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目光,华胥澜曾经见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华胥澜向他表明心迹时,一贯温雅有礼的男人,唇角笑容依旧,一双眸子却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他冰冷地望着她,没有因为受到一国公主的青睐而显露出半丝欢喜。
第二次是在睿帝颁发赐婚圣旨时,男人连一贯的温润都维持不了,薄唇敛了笑,面色如霜。他厌恶地望着她,没有丝毫即将成亲的欣喜。
这是第三次。
华胥澜不知道,为什么他要用这种眼光看着自己。她只知道,每当她以为,他们之间或许有另一条出路时,他总能给予她重重一击,让她坠入暗无天日的深渊,遍体鳞伤。
华胥澜怔怔地站在那儿。容暄敛起眸子里的情绪,再抬眼时,男人的眸子又恢复了温润疏离。
“长姐将剩余的药喝完,便歇息吧。”
容暄看了一眼华胥澜,将药碗递给容昕,碗里还剩了半碗药。容暄起身,经过华胥澜身旁时,脚步停顿,“走吧,不要扰了长姐歇息。”
华胥澜点点头,和容昕简单问候了几句,便垂着头跟在容暄身后。
天色已晚,容暄和华胥澜一前一后朝着庭轩阁走去。夫妻俩,前后相隔的两步距离,似乎是特意丈量过的。
华胥澜的视线,缓缓下移,从男人的背影,到脚下。
和容暄成婚后,两人同行时,这是容暄和她之间,最近的距离了……
华胥澜有些恍惚。
其实,刚成婚那会儿,每次同行,华胥澜都想着再走快一点儿,她喜欢和他并肩。只是,不管华胥澜走得有多快,男人始终离她两步远。
华胥澜并不愚昧,不过是一直不愿承认容暄不愿意和她同行罢了。两步远,这个距离并不亲近,却也不远,即使被外头人瞧见了,也不能指摘他的不好。
承认了这个事实,华胥澜也不再执着和他并肩同行了。她开始学会望着他的背影,尽力维持这个最近的距离,不让这个距离变得更远。
“容暄。”
庭轩阁近在眼前,华胥澜见男人似是又打算宿在前院,终于,她忍不住叫住了他。
容暄没有回头,只停下脚步,等她快步走到面前时,才垂眸俯视她,漫不经心似的问,“公主有何吩咐?”
华胥澜抿了抿唇,浓密纤长的眼睫微微一颤,她抬眼,目光忐忑地仰望他,“你、你还记得你应承我的事情吗?”
容暄沉默,似在思考,少顷,他叹了一口气,在华胥澜期待紧张的目光里,道,“公主若有吩咐,但说无妨。”
脸色一僵,华胥澜茫然无措地望着眼前的男人,眸底的光倏然暗下,恍若星星坠落。
容暄抬手,捏了捏眉心,清隽俊美的脸上带着不耐烦,“公主若无事,我便去书房了。”
华胥澜站在原地,望着男人的背影。
这是她多少次望着他的背影了呢?
华胥澜已经数不清了,只是,心口处,蓦然间,疼得厉害。
她该知晓的,即使成婚一年了,其实,他也没有将她放在心上。床笫间,他愿意哄她,是因为他是男人,她是女人。而这个“女人”,可以是她,也可以是其他女人。
第一次,华胥澜在心里质疑起了当初的自己——
如果当初,她没有做出那个选择,没有发生那个意外,是不是,她和他,都会过得更好?
次日清晨,华胥澜起身洗漱后,正在用早膳时,栗嵩捧着一个雕花木盒,来了后院。
因着昨夜栗嵩拦下华胥澜之事,如月见到栗嵩后,不像以前沉稳大方,只将他拦在外面,拐弯抹角地刁难他一番,这才放他进来。
“公主,这是少主送您的生辰礼物。”
栗嵩将那雕花木盒递过来,如月回头看华胥澜,见她点头,便接了过来。
华胥澜与栗嵩闲话几句,话里话外,少不了关心容暄。栗嵩见她恍若无事的模样,一时之间,突然觉得这位千娇百宠的公主,有些可怜。
华胥澜坐在梳妆台前,盯着眼前的雕花木盒,蓦然想起今早栗嵩看她的眼神,不由自嘲一笑。
何时起,她竟让人觉得可怜了?
如月进来,“公主,马车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华胥澜应了一声,打开雕花木盒,里头躺着一支白玉梅花簪。看见它,心头涩意消失,华胥澜抿唇一笑,将它拿出来,簪在发髻上。
“如月,我好看吗?”
华胥澜转首,望着如月时,眸子发亮,像是好不容易得到一颗糖果似的小孩,欢喜地向身边亲近的人分享。
华胥澜自小便被睿帝和太子,千娇百宠的,有什么好东西,是她没见过的呢?若非是送礼的那个人,不过是一支白玉梅花簪,又哪里值得她这般喜形于色呢?
如月心中长叹,面上却笑着点头,道,“好看。”
临近午时,早朝已经散了,华胥澜一进宫,正打算直接去万圣宫找睿帝时,一队御林军从远处走来,华胥澜打眼一瞧,正好看见熟人。
华胥澜忍不住一笑,“裴行知!”
听到熟悉的声音,原本面无表情的男人尚未回头,眉眼已先舒展。
裴行知让其余人先走,大步走到华胥澜面前,俊俏的脸上扬起朝气蓬勃的笑容,“公主,您怎么今日才进宫?”
十三岁那年,华胥澜遇刺,逃亡时,正好救下一个少年。少年忘了名姓,忘了家人,忘了曾经。
因逃亡,华胥澜的情绪十分敏感脆弱,那段时间,是少年陪着她。因此,他们二人之间,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帮了谁。后来,华胥澜为少年取名裴行知,让他作了近身侍卫。
华胥澜对裴行知说过,若他记起往事,可以自行离去;若永远记不起,那也没关系。华胥澜把裴行知当朋友,她家,也是他家。
不过,当华胥澜成婚后,有一回,容暄对裴行知的存在,感到不悦,不管容暄是出于什么心思,华胥澜在思考一日一夜后,还是选择了容暄,让裴行知离开相府,入了宫。
华胥澜三言两语解释了句昨日之事,看了一眼离开的那队御林军,不由欣慰笑道,“裴行知,我很高兴!”她早就听说,短短时间,裴行知就当上了御林军的领头人。
华胥澜没有明说,但裴行知足够了解她。
裴行知重重点头,认真地看着华胥澜,“我答应过公主,不管在哪里,都会照顾好自己。”
华胥澜莞尔,与裴行知说笑几句,就和他道了别,“父皇在等我,过几日,我请你去茶楼喝茶。”
裴行知点点头。他望着华胥澜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这才收回目光,未想,却正好撞上一道阴沉冷漠的冰眸。
是容暄,他站在连廊下,也不知在那里已经看了多久了……
裴行知眸光微闪,朝他拱手作揖,便转身去追自己的队伍。
容暄进宫一事,华胥澜是在万圣宫陪睿帝用午膳时,才听他说起的。
容暄是华胥澜的驸马,睿帝传他进宫,除了公事之外,便是事关华胥澜。昨日相府发生的事,瞒不过睿帝。
“父皇,驸马待我很好,您不必担心我。”华胥澜暗叹,今日父皇传他进宫,想必是拿话敲打他了。
睿帝一听这话,心里就生气,“他若待你好,怎会遇上危险,却舍你,选择其他人?明知你等他一起过生,却撇下你,不闻不问?”
“父皇,您别气、别气。”华胥澜给睿帝舀了一碗汤,笑眯眯道,“为了驸马这个小辈,气坏了身子,女儿可是要生气了!”
睿帝板着的脸,被这一句逗笑,他戳了戳华胥澜的额头,“你啊你……女大不中留,就会为了你的心上人,哄你父皇。”
“父皇这话,女儿可不依啊。”华胥澜像幼时那般,抱着睿帝的胳膊,撒娇道,“就算没有驸马,以前,父皇心情不好了,女儿哪回儿没哄您?”
华胥澜陪着睿帝说笑了一个下午,临近傍晚时,才从万圣宫出来,坐上步黏,正打算出宫去。
路程行至一半时,正好碰见了另一个不算相熟的熟人——太子侧妃林茜敏。
华胥澜和太子妃袁澄交好,对于她太子哥哥和嫂嫂的感情破坏者,华胥澜一直都不喜欢她。
说起来,还有一桩事,是华胥澜和容暄成亲半年后,偶然听得他和林茜敏的谣言,大意是说容暄以往不愿接受她,是因他喜一个年长他五岁的女人。因着容暄和林茜敏幼时相识的缘故,大家道,这个女人就是林茜敏。
华胥澜觉得这则谣言简直荒唐至极,不过,在床笫欢好之时,她还是择了个机会将话问了出来,果不其然,容暄皱眉否认了。
步撵相遇,华胥澜本想随意招呼一句,就想离开的,但林茜敏却好像不这样想。
林茜敏叫住了她,看了一眼她的发髻,林茜敏微微一笑,“公主,头上的白玉梅花簪很好看。”
华胥澜愣了愣,不知道林茜敏是何意,正欲说些什么时,却听林茜敏道,“这簪子,想必是驸马赠您的吧?”
提及容暄,细眉一皱,华胥澜沉下声,“林侧妃有话直说。”
林茜敏掩唇,娇声一笑,“不过是有缘遇见公主,与公主闲话一二,您又何必紧张。”
华胥澜冷笑,“林侧妃既无事,那本宫就失陪了。”
“公主,且慢。”一如华胥澜猜测般,林茜敏可不会让她轻易离开。
“林侧妃还有事?”华胥澜神色自若。
林茜敏看着她这副淡定的模样,心里忍不住涌上恨意。她恨所有和容暄亲近的女人。
“公主,难道您不想知道,我为何认识这根白玉梅花簪吗?”林茜敏朝着华胥澜笑,一双漂亮的眼睛,夹着森森的恶意。
“公主,您怎么了?”看着华胥澜心神不宁,如月有些担心,方才,和林茜敏避开了人说了会儿话后,华胥澜的神色就一直不好。
华胥澜没有言语,她抬头,望见前面的庭轩阁前院,她知道,容暄现下当是回府了。林茜敏说的那番话,她是不信的,正如当初,她不信容暄和林茜敏的谣言。
不过,华胥澜不喜将话埋在心里,她不希望有任何东西成为导火线,影响这场婚姻。
思索半晌,华胥澜出声让身边人先回去,一个人慢慢向着前院书房走去。
知道容暄不喜,成婚以后,华胥澜极少来这边。廊下挂着灯笼,前院清幽安静,书房门口,竟也没有人守着。
华胥澜脚步一顿,垂眸,抬脚迈开步子。
“让临!”
华胥澜脚步再次顿住,她听到了容昕的声音。
寂静之下,华胥澜清楚听到,容昕哭着哽咽道,“我已经和离了,再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们了。”
刹那间,全身血液仿佛被冻住了。
华胥澜僵硬地转头,书房灯火通明,门上映出了两个影子,身形纤细的女子紧紧抱着男子,恍若最亲密的恋人。
一时间,华胥澜眸子干涩,她想起林茜敏对她说过的话——
“这根簪子,是容昕未出嫁前,容暄送她的十八岁生辰礼。”
“公主不是一直很好奇,我不喜欢太子,为何非要插足太子和太子妃之间吗?”林茜敏娇笑道,“这是因为啊,我得罪了容昕啊!”
“公主是不是在想,这和容昕有何关系?”
“呵,这当然有关系了!容昕是谁,她可是驸马最爱的女人啊!”
“公主这样看着我作甚?你放心,他们没有□□。你还不知道吧?驸马和他长姐,可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啊!”
“如此,驸马爱容昕,又怎地算得上□□呢?”
第一次是在华胥澜向他表明心迹时,一贯温雅有礼的男人,唇角笑容依旧,一双眸子却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他冰冷地望着她,没有因为受到一国公主的青睐而显露出半丝欢喜。
第二次是在睿帝颁发赐婚圣旨时,男人连一贯的温润都维持不了,薄唇敛了笑,面色如霜。他厌恶地望着她,没有丝毫即将成亲的欣喜。
这是第三次。
华胥澜不知道,为什么他要用这种眼光看着自己。她只知道,每当她以为,他们之间或许有另一条出路时,他总能给予她重重一击,让她坠入暗无天日的深渊,遍体鳞伤。
华胥澜怔怔地站在那儿。容暄敛起眸子里的情绪,再抬眼时,男人的眸子又恢复了温润疏离。
“长姐将剩余的药喝完,便歇息吧。”
容暄看了一眼华胥澜,将药碗递给容昕,碗里还剩了半碗药。容暄起身,经过华胥澜身旁时,脚步停顿,“走吧,不要扰了长姐歇息。”
华胥澜点点头,和容昕简单问候了几句,便垂着头跟在容暄身后。
天色已晚,容暄和华胥澜一前一后朝着庭轩阁走去。夫妻俩,前后相隔的两步距离,似乎是特意丈量过的。
华胥澜的视线,缓缓下移,从男人的背影,到脚下。
和容暄成婚后,两人同行时,这是容暄和她之间,最近的距离了……
华胥澜有些恍惚。
其实,刚成婚那会儿,每次同行,华胥澜都想着再走快一点儿,她喜欢和他并肩。只是,不管华胥澜走得有多快,男人始终离她两步远。
华胥澜并不愚昧,不过是一直不愿承认容暄不愿意和她同行罢了。两步远,这个距离并不亲近,却也不远,即使被外头人瞧见了,也不能指摘他的不好。
承认了这个事实,华胥澜也不再执着和他并肩同行了。她开始学会望着他的背影,尽力维持这个最近的距离,不让这个距离变得更远。
“容暄。”
庭轩阁近在眼前,华胥澜见男人似是又打算宿在前院,终于,她忍不住叫住了他。
容暄没有回头,只停下脚步,等她快步走到面前时,才垂眸俯视她,漫不经心似的问,“公主有何吩咐?”
华胥澜抿了抿唇,浓密纤长的眼睫微微一颤,她抬眼,目光忐忑地仰望他,“你、你还记得你应承我的事情吗?”
容暄沉默,似在思考,少顷,他叹了一口气,在华胥澜期待紧张的目光里,道,“公主若有吩咐,但说无妨。”
脸色一僵,华胥澜茫然无措地望着眼前的男人,眸底的光倏然暗下,恍若星星坠落。
容暄抬手,捏了捏眉心,清隽俊美的脸上带着不耐烦,“公主若无事,我便去书房了。”
华胥澜站在原地,望着男人的背影。
这是她多少次望着他的背影了呢?
华胥澜已经数不清了,只是,心口处,蓦然间,疼得厉害。
她该知晓的,即使成婚一年了,其实,他也没有将她放在心上。床笫间,他愿意哄她,是因为他是男人,她是女人。而这个“女人”,可以是她,也可以是其他女人。
第一次,华胥澜在心里质疑起了当初的自己——
如果当初,她没有做出那个选择,没有发生那个意外,是不是,她和他,都会过得更好?
次日清晨,华胥澜起身洗漱后,正在用早膳时,栗嵩捧着一个雕花木盒,来了后院。
因着昨夜栗嵩拦下华胥澜之事,如月见到栗嵩后,不像以前沉稳大方,只将他拦在外面,拐弯抹角地刁难他一番,这才放他进来。
“公主,这是少主送您的生辰礼物。”
栗嵩将那雕花木盒递过来,如月回头看华胥澜,见她点头,便接了过来。
华胥澜与栗嵩闲话几句,话里话外,少不了关心容暄。栗嵩见她恍若无事的模样,一时之间,突然觉得这位千娇百宠的公主,有些可怜。
华胥澜坐在梳妆台前,盯着眼前的雕花木盒,蓦然想起今早栗嵩看她的眼神,不由自嘲一笑。
何时起,她竟让人觉得可怜了?
如月进来,“公主,马车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华胥澜应了一声,打开雕花木盒,里头躺着一支白玉梅花簪。看见它,心头涩意消失,华胥澜抿唇一笑,将它拿出来,簪在发髻上。
“如月,我好看吗?”
华胥澜转首,望着如月时,眸子发亮,像是好不容易得到一颗糖果似的小孩,欢喜地向身边亲近的人分享。
华胥澜自小便被睿帝和太子,千娇百宠的,有什么好东西,是她没见过的呢?若非是送礼的那个人,不过是一支白玉梅花簪,又哪里值得她这般喜形于色呢?
如月心中长叹,面上却笑着点头,道,“好看。”
临近午时,早朝已经散了,华胥澜一进宫,正打算直接去万圣宫找睿帝时,一队御林军从远处走来,华胥澜打眼一瞧,正好看见熟人。
华胥澜忍不住一笑,“裴行知!”
听到熟悉的声音,原本面无表情的男人尚未回头,眉眼已先舒展。
裴行知让其余人先走,大步走到华胥澜面前,俊俏的脸上扬起朝气蓬勃的笑容,“公主,您怎么今日才进宫?”
十三岁那年,华胥澜遇刺,逃亡时,正好救下一个少年。少年忘了名姓,忘了家人,忘了曾经。
因逃亡,华胥澜的情绪十分敏感脆弱,那段时间,是少年陪着她。因此,他们二人之间,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帮了谁。后来,华胥澜为少年取名裴行知,让他作了近身侍卫。
华胥澜对裴行知说过,若他记起往事,可以自行离去;若永远记不起,那也没关系。华胥澜把裴行知当朋友,她家,也是他家。
不过,当华胥澜成婚后,有一回,容暄对裴行知的存在,感到不悦,不管容暄是出于什么心思,华胥澜在思考一日一夜后,还是选择了容暄,让裴行知离开相府,入了宫。
华胥澜三言两语解释了句昨日之事,看了一眼离开的那队御林军,不由欣慰笑道,“裴行知,我很高兴!”她早就听说,短短时间,裴行知就当上了御林军的领头人。
华胥澜没有明说,但裴行知足够了解她。
裴行知重重点头,认真地看着华胥澜,“我答应过公主,不管在哪里,都会照顾好自己。”
华胥澜莞尔,与裴行知说笑几句,就和他道了别,“父皇在等我,过几日,我请你去茶楼喝茶。”
裴行知点点头。他望着华胥澜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这才收回目光,未想,却正好撞上一道阴沉冷漠的冰眸。
是容暄,他站在连廊下,也不知在那里已经看了多久了……
裴行知眸光微闪,朝他拱手作揖,便转身去追自己的队伍。
容暄进宫一事,华胥澜是在万圣宫陪睿帝用午膳时,才听他说起的。
容暄是华胥澜的驸马,睿帝传他进宫,除了公事之外,便是事关华胥澜。昨日相府发生的事,瞒不过睿帝。
“父皇,驸马待我很好,您不必担心我。”华胥澜暗叹,今日父皇传他进宫,想必是拿话敲打他了。
睿帝一听这话,心里就生气,“他若待你好,怎会遇上危险,却舍你,选择其他人?明知你等他一起过生,却撇下你,不闻不问?”
“父皇,您别气、别气。”华胥澜给睿帝舀了一碗汤,笑眯眯道,“为了驸马这个小辈,气坏了身子,女儿可是要生气了!”
睿帝板着的脸,被这一句逗笑,他戳了戳华胥澜的额头,“你啊你……女大不中留,就会为了你的心上人,哄你父皇。”
“父皇这话,女儿可不依啊。”华胥澜像幼时那般,抱着睿帝的胳膊,撒娇道,“就算没有驸马,以前,父皇心情不好了,女儿哪回儿没哄您?”
华胥澜陪着睿帝说笑了一个下午,临近傍晚时,才从万圣宫出来,坐上步黏,正打算出宫去。
路程行至一半时,正好碰见了另一个不算相熟的熟人——太子侧妃林茜敏。
华胥澜和太子妃袁澄交好,对于她太子哥哥和嫂嫂的感情破坏者,华胥澜一直都不喜欢她。
说起来,还有一桩事,是华胥澜和容暄成亲半年后,偶然听得他和林茜敏的谣言,大意是说容暄以往不愿接受她,是因他喜一个年长他五岁的女人。因着容暄和林茜敏幼时相识的缘故,大家道,这个女人就是林茜敏。
华胥澜觉得这则谣言简直荒唐至极,不过,在床笫欢好之时,她还是择了个机会将话问了出来,果不其然,容暄皱眉否认了。
步撵相遇,华胥澜本想随意招呼一句,就想离开的,但林茜敏却好像不这样想。
林茜敏叫住了她,看了一眼她的发髻,林茜敏微微一笑,“公主,头上的白玉梅花簪很好看。”
华胥澜愣了愣,不知道林茜敏是何意,正欲说些什么时,却听林茜敏道,“这簪子,想必是驸马赠您的吧?”
提及容暄,细眉一皱,华胥澜沉下声,“林侧妃有话直说。”
林茜敏掩唇,娇声一笑,“不过是有缘遇见公主,与公主闲话一二,您又何必紧张。”
华胥澜冷笑,“林侧妃既无事,那本宫就失陪了。”
“公主,且慢。”一如华胥澜猜测般,林茜敏可不会让她轻易离开。
“林侧妃还有事?”华胥澜神色自若。
林茜敏看着她这副淡定的模样,心里忍不住涌上恨意。她恨所有和容暄亲近的女人。
“公主,难道您不想知道,我为何认识这根白玉梅花簪吗?”林茜敏朝着华胥澜笑,一双漂亮的眼睛,夹着森森的恶意。
“公主,您怎么了?”看着华胥澜心神不宁,如月有些担心,方才,和林茜敏避开了人说了会儿话后,华胥澜的神色就一直不好。
华胥澜没有言语,她抬头,望见前面的庭轩阁前院,她知道,容暄现下当是回府了。林茜敏说的那番话,她是不信的,正如当初,她不信容暄和林茜敏的谣言。
不过,华胥澜不喜将话埋在心里,她不希望有任何东西成为导火线,影响这场婚姻。
思索半晌,华胥澜出声让身边人先回去,一个人慢慢向着前院书房走去。
知道容暄不喜,成婚以后,华胥澜极少来这边。廊下挂着灯笼,前院清幽安静,书房门口,竟也没有人守着。
华胥澜脚步一顿,垂眸,抬脚迈开步子。
“让临!”
华胥澜脚步再次顿住,她听到了容昕的声音。
寂静之下,华胥澜清楚听到,容昕哭着哽咽道,“我已经和离了,再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们了。”
刹那间,全身血液仿佛被冻住了。
华胥澜僵硬地转头,书房灯火通明,门上映出了两个影子,身形纤细的女子紧紧抱着男子,恍若最亲密的恋人。
一时间,华胥澜眸子干涩,她想起林茜敏对她说过的话——
“这根簪子,是容昕未出嫁前,容暄送她的十八岁生辰礼。”
“公主不是一直很好奇,我不喜欢太子,为何非要插足太子和太子妃之间吗?”林茜敏娇笑道,“这是因为啊,我得罪了容昕啊!”
“公主是不是在想,这和容昕有何关系?”
“呵,这当然有关系了!容昕是谁,她可是驸马最爱的女人啊!”
“公主这样看着我作甚?你放心,他们没有□□。你还不知道吧?驸马和他长姐,可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啊!”
“如此,驸马爱容昕,又怎地算得上□□呢?”