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锐的刀;血,殷红的血。
魏渊跣足趟过父兄族人的头颅,死不瞑目的头颅——举家遭遇不测,亲人含冤而死,血光之灾,惨不忍睹。
魏氏七十四条人命仿佛一齐伏在她背上,阴言泣语像道道鞭子,染着血——
……跑啊,快些跑。
……为我们翻案呐!魏氏含冤!
可她只是一名罪女,活下去已然用尽力气。
流落风尘,韬光养晦,仿佛是唯一的法子。魏渊机关算尽,可到底棋差一招。
被卷于破席之中,被弃于乱葬岗时,魏渊魂游身外,不甘以至血泪满面。
寒风凛冽,阴森可怖。死寂沉沉,唯有寒风呼啸,宛如鬼魅哀嚎。
魂魄面前,阿耶、阿娘、阿兄、小弟,还有堂叔伯们的脸走马灯似的转起来,时而慈和,时而阴沉,时而泣下,无声诘问一般。
“女儿不肖……女儿不肖!阿耶!”魏渊双手在空中胡乱抓着,一阵熏风拂过,她猛地惊醒,已是汗流浃背,胆战心惊。
侍立在外的弦月、满月两位女使听见,忙推门而入,斟茶的斟茶,抚背的抚背。
弦月为魏渊拭着汗,满月奉上茶,也坐下,打着扇子,愤愤道:“太医院那帮庸医,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解忧,殿下自坠马醒来,三个月里日日梦靥,镇日的苦药汤子灌下去,却是一点也不见好,亏得殿下向来心善体恤,不然,真该向圣人狠狠参他们一本!”
魏渊面色仍惨白,闻言苦笑一声,却道:“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圣人朝政繁忙,太医开方不易,何苦多事来?”
说到圣人,魏渊倏地想起今日来意,问道:“几时了?圣人可散朝了?”
弦月忙道:“正要来禀殿下呢,韩中官方才遣人来报,圣人已散朝,即刻就来。”
魏渊点头:“且更衣罢。”
自是一番忙碌。
两年,在那坟山上,魏渊盘桓两年。无常勾她,她不走;阴差赶她,她不去,一来二去,坟山上下无人不知,山腰上有个“冤女子”,整日喃喃念着“冤”。
直至这一日,魏渊盘桓太久,已要魂消,恍若上天也叫感动,无常又至,却不是要勾她的魂——
“大雍长公主坠马而亡,同是魂散今日,然贵人命不该绝,地府正募鬼入替。”无常的声音飘进魏渊耳中,已然缥缈了,而这话却如惊雷一道:“小生愿荐女郎。”
如此这般,借尸还魂,魏渊就这样上了大雍朝永安长公主南明的身。
故人的面容又走马灯似的转起来,魏渊按了按发胀的脑袋。
南晖急匆匆撩袍跨进偏殿时,魏渊正早早屏退了左右,吃着茶。
还未与魏渊照面,只听南晖口里埋怨着:“阿姊怎地一声不响就进宫来了?若是要见孤,差人传个话便是,身子刚见好便奔波不停不见消闲,当心落下病根呐!”
“哪里就这么娇贵?”魏渊拉了南晖来坐,亲自端了茶给他,抿嘴一笑:“倒是阿晖你,几日不见,仿佛又消瘦了几分。”
“不过是多受了朝中那帮老家伙几句念叨,何至于此。”南晖摆摆手,关切道:“听弦月说,阿姊日日梦靥,可当真吗?”
“小事罢了,别怪弦月多事,也莫去责备太医。”魏渊随口应了一句,旋即正色道:“今日入宫,倒是确有要事请求陛下。”
明公主与圣人情谊甚笃,素来不拘,这般恳切称作“陛下”,着实难见。
南晖便也敛了笑意道:“阿姊但说无妨。”
说来,魏渊虽有明公主大部分记忆,可在这天家究竟该如何自处,魏渊江淮女校书出身,到底也难以把握。
譬如今日事,大有干政之嫌。可思来想去,魏渊还是亲自前来。
斟酌片刻,她道:“听闻阿辉近日拿了许多人下狱?就因为我当日坠马。”
南晖愣了一下,下意识眯起眼睛,右手两指并拢,在桌面上轻轻叩击:“是谁在阿姊身边乱嚼舌根?”
下意识地,魏渊心中“咯噔”一下——天家步步谨慎,她尚且没有完全适应,到底是大意。
南晖神色不豫,面色沉沉,仿佛重如千钧的皇权沉甸甸压在魏渊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透不过风。
但她还是竭力仿着记忆中的模样,将明公主平素同南晖说话的口吻仿了个十成十,叹了口气:“莫管是谁,若是你不愿阿姊生气,就莫去追查。你抓了多少人?没有上千,也有几百罢?阿姊知你是关心则乱才如此大动干戈,可落在朝野眼中,难免叫人觉着圣人喜怒无常,人人自危。方才你说近日朝臣又多口舌,便是不说明了,阿姊也知道是为着此事。父皇一世英雄,难道你就甘愿落得个暴君之名吗?”
此话七分真三分假,魏渊也是思前想后,才入宫来。
明公主已有多年未曾过问半点朝事,亦不知若是贸然开口,圣人又会作何反应。今日谏言,依魏渊所见,确实有几分凶险之意。
可她不能不来。魏氏便是蒙冤而死,如今她也算权势在握,听闻陛下大肆捉拿疑犯以至下狱百人,狱中含冤抱屈者众,虽打定主意韬光养晦,可也断然没有见死不救,恍若未闻之理。
魏渊自认如此说明,并无不妥,可南晖面色却更沉:
“阿姊休要提父皇,若是提及父皇,阿晖真是愧也要愧死了!”南晖摩挲着手上扳指,目光含恨:“父皇在时,阿姊可不曾遭过如此委屈。”
魏渊想要说话,又不敢说话。生怕说错,又担心沉默着不似明公主平时作风。
正踌躇着,只听南晖接着道:“阿姊也不必为那些乱臣贼子说话,但凡是收监的,没有一个干净。阿姊当日坠马何等凶险,捡回性命是阿姊福泽深厚,却不是宵小手下留情。今日他们敢动阿姊,明日便敢公然刺驾,若不全数处置以儆效尤,阿晖只怕连江山也坐不稳!”
魏渊只得讷讷点头,那些风言风语传到长公主府时,只差公然指责陛下草菅人命,她这才贸然前来,未料竟是如此。
她只暗骂这趟浑水,于朝政又脑袋空空,半分不敏感,只好干巴巴道:“证据确凿便好,只是辛苦阿晖料理这些叛逆。”
南晖点点头,正要说什么,突然目光一凝,狐疑道“阿姊今日怎地如此客气?”
天可怜见,魏渊刚刚松了一口气,闻言心又高高悬起。
今日此来,诚然是为无辜之人求情,可说句不中听的,万般皆是命,魏渊既来,已是尽了人事,可若来这一遭,露了破绽,甚至叫陛下起了疑……
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一颗心在胸膛中砰砰冲撞,仿若要破土而出,面上却分毫不显,魏渊微微一笑:“只许阿弟心疼阿姊,不许阿姊体恤阿弟么?”
“孤就知道,只有阿姊待孤好。”南晖这才点头,他还甚是年轻,又生的稚嫩,收了帝王威严时,露出撒娇撒痴之笑丝毫不显维和。
魏渊见此笑容,心中悲悯:想来明公主确然是真心待陛下的,可是……斯人已去。
不过到底松了口气,南晖如此笑,便是不疑了。
只不过这口气未免松的太早,只听南晖叹道:“阿姊待孤好,可是谁又待阿姊好呢?依孤说,若是当日阿姊身边有一驸马,断不至于独自坠马以至险些凶险。弟弟到底不能随时护着阿姊,阿姊又何时寻得一良人呢?”
又来。
这几个月,南晖几次三番提起此事,可魏渊初来乍到,千头万绪理不清,只有推脱,于是含混道:“再说罢。”
可今日陛下却紧追不舍,不满道:“再说再说,要到何时才能说成?过几日姑祖母过寿,于行宫设流水宴,孤本想着阿姊伤重未愈不便前去,如今看来,露个面倒也无妨。”
说是流水宴,还不是相看么?
若是明公主,此时必然已经板起脸训话,说着“哪有弟弟为阿姊张罗相看”一类的话,可是却目光流转,顾盼生姿。
魏渊想得到,却做不出,对着南晖,到底有些两股战战之感。
一迟疑,便误了,停顿片刻再出此言,又着实奇怪。只好又含混道:“再说罢。”
一直到出了宫,魏渊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皇宫大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可于魏渊看来,四方的天,简直要把人窒住了。
许是没出息罢。
她只想翻案,一如所托,快些,跑得再快些。
走马灯又转了起来。
秋日凉,她无端打了个寒战,紧了紧披风。
车架不紧不慢,忽然,听得外面声音骤然嘈杂,魏渊便问:“外面是什么声音?”
弦月疑道:“殿下,不曾有什么声音呀?”
魏渊这才反应过来,她天生五感较常人都要更灵敏些,也不解释什么,只等车架再前一阵,突然停下,长公主府上卫队长周靖在车外请命:“殿下,不知为何,前面有百姓聚集,可要末将前去驱散吗?”
魏渊摇摇头,不愿搅扰,正待命令绕路而行,忽然耳朵一动,听得人群之中有道声音,清泠如珠落玉盘:“……在下可断此事,若是报官,未免伤了邻里情分。”
便改口道:“不急,且瞧瞧。”
说着,掀起车窗小帘。
听了半晌,的确不负所望,着实热闹。
原不是什么大案,不过是邻里两户,东家疑西家杀了自家爱犬。可那游侠打扮的人着实厉害,一来二去,不仅验出凶手确是西家。更诈出西家妻红杏出墙,故意引诱丈夫杀狗,以借报官之时混乱之中与情夫私奔之真相。
果然,若是报了官,邻里情面也就算完了。
最后西家赔偿又休妻,那游侠抚着剑,低垂眼眸,竟然仿佛有几分感伤似的。
了不得,魏渊几欲抚掌,深深望了片刻,仿佛要将那人面容印在心里。
真是个断案的好苗子。
若是……魏渊不禁想,若是九年前,能有人对魏氏冤案秉公决断……
走马灯转得飞快,她不忍再想下去。
魏渊沉吟片刻,唤道:“周靖。”
周靖立时应声。
“派人去告诉那断案之人,便说长公主引荐,若是白身,可去衙门当差,若是官身,可禀其上司,酌情加官一级。”
周靖应了,派人去问,片刻军士回禀道:“问那人姓甚名谁,也不说,只说自己是个粗鄙散人,传殿下口谕,那人也只说自在惯了,不愿入仕,多谢殿下美意。不过这人倒是知礼,口中只说请殿下安,自言粗俗,恐冲撞殿下,只在那头叩了个头,不愿近前来。”
魏渊有些意外,可到底不愿强人所难,只点点头,当作一个插曲一出好戏:“回府吧。”
马车“辘辘”声又响起。
魏渊跣足趟过父兄族人的头颅,死不瞑目的头颅——举家遭遇不测,亲人含冤而死,血光之灾,惨不忍睹。
魏氏七十四条人命仿佛一齐伏在她背上,阴言泣语像道道鞭子,染着血——
……跑啊,快些跑。
……为我们翻案呐!魏氏含冤!
可她只是一名罪女,活下去已然用尽力气。
流落风尘,韬光养晦,仿佛是唯一的法子。魏渊机关算尽,可到底棋差一招。
被卷于破席之中,被弃于乱葬岗时,魏渊魂游身外,不甘以至血泪满面。
寒风凛冽,阴森可怖。死寂沉沉,唯有寒风呼啸,宛如鬼魅哀嚎。
魂魄面前,阿耶、阿娘、阿兄、小弟,还有堂叔伯们的脸走马灯似的转起来,时而慈和,时而阴沉,时而泣下,无声诘问一般。
“女儿不肖……女儿不肖!阿耶!”魏渊双手在空中胡乱抓着,一阵熏风拂过,她猛地惊醒,已是汗流浃背,胆战心惊。
侍立在外的弦月、满月两位女使听见,忙推门而入,斟茶的斟茶,抚背的抚背。
弦月为魏渊拭着汗,满月奉上茶,也坐下,打着扇子,愤愤道:“太医院那帮庸医,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解忧,殿下自坠马醒来,三个月里日日梦靥,镇日的苦药汤子灌下去,却是一点也不见好,亏得殿下向来心善体恤,不然,真该向圣人狠狠参他们一本!”
魏渊面色仍惨白,闻言苦笑一声,却道:“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圣人朝政繁忙,太医开方不易,何苦多事来?”
说到圣人,魏渊倏地想起今日来意,问道:“几时了?圣人可散朝了?”
弦月忙道:“正要来禀殿下呢,韩中官方才遣人来报,圣人已散朝,即刻就来。”
魏渊点头:“且更衣罢。”
自是一番忙碌。
两年,在那坟山上,魏渊盘桓两年。无常勾她,她不走;阴差赶她,她不去,一来二去,坟山上下无人不知,山腰上有个“冤女子”,整日喃喃念着“冤”。
直至这一日,魏渊盘桓太久,已要魂消,恍若上天也叫感动,无常又至,却不是要勾她的魂——
“大雍长公主坠马而亡,同是魂散今日,然贵人命不该绝,地府正募鬼入替。”无常的声音飘进魏渊耳中,已然缥缈了,而这话却如惊雷一道:“小生愿荐女郎。”
如此这般,借尸还魂,魏渊就这样上了大雍朝永安长公主南明的身。
故人的面容又走马灯似的转起来,魏渊按了按发胀的脑袋。
南晖急匆匆撩袍跨进偏殿时,魏渊正早早屏退了左右,吃着茶。
还未与魏渊照面,只听南晖口里埋怨着:“阿姊怎地一声不响就进宫来了?若是要见孤,差人传个话便是,身子刚见好便奔波不停不见消闲,当心落下病根呐!”
“哪里就这么娇贵?”魏渊拉了南晖来坐,亲自端了茶给他,抿嘴一笑:“倒是阿晖你,几日不见,仿佛又消瘦了几分。”
“不过是多受了朝中那帮老家伙几句念叨,何至于此。”南晖摆摆手,关切道:“听弦月说,阿姊日日梦靥,可当真吗?”
“小事罢了,别怪弦月多事,也莫去责备太医。”魏渊随口应了一句,旋即正色道:“今日入宫,倒是确有要事请求陛下。”
明公主与圣人情谊甚笃,素来不拘,这般恳切称作“陛下”,着实难见。
南晖便也敛了笑意道:“阿姊但说无妨。”
说来,魏渊虽有明公主大部分记忆,可在这天家究竟该如何自处,魏渊江淮女校书出身,到底也难以把握。
譬如今日事,大有干政之嫌。可思来想去,魏渊还是亲自前来。
斟酌片刻,她道:“听闻阿辉近日拿了许多人下狱?就因为我当日坠马。”
南晖愣了一下,下意识眯起眼睛,右手两指并拢,在桌面上轻轻叩击:“是谁在阿姊身边乱嚼舌根?”
下意识地,魏渊心中“咯噔”一下——天家步步谨慎,她尚且没有完全适应,到底是大意。
南晖神色不豫,面色沉沉,仿佛重如千钧的皇权沉甸甸压在魏渊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透不过风。
但她还是竭力仿着记忆中的模样,将明公主平素同南晖说话的口吻仿了个十成十,叹了口气:“莫管是谁,若是你不愿阿姊生气,就莫去追查。你抓了多少人?没有上千,也有几百罢?阿姊知你是关心则乱才如此大动干戈,可落在朝野眼中,难免叫人觉着圣人喜怒无常,人人自危。方才你说近日朝臣又多口舌,便是不说明了,阿姊也知道是为着此事。父皇一世英雄,难道你就甘愿落得个暴君之名吗?”
此话七分真三分假,魏渊也是思前想后,才入宫来。
明公主已有多年未曾过问半点朝事,亦不知若是贸然开口,圣人又会作何反应。今日谏言,依魏渊所见,确实有几分凶险之意。
可她不能不来。魏氏便是蒙冤而死,如今她也算权势在握,听闻陛下大肆捉拿疑犯以至下狱百人,狱中含冤抱屈者众,虽打定主意韬光养晦,可也断然没有见死不救,恍若未闻之理。
魏渊自认如此说明,并无不妥,可南晖面色却更沉:
“阿姊休要提父皇,若是提及父皇,阿晖真是愧也要愧死了!”南晖摩挲着手上扳指,目光含恨:“父皇在时,阿姊可不曾遭过如此委屈。”
魏渊想要说话,又不敢说话。生怕说错,又担心沉默着不似明公主平时作风。
正踌躇着,只听南晖接着道:“阿姊也不必为那些乱臣贼子说话,但凡是收监的,没有一个干净。阿姊当日坠马何等凶险,捡回性命是阿姊福泽深厚,却不是宵小手下留情。今日他们敢动阿姊,明日便敢公然刺驾,若不全数处置以儆效尤,阿晖只怕连江山也坐不稳!”
魏渊只得讷讷点头,那些风言风语传到长公主府时,只差公然指责陛下草菅人命,她这才贸然前来,未料竟是如此。
她只暗骂这趟浑水,于朝政又脑袋空空,半分不敏感,只好干巴巴道:“证据确凿便好,只是辛苦阿晖料理这些叛逆。”
南晖点点头,正要说什么,突然目光一凝,狐疑道“阿姊今日怎地如此客气?”
天可怜见,魏渊刚刚松了一口气,闻言心又高高悬起。
今日此来,诚然是为无辜之人求情,可说句不中听的,万般皆是命,魏渊既来,已是尽了人事,可若来这一遭,露了破绽,甚至叫陛下起了疑……
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一颗心在胸膛中砰砰冲撞,仿若要破土而出,面上却分毫不显,魏渊微微一笑:“只许阿弟心疼阿姊,不许阿姊体恤阿弟么?”
“孤就知道,只有阿姊待孤好。”南晖这才点头,他还甚是年轻,又生的稚嫩,收了帝王威严时,露出撒娇撒痴之笑丝毫不显维和。
魏渊见此笑容,心中悲悯:想来明公主确然是真心待陛下的,可是……斯人已去。
不过到底松了口气,南晖如此笑,便是不疑了。
只不过这口气未免松的太早,只听南晖叹道:“阿姊待孤好,可是谁又待阿姊好呢?依孤说,若是当日阿姊身边有一驸马,断不至于独自坠马以至险些凶险。弟弟到底不能随时护着阿姊,阿姊又何时寻得一良人呢?”
又来。
这几个月,南晖几次三番提起此事,可魏渊初来乍到,千头万绪理不清,只有推脱,于是含混道:“再说罢。”
可今日陛下却紧追不舍,不满道:“再说再说,要到何时才能说成?过几日姑祖母过寿,于行宫设流水宴,孤本想着阿姊伤重未愈不便前去,如今看来,露个面倒也无妨。”
说是流水宴,还不是相看么?
若是明公主,此时必然已经板起脸训话,说着“哪有弟弟为阿姊张罗相看”一类的话,可是却目光流转,顾盼生姿。
魏渊想得到,却做不出,对着南晖,到底有些两股战战之感。
一迟疑,便误了,停顿片刻再出此言,又着实奇怪。只好又含混道:“再说罢。”
一直到出了宫,魏渊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皇宫大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可于魏渊看来,四方的天,简直要把人窒住了。
许是没出息罢。
她只想翻案,一如所托,快些,跑得再快些。
走马灯又转了起来。
秋日凉,她无端打了个寒战,紧了紧披风。
车架不紧不慢,忽然,听得外面声音骤然嘈杂,魏渊便问:“外面是什么声音?”
弦月疑道:“殿下,不曾有什么声音呀?”
魏渊这才反应过来,她天生五感较常人都要更灵敏些,也不解释什么,只等车架再前一阵,突然停下,长公主府上卫队长周靖在车外请命:“殿下,不知为何,前面有百姓聚集,可要末将前去驱散吗?”
魏渊摇摇头,不愿搅扰,正待命令绕路而行,忽然耳朵一动,听得人群之中有道声音,清泠如珠落玉盘:“……在下可断此事,若是报官,未免伤了邻里情分。”
便改口道:“不急,且瞧瞧。”
说着,掀起车窗小帘。
听了半晌,的确不负所望,着实热闹。
原不是什么大案,不过是邻里两户,东家疑西家杀了自家爱犬。可那游侠打扮的人着实厉害,一来二去,不仅验出凶手确是西家。更诈出西家妻红杏出墙,故意引诱丈夫杀狗,以借报官之时混乱之中与情夫私奔之真相。
果然,若是报了官,邻里情面也就算完了。
最后西家赔偿又休妻,那游侠抚着剑,低垂眼眸,竟然仿佛有几分感伤似的。
了不得,魏渊几欲抚掌,深深望了片刻,仿佛要将那人面容印在心里。
真是个断案的好苗子。
若是……魏渊不禁想,若是九年前,能有人对魏氏冤案秉公决断……
走马灯转得飞快,她不忍再想下去。
魏渊沉吟片刻,唤道:“周靖。”
周靖立时应声。
“派人去告诉那断案之人,便说长公主引荐,若是白身,可去衙门当差,若是官身,可禀其上司,酌情加官一级。”
周靖应了,派人去问,片刻军士回禀道:“问那人姓甚名谁,也不说,只说自己是个粗鄙散人,传殿下口谕,那人也只说自在惯了,不愿入仕,多谢殿下美意。不过这人倒是知礼,口中只说请殿下安,自言粗俗,恐冲撞殿下,只在那头叩了个头,不愿近前来。”
魏渊有些意外,可到底不愿强人所难,只点点头,当作一个插曲一出好戏:“回府吧。”
马车“辘辘”声又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