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格西拉木大喝一声,放开手中的箭矢。
身后的骑兵得到命令,纷纷射出了箭矢。
五万支箭矢,让天都为之一暗,密集的箭雨,将宋军前排的盾阵笼络其中。
“叮…铛…叮…”
“啊…”
箭矢射在厚重的盾上,叮当声不断响起,宛如一曲乐章。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惨叫声。
虽然有厚重的重盾遮挡,可辽军乃是抛射,还是有少数士卒被伤到了。
只不过人数比较少,基本都不致命。
可以说辽军这一轮箭雨,杀伤力微乎其微。
格西拉木看不真切,高台之上的耶律乙辛和辽军武将们却看的一清二楚。
“陛下,前排盾阵防御的密不透风,这般试探,根本没有效果。臣听说过汉人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此时宋军这般,很有可能再骗我大辽的箭矢。”一个辽将提醒道。
可不是,刚刚那一轮箭雨,就是五万支箭矢,除了一部分损坏了,大部分还是完好的。
宋军捡起来就能用。
这边说话间,格西拉木已经带着骑兵掉头,准备射第二轮箭矢了。
耶律乙辛眉头微皱,这要是对宋军造成一定的损伤,损失点箭也无妨,可宋军损失微乎其微,可不是在送箭么。
他当即下令道:“传令,令格西拉木射第二层盾阵!”
前排都是厚盾,还是那种大盾,但是第二层可就是那种圆盾了。
这种盾又被称为臂盾,即能许多士卒组合起来,举过头顶,在攻城时防御城墙上居高临下的箭矢,又能在混战之中又可以用来防备敌方劈砍。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小圆盾的防御就有些不足了。
格西拉木射完两轮箭矢,间对大宋造成的损伤微乎其微,其实也已经动了靠近一些,射第二层盾阵的心思。
听到传令的鼓声一喜,当即下令靠近百步。
如此一来,辽军骑兵距离宋军前排盾阵只有不到百步左右了。
这个距离,即便不在马上,只要宋军在前排盾阵后,安排了弓箭手,也能威胁到辽军骑兵了。
格西拉木小心戒备着,一旦发现宋军弓箭手冒头,就会带领骑兵退走。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大宋并没有攻击手冒头,而是许多士卒举着一个圆棍模样,中间却是一个圆洞的东西,将其搭在重盾之上,对着他们。
边上还有一个士卒举着火把,正在点火。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过见到不是弓弩,也没在意,抽出一支箭矢,弯弓搭箭。
“咚…”
就在这时,突然不断传来奇怪的响声。
而大宋第一层盾阵那边冒气阵阵浓烟。
一万支突火枪虽然不是同时响动,可几乎都相差不了多少。
汇聚起来的声音,好似阵阵惊雷。
格西拉木被吓了一条,刚刚搭上弓弦的箭矢掉了下去。
就在他心里暗骂,刚醒再次抽一支箭矢的时候,突然感到脸上和身上传来剧痛。
这种感觉好像是中了许多箭,却又有所不同。
“啊…”
格西拉木发出一身惨叫,因为他刚刚是在射箭,手已经放开了马缰。
突然而来的疼痛,让他发出一阵惨叫,从战马上跌落了。
格西拉木走在最前面,他从战马上跌落,后面的战马可来不及停下,不少战马从他身上践踏而过。
这一幕在辽军之中不断发生。
一万支突火枪,里面装着的都是碎石子,每支突火枪里面都装了数十颗碎石子。
几乎同时喷出去,那种杀伤力,比之前辽军五万支箭矢齐发,还要恐怖的多。
辽军又没有重盾遮挡,还都是轻骑兵。
五万骑兵在宋军军阵前横行而过,加上战马目标可不小。
人被射到掉落战马,还算是好的。
许多战马被射中,又不致命,吃痛后不受控制的发狂狂奔。
一时间辽军大乱,一些没有被射到的骑兵,也被那些受惊的战马冲撞,而导致受惊了。
“呜~”
“咚~咚~咚~”
悠扬的号角声和鼓声响起,士卒搬开盾,让出一个数十米的通道。
“驾!”
“杀!”
后方早就枕戈待旦的骑兵,士气高昂,在将领的带领下,纵马奔驰而出,朝着大乱的辽军骑兵冲杀而去。
“快!”
辽军后方的看台之上,耶律乙辛被这一幕给惊呆了,直到大宋骑兵出击,才回过神来,大喊道:“命耶律河出兵接应!”
耶律乙辛也担心宋军会派骑兵对付试探的骑兵,早就命人准备好前去接应。
…………
英国公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微笑道:“此物在战场上,真乃神物!”
他所站的高台,虽然能够看到战场上的情况,可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只能看个大概。
具体的还得靠哨骑来回传递消息。
等他收到消息,再下令,这中间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有了望远镜,他可以清楚的看到战场上的情况,就能及时的做出应对。
“不错,确实是神物!”
曾公亮闻言也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说道:“英国公,该下令退兵了吧?”
“不急,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英国公微微一笑,再次举起望远镜,观看战场中的情况。
等看到辽国派出援兵,才下令退兵。
战场上真在追杀辽军骑兵的宋军,听到撤兵的鼓声,当即调头撤回。
士卒们再次举起重盾,将缺口补上。
“今天应该打不起来了,扎营吧。”英国公下令道。
辽军遭遇如此大败,今日可能不敢再战了。
“英国公,今日大胜,士气高涨。不过也得防备辽军劫营。”曾公亮提醒道。
士气高涨有好处,但也有弊端。
所谓骄兵必败,指的就是士卒获胜后,士气高涨的同时,会因此大意,给敌方抓到机会。
“哈哈,老夫巴不得辽军劫营呢。”英国公大笑道。
“看来英国公已经有了准备,我的提醒倒是多余了。”
曾公亮微笑道:“既然如此,何不大肆庆祝一下?”
“庆祝肯定是要庆祝的,不过想以此引诱辽军偷袭,怕是不可能。”
英国公听出了曾公亮的意思,微微摇头道:“辽军此时正谨慎的时候,这么做太刻意了。”
“呵呵,我还是想的简单了些。”
曾公亮自嘲一笑,有些奇怪道:“既然如此,英国公为何还要大肆庆祝?”
他提出庆祝,是英国公有防备对方劫营的手段。
想着干脆大肆庆祝,让辽国那边误认为己方获得了大胜,志得意满,引诱辽军劫营。
不过英国公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有些刻意了。
刚刚获得一场大胜,士卒们有所懈怠很正常,就连将领都下令大肆庆祝,确实有些刻意了。
“今天辽军劫营的可能性不大,这么做也是麻痹辽军。我们越是刻意,辽军越觉得有诈,后面小心谨慎了,他们反而会以为我们没了算计。”英国公笑道。
冷兵器战争中,夜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而劫营是夜战中最常用的。
如何防备劫营,可谓是将领们的必修课。
通常来说,敌方看似疏于防备,其实未必是劫营的好时机。
因为这很可能是对方设的圈套。
反而是对方看着防备森严,更适合劫营。
百密终有一疏,一座大营占地可不小,无论防备的多严密,总能找到破绽。
还是那句话,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时间久了,武将不懈怠,巡逻的士卒也会懈怠。
“英国公这是笃定辽国会选择劫营?”曾公亮惊讶道。
“不是笃定。”英国公微笑道:“辽国拖不起,只要我接下来以防为主,辽国占不到便宜,能够动用的手段就不多了。”
耶律乙辛发动决战的目的,是为了延缓大宋打通通往幽州城的道路。
如今不仅目的没有达到,还吃了大亏。
接下来,只要大宋这边的进展不断传来,急的是耶律乙辛。
“英国公用兵如神,在下佩服!”曾公亮惊叹道。
他以前自认为自己用兵不比那些武将差。
在对待重文轻武的问题上,他算是属于中立的一方。
可从长远考虑,他也认为重文轻武是良策。
真要夺回燕云十六州后,他还是支持重文轻武的。
否则武将驻守北方,距离朝廷太远,很容易拥兵自重。
可是今日看了英国公的指挥,他才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差距。
虽然之前也是英国公指挥,但一直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大战,英国公的才能也没有得到展示。
“枢密使谬赞了。”
英国公转移话题道:“我要去核对伤亡,还要忙着安营扎寨之事,此战的奏报和接下来的打算,都需要上报陛下,就劳烦枢密使了。”
…………
宋军这边士气高涨,士卒们忙着安营扎寨。
辽军这边的临时中军大营内,却一片沉默。
耶律乙辛的脸色十分难看,五万轻骑,死伤过半,可谓是惨败。
而他满心怒火却不知道找谁出。
格西拉木不仅死了,人还被战马给踏成了肉泥,死无全尸。
哪怕格西拉木有错,人家战死沙场,耶律乙辛都不能追究。
更何况错根本不在格西拉木,命令都是他下的。
“都说说吧,宋军用的是什么东西?”耶律乙辛声音嘶哑道。
“陛下,宋军用的是何物,目前还打听不到。不过此物应该有很多弊端!”耶律河说道。
“继续说!”耶律乙辛说道。
“是!”
耶律河说道:“宋军一开始没用,就说明此物的射程比不上弓箭。而且据士卒说,宋军是先点火,到发出响声,喷出石子时,中间有不短的时间。”
“此外,此物的威力也有限。臣查看过那些身体被石子击中的士卒,入肉都不深。若是有重甲防护,此物应该奈何不了。”
“嗯。”
耶律乙辛脸色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可此物一下喷出那么多碎石子,且有不小的威力,必须得弄清才行。”
辽国虽然有了制造兵刃铠甲的能力,可依旧不能给军队大规模的着重甲。
钱财只是一方面。
重甲非常重,重骑兵需要挑选顶级的战马才能负荷的起。
士卒也需要挑选十分强壮的人才行。
否则根本承受不住,更别说杀敌了。
而且打仗需要多兵种配合,单一的兵种很容易被针对。
即便辽国能够负担的起,士卒也能过承受的起,也不可能把骑兵和步卒都变成重甲。
“此事不急,后面战场缴获,或者抓到俘虏,总能弄清的。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士气,今日这场大败,对士气打击极大!军中都传出一些谣言,虽然朕命人严惩了胡言乱语之人,止住了谣言。可不尽快恢复士气,接下来的仗也没法打!”耶律乙辛说道。
“陛下,当初西夏可是主动提出,会协助我辽国对付大宋的,可西夏却迟迟没有出兵。臣认为应当逼迫西夏攻打大宋西北边境,牵制大宋一部分兵马才行。”
“不错,如此一来,必然让大宋士气大减,也可让我辽国士卒心受鼓舞,恢复士气。”
“陛下,臣认为今晚可以发动劫营。大宋获得大胜,必然有所疏忽。若是劫营成功,说不定可以一举击溃大宋!”
辽国将领们,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
“西夏别指望了!”
耶律乙辛冷冷道:“西夏鼠目寸光,只想着夺下河湟。朕派太子去,居然连李谅祚小儿的面都未见到!”
提起这个耶律乙辛就一肚子火,他派儿子去见李谅祚,居然连面都不给见。
“陛下!”
一个汉人官员起身道:“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西夏不愿意出兵,是觉得我辽国能够挡住大宋。如今…”
“你是说朕不是大宋的对手了?”耶律乙辛看向这个汉人官员,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他正一肚子火,没地方出呢。
这个汉人官员又在说什么辽国抵挡不住大宋,他御驾亲征,岂不是等于说他不是大宋的对手。
“陛下息怒,臣并没有这个意思。”
那个官员连忙道:“我军遭遇大败,非战之罪。而是大宋老是用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若是没有这些,大宋岂是辽国的对手?”
“不过西夏攻打河湟,想要辽宋两败俱伤,其心可诛。必须把西夏拖下水才行。臣愿意出使西夏,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西夏攻打大宋西北边境,若是不成,甘愿受罚!”
格西拉木大喝一声,放开手中的箭矢。
身后的骑兵得到命令,纷纷射出了箭矢。
五万支箭矢,让天都为之一暗,密集的箭雨,将宋军前排的盾阵笼络其中。
“叮…铛…叮…”
“啊…”
箭矢射在厚重的盾上,叮当声不断响起,宛如一曲乐章。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惨叫声。
虽然有厚重的重盾遮挡,可辽军乃是抛射,还是有少数士卒被伤到了。
只不过人数比较少,基本都不致命。
可以说辽军这一轮箭雨,杀伤力微乎其微。
格西拉木看不真切,高台之上的耶律乙辛和辽军武将们却看的一清二楚。
“陛下,前排盾阵防御的密不透风,这般试探,根本没有效果。臣听说过汉人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此时宋军这般,很有可能再骗我大辽的箭矢。”一个辽将提醒道。
可不是,刚刚那一轮箭雨,就是五万支箭矢,除了一部分损坏了,大部分还是完好的。
宋军捡起来就能用。
这边说话间,格西拉木已经带着骑兵掉头,准备射第二轮箭矢了。
耶律乙辛眉头微皱,这要是对宋军造成一定的损伤,损失点箭也无妨,可宋军损失微乎其微,可不是在送箭么。
他当即下令道:“传令,令格西拉木射第二层盾阵!”
前排都是厚盾,还是那种大盾,但是第二层可就是那种圆盾了。
这种盾又被称为臂盾,即能许多士卒组合起来,举过头顶,在攻城时防御城墙上居高临下的箭矢,又能在混战之中又可以用来防备敌方劈砍。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小圆盾的防御就有些不足了。
格西拉木射完两轮箭矢,间对大宋造成的损伤微乎其微,其实也已经动了靠近一些,射第二层盾阵的心思。
听到传令的鼓声一喜,当即下令靠近百步。
如此一来,辽军骑兵距离宋军前排盾阵只有不到百步左右了。
这个距离,即便不在马上,只要宋军在前排盾阵后,安排了弓箭手,也能威胁到辽军骑兵了。
格西拉木小心戒备着,一旦发现宋军弓箭手冒头,就会带领骑兵退走。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大宋并没有攻击手冒头,而是许多士卒举着一个圆棍模样,中间却是一个圆洞的东西,将其搭在重盾之上,对着他们。
边上还有一个士卒举着火把,正在点火。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过见到不是弓弩,也没在意,抽出一支箭矢,弯弓搭箭。
“咚…”
就在这时,突然不断传来奇怪的响声。
而大宋第一层盾阵那边冒气阵阵浓烟。
一万支突火枪虽然不是同时响动,可几乎都相差不了多少。
汇聚起来的声音,好似阵阵惊雷。
格西拉木被吓了一条,刚刚搭上弓弦的箭矢掉了下去。
就在他心里暗骂,刚醒再次抽一支箭矢的时候,突然感到脸上和身上传来剧痛。
这种感觉好像是中了许多箭,却又有所不同。
“啊…”
格西拉木发出一身惨叫,因为他刚刚是在射箭,手已经放开了马缰。
突然而来的疼痛,让他发出一阵惨叫,从战马上跌落了。
格西拉木走在最前面,他从战马上跌落,后面的战马可来不及停下,不少战马从他身上践踏而过。
这一幕在辽军之中不断发生。
一万支突火枪,里面装着的都是碎石子,每支突火枪里面都装了数十颗碎石子。
几乎同时喷出去,那种杀伤力,比之前辽军五万支箭矢齐发,还要恐怖的多。
辽军又没有重盾遮挡,还都是轻骑兵。
五万骑兵在宋军军阵前横行而过,加上战马目标可不小。
人被射到掉落战马,还算是好的。
许多战马被射中,又不致命,吃痛后不受控制的发狂狂奔。
一时间辽军大乱,一些没有被射到的骑兵,也被那些受惊的战马冲撞,而导致受惊了。
“呜~”
“咚~咚~咚~”
悠扬的号角声和鼓声响起,士卒搬开盾,让出一个数十米的通道。
“驾!”
“杀!”
后方早就枕戈待旦的骑兵,士气高昂,在将领的带领下,纵马奔驰而出,朝着大乱的辽军骑兵冲杀而去。
“快!”
辽军后方的看台之上,耶律乙辛被这一幕给惊呆了,直到大宋骑兵出击,才回过神来,大喊道:“命耶律河出兵接应!”
耶律乙辛也担心宋军会派骑兵对付试探的骑兵,早就命人准备好前去接应。
…………
英国公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微笑道:“此物在战场上,真乃神物!”
他所站的高台,虽然能够看到战场上的情况,可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只能看个大概。
具体的还得靠哨骑来回传递消息。
等他收到消息,再下令,这中间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有了望远镜,他可以清楚的看到战场上的情况,就能及时的做出应对。
“不错,确实是神物!”
曾公亮闻言也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说道:“英国公,该下令退兵了吧?”
“不急,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英国公微微一笑,再次举起望远镜,观看战场中的情况。
等看到辽国派出援兵,才下令退兵。
战场上真在追杀辽军骑兵的宋军,听到撤兵的鼓声,当即调头撤回。
士卒们再次举起重盾,将缺口补上。
“今天应该打不起来了,扎营吧。”英国公下令道。
辽军遭遇如此大败,今日可能不敢再战了。
“英国公,今日大胜,士气高涨。不过也得防备辽军劫营。”曾公亮提醒道。
士气高涨有好处,但也有弊端。
所谓骄兵必败,指的就是士卒获胜后,士气高涨的同时,会因此大意,给敌方抓到机会。
“哈哈,老夫巴不得辽军劫营呢。”英国公大笑道。
“看来英国公已经有了准备,我的提醒倒是多余了。”
曾公亮微笑道:“既然如此,何不大肆庆祝一下?”
“庆祝肯定是要庆祝的,不过想以此引诱辽军偷袭,怕是不可能。”
英国公听出了曾公亮的意思,微微摇头道:“辽军此时正谨慎的时候,这么做太刻意了。”
“呵呵,我还是想的简单了些。”
曾公亮自嘲一笑,有些奇怪道:“既然如此,英国公为何还要大肆庆祝?”
他提出庆祝,是英国公有防备对方劫营的手段。
想着干脆大肆庆祝,让辽国那边误认为己方获得了大胜,志得意满,引诱辽军劫营。
不过英国公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有些刻意了。
刚刚获得一场大胜,士卒们有所懈怠很正常,就连将领都下令大肆庆祝,确实有些刻意了。
“今天辽军劫营的可能性不大,这么做也是麻痹辽军。我们越是刻意,辽军越觉得有诈,后面小心谨慎了,他们反而会以为我们没了算计。”英国公笑道。
冷兵器战争中,夜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而劫营是夜战中最常用的。
如何防备劫营,可谓是将领们的必修课。
通常来说,敌方看似疏于防备,其实未必是劫营的好时机。
因为这很可能是对方设的圈套。
反而是对方看着防备森严,更适合劫营。
百密终有一疏,一座大营占地可不小,无论防备的多严密,总能找到破绽。
还是那句话,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时间久了,武将不懈怠,巡逻的士卒也会懈怠。
“英国公这是笃定辽国会选择劫营?”曾公亮惊讶道。
“不是笃定。”英国公微笑道:“辽国拖不起,只要我接下来以防为主,辽国占不到便宜,能够动用的手段就不多了。”
耶律乙辛发动决战的目的,是为了延缓大宋打通通往幽州城的道路。
如今不仅目的没有达到,还吃了大亏。
接下来,只要大宋这边的进展不断传来,急的是耶律乙辛。
“英国公用兵如神,在下佩服!”曾公亮惊叹道。
他以前自认为自己用兵不比那些武将差。
在对待重文轻武的问题上,他算是属于中立的一方。
可从长远考虑,他也认为重文轻武是良策。
真要夺回燕云十六州后,他还是支持重文轻武的。
否则武将驻守北方,距离朝廷太远,很容易拥兵自重。
可是今日看了英国公的指挥,他才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差距。
虽然之前也是英国公指挥,但一直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大战,英国公的才能也没有得到展示。
“枢密使谬赞了。”
英国公转移话题道:“我要去核对伤亡,还要忙着安营扎寨之事,此战的奏报和接下来的打算,都需要上报陛下,就劳烦枢密使了。”
…………
宋军这边士气高涨,士卒们忙着安营扎寨。
辽军这边的临时中军大营内,却一片沉默。
耶律乙辛的脸色十分难看,五万轻骑,死伤过半,可谓是惨败。
而他满心怒火却不知道找谁出。
格西拉木不仅死了,人还被战马给踏成了肉泥,死无全尸。
哪怕格西拉木有错,人家战死沙场,耶律乙辛都不能追究。
更何况错根本不在格西拉木,命令都是他下的。
“都说说吧,宋军用的是什么东西?”耶律乙辛声音嘶哑道。
“陛下,宋军用的是何物,目前还打听不到。不过此物应该有很多弊端!”耶律河说道。
“继续说!”耶律乙辛说道。
“是!”
耶律河说道:“宋军一开始没用,就说明此物的射程比不上弓箭。而且据士卒说,宋军是先点火,到发出响声,喷出石子时,中间有不短的时间。”
“此外,此物的威力也有限。臣查看过那些身体被石子击中的士卒,入肉都不深。若是有重甲防护,此物应该奈何不了。”
“嗯。”
耶律乙辛脸色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可此物一下喷出那么多碎石子,且有不小的威力,必须得弄清才行。”
辽国虽然有了制造兵刃铠甲的能力,可依旧不能给军队大规模的着重甲。
钱财只是一方面。
重甲非常重,重骑兵需要挑选顶级的战马才能负荷的起。
士卒也需要挑选十分强壮的人才行。
否则根本承受不住,更别说杀敌了。
而且打仗需要多兵种配合,单一的兵种很容易被针对。
即便辽国能够负担的起,士卒也能过承受的起,也不可能把骑兵和步卒都变成重甲。
“此事不急,后面战场缴获,或者抓到俘虏,总能弄清的。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士气,今日这场大败,对士气打击极大!军中都传出一些谣言,虽然朕命人严惩了胡言乱语之人,止住了谣言。可不尽快恢复士气,接下来的仗也没法打!”耶律乙辛说道。
“陛下,当初西夏可是主动提出,会协助我辽国对付大宋的,可西夏却迟迟没有出兵。臣认为应当逼迫西夏攻打大宋西北边境,牵制大宋一部分兵马才行。”
“不错,如此一来,必然让大宋士气大减,也可让我辽国士卒心受鼓舞,恢复士气。”
“陛下,臣认为今晚可以发动劫营。大宋获得大胜,必然有所疏忽。若是劫营成功,说不定可以一举击溃大宋!”
辽国将领们,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
“西夏别指望了!”
耶律乙辛冷冷道:“西夏鼠目寸光,只想着夺下河湟。朕派太子去,居然连李谅祚小儿的面都未见到!”
提起这个耶律乙辛就一肚子火,他派儿子去见李谅祚,居然连面都不给见。
“陛下!”
一个汉人官员起身道:“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西夏不愿意出兵,是觉得我辽国能够挡住大宋。如今…”
“你是说朕不是大宋的对手了?”耶律乙辛看向这个汉人官员,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他正一肚子火,没地方出呢。
这个汉人官员又在说什么辽国抵挡不住大宋,他御驾亲征,岂不是等于说他不是大宋的对手。
“陛下息怒,臣并没有这个意思。”
那个官员连忙道:“我军遭遇大败,非战之罪。而是大宋老是用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若是没有这些,大宋岂是辽国的对手?”
“不过西夏攻打河湟,想要辽宋两败俱伤,其心可诛。必须把西夏拖下水才行。臣愿意出使西夏,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西夏攻打大宋西北边境,若是不成,甘愿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