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暗沉
与祁则玉告别,晏怀姝带着两名侍女,踏上了回程的马车。
晏二小姐已经先行回府,此刻路上只有她们主仆三人并一位车夫。昏暗的天色中,巷子里一片幽静,只有车辕碾在青砖之上窸窣的声响,以及马蹄均匀的踢踏。
晨起入宫便警醒至今,晏怀姝有些乏累地倚着车窗出神,在规律的马蹄声中缓缓闭上了眼。素月采星在一旁交换了个眼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自家小姐。
“吁!”
猛然间,车夫急促的口令从前方传来,马儿应声止蹄,车身刹那间一滞,巨大的惯性将毫无防备的晏怀姝向前一送,幸而她将睡未睡,反应极快地一把攥住窗沿,堪堪稳住。
“小姐……”前方传来车夫嗫嚅的声音,却不再前行。
晏怀姝起身掀开帷幔探出头去,前面站了个人。
她们刚转进清水巷,巷子很窄,仅够一辆马车单向通行,此刻前方的人斜倚在不知谁家府宅的外墙上,仰着头举了个壶似在饮酒,看见行车也不知道避开,恰恰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眼见这车夫是个不扛事的,晏怀姝自己出声询问:“何人?”
少女声线清晰沉稳,引得前方人蓦地扭过头来,借着初升细月的银辉,晏怀姝看清了他的容貌,讶异地问了一句:“六殿下?”
他不是不胜酒力早早地被送回寝殿休息了吗?怎会出现在此处。
听到熟悉的声音在唤自己,六皇子放下手中酒壶,醉意朦胧间下意识循着声音应道:“晏小姐?”
晏怀姝眨眨眼,还认得她,看来不是太醉。她由素月搀扶着下得车来,浅浅行了个礼:“是臣女。”
六皇子似乎清醒了些,从墙上直起身来,低下头来看着眼前的少女,又看看她身后的车架,“你要过去?”
“无妨,我让人挪一挪车,殿下先行过去吧。”
晏怀姝十分客气,毕竟冤家路窄,何况还是个醉鬼,她自然周全为上。
谁料六皇子动也不动,反而眯了眼睛垂下头来看她:“我为什么要让你?”
说话间,一股浓烈的酒味飘进晏怀姝的鼻子,惹得她隐秘地皱了皱眉,好言相告:“臣女要回府去,劳驾殿下了。”
六皇子油盐不进,反而“哐当”一声扔了手中酒壶,倏地将右手撑在晏怀姝脑袋侧方的墙壁上,又贴近了几分。
晏怀姝面上不躲不避,抬头微笑着直视醉鬼的眼睛。
然后便听见六皇子开口:“晏小姐,你上个月去百花楼闹事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那臣女该是什么样?”
晏怀姝心中耻笑,这便是男人么?非要看到她这个曾经的爱慕者痛哭流涕寻死觅活,才能遂心顺意?
六皇子没有立刻回答,紧紧地盯着她的神态看了许久,才缓缓道:“晏小姐,我以前竟不知你如此有趣。”
晏怀姝心内叹了口气,维持住面上礼仪,浅笑道:“比起臣女,殿下似乎更应该关心郭小姐与臣女二妹。”
“你凭什么觉得我一定会在她们中间选一个?”六皇子依然盯着她。
就凭大哥您眼神里藏不住的不甘与伪装。
一个吏部尚书之女,一个首辅嫡女,只要她没看错,那不论他如何筹谋,这两人都是上佳人选。
晏怀姝笑得憨傻天真:“窈窕佳人,君子好逑。”
此言一出,她却感觉面前的空气冷了几分,方才六皇子脸上的迷醉仿佛错觉,此刻他面无表情,眼帘半垂,她从这难测的情绪中觉出几分阴鸷与冰冷,猛地握紧了袖中的匕首。
沉寂良久,久到夜风乍起,院墙上突然惊起一只黑鸦,蓦地从两人头顶略过,六皇子终于沉声开口:“那要是,我只对晏小姐感兴趣呢?”
晏怀姝无所畏惧地一笑:“臣女已经定亲。”
仿佛是提醒了他为数不多的理智,六皇子终于从墙壁上收回手,回身捡起地上的酒壶,转身欲走,只是走前回过头,留下轻飘飘一句。
“一切未定。”
片刻后,晏府的马儿重新迈开四蹄,主仆几人缓缓驶离这方清水巷。
—
“什么?晏怀姝也上台了?”
晏府海棠苑内,林氏将手中茶盏往红木桌上重重一放,眉头拧在一处。
从自己女儿口中得知今日之事,林氏心中思绪复杂。
一方面,她未曾想到晏怀姝竟会被叫上台去,生怕她丢了晏府的脸面,连累了自己的女儿。
另一方面,听闻晏怀姝用了些奇巧手段蒙混过关,她又不免回想起昨日她不动声色收回了秦氏嫁妆的事。
这晏怀姝,几日的功夫,竟让她开始有些看不透了。
思虑间,林氏揽过闷闷不乐的晏沁绾,问了另外一个更关键的问题:“那你呢?六皇子对你印象如何?”
晏沁绾抿了抿唇,前几日在点翠轩初遇六皇子时,他还一派亲和体贴,没想到今日,他对郭语苓也是如此!
她闷闷地开口:“就那样吧。”
林氏心里一急:“你这孩子,哪样啊!”
晏沁绾不情不愿地回答:“六皇子他夸赞我了,可是……他也夸郭家小姐了。”
林氏看她郁郁模样,还以为怎的,闻言松了口气,拉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傻孩子,你就为此事委屈?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你要做的,是牢牢抓住正妃的位置!只要权柄在手,还怕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吗?”
自小便听着林氏教诲长大,晏沁绾心里虽然不舒服,仍然下意识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林氏看着女儿乖顺点头,欣慰地舒了口气,又想起晏怀姝来。
昨日是她失了防范,才叫她轻而易举将秦氏的东西拿了回去,如今她回过神来,怎么能眼睁睁吃下这个闷亏?
可是以什么由头拿回东西呢?
思量片刻,林氏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喃喃细语:“绾绾,你的婚事,该提上议程了。”
晏沁绾不解地抬起头望向自己的母亲:“那我该怎么做?”
林氏慈爱地望着她笑了笑,目光虚虚地凝着前方摇曳的烛火,“你以为母亲整日只会待在府中坐井观天吗?”
晏沁绾的眼睛亮了起来,眼见自己母亲突然起身,从案几上拿回了一卷小指般大小的、用红缨络子缠着的纸筒。
“母亲,这是何物?”她疑惑不解。
林氏咬咬牙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绾绾,要想坐上六皇妃之位,须得舍得下一些东西。”
晏沁绾皱了皱眉,觉得慈爱的母亲此刻神态竟有些陌生,她迟疑着开口:“什么东西?”
林氏犹豫片刻,脑中闪过许多事物,秦氏在世时被人看不起的她,如今堪堪稳住的主母之位,昨日痛失的家业,两个女儿的姻缘,幼子的前程……
她脸色竟有些发狠,一吸气,将手中纸筒递给晏沁绾,回答道:“舍掉,一时的尊严。”
晏沁绾迷茫地将璎珞去了,把东西在烛光下缓缓展开,上书一行墨色的蝇头小字。
“四月初一,申时二刻,不净禅院。”
她细细读了读,眼睛蓦地睁大了。
—
早春夜色深重,稀星浅坠天幕,有应错了时节的夏虫早早冒头,在不知处的墙角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鸣叫着,显得清水巷里愈发寂寥。
“殿下,晏小姐已经安然抵达晏府了。”
一处静谧的院墙内,祁则玉静静端坐在萤灯之下,一抹玄色的身影几个悄无声息的起落,自院外而来,静静地停在他面前,恭敬地低声汇报。
他屈指弹走落在他指尖的小虫,淡声开口:“六皇子呢?”
“已在回宫路上,此刻刚至西平门。”黑衣人立刻回禀。
“知道了。”祁则玉没什么表情。
黑衣人犹豫片刻,还是大着胆子开口:“殿下,方才晏小姐与六皇子的谈话……”
祁则玉抬起眼看过来:“巷子里还有旁人么?”
“方才除了“听风”在场,奉殿下之命护送晏小姐回府之外,路上还有皇后派出的两名侍卫。”
祁则玉桃花眼懒懒地斜过来,懒懒开口:“清理干净口舌,别留下破绽。至于晏小姐,从听风和惊雷中各拨两人,听她差遣。”
黑衣人心中陡然一惊。
景王手下暗卫按照职责分了不同卫,听风负责情报探听,惊雷则擅长暗袭突刺,他们从来只效命于祁则玉本人,连他贴身的江屿也差使不得,如今随随便便就将人拨给晏小姐……
他本以为殿下为因为六殿下与晏小姐那番话不虞,未曾想殿下丝毫没往心里去,反而将自己的暗卫给了她。
他想起晏小姐天青广袖中一闪而过的寒光,那一瞬是直逼六皇子下三路去的。
本以为是女娇娥,没成想是铁娘子。
他顿时对那浅笑嫣嫣的少女肃然起敬,再无犹豫,深深鞠了一躬,“是!”
回身足尖一点,无声地跃上院中高树,再眨眼,已经消失在夜色中,了无痕迹。
院中只剩下祁则玉一人,静坐片刻,对着寂静无人的空气开口:“阿屿,回府吧。”
那向来没有声响的少年不知从哪里倏地冒了出来,扶上他的轮椅,“是。”
缓行两步,祁则玉突然张口吩咐:“去告诉江叔,可以开始准备聘礼了。”
晏二小姐已经先行回府,此刻路上只有她们主仆三人并一位车夫。昏暗的天色中,巷子里一片幽静,只有车辕碾在青砖之上窸窣的声响,以及马蹄均匀的踢踏。
晨起入宫便警醒至今,晏怀姝有些乏累地倚着车窗出神,在规律的马蹄声中缓缓闭上了眼。素月采星在一旁交换了个眼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自家小姐。
“吁!”
猛然间,车夫急促的口令从前方传来,马儿应声止蹄,车身刹那间一滞,巨大的惯性将毫无防备的晏怀姝向前一送,幸而她将睡未睡,反应极快地一把攥住窗沿,堪堪稳住。
“小姐……”前方传来车夫嗫嚅的声音,却不再前行。
晏怀姝起身掀开帷幔探出头去,前面站了个人。
她们刚转进清水巷,巷子很窄,仅够一辆马车单向通行,此刻前方的人斜倚在不知谁家府宅的外墙上,仰着头举了个壶似在饮酒,看见行车也不知道避开,恰恰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眼见这车夫是个不扛事的,晏怀姝自己出声询问:“何人?”
少女声线清晰沉稳,引得前方人蓦地扭过头来,借着初升细月的银辉,晏怀姝看清了他的容貌,讶异地问了一句:“六殿下?”
他不是不胜酒力早早地被送回寝殿休息了吗?怎会出现在此处。
听到熟悉的声音在唤自己,六皇子放下手中酒壶,醉意朦胧间下意识循着声音应道:“晏小姐?”
晏怀姝眨眨眼,还认得她,看来不是太醉。她由素月搀扶着下得车来,浅浅行了个礼:“是臣女。”
六皇子似乎清醒了些,从墙上直起身来,低下头来看着眼前的少女,又看看她身后的车架,“你要过去?”
“无妨,我让人挪一挪车,殿下先行过去吧。”
晏怀姝十分客气,毕竟冤家路窄,何况还是个醉鬼,她自然周全为上。
谁料六皇子动也不动,反而眯了眼睛垂下头来看她:“我为什么要让你?”
说话间,一股浓烈的酒味飘进晏怀姝的鼻子,惹得她隐秘地皱了皱眉,好言相告:“臣女要回府去,劳驾殿下了。”
六皇子油盐不进,反而“哐当”一声扔了手中酒壶,倏地将右手撑在晏怀姝脑袋侧方的墙壁上,又贴近了几分。
晏怀姝面上不躲不避,抬头微笑着直视醉鬼的眼睛。
然后便听见六皇子开口:“晏小姐,你上个月去百花楼闹事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那臣女该是什么样?”
晏怀姝心中耻笑,这便是男人么?非要看到她这个曾经的爱慕者痛哭流涕寻死觅活,才能遂心顺意?
六皇子没有立刻回答,紧紧地盯着她的神态看了许久,才缓缓道:“晏小姐,我以前竟不知你如此有趣。”
晏怀姝心内叹了口气,维持住面上礼仪,浅笑道:“比起臣女,殿下似乎更应该关心郭小姐与臣女二妹。”
“你凭什么觉得我一定会在她们中间选一个?”六皇子依然盯着她。
就凭大哥您眼神里藏不住的不甘与伪装。
一个吏部尚书之女,一个首辅嫡女,只要她没看错,那不论他如何筹谋,这两人都是上佳人选。
晏怀姝笑得憨傻天真:“窈窕佳人,君子好逑。”
此言一出,她却感觉面前的空气冷了几分,方才六皇子脸上的迷醉仿佛错觉,此刻他面无表情,眼帘半垂,她从这难测的情绪中觉出几分阴鸷与冰冷,猛地握紧了袖中的匕首。
沉寂良久,久到夜风乍起,院墙上突然惊起一只黑鸦,蓦地从两人头顶略过,六皇子终于沉声开口:“那要是,我只对晏小姐感兴趣呢?”
晏怀姝无所畏惧地一笑:“臣女已经定亲。”
仿佛是提醒了他为数不多的理智,六皇子终于从墙壁上收回手,回身捡起地上的酒壶,转身欲走,只是走前回过头,留下轻飘飘一句。
“一切未定。”
片刻后,晏府的马儿重新迈开四蹄,主仆几人缓缓驶离这方清水巷。
—
“什么?晏怀姝也上台了?”
晏府海棠苑内,林氏将手中茶盏往红木桌上重重一放,眉头拧在一处。
从自己女儿口中得知今日之事,林氏心中思绪复杂。
一方面,她未曾想到晏怀姝竟会被叫上台去,生怕她丢了晏府的脸面,连累了自己的女儿。
另一方面,听闻晏怀姝用了些奇巧手段蒙混过关,她又不免回想起昨日她不动声色收回了秦氏嫁妆的事。
这晏怀姝,几日的功夫,竟让她开始有些看不透了。
思虑间,林氏揽过闷闷不乐的晏沁绾,问了另外一个更关键的问题:“那你呢?六皇子对你印象如何?”
晏沁绾抿了抿唇,前几日在点翠轩初遇六皇子时,他还一派亲和体贴,没想到今日,他对郭语苓也是如此!
她闷闷地开口:“就那样吧。”
林氏心里一急:“你这孩子,哪样啊!”
晏沁绾不情不愿地回答:“六皇子他夸赞我了,可是……他也夸郭家小姐了。”
林氏看她郁郁模样,还以为怎的,闻言松了口气,拉起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傻孩子,你就为此事委屈?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你要做的,是牢牢抓住正妃的位置!只要权柄在手,还怕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吗?”
自小便听着林氏教诲长大,晏沁绾心里虽然不舒服,仍然下意识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林氏看着女儿乖顺点头,欣慰地舒了口气,又想起晏怀姝来。
昨日是她失了防范,才叫她轻而易举将秦氏的东西拿了回去,如今她回过神来,怎么能眼睁睁吃下这个闷亏?
可是以什么由头拿回东西呢?
思量片刻,林氏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喃喃细语:“绾绾,你的婚事,该提上议程了。”
晏沁绾不解地抬起头望向自己的母亲:“那我该怎么做?”
林氏慈爱地望着她笑了笑,目光虚虚地凝着前方摇曳的烛火,“你以为母亲整日只会待在府中坐井观天吗?”
晏沁绾的眼睛亮了起来,眼见自己母亲突然起身,从案几上拿回了一卷小指般大小的、用红缨络子缠着的纸筒。
“母亲,这是何物?”她疑惑不解。
林氏咬咬牙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绾绾,要想坐上六皇妃之位,须得舍得下一些东西。”
晏沁绾皱了皱眉,觉得慈爱的母亲此刻神态竟有些陌生,她迟疑着开口:“什么东西?”
林氏犹豫片刻,脑中闪过许多事物,秦氏在世时被人看不起的她,如今堪堪稳住的主母之位,昨日痛失的家业,两个女儿的姻缘,幼子的前程……
她脸色竟有些发狠,一吸气,将手中纸筒递给晏沁绾,回答道:“舍掉,一时的尊严。”
晏沁绾迷茫地将璎珞去了,把东西在烛光下缓缓展开,上书一行墨色的蝇头小字。
“四月初一,申时二刻,不净禅院。”
她细细读了读,眼睛蓦地睁大了。
—
早春夜色深重,稀星浅坠天幕,有应错了时节的夏虫早早冒头,在不知处的墙角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鸣叫着,显得清水巷里愈发寂寥。
“殿下,晏小姐已经安然抵达晏府了。”
一处静谧的院墙内,祁则玉静静端坐在萤灯之下,一抹玄色的身影几个悄无声息的起落,自院外而来,静静地停在他面前,恭敬地低声汇报。
他屈指弹走落在他指尖的小虫,淡声开口:“六皇子呢?”
“已在回宫路上,此刻刚至西平门。”黑衣人立刻回禀。
“知道了。”祁则玉没什么表情。
黑衣人犹豫片刻,还是大着胆子开口:“殿下,方才晏小姐与六皇子的谈话……”
祁则玉抬起眼看过来:“巷子里还有旁人么?”
“方才除了“听风”在场,奉殿下之命护送晏小姐回府之外,路上还有皇后派出的两名侍卫。”
祁则玉桃花眼懒懒地斜过来,懒懒开口:“清理干净口舌,别留下破绽。至于晏小姐,从听风和惊雷中各拨两人,听她差遣。”
黑衣人心中陡然一惊。
景王手下暗卫按照职责分了不同卫,听风负责情报探听,惊雷则擅长暗袭突刺,他们从来只效命于祁则玉本人,连他贴身的江屿也差使不得,如今随随便便就将人拨给晏小姐……
他本以为殿下为因为六殿下与晏小姐那番话不虞,未曾想殿下丝毫没往心里去,反而将自己的暗卫给了她。
他想起晏小姐天青广袖中一闪而过的寒光,那一瞬是直逼六皇子下三路去的。
本以为是女娇娥,没成想是铁娘子。
他顿时对那浅笑嫣嫣的少女肃然起敬,再无犹豫,深深鞠了一躬,“是!”
回身足尖一点,无声地跃上院中高树,再眨眼,已经消失在夜色中,了无痕迹。
院中只剩下祁则玉一人,静坐片刻,对着寂静无人的空气开口:“阿屿,回府吧。”
那向来没有声响的少年不知从哪里倏地冒了出来,扶上他的轮椅,“是。”
缓行两步,祁则玉突然张口吩咐:“去告诉江叔,可以开始准备聘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