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端娘母女回到平远伯府已有两月。
冬日的阳光弥足珍贵,前几日刚下过大雪,世间万物都像是裹上了一层雪白的外衣,洁白无瑕。
白雪在阳光的抚摸下散发出耀眼的白光,寒冷的天气仿佛都被这光亮驱散了一般。
段青茯如今已改名尹青茯,自京郊别院回到尹府,这段时间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先是皇帝换了个人做,然后母亲跟渣爹和离,在新帝颁布的政令下,所有跟着旧帝南下的臣子勋贵被褫夺京都中的一切事物,遗留的家眷经过查实,没有问题的可以脱离原来宗族重新立户,不愿脱离的直接流放,有问题的直接砍头。
在这个宗族法大过国法的社会,要求脱离宗族不亚于让人净身出户、忘却祖宗,如真是沦为弃子的那一部分人,心灰意冷之下应该是能同意并重新开始生活。
但如果是作为墙头草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想着如果旧帝如不能重夺高位,家族留一部分在新君手下慢慢发展,到时候两边都有转圜的余地。
大部分勋贵氏族都随旧帝南逃,京都留下的要么就是像平远伯府这样被旧帝坑害的纯臣,要么就是透明小虾米,要么就是心怀不轨之徒及墙头草。
现如今新帝的一系列措施打得一些人是措手不及。
不过都和尹青茯无关了,谁让她还是个小孩子呢?随着母亲和离,自己改姓,尹家直接开了宗祠,她也上了尹家族谱,已然与段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此刻尹青茯立在廊檐下,看见这白雪皑皑的世界,不禁感叹好美。
“蜜蜜,你站在这里作甚?”
段青茯回头,见来人便行礼:“大姐姐。”
来人一袭大红裙袄,正是大房的嫡长女尹池瑶。
“天气寒冷,这廊下风大,小心着凉。”尹池瑶上前拉着尹青茯的手亲热地说道,“待会约了沐瑶煮茶,你与我一起来呀。”
“上次你说要陪姑姑就没来,今儿姑姑跟我娘她们出去了,可不能再拒绝我啦!”
尹池瑶今年十一岁,在这一辈的女孩中是最大的,总有一种长姐的责任感在身。
尹青茯水润的杏仁眼弯了弯,声音轻快:“上回娘亲身体不适,只能辜负大姐姐心意了,蜜蜜怎么会推辞大姐姐呢?蜜蜜最喜欢大姐姐了,你邀我肯定是要来的呀!”
不远处传来一声哼笑:“蜜蜜最喜欢大姐姐?我怎么记得昨儿有人才说过最喜欢二姐姐呢?”
只见花廊转角处走出来一个身穿浅绿袄子的灵动少女,这便是二房的长女尹沐瑶,她与尹池瑶同年出生,只是稍小了几月而已。
她快步走近尹青茯,伸出白皙的手指戳了戳妹妹的额头:“小坏蛋,你到底最喜欢谁?”
尹池瑶用帕子掩住嘴角遮盖笑意,一脸看好戏的样子揶揄的看着两位妹妹不说话。
“大姐姐是最喜欢的‘大姐姐’,二姐姐是最喜欢的‘二姐姐’,蜜蜜没说错呀。”段青茯歪着脑袋伸手摸了摸被戳的额头,古灵精怪的吐了吐舌头。
“嗨呀!你个小精怪,这是个什么说法。”尹沐瑶一点也不受迷惑,伸手去挠妹妹的痒痒,决定给这个“花心”的小家伙一个教训。
“哎呀大姐姐救命,二姐姐要吃人啦!”尹青茯仗着人小灵活,“嗖”的一下躲进了尹池瑶的背后。
“好了好了,天儿这么冷,你们俩个闹完了,我们就去揽月轩了。”
尹池瑶好笑的摇摇头,制止了两个妹妹继续玩闹,刚想继续说什么,只见远处快步走来一个小丫鬟。
小丫鬟向三位小姐行礼道:“向红给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请安,太夫人请三位小姐移步福宁苑。”
姐妹三人疑惑的对望,虽不知祖母因何事召唤,三人还是改道行往福宁苑。
尹青茯三人进了内厅,发现除了祖母外,大夫人叶琴兰、二夫人叶静怡,以及尹云娘、尹端娘都在。
三个丫头给长辈行完礼,便各自回到娘亲身边撒娇。
“娘,您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不告诉我?”尹青茯悄悄的问尹端娘,“您和大舅娘、小舅娘不是去庙里祈福吗,怎么就回来了?”
尹端娘微笑着摸摸女儿的小脑袋:“路上雪太大,怕出意外就先回来了。我们也是刚回来没多久,这不是就叫你们过来了吗?”
平远伯夫人钟氏看着几个孙女儿如花似得脸庞欣慰的点点头,如今有孙辈承欢膝下,子女环绕,她心中总算是安定了些,只是想到生死不知的大女儿,内心闪过一些担忧。
想到伯爷昨晚与她说的消息,她看向与女儿温柔说话的尹端娘及沉默寡言的尹云娘,一时不知怎么开口了。
尹云娘自官庙中回来后,一改出嫁前活泼的性子,变得沉默寡言。她是在夫家随旧帝南逃前两日被休弃的,当即被夫家直接送入了官庙,连尹家都未通知。
尹云娘嫁的是前户部侍郎的嫡次子李为邡,当时结亲时平远伯夫人也是探察到其性格温和,婆婆也是个随和的性子,才定下这门亲事。
哪知李为邡确实性格温和,实则极其没有主见;婆婆王氏性格也是随和,但是公公李健山却是个心狠手辣的狠人。
去岁初春,尹云娘和李为邡的独子感染风寒,一直不见好,结果就这么去了。
尹云娘在生孩子时难产,大夫言其之后难以有孕。
二人已有嫡子,当时李健山让李为邡纳了两房妾室开枝散叶,这件事也就这么过了。
但李健山在孙儿过世后,就动了让儿子休妻的念头,看在平远伯府的面上,一直没有动作而已。
直到尹仲岸被构陷,昏君降下罪责后,李健山才下定决心,赶在南逃之前让儿子休妻。
李为邡虽与妻子有感情在,但也不敢违抗父命,更加珍惜自己的小命。
说了几句“云娘之情,来世当牛做马偿还”之类的话就果断休书一封,怕南逃节骨眼上出岔子,直送妻子去了官庙。
旧帝南逃后,官庙的庙祝及官吏也逃的逃、走的走,只留下一群被休弃的妇孺。
有一部分妇孺大着胆子逃跑了生死不知,再有一部分就在娘家的接济下艰难度日。
尹家后来得知尹云娘被送入了官庙,本想直接把她们接回来,但是尹云娘怕连累娘家执意不肯,只隔一段时间收下尹家送来的粮食细软,维持二人开销。
待新帝接管京都,颁布新令、派人重新接管官庙,尹家才第一时间将尹云娘接了回来。
尹云娘刚回家时,跟郑嬷嬷二人瘦骨嶙峋、风尘仆仆,都不知受了多少磨难。
当即把家人心疼得抱在一起痛哭,直把钟氏哭得撅了过去。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尹云娘也是幸运的,如果她早一阵子被休弃,以她的年纪、样貌,左不过被官庙卖掉的下场,郑嬷嬷也是“病逝”的结果。
如果不被休弃,和尹雪娘一样随夫家南逃,说不定哪天就死在新帝的清算之下。
冬日的阳光弥足珍贵,前几日刚下过大雪,世间万物都像是裹上了一层雪白的外衣,洁白无瑕。
白雪在阳光的抚摸下散发出耀眼的白光,寒冷的天气仿佛都被这光亮驱散了一般。
段青茯如今已改名尹青茯,自京郊别院回到尹府,这段时间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先是皇帝换了个人做,然后母亲跟渣爹和离,在新帝颁布的政令下,所有跟着旧帝南下的臣子勋贵被褫夺京都中的一切事物,遗留的家眷经过查实,没有问题的可以脱离原来宗族重新立户,不愿脱离的直接流放,有问题的直接砍头。
在这个宗族法大过国法的社会,要求脱离宗族不亚于让人净身出户、忘却祖宗,如真是沦为弃子的那一部分人,心灰意冷之下应该是能同意并重新开始生活。
但如果是作为墙头草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想着如果旧帝如不能重夺高位,家族留一部分在新君手下慢慢发展,到时候两边都有转圜的余地。
大部分勋贵氏族都随旧帝南逃,京都留下的要么就是像平远伯府这样被旧帝坑害的纯臣,要么就是透明小虾米,要么就是心怀不轨之徒及墙头草。
现如今新帝的一系列措施打得一些人是措手不及。
不过都和尹青茯无关了,谁让她还是个小孩子呢?随着母亲和离,自己改姓,尹家直接开了宗祠,她也上了尹家族谱,已然与段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此刻尹青茯立在廊檐下,看见这白雪皑皑的世界,不禁感叹好美。
“蜜蜜,你站在这里作甚?”
段青茯回头,见来人便行礼:“大姐姐。”
来人一袭大红裙袄,正是大房的嫡长女尹池瑶。
“天气寒冷,这廊下风大,小心着凉。”尹池瑶上前拉着尹青茯的手亲热地说道,“待会约了沐瑶煮茶,你与我一起来呀。”
“上次你说要陪姑姑就没来,今儿姑姑跟我娘她们出去了,可不能再拒绝我啦!”
尹池瑶今年十一岁,在这一辈的女孩中是最大的,总有一种长姐的责任感在身。
尹青茯水润的杏仁眼弯了弯,声音轻快:“上回娘亲身体不适,只能辜负大姐姐心意了,蜜蜜怎么会推辞大姐姐呢?蜜蜜最喜欢大姐姐了,你邀我肯定是要来的呀!”
不远处传来一声哼笑:“蜜蜜最喜欢大姐姐?我怎么记得昨儿有人才说过最喜欢二姐姐呢?”
只见花廊转角处走出来一个身穿浅绿袄子的灵动少女,这便是二房的长女尹沐瑶,她与尹池瑶同年出生,只是稍小了几月而已。
她快步走近尹青茯,伸出白皙的手指戳了戳妹妹的额头:“小坏蛋,你到底最喜欢谁?”
尹池瑶用帕子掩住嘴角遮盖笑意,一脸看好戏的样子揶揄的看着两位妹妹不说话。
“大姐姐是最喜欢的‘大姐姐’,二姐姐是最喜欢的‘二姐姐’,蜜蜜没说错呀。”段青茯歪着脑袋伸手摸了摸被戳的额头,古灵精怪的吐了吐舌头。
“嗨呀!你个小精怪,这是个什么说法。”尹沐瑶一点也不受迷惑,伸手去挠妹妹的痒痒,决定给这个“花心”的小家伙一个教训。
“哎呀大姐姐救命,二姐姐要吃人啦!”尹青茯仗着人小灵活,“嗖”的一下躲进了尹池瑶的背后。
“好了好了,天儿这么冷,你们俩个闹完了,我们就去揽月轩了。”
尹池瑶好笑的摇摇头,制止了两个妹妹继续玩闹,刚想继续说什么,只见远处快步走来一个小丫鬟。
小丫鬟向三位小姐行礼道:“向红给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请安,太夫人请三位小姐移步福宁苑。”
姐妹三人疑惑的对望,虽不知祖母因何事召唤,三人还是改道行往福宁苑。
尹青茯三人进了内厅,发现除了祖母外,大夫人叶琴兰、二夫人叶静怡,以及尹云娘、尹端娘都在。
三个丫头给长辈行完礼,便各自回到娘亲身边撒娇。
“娘,您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不告诉我?”尹青茯悄悄的问尹端娘,“您和大舅娘、小舅娘不是去庙里祈福吗,怎么就回来了?”
尹端娘微笑着摸摸女儿的小脑袋:“路上雪太大,怕出意外就先回来了。我们也是刚回来没多久,这不是就叫你们过来了吗?”
平远伯夫人钟氏看着几个孙女儿如花似得脸庞欣慰的点点头,如今有孙辈承欢膝下,子女环绕,她心中总算是安定了些,只是想到生死不知的大女儿,内心闪过一些担忧。
想到伯爷昨晚与她说的消息,她看向与女儿温柔说话的尹端娘及沉默寡言的尹云娘,一时不知怎么开口了。
尹云娘自官庙中回来后,一改出嫁前活泼的性子,变得沉默寡言。她是在夫家随旧帝南逃前两日被休弃的,当即被夫家直接送入了官庙,连尹家都未通知。
尹云娘嫁的是前户部侍郎的嫡次子李为邡,当时结亲时平远伯夫人也是探察到其性格温和,婆婆也是个随和的性子,才定下这门亲事。
哪知李为邡确实性格温和,实则极其没有主见;婆婆王氏性格也是随和,但是公公李健山却是个心狠手辣的狠人。
去岁初春,尹云娘和李为邡的独子感染风寒,一直不见好,结果就这么去了。
尹云娘在生孩子时难产,大夫言其之后难以有孕。
二人已有嫡子,当时李健山让李为邡纳了两房妾室开枝散叶,这件事也就这么过了。
但李健山在孙儿过世后,就动了让儿子休妻的念头,看在平远伯府的面上,一直没有动作而已。
直到尹仲岸被构陷,昏君降下罪责后,李健山才下定决心,赶在南逃之前让儿子休妻。
李为邡虽与妻子有感情在,但也不敢违抗父命,更加珍惜自己的小命。
说了几句“云娘之情,来世当牛做马偿还”之类的话就果断休书一封,怕南逃节骨眼上出岔子,直送妻子去了官庙。
旧帝南逃后,官庙的庙祝及官吏也逃的逃、走的走,只留下一群被休弃的妇孺。
有一部分妇孺大着胆子逃跑了生死不知,再有一部分就在娘家的接济下艰难度日。
尹家后来得知尹云娘被送入了官庙,本想直接把她们接回来,但是尹云娘怕连累娘家执意不肯,只隔一段时间收下尹家送来的粮食细软,维持二人开销。
待新帝接管京都,颁布新令、派人重新接管官庙,尹家才第一时间将尹云娘接了回来。
尹云娘刚回家时,跟郑嬷嬷二人瘦骨嶙峋、风尘仆仆,都不知受了多少磨难。
当即把家人心疼得抱在一起痛哭,直把钟氏哭得撅了过去。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尹云娘也是幸运的,如果她早一阵子被休弃,以她的年纪、样貌,左不过被官庙卖掉的下场,郑嬷嬷也是“病逝”的结果。
如果不被休弃,和尹雪娘一样随夫家南逃,说不定哪天就死在新帝的清算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