,还让您收拾干净再去。”
蒋靖云骤然被打断有些不悦,听到是他二叔有事才缓和了面色。
他扫了眼衣襟,浑不在意:“能有什么要事,左不过陪着知府演场戏,还换洗什么。”
蒋靖云如此说,动作却不慢,快马加鞭去了府衙。
不知这回知府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蒋靖云漫不经心地进了府衙的正院,却见一个打扮贵气的出众女子安坐于厅堂下首左侧,侧脸颇为眼熟。
他死死盯着这个侧脸,一个名字在嘴边呼之欲出,直到这女子转过身来冲动达到顶峰:“是你?!”
言辞中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苏恒玉莞尔一笑:“这不是蒋少将军吗?果然是少年英才,还真是勤奋,才卯时已练完功夫了。”
蒋靖云还没回话,大将军蒋定安已训斥了他:“靖云,我不是让你打理干净再来?这位是钦差苏大人,你如此失礼该当何罪?”
面向苏恒玉,蒋定安又换了副和善表情:“苏大人,家侄实在失礼,还请大人海涵。”
苏恒玉微笑道:“无妨。本官与蒋少将军也是有缘,正是少将军护送本官到忻州。少将军不过是衣衫不整,有何大碍?”
这话教大将军蒋定安倒吸一口凉气,惊疑不定地扫了苏恒玉与蒋靖云几眼,疑心二人关系。
若说蒋靖云早先有什么旖旎心思,这时也消失得一干二净。
从邬州城门初遇,再到同行至忻州,这些场景在蒋靖云脑海中一一闪过。
他哪能看不出,苏恒玉是在报复他“通缉之仇”,才刻意隐瞒身份?
她居然就是那个主和派的佞臣!
想到自己在苏恒玉面前像跳梁小丑一般,所有针对算计都无所遁形,蒋靖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深吸口气才勉强压下羞惭与怒火。
他恢复常色,冲着苏恒玉一抱拳深深拜下:“蒋某眼拙,昔日不知苏大人身份,多有得罪,还请大人恕罪。”
苏恒玉见识过了蒋靖云的变脸,心情颇好,大度地摆手:“无妨,少将军也让本官一路多了不少乐趣。”
蒋靖云没回话,将自己重重砸到椅子上,惹得蒋定安瞪他好几眼。
苏恒玉却不再关注他,转而与李知府、蒋安邦谈起宣旨事宜。
因要昭示皇恩浩荡,圣上挂心边关将士,故而三人商议在两月一次的演武前进行。
既不负圣命,又提振士气,鼓舞人心。
恰逢明日便是演武。
李知府约莫四十上下,已微微发福,瞧着是个普通中年文士,唯有混浊的眼睛偶尔掠过一抹精光。
他摸着一把胡子笑道:“苏大人,您来了,真是让忻州蓬荜生辉。下官今晚欲为您接风洗尘,还请您赏脸,一定要来啊!”
苏恒玉没犹豫便答应下来。
蒋靖云忆起从前这李知府举办的宴会不乏靡靡之音,常有美人作陪,不由得重重哼了一声,换来蒋大将军的瞪视。
李知府又说:“两位将军也一同参宴吧,这才显得咱们边境官军重视苏大人。”
此话一出,蒋大将军便是想拒绝也不得宜了,只能应下。
蒋靖云不着痕迹地横了李知府好几眼,又盯着苏恒玉不动。
灼热的视线仿若能在她身上烫出洞来,苏恒玉自然无法忽视,明晃晃地看了回去。
蒋靖云这时却转移了视线,偏不愿与她对视。
苏恒玉心下玩味,不知蒋靖云是否会“报复”回来?
……
傍晚时分,落日西沉,金黄的余晖散落下来,照得人心生倦意。
府衙正堂中,苏恒玉坐在知府左下首,执着酒杯,思索眼下这场景是如何出现的。
初时一切正常。
琴音绕梁,舞姬身姿曼妙。
李知府尽地主之谊,两位将军虽话少却一直在听,苏恒玉时不时应和或沉默浅笑,其余府衙大小官员在旁作陪。
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直到酒过三巡,李知府乍然将酒杯重重磕下,对苏恒玉哭诉起他这些年在忻州的不易。
苏恒玉能理解,毕竟李知府籍贯江南,在北地任职八年,不适应风土人情属实平常。
谁料,李知府话音一转:“苏大人,您来的时日尚短,不知大将军对我有多苛刻……”
正堂骤然鸦雀无声,苏恒玉猛地看向了蒋定安,蒋定安却浅笑如故。
“我承认蒋定安行军打仗有一套,可这不应当是他夺权架空我的缘由!”
“去百姓间询问,多少人只知大将军蒋定安与少将军蒋靖云,根本不记得我这个忻州知府!更别说此地天高皇帝远,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是圣上的军队!”
苏恒玉声音骤冷:“李大人,你醉了。”
许是这话激怒了人,李知府腾的站起身,欲冲到苏恒玉身边:“苏大人,下官千杯不醉,此刻清醒得很!不信您仔细瞧瞧?”
说着就要捉住苏恒玉的手往自己脸上放。
苏恒玉眉头皱起,手指飞速翻转,动作间甚至出现了残影。
下一刻,李知府便觉□□凉飕飕的,低头一瞧,就见两腿之间的衣裳破了个大洞,透过去还能望见一柄刀稳稳地插在地板上。
李知府一下子清醒过来,脸色惨白,嘴都在哆嗦,软倒在地:“下官酒后无状,冲撞了苏大人,大人恕罪啊!”
苏恒玉还未出声,蒋靖云已冷笑起来:“李大人喝些花酒,便不知天高地厚了,胆敢挑拨是非,侮辱朝廷命官。若是你道歉请罪有用,还要衙门作何?”
李知府不敢回话,咚咚磕起头来。
苏恒玉轻飘飘瞥了蒋靖云一眼,意味不明。
这时蒋定安开口,他仍笑得温和:“看来李知府对我不满已久,恰好钦差苏大人也在,不如你请苏大人为你上奏,换个人来当忻州知府,到时你无权自然也谈不上蒋某夺权了。你意下如何?”
李知府结巴道:“这、这,怎好劳烦苏大人为我这点小事费心……”
苏恒玉回想昨日铭理禀报的“李知府素来低调,老实听话”,不由叹了口气。
其他人的目光一时都聚集在突然叹气的苏恒玉身上。
苏恒玉作为在场之人中品阶最高、圣上最为亲近的二品参知政事,不得不站出来做和事佬:“卫国大将军一生戎马,满门忠烈,朝野上下与天下百姓都看在眼里,俱是由衷敬佩,绝无半分轻视不满。”
“至于李知府”,她看向地上跪着的人,“下回可千万不要喝醉了,免得认不清自己的身份!”
李知府喏喏应是。
此事一出,众人哪里还有心思继续宴会?
不过一刻钟,除李知府外俱找了借口告辞。
李知府看着空荡荡的正堂却一改方才怯弱表现,得意至极。
忻州通判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是假做酒后失言,挑拨苏恒玉与蒋定安的关系?”
李知府不住抚摸胡子:“自然。我这个空头知府当了八年,手中也该有些权力了。从前是我没法子与蒋定安去争,可如今,苏恒玉来了。”
通判不解。
李知府解释道:“今日我试探了苏恒玉一番,此女不像传闻中那样全靠谄媚圣上才身居高位的人,很有一番见地与本领。至少,”他不自在地瞄了眼衣袍漏风之处,“她身手了得,绝不是任人拿捏之辈。”
“她却力主和谈,与蒋家军站在对立面!圣上难道不知这二人立场不同?可圣上派了个坚定的主和派来了边境忻州!只怕苏蒋二人要起纷争。”
“他们一旦有了嫌隙,那你家大人我的机会不就来了吗?”李知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
苏恒玉可不知晓李知府打的如意算盘,许是巧合,她与蒋靖安顺路一同回府。
两人俱是沉默,仿佛在较劲谁先忍不住开口一般。
最终还是蒋靖云先打破这种氛围:“你来忻州不止为了赏赐与督军吧,一定还有别的任务。”
他看着憨直,倒很是敏锐。
苏恒玉面色不变,没有正面回答:“本官奉圣上之命跋涉千里,一切听从圣上旨意。”
蒋靖云忽然直直盯着她,眼神中带了锋锐:“苏恒玉,来试试吧,看到底你我谁能笑到最后。”
“看看是你这‘佞臣’带领的主和派更胜一筹,还是我蒋家军的铁蹄更硬。”
苏恒玉有些好笑:“就算我名声在外,也不必当面说我是‘佞臣’?”她故作恍然大悟,“也对,你可是不满我到要毁我名声通缉我的地步。”
蒋靖云站定,认真道:“从前我太稚嫩,以为人非好即坏。可你教会我,一个人既可以有趣真诚,也能立场软弱。如今我仍觉得你会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是,”他眼眸漆黑,十分坚定,“我背后是数十万将士与北地百姓,我一分一毫也不能退。”
“邬州城的通缉画像是我对不住你,待收复燕云地区,我再与你请罪。”
说完不待苏恒玉回应,他用刀割断一截前襟,头也不回地离去。
玄色衣襟没了依靠,轻飘飘地落地了。
苏恒玉在原地伫立半晌,忽而笑骂:“笨蛋,割袍断义都是割袖子,哪有割断衣襟的?”
回到新买的宅子后,苏恒玉将铭理山凌唤来书房。
“铭理,你可知今日宴上发生了什么?”
铭理不敢看自家大人似笑非笑的表情,埋着头回道:“属下知错,请大人责罚。属下日后探听消息定然更加仔细小心。”
苏恒玉摆手道:“莫要紧张,只是有个任务交给你。明日宣旨结束后,我带山凌去一趟戎狄,你留守此处。”
铭理山凌皆是震惊。
“大人,明日去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是啊大人,宣旨结束后定有不少人想找您拉关系……”
苏恒玉:“所以才让你留守交由你全权处理。缘由你看着办,不可让人发现我的真实行踪。想来你应当没问题?”
铭理憋屈道:“……是,大人。”
想到蒋少将军似乎颇为关注他家大人,铭理又问:“若是蒋少将军来寻,属下是否据实……?”剩下的话在苏恒玉的目光中消音。
苏恒玉收起笑脸,冷冷道:“我竟不知你如此容易被收买。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清楚我的立场?”
“本官,乃二品参知政事,听从皇命!”
“他蒋靖云是个武官,主战派中除了他二叔外最厉害的武将!”
“而本朝,重文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