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小姐?”渡筝在霍祈清眼前挥挥手,“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霍祈清回过神,“明日你和庭芳上街听说书吧,我要去三清观一趟。”
余妈妈为什么背叛?陛下因何要向爹娘下手?怪异僧人为何指引她前去三清观?
前世种种,她定要弄明白,绝不可重蹈覆辙。
三清观坐落半山腰中,飞檐翘角,山泉涧涧,蝉幽鸟鸣,若非今日有急事上山,霍祈清倒是很愿意坐在此处静听蝉鸣。
拎着两壶酒一人上山,多少还是有些吃力,她走至半道便开始气喘吁吁,寺钟忽然响起,惊走一片山雀,她目测距离,一鼓作气往山上爬。
寺庙冷清,倒不像前世那般火热,霍祈清敬过三炷香后,向小沙弥询问怪老头的住所。
小沙弥略一颔首,“渡仁师父的去向只有兰师父知道,施主可以去问问他。”
他走在前面,亭廊环绕,很快进入一片宽阔庭院。
“兰师父,有位女施主找你。”
那人放下足有百斤重的石头,随意擦擦汗,转过身道:“谁?”
霍祈清前进一步,“这位师父,可知渡仁师父现在何处?”
壮汉一点不像个出家人,瞪着粗眉仔细观察面前这个弱柳扶风的女娃娃,冲进屋子拿出一张泛黄字条。
“四月初八,一彪悍女娃提二壶白酒入寺,收其为徒,勿告他……”
壮汉眯着眼一字一句念出来,忽而尴尬的看向霍祈清,咳了咳嗓子。
“师兄外出云游,短时间不会回来了。”
听这意思,怪老头算到她要过来。
“那我改日再来拜访。”
“诶……”壮汉赶忙叫住她。
“师父有事?”
“但他给你留了东西。”
霍祈清立马转过身,莫非和她回到现在有关?
“烦请师父拿给我看一眼。”
兰师父摇摇头,“师兄说,你什么时候能敲动后院的钟,什么时候才能给你。”
“啊,对了,寺里不养闲人,你若是要留下,就得把所有缸里的水填满。”
说完他又重新举起石头练举重,两眼一闭,无论霍祈清说什么都听不见。
霍祈清看着沿墙根一字排开的大缸,心中颇感无语。
她抬脚向后院走去,一个破钟,她就不信敲不响了。
寺中一颗百年大树尤为显眼,枝杈盘根错节,上挂一大钟,霍祈清拎起棒槌,心道这和尚未免太瞧不起她,一个钟有什么好敲不……
?
霍祈清看着手中棒槌,不信邪似的连敲几下,几乎平生最大的力气都使上去了。
寺钟纹丝不动,甚至一声闷响也不曾发出。
可她已经渗出虚汗,喘气粗重。
这具身体现在还是太弱了。
她狠狠踹向面前的破钟泄愤,钟倒没响,高处枝杈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随后一片竹叶闪出,风驰电掣之间正擦过霍祈清的发尾,随着一缕青丝落下,大钟发出浑厚绵长的一声。
“咚!--”
与此同时,霍祈清抬起头,和树杈上懒散倚着的那人四目相对,他忽然发出讥讽的一声。
“人不行,踢人家钟作甚?”
他利落翻身,稳稳当当落在霍祈清面前,他一步步向前,无形中带起了一股风。
少年一身玄色暗云纹修身锦衣,墨黑长发束成高马尾,右手把玩着一把精致短刀。五官生得清隽疏朗,一双凤眼无情又矜贵,让他看起来既有世家子弟的风范,又有江湖侠士的不羁。
他又随手掷出一片叶子,寺钟再次传来沉闷一响。
少年脸上露出顽劣笑容,挑衅十足道,“不会是恼羞成怒了吧?”
霍祈清努力保持素质,微笑道:“与你何干?”
“你打扰到我休息,不打算道个歉?”
霍祈清快要磨掉最后一丝好脾气,“抱歉,我不知道有人在此休息……”
谢承安笑得更放肆:“这么听话呢?让你道歉就道歉?那这样吧,你把那些案卷送到大理寺,如何?”
他手指向身后一堆杂物,一看就是存放了很久,连霉味儿都快要溢出来。
霍祈清看出他捉弄人的意图,转身就要下山,却还是忍不下这口气,路过那堆卷宗时又踹了一脚。
谢承安听见声响回头,做贼的早跑没影,他心里暗骂道,本事不大,脾气不小。
一路跑着下山,回想起方才那少年放肆张扬的模样,一个熟悉的人影在她心中渐渐成型。
她一拍脑门儿,这不是谢家的混世魔王谢承安吗?
谢承安出生于世家大族,临安谢氏更是百年不曾衰落的清流世家,曾经五代人中出过两个宰相。
谢筠谢承安就更不必说了,年少成名,由圣上亲自考察免擢,十八岁就已入朝为官,算算时间,如今怕是已经做到监察御史的位置了。
今日来三清观调取存放卷宗,怕是为下半年去各州巡案做准备。
一想到这惊才绝艳少年郎最后的结局,霍祈清心里不禁唏嘘。
大邺后期,晋和帝病重,争储夺嫡现象尤为明显,整个王朝吏治不明,可用之人所剩无几。
景元二十五年,谢承安已官至左都御史,手掌执法大权,处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却不站队,加上他行事乖张,谁也不放在眼里,难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钉,肉中刺。
景元二十六年疆北灾荒,谢承安奉命前去赈灾,路经各州需上供粮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又或许根本没有问题。
但谢承安是以贪污赈灾粮为名入的诏狱。
她尚在后宅之中尤能听见有人打抱不平,谢大人在锦州时自掏腰包补贴赈灾款,在宿州时遇山洪,谢大人亲自下河护送百姓离开。
当然,在那个只顾争权夺利的时代,没人理会下位者的哭诉。
所以说权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些人拼尽全力想要得到,有些人弃之如敝履。有些人站在高位呼风唤雨太久,早已忘记为官初心,被权力威胁恐吓,就可以对弱小者下手;而有些人即使陷入泥泞仍振臂高呼社稷生民。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
是了,阿爹手握兵权,自然也被虎视眈眈,况且霍家军一向打仗激进剑走偏锋,从将不从天子。这一点虽是早年恩赐,可如今也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贵妃想扶自己的儿子七皇子上位,可七皇子不过十岁,要想坐稳除非有人相扶,霍佑安不肯,那么霍家军便是最大祸患,无论如何都要除掉。
霍祈清闭了闭眼,贵妃都明白的道理,陛下怎会不知,这就是霍家覆灭的原因。
容世清此人极有野心和城府,当初将她算计进郡王府,正是了解透了霍老太君。
祖父育有三子,长子乃祖母嫡出,次子及三子皆是姨娘所出。
听霍家老人说,祖母当年怀二子时难产,就是被父亲的庶母所设计,后来这姨娘也为夭折的孩子赔了命,可父亲和祖母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霍家老太君无法向父亲报仇,自然将怨气撒在她头上,容世清便是算到这一点,既能拉拢老太君,又混淆视听得到霍将军的助力,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成为摄政王。
爹娘在外奔波,自己打有记忆起就没见过二老,可嫁人之后,渝州来的补品家书一件没落,除非是有些容世英故意扣下,起码能感受到,爹娘是爱她的。
她才不信霍敏说的那些鬼话,要想知道爹娘为什么把她扔在京都,就让他们主动回来问个清楚!
霍祈清站在分岔路口,后方是尘土飞扬的小道,通向沧浪园。
前方是通畅大道,去往霍家祖宅。
很快,就要和这斩不断的宿怨再见了。
霍祈清回过神,“明日你和庭芳上街听说书吧,我要去三清观一趟。”
余妈妈为什么背叛?陛下因何要向爹娘下手?怪异僧人为何指引她前去三清观?
前世种种,她定要弄明白,绝不可重蹈覆辙。
三清观坐落半山腰中,飞檐翘角,山泉涧涧,蝉幽鸟鸣,若非今日有急事上山,霍祈清倒是很愿意坐在此处静听蝉鸣。
拎着两壶酒一人上山,多少还是有些吃力,她走至半道便开始气喘吁吁,寺钟忽然响起,惊走一片山雀,她目测距离,一鼓作气往山上爬。
寺庙冷清,倒不像前世那般火热,霍祈清敬过三炷香后,向小沙弥询问怪老头的住所。
小沙弥略一颔首,“渡仁师父的去向只有兰师父知道,施主可以去问问他。”
他走在前面,亭廊环绕,很快进入一片宽阔庭院。
“兰师父,有位女施主找你。”
那人放下足有百斤重的石头,随意擦擦汗,转过身道:“谁?”
霍祈清前进一步,“这位师父,可知渡仁师父现在何处?”
壮汉一点不像个出家人,瞪着粗眉仔细观察面前这个弱柳扶风的女娃娃,冲进屋子拿出一张泛黄字条。
“四月初八,一彪悍女娃提二壶白酒入寺,收其为徒,勿告他……”
壮汉眯着眼一字一句念出来,忽而尴尬的看向霍祈清,咳了咳嗓子。
“师兄外出云游,短时间不会回来了。”
听这意思,怪老头算到她要过来。
“那我改日再来拜访。”
“诶……”壮汉赶忙叫住她。
“师父有事?”
“但他给你留了东西。”
霍祈清立马转过身,莫非和她回到现在有关?
“烦请师父拿给我看一眼。”
兰师父摇摇头,“师兄说,你什么时候能敲动后院的钟,什么时候才能给你。”
“啊,对了,寺里不养闲人,你若是要留下,就得把所有缸里的水填满。”
说完他又重新举起石头练举重,两眼一闭,无论霍祈清说什么都听不见。
霍祈清看着沿墙根一字排开的大缸,心中颇感无语。
她抬脚向后院走去,一个破钟,她就不信敲不响了。
寺中一颗百年大树尤为显眼,枝杈盘根错节,上挂一大钟,霍祈清拎起棒槌,心道这和尚未免太瞧不起她,一个钟有什么好敲不……
?
霍祈清看着手中棒槌,不信邪似的连敲几下,几乎平生最大的力气都使上去了。
寺钟纹丝不动,甚至一声闷响也不曾发出。
可她已经渗出虚汗,喘气粗重。
这具身体现在还是太弱了。
她狠狠踹向面前的破钟泄愤,钟倒没响,高处枝杈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随后一片竹叶闪出,风驰电掣之间正擦过霍祈清的发尾,随着一缕青丝落下,大钟发出浑厚绵长的一声。
“咚!--”
与此同时,霍祈清抬起头,和树杈上懒散倚着的那人四目相对,他忽然发出讥讽的一声。
“人不行,踢人家钟作甚?”
他利落翻身,稳稳当当落在霍祈清面前,他一步步向前,无形中带起了一股风。
少年一身玄色暗云纹修身锦衣,墨黑长发束成高马尾,右手把玩着一把精致短刀。五官生得清隽疏朗,一双凤眼无情又矜贵,让他看起来既有世家子弟的风范,又有江湖侠士的不羁。
他又随手掷出一片叶子,寺钟再次传来沉闷一响。
少年脸上露出顽劣笑容,挑衅十足道,“不会是恼羞成怒了吧?”
霍祈清努力保持素质,微笑道:“与你何干?”
“你打扰到我休息,不打算道个歉?”
霍祈清快要磨掉最后一丝好脾气,“抱歉,我不知道有人在此休息……”
谢承安笑得更放肆:“这么听话呢?让你道歉就道歉?那这样吧,你把那些案卷送到大理寺,如何?”
他手指向身后一堆杂物,一看就是存放了很久,连霉味儿都快要溢出来。
霍祈清看出他捉弄人的意图,转身就要下山,却还是忍不下这口气,路过那堆卷宗时又踹了一脚。
谢承安听见声响回头,做贼的早跑没影,他心里暗骂道,本事不大,脾气不小。
一路跑着下山,回想起方才那少年放肆张扬的模样,一个熟悉的人影在她心中渐渐成型。
她一拍脑门儿,这不是谢家的混世魔王谢承安吗?
谢承安出生于世家大族,临安谢氏更是百年不曾衰落的清流世家,曾经五代人中出过两个宰相。
谢筠谢承安就更不必说了,年少成名,由圣上亲自考察免擢,十八岁就已入朝为官,算算时间,如今怕是已经做到监察御史的位置了。
今日来三清观调取存放卷宗,怕是为下半年去各州巡案做准备。
一想到这惊才绝艳少年郎最后的结局,霍祈清心里不禁唏嘘。
大邺后期,晋和帝病重,争储夺嫡现象尤为明显,整个王朝吏治不明,可用之人所剩无几。
景元二十五年,谢承安已官至左都御史,手掌执法大权,处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却不站队,加上他行事乖张,谁也不放在眼里,难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钉,肉中刺。
景元二十六年疆北灾荒,谢承安奉命前去赈灾,路经各州需上供粮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又或许根本没有问题。
但谢承安是以贪污赈灾粮为名入的诏狱。
她尚在后宅之中尤能听见有人打抱不平,谢大人在锦州时自掏腰包补贴赈灾款,在宿州时遇山洪,谢大人亲自下河护送百姓离开。
当然,在那个只顾争权夺利的时代,没人理会下位者的哭诉。
所以说权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些人拼尽全力想要得到,有些人弃之如敝履。有些人站在高位呼风唤雨太久,早已忘记为官初心,被权力威胁恐吓,就可以对弱小者下手;而有些人即使陷入泥泞仍振臂高呼社稷生民。
十年饮冰,热血难凉。
是了,阿爹手握兵权,自然也被虎视眈眈,况且霍家军一向打仗激进剑走偏锋,从将不从天子。这一点虽是早年恩赐,可如今也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贵妃想扶自己的儿子七皇子上位,可七皇子不过十岁,要想坐稳除非有人相扶,霍佑安不肯,那么霍家军便是最大祸患,无论如何都要除掉。
霍祈清闭了闭眼,贵妃都明白的道理,陛下怎会不知,这就是霍家覆灭的原因。
容世清此人极有野心和城府,当初将她算计进郡王府,正是了解透了霍老太君。
祖父育有三子,长子乃祖母嫡出,次子及三子皆是姨娘所出。
听霍家老人说,祖母当年怀二子时难产,就是被父亲的庶母所设计,后来这姨娘也为夭折的孩子赔了命,可父亲和祖母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霍家老太君无法向父亲报仇,自然将怨气撒在她头上,容世清便是算到这一点,既能拉拢老太君,又混淆视听得到霍将军的助力,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成为摄政王。
爹娘在外奔波,自己打有记忆起就没见过二老,可嫁人之后,渝州来的补品家书一件没落,除非是有些容世英故意扣下,起码能感受到,爹娘是爱她的。
她才不信霍敏说的那些鬼话,要想知道爹娘为什么把她扔在京都,就让他们主动回来问个清楚!
霍祈清站在分岔路口,后方是尘土飞扬的小道,通向沧浪园。
前方是通畅大道,去往霍家祖宅。
很快,就要和这斩不断的宿怨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